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是我没死透还是怎么的。
我竟如同灵魂脱离肉身,仍能听说看闻,对周遭的一切都有反应。
只是我透明飘在空中,却没人能看见我。
也不知是好是坏,我想着。
我一张脸失去生气,变得很难看。我却只能时时对着这脸,叫我如何能看?
却没想到入夜时城墙底下便来了人。
而此前我大祁军队为了免受夷军最后的反扑,早已退到五十里外,想要消耗掉夷军元气后,再乘胜追击。
我当时听闻,还道孟持扬聪明。
二王子反驳道:「这次却不是他下的军令。」
「他主张速战速决,巴不得早日打进来。」
「此次是你皇兄的主意。」
二皇子阴鸷地捏起我的下巴,随后令手下人将我绑起。
「可见你皇兄并不如你讲的那般愚蠢不堪。」
「只是无情罢了。」
所以这是什么人,竟这样不聪明,孤身一人独往敌营来?
我往底下一瞧。
是孟持扬。
他很狼狈。满身尘灰,眼下青黑,下巴冒出胡茬,一身疲倦。
他目光朝我这里看来,眼底猩红,不知道是不是看见了我。
琤琮吐着白沫,驮着他在城墙下打转。
二皇子居高临下:
「孟持扬傻了吗?孤身闯我大营,真当自己是什么战神?」
「孟将军来干什么?」他朝下大喊,都已经忘了我的尸身还挂在这里。
「放了她。」孟持扬持枪直指城墙之上。
「谁?」
经身边人提醒,二皇子恍然大悟。
他命人来我身边,来人叫不醒我,一探鼻息,他这才知道我死了。
「来晚了。」
二皇子惋惜地对我的尸体说:
「宋弥,你死得可惜了些。还是有人在意你的。」
不算可惜,其实现在我知道了。
所以孟持扬,你回去吧。可惜我大喊他也听不到。
二王子对身后诸将喊:
「城下是对方主帅!谁将他杀死,我赏金百两,美妾若干!」
城门大开,哗啦啦冲出一片军士。
我不知道孟持扬想些什么,他一勒缰绳,便要厮杀条血路出来,便要让琤琮往前面冲。
我死变死了,要孟持扬凑什么热闹?
孟持扬死便死了,要琤琮凑什么热闹?
孟持扬的枪便没有停过,我数不清杀了多少人。
只记得最后我的眼前一片血色。
杀到最后,孟持扬残墙破甲,口吐鲜血,却还持枪挥扫。
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再近他身。
二王子看着底下战况,脸色愈发阴沉,
「死完这一批,便不要让他们去了,孟持扬活不了了。」
「二王子如何得知?」那属下怯怯发问。
「孟持扬不过靠一点执念强撑罢了,疯发完了,他也就死了。」
「确实,他眼中除了杀便是杀,除了那匹马,什么都要杀了。」属下谄媚道。
「那可未必,」二王子挥挥手,示意手下割断吊着我的绳索。
「扔下去。」
我的身体从十数米高空砸下,我也随我的身体到了城墙底下。
我眼看着孟持扬一□□进面前人的身体,随后疾驰而来。
他下马将我抱在怀中,又强撑上马,杀尽了最后几个人。
没有人再来拦他。
孟持扬一身血迹,带着我的尸体,骑在马上,背向城墙走远。
琤琮越走越慢,喘气声越来越大。
孟持扬在马上跟我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小,几乎要被琤琮的喘气声所掩盖。
「你记得我吗?公主殿下……宋弥……」
「我十分懊悔……太子骗我你已回京……他召我入京……想借此让他亲信收尾此战……我不该回去的。」
我叹口气,皇兄用我诓骗孟持扬,确是他的作风。
「我喜欢你,宋弥。知晓李书陈已死的那日,我写了封信给你……我表明心意……你收到没有……」
我又叹口气,还是得怪我皇兄。
「我不喜欢男子……我喜欢你……」
琤琮力竭倒地,孟持扬也倒在了地上。
他嘴里还念些什么,我听不清。
黑夜里,我想起了两年前京郊的荒山。
却是夜凉如水。
魂兮入梦。
我是魂,入的是孟持扬的梦。
梦里我第一次见他,却并不是在及笄时的宫宴。
我随着他的记忆走,朦朦胧胧的过往,愈发明朗。
初见孟持扬,其实是在为挑选太子伴读的那场考试。
孟持扬比我年长两岁,和皇兄同岁,来到宫中参加考试。
他没选上,却并不生气。
在宫道上碰见我,还以为我是个宫女。
我孤身溜出宫殿,小跑着想去见见皇兄的伴读,在拐弯处和他迎面撞上。
他平和将我牵起,不发怒,反问我有没有事。
