暮春三月,柳绿花繁,万物生发。

    正值三月初三,上巳节。洛朝百姓会于暮苍山下,洗濯祓除,游春踏青。

    今日亦是洛朝二皇子生辰。

    陛下共育两子,两子的母妃皆出自青州李氏。大李氏身份高贵,诞下皇长子之后,陛下便封其子为太子。此后两年,李氏再无所出。陛下又从李氏中挑了一位女子,封其为妃。第二年,小李氏为陛下生下第二位皇子。

    此子生于三月初三,与轩辕帝同日而生。陛下认为这是上天的庇佑,洛朝必能长盛不衰,因此格外喜爱此子。

    上巳节历来是洛朝最盛大的节日之一,百姓游玩踏青,共会一处。贵族临水宴客,曲水流觞,好不热闹。陛下为感应上天号召,更重视此日,特设宴于暮苍山,与民同乐。

    近两年陛下身体不济,缠绵病榻,不再出席,但仍设宴于此。

    暮苍山距皇城并不甚远,世家驾马驱车只消一个时辰便到。

    “嘚……嘚……”骏马飞驰在宽阔的山路上,扬起沙石尘土。

    “女郎……快停下。”

    马车上,方媪惊恐万分,不大的声音被淹没在马蹄声中。

    任何人见到此景都会忍不住侧目,此路以入暮苍山界内,如此疾行,必会惊扰到其他贵人。

    “吁。”

    贺应渠见不远处有几辆马车,到底顾及自家脸面,停下马来,身后的马车终于赶了上来。

    未等车夫拿出马凳方媪便跳下了车,左右望了望,“女郎,您快随我上车。”

    贺应渠不快地任方媪拉着自己,耳边充斥着她的碎碎念。

    “女君既把您托付给老身,老身便要对得住女君的信任,上京哪家女郎像您一样,骑马上街,甚是招摇。”

    “那是她们不会骑,在凉州之时,女子皆骑马出行。”

    方媪瞪了她一眼,不顾尊卑,插嘴道:“凉州什么地方,怎么和上京比?凉州那蛮荒之地,无礼得很,您回上京这么久,怎么半分的礼节都学不会?”

    贺应渠生在上京,阿母去世后,阿爹娶了自己的远房姨母,姨母为自己生下弟弟后,贺应渠便随着父亲回了凉州。

    凉州与胡国接壤,贺家世代镇守凉州。十二岁时,贺应渠骑马摔了胳膊,遂回京养病,此后她便被上京的各种礼节裹挟,此番是她回上京以来,第一次来暮苍山。

    车夫放下马凳子,贺应渠不假思索两阶一迈,嬷嬷连忙将她扯了下来。

    “老身到底要教您多少遍您才能学会?”贺应渠望着方媪皮笑肉不笑的脸,“老身在方家数十载,从未见过像您这般顽劣的女郎。”

    “如此也让您长了见识不是?”

    方媪被噎了一下,刚想发作,又传来马蹄声,方媪作势要将贺应渠塞回马车,被贺应渠躲了。

    “嘚……嘚……吁。”

    银霜从马上跳了下来。

    贺应渠对来人挤了挤眼睛。

    方媪看见来人是谁,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若不是银霜今早缠住了她,她怎么会没拦住女郎。今日小郎君身上不快,女君留在家中照看小郎君,所以女郎才敢如此放肆。若是被他人看到女郎骑马出行,丢的可是她们女君的脸。

    见方媪要对银霜发难,贺应渠忙道:“方媪,我今日出来甚早,路上并未见他人车马,想来不会被人知晓,既已到此地,还是莫要耽搁时辰才好。”

    方媪见后方有车驶来,便“唔”了一声,三人上了马车,向着前方去了。

    不远处,林子后边将这一幕看在眼中。

    “凉州,贺家,相必这位女郎便是贺家的女公子吧。”

    旁边的青年不置可否。

    见方塘不说话,陆诩打趣道:“你们方家的奴仆真是了不得啊,想必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方塘一掌劈了下去,陆诩侧身躲过,不妨后面还有一招,拳头不偏不倚打到陆诩左肩。

    陆诩故作吃痛。

    “可还担得起其主的名头?”方塘笑道。

    “方家家风,在下今日算是领教了。”

    方塘不理会陆诩的打趣,望着贺应渠远去的方向。

    贺应渠驾马而来,早已引得他们二人注意,二人以为终于能找到线索,不料马上竟是一位妙龄女郎,女郎一袭红衣,如一簇火红的凤尾花。

    一双眼睛熠熠生辉,好似初升的旭日,耀眼夺目,直至方媪的到来,如云层蔽日,她的笑意淡淡。

    论起来,这个贺应渠与方塘也是姻亲。

    她的母亲亦是方家人,只不过是方家的一个偏房。

    马蹄声打断方塘的思绪,路上的马车渐次多了起来。今日是二皇子的生辰,世家大族无不来此地贺生,而他们要找的东西,想必混在那群赠仪中。

    -

    贺应渠目送方媪拿走那赠仪,手不住地绞起绢子,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红晕,好似涂了燕支般。

    她的赠仪混在贺家为二皇子准备的赠仪中,今早她偷偷放进去的。

    赠仪是她亲手绣的荷包,荷包内里绣了一朵红蕖。

    正如小翠所说的那般,她自幼长在凉州,不必为上京的规矩束了手脚,女子若是中意哪个郎君,大大方方表示便可,被拒绝也不会扭捏,凉州的女子可以自己选夫婿,不像上京,女子只有被挑选的余地。

