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用过晚饭,孟若渔回到自己的房间暗戳戳地整理起这几日的信息。
想从狡猾的狄小世子那里套出半分有用的消息只怕全无可能,孟若渔还是打算亲自搞清楚狄尘的过往。
今日那柳照夜在大街上气急败坏咒骂时似乎提到了,狄尘是罪臣之子,叛徒之后,狄尘的娘亲是个卖国的叛徒。当时情急之下来不及细想,现在看来这话颇有蹊跷。
孟若渔撑着头琢磨了一阵,随后翻上了房檐,去找阿绛。
却见夜色下的阿绛静静地环抱双膝坐在檐上,望着庭中的一棵大树,轻声吟唱一曲歌谣。时而气势磅礴,激荡人心,时而凄美悠扬,仙音贯耳。
孟若渔静静听着,沉浸在歌声中。这正是两人第一次见面,阿绛吟唱的歌曲。
一曲结束,孟若渔询问道:“阿绛,方才你所唱是何曲子?”
“嗯……”阿绛依旧望着树,想了想,“忘记了。”
“意料之中的回答。”孟若渔轻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随后,她也顺着阿绛的目光看去,“阿绛,那是什么树?”
“枇杷树哦。”阿绛没有回头,说道。
“这么高大,想来年份应该是很久了吧。”孟若渔靠着阿绛坐下来,月光下映射出她一个人的身影。
阿绛点了点头,“嗯……感觉我在这王府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在这里了,不过那时还只是一棵小树苗。大概,有这么高……”说着阿绛比划了两下,那是只及膝盖的高度。
一晃数年,早已枝繁叶茂,荫蔽庭中。
一阵晚风吹来,叶子扑簌簌地低声作响,似在诉说王府十多年的过往。
“阿绛,王府有没有存放宗族卷轴的房间?就是那种记载家族往事的卷轴。”孟若渔看向身边的女子,月光穿过了她的身体,照在瓦上,没有留下影子。
阿绛认真想了想,“……王爷老是神神秘秘地进一间暗阁,每次似乎都待很久,我不知道那处有没有你要找的东西。”
“真的?”孟若渔有些惊喜。
“嗯,就是后苑的那间,里面有一处暗阁。”阿绛指着后苑西墙边一间不起眼的房子。
孟若渔当即拉住阿绛,“阿绛,寻个机会你陪我一同前往可好?”
“嗯。”
得了阿绛的承诺,孟若渔回了房间。这几日很是疲惫,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而另一边,狄尘在房中一手撑膝,一手缓缓摩挲着手里的木簪。
晏清点了蜡烛走过来,“殿下,怎么不休息?”
狄尘没有回答,过了一阵低声问道,“小清子,你说,姑娘家会喜欢什么礼物?”
闻言,晏清眼中泛起精光,凑上来,“这个嘛……得看殿下送谁家姑娘,人家喜爱什么。”
“说的也是。”狄尘将木簪收入衣襟。
“殿下这是倾心了哪家姑娘?”
狄尘抬手在晏清头上敲了个暴栗,“有这心思多管闲事,我交代你的事可都办妥了?”
“嗯嗯。”晏清揉着脑袋,信誓旦旦地点了点头。
“后日朝中要员都要随皇上出行秋闱,按我交代的去做准备。”狄尘的手指在明黄的烛火上挑了挑,火苗微微摇曳,映得他晦暗不明,“……事关重大,必须万无一失。”
“得令,殿下——”晏清也正色应道。
这两日,朔风频频侵袭,天气陡然转冷,甯都实实在在入了秋。
孟若渔走在檐下,寒意刺骨,她拢紧了衣襟,快步走去。
狄尘忽然拦路在前:“小渔,要不要随我去见一人?”
孟若渔有些疑惑,抬头看向他,“……见谁?”
“你我都识得,许景箓,可还记得?”狄尘歪了歪头说道。
“景箓,”孟若渔很是惊喜,“几月未见了,他现在过的好吗?”
