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如何了?”
这是朱祁钰自高烧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他的声音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得到于老已经被放还家中的回答,他提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大雪连下了几天几夜,终于风清雪渺,只有天空剩下的雪粉碎末,像霜渣一般下落,仍遮蔽着太阳的光芒。
刚下马车,一位挺拔俊朗的男子撑伞迎来,琼枝玉树般的明亮,此人正是于谦之子,于冕。
“王爷病刚好,何必着急前来?”
于冕上前行礼,朱祁钰抬手免去,两人自幼相识,感情甚笃,平常交往很少计较身份。
“放心不下。”朱祁钰回答着,脚不停歇的进入府中。
几日的牢狱之苦使刚奔波回京的于谦不慎染上风寒,他本是当朝文武双全,端方正直的忠臣,却被最低贱的宦官下狱折磨,病瘦了整整一圈。
屋中半旧的桌椅,素朴的装饰,已经不知维持了多少年,忠贞之心早就无以言表。病榻前,朱祁钰接过于冕手中的药碗,不容恩师推拒,一勺一勺的亲自喂奉。
他尽管略懂医术,却仍不放心:“还是再请宫中太医来给您看看吧。”
于谦虚弱的摆手:“不碍事的,老臣习武多年,身子骨还算硬朗,修养几日就好了。”
这不算虚话,毕竟他也是朱祁钰的武学开蒙者。
于冕忿忿不平:“父亲含冤入狱,这派太医来的事不该是皇上下旨吗?这么多天了,他不仅没有派人来慰问过,还要把您……”
“景瞻!”于谦呵止住儿子的话。
“还把您怎么了?”朱祁钰听出端倪,命令于冕:“你把话说完!”
“父亲生病后怕耽搁公事,就写折子给皇上推荐了参政王来和孙原贞代替自己的职务,没想到王振暗授通政使李锡弹劾父亲,说父亲因长期未得到晋升而心生不满,所以才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于冕咬牙切齿:“然后皇上真就听信了那奸臣的话,下旨将我父亲贬至山西,等父亲一病好就得启程。”
朱祁钰只觉胸中一团火烧,登时起身就要往外冲:“怎么会这样?我再进宫去!”
“别……”于谦急忙想要制止,因为着急剧烈的咳嗽,于冕忙上去为他抚背顺气。
朱祁钰见状也快步回到床前,安抚住强撑起身的恩师。
“王爷,万不可再为老臣顶撞皇上……”
“我岂能眼睁睁看着恩师被奸人所害?”
“多谢王爷体谅。”于谦仍旧阻止他:“但这也是好事,山西冬旱,正要派人前往赈灾,若换成其他贪官污吏,百姓免不了又得遭殃,倒不如我亲自去到那儿,方能安心。”
听到这话,朱祁钰失落苦涩:“恩师大义,我却什么都不能为他们做。”
藩王没有兵权,也没有官职,更不可能去考科举,一辈子不得离开封地,整个京师便如密不透风的鸟笼,会将他禁锢到死。
于谦告诫他:“虽无利于民,但求无损于民,王爷只要继续安分守己就好。臣马上要离开京师了,临别前请王爷千万记住一句话:对于百姓来说,只要上位者不争便是莫大的荣幸。争位,争权,争功,自古以来多少祸乱都是因一个“争”字而起,为了一己私欲,却让天下万民深陷于水火当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祁钰眸中闪过一抹阴郁,但稍纵即逝,他伸手为恩师轻掖被角:“学生谨记。”
苍穹层云逐渐散开,雾霭消退,等过段时间天气放晴,冰雪就会融化成水,又形成一片泥泞。
于冕送朱祁钰出门,气呼呼的道:“我当时正好外出公干,若是还在京城,怎会让我父亲受那么多天的罪,天家这般作为,简直就是昏……”
聩字还没出口,朱祁钰猝不及防的呛了口冷风,咳嗽起来。
于冕关心:“你的病也没有好全吧?脸色这么差。”
朱祁钰瞪他:“谨言慎行!”
