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乌云越发厚了,遮蔽了所有的天光,起初肉眼难辨的雪粒随着朔风的吹拂变成了鹅毛大雪,扑簌簌地飘落而下。俄而,天地之间银装素裹,漫山遍野的白色,充斥着视野。
当狄尘走到乌平冢时,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在大雪中挺立着的坟冢,顶上覆着厚厚的霜雪。那隆起的低矮土丘霎时间宛如巍峨的雪峰,让人望而生畏,只能仰止。
狄尘在高低起伏的土丘间探寻着,寻觅父王要他来找的人。
入目的只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
那守坟人将轮椅停在了乌平冢之中的结了一层薄冰的小河边,头颅斜靠在椅背上,披在肩头的厚实棉袍缓缓滑落下去,跌落在雪地上。他眼睛紧闭着,因为呼出的热气在朔风中结了冰凝在眉毛上,那冷峻的眉梢染着霜白。不时有点点鹅毛般的雪花落在他的睫毛和鼻尖,倏忽又融化了。
守坟人呼吸清浅,陷入了梦境。但那梦境好似有些沉重,他紧蹙着眉头,按在扶手上的十指紧紧攥着,握成了拳头。他的双唇痉挛地开合着,发出断断续续地破碎低鸣。
狄尘轻手轻脚地走上前,拾起了落在地上的外袍,为男人严严实实地遮盖在身上。随后,便一言不发地侍立在一旁,等着那人转醒。
雪一刻不停地下着,接连不断的北风呼啸而来,狄尘侧了侧身子,为轮椅上安睡的男子遮挡住。风雪执着又作恶地钻进狄尘的衣襟和袖口,冷得他牙齿打颤,为了不发出太响的声音吵到了守坟人,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搓着手掌,哈些热气来取暖。
天本就阴沉,暮色来的比平时早了很多。狄尘在雪地里站了许久,直到覆了满身白雪,与皑皑雪地融为一体,稍微动作便扑簌簌地散落下来。他鼻头红红的,脸色也有点苍白,手指捏紧了袖口,一直恭恭敬敬地站着。
“唔……阿嚏……”轮椅上的守坟人似乎灌进了一口冷气,猛地打了个哈欠,嘴里吧嗒咀嚼了两下,悠悠转醒。
他先是摸了摸身上覆着的厚重棉袍有些意外,今日竟然没有掉落在地上。随后不以为意地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忽然,一旁无言立着的冰雕显然让他吃了一惊。
“阿嚏……”守坟人不由自主地又打了一个喷嚏。
一块干净的手帕却被恭敬地递到了他的面前,他不由得打量起面前这个被白雪掩埋了的人。原来是王府的那个臭小子。
在这里站了很久吗?倒是没有寻常毛头小子的狂妄自大。男子不禁另眼相待。
“小子,你在这里作甚?”
“家父将我来乌平冢找人,我在这处只见到前辈一人,想来家父应该是要我来见前辈。”狄尘接过了守坟人用完的手帕,俯身作揖,回答道。
“是吗?那老家伙竟然想通了,肯让你来找我,哼。”守坟人冷哼一声,脸上的皱纹颤了颤。
“你知道他要你来找我做什么吗?”
狄尘摇了摇头:“不知,还望先生指点。”
“拜师,拜我这个残废为师。如何,你可愿?”
闻言狄尘的脸颊上显露出一丝震惊,少年的城府还不够掩饰起所有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抹神色被轮椅上的男子捕捉到。
“哼!你不乐意拜师,我还不乐意收你这个徒弟哩!”说罢,守坟人便一把扯掉盖在身上的衣袍,伸出手臂,在雪地上艰难地推着轮椅一点一点挪动着,向前走去。
狄尘面对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还呆愣愣地俯身站在原处,看着那一两条车轮留下的痕迹发愣。
走出几步的守坟人忽然转过头来:“臭小子,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跟上!”
