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应渠不由看呆了,眼前之人确是男子,但不知为何,她心下想到的却是方媪对她的教导:“女子其形,应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1】

    “见过二皇子。”

    二皇子萧游点点头,笑着说道:“方才我在楼上看得真切,确是这位小女郎”,说这指了指贺应渠,“为了救一名小童,冲撞了郑三郎。”

    廷尉拦住要发作的郑三郎,“殿下远在茶楼,怎能看清楼下发生何事?”

    “亦看清是郑三郎先动手教训了这两位女郎。”

    廷尉不知这二皇子今日为何要多管闲事,执意救下不相干的人。漠然看了一眼贺应渠,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些年他因公徇私,不知为这表弟得罪了多少人,二皇子再不济,背后也有一个李家做靠山。

    廷尉示意,禁军将贺应渠二人放了,郑三郎还要想说什么,被廷尉拉走了。

    街上只剩贺应渠和萧游及各自的侍卫,萧游朝着贺应渠走过去,“女郎受惊了。”

    贺应渠行了一个礼,柔声道:“多谢二皇子。”

    二皇子不由笑道:“女郎身手甚好。”

    面具下的贺应渠应声红了脸,用手搅着裙角。

    “天色不早了,女郎早日归家吧。”

    此言不虚,贺应渠出来够久了。

    贺应渠再向萧游行礼,面具带子本就是贺应渠胡乱系上的,经过一番打斗,那带子终于在贺应渠抬眼时滑落。

    萧游看见面前的小女郎面容白皙,一双眼睛如受惊的小鹿,甚是慌张。女郎年纪虽小,却能瞧出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

    贺应渠再顾不得礼节,羞涩地跑开了。

    此后二人亦在其他宴会上见过,若是发现了贺应渠,萧游会对她点头示意,而贺应渠则满目追寻他的足迹。

    今年是她第一次来暮苍山,适逢皇子加冠,陛下定会为其挑选皇子妃。而她也偷听过姨母和方媪谈论过她的婚事。

    若是嫁人,她定要嫁给自己钟意之人,不论其他。

    贺应渠上了山,顺着侍者指引,来到歇脚处,此处没有多少人。她得想个法子找到二皇子,但见方媪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得先甩开方媪。

    贺应渠故作新奇,作出对暮苍山十分感兴趣的模样,方媪摆出架势,又将暮苍山的历史还有陛下设宴为二皇子庆生之事说了一遍。

    贺应渠故问道:“二皇子今年加冠,不知陛下会为二皇子挑选哪家女郎?”

    二人闲逛一路,到底是山间之路不比平地,方媪气喘吁吁道:“左右不过那几个世家,娘子怎问起这个来?”

    “闲聊而已。”她定要率先出击。

    方媪已走不动了,贵客陆续上山,贺应渠如愿偷溜出来。

    一路向侍女打听,贺应渠钻过一个石洞,终于看到一个亭子。

    男客均会于此,她要找个机会,等到二皇子独自一人出来时,将话说出口。

    贺应渠爬上树,看着前边亭子里的动静。

    “二皇子可在此地?”

    “我看不清啊,我只瞧见我兄长,你的堂兄,还有……方家七郎!”

    贺应渠听见有人讲话,向下看去,原来树后藏着两个年轻的女郎。

    黄衣女郎踮脚张望着:“怎么找不见二皇子。”

    “方家七郎正与你堂哥对弈,手执黑子。”说罢激动的抓住黄衣女郎的胳膊。

    “真不晓得那方家七郎有什么好的,你快帮我找找二皇子。”

    “二皇子再好,他也不会多望你一眼,偏你还要巴巴地望着。”

    “我多望两眼有什么错,倒是你,那方家七郎顽劣得很,诗赋文章样样不行,偏爱舞枪弄剑,投壶骑射,全无半点世家子弟的风采,且那方家,出了名的不像话。”

    粉衣女郎嘟起嘴,黄衣女郎不顾粉衣女郎的脸色,接着说道:“方家是出了名的如夫人多,子嗣也多,那子嗣多到老太公都不知如何取名,只好取其母之姓为名。”

    “可我怎么记得方家有一位大人甚是深情,只娶一妻。”

    “那也与方家七郎无关,我问你,方家七郎叫什么?”

    粉衣女郎羞怯道:“方塘。”

    “我听阿母提起过,方七郎的母亲便姓‘唐’的。”

    “唐家……京中并无姓唐的人家啊。”

    “唐夫人并非世家女。”

    粉衣女郎惊得张大嘴巴。

    “我阿姐正到议亲的年纪,这都是我偷偷听阿母和姨母说来的,方七郎虽是方家二房的郎君,但其父母已逝,他自己又无实职,实非良配。”

    粉衣女郎嗫嚅道:“可是……可是……。”

    树上的贺应渠心道:“可是这方七郎着实生得一副好相貌。”