“知道了,我父亲他听不到。”于冕忌惮的向屋子望了一眼,忽然又贱兮兮的说:“幸好有你去求情,我心里清楚,你都是为了我……”
朱祁钰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见他还欲拥抱过来,立即伸手抵开:“滚,别在这儿自作多情。”
于冕还保持着张臂的姿势,故作吃惊:“哈?你难道不是为了我吗?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我呢……”
朱祁钰白他一眼:“厚颜无耻。”
于冕就喜欢逗他,嘿嘿一乐,继续追上:“我这儿可有个重大消息透露给你。”
“什么?”
“先说几句好话听听。”
“那算了。”
“得得得。”终是于冕先沉不住气,左右一顾,附耳告知:“听说太后和皇上商量,要为你选王妃。”
太皇太后病逝,身为孙子的朱祁钰要为其服丧三年,如今丁忧已过,自然是该考虑终身大事了,而郕王妃的人选,料定太后和皇上是绝不会由他自己选择的。
朱祁钰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于冕理所当然:“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
是啊,他与马顺同是锦衣卫,而作为最亲近皇帝的军事机构,主要职责在于巡查缉捕,不过与平常捕头又有不同,他们不管民间之事,专探皇家朝廷要案,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和当朝官员,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当年的“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都有锦衣卫奉命活跃其间。而在锦衣卫狱里,那些以酷刑撬开的舌口中,关于朝廷的机密情报更是数不胜数。
“你猜是谁向皇上提议的?”
朱祁钰差不多有了答案,但还是接问:“谁?”
“王振呗。”果然,于冕说:“除了那个阉狗还能有谁,他记了你的仇,根本就没安好心,还提起当年‘天现二日’的异象。”
那是在他出生当日出现的奇异景象,也正因如此,他们母子俩才会遭到孙太后的打压忌惮,被送到民间隐居七年,后来他回了宫,大家都选择性的避谈此事,可谁也不会真正忘记。
朱祁钰问:“你可知道他们选定谁了吗?”
“好像是中城兵马司指挥汪瑛之女,汪家世代金吾卫出身,到了汪瑛这一代,子孙们尽耽于享乐,他虽然是个正三品的官,却是食禄不视事,没有实权的,而且汪瑛的夫人是孙太后的庶妹。”
这样的岳家给不到他任何帮助,是令太后和皇上最放心的安排。
于冕非常同情他:“我听说汪瑛那个独生女儿长相肖父,不太好看……”
那翕张的嘴中说出的任何话语,朱祁钰都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觉得自己像个木傀儡,一举一动都受着别人的摆布,没有任何选择或拒绝的能力。
皇上果然很快颁布了择选郕王妃的旨意,虽然已经内定了人选,但是流程还是要走,起码得做到面上好看,才不至于被朝臣们非议。
于冕正仔细研究着同僚杭敬送来的玉貔貅,那块白玉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晶莹透亮,还会触手生温,简直奇异。
他终于感受到了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郕王虽然在朝中无权无势,但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其尊贵的皇室身份还是平常官民触不可及的高度。
杭敬见他爱不释手,趁机说出自己的请求:“你跟王爷相熟,能不能跟殿下说说,这次选秀……别挑我妹子……”
于冕下意识的“嗯”了声,忽然又转了个声调:“嗯?等等,你不想你妹子入选?为什么?殿下有什么不好,那是文武双全,品貌俱佳,别人都争抢不及,你们家居然敢看不上!”
“我不是那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杭敬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我爹在世的时候是正四品,我的官职也不算太高,所以我妹子即便中选也最多是个侧妃,可若嫁到侯门公府或者高门大户,做个正妻却绰绰有余……且我听说这次选秀,太后皇上已内定了人选,我妹妹不过是个陪绑,那何苦还耽误她……”
亏他看的如此明白,于冕对杭敬素来还是友善认可的,见他推心置腹,说的也确有几分道理,而郕王仁厚,若是因为这个理由料想也不会勉强,于是答应了他。
“行吧,我会帮你跟殿下说的,你妹子是绝不会被选上了!”