“挺好,不过如今天气严寒,不好挨过,我打算去看看他。”
“我随你一同去。”
“好。”狄尘垂眸笑起来。
下一刻,孟若渔正欲转身,狄尘猝然拉住了她。
狄尘俯下身来解掉肩上的银灰色大衣,披在孟若渔肩头。随后,低下头,将绳头仔细系好。他抬手将大衣的帽兜罩在孟若渔的头上,隔着衣帽缓缓揉了揉孟若渔的头。“走吧。”
孟若渔觉得帽兜上的柔毛搔在她脸颊上,有些痒,有些热,连带着心里颤了颤。
两人走在集市上,走在刚刚摆放到街市上的小摊之间。
好巧不巧,路过了上次孟若渔买竹篾和竹篓的小贩摊铺前。
只听得那老伯正和人兴致勃勃地侃侃诉说着在街市上掀起轩然大波的“竹篓大侠”。
“哎呦,你们可不知道,那位大侠拿的可是我卖的竹篾,甚是威风凛凛,惩戒了这一方恶霸!”
“那大侠长什么样子?”围观的众人急切地问着。
“哦哟哟……这,这我还真没看清,那人动作矫健非常,功夫了得。不过……”
众人眼中闪着期待的目光,都伸直脑袋凑近了些。
“不过,似乎是个女子——”
“老伯,你可吹牛吧,谁家的女子这么厉害,能有这上天入地的功夫。”众人嗤笑起来,似是不信。
“真的!我可没骗你们,爱信不信,就是位女侠!”
不多久,围着的众人缓缓散去。
孟若渔听着众人的议论,几日前不堪回首的中二经历又一次浮现在脑海,脊背有些僵硬,脸热起来。
就在这时,却听得身边人发出一声轻笑。就见狄尘掩唇弯着腰咯咯笑起来。
孟若渔看过去:“有……有什么好笑的!”
“是是是,”狄尘抬起头来,眼里含着掩不住的笑意,“并非好笑,我只是觉得心中喜悦。”
“喜悦?”孟若渔瞅了他一眼。
狄尘向前走了一步,靠近孟若渔,低下头凑到她面前,勾起唇角,长长的睫毛抬起,“是啊,心中甚喜。小渔只是我一人的大侠,别人谁也不知道。我的小渔……也只会保护我一人。”
尾音悠扬婉转,狄尘直起身来,露出粲然的笑容,继续向前走去,脑后的马尾欢快地晃荡着。
狄尘温热清冽的吐息似还在面前,孟若渔愣愣地站在原地,那些话语一遍遍回荡在耳畔。
不知为何,最近的狄小世子越来越像贯会魅惑人的妖精了。
两人为许景箓买了些衣物和餐食便赶去城郊的那处小院。
那处农家小院还是一样的破败,不过多了很多生气。看着两人到来,门口的老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跑过来迎接,在两人脚边蹭了蹭。
孟若渔蹲下身子,在黄狗的头上抚了抚,转而抬头对狄尘说道,“狄尘,你看,这像不像你。”说完,还不忘露出灿烂无辜的笑容。
狄尘并不反驳,也不甚在意,抱着双臂低头看向少女,歪着头勾唇一笑:“多谢小渔厚爱。”
果然,跟恬不知耻的狄小世子斗嘴毫无胜算,毕竟对方刀枪不入。
快到午时了,就远远看见许景箓和三两个孩童告了别归家来。
“小景箓——”狄尘伸手朝来人挥了挥。
“狄尘哥,若渔姐。”许景箓走近了,带着两人走进屋去。
孟若渔看着许景箓手里拿着的书卷:“你方才是去……?”
许景箓脸颊红扑扑,露出属于这个年龄孩子的天真笑意:“我在城西的私塾里跟着先生读书。”
狄尘拍了拍许景箓的肩膀,颇为得意地炫耀到:“小渔,你不知道,景箓可是私塾里最好的学生,先生们没有不夸的!”
