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中待了两天,孟持扬便问我有何打算。
这几日军中看我们的眼神暧昧,我并非不懂。
但有时想着,横竖只知我是宋弥,不知我是公主,又有何碍?
我便自欺欺人下去。
孟持扬问我,我也只敷衍着答。
「或再往北走一走。」
或许到时返回时还能再看一看。
「不行,」孟持扬反对道:「近来边境不太安生,时有冲突发生,你在这里已经不算安全,再往北走无疑是将自己放于险境之中。」
「那就不往北走了,」我飞快改口,「我南下。」
再北也是一样的风景了,我没有执念。
「南下更好,北边的风沙磋磨。」
孟持扬深以为然的样子。
「你很想我走吗?」我看着手上有些皲裂的皮肤,闷闷问道。
孟持扬许久不答。
我便抬头看他。
「北边的风沙磋磨。」良久,他只重复着这句。
北边的风沙磋磨,可是我从南至北,游历山河,有意无意,我都来了。
沿途前来,我听过不少话本子。
闺阁女子动心时缠绵悱恻,时常心生妄想,认为意中人便是喜欢自己的。
最终只不过是一场妄念。
「孟持扬,」我笑着说道,「我有婚约了,你知道吗?」
孟持扬身披胄甲,一身昂藏,挺身站立。
我垂眼道:「关于这门婚事,我心甚喜。」
「我让人将你送至玉衡关,你下午便走吧。」
他掀帐离去,我泪眼模糊。
我临走时他牵出一匹马来,示意我骑上去。
这马雄姿勃勃,四肢待发,看起来十分熟悉。
在京郊,我曾见过。
这是孟持扬的马。
「此马性灵,若你遇难,它能带你找到我。」
这时候孟持扬眸中晦涩,才有了几分波动,但或许又是我看错。
他又递了一个什么东西给我,我无知无觉收下。
「做什么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我回神笑道:「只说句平安就好了。」
「祝你平安。」孟持扬扶我上马,抬眼看我,「公主殿下,一路平安。」
过了玉衡关,我便与孟持扬的部下分道扬镳。
原来是打算把马给他还回去的,无奈他部下说:
「琤琮性子又灵又烈,不让旁人近身,我们怕是带不走它。」
我还不信,撺掇他们上前试试。
几个高大的男子轮流上前以身说法,没一个能驾驭住琤琮。
又不好将它强行辖制住带回去。
因而我便收了孟持扬的「心意」,骑着这马一路南下,脚程快了不少。
至于游记,上次被牧羊人迷晕时已不知被丢到了哪里去。
我既没耐心按记忆重写一次,又觉得没了前半部分,这后面写的便算是没头没脑、无缘无故。
且还受了情伤,写什么写,索性我就不写了。
行至一名为「迟水」的小城,我还听闻了一桩风流韵事。
说是前月有一对年轻的富商夫妇游历至迟水,两人皆是风姿绰约,犹如天人。
女子烂漫活泼,见人便笑;男子则通身冷意,拒常人于千里之外,只对女子一人柔情似水。
二人恩爱非常,却被在花船上亲热时,被人听到以兄妹相称。
二人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他们只好连夜离开。
说书先生们嗅到了其中商机,将它改编成了说书故事,响木一拍,那对兄妹的背德情爱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我便是在喝茶时听到的。故事讲完后说书先生走过来,我这才发现与他相熟。
之前曾在许川听留,听了他的许多书。
「你自哪里来的?」
「北邑城。」
我同他大概讲述了这一路的见闻,只是省去了孟持扬的那一部分。
「妙,妙,妙啊。」他不住抚手称赞,「你这一年,可收获不小。」
