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捧起一把水泼在脸上,现在的我还没有一米七,皮肤也被晒的有点黑。
我打量片刻,觉得我“村花”的名号可能会易主了。
村花不是真的村花,是彭佳封的村花。
她学着骑自行车那年,摔破了头,为了伤口的恢复剪了寸头,自封“村草”,顺便封了我为“村花”。
而这姑娘对村花的定义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肤浅。
我才十几岁,什么模样不好看。
这个念头冒出头的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双脚落到了实处,不再像之前那样飘忽。
就好像那一层年龄的枷锁被解开,我完全融入了十五岁的灵魂。
我又想起隔壁的陶书石,这人与我恰恰相反。
即使是在他还没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他也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他同我置气,又眼巴巴的等我去哄他。
他拥有一个无论何时都很年轻的灵魂,那是躯壳禁锢不了的自由。
我以为我会永远活的老气横秋,但是没有,我好像很快接纳了这具身体,或者说,这具身体很快接纳了我。
我在这样一副年轻躯体的带动下,一言一行都跟着年轻起来。
我缓缓抚上自己的脸,镜子里的人轻轻笑开,青涩面庞上绽放出一个青涩的笑容。
她是少女周余。
少女周余大叫一声扑到床上,又弹起来冲向门外,“阿婆,晚上吃什么呀!”
声音娇俏又明媚。
是一个年轻的灵魂。
*
阿婆没有回我,陶书石趁我待在房间的时候,跑到了阿婆身边献殷勤。
老太太现在笑的跟朵花儿似的,看到我的时候说:“小鱼啊,去洗个西瓜。”
“……”
我认命地洗了个西瓜,切好拿进前院。
陶书石笑的欠揍极了。
我递给他。
“谢谢小鱼。”
他丝毫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可是按着这辈子的发展轨迹来说,我和他认识才不过一个小时。
我咬牙切齿,“不用谢。”
阿婆毫无所觉,“小鱼啊,小陶第一次来,你反正放假没事情,这几天带他去岛上逛逛。”
我面无表情,“他又不是傻子,自己认识路。”
陶书石却说:“奶奶,我不认识路,不然也不会找错地方了。”
我不可置信,“你哪里找错,你明明说你就是来——”
我猛的停住,哦对,是我跟阿婆说的他找错了路,也是我跟阿婆说他要去南岛旅游。
我闭眼,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
我又说:“阿婆,我还有作业要写。”
阿婆嗔怪,“你这孩子,暑假还有那么长呢,而且,哪一次你不是最后几天抄答案抄完的,跟着佳佳一起。”
“……”
我无言以对。
陶书石笑的更放肆了,他在嘲笑我,他是那种一放假就把所有作业写完的人。
现在是七月下旬,他肯定已经把作业写完了。
我看着他那一口白牙,觉得他今天能自己把自己笑死。
*
晚饭吃的相当隆重,阿婆亲自下厨,全程不要我插手,如果不是陶书石,我跟阿婆会吃剩饭。
所有菜几乎都换成了陶书石喜欢的口味,甚至我喜欢的煎鱼,都按着陶书石的口味换成了鱼汤。
“阿婆,你怎么知道他的口味。”
“他说他是榆城人,你小姑也在那边,她以前打电话说过,榆城人吃得清淡。”
小姑叫周茹,是当年岛上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之一,其中小姑考的最好,毕业后没有留在外省,回了榆城,在榆城一中当教师。
其实岛上人的口味和榆城差不多,毕竟是一个省,只是阿婆是外省人,喜辣,我和小姑的口味也都继承了阿婆。
饭桌上阿婆坐一边,我和陶书石各坐在阿婆的左右手。
这厮惯会哄人,甜言蜜语成串往外冒。
“奶奶炖的鱼汤好鲜。”
“奶奶炒的青菜好好吃。”
“青椒肉丝也很好吃。”
阿婆被哄的心花怒放。
我狠狠嚼着米饭,只恨不能把陶书石的嘴缝上。
“小鱼煮的米饭也很好吃。”
我抬眼,陶书石捧着米饭,眼睛亮晶晶的。
我轻轻嗯了一声,米饭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不都是那个味儿吗?