“……是。”狄尘赶忙走上前去,推着守坟人的轮椅。
两条车轮和足迹留在了光滑平整的雪地上,延伸到坟冢深处。
守坟人带着狄尘来到了那一排排坟冢之间,渐渐的,路变得太窄了,只能容一人直立通过,根本搁不下一架轮椅。两人再难前行。
狄尘松开了椅背,走到守坟人面前,蹲下去,露出宽广有力的脊背。他拍了拍自己的后背:“前辈,上来吧,我背您。”
守坟人看了看少年明媚的笑颜,还有那在暮色下耀眼的朱砂痣,没有出声。他看着那侧转着,向他露出小半的脸颊有一瞬失神。
下一刻,他已经被少年扛在了肩膀上。狄尘将男子抬起来的一瞬间,有些心惊,那重量很轻,轻到他的手脚都不忍心用力。男人空荡荡的衣摆在风雪中没有所依的四处摇摆着,随后紧紧贴在了少年的脊背上。
狄尘有些心颤,一个成年男人落在他的脊背上,却只有一个半大的孩童的重量。他的手臂不由得紧了紧,更加珍重地将男人托起,背着他肃穆地一步步前行。
他们走在了龚家那七十多座坟冢之间,路过了王妃的坟墓,随后是龚老将军的,然后是长子龚闻,最后是幼子龚鸣。
“停下,放老夫下来吧。”狄尘将男人稳稳接住,放置在立着的石碑之前。
男子没有双腿,借着两臂的力量将身子扶正,靠在身后的墓碑上。
那块陈久沧桑的石碑上写着:龚家三子龚鸣之墓。
男人伸出满是疮疤的粗大手摩挲着那块石碑,顺着粗糙的石面缓缓而下,停在了一处凹凸不平的角落里。他无言地描摹着上面刻着的几行小字,不需要看,他也知道那上面一刀一刀刻着的到底是什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忘国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男子一字一字抚摸着,口中发出低不可闻的沉吟,却声声回荡在空荡荡的乌平冢里。被四周的远山阻隔,那声音经久不衰,响彻天地。
听着男子的沉吟,狄尘垂眸缄默又虔诚地凝望着,眸光流转,那首诗歌中的血和泪好似一时间铺展在他的面前。其中的悲痛、壮志他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了,激荡得他瞳孔猛然间睁大,清清楚楚倒映着男子的模样。
待男子话音停止,狄尘出声询问:“……敢问前辈大名?”
“大名?哈哈哈哈,”男人发出浑厚又落寞的笑声,“乱世浮萍,残躯破体,不见来路,不知前途。无名亦无姓,唤作无鸣!”
“噗通”一声,狄尘跪倒在融着雪水的泥泞小路上,他眸光热切看向斜倚在石碑上的只剩了一半身子的男人:“晚辈愿从前辈修习,还望前辈收下弟子。”
“……”男子没有答应也未拒绝,许久吐露出一声叹息,缓缓开口:“小子,你且告诉我,你为何要拜师学艺?”
“晚辈原本不过贪图享乐的俗人一个,却得遇一人,窥见前尘。这一路走来,再见亡母,痛失故友。前日,好友的阿母抚着我的肩说了这样一句话‘赳赳天彧,共赴国难’。晚辈一时间,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想要为这泱泱天彧还心存希望、有着傲骨的百姓搏上一搏,为自己所爱的人撒了这一腔热血,扬了这一把反骨。”
“护所爱,保黎民,教四海黎民,千秋万代有不息的艳阳朗照之。这是我与一人的誓言,自当劈山填海,万死以赴。”
“愿这盛世如先生,如亿万万人民所望!”
少年铿锵有力的山盟海誓宛如一把烈焰,在守坟人早已荒芜的眼底燃起了冲天的大火,连绵不绝,似有燎原之势,生生不息。
“你可知,随我修习需要十载,你可堪这陋室粗食,不改初心?又可愿在这荒山野岭磋磨十年青春?”
“不愿——”
狄尘挺直了脊背仰头望向男人:“晚辈不愿。两年——两年我便要学尽先生经论,我等不得,这天彧也等不得。”
“两年?呵!”守坟人横眉倒竖,冷声笑起来,“你可知老身这一身本领积攒了多久,我幼时即研习兵法,修炼武术,十多载不辍方上得战场。自战场死里逃生归来,又用了十八载卧薪尝胆,耕读不息。小子,你说两年,不是在夸海口,就是在送死!”