「怎么不去盛京看看,那可聚集着整个大祁的繁华气象。」
「且我听说最近盛京热闹得很呢。」
「如何个热闹法?」
我离开太久,确实许久不闻京中事了。
「曲夷使团来访,圣上昭告天下,命沿途城镇不可阻拦,令使团直入。」
「夷使团是从云邑沿城南下?」我皱眉。
过去十年间,夷人使团都是绕行大祁边境,从离盛京最近的平城进入。
「是的,听说还有镇守北邑的孟将军一路护送,直至入京呢。」
听到那个熟悉的字眼,我心神一动,还是没骨气地起了回京的心思,我欲将其压制住。
「说书人,你讲过那么多苦苦单恋的女子,可曾有个下场好的?」
「有的,」说书人道,「近日真有了一个,觅得情郎,双宿双飞。」
他响木一拍,滔滔不绝起来。
回京后在茶楼回下榻客栈的路上,我见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三年之期未过,我也不想和他们产生瓜葛。
因而我没打招呼,只想匆匆离开。
擦肩而过的那一瞬,我却被喊住。
李尧尧一脸惊喜地站在背后,手里还维持着要拍我肩的手势。
「弥弥,果然是你!」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竟然不来找我!」她嗔怪道。
「刚刚才回来。」
「快随我回府上玩儿。」她作势要拖着我。
我原本便不想回宫,可李尧尧当街一喊,我如今首要的事情便是回宫。
这她不会不知道。
「不了,我现在得先回宫见过父皇皇兄,尧尧,我们下次再约吧。」我安抚她。
「弥弥,」李尧尧幽怨地看着我,好似一朵天真烂漫又不经世事的小白花。
「我怎么感觉你与我生分不少?」
是吗。
「尧尧,咱们走。」她身旁的李书陈拨开她放我身上的爪子,牢牢牵在手中,「莫要耽搁公主殿下回宫觐见了。」
李书陈这才轻点头颅,「公主殿下。」
「李大人好。」
不知这一年多来,他除了谈情说爱,官又做到了哪个位置。
许是我态度冷淡,李书陈又主动交谈。
「公主殿下怎么想起回京了?」
「在外想念父兄了,便回来看看。」我淡淡道。
「原是如此,想必陛下和太子殿下都会欢欣。」
李书陈拉着李尧尧的手,对上我的眸子,「先是边关孟将军护送使团入京,后是爱女回京相见。便是微臣,也很替陛下开心。」
不知道为什么,李书陈很看不惯我。
可明明我什么也没有做,婚不是我赐的,我也没有阻拦他和李尧尧。
如今只不过是对李尧尧冷淡了些,他便言语中充满了警告。
我和孟持扬之间清清白白,不知他想怎么靠此威胁于我。
「李大人为我父皇不辞辛劳至此,休沐时可曾想过出盛京走走?权当散心。我听说迟水城便很不错。」
我面无表情说出这句,随后不顾这一对兄妹异彩纷呈的表情,转身离开。
经过这一番波折,早有人在我入宫前便通知了父皇皇兄。
父皇召见我时,皇兄也在。
「小五回来了,便该准备准备婚事了。」皇兄提议道。
「皇兄,三年之期未满,我还想出去走走。」
「走什么走,你已经去了一年,想看的也看到了。」皇兄面露不虞,不赞成地说:
「难道还想一辈子待在外面吗?」
我看向父皇。
「你兄长说得对。且李书陈才识过人,日后成为驸马,也能与你相互扶持。」
「父皇,这三年之期是母后遗愿,也是您御笔亲批。」我提醒道。
如果我现在就与李书陈成婚,便是出尔反尔。
「即便如此,剩余日子你也要待在盛京,不得出去。」
没说两句,父皇疲惫地揉揉眉心,「你下去吧,择日再来见我。」
「宋胤留下。」
于是我走出御书房,出门之时却与一人擦肩而过。
正是孟持扬。
他与我对视,垂首行礼:
「见过公主殿下。」
8.