「没事,不疼。」
我那时还只能在熟人面前放肆,其实很是怕生。
我怯怯地摇头。
他左右望了一下,见周围无人,便掏出一个荷包给我。
「里面是些金疮药,你若是疼,便敷一下。」
我不知作何反应,他便将其放入我手中。
在我要走之际,他又喊住我,给了我两颗饴糖。
那日我左手攥着那荷包,右手捏着那饴糖,突然便没了去看新来伴读的兴致,原路又返了回去。
那时我九岁,千娇百宠中长大,不知为何他一人走在宫道上,身旁竟无太监接引,还随身携带金疮药。
孟持扬过得不好。
他是候府嫡子,却因母亲早亡,继母当家而父不作为,备受苛待。
以他那嫡母所生的弟弟为首,一众子弟,常以欺他为乐。
他外祖只是富商,远在苏南,对他的境遇帮不上忙。
孟持扬在官学学得极好,学懂治世之才,习得锦绣文章。
只是他不过崭露头角一两回,便被继弟围堵。
先生不能护他,他便只能收敛锋芒,假装中庸。
熬到了十六岁,他去参军。
他的父亲仍旧是不声不吭不作为。
他的继母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了边疆辽远苦寒之地。
他从最普通的小兵做起,不知厮杀了多少次,亲身上阵砍下了多少人的头颅,最后又研读了多少次兵书,赢过多少次大小战,才换来第一次进京封官。
这时他才真正从继母的阴影下活下来。
所以说,孟持扬自认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他参军的初衷,只是想活下去。
正如那日,他救我,不是因为他认出了我,只是因我在宫宴上望他的那一眼,闹出了好些笑话。
他是从这里开始对我有所印象。
他途径街市,却听小巷中有人在密谋杀人之事。
多听了两耳朵,他也来到了荒山。
我得多谢那个箭袋,孟持扬因而救我。
孟持扬让我下马,不是怕我名誉有损,是怕琤琮力竭,是怕见了围猎的那些子弟,是怕那些杀手的雇主知道了他,应付麻烦。
我在他梦中随意行走,不由自主洞悉他的心境活动。
孟持扬怎么这样?
他很逃避。
逃避他救我,其实是因为本就不忍。
他没有注意到,他本可以不捡那支箭矢,我的衣服全程不沾血迹。
在孟持扬梦中,我才知道,那日在曲春楼上,他看到了我。
他看到我和李书陈共坐饮茶,左臂隐隐做疼,故而有心从那儿打马而过。
可明明我去探望过他,是他推故不见。
孟持扬有些矛盾的性子,他自己也不知道。
孟持扬走前我的婚事已传满京城,他反应平淡。
我出游之事不算大张旗鼓,他却也从手下人处知晓。
或许是因着我十七年来唯一的一次离经叛道。
孟持扬心中对我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那日我被卖至北邑黑市,是他偶然间从下属口中得知,新被拐的姑娘皮肤白皙细腻,应是从南方来。
他心念一动,便带了几个心腹去往查看。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我,但我却主动找到了他。
我模样凄惨,将我带回军营,他心里只想赶快剿灭那黑市。
我窃然发笑,孟持扬对我是喜欢上了吗?
我知道得会不会太晚了?
孟持扬明明很喜欢我,却不敢将它宣之于口。
那日我见他表情晦涩难懂,近日我才知内心复杂。
少年时多遭冷待,后经军营几年倥偬,孟持扬的情意发生得太晚。
且我有了婚约,对这桩婚事甚喜。
北境的风沙磋磨。
我看着记忆中孟持扬目送琤琮带着我离去,又想起了这句。
风沙磋磨,少年孤注一掷的心性几被消磨。
这话对他,竟也是对我。
若是我果敢一些,不去想那些话本子,不多想自作多情,我们是不是能有另一种结果呢?
孟持扬随使团回京,是没想到能遇见我的。
那日在宫中见到我,他心中波涛骇起,眼里却也只能重归无波。
在宫宴上他几多看我,视线状似无意在全场扫过。
使团王子在入京途中便看他不惯,见他这幅模样,便有了多想,直言挑战。
他感到我在看他,手上直觉空虚,便斟了酒来喝。
我感受到他暗自紧张的心情,有些酸涩。
明明,我也是偷着看他,我也紧张。
他喝多了酒,出了宫宴,却不想我后来也出去了,他回避不及,还说不怕我。
我此刻站在他面前,望着他闪烁不定的眼,真想问:你真不怕?