“先生,我不是送死,是在自救,亦是在救天彧。”狄尘毫不退缩,迎着守坟人严厉的目光看去,不卑不亢。
“先生,信我。”狄尘俯身而拜。
两人之间沉默了许久,只有林间传来的几声乌鸦啼鸣划破寂静。
“哈哈哈哈哈……”守坟人突然朗声大笑,胸腔也跟着起伏,“我后继有人啊,不枉我拖着这条烂命苟活至今,哈哈哈哈哈……”
“徒儿,还不叩首拜师!”
“是,先生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骤然间,风雪停了,遮天蔽日的黑云飘向远方露出了今晚的圆月,映照着一跪一坐的两人和一座破败的坟冢。
狄尘再次背起了男人,托举他走出泥泞的羊肠小路,停在了那间草屋前。
“去吧,明日鸡鸣之时来见我。此后两年不得下山,今日的大话老身可替你记着。”守坟人向着狄尘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去。
狄尘倏忽间展颜笑起来,那颗眼角的朱砂痣在月色下熠熠生辉:“得嘞,师傅!”
“对了……”守坟人唤了一声。
拔腿要走的狄尘赶忙恭恭敬敬地转身看过来,停下脚步等着先生的下一句话。
“狄尘……是个好名字。”
狄尘嘴角的笑意忽然凝滞了,他纤长浓密的眼睫颤了颤,接着他更加灿烂地笑起来,嘴角咧到了耳边:“那是,我娘亲给我取的!”
“哼,看你那贼兮兮的样儿,”守坟人脸色难得的松弛下来,撇了撇嘴,“滚吧,臭小子!”
“嘿嘿嘿嘿……”狄尘又得意洋洋地笑了笑,挥挥手健步走远了。
孟若渔在房间收拾行李,听到房门被人猝不及防地推开了。
“小渔?”狄尘大步走进来,探头询问道。
“在这。”孟若渔脱不开身,在里屋应了一声。
“你在做什么?”狄尘看着孟若渔房间里七零八落的衣物有些不解,蹦蹦跳跳着避开地上的衣物走进了里间。
“王爷说你去拜师,让我收拾行李同你一起前去。”
“小渔,我正要同你将这件事。这一去,需要在乌平冢的山头上待两年,你可愿意跟我在那吃苦?”
“嗯……”孟若渔撅着嘴想了想,“你说的有道理,本姑娘不愿意,你还是自己去吧。”说完,孟若渔将手里的衣物一股脑抛到了狄尘的脸上。
狄小世子像是一只狡猾的大狗,从衣物里探出头来:“嘿嘿嘿……小渔口是心非,若是不愿为何还在这里收拾衣物。定是放心不下本世子。”
“闭嘴,得了便宜还卖乖。衣服拿来!”孟若渔懒得和狄小世子争辩,就让他在口舌上占些便宜。
“遵命。”狄尘整了整手里的一堆衣物,突然一件衣服上鲜红的血迹猛然间攫住了他的目光,他的动作一瞬间迟疑了。
“……小渔,”狄尘抬眸看向不明所以的孟若渔,“这血迹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孟若渔的脸色煞白,目光凝滞在半空,不知如何应对。那日咳血染脏的衣服竟被她一时不察扔给了狄尘。
她飞快地思索着怎么应答,忽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那是……葵水……”
孟若渔的声音越说越小,脸蛋越说越红,四个字说的几乎听不到,要不是狄尘耳聪目明,怕是不知道她在讲什么。
话音刚落,原本闹腾的房间猛然间安静下来,宛如无人一般死寂。两人脸上都闪过窘迫。
此时,孟若渔恨不得撕了自己的嘴,找什么理由不好非得用这种私密地事情作为托词。她现在只能一边在心里喊着救命,一边红着脸蛋找个地缝让她钻进去冷静冷静。
狄尘也在孟若渔的话语声中呆愣在原地,“葵水”,这个词对于不及弱冠之年的狄小世子有些刺耳。一时间烫得他脸红脖子粗,一向伶俐的口齿好像一下子丧失了功能,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双手还傻傻地捧着那件衣服,刺目的血迹大剌剌地展露在两人面前。
为了打破这磨人的诡异寂静,孟若渔只得先出声:“喂,还不快给我……”
只见狄小世子同手同脚地一步步走过去,宛如捧着什么圣物,双手呈给了孟若渔。
狄尘太过震惊于孟若渔的话,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若是葵水又为何会在衣袖上。
孟若渔利索地伸手接过,暗暗摸了一把冷汗,虽说这理由尴尬了些,但好歹让狄尘没有精力顾及其他,继续追问。她吐出了胸口一直提着的那口气。
她一次次违背生死之道,让魂魄再现于人世,使得自己身体难以支撑。这件事她不知道该如何同狄尘讲,她这能看到魂魄的能力本就奇异,纵使告诉狄尘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徒增一个人的担心。思来想去,还是自己一个人硬撑着好些。
她正把衣服藏在了身后,暗自思索着,就听见狄尘小心翼翼的探询声传来:“小渔……你可有什么不适?”