我回宫后三日便又举行了一场宫宴,迎接远道而来的夷人使团。
宴上歌舞升平,一片祥乐。
忽而使团中站起一人,举手抱拳示意有话要说。
父皇屏退舞姬,他朗朗开口,一口流利的汉话:
「孤早闻大祁有一孟将军,少年参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可是折了我区夷不少大好儿郎啊。」
这人便是那随行的夷人王子,场上一时沉默,都不知他做些什么。
我看向孟持扬,只见他径自斟了杯酒,仰头饮下。唇边沾了水光,更显润泽。
说到底,慌乱不显,淡定还多了几分。
区夷王子继续说道:
「孤来大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想来会会这位孟将军,不知陛下可给这个机会?」
「哈哈哈哈,这还得问问孟爱卿。」父皇大笑,「孟爱卿,你意如何,可否应战?」
「臣愿应战。」孟持扬不卑不亢抱拳。
于是孟持扬和那曲夷王子便面对面站到大殿中央,分别接过宫中侍从递过的剑。
「孟将军,开始了。」
曲夷王子眼神逐渐变得犀利,身形一动,便杀气森森向前刺去。
孟持扬不慌不忙用剑格挡,轻松接下他的招式。
曲夷王子变换招式,顿刺、劈砍,快若闪电,气势凌人,令人难以应对。
孟持扬没有主动出招,只是一味接下曲夷王子的剑,抬手间满是从容。
看似是二人有来有回,其实只是曲夷王子一人表演的独角戏。
半柱香后,曲夷王子率先停下,「孟将军好身手,我竟配不上你出手。」
「王子承让了。」孟持扬抱拳躬身,态度谦和。
「陛下,你们的孟将军竟不费吹灰之力便赢了我,果真是少年英才,陛下有福啊。」
曲夷王子几句话说得父皇满脸喜色。
「只是我今日在大庭广众之下受降认输,也算受了辱,陛下可否给我赏赐以示补偿?」
曲夷王子一言一句姿态极低,父皇一时得意,顺着他的话便问道:
「王子要什么赏赐?」
殿中众人面上俱是担心,怕这曲夷王子狮子大开口,也怕我父皇一时昏了头,真应了他的要求。
「孤自是不会让陛下为难。」曲夷王子转身一指,「孤只向陛下讨一个人。」
被指着的,正是李尧尧。
李尧尧虽花容失色,但眼中只有惊异之色,并无担心惶恐,说明她与这曲夷王子早有渊源,并不陌生。
「孤要迎娶她为王妃。」
「哦,这是李家小姐?」父皇表情玄妙,毕竟众人之前早有准备,都以为这曲夷王子要迎娶一位公主。
我那几位未婚又适龄的姐姐妹妹,母家全在暗暗较劲,便是不想嫁给这曲夷王子。
谁知他竟主动提出要迎娶李尧尧。
我那几位妹妹眼中都有喜悦之色。
反观李书陈,他手中的酒杯已被捏得变形,流出不少酒液。
「王子心悦府上千金,想要迎为妻子。李爱卿,你意下如何?若是愿意,朕这便赐婚。」
父皇假情假意地征询李丞相的意见。
李丞相跪倒在地:
「得王子喜爱,这是小女之幸。」
「好,」父皇哈哈一笑,「拿纸笔来。」
圣旨赐下的一刻,李尧尧的表情有些茫然,又有些羞怯。
只是李书陈颈上青筋暴起,想是忍得不易。
我很好奇,他们兄妹之间,到底是两相有情,还是只一人执念?
宫宴过程中我出殿透气,在亭中静坐。
耳边突闻一阵脚步声。
见我望去,孟持扬回避不及。
我不禁失笑,我最是懦弱,什么都做不了,见我躲什么?
「孟将军好怕我。」
他身形一顿,脚步停住:「不怕。」
「那你转过身来,我见见。」
「不妥。」他背向我,「公主与微臣在宫中私下相见,有损清誉。」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不仅想:
清誉有什么要紧?