闻言,许景箓有些欣喜,又有些羞怯,只能低下头绞起小手。
眼前的孩子真的改变了许多,与之前带着仇恨和死志,大闹王府的孩子截然不同。孟若渔会心一笑。
原本,许景箓还打算做饭招待两人,却被孟若渔推出了灶房。
“你不是和狄尘哥哥约好了学习武术吗,快去吧,做好了叫你们。”
许景箓只好答应了去找狄尘。
小少年很想变强大,便求了狄尘教他功夫。狄尘看着那倔强的稚嫩面孔,没有拒绝,时常来教习他一些武功。
只见,这件破败的小院瞬时温暖起来,院中一大一小的两人挥汗如雨地比划着手脚。孟若渔则穿了围裙在灶台间忙碌。
一时间,不知名的满足和幸福感溢满许景箓的心头。
真好,他想,活下来了真好。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
两人将置办的东西交给许景箓,叮嘱了他几句,赶在天黑之前离开了。
不过,狄尘没有回王府,而是在城西的马厩里牵了匹马,带着孟若渔直奔城外而去。
斜阳没入了西边的地平线,金黄又揉着驼色的晚霞映在万里祥云的边际,一片荒草之上,一马两人迎风疾驰。
“要去何处?”孟若渔将大衣裹了个严实,只露出双眼睛。天色黑下来,空气也渐渐冷了,不过背后的狄尘拢着她的身子,似也不觉得冷了。
“赏花。”狄尘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胸腔的震动也传递给孟若渔。
孟若渔看了眼渐黑的天色,“天黑了也能赏花吗?”
“正是天黑了,才带小渔去见别样的盛景。”狄尘的言语声中掺了笑意。
闻言,孟若渔没再说话,窝在了狄尘怀中。
忽然眼前一黑,狄尘温热的手掌掩住了孟若渔的眸子,“小渔,闭上眼。”狄尘的气息擦过耳畔。
孟若渔点了点头,在狄尘的指引下一步步走上去。
她听到了缓缓的水流声。
“好了。”
孟若渔轻轻抬眸,在夕阳最后一线光芒隐没在天边,大地即将陷入彻底黑暗的瞬间,一片耀眼灿烂、神秘悠远的火红花海撞进了眼眸,铺天盖地塞了满怀。
花朵在一条汨汨流淌的河边盛开。
一望无际的花丛宛如没有温度的、殷红的火海,静静翻滚、涌动、周旋。
细细看去,是一束束散发着莹莹红光的神秘花朵,狭长的花瓣翻卷向上,花蕊细密招摇,缀着赤色的光点,花朵的基部抽出几片深绿色的叶片。
在严丝合缝的黑暗中,生生不息。
“这是什么花?”
“曼珠沙华,亦称彼岸花。”
彼岸花,这头一次听闻的名字,轻盈且悠扬地叩击着孟若渔的心弦。
“……我很喜欢。”孟若渔没有回头,面对这一片火红的花海喃喃说道。
“我也很喜欢。”狄尘走到孟若渔的身边,席地而坐。“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片花海我都觉得——找到了归处。”狄尘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归处……”孟若渔不解这话的含义。
“是啊,总觉得自己生来就在找寻什么,若隐若现,一触即散,难以堪破。但,这片花海似乎藏着答案和归处。”
一阵朔风袭来,吹来了空灵幽深的暗香,倏忽之间孟若渔忽然觉得自己和狄尘的心境交融了,她懂得了狄尘话中的含义。
是了,一种心有所归,踏实充盈的感觉激荡在胸中。
狄尘悠悠开口:“世人传言,曼珠沙华是盛开在黄泉之途的花朵,自愿堕于无尽地狱,在三途河的开端,给予彷徨和徘徊的孤魂以指引和慰藉。”
忽然狄尘停下了低语,歪头看向孟若渔:“你可知世人如何称呼她吗?”