狄小世子还懂得挺多,孟若渔撇了撇嘴,眯着眸子狡黠地看过去,揶揄地说:“难受,手脚都不舒服,腰也酸痛。”说完还装模做样地“哎呦”吆喝了一声。
就见狄尘红着脸,伸手将孟若渔扶到了床榻上:“那你不要做了,歇下吧。”
“那可不行,要去山上待两年,行李可得备足。”其实孟若渔真没什么大碍,就算是真的来了葵水,她的反应也不是很大。刚才不过是想要捉弄狄尘,却没想到他竟然当了真。
狄尘按住了她的肩,蹲下身子仰头看向她:“小渔,你可知,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陪着我。”
狄尘抬眸,眼角的泪痣在烛光下殷红得耀眼:“有你,我便什么都有了。”
孟若渔脸上方才的血色还没散去,狄尘这一句话又好似点了一把火,烧得红彤彤。眼里的揶揄一时间化成了一汪柔软的春水,这般热切、真挚的狄尘总是让人如何也招架不住。
“你歇下吧,这些我来收拾,明日鸡鸣,我们便动身。”狄尘在孟若渔的发顶抚了抚,轻柔地说道。
孟若渔感受到了狄尘手心的温度,懵懵懂懂地点头应下。
狄尘拿开自己的手,起身欲离,下一瞬,却猛然被孟若渔攥紧了小指。他回身低头望去,少女低垂着头颅,细碎的鬓发散在额前,遮住了那双明丽动人的眸子。
不及狄尘出声询问,孟若渔使了些力气,将面前的狄尘拽到床榻上,堪堪撑着肘,将她拢在身下。
孟若渔抬眸看去,对上狄尘有些愕然的眼睛,露出了灿然笑意,一双杏眼笑弯成了月牙。
她抬手,指尖轻盈地落在狄尘左侧的脸颊,接着轻柔地摩挲着,随后滑落在眼角,在那颗朱砂痣上点了点:“狄尘……”
“嗯。”
“狄尘。”
“在。”
“狄尘。”
“我在。”
“狄老狗……”
闻言,狄尘低声笑了笑,将脸颊在孟若渔的手心里蹭了蹭:“小渔,我在。”
孟若渔伸出手指,捏住了狄尘柔软的脸颊:“……狄尘,你个大傻子。”
“在下只愿做小渔的大傻子。”
“虚情假意,油嘴滑舌。”
“言之凿凿,肺腑之意。”
狄尘丝毫不避讳,直接又热烈地俯身与孟若渔对视而望,嘴角带着灼灼笑意。
孟若渔心中忽地柔软了,软成一滩春水,在眼中荡开圈圈涟漪。她伸出手臂环住了狄尘的脖颈,伸长纤细雪白的颈项,抬头在狄尘眼角的泪痣上落下一吻,留了些水色。
她勾起唇畔,猝不及防地攀住狄尘宽厚有力的肩膀,将他拽向自己怀中,两人双双倒在床榻上,对望而卧。
他们就这样在漆黑的夜色中相拥而眠,等待着黎明时分再次染上生命的灿烂色彩。
当狄尘走到乌平冢时,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在大雪中挺立着的坟冢,顶上覆着厚厚的霜雪。那隆起的低矮土丘霎时间宛如巍峨的雪峰,让人望而生畏,只能仰止。
狄尘在高低起伏的土丘间探寻着,寻觅父王要他来找的人。
入目的只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