这日宫宴我看到了孟持扬,看了场好戏,自觉满足离去。
却不想翌日便听到李书陈专门找到孟持扬,打了他一拳的消息。
当真是不可理喻,我心知这是李书陈没处撒气,找孟持扬出气。
好在孟持扬也没顺着他,直接暴揍了他一顿,没再给他还手之地。
「李书陈这次未免太冲动了些,」皇兄皱眉,评价道:「这与他平日的性格大相违背。」
「或许他本是如此。」遇见李尧尧的事情,便十分沉不住气。
我暗自出宫,乔装去见孟持扬。
料想上府他必定不会见我,我直接在大街上拦住他的马车。
「孟将军,我有要事要秉!」
他止住了马夫的呵斥,掀帘子问,「有何要事?」
见了我的脸,他先是愣住,而后慌忙将我拉入马车。
「可曾伤到?」
「没有。」
孟持扬松了口气,随后却又面带怒色,显得前所未有的鲜活:
「当街拦马,公主殿下好生大胆!」
我垂首不言。
「是有什么事情找我。」他又发问,言语中自己也没意识到,他已柔下声气。
「你的马,琤琮,你还要吗?」我垂眼,「还有这个,当时给我,是以为我还不回京吧?」
我摊开手心,是一枚墨色玉佩。
形制古朴典雅,成色上佳。
这是孟持扬临行时塞给我的。
孟持扬是侯府嫡子,但亲母早亡,后母苛刻。
他外祖是富商,大祁各处都有钱庄,给他的唯一助力便是财富。
这枚玉佩便是钱庄认主的身份凭证。
那日他给我时说:
「我常在北邑,这玉佩没有用武之地。
你既想在外行走,用钱的地方便大有所在,拿去用吧。」
其实我用不着,收下也只是为了多有一个羁绊。
「现如今我不能出京,用不着了。」
孟持扬收下了。
接下来除了他劝我下马车的时候,全程都是冷静自持的。
数日后李尧尧随使团离去,我在楼上看见李书陈隐在人群中,冷眼瞧着使团出城,心中便有不好的预感。
这几日军中看我们的眼神暧昧,我并非不懂。
但有时想着,横竖只知我是宋弥,不知我是公主,又有何碍?
我便自欺欺人下去。
孟持扬问我,我也只敷衍着答。
「或再往北走一走。」
或许到时返回时还能再看一看。
「不行,」孟持扬反对道:「近来边境不太安生,时有冲突发生,你在这里已经不算安全,再往北走无疑是将自己放于险境之中。」
「那就不往北走了,」我飞快改口,「我南下。」
再北也是一样的风景了,我没有执念。
「南下更好,北边的风沙磋磨。」
孟持扬深以为然的样子。
「你很想我走吗?」我看着手上有些皲裂的皮肤,闷闷问道。
孟持扬许久不答。
我便抬头看他。
「北边的风沙磋磨。」良久,他只重复着这句。
北边的风沙磋磨,可是我从南至北,游历山河,有意无意,我都来了。
沿途前来,我听过不少话本子。
闺阁女子动心时缠绵悱恻,时常心生妄想,认为意中人便是喜欢自己的。
最终只不过是一场妄念。
「孟持扬,」我笑着说道,「我有婚约了,你知道吗?」
孟持扬身披胄甲,一身昂藏,挺身站立。
我垂眼道:「关于这门婚事,我心甚喜。」
「我让人将你送至玉衡关,你下午便走吧。」
他掀帐离去,我泪眼模糊。
我临走时他牵出一匹马来,示意我骑上去。
这马雄姿勃勃,四肢待发,看起来十分熟悉。
在京郊,我曾见过。
这是孟持扬的马。
「此马性灵,若你遇难,它能带你找到我。」
这时候孟持扬眸中晦涩,才有了几分波动,但或许又是我看错。
他又递了一个什么东西给我,我无知无觉收下。
「做什么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我回神笑道:「只说句平安就好了。」
「祝你平安。」孟持扬扶我上马,抬眼看我,「公主殿下,一路平安。」