    贺应渠心慕二皇子,打她见二皇子第一面起便倾心于他。

    那年是贺应渠回上京的第二年,那日方媪有事归家,难得逃出方媪的掌控,贺应渠与银霜溜出贺家。

    二人兴致盎然,如同在凉州般自在,还去了方媪一直不让去的州桥街。州桥街最是繁华,街上鱼龙混杂,方媪最怕贺应渠出乱子。

    果不其然,二人在正在街边挑选面具时,一匹飞奔的骏马疾驰而来,眼看就要撞到前方的小童。贺应渠连忙将手中的面具戴上,抱走那孩子来不及了,她转身向后冲向那匹马,双手扶住马辔,一跃而起,稳稳地落在那人身后。

    贺应渠连忙拉住缰绳,向后调转马头,马儿受到惊吓,扬起前蹄,长嘶一声。二人猝不及防,从马上摔下。

    这可惹恼了马上华服的小郎君,他二话不说挥着拳头朝着贺应渠招呼而来,只是掌风甚慢,银霜拦住他的胳膊,稍作用力,将他推远了。

    郑三郎练过武,想着对面是两个女郎,十分力用了八分,没想到却被对方拦了下来。一时觉得面上挂不住,又出了一掌,这次用了十分力,没想到又被银霜拦了下来。

    郑三郎气得脸色通红,嚷嚷道:“你们到底是谁家的女郎,知道我是谁吗,敢拦我的车?”

    贺应渠自是不知这小郎君是谁,但见其衣着考究,围观百姓窃窃私语,也能猜到其出身不凡。

    未等贺应渠开口,几名家仆追了上来。

    “我的小祖宗诶,您又打马过街了,让主君知道,又要骂我了。”

    “你过来,帮我教训她们两个。”

    家仆不做犹豫,撸起袖子直奔二人。

    “在这上京,还没人敢拦我们郎君的车马,你们二人懂不懂规矩?”

    “他疾行于街,险些撞着这小童,我倒是想问问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贺应渠在凉州也是一霸,丝毫不惧对方的来头,顶了回去。

    “在这上京,我们郑家便是王法。”

    方媪曾告知过她京中的几大世族,司州郑家百年望族,自前朝便世居司州。族中子弟无不在朝中身居高位,更兼与其他世族联姻,无人能撼其地位。

    如今皇权式微,各家世族把持朝政,郑家三郎此言确实不虚。

    “我救便救了。”语气淡淡,众人看不见贺应渠的面容,只见露在面具下的一双眼睛灿若繁星。

    “如此,今日便好好给女郎立一下规矩,好让女郎知道,在这上京中,谁人能惹得,谁人惹不得。”说着便命身后的家丁挥着拳头向二人袭去。

    围观百姓纷纷退到一旁,敢怒不敢言,一边诧异上京中还有人敢惹郑家三郎,一边捏紧袖子,担心这小女郎的安危。

    眼见一众奴仆朝二人扑来,贺应渠与银霜对望一眼,点头示意。

    贺应渠自小学武,银霜更是阿父为她挑的侍卫,二人时常与父亲帐下的武将比拼,自是练得一手好武艺。

    男子赤手空拳上阵,贺应渠敏捷地躲了,紧接着一个拳头便从贺应渠的后方袭来,贺应渠不慌不忙,抄起那人的胳膊向后一甩,恰好撞上从右方偷袭的人,二人应声倒地。

    几个家仆自是比不过常年练武的贺应渠二人,围观百姓本来担心她们二人,见二人将郑家人打得落花流水,不觉拍手叫好。

    郑三郎看着躺在地上唉声不止的家仆,大骂道:“一群废物。”

    贺应渠才不怕郑家,她今日必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郑三郎。

    郑三郎看着步步逼近的贺应渠,退后了几步,“你们要做什么?我可是郑家三……”

    “我管你是郑家三麻子还是李四,今日我便好好教训你一番。”

    围观百姓拍起手,叫道:“教训他,教训他。”

    未等贺应渠出第二拳,一阵急匆匆的脚步朝着二人的方向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都散开,散开。”

    是禁军。

    郑三郎看着来人面露喜色,“表哥,快,帮我教训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女郎。”

    廷尉目光扫向众人,在贺应渠身上停了一下,未问缘由,吩咐道:“将这二位女郎”,说着扫了一眼郑三郎,“和地上的这群人,都带走。”

    贺应渠心下慌了,此番是偷溜出去,若是让姨母和方媪知晓,又要罚她抄书不可。

    “放开我,我本无罪,是这个人打马险些冲撞了那小童,我拦住他才将他扑倒在地,我有何错,放了我。”

    “哦?你说你帮了一个小童,你便让他出来为你作证,空口白牙,谁能信你?”

    贺应渠环视一周,那小童早已不见。

    廷尉见状又言道:“便是此街百姓,可有人能为你作证?”

    围观百姓纷纷退后,作鸟兽散,他们可不敢惹郑家。

    廷尉扯了扯嘴角,冷漠道:“带走。”

    贺应渠心急如焚,忙给银霜一个眼神,准备逃走。

    她们二人今日说什么也不能被抓走。

    就在贺应渠心想该朝着哪条街跑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远处的茶楼中传出。

    “慢着。”

    廷尉扭过头,只见一人从茶楼中走出。

    一袭白衣,宽衣广袖,束发于顶,面如冠玉,眼似桃花,鼻梁高耸,嘴角含笑。

    芝兰玉树,如朗月清风,气质出尘。

章节目录

清风几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风雪煮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雪煮酒并收藏清风几万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