那守坟人将轮椅停在了乌平冢之中的结了一层薄冰的小河边,头颅斜靠在椅背上,披在肩头的厚实棉袍缓缓滑落下去,跌落在雪地上。他眼睛紧闭着,因为呼出的热气在朔风中结了冰凝在眉毛上,那冷峻的眉梢染着霜白。不时有点点鹅毛般的雪花落在他的睫毛和鼻尖,倏忽又融化了。
守坟人呼吸清浅,陷入了梦境。但那梦境好似有些沉重,他紧蹙着眉头,按在扶手上的十指紧紧攥着,握成了拳头。他的双唇痉挛地开合着,发出断断续续地破碎低鸣。
狄尘轻手轻脚地走上前,拾起了落在地上的外袍,为男人严严实实地遮盖在身上。随后,便一言不发地侍立在一旁,等着那人转醒。
雪一刻不停地下着,接连不断的北风呼啸而来,狄尘侧了侧身子,为轮椅上安睡的男子遮挡住。风雪执着又作恶地钻进狄尘的衣襟和袖口,冷得他牙齿打颤,为了不发出太响的声音吵到了守坟人,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搓着手掌,哈些热气来取暖。
天本就阴沉,暮色来的比平时早了很多。狄尘在雪地里站了许久,直到覆了满身白雪,与皑皑雪地融为一体,稍微动作便扑簌簌地散落下来。他鼻头红红的,脸色也有点苍白,手指捏紧了袖口,一直恭恭敬敬地站着。
“唔……阿嚏……”轮椅上的守坟人似乎灌进了一口冷气,猛地打了个哈欠,嘴里吧嗒咀嚼了两下,悠悠转醒。
他先是摸了摸身上覆着的厚重棉袍有些意外,今日竟然没有掉落在地上。随后不以为意地转了转僵硬的脖子,忽然,一旁无言立着的冰雕显然让他吃了一惊。
“阿嚏……”守坟人不由自主地又打了一个喷嚏。
一块干净的手帕却被恭敬地递到了他的面前,他不由得打量起面前这个被白雪掩埋了的人。原来是王府的那个臭小子。
在这里站了很久吗?倒是没有寻常毛头小子的狂妄自大。男子不禁另眼相待。
“小子,你在这里作甚?”
“家父将我来乌平冢找人,我在这处只见到前辈一人,想来家父应该是要我来见前辈。”狄尘接过了守坟人用完的手帕,俯身作揖,回答道。
“是吗?那老家伙竟然想通了,肯让你来找我,哼。”守坟人冷哼一声,脸上的皱纹颤了颤。
“你知道他要你来找我做什么吗?”
狄尘摇了摇头:“不知,还望先生指点。”
“拜师,拜我这个残废为师。如何,你可愿?”
闻言狄尘的脸颊上显露出一丝震惊,少年的城府还不够掩饰起所有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抹神色被轮椅上的男子捕捉到。
“哼!你不乐意拜师,我还不乐意收你这个徒弟哩!”说罢,守坟人便一把扯掉盖在身上的衣袍,伸出手臂,在雪地上艰难地推着轮椅一点一点挪动着,向前走去。
狄尘面对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还呆愣愣地俯身站在原处,看着那一两条车轮留下的痕迹发愣。
走出几步的守坟人忽然转过头来:“臭小子,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跟上!”