过了玉衡关,我便与孟持扬的部下分道扬镳。
原来是打算把马给他还回去的,无奈他部下说:
「琤琮性子又灵又烈,不让旁人近身,我们怕是带不走它。」
我还不信,撺掇他们上前试试。
几个高大的男子轮流上前以身说法,没一个能驾驭住琤琮。
又不好将它强行辖制住带回去。
因而我便收了孟持扬的「心意」,骑着这马一路南下,脚程快了不少。
至于游记,上次被牧羊人迷晕时已不知被丢到了哪里去。
我既没耐心按记忆重写一次,又觉得没了前半部分,这后面写的便算是没头没脑、无缘无故。
且还受了情伤,写什么写,索性我就不写了。
行至一名为「迟水」的小城,我还听闻了一桩风流韵事。
说是前月有一对年轻的富商夫妇游历至迟水,两人皆是风姿绰约,犹如天人。
女子烂漫活泼,见人便笑;男子则通身冷意,拒常人于千里之外,只对女子一人柔情似水。
二人恩爱非常,却被在花船上亲热时,被人听到以兄妹相称。
二人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他们只好连夜离开。
说书先生们嗅到了其中商机,将它改编成了说书故事,响木一拍,那对兄妹的背德情爱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我便是在喝茶时听到的。故事讲完后说书先生走过来,我这才发现与他相熟。
之前曾在许川听留,听了他的许多书。
「你自哪里来的?」
「北邑城。」
我同他大概讲述了这一路的见闻,只是省去了孟持扬的那一部分。
「妙,妙,妙啊。」他不住抚手称赞,「你这一年,可收获不小。」
「怎么不去盛京看看,那可聚集着整个大祁的繁华气象。」
「且我听说最近盛京热闹得很呢。」
「如何个热闹法?」
我离开太久,确实许久不闻京中事了。
「曲夷使团来访,圣上昭告天下,命沿途城镇不可阻拦,令使团直入。」
「夷使团是从云邑沿城南下?」我皱眉。
过去十年间,夷人使团都是绕行大祁边境,从离盛京最近的平城进入。
「是的,听说还有镇守北邑的孟将军一路护送,直至入京呢。」
听到那个熟悉的字眼,我心神一动,还是没骨气地起了回京的心思,我欲将其压制住。
「说书人,你讲过那么多苦苦单恋的女子,可曾有个下场好的?」
「有的,」说书人道,「近日真有了一个,觅得情郎,双宿双飞。」
他响木一拍,滔滔不绝起来。
回京后在茶楼回下榻客栈的路上,我见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三年之期未过,我也不想和他们产生瓜葛。
因而我没打招呼,只想匆匆离开。
擦肩而过的那一瞬,我却被喊住。
李尧尧一脸惊喜地站在背后,手里还维持着要拍我肩的手势。
「弥弥,果然是你!」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竟然不来找我!」她嗔怪道。
「刚刚才回来。」
「快随我回府上玩儿。」她作势要拖着我。
我原本便不想回宫,可李尧尧当街一喊,我如今首要的事情便是回宫。
这她不会不知道。
「不了,我现在得先回宫见过父皇皇兄,尧尧,我们下次再约吧。」我安抚她。
「弥弥,」李尧尧幽怨地看着我,好似一朵天真烂漫又不经世事的小白花。
「我怎么感觉你与我生分不少?」
是吗。
「尧尧,咱们走。」她身旁的李书陈拨开她放我身上的爪子,牢牢牵在手中,「莫要耽搁公主殿下回宫觐见了。」
李书陈这才轻点头颅,「公主殿下。」
「李大人好。」
不知这一年多来,他除了谈情说爱,官又做到了哪个位置。