这是朱祁钰自高烧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他的声音嘶哑,几乎发不出声音,得到于老已经被放还家中的回答,他提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大雪连下了几天几夜,终于风清雪渺,只有天空剩下的雪粉碎末,像霜渣一般下落,仍遮蔽着太阳的光芒。
刚下马车,一位挺拔俊朗的男子撑伞迎来,琼枝玉树般的明亮,此人正是于谦之子,于冕。
“王爷病刚好,何必着急前来?”
于冕上前行礼,朱祁钰抬手免去,两人自幼相识,感情甚笃,平常交往很少计较身份。
“放心不下。”朱祁钰回答着,脚不停歇的进入府中。
几日的牢狱之苦使刚奔波回京的于谦不慎染上风寒,他本是当朝文武双全,端方正直的忠臣,却被最低贱的宦官下狱折磨,病瘦了整整一圈。
屋中半旧的桌椅,素朴的装饰,已经不知维持了多少年,忠贞之心早就无以言表。病榻前,朱祁钰接过于冕手中的药碗,不容恩师推拒,一勺一勺的亲自喂奉。
他尽管略懂医术,却仍不放心:“还是再请宫中太医来给您看看吧。”
于谦虚弱的摆手:“不碍事的,老臣习武多年,身子骨还算硬朗,修养几日就好了。”
这不算虚话,毕竟他也是朱祁钰的武学开蒙者。
于冕忿忿不平:“父亲含冤入狱,这派太医来的事不该是皇上下旨吗?这么多天了,他不仅没有派人来慰问过,还要把您……”
“景瞻!”于谦呵止住儿子的话。
“还把您怎么了?”朱祁钰听出端倪,命令于冕:“你把话说完!”
“父亲生病后怕耽搁公事,就写折子给皇上推荐了参政王来和孙原贞代替自己的职务,没想到王振暗授通政使李锡弹劾父亲,说父亲因长期未得到晋升而心生不满,所以才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于冕咬牙切齿:“然后皇上真就听信了那奸臣的话,下旨将我父亲贬至山西,等父亲一病好就得启程。”
朱祁钰只觉胸中一团火烧,登时起身就要往外冲:“怎么会这样?我再进宫去!”
“别……”于谦急忙想要制止,因为着急剧烈的咳嗽,于冕忙上去为他抚背顺气。
朱祁钰见状也快步回到床前,安抚住强撑起身的恩师。
“王爷,万不可再为老臣顶撞皇上……”
“我岂能眼睁睁看着恩师被奸人所害?”
“多谢王爷体谅。”于谦仍旧阻止他:“但这也是好事,山西冬旱,正要派人前往赈灾,若换成其他贪官污吏,百姓免不了又得遭殃,倒不如我亲自去到那儿,方能安心。”
听到这话,朱祁钰失落苦涩:“恩师大义,我却什么都不能为他们做。”
藩王没有兵权,也没有官职,更不可能去考科举,一辈子不得离开封地,整个京师便如密不透风的鸟笼,会将他禁锢到死。
于谦告诫他:“虽无利于民,但求无损于民,王爷只要继续安分守己就好。臣马上要离开京师了,临别前请王爷千万记住一句话:对于百姓来说,只要上位者不争便是莫大的荣幸。争位,争权,争功,自古以来多少祸乱都是因一个“争”字而起,为了一己私欲,却让天下万民深陷于水火当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祁钰眸中闪过一抹阴郁,但稍纵即逝,他伸手为恩师轻掖被角:“学生谨记。”
苍穹层云逐渐散开,雾霭消退,等过段时间天气放晴,冰雪就会融化成水,又形成一片泥泞。
于冕送朱祁钰出门,气呼呼的道:“我当时正好外出公干,若是还在京城,怎会让我父亲受那么多天的罪,天家这般作为,简直就是昏……”
聩字还没出口,朱祁钰猝不及防的呛了口冷风,咳嗽起来。
于冕关心:“你的病也没有好全吧?脸色这么差。”
朱祁钰瞪他:“谨言慎行!”
