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降临
赵爱金今天也起得早,不再像以前一样,怎么喊都假装睡得跟死猪一样不回应。
三个人将蒿子粑粑捏成方块状用粽叶包裹了两面,然后一个放进锅里蒸,与此同时,又手脚利索地开始炒螺。
等螺炒好了,蒿子粑粑也一层叠一层地准备好了。
蒿子粑粑很重,何秀英到底还是将江茂竹给喊起来了,他们家没有驴车、牛车,一个独轮车又要装架子又要装篓子,根本不够用。
好在江茂竹力气大,三两下就将装蒿子粑粑的篓子背在背上,还能空出手来推独轮车。
等一行人到了集市上,赵建军两口子已经摆上了。
不过出了昨天那事儿,他们到底还是有些忌惮江兰兰,怕她真跑去广播,所以没有往常那么嚣张,摊子离江兰兰他们用惯了的位置远得很。
这会儿两口子远远地见着江家竟然来了四个人,当下就有点慌了,生怕这是来找麻烦的。
孙梅香紧张得语调都有点发颤了:“他们不会是来打我们的吧?”
赵建军心里也害怕,但还是强壮镇定地呵斥她:“怕什么,我们又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老江家一屋子的老实坨子,敢打我们?”
夫妻俩各自紧张着,但江家人却都只管做自己的事情,根本看都没有看一眼那边。
倒是赵爱金,拳头握了又握,脑子想了又想,还是走了过去。
去干啥?找她哥嫂的麻烦!问个清楚!
她只是想多赚点钱,但并没有想要直接掀翻了自己家的摊子,她也是要在江家的屋檐下当人媳妇过日子的!
赵建军看见妹妹来了,但江家的男人没有过来,就知道人家不是来打他们的了,但毕竟自家家干的事情不地道,很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见着赵爱金,不由得讪讪起来。不过孙梅香就没有这种愧疚之心了,她早就对要给这个已经嫁出去的小姑子五成分红不满了。
凭什么分这么多啊,不就是教了一下他们江兰兰炒嗦螺的配方?就能拿五成?钱是这么好赚的?
一想到这个分成比例,她就气得牙痒痒,哪里会在乎小姑子在婆家的脸面,只恨不得现在就踢掉她,钱分赵家都不够的!
赵爱金在两口子的摊子前站定,咬牙切齿地质问:“二哥,二嫂,有你们这样做事的嘛?为什么降价不先告诉我?你们不想我跟茂松过日子了是不是?”
他们难道会不知道刘桂花这个婆婆是多么难搞吗,是不根本不在意她的处境罢了。
“哎呀爱金啊,”孙梅香抢在赵建军前面开口,“你又没有回娘家来,我们哪里有时间去你们小岭村专门去告诉你一趟啊,想到什么好点子还不就先做了,还等一来一回地先去给你汇报,黄花菜都凉了!”
她特地把“汇报”两个字说得重重的,听得原本有点愧疚的赵建军一下子就不愧疚了。
是啊,他妹啥也不用干,就在家干等着拿钱就好了,就这,还要求他们事事都跑过去汇报吗?她又不是老板,也不是领导,他们又不是给她打工,凭什么?
“那也不能这样啊,大家都是亲戚,你们这样做,这亲戚还要不要做了?”
“还亲戚,你侄女都威胁我们要去广播站告我们呢,还亲戚!我们不也是为了吃饭,咋就不能这样了?”
“你们真的是一点都不顾及我的处境啊,我还要不要做人了?你们知不知道,我婆婆都骂死我了?现在江家各个都看我不顺眼,我要是日子不好过,都是你们害的!”
“你婆婆骂你关我们什么事,还不是你自己犯了错。别想啥问题都推给我们好吧,你们老夫老妻了有啥问题自己解决。”
赵爱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她恨恨地看了眼两哥嫂,心里知道现在都撕破脸了,以后那五成是不可能全拿到了。
不过她觉得孙梅香就是故意这样子的,这个嫂子根本就看不惯她拿这部分分红!
等赵爱金气呼呼地离开的时候,孙梅香看着这个小姑子的背影,用不大不小恰恰能让赵爱金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啧啧,一天天啥事也不干就能分钱,还真抖擞上了。每天吃苦受累的还不是我们,简直是出了力海不讨好!真是惯得她,不要脸了都!”