“……是。”狄尘赶忙走上前去,推着守坟人的轮椅。
两条车轮和足迹留在了光滑平整的雪地上,延伸到坟冢深处。
守坟人带着狄尘来到了那一排排坟冢之间,渐渐的,路变得太窄了,只能容一人直立通过,根本搁不下一架轮椅。两人再难前行。
狄尘松开了椅背,走到守坟人面前,蹲下去,露出宽广有力的脊背。他拍了拍自己的后背:“前辈,上来吧,我背您。”
守坟人看了看少年明媚的笑颜,还有那在暮色下耀眼的朱砂痣,没有出声。他看着那侧转着,向他露出小半的脸颊有一瞬失神。
下一刻,他已经被少年扛在了肩膀上。狄尘将男子抬起来的一瞬间,有些心惊,那重量很轻,轻到他的手脚都不忍心用力。男人空荡荡的衣摆在风雪中没有所依的四处摇摆着,随后紧紧贴在了少年的脊背上。
狄尘有些心颤,一个成年男人落在他的脊背上,却只有一个半大的孩童的重量。他的手臂不由得紧了紧,更加珍重地将男人托起,背着他肃穆地一步步前行。
他们走在了龚家那七十多座坟冢之间,路过了王妃的坟墓,随后是龚老将军的,然后是长子龚闻,最后是幼子龚鸣。
“停下,放老夫下来吧。”狄尘将男人稳稳接住,放置在立着的石碑之前。
男子没有双腿,借着两臂的力量将身子扶正,靠在身后的墓碑上。
那块陈久沧桑的石碑上写着:龚家三子龚鸣之墓。
男人伸出满是疮疤的粗大手摩挲着那块石碑,顺着粗糙的石面缓缓而下,停在了一处凹凸不平的角落里。他无言地描摹着上面刻着的几行小字,不需要看,他也知道那上面一刀一刀刻着的到底是什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忘国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男子一字一字抚摸着,口中发出低不可闻的沉吟,却声声回荡在空荡荡的乌平冢里。被四周的远山阻隔,那声音经久不衰,响彻天地。
听着男子的沉吟,狄尘垂眸缄默又虔诚地凝望着,眸光流转,那首诗歌中的血和泪好似一时间铺展在他的面前。其中的悲痛、壮志他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了,激荡得他瞳孔猛然间睁大,清清楚楚倒映着男子的模样。
待男子话音停止,狄尘出声询问:“……敢问前辈大名?”
“大名?哈哈哈哈,”男人发出浑厚又落寞的笑声,“乱世浮萍,残躯破体,不见来路,不知前途。无名亦无姓,唤作无鸣!”
“噗通”一声,狄尘跪倒在融着雪水的泥泞小路上,他眸光热切看向斜倚在石碑上的只剩了一半身子的男人:“晚辈愿从前辈修习,还望前辈收下弟子。”
“……”男子没有答应也未拒绝,许久吐露出一声叹息,缓缓开口:“小子,你且告诉我,你为何要拜师学艺?”
“晚辈原本不过贪图享乐的俗人一个,却得遇一人,窥见前尘。这一路走来,再见亡母,痛失故友。前日,好友的阿母抚着我的肩说了这样一句话‘赳赳天彧,共赴国难’。晚辈一时间,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想要为这泱泱天彧还心存希望、有着傲骨的百姓搏上一搏,为自己所爱的人撒了这一腔热血,扬了这一把反骨。”
“护所爱,保黎民,教四海黎民,千秋万代有不息的艳阳朗照之。这是我与一人的誓言,自当劈山填海,万死以赴。”
“愿这盛世如先生,如亿万万人民所望!”
少年铿锵有力的山盟海誓宛如一把烈焰,在守坟人早已荒芜的眼底燃起了冲天的大火,连绵不绝,似有燎原之势,生生不息。
“你可知,随我修习需要十载,你可堪这陋室粗食,不改初心?又可愿在这荒山野岭磋磨十年青春?”
“不愿——”
狄尘挺直了脊背仰头望向男人:“晚辈不愿。两年——两年我便要学尽先生经论,我等不得,这天彧也等不得。”
“两年?呵!”守坟人横眉倒竖,冷声笑起来,“你可知老身这一身本领积攒了多久,我幼时即研习兵法,修炼武术,十多载不辍方上得战场。自战场死里逃生归来,又用了十八载卧薪尝胆,耕读不息。小子,你说两年,不是在夸海口,就是在送死!”