吃过饭后天已经黑了,我去刷碗,厨房的灯坏了,我只好把锅碗搬到后院的水龙头下面。
我蹲在地上,心想得找个时间去买个灯泡,总不能晚上一直在院里洗碗。
回神时,眼前一片暗色,我看着那个人影,侧头说:“你挡着我的光了。”
陶书石让开一点,我看到他手里拿了一个小板凳。
于是就变成了我坐在小板凳上洗碗,他蹲着,很自觉地拿过去清掉上面的泡沫。
阿婆在前院乘凉,收音机里的黄梅戏顺着大开的门传到后院。
老人家耳朵不好,声音开的有些大,但因为隔了一段距离,传到后院时,只剩隐隐约约的腔调。
也幸好我跟阿婆住的偏,周围只有零星几座房子,住的也是跟阿婆一样的老人。
否则我们会被投诉的,我想。
“你怎么知道我的陶是陶罐的陶。”
陶书石突然问。
我偏头去看他,他也正好在看我,后院昏黄的灯光打在他的侧脸,我没来由想起了上辈子。
在床上的时候,我喜欢开一盏小夜灯,就如此刻的昏暗,我可以看到陶书石的脸,但不会太清晰,额角的汗水被暖光照的晶莹,他整个人性感的要命。
“小鱼?”
我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猛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天呐,周余,你简直无可救药,他如今才十五岁。
“小鱼!”
陶书石惊呼,“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把脸转回来看着锅里的碗,语气平静,“抽疯。”
陶书石从我左边绕到右边,看了看我的脸,把手上的水在白T上蹭干,来擦我刚刚沾在脸上的泡沫。
我手里的碗一松,在他还没有碰到我之前,我站了起来。
“做什么。”
我眉头皱的死紧。
陶书石一脸诚恳,“给你擦泡沫啊,你手上有泡沫,自己擦不干净的。”
他坦荡的很,倒显得我心里有鬼。
我嗯了一声,低下头用肩膀擦了一下脸,重新坐下,“不用了,还剩两个碗,赶紧洗了吧。”
一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话,陶书石蹲着清碗,不知道是不是终于意识到不妥,耳尖都红了。
他很容易害羞。
洗完后陶书石把碗放回厨房,我拿着手电筒给他照光。
他合上柜门,说:“小鱼,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倚在木门边,“什么?”
他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我的陶是陶罐的陶。”
我看着他,语气相当平静,既不掩耳盗铃般的多说,也不含糊其辞的少说,“猜的,这个常见。”
他不知信了没有,走过来,“我们出去吧。”
前院也有一盏夜灯,照亮厨房到堂门前的路,我关了手电,走在前面。
阿婆听见声音,侧头说:“小鱼啊,去给你彭叔说一声,明天不出海了。”
她终究还是不希望我出海。
我应声,去了彭家,开门的是彭佳的母亲,一个很温柔的人,“小鱼。”
“许姨。”
她笑,侧身让我进院里,指着二楼右边的房间说:“佳佳堂哥给她带了个游戏机回来,她正在玩儿呢。”
我仰头看了一眼,对她说:“许姨,家里有客人,我这几天都不跟彭叔出海了。”
我们往屋里走。
许姨没说什么,她是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的,“那我给老彭说一声,不去也好,多漂亮一娃,晒的跟煤球似的。”
她还有事情要忙,直接让我去二楼找彭佳。
“嘟嘟—”
彭佳打开门,有些诧异地说:“你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了。”
“……”
只是一些上辈子带到这辈子的习惯罢了。
我说:“我明天不跟着彭叔出海了。”
彭佳递给我一个手柄,混不在意说:“哦。”
我说:“你怎么不问为什么。”
彭佳侧过头,上上下下打量我一眼,“你不向来都是这样吗?”
她伸手,竖起三根手指,又收回一根,“三心二意,啥都图个新鲜感,所以你说不去了,我一点都不意外。”
倒也不用如此一针见血。
不过,这次情况可不一样了。
“不是,家里来了客人,阿婆让我这几天陪他在岛上逛逛。”
彭佳的注意力都在游戏上,敷衍说:“行,那你今晚在我这里睡?”
我想了想,“今晚不了,以后吧。”
也不知道陶书石要整什么幺蛾子,他敢一个人从省会城市跑到这里来,要说他不敢一个人逛小岛,我是不信的。
这一出神,游戏上的小人就死了。
我愣住,侧头看彭佳,正对上她阴恻恻的眼神。
我咳了一声,脚底抹油跑了。
回去的时候将近九点,阿婆已经睡了,陶书石在院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干嘛。
冷色的光投在他脸上,显得他皮肤更白了。
我回身锁了院门,走过去,本来想直接上楼的,陶书石却放下手机,目不转睛看着我。
我避无可避,说了句,“早点睡。”
陶书石笑了,“你以前也睡这么早吗?”
当然不是。
我说:“我没有要睡啊。”
“那你让我早点睡。”
大哥,我就是客套一下,没必要这么较真吧。
他站起来,“小鱼,我可以这样叫你吗?”
“你不是已经这样叫了吗?”