赵建军皱皱眉:“行了行了,少说两句吧。”
孙梅香眉毛一竖:“你啥意思?主意不是你挑头出的?这会儿做什么好人?”
“爱金她是我妹,我们这生意也是她带过来的,你还要说什么?”
“行行行,她是你们赵家的闺女,就我是个外人,我吃力不讨好,我犯贱,行了吧!”
“嘘,别说了!做生意!”
两口子吵了几句,见有生意上门,也就互相瞪一眼,板着脸招呼生意了。
另一边,江兰兰三人见赵爱金铁青着脸回来,也都没有说什么。江茂竹看了看已经都整理好了,就拍了拍手,先回家去。
大早上的,很多人没想着吃重口味的嗦螺,倒是有不少人都看上了嗦螺边上一叠包着粽叶的蒿子粑粑。
江兰兰只放了一小叠在外头做门面,其他的都放在塞了稻草的篓子里,盖子一盖,勉强还能保一点温。
“这是咱大早上做的蒿子粑粑,香!甜!糯!”见有人来问,江兰兰赶紧笑着介绍,“咱这蒿子粑粑不额外花钱,买一包嗦螺咱送两个,买两包送五个!”
这玩意儿其实成本不高,一斤糯米粉混合着蒿子,能做二三十个,送出去也不心疼,但能叫很多人愿意吃这么个新鲜。
“里头我搁了糖的,您要想吃更甜一点,蘸些白糖就更好吃了!”江兰兰对着一个老熟客说道,“怎么样,您要不要来一份儿?”
“行,今天拿两包嗦螺,家里来客了,这是个好下酒菜。”那熟客干脆地掏钱。
“好嘞,那我给您多送一个蒿子粑粑,六个好摆盘儿!”江兰兰说着,就见她娘已经麻利地多拿了一个蒿子粑粑了。
熟客拎着嗦螺和蒿子粑粑高兴地离开,逢人就主动打广告:“快去那个卖嗦螺的丫头那里,人买嗦螺送蒿子粑粑,瞧着可新鲜、可甜糯了!”
不少人还是想尝尝春鲜的,尤其是有人买回家尝了之后,也觉得这蒿子粑粑自家做的都没有这个味儿,纷纷介绍相熟的人去买。
这对于江兰兰来说,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了。她原本的生意就算在赵建军两口子的骚操作下也算不上回落太多,但有了赠送品的加持,生意又火爆了起来,
连着好几日,都有人问这蒿子粑粑能不能单独卖,江兰兰都忍痛婉拒了。
既然是赠送,那就赠送到底。
而对于赵建军那边,他们的生意确实是好了几天,但无奈味道实在不好,很快也就渐渐没落了。
毕竟能冲着便宜去的人,很多都并不会天天去买,人家也就吃个新鲜,哪里会拿着钱总去买不好吃的东西呢?
但江兰兰这边的客人就不一样了,人家就是冲着味道好来的,尤其是那些家里来了客人的,买上一两包嗦螺当下酒菜,便宜又经吃,谁来了都要嘎嘎夸。
美食的名声一旦打开了,只要保持住初心与口味,坚决做好服务,以笑容对待客户,自然也就有不缺钱的人来频繁光顾。
生意回春,江兰兰的心情也挺不错,每天晚上都要数一遍钱,筹算着什么时候能去县城里开个小馆子。
只做嗦螺,也没有多长的时间能做了。再要到田螺长得好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半年九、十月份了。
想是这么想的,当下的日子还是得好好过,江兰兰一边精进手艺,琢磨着更好的做法,一边默默地回想“书”中自己开饭馆时做的那些经典菜式的配方。
这年头刚改革开放,很多人前些年都只是勉强温饱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到后来餐饮行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而只要认真做的商户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
人多啊!好吃的人多啊!愿意为了美食花钱的人多啊!
全中国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人热衷于下馆子?太多了。
江兰兰一想到这广大的市场,她就忍不住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啊,钱啊,得努力赚钱啊……
江兰兰卖嗦螺的时候笑得更加灿烂了。
有的人就喜欢这种摊主,甭管你提什么要求,人家都是笑嘻嘻的、礼礼貌貌绝不跟你呛声,也不给你甩脸子,舒坦!