清誉,有什么要紧呢。
曲夷入侵,孟持扬不顾圣意领兵驱往苍台,是存了死志。
他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不被斩了,他只知道,李书陈被砍了头。
我的婚约作废。
他柳暗花明,心迹顿晓,连夜写了封信给我。
我看着他犹豫着写下那些挣扎与纠结,怕惹我厌烦。
我看着他红了耳廓。
我看着他一日两日没收到回信,反而知晓了我已被送往曲夷,曾途径北邑。
我看着他打法变得激进,战场蹈锋饮血,看着他对打到曲夷的心变得急切。
他时常悔恨自己将心意隐而不发,导致如今这般出生入死,竟不能正当光明,有个为了「意中人」的理由。
那日他收到我皇兄来信,本是半信半疑。
无奈来信之上的笔迹,与我那本游记之上的,八九分像。
我记得我身边宫女桐玉,学的便是我的字迹。
原来是我皇兄的人。
两封来信,一封是我对他情意绵绵的回信,一封是我皇兄让他回京与我相见的召信。
我皇兄,为了让亲信乘了这大捷之战的功,费了许多心思。
当孟持扬见不到我、找到他质问时,他还轻描淡写,将孟持扬给我的信中字句,一一背诵。
我皇兄将信公之于众,将孟持扬对我的情意践踏得极为难看。
孟持扬青筋暴涨,却什么也没有说,马不停蹄赶回战场,这才听闻我被悬于城墙之上,已经过了三天。
他不让昔日部下陪他赴死,只带了琤琮。
他一路奔袭,心里一直想着,到死也没有向我诉明爱意。
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情意,就我没有。
他懊悔来到城下,看见了我吊着的尸首,便大开杀戮,心中只余一个念头。
带我回去。
孟持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临死他还认为这很值得,这是他没有说爱我的惩罚。
孟持扬的记忆如走马观花,直到这里便再也没有了。
我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变淡。
灵魂消散间,我恍然看到了孟持扬,我告诉他。
他爱我,我知道了。
我竟如同灵魂脱离肉身,仍能听说看闻,对周遭的一切都有反应。
只是我透明飘在空中,却没人能看见我。
也不知是好是坏,我想着。
我一张脸失去生气,变得很难看。我却只能时时对着这脸,叫我如何能看?
却没想到入夜时城墙底下便来了人。
而此前我大祁军队为了免受夷军最后的反扑,早已退到五十里外,想要消耗掉夷军元气后,再乘胜追击。
我当时听闻,还道孟持扬聪明。
二王子反驳道:「这次却不是他下的军令。」
「他主张速战速决,巴不得早日打进来。」
「此次是你皇兄的主意。」
二皇子阴鸷地捏起我的下巴,随后令手下人将我绑起。
「可见你皇兄并不如你讲的那般愚蠢不堪。」
「只是无情罢了。」
所以这是什么人,竟这样不聪明,孤身一人独往敌营来?
我往底下一瞧。
是孟持扬。
他很狼狈。满身尘灰,眼下青黑,下巴冒出胡茬,一身疲倦。
他目光朝我这里看来,眼底猩红,不知道是不是看见了我。
琤琮吐着白沫,驮着他在城墙下打转。
二皇子居高临下:
「孟持扬傻了吗?孤身闯我大营,真当自己是什么战神?」
「孟将军来干什么?」他朝下大喊,都已经忘了我的尸身还挂在这里。
「放了她。」孟持扬持枪直指城墙之上。
「谁?」
经身边人提醒,二皇子恍然大悟。
他命人来我身边,来人叫不醒我,一探鼻息,他这才知道我死了。
「来晚了。」
二皇子惋惜地对我的尸体说:
「宋弥,你死得可惜了些。还是有人在意你的。」
不算可惜,其实现在我知道了。
所以孟持扬,你回去吧。可惜我大喊他也听不到。
二王子对身后诸将喊:
「城下是对方主帅!谁将他杀死,我赏金百两,美妾若干!」
城门大开,哗啦啦冲出一片军士。
我不知道孟持扬想些什么,他一勒缰绳,便要厮杀条血路出来,便要让琤琮往前面冲。
我死变死了,要孟持扬凑什么热闹?