许是我态度冷淡,李书陈又主动交谈。
「公主殿下怎么想起回京了?」
「在外想念父兄了,便回来看看。」我淡淡道。
「原是如此,想必陛下和太子殿下都会欢欣。」
李书陈拉着李尧尧的手,对上我的眸子,「先是边关孟将军护送使团入京,后是爱女回京相见。便是微臣,也很替陛下开心。」
不知道为什么,李书陈很看不惯我。
可明明我什么也没有做,婚不是我赐的,我也没有阻拦他和李尧尧。
如今只不过是对李尧尧冷淡了些,他便言语中充满了警告。
我和孟持扬之间清清白白,不知他想怎么靠此威胁于我。
「李大人为我父皇不辞辛劳至此,休沐时可曾想过出盛京走走?权当散心。我听说迟水城便很不错。」
我面无表情说出这句,随后不顾这一对兄妹异彩纷呈的表情,转身离开。
经过这一番波折,早有人在我入宫前便通知了父皇皇兄。
父皇召见我时,皇兄也在。
「小五回来了,便该准备准备婚事了。」皇兄提议道。
「皇兄,三年之期未满,我还想出去走走。」
「走什么走,你已经去了一年,想看的也看到了。」皇兄面露不虞,不赞成地说:
「难道还想一辈子待在外面吗?」
我看向父皇。
「你兄长说得对。且李书陈才识过人,日后成为驸马,也能与你相互扶持。」
「父皇,这三年之期是母后遗愿,也是您御笔亲批。」我提醒道。
如果我现在就与李书陈成婚,便是出尔反尔。
「即便如此,剩余日子你也要待在盛京,不得出去。」
没说两句,父皇疲惫地揉揉眉心,「你下去吧,择日再来见我。」
「宋胤留下。」
于是我走出御书房,出门之时却与一人擦肩而过。
正是孟持扬。
他与我对视,垂首行礼:
「见过公主殿下。」
8.
我回宫后三日便又举行了一场宫宴,迎接远道而来的夷人使团。
宴上歌舞升平,一片祥乐。
忽而使团中站起一人,举手抱拳示意有话要说。
父皇屏退舞姬,他朗朗开口,一口流利的汉话:
「孤早闻大祁有一孟将军,少年参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可是折了我区夷不少大好儿郎啊。」
这人便是那随行的夷人王子,场上一时沉默,都不知他做些什么。
我看向孟持扬,只见他径自斟了杯酒,仰头饮下。唇边沾了水光,更显润泽。
说到底,慌乱不显,淡定还多了几分。
区夷王子继续说道:
「孤来大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想来会会这位孟将军,不知陛下可给这个机会?」
「哈哈哈哈,这还得问问孟爱卿。」父皇大笑,「孟爱卿,你意如何,可否应战?」
「臣愿应战。」孟持扬不卑不亢抱拳。
于是孟持扬和那曲夷王子便面对面站到大殿中央,分别接过宫中侍从递过的剑。
「孟将军,开始了。」
曲夷王子眼神逐渐变得犀利,身形一动,便杀气森森向前刺去。
孟持扬不慌不忙用剑格挡,轻松接下他的招式。
曲夷王子变换招式,顿刺、劈砍,快若闪电,气势凌人,令人难以应对。
孟持扬没有主动出招,只是一味接下曲夷王子的剑,抬手间满是从容。
看似是二人有来有回,其实只是曲夷王子一人表演的独角戏。
半柱香后,曲夷王子率先停下,「孟将军好身手,我竟配不上你出手。」
「王子承让了。」孟持扬抱拳躬身,态度谦和。
「陛下,你们的孟将军竟不费吹灰之力便赢了我,果真是少年英才,陛下有福啊。」
曲夷王子几句话说得父皇满脸喜色。
「只是我今日在大庭广众之下受降认输,也算受了辱,陛下可否给我赏赐以示补偿?」
曲夷王子一言一句姿态极低,父皇一时得意,顺着他的话便问道:
「王子要什么赏赐?」
殿中众人面上俱是担心,怕这曲夷王子狮子大开口,也怕我父皇一时昏了头,真应了他的要求。
「孤自是不会让陛下为难。」曲夷王子转身一指,「孤只向陛下讨一个人。」
被指着的,正是李尧尧。
李尧尧虽花容失色,但眼中只有惊异之色,并无担心惶恐,说明她与这曲夷王子早有渊源,并不陌生。
「孤要迎娶她为王妃。」
「哦,这是李家小姐?」父皇表情玄妙,毕竟众人之前早有准备,都以为这曲夷王子要迎娶一位公主。
我那几位未婚又适龄的姐姐妹妹,母家全在暗暗较劲,便是不想嫁给这曲夷王子。
谁知他竟主动提出要迎娶李尧尧。
我那几位妹妹眼中都有喜悦之色。
反观李书陈,他手中的酒杯已被捏得变形,流出不少酒液。
「王子心悦府上千金,想要迎为妻子。李爱卿,你意下如何?若是愿意,朕这便赐婚。」
父皇假情假意地征询李丞相的意见。
李丞相跪倒在地:
「得王子喜爱,这是小女之幸。」
「好,」父皇哈哈一笑,「拿纸笔来。」
圣旨赐下的一刻,李尧尧的表情有些茫然,又有些羞怯。
只是李书陈颈上青筋暴起,想是忍得不易。
我很好奇,他们兄妹之间,到底是两相有情,还是只一人执念?
宫宴过程中我出殿透气,在亭中静坐。
耳边突闻一阵脚步声。
见我望去,孟持扬回避不及。
我不禁失笑,我最是懦弱,什么都做不了,见我躲什么?
「孟将军好怕我。」
他身形一顿,脚步停住:「不怕。」
「那你转过身来,我见见。」
「不妥。」他背向我,「公主与微臣在宫中私下相见,有损清誉。」
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不仅想:
清誉有什么要紧?
这日宫宴我看到了孟持扬,看了场好戏,自觉满足离去。
却不想翌日便听到李书陈专门找到孟持扬,打了他一拳的消息。
当真是不可理喻,我心知这是李书陈没处撒气,找孟持扬出气。
好在孟持扬也没顺着他,直接暴揍了他一顿,没再给他还手之地。
「李书陈这次未免太冲动了些,」皇兄皱眉,评价道:「这与他平日的性格大相违背。」
「或许他本是如此。」遇见李尧尧的事情,便十分沉不住气。
我暗自出宫,乔装去见孟持扬。
料想上府他必定不会见我,我直接在大街上拦住他的马车。
「孟将军,我有要事要秉!」
他止住了马夫的呵斥,掀帘子问,「有何要事?」
见了我的脸,他先是愣住,而后慌忙将我拉入马车。
「可曾伤到?」
「没有。」
孟持扬松了口气,随后却又面带怒色,显得前所未有的鲜活:
「当街拦马,公主殿下好生大胆!」
我垂首不言。
「是有什么事情找我。」他又发问,言语中自己也没意识到,他已柔下声气。
「你的马,琤琮,你还要吗?」我垂眼,「还有这个,当时给我,是以为我还不回京吧?」
我摊开手心,是一枚墨色玉佩。
形制古朴典雅,成色上佳。
这是孟持扬临行时塞给我的。
孟持扬是侯府嫡子,但亲母早亡,后母苛刻。
他外祖是富商,大祁各处都有钱庄,给他的唯一助力便是财富。
这枚玉佩便是钱庄认主的身份凭证。
那日他给我时说:
「我常在北邑,这玉佩没有用武之地。
你既想在外行走,用钱的地方便大有所在,拿去用吧。」
其实我用不着,收下也只是为了多有一个羁绊。
「现如今我不能出京,用不着了。」
孟持扬收下了。
接下来除了他劝我下马车的时候,全程都是冷静自持的。
数日后李尧尧随使团离去,我在楼上看见李书陈隐在人群中,冷眼瞧着使团出城,心中便有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