不像那边那个姓赵的两口子,买少了点、想谈谈价,又或者是想多要两勺汤汁,保管人家立马就给你脸色看,有时候一个不好,还要对你阴阳怪气一番,这谁心里舒服?
每逢有人说起这个时,江兰兰就笑笑,并不多说。
她不屑于说赵建军那边的坏话,反正人在做、天在看,摆摊做生意么,你当就是卖手上这点东西哦,还要卖服务的呢!
这一点她从来都很清楚,也真心对待每一个来光顾的客人。
就这样良性循环,她摊子上的生意近期简直越来越好,嗦螺的名声几乎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赵建军两口子看得十分眼热,也悄咪咪地学着江兰兰这边的卖法,不过两口子没能学到精髓,靠着低价售卖,生意起初还不冷不热,到后来就十分一般了。
这天,江兰兰依旧跟何秀英两人出来摆摊,是镇上的集,人流量特别多。
赵爱金没有来,这人在刘桂花的白眼中过了一阵子窝囊乖觉的日子,很快又故态复萌了,早上根本喊不起来。
“哟,今儿送红豆馅儿的粑粑呀?”有个常来给自家男人买下酒菜的长头发女人勾着脖子问道。
“是呀大姐,我自己熬制的红豆馅儿呢,可甜、可沙了!”江兰兰笑得甜甜的。
人家这么问了,自然就要买,何秀英将嗦螺和红豆馅粑粑递给女人,江兰兰则收钱。
母女俩分工明确,摸钱的不去摸吃食,摸吃食的也不去摸钱,瞧着就十分干净卫生。
买两包的女人拿了嗦螺还没走呢,正想跟江兰兰母女唠嗑几句,不远处不缓不慢地走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的,瞧方向,就是朝着这边摊子来的。
女人脸色一变,匆匆提醒一句:“你们小心点,这伙人是打流的!”
说完她就走了,显然不想跟那种街溜子碰上。
江兰兰和何秀英顺着她的提醒看过去,也微微变了脸色,来者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来挑事的!
三个人将蒿子粑粑捏成方块状用粽叶包裹了两面,然后一个放进锅里蒸,与此同时,又手脚利索地开始炒螺。
等螺炒好了,蒿子粑粑也一层叠一层地准备好了。
蒿子粑粑很重,何秀英到底还是将江茂竹给喊起来了,他们家没有驴车、牛车,一个独轮车又要装架子又要装篓子,根本不够用。
好在江茂竹力气大,三两下就将装蒿子粑粑的篓子背在背上,还能空出手来推独轮车。
等一行人到了集市上,赵建军两口子已经摆上了。
不过出了昨天那事儿,他们到底还是有些忌惮江兰兰,怕她真跑去广播,所以没有往常那么嚣张,摊子离江兰兰他们用惯了的位置远得很。
这会儿两口子远远地见着江家竟然来了四个人,当下就有点慌了,生怕这是来找麻烦的。
孙梅香紧张得语调都有点发颤了:“他们不会是来打我们的吧?”
赵建军心里也害怕,但还是强壮镇定地呵斥她:“怕什么,我们又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老江家一屋子的老实坨子,敢打我们?”
夫妻俩各自紧张着,但江家人却都只管做自己的事情,根本看都没有看一眼那边。
倒是赵爱金,拳头握了又握,脑子想了又想,还是走了过去。
去干啥?找她哥嫂的麻烦!问个清楚!
她只是想多赚点钱,但并没有想要直接掀翻了自己家的摊子,她也是要在江家的屋檐下当人媳妇过日子的!
赵建军看见妹妹来了,但江家的男人没有过来,就知道人家不是来打他们的了,但毕竟自家家干的事情不地道,很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见着赵爱金,不由得讪讪起来。不过孙梅香就没有这种愧疚之心了,她早就对要给这个已经嫁出去的小姑子五成分红不满了。
凭什么分这么多啊,不就是教了一下他们江兰兰炒嗦螺的配方?就能拿五成?钱是这么好赚的?