“虽然是有点晚,但我还是想征求一下你的同意。”
我垂眼,踢了踢脚边的石子,声音有些闷,“随你。”
我没有看见陶书石唇角的笑意,极为浅淡,我只听到他的声音含着笑。
“小鱼。”
真不知道叫一个小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我打量片刻,觉得我“村花”的名号可能会易主了。
村花不是真的村花,是彭佳封的村花。
她学着骑自行车那年,摔破了头,为了伤口的恢复剪了寸头,自封“村草”,顺便封了我为“村花”。
而这姑娘对村花的定义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肤浅。
我才十几岁,什么模样不好看。
这个念头冒出头的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双脚落到了实处,不再像之前那样飘忽。
就好像那一层年龄的枷锁被解开,我完全融入了十五岁的灵魂。
我又想起隔壁的陶书石,这人与我恰恰相反。
即使是在他还没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他也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他同我置气,又眼巴巴的等我去哄他。
他拥有一个无论何时都很年轻的灵魂,那是躯壳禁锢不了的自由。
我以为我会永远活的老气横秋,但是没有,我好像很快接纳了这具身体,或者说,这具身体很快接纳了我。
我在这样一副年轻躯体的带动下,一言一行都跟着年轻起来。
我缓缓抚上自己的脸,镜子里的人轻轻笑开,青涩面庞上绽放出一个青涩的笑容。
她是少女周余。
少女周余大叫一声扑到床上,又弹起来冲向门外,“阿婆,晚上吃什么呀!”
声音娇俏又明媚。
是一个年轻的灵魂。
*
阿婆没有回我,陶书石趁我待在房间的时候,跑到了阿婆身边献殷勤。
老太太现在笑的跟朵花儿似的,看到我的时候说:“小鱼啊,去洗个西瓜。”
“……”
我认命地洗了个西瓜,切好拿进前院。
陶书石笑的欠揍极了。
我递给他。
“谢谢小鱼。”
他丝毫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可是按着这辈子的发展轨迹来说,我和他认识才不过一个小时。
我咬牙切齿,“不用谢。”
阿婆毫无所觉,“小鱼啊,小陶第一次来,你反正放假没事情,这几天带他去岛上逛逛。”
我面无表情,“他又不是傻子,自己认识路。”
陶书石却说:“奶奶,我不认识路,不然也不会找错地方了。”
我不可置信,“你哪里找错,你明明说你就是来——”
我猛的停住,哦对,是我跟阿婆说的他找错了路,也是我跟阿婆说他要去南岛旅游。
我闭眼,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
我又说:“阿婆,我还有作业要写。”
阿婆嗔怪,“你这孩子,暑假还有那么长呢,而且,哪一次你不是最后几天抄答案抄完的,跟着佳佳一起。”
“……”
我无言以对。
陶书石笑的更放肆了,他在嘲笑我,他是那种一放假就把所有作业写完的人。
现在是七月下旬,他肯定已经把作业写完了。
我看着他那一口白牙,觉得他今天能自己把自己笑死。
*
晚饭吃的相当隆重,阿婆亲自下厨,全程不要我插手,如果不是陶书石,我跟阿婆会吃剩饭。
所有菜几乎都换成了陶书石喜欢的口味,甚至我喜欢的煎鱼,都按着陶书石的口味换成了鱼汤。
“阿婆,你怎么知道他的口味。”
“他说他是榆城人,你小姑也在那边,她以前打电话说过,榆城人吃得清淡。”
小姑叫周茹,是当年岛上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之一,其中小姑考的最好,毕业后没有留在外省,回了榆城,在榆城一中当教师。
其实岛上人的口味和榆城差不多,毕竟是一个省,只是阿婆是外省人,喜辣,我和小姑的口味也都继承了阿婆。
饭桌上阿婆坐一边,我和陶书石各坐在阿婆的左右手。
这厮惯会哄人,甜言蜜语成串往外冒。
“奶奶炖的鱼汤好鲜。”
“奶奶炒的青菜好好吃。”
“青椒肉丝也很好吃。”
阿婆被哄的心花怒放。
我狠狠嚼着米饭,只恨不能把陶书石的嘴缝上。
“小鱼煮的米饭也很好吃。”
我抬眼,陶书石捧着米饭,眼睛亮晶晶的。
我轻轻嗯了一声,米饭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不都是那个味儿吗?
吃过饭后天已经黑了,我去刷碗,厨房的灯坏了,我只好把锅碗搬到后院的水龙头下面。
我蹲在地上,心想得找个时间去买个灯泡,总不能晚上一直在院里洗碗。
回神时,眼前一片暗色,我看着那个人影,侧头说:“你挡着我的光了。”
陶书石让开一点,我看到他手里拿了一个小板凳。
于是就变成了我坐在小板凳上洗碗,他蹲着,很自觉地拿过去清掉上面的泡沫。
阿婆在前院乘凉,收音机里的黄梅戏顺着大开的门传到后院。
老人家耳朵不好,声音开的有些大,但因为隔了一段距离,传到后院时,只剩隐隐约约的腔调。
也幸好我跟阿婆住的偏,周围只有零星几座房子,住的也是跟阿婆一样的老人。
否则我们会被投诉的,我想。
“你怎么知道我的陶是陶罐的陶。”
陶书石突然问。
我偏头去看他,他也正好在看我,后院昏黄的灯光打在他的侧脸,我没来由想起了上辈子。
在床上的时候,我喜欢开一盏小夜灯,就如此刻的昏暗,我可以看到陶书石的脸,但不会太清晰,额角的汗水被暖光照的晶莹,他整个人性感的要命。
“小鱼?”