孟若渔摇了摇头。
狄尘看着她勾唇一笑:“……万鬼之引者。”
话音久久回荡在夜色里,孟若渔怔怔坐着,直直凝视着面前的少年。
许久,两人没再言语。
想从狡猾的狄小世子那里套出半分有用的消息只怕全无可能,孟若渔还是打算亲自搞清楚狄尘的过往。
今日那柳照夜在大街上气急败坏咒骂时似乎提到了,狄尘是罪臣之子,叛徒之后,狄尘的娘亲是个卖国的叛徒。当时情急之下来不及细想,现在看来这话颇有蹊跷。
孟若渔撑着头琢磨了一阵,随后翻上了房檐,去找阿绛。
却见夜色下的阿绛静静地环抱双膝坐在檐上,望着庭中的一棵大树,轻声吟唱一曲歌谣。时而气势磅礴,激荡人心,时而凄美悠扬,仙音贯耳。
孟若渔静静听着,沉浸在歌声中。这正是两人第一次见面,阿绛吟唱的歌曲。
一曲结束,孟若渔询问道:“阿绛,方才你所唱是何曲子?”
“嗯……”阿绛依旧望着树,想了想,“忘记了。”
“意料之中的回答。”孟若渔轻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随后,她也顺着阿绛的目光看去,“阿绛,那是什么树?”
“枇杷树哦。”阿绛没有回头,说道。
“这么高大,想来年份应该是很久了吧。”孟若渔靠着阿绛坐下来,月光下映射出她一个人的身影。
阿绛点了点头,“嗯……感觉我在这王府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在这里了,不过那时还只是一棵小树苗。大概,有这么高……”说着阿绛比划了两下,那是只及膝盖的高度。
一晃数年,早已枝繁叶茂,荫蔽庭中。
一阵晚风吹来,叶子扑簌簌地低声作响,似在诉说王府十多年的过往。
“阿绛,王府有没有存放宗族卷轴的房间?就是那种记载家族往事的卷轴。”孟若渔看向身边的女子,月光穿过了她的身体,照在瓦上,没有留下影子。
阿绛认真想了想,“……王爷老是神神秘秘地进一间暗阁,每次似乎都待很久,我不知道那处有没有你要找的东西。”
“真的?”孟若渔有些惊喜。
“嗯,就是后苑的那间,里面有一处暗阁。”阿绛指着后苑西墙边一间不起眼的房子。
孟若渔当即拉住阿绛,“阿绛,寻个机会你陪我一同前往可好?”
“嗯。”
得了阿绛的承诺,孟若渔回了房间。这几日很是疲惫,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而另一边,狄尘在房中一手撑膝,一手缓缓摩挲着手里的木簪。
晏清点了蜡烛走过来,“殿下,怎么不休息?”
狄尘没有回答,过了一阵低声问道,“小清子,你说,姑娘家会喜欢什么礼物?”
闻言,晏清眼中泛起精光,凑上来,“这个嘛……得看殿下送谁家姑娘,人家喜爱什么。”
“说的也是。”狄尘将木簪收入衣襟。
“殿下这是倾心了哪家姑娘?”
狄尘抬手在晏清头上敲了个暴栗,“有这心思多管闲事,我交代你的事可都办妥了?”
“嗯嗯。”晏清揉着脑袋,信誓旦旦地点了点头。
“后日朝中要员都要随皇上出行秋闱,按我交代的去做准备。”狄尘的手指在明黄的烛火上挑了挑,火苗微微摇曳,映得他晦暗不明,“……事关重大,必须万无一失。”
“得令,殿下——”晏清也正色应道。
这两日,朔风频频侵袭,天气陡然转冷,甯都实实在在入了秋。
孟若渔走在檐下,寒意刺骨,她拢紧了衣襟,快步走去。
狄尘忽然拦路在前:“小渔,要不要随我去见一人?”
孟若渔有些疑惑,抬头看向他,“……见谁?”
“你我都识得,许景箓,可还记得?”狄尘歪了歪头说道。
“景箓,”孟若渔很是惊喜,“几月未见了,他现在过的好吗?”