一想到这个分成比例,她就气得牙痒痒,哪里会在乎小姑子在婆家的脸面,只恨不得现在就踢掉她,钱分赵家都不够的!
赵爱金在两口子的摊子前站定,咬牙切齿地质问:“二哥,二嫂,有你们这样做事的嘛?为什么降价不先告诉我?你们不想我跟茂松过日子了是不是?”
他们难道会不知道刘桂花这个婆婆是多么难搞吗,是不根本不在意她的处境罢了。
“哎呀爱金啊,”孙梅香抢在赵建军前面开口,“你又没有回娘家来,我们哪里有时间去你们小岭村专门去告诉你一趟啊,想到什么好点子还不就先做了,还等一来一回地先去给你汇报,黄花菜都凉了!”
她特地把“汇报”两个字说得重重的,听得原本有点愧疚的赵建军一下子就不愧疚了。
是啊,他妹啥也不用干,就在家干等着拿钱就好了,就这,还要求他们事事都跑过去汇报吗?她又不是老板,也不是领导,他们又不是给她打工,凭什么?
“那也不能这样啊,大家都是亲戚,你们这样做,这亲戚还要不要做了?”
“还亲戚,你侄女都威胁我们要去广播站告我们呢,还亲戚!我们不也是为了吃饭,咋就不能这样了?”
“你们真的是一点都不顾及我的处境啊,我还要不要做人了?你们知不知道,我婆婆都骂死我了?现在江家各个都看我不顺眼,我要是日子不好过,都是你们害的!”
“你婆婆骂你关我们什么事,还不是你自己犯了错。别想啥问题都推给我们好吧,你们老夫老妻了有啥问题自己解决。”
赵爱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她恨恨地看了眼两哥嫂,心里知道现在都撕破脸了,以后那五成是不可能全拿到了。
不过她觉得孙梅香就是故意这样子的,这个嫂子根本就看不惯她拿这部分分红!
等赵爱金气呼呼地离开的时候,孙梅香看着这个小姑子的背影,用不大不小恰恰能让赵爱金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啧啧,一天天啥事也不干就能分钱,还真抖擞上了。每天吃苦受累的还不是我们,简直是出了力海不讨好!真是惯得她,不要脸了都!”
赵建军皱皱眉:“行了行了,少说两句吧。”
孙梅香眉毛一竖:“你啥意思?主意不是你挑头出的?这会儿做什么好人?”
“爱金她是我妹,我们这生意也是她带过来的,你还要说什么?”
“行行行,她是你们赵家的闺女,就我是个外人,我吃力不讨好,我犯贱,行了吧!”
“嘘,别说了!做生意!”
两口子吵了几句,见有生意上门,也就互相瞪一眼,板着脸招呼生意了。
另一边,江兰兰三人见赵爱金铁青着脸回来,也都没有说什么。江茂竹看了看已经都整理好了,就拍了拍手,先回家去。
大早上的,很多人没想着吃重口味的嗦螺,倒是有不少人都看上了嗦螺边上一叠包着粽叶的蒿子粑粑。
江兰兰只放了一小叠在外头做门面,其他的都放在塞了稻草的篓子里,盖子一盖,勉强还能保一点温。
“这是咱大早上做的蒿子粑粑,香!甜!糯!”见有人来问,江兰兰赶紧笑着介绍,“咱这蒿子粑粑不额外花钱,买一包嗦螺咱送两个,买两包送五个!”
这玩意儿其实成本不高,一斤糯米粉混合着蒿子,能做二三十个,送出去也不心疼,但能叫很多人愿意吃这么个新鲜。
“里头我搁了糖的,您要想吃更甜一点,蘸些白糖就更好吃了!”江兰兰对着一个老熟客说道,“怎么样,您要不要来一份儿?”
“行,今天拿两包嗦螺,家里来客了,这是个好下酒菜。”那熟客干脆地掏钱。
“好嘞,那我给您多送一个蒿子粑粑,六个好摆盘儿!”江兰兰说着,就见她娘已经麻利地多拿了一个蒿子粑粑了。
熟客拎着嗦螺和蒿子粑粑高兴地离开,逢人就主动打广告:“快去那个卖嗦螺的丫头那里,人买嗦螺送蒿子粑粑,瞧着可新鲜、可甜糯了!”