“知道了,我父亲他听不到。”于冕忌惮的向屋子望了一眼,忽然又贱兮兮的说:“幸好有你去求情,我心里清楚,你都是为了我……”
朱祁钰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见他还欲拥抱过来,立即伸手抵开:“滚,别在这儿自作多情。”
于冕还保持着张臂的姿势,故作吃惊:“哈?你难道不是为了我吗?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我呢……”
朱祁钰白他一眼:“厚颜无耻。”
于冕就喜欢逗他,嘿嘿一乐,继续追上:“我这儿可有个重大消息透露给你。”
“什么?”
“先说几句好话听听。”
“那算了。”
“得得得。”终是于冕先沉不住气,左右一顾,附耳告知:“听说太后和皇上商量,要为你选王妃。”
太皇太后病逝,身为孙子的朱祁钰要为其服丧三年,如今丁忧已过,自然是该考虑终身大事了,而郕王妃的人选,料定太后和皇上是绝不会由他自己选择的。
朱祁钰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于冕理所当然:“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
是啊,他与马顺同是锦衣卫,而作为最亲近皇帝的军事机构,主要职责在于巡查缉捕,不过与平常捕头又有不同,他们不管民间之事,专探皇家朝廷要案,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和当朝官员,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当年的“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都有锦衣卫奉命活跃其间。而在锦衣卫狱里,那些以酷刑撬开的舌口中,关于朝廷的机密情报更是数不胜数。
“你猜是谁向皇上提议的?”
朱祁钰差不多有了答案,但还是接问:“谁?”
“王振呗。”果然,于冕说:“除了那个阉狗还能有谁,他记了你的仇,根本就没安好心,还提起当年‘天现二日’的异象。”
那是在他出生当日出现的奇异景象,也正因如此,他们母子俩才会遭到孙太后的打压忌惮,被送到民间隐居七年,后来他回了宫,大家都选择性的避谈此事,可谁也不会真正忘记。
朱祁钰问:“你可知道他们选定谁了吗?”
“好像是中城兵马司指挥汪瑛之女,汪家世代金吾卫出身,到了汪瑛这一代,子孙们尽耽于享乐,他虽然是个正三品的官,却是食禄不视事,没有实权的,而且汪瑛的夫人是孙太后的庶妹。”
这样的岳家给不到他任何帮助,是令太后和皇上最放心的安排。
于冕非常同情他:“我听说汪瑛那个独生女儿长相肖父,不太好看……”
那翕张的嘴中说出的任何话语,朱祁钰都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觉得自己像个木傀儡,一举一动都受着别人的摆布,没有任何选择或拒绝的能力。
皇上果然很快颁布了择选郕王妃的旨意,虽然已经内定了人选,但是流程还是要走,起码得做到面上好看,才不至于被朝臣们非议。
于冕正仔细研究着同僚杭敬送来的玉貔貅,那块白玉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晶莹透亮,还会触手生温,简直奇异。
他终于感受到了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郕王虽然在朝中无权无势,但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其尊贵的皇室身份还是平常官民触不可及的高度。
杭敬见他爱不释手,趁机说出自己的请求:“你跟王爷相熟,能不能跟殿下说说,这次选秀……别挑我妹子……”
于冕下意识的“嗯”了声,忽然又转了个声调:“嗯?等等,你不想你妹子入选?为什么?殿下有什么不好,那是文武双全,品貌俱佳,别人都争抢不及,你们家居然敢看不上!”
“我不是那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杭敬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我爹在世的时候是正四品,我的官职也不算太高,所以我妹子即便中选也最多是个侧妃,可若嫁到侯门公府或者高门大户,做个正妻却绰绰有余……且我听说这次选秀,太后皇上已内定了人选,我妹妹不过是个陪绑,那何苦还耽误她……”
亏他看的如此明白,于冕对杭敬素来还是友善认可的,见他推心置腹,说的也确有几分道理,而郕王仁厚,若是因为这个理由料想也不会勉强,于是答应了他。
“行吧,我会帮你跟殿下说的,你妹子是绝不会被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