“挺好,不过如今天气严寒,不好挨过,我打算去看看他。”
“我随你一同去。”
“好。”狄尘垂眸笑起来。
下一刻,孟若渔正欲转身,狄尘猝然拉住了她。
狄尘俯下身来解掉肩上的银灰色大衣,披在孟若渔肩头。随后,低下头,将绳头仔细系好。他抬手将大衣的帽兜罩在孟若渔的头上,隔着衣帽缓缓揉了揉孟若渔的头。“走吧。”
孟若渔觉得帽兜上的柔毛搔在她脸颊上,有些痒,有些热,连带着心里颤了颤。
两人走在集市上,走在刚刚摆放到街市上的小摊之间。
好巧不巧,路过了上次孟若渔买竹篾和竹篓的小贩摊铺前。
只听得那老伯正和人兴致勃勃地侃侃诉说着在街市上掀起轩然大波的“竹篓大侠”。
“哎呦,你们可不知道,那位大侠拿的可是我卖的竹篾,甚是威风凛凛,惩戒了这一方恶霸!”
“那大侠长什么样子?”围观的众人急切地问着。
“哦哟哟……这,这我还真没看清,那人动作矫健非常,功夫了得。不过……”
众人眼中闪着期待的目光,都伸直脑袋凑近了些。
“不过,似乎是个女子——”
“老伯,你可吹牛吧,谁家的女子这么厉害,能有这上天入地的功夫。”众人嗤笑起来,似是不信。
“真的!我可没骗你们,爱信不信,就是位女侠!”
不多久,围着的众人缓缓散去。
孟若渔听着众人的议论,几日前不堪回首的中二经历又一次浮现在脑海,脊背有些僵硬,脸热起来。
就在这时,却听得身边人发出一声轻笑。就见狄尘掩唇弯着腰咯咯笑起来。
孟若渔看过去:“有……有什么好笑的!”
“是是是,”狄尘抬起头来,眼里含着掩不住的笑意,“并非好笑,我只是觉得心中喜悦。”
“喜悦?”孟若渔瞅了他一眼。
狄尘向前走了一步,靠近孟若渔,低下头凑到她面前,勾起唇角,长长的睫毛抬起,“是啊,心中甚喜。小渔只是我一人的大侠,别人谁也不知道。我的小渔……也只会保护我一人。”
尾音悠扬婉转,狄尘直起身来,露出粲然的笑容,继续向前走去,脑后的马尾欢快地晃荡着。
狄尘温热清冽的吐息似还在面前,孟若渔愣愣地站在原地,那些话语一遍遍回荡在耳畔。
不知为何,最近的狄小世子越来越像贯会魅惑人的妖精了。
两人为许景箓买了些衣物和餐食便赶去城郊的那处小院。
那处农家小院还是一样的破败,不过多了很多生气。看着两人到来,门口的老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跑过来迎接,在两人脚边蹭了蹭。
孟若渔蹲下身子,在黄狗的头上抚了抚,转而抬头对狄尘说道,“狄尘,你看,这像不像你。”说完,还不忘露出灿烂无辜的笑容。
狄尘并不反驳,也不甚在意,抱着双臂低头看向少女,歪着头勾唇一笑:“多谢小渔厚爱。”
果然,跟恬不知耻的狄小世子斗嘴毫无胜算,毕竟对方刀枪不入。
快到午时了,就远远看见许景箓和三两个孩童告了别归家来。
“小景箓——”狄尘伸手朝来人挥了挥。
“狄尘哥,若渔姐。”许景箓走近了,带着两人走进屋去。
孟若渔看着许景箓手里拿着的书卷:“你方才是去……?”
许景箓脸颊红扑扑,露出属于这个年龄孩子的天真笑意:“我在城西的私塾里跟着先生读书。”
狄尘拍了拍许景箓的肩膀,颇为得意地炫耀到:“小渔,你不知道,景箓可是私塾里最好的学生,先生们没有不夸的!”