“先生,我不是送死,是在自救,亦是在救天彧。”狄尘毫不退缩,迎着守坟人严厉的目光看去,不卑不亢。
“先生,信我。”狄尘俯身而拜。
两人之间沉默了许久,只有林间传来的几声乌鸦啼鸣划破寂静。
“哈哈哈哈哈……”守坟人突然朗声大笑,胸腔也跟着起伏,“我后继有人啊,不枉我拖着这条烂命苟活至今,哈哈哈哈哈……”
“徒儿,还不叩首拜师!”
“是,先生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骤然间,风雪停了,遮天蔽日的黑云飘向远方露出了今晚的圆月,映照着一跪一坐的两人和一座破败的坟冢。
狄尘再次背起了男人,托举他走出泥泞的羊肠小路,停在了那间草屋前。
“去吧,明日鸡鸣之时来见我。此后两年不得下山,今日的大话老身可替你记着。”守坟人向着狄尘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去。
狄尘倏忽间展颜笑起来,那颗眼角的朱砂痣在月色下熠熠生辉:“得嘞,师傅!”
“对了……”守坟人唤了一声。
拔腿要走的狄尘赶忙恭恭敬敬地转身看过来,停下脚步等着先生的下一句话。
“狄尘……是个好名字。”
狄尘嘴角的笑意忽然凝滞了,他纤长浓密的眼睫颤了颤,接着他更加灿烂地笑起来,嘴角咧到了耳边:“那是,我娘亲给我取的!”
“哼,看你那贼兮兮的样儿,”守坟人脸色难得的松弛下来,撇了撇嘴,“滚吧,臭小子!”
“嘿嘿嘿嘿……”狄尘又得意洋洋地笑了笑,挥挥手健步走远了。
孟若渔在房间收拾行李,听到房门被人猝不及防地推开了。
“小渔?”狄尘大步走进来,探头询问道。
“在这。”孟若渔脱不开身,在里屋应了一声。
“你在做什么?”狄尘看着孟若渔房间里七零八落的衣物有些不解,蹦蹦跳跳着避开地上的衣物走进了里间。
“王爷说你去拜师,让我收拾行李同你一起前去。”
“小渔,我正要同你将这件事。这一去,需要在乌平冢的山头上待两年,你可愿意跟我在那吃苦?”
“嗯……”孟若渔撅着嘴想了想,“你说的有道理,本姑娘不愿意,你还是自己去吧。”说完,孟若渔将手里的衣物一股脑抛到了狄尘的脸上。
狄小世子像是一只狡猾的大狗,从衣物里探出头来:“嘿嘿嘿……小渔口是心非,若是不愿为何还在这里收拾衣物。定是放心不下本世子。”
“闭嘴,得了便宜还卖乖。衣服拿来!”孟若渔懒得和狄小世子争辩,就让他在口舌上占些便宜。
“遵命。”狄尘整了整手里的一堆衣物,突然一件衣服上鲜红的血迹猛然间攫住了他的目光,他的动作一瞬间迟疑了。
“……小渔,”狄尘抬眸看向不明所以的孟若渔,“这血迹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孟若渔的脸色煞白,目光凝滞在半空,不知如何应对。那日咳血染脏的衣服竟被她一时不察扔给了狄尘。
她飞快地思索着怎么应答,忽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那是……葵水……”
孟若渔的声音越说越小,脸蛋越说越红,四个字说的几乎听不到,要不是狄尘耳聪目明,怕是不知道她在讲什么。
话音刚落,原本闹腾的房间猛然间安静下来,宛如无人一般死寂。两人脸上都闪过窘迫。
此时,孟若渔恨不得撕了自己的嘴,找什么理由不好非得用这种私密地事情作为托词。她现在只能一边在心里喊着救命,一边红着脸蛋找个地缝让她钻进去冷静冷静。
狄尘也在孟若渔的话语声中呆愣在原地,“葵水”,这个词对于不及弱冠之年的狄小世子有些刺耳。一时间烫得他脸红脖子粗,一向伶俐的口齿好像一下子丧失了功能,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双手还傻傻地捧着那件衣服,刺目的血迹大剌剌地展露在两人面前。
为了打破这磨人的诡异寂静,孟若渔只得先出声:“喂,还不快给我……”
只见狄小世子同手同脚地一步步走过去,宛如捧着什么圣物,双手呈给了孟若渔。
狄尘太过震惊于孟若渔的话,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若是葵水又为何会在衣袖上。
孟若渔利索地伸手接过,暗暗摸了一把冷汗,虽说这理由尴尬了些,但好歹让狄尘没有精力顾及其他,继续追问。她吐出了胸口一直提着的那口气。
她一次次违背生死之道,让魂魄再现于人世,使得自己身体难以支撑。这件事她不知道该如何同狄尘讲,她这能看到魂魄的能力本就奇异,纵使告诉狄尘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徒增一个人的担心。思来想去,还是自己一个人硬撑着好些。
她正把衣服藏在了身后,暗自思索着,就听见狄尘小心翼翼的探询声传来:“小渔……你可有什么不适?”