孟持扬死便死了,要琤琮凑什么热闹?
孟持扬的枪便没有停过,我数不清杀了多少人。
只记得最后我的眼前一片血色。
杀到最后,孟持扬残墙破甲,口吐鲜血,却还持枪挥扫。
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再近他身。
二王子看着底下战况,脸色愈发阴沉,
「死完这一批,便不要让他们去了,孟持扬活不了了。」
「二王子如何得知?」那属下怯怯发问。
「孟持扬不过靠一点执念强撑罢了,疯发完了,他也就死了。」
「确实,他眼中除了杀便是杀,除了那匹马,什么都要杀了。」属下谄媚道。
「那可未必,」二王子挥挥手,示意手下割断吊着我的绳索。
「扔下去。」
我的身体从十数米高空砸下,我也随我的身体到了城墙底下。
我眼看着孟持扬一□□进面前人的身体,随后疾驰而来。
他下马将我抱在怀中,又强撑上马,杀尽了最后几个人。
没有人再来拦他。
孟持扬一身血迹,带着我的尸体,骑在马上,背向城墙走远。
琤琮越走越慢,喘气声越来越大。
孟持扬在马上跟我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小,几乎要被琤琮的喘气声所掩盖。
「你记得我吗?公主殿下……宋弥……」
「我十分懊悔……太子骗我你已回京……他召我入京……想借此让他亲信收尾此战……我不该回去的。」
我叹口气,皇兄用我诓骗孟持扬,确是他的作风。
「我喜欢你,宋弥。知晓李书陈已死的那日,我写了封信给你……我表明心意……你收到没有……」
我又叹口气,还是得怪我皇兄。
「我不喜欢男子……我喜欢你……」
琤琮力竭倒地,孟持扬也倒在了地上。
他嘴里还念些什么,我听不清。
黑夜里,我想起了两年前京郊的荒山。
却是夜凉如水。
魂兮入梦。
我是魂,入的是孟持扬的梦。
梦里我第一次见他,却并不是在及笄时的宫宴。
我随着他的记忆走,朦朦胧胧的过往,愈发明朗。
初见孟持扬,其实是在为挑选太子伴读的那场考试。
孟持扬比我年长两岁,和皇兄同岁,来到宫中参加考试。
他没选上,却并不生气。
在宫道上碰见我,还以为我是个宫女。
我孤身溜出宫殿,小跑着想去见见皇兄的伴读,在拐弯处和他迎面撞上。
他平和将我牵起,不发怒,反问我有没有事。
「没事,不疼。」
我那时还只能在熟人面前放肆,其实很是怕生。
我怯怯地摇头。
他左右望了一下,见周围无人,便掏出一个荷包给我。
「里面是些金疮药,你若是疼,便敷一下。」
我不知作何反应,他便将其放入我手中。
在我要走之际,他又喊住我,给了我两颗饴糖。
那日我左手攥着那荷包,右手捏着那饴糖,突然便没了去看新来伴读的兴致,原路又返了回去。
那时我九岁,千娇百宠中长大,不知为何他一人走在宫道上,身旁竟无太监接引,还随身携带金疮药。
孟持扬过得不好。
他是候府嫡子,却因母亲早亡,继母当家而父不作为,备受苛待。
以他那嫡母所生的弟弟为首,一众子弟,常以欺他为乐。
他外祖只是富商,远在苏南,对他的境遇帮不上忙。
孟持扬在官学学得极好,学懂治世之才,习得锦绣文章。
只是他不过崭露头角一两回,便被继弟围堵。
先生不能护他,他便只能收敛锋芒,假装中庸。
熬到了十六岁,他去参军。
他的父亲仍旧是不声不吭不作为。
他的继母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了边疆辽远苦寒之地。
他从最普通的小兵做起,不知厮杀了多少次,亲身上阵砍下了多少人的头颅,最后又研读了多少次兵书,赢过多少次大小战,才换来第一次进京封官。
这时他才真正从继母的阴影下活下来。
所以说,孟持扬自认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他参军的初衷,只是想活下去。
正如那日,他救我,不是因为他认出了我,只是因我在宫宴上望他的那一眼,闹出了好些笑话。
他是从这里开始对我有所印象。
他途径街市,却听小巷中有人在密谋杀人之事。
多听了两耳朵,他也来到了荒山。
我得多谢那个箭袋,孟持扬因而救我。
孟持扬让我下马,不是怕我名誉有损,是怕琤琮力竭,是怕见了围猎的那些子弟,是怕那些杀手的雇主知道了他,应付麻烦。
我在他梦中随意行走,不由自主洞悉他的心境活动。
孟持扬怎么这样?
