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向来讨论夏梦原型是王语嫣、小龙女等人,其实我倒是觉得金书中最直接的夏梦原型是骆冰。

    骆冰是金庸写的第一本小说《书剑恩仇录》里的女配角,金庸写这本小说,是临时赶鸭子上架替补梁羽生,第一没经验,写作手法远不如后期纯熟。又是匆忙上阵,所以他写的比较直白,借鉴了什么,是非常明显的。

    主线故事,他借鉴了自己家乡的一个民间传说,乾隆是汉人的孩子,这点他后来在采访中也提到过,那么香香公主原型显然是历史上真人乾隆的香妃。

    支线故事,他写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就如同琼瑶第一本小说《窗外》就是写的自己,对于新手来说,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写自己的经历,就像写作文一样。

    一开始手法不纯熟,只有真情实感,写起来才有代入感,要想当好文人,都得够勇敢,敢于揭自己隐私,就好比张爱玲因为写作得罪了好多亲戚,琼瑶她妈因为她写《窗外》绝食。

    余鱼同,借鉴的是《红楼梦》起名方式。

    《红楼梦》里有甄士隐,谐音真事隐,金书中余鱼同谐音与余同,大家都知道古文余是我的意思,意思与我相同,余鱼同才是最直接的金庸化身。

    余鱼同是江南望族的秀才,父亲被豪门勾结官府害死,和金庸身世很像。

    骆冰的名字起的也很用心,显然取自古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余鱼同爱上的有夫之妇骆冰,背负道德包袱却无法自控,欲罢不能,无法控制自己时不仅用刀戳胳膊,还在积翠楼上题诗署名“千古第一丧心病狂有情无义人”,恰好反应出金庸当初爱上有夫之妇夏梦后的心情。

    书中对余鱼同暗恋骆冰的痴狂,有非常多感同身受的描写,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同意有些人说的金庸对夏梦根本没有感情,只不过是对明星的遐想,人云亦云的风流轶事。

    从《书剑恩仇录》余鱼同对有夫之妇骆冰的痴狂的暗恋,基本还原了当初金庸对夏梦爱而不得的感情。

    这也跟金庸晚年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几段感情时,说的他年轻时爱过一个女子,可是她绝对不爱我,我偏爱她不可,相互印证。

    金庸绝对是爱过夏梦的,夏梦1954年结婚,《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说明在金庸开始写小说阶段,这段感情正处于最浓烈的阶段。

    金庸笔下骆冰的人设也是个“江湖骄女”,父亲是侠盗神刀骆元通,不但受人敬重,而且有花不尽的钱财。她自幼受父亲宠爱,出手豪阔无比。

    她丈夫是闻名天下的红花会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夫妻恩爱异常。父亲、丈夫都疼爱她,红花会一众兄弟也与她和睦,非常幸福。

    金庸给夏梦的人设用两个字总结就命好,是不是和郭芙很相像。

    夏梦也的确是大家闺秀,出身于苏州杨氏,名门望族,现在苏州还留有杨家的义庄。

    骆冰同样爱戴明珠,只不过戴在手腕上。

    【童兆和见那少妇肤色白腻,面目俊美,左腕上戴着一串珠子,颗颗精圆,更衬得她皓腕似玉,不禁心中打个突,咕的一声,咽了一口口水,双眼骨碌碌乱转,听那少妇是江南口音,学说北方话,语音不纯,但清脆柔和,另有一股韵味,不由得疯了。】

    江南口音,学说北方话就很写实了,因为夏梦是苏州人,出生在上海,14岁时随家人迁居香港。后来夏梦成了香港国语片女明星,说的就是北方的普通话。大家可以看鲁豫采访晚年夏梦,夏梦依然说的是带着南方口音的北方普通话。

    后面金庸小说里的女角色,基本没有这么明显写实的手法了。

    金庸在书中数次浓墨重彩写了骆冰的笑容:

    骆冰:【她这爱笑的脾气始终改不了。这一来可又害苦了余鱼同。但见她临去一笑,温柔妩媚,当真令人销魂蚀骨,神不守舍,摇晃了几下,摔倒在地】

    【纤指执白刃,如持鲜花枝,俊目流眄,樱唇含笑,举手毙敌,浑若无事,说不尽的妩媚可喜。】

    郭芙:【杨过见她这么一笑,犹似一朵玫瑰花儿忽然开放,明媚娇艳,心中不觉一动,脸上微微一红,将头转了开去。】

    【双目流动,秀眉纤长】

    【口角生嗔、眉目含笑的美态】

    杨过想亲完颜萍,也是因为她秋波流转,娇媚动人。因为完颜萍也是郭芙之影,才令杨过如痴如狂,欲罢不能。

    【杨过见她秋波流转,娇媚动人,不自禁想抱她一抱,亲她一亲,只是此事太过大胆荒唐,咬住刀背,一张脸涨得通红。】

    金庸的描写,正印证了亦舒评价夏梦的“宜喜宜嗔”,“令人颠倒”。

    对比骆冰和郭芙:

    【骆冰平时虽然言笑晏晏,可是循规蹈矩,哪里容得他如此轻薄,高声喝问:「红花老祖姓什么?」】

    【郭芙一呆,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姑娘,从来没人敢对她说半句轻薄之言,当下不知该发怒还是不该,板起了脸,道:“你不说也就罢了,谁跟你说笑?咱们快走罢。”】

    书中骆冰训斥完余鱼同后,又体谅他的痴情,很快大事化小,嫣然一笑了之。

    郭芙对杨过板完脸后,很快又笑着回来找他。

    郭芙生气时:【杨过给她夹头夹脑一顿臭骂,心念一动:“莫非我哄骗武氏兄弟的言语给她知道了?”见她虽然生气,但容颜娇美,不由得见之生怜。】

    金庸在书中真是把美人的宜喜宜嗔写的非常生动。

    骆冰:【这双杀人无算的巨掌被骆冰又温又软的手轻轻一握,正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再也不能坚执己见了】

    【郭芙跃上树枝,伸下手来拉杨过上去。杨过握着她温软如绵的小手,不由得心中一荡】

    余鱼同趁骆冰熟睡偷吻,轻薄骆冰,被骆冰察觉后训斥一番,又原谅了他的莽撞,表示不会对外人说以后,一笑而去。

    余鱼同【眼望着她背影隐入黑暗之中,心乱似沸,一会儿自伤自怜,恨造化弄人,命舛已极,一会儿又自悔自责,堂堂六尺,无行无耻,直猪狗之不若,突然间将脑袋连连往树上撞去,抱树狂呼大叫。】

    杨过亲完颜萍(郭芙之影)时:

    【几欲在大树上就此一头撞死,心想:“姑姑对我如此一片深情,又说要做我媳妇,我竟然辜负了她的美意,此时却又往何处寻她?”突然间大叫一声,扑上去一把抱住完颜萍,猛往她眼皮上亲去。】

    偷吻也体现在郭芙的另一个影子陆无双身上。

    其实从这些描写可以推测出,金庸曾经向夏梦表白过,甚至可能有过轻薄的行为,遭到夏梦的严辞拒绝,但是事后夏梦并没有太在意,并且也没对外人提起过,一笑了之,还是和金庸做朋友。后来夏梦投拍电影《投奔怒海》,还是请金庸起的名字。

    金庸被拒绝时的心情,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并写进小说里。在《书剑》里就很直白,后来的《神雕》就把这个事件解构了,隐晦了许多。

    骆冰虽然结婚了,可是依然爱玩闹:【赵半山笑道:“四弟妹也真是的,这么大了,还像孩子般的爱闹。】

    郭芙:【郭襄道:“那又有甚么不同?你跟姊夫成了亲,还不是和从前做闺女般自由自在?”】

    因为夏梦结婚时刚21岁,所以还像个小姑娘一样爱笑爱闹可以理解,金庸便把这些写进了自己书里。

    性子急躁:

    【说到武艺与经历,骆冰均远在周绮之上,只是她肩头和腿上都受了伤,兼之气恼忧急,正是武家大忌,两人对拆七八招后,骆冰渐处下风】

    【郭芙在父母指点之下修习武功,丈夫耶律齐又是当代高手,日常切磋,比之十余年前自已大有进境,只是她心浮气躁,浅尝即止,不肯痛下苦功钻研,因此父母丈夫都是武学名家,她自己却始终徘徊于二三流之间,这时在史孟捷和大头鬼夹击下已渐渐支持不住,正焦躁间,忽听得妹子呼叫,喝道:“妹妹快来!”】

    两个人都有一匹神驹,骆冰的马:

    【眼前如风卷雪团,一匹白马飞掠而过。这马迅捷无伦,马上乘者是何模样全没看清】

    【遍身雪白,霜鬣扬风,身高腿长,神骏非凡,突然间一声长嘶,清越入云】

    郭芙的小红马

    【忽听东南方马蹄声响,一乘马急驰而至。

    那马脚步迅捷无比,甫闻蹄声,便已奔到跟前,身长腿高,遍体红毛,神骏非凡。】

    【只见她一勒马缰,红马倏地立住。这马在急奔之中说定便定,既不人立,复不嘶鸣,神定气闲。耶律齐自幼在蒙古长大,骏马不知见过多少,但如此英物却是从所未见,不由得更是惊讶。他不知此马乃郭靖在蒙古大漠所得的汗血宝马,当年是小红马】

    通过以上总结,可见金庸在小说里,喜欢给夏梦的人设:

    武林娇女,天生好命,爱戴珍珠,宜喜宜嗔,娇美直爽,虽已婚,但不改少女脾气,爱笑爱热闹,虽为人大度,但与异性间始终能保持循规蹈矩,性情略显急躁,拥有一匹神驹。

    对比夏梦的生平,以及友人评价,和夏梦本人是很像的。

    夏梦也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其母葛璐茜曾是上海名媛、有名的“玫瑰小姐”,上海有条以她名字命名的马路——“葛璐茜路”。

    她曾经参加一场慈善义卖,每位“校花”名媛手持花篮上台,她的玫瑰花最高卖出了一朵500元,那是1930年,用《中国历代物价考述》里的数字换算,可以买4200斤大米。这个数字轰动了上海,人们送给她一个外号——“葛玫瑰小姐”。

    大概金庸喜欢玫瑰,跟夏梦妈妈的传奇有关,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原名朱枚,朱枚是一名记者,金庸告诉她,做记者要“以文为王”,于是,金庸为其改名为“朱玫”,并有了别名璐茜。

    所以在《神雕》中,郭芙也是长女大小姐,笑容像玫瑰花儿开放。

    金书里,真正的夏梦原型第一是骆冰,第二是郭芙,其他角色基本都随着金庸写作手法的进步碎片化了。

    传闻中夏梦原型王语嫣本身也并不像夏梦,只是书里,段誉以佛教“色即是空”的观念来解脱情业,是比较符合金庸当时追求夏梦而不得,想寻求解脱的心态的。

    金庸后来也信佛了。

    因为在《书剑》中,余鱼同后来就想以出家求解脱,因骆冰的一句话而放弃。

    【他在一座庙中看到“你既无心我便休”几个字,宛如醍醐灌顶,脑瓜子嗡嗡作响,非逼着老僧给他剃度,起个法名叫空色。】

    【他听了“美人皓如玉,转眼归黄土”这两句唱词,就联想到骆冰、李沅芷这等美女,百年之后也一样是化为枯骨。】

    金庸显然很爱这个角色,书中骆冰的美貌更加生动形象,不下于香香公主,至少在她丈夫眼里是这样的:

    【骆冰一愣,随即会意,丈夫是说瓶上的美人再美,也不及自己妻子,望了他一眼,不禁红晕双颊。】

    而余鱼同对骆冰一见钟情之后,长期请愿外出办事,只为逃避见她与别人恩爱。但在骆冰丈夫出事后,暗中照顾她,随跟左右,只为确保她安全。

    可对比杨过对郭芙,总是保护她,同时又想逃避。

章节目录

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玥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玥佚并收藏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