    贺应渠透过树影,但见亭中手持黑子之人一袭玄衣,衣襟上绣着黛色花纹,玄衣勾勒出男子刚劲有力的身形,给人以干练飒爽之感,不似时下流行的宽袍大袖,琐碎繁复。

    肤色没有二皇子白,眼睛是丹凤眼,二皇子是桃花眼。鼻梁挺立,唇形甚丰,玩味的笑,恣意的坐姿,给人以一副胜券在握的得意感。

    下一秒,漫不经心的目光瞥到贺应渠所在的树上,二人对视一眼,贺应渠只觉目光犀利,一股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袭来。

    贺应渠忙收回眼神,准备跳下树再寻一地。

    “可是,上京谁人都知道二皇子是要娶李家女的,偏偏你非要巴望着。”

    两个女郎还在说着什么,贺应渠已全然听不下了,耳边萦绕着粉衣女郎的话:“上京谁人都知道二皇子是要娶李家女的。”

    可她偏偏不知道。

    贺应渠心下有些迷茫。这是她第一次中意一个郎君,她不是没想过二皇子会拒绝她,可是她现在才知道,自己此前所想之事早有定局,可她偏偏对着不切实际的想法做着虚无缥缈的梦。

    不行,仅凭她们两人的话,还不足以使她信服,她要去问方媪。

    贺应渠一路疾行,再穿过那个石洞,气喘吁吁地回到初来之地。

    方媪见贺应渠回来,沉着脸道:“老身一个不注意,女郎又溜走了,今日不比往日。今日是上巳节,又逢二皇子生辰,山上所到之人都是世家大族,女郎可莫要给女君丢脸。”

    贺应渠不理方媪,直接问:“方媪,二皇子可是要娶李家女?”

    方媪意味深长地笑了,“我正要和女君说呢,女君刚才不在,陛下已经下旨,将李家女郎许给二皇子了,你瞧,他们正在那边的亭子里呢。”

    贺应渠顺着方媪指的方向望去,二皇子依旧一袭白衣,嘴角含笑,身边站着一位红衣女郎。一袭石榴红衣裙,衣上绣着金纹图样,发黑如墨,笑意盈盈,好一对璧人。

    似是感受到了贺应渠的目光,二皇子抬眼,贺应渠猝不及防与其对视,二皇子低头对李家女郎说了什么,李家女郎望着贺应渠笑了,贺应渠还未反应过来,二人已朝着她的方向来了。

    贺应渠看着二人朝着自己走近,她想逃离此地,可是偏偏脚下如生了根般,动不能动。

    “贺家女郎。”

    二皇子的声音如山泉清冽,沁人心脾。

    贺应渠向二皇子行了一个礼后又与李家娘子行礼。

    “阿月,这便是我同你提到过曾在街上教训过郑家三郎的小女郎。”

    李嘉月一脸崇拜地握住了贺应渠的双手,“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终于见到了。”李嘉月仔细端详了一番贺应渠,不由赞道:“若不是阿游和我说过你的事,我怎么也不敢想如此娇俏的女郎能把郑三郎家的那群恶仆打得落花流水。”

    贺应渠愣愣,心头涌起一股酸涩之感,她此刻并不想见到这个李嘉月。她只想对二皇子说出她的心里话,那些她日思夜想,在脑中说过无数次的话。

    若是早一点遇到二皇子,若是早一点对他说出那些话,他是不是就不会娶李家的女郎了?贺应渠恼恨地想到。

    “我是李嘉月,你可以叫我阿月,我可以叫你阿渠吗?”

    二皇子在一旁看着,贺应渠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我们二人刚才一直在找你,早就见到了你家的奴仆,却不见你的人,你跑到何处去了?”

    李嘉月十分热情,一直笑意盈盈,好像十分喜欢贺应渠。

    贺应渠心不在焉,一直听着李嘉月讲话,二皇子时不时应和两句。

    “阿月。”一个声音打断三人。

    谢天谢地,终于有人来了,她好赶紧脱离二人,贺应渠循声望去,来的人恰好是刚才在树下偷听的粉衣和黄衣女郎。

    粉衣女郎扬起开心的笑,而旁边的黄衣女郎,如贺应渠一样,拉着个脸。

    几人相互见礼,原来粉衣女郎是郑家的,黄衣女郎是陆家的。

    郑璇对二皇子道:“还未恭贺殿下生辰,愿殿下如松柏,岁岁常青翠。”

    一旁的陆杳也连声附和。

    二皇子笑着点头。

    郑璇又转过身,挤了挤眼镜,眉飞色舞道:“还要祝阿月,”说着故意停顿一番,指着山边刚开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

    说罢便笑了起来,李嘉月红了脸,二人笑着打闹。

    一旁的贺应渠和陆杳脸色发白。

    贺应渠一心想离开此地,但是李嘉月一直握紧她的手。

    “对了阿月,今日是殿下生辰,你为殿下备了什么赠仪?”

    李嘉月十分羞赧,故作凶狠道:“你怎么这么不像话。”

    赠仪!

    两个字瞬间让贺应渠清醒过来,她绣的荷包还混在贺家的赠仪之中,那个荷包内里还绣着一朵红蕖花!

章节目录

清风几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风雪煮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雪煮酒并收藏清风几万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