闻言,许景箓有些欣喜,又有些羞怯,只能低下头绞起小手。
眼前的孩子真的改变了许多,与之前带着仇恨和死志,大闹王府的孩子截然不同。孟若渔会心一笑。
原本,许景箓还打算做饭招待两人,却被孟若渔推出了灶房。
“你不是和狄尘哥哥约好了学习武术吗,快去吧,做好了叫你们。”
许景箓只好答应了去找狄尘。
小少年很想变强大,便求了狄尘教他功夫。狄尘看着那倔强的稚嫩面孔,没有拒绝,时常来教习他一些武功。
只见,这件破败的小院瞬时温暖起来,院中一大一小的两人挥汗如雨地比划着手脚。孟若渔则穿了围裙在灶台间忙碌。
一时间,不知名的满足和幸福感溢满许景箓的心头。
真好,他想,活下来了真好。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
两人将置办的东西交给许景箓,叮嘱了他几句,赶在天黑之前离开了。
不过,狄尘没有回王府,而是在城西的马厩里牵了匹马,带着孟若渔直奔城外而去。
斜阳没入了西边的地平线,金黄又揉着驼色的晚霞映在万里祥云的边际,一片荒草之上,一马两人迎风疾驰。
“要去何处?”孟若渔将大衣裹了个严实,只露出双眼睛。天色黑下来,空气也渐渐冷了,不过背后的狄尘拢着她的身子,似也不觉得冷了。
“赏花。”狄尘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胸腔的震动也传递给孟若渔。
孟若渔看了眼渐黑的天色,“天黑了也能赏花吗?”
“正是天黑了,才带小渔去见别样的盛景。”狄尘的言语声中掺了笑意。
闻言,孟若渔没再说话,窝在了狄尘怀中。
忽然眼前一黑,狄尘温热的手掌掩住了孟若渔的眸子,“小渔,闭上眼。”狄尘的气息擦过耳畔。
孟若渔点了点头,在狄尘的指引下一步步走上去。
她听到了缓缓的水流声。
“好了。”
孟若渔轻轻抬眸,在夕阳最后一线光芒隐没在天边,大地即将陷入彻底黑暗的瞬间,一片耀眼灿烂、神秘悠远的火红花海撞进了眼眸,铺天盖地塞了满怀。
花朵在一条汨汨流淌的河边盛开。
一望无际的花丛宛如没有温度的、殷红的火海,静静翻滚、涌动、周旋。
细细看去,是一束束散发着莹莹红光的神秘花朵,狭长的花瓣翻卷向上,花蕊细密招摇,缀着赤色的光点,花朵的基部抽出几片深绿色的叶片。
在严丝合缝的黑暗中,生生不息。
“这是什么花?”
“曼珠沙华,亦称彼岸花。”
彼岸花,这头一次听闻的名字,轻盈且悠扬地叩击着孟若渔的心弦。
“……我很喜欢。”孟若渔没有回头,面对这一片火红的花海喃喃说道。
“我也很喜欢。”狄尘走到孟若渔的身边,席地而坐。“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片花海我都觉得——找到了归处。”狄尘停顿了一下缓缓说道。
“归处……”孟若渔不解这话的含义。
“是啊,总觉得自己生来就在找寻什么,若隐若现,一触即散,难以堪破。但,这片花海似乎藏着答案和归处。”
一阵朔风袭来,吹来了空灵幽深的暗香,倏忽之间孟若渔忽然觉得自己和狄尘的心境交融了,她懂得了狄尘话中的含义。
是了,一种心有所归,踏实充盈的感觉激荡在胸中。
狄尘悠悠开口:“世人传言,曼珠沙华是盛开在黄泉之途的花朵,自愿堕于无尽地狱,在三途河的开端,给予彷徨和徘徊的孤魂以指引和慰藉。”
忽然狄尘停下了低语,歪头看向孟若渔:“你可知世人如何称呼她吗?”
孟若渔摇了摇头。
狄尘看着她勾唇一笑:“……万鬼之引者。”
话音久久回荡在夜色里,孟若渔怔怔坐着,直直凝视着面前的少年。
许久,两人没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