不少人还是想尝尝春鲜的,尤其是有人买回家尝了之后,也觉得这蒿子粑粑自家做的都没有这个味儿,纷纷介绍相熟的人去买。
这对于江兰兰来说,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了。她原本的生意就算在赵建军两口子的骚操作下也算不上回落太多,但有了赠送品的加持,生意又火爆了起来,
连着好几日,都有人问这蒿子粑粑能不能单独卖,江兰兰都忍痛婉拒了。
既然是赠送,那就赠送到底。
而对于赵建军那边,他们的生意确实是好了几天,但无奈味道实在不好,很快也就渐渐没落了。
毕竟能冲着便宜去的人,很多都并不会天天去买,人家也就吃个新鲜,哪里会拿着钱总去买不好吃的东西呢?
但江兰兰这边的客人就不一样了,人家就是冲着味道好来的,尤其是那些家里来了客人的,买上一两包嗦螺当下酒菜,便宜又经吃,谁来了都要嘎嘎夸。
美食的名声一旦打开了,只要保持住初心与口味,坚决做好服务,以笑容对待客户,自然也就有不缺钱的人来频繁光顾。
生意回春,江兰兰的心情也挺不错,每天晚上都要数一遍钱,筹算着什么时候能去县城里开个小馆子。
只做嗦螺,也没有多长的时间能做了。再要到田螺长得好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半年九、十月份了。
想是这么想的,当下的日子还是得好好过,江兰兰一边精进手艺,琢磨着更好的做法,一边默默地回想“书”中自己开饭馆时做的那些经典菜式的配方。
这年头刚改革开放,很多人前些年都只是勉强温饱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到后来餐饮行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而只要认真做的商户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
人多啊!好吃的人多啊!愿意为了美食花钱的人多啊!
全中国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人热衷于下馆子?太多了。
江兰兰一想到这广大的市场,她就忍不住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啊,钱啊,得努力赚钱啊……
江兰兰卖嗦螺的时候笑得更加灿烂了。
有的人就喜欢这种摊主,甭管你提什么要求,人家都是笑嘻嘻的、礼礼貌貌绝不跟你呛声,也不给你甩脸子,舒坦!
不像那边那个姓赵的两口子,买少了点、想谈谈价,又或者是想多要两勺汤汁,保管人家立马就给你脸色看,有时候一个不好,还要对你阴阳怪气一番,这谁心里舒服?
每逢有人说起这个时,江兰兰就笑笑,并不多说。
她不屑于说赵建军那边的坏话,反正人在做、天在看,摆摊做生意么,你当就是卖手上这点东西哦,还要卖服务的呢!
这一点她从来都很清楚,也真心对待每一个来光顾的客人。
就这样良性循环,她摊子上的生意近期简直越来越好,嗦螺的名声几乎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赵建军两口子看得十分眼热,也悄咪咪地学着江兰兰这边的卖法,不过两口子没能学到精髓,靠着低价售卖,生意起初还不冷不热,到后来就十分一般了。
这天,江兰兰依旧跟何秀英两人出来摆摊,是镇上的集,人流量特别多。
赵爱金没有来,这人在刘桂花的白眼中过了一阵子窝囊乖觉的日子,很快又故态复萌了,早上根本喊不起来。
“哟,今儿送红豆馅儿的粑粑呀?”有个常来给自家男人买下酒菜的长头发女人勾着脖子问道。
“是呀大姐,我自己熬制的红豆馅儿呢,可甜、可沙了!”江兰兰笑得甜甜的。
人家这么问了,自然就要买,何秀英将嗦螺和红豆馅粑粑递给女人,江兰兰则收钱。
母女俩分工明确,摸钱的不去摸吃食,摸吃食的也不去摸钱,瞧着就十分干净卫生。
买两包的女人拿了嗦螺还没走呢,正想跟江兰兰母女唠嗑几句,不远处不缓不慢地走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的,瞧方向,就是朝着这边摊子来的。
女人脸色一变,匆匆提醒一句:“你们小心点,这伙人是打流的!”
说完她就走了,显然不想跟那种街溜子碰上。
江兰兰和何秀英顺着她的提醒看过去,也微微变了脸色,来者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来挑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