狄小世子还懂得挺多,孟若渔撇了撇嘴,眯着眸子狡黠地看过去,揶揄地说:“难受,手脚都不舒服,腰也酸痛。”说完还装模做样地“哎呦”吆喝了一声。
就见狄尘红着脸,伸手将孟若渔扶到了床榻上:“那你不要做了,歇下吧。”
“那可不行,要去山上待两年,行李可得备足。”其实孟若渔真没什么大碍,就算是真的来了葵水,她的反应也不是很大。刚才不过是想要捉弄狄尘,却没想到他竟然当了真。
狄尘按住了她的肩,蹲下身子仰头看向她:“小渔,你可知,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陪着我。”
狄尘抬眸,眼角的泪痣在烛光下殷红得耀眼:“有你,我便什么都有了。”
孟若渔脸上方才的血色还没散去,狄尘这一句话又好似点了一把火,烧得红彤彤。眼里的揶揄一时间化成了一汪柔软的春水,这般热切、真挚的狄尘总是让人如何也招架不住。
“你歇下吧,这些我来收拾,明日鸡鸣,我们便动身。”狄尘在孟若渔的发顶抚了抚,轻柔地说道。
孟若渔感受到了狄尘手心的温度,懵懵懂懂地点头应下。
狄尘拿开自己的手,起身欲离,下一瞬,却猛然被孟若渔攥紧了小指。他回身低头望去,少女低垂着头颅,细碎的鬓发散在额前,遮住了那双明丽动人的眸子。
不及狄尘出声询问,孟若渔使了些力气,将面前的狄尘拽到床榻上,堪堪撑着肘,将她拢在身下。
孟若渔抬眸看去,对上狄尘有些愕然的眼睛,露出了灿然笑意,一双杏眼笑弯成了月牙。
她抬手,指尖轻盈地落在狄尘左侧的脸颊,接着轻柔地摩挲着,随后滑落在眼角,在那颗朱砂痣上点了点:“狄尘……”
“嗯。”
“狄尘。”
“在。”
“狄尘。”
“我在。”
“狄老狗……”
闻言,狄尘低声笑了笑,将脸颊在孟若渔的手心里蹭了蹭:“小渔,我在。”
孟若渔伸出手指,捏住了狄尘柔软的脸颊:“……狄尘,你个大傻子。”
“在下只愿做小渔的大傻子。”
“虚情假意,油嘴滑舌。”
“言之凿凿,肺腑之意。”
狄尘丝毫不避讳,直接又热烈地俯身与孟若渔对视而望,嘴角带着灼灼笑意。
孟若渔心中忽地柔软了,软成一滩春水,在眼中荡开圈圈涟漪。她伸出手臂环住了狄尘的脖颈,伸长纤细雪白的颈项,抬头在狄尘眼角的泪痣上落下一吻,留了些水色。
她勾起唇畔,猝不及防地攀住狄尘宽厚有力的肩膀,将他拽向自己怀中,两人双双倒在床榻上,对望而卧。
他们就这样在漆黑的夜色中相拥而眠,等待着黎明时分再次染上生命的灿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