我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猛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天呐,周余,你简直无可救药,他如今才十五岁。
“小鱼!”
陶书石惊呼,“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把脸转回来看着锅里的碗,语气平静,“抽疯。”
陶书石从我左边绕到右边,看了看我的脸,把手上的水在白T上蹭干,来擦我刚刚沾在脸上的泡沫。
我手里的碗一松,在他还没有碰到我之前,我站了起来。
“做什么。”
我眉头皱的死紧。
陶书石一脸诚恳,“给你擦泡沫啊,你手上有泡沫,自己擦不干净的。”
他坦荡的很,倒显得我心里有鬼。
我嗯了一声,低下头用肩膀擦了一下脸,重新坐下,“不用了,还剩两个碗,赶紧洗了吧。”
一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话,陶书石蹲着清碗,不知道是不是终于意识到不妥,耳尖都红了。
他很容易害羞。
洗完后陶书石把碗放回厨房,我拿着手电筒给他照光。
他合上柜门,说:“小鱼,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倚在木门边,“什么?”
他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我的陶是陶罐的陶。”
我看着他,语气相当平静,既不掩耳盗铃般的多说,也不含糊其辞的少说,“猜的,这个常见。”
他不知信了没有,走过来,“我们出去吧。”
前院也有一盏夜灯,照亮厨房到堂门前的路,我关了手电,走在前面。
阿婆听见声音,侧头说:“小鱼啊,去给你彭叔说一声,明天不出海了。”
她终究还是不希望我出海。
我应声,去了彭家,开门的是彭佳的母亲,一个很温柔的人,“小鱼。”
“许姨。”
她笑,侧身让我进院里,指着二楼右边的房间说:“佳佳堂哥给她带了个游戏机回来,她正在玩儿呢。”
我仰头看了一眼,对她说:“许姨,家里有客人,我这几天都不跟彭叔出海了。”
我们往屋里走。
许姨没说什么,她是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的,“那我给老彭说一声,不去也好,多漂亮一娃,晒的跟煤球似的。”
她还有事情要忙,直接让我去二楼找彭佳。
“嘟嘟—”
彭佳打开门,有些诧异地说:“你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了。”
“……”
只是一些上辈子带到这辈子的习惯罢了。
我说:“我明天不跟着彭叔出海了。”
彭佳递给我一个手柄,混不在意说:“哦。”
我说:“你怎么不问为什么。”
彭佳侧过头,上上下下打量我一眼,“你不向来都是这样吗?”
她伸手,竖起三根手指,又收回一根,“三心二意,啥都图个新鲜感,所以你说不去了,我一点都不意外。”
倒也不用如此一针见血。
不过,这次情况可不一样了。
“不是,家里来了客人,阿婆让我这几天陪他在岛上逛逛。”
彭佳的注意力都在游戏上,敷衍说:“行,那你今晚在我这里睡?”
我想了想,“今晚不了,以后吧。”
也不知道陶书石要整什么幺蛾子,他敢一个人从省会城市跑到这里来,要说他不敢一个人逛小岛,我是不信的。
这一出神,游戏上的小人就死了。
我愣住,侧头看彭佳,正对上她阴恻恻的眼神。
我咳了一声,脚底抹油跑了。
回去的时候将近九点,阿婆已经睡了,陶书石在院里,拿着手机不知道在干嘛。
冷色的光投在他脸上,显得他皮肤更白了。
我回身锁了院门,走过去,本来想直接上楼的,陶书石却放下手机,目不转睛看着我。
我避无可避,说了句,“早点睡。”
陶书石笑了,“你以前也睡这么早吗?”
当然不是。
我说:“我没有要睡啊。”
“那你让我早点睡。”
大哥,我就是客套一下,没必要这么较真吧。
他站起来,“小鱼,我可以这样叫你吗?”
“你不是已经这样叫了吗?”
“虽然是有点晚,但我还是想征求一下你的同意。”
我垂眼,踢了踢脚边的石子,声音有些闷,“随你。”
我没有看见陶书石唇角的笑意,极为浅淡,我只听到他的声音含着笑。
“小鱼。”
真不知道叫一个小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