他很逃避。
逃避他救我,其实是因为本就不忍。
他没有注意到,他本可以不捡那支箭矢,我的衣服全程不沾血迹。
在孟持扬梦中,我才知道,那日在曲春楼上,他看到了我。
他看到我和李书陈共坐饮茶,左臂隐隐做疼,故而有心从那儿打马而过。
可明明我去探望过他,是他推故不见。
孟持扬有些矛盾的性子,他自己也不知道。
孟持扬走前我的婚事已传满京城,他反应平淡。
我出游之事不算大张旗鼓,他却也从手下人处知晓。
或许是因着我十七年来唯一的一次离经叛道。
孟持扬心中对我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那日我被卖至北邑黑市,是他偶然间从下属口中得知,新被拐的姑娘皮肤白皙细腻,应是从南方来。
他心念一动,便带了几个心腹去往查看。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我,但我却主动找到了他。
我模样凄惨,将我带回军营,他心里只想赶快剿灭那黑市。
我窃然发笑,孟持扬对我是喜欢上了吗?
我知道得会不会太晚了?
孟持扬明明很喜欢我,却不敢将它宣之于口。
那日我见他表情晦涩难懂,近日我才知内心复杂。
少年时多遭冷待,后经军营几年倥偬,孟持扬的情意发生得太晚。
且我有了婚约,对这桩婚事甚喜。
北境的风沙磋磨。
我看着记忆中孟持扬目送琤琮带着我离去,又想起了这句。
风沙磋磨,少年孤注一掷的心性几被消磨。
这话对他,竟也是对我。
若是我果敢一些,不去想那些话本子,不多想自作多情,我们是不是能有另一种结果呢?
孟持扬随使团回京,是没想到能遇见我的。
那日在宫中见到我,他心中波涛骇起,眼里却也只能重归无波。
在宫宴上他几多看我,视线状似无意在全场扫过。
使团王子在入京途中便看他不惯,见他这幅模样,便有了多想,直言挑战。
他感到我在看他,手上直觉空虚,便斟了酒来喝。
我感受到他暗自紧张的心情,有些酸涩。
明明,我也是偷着看他,我也紧张。
他喝多了酒,出了宫宴,却不想我后来也出去了,他回避不及,还说不怕我。
我此刻站在他面前,望着他闪烁不定的眼,真想问:你真不怕?
清誉,有什么要紧呢。
曲夷入侵,孟持扬不顾圣意领兵驱往苍台,是存了死志。
他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不被斩了,他只知道,李书陈被砍了头。
我的婚约作废。
他柳暗花明,心迹顿晓,连夜写了封信给我。
我看着他犹豫着写下那些挣扎与纠结,怕惹我厌烦。
我看着他红了耳廓。
我看着他一日两日没收到回信,反而知晓了我已被送往曲夷,曾途径北邑。
我看着他打法变得激进,战场蹈锋饮血,看着他对打到曲夷的心变得急切。
他时常悔恨自己将心意隐而不发,导致如今这般出生入死,竟不能正当光明,有个为了「意中人」的理由。
那日他收到我皇兄来信,本是半信半疑。
无奈来信之上的笔迹,与我那本游记之上的,八九分像。
我记得我身边宫女桐玉,学的便是我的字迹。
原来是我皇兄的人。
两封来信,一封是我对他情意绵绵的回信,一封是我皇兄让他回京与我相见的召信。
我皇兄,为了让亲信乘了这大捷之战的功,费了许多心思。
当孟持扬见不到我、找到他质问时,他还轻描淡写,将孟持扬给我的信中字句,一一背诵。
我皇兄将信公之于众,将孟持扬对我的情意践踏得极为难看。
孟持扬青筋暴涨,却什么也没有说,马不停蹄赶回战场,这才听闻我被悬于城墙之上,已经过了三天。
他不让昔日部下陪他赴死,只带了琤琮。
他一路奔袭,心里一直想着,到死也没有向我诉明爱意。
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情意,就我没有。
他懊悔来到城下,看见了我吊着的尸首,便大开杀戮,心中只余一个念头。
带我回去。
孟持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临死他还认为这很值得,这是他没有说爱我的惩罚。
孟持扬的记忆如走马观花,直到这里便再也没有了。
我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变淡。
灵魂消散间,我恍然看到了孟持扬,我告诉他。
他爱我,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