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绝户
时下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微亮,村中女人遂携衣篓和衣槌结伴去小溪洗衣裳。
蔡毅生母去世后,家里早起便比其他家晚些,晨光不兴的小溪边,是蔡毅家以往不会踏足的地方,洗衣裳的女人们放肆地对他家品头论足。
“前天蔡毅媳妇又生了个女儿,我看他家是生不出儿子了,这打猎的手艺只能传给族人。昨天夜里,二狗怕别人和他儿子抢,连夜把蔡毅请家里去吃酒。”
“这二狗也是个浑人,人家家里刚弄瓦嘞,不道买点东西去贺喜,还把人家男人请出来吃酒。”
“二狗咋知道生了女儿蔡毅心里好不好受,道不定请出去吃酒还舒坦。”
“哈哈,你也是个浑人,还给二狗找补。”
“道二狗浑,人家二狗精得很。蔡毅家没有儿子,这徒弟本遂是半子,除了学手艺,以后房子田地还有余产,哪个不能留给徒弟?他几个女儿日后出嫁不要徒弟出力?他夫妻两个以后办事不要徒弟出力?”
溪水畔上的嬉笑声渐渐小了,不少捶衣裳的女人都若有所思。
蔡薇蔡芸姐妹二人提着衣篓站在小溪不远的山坡下,妇女们的说话声飘了过来。
蔡芸听到村里人对她家的议论,鼓着脸遂要冲过去。
蔡薇扯住二妹的袖子阻止,劝道:“芸妹,我们换个地洗尿布。”
“阿姐,我偏不让她们胡说八道,你不让我去,我回去和阿母说去!”
“别,阿母生五妹有些艰难,昨日才醒来,今日便要照看妹妹吃喝拉撒,她累得很,不要拿这些闲言碎语去烦她了。”
“那这么算了?”蔡芸历来听阿姐的话,虽然嘴上称要找谁理论、要找谁告状,但阿姐一阻止,她便跟在阿姐屁股后面去找别的地洗尿布。
“那能怎么办?她们也没说错。”蔡薇垂眸朝小溪上游走去。
阿母难产生下五妹后,产婆对阿翁道阿母再也不能生了时,她觉得天都要塌了。
蔡薇是家中长女,又受过祖母几年教导,早已知事。
她知晓家中无男丁的后患,那些人虽是碎嘴子但话没说错。
蔡薇捶打着尿布,神思飞远。阿翁会不会把她嫁给他徒弟?这样家里的东西才能进自家人手里。
接连几天长姐的神不附体,蔡芸都看在眼里——洗漱洁身之时、吃饭干活之刻。
然而每次她问时,长姐都闪烁其词。
蔡芸煞有其事地摇头叹息后,大口吞咽着豆粥。
武平女见两个女儿快吃完了,朝蔡毅点头示意他发声。
蔡毅故意咳嗽几声,道:“都吃饱了?我说个事。”
蔡薇放下碗筷,端正坐好望向父亲。
蔡芸端着大碗停顿下来,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蔡毅,直把蔡毅盯得头皮发麻。
蔡毅对二女儿呵斥道:“把碗放下听大人讲话!你以后每日跟着我习武打猎。”
“什么?”蔡薇惊立。
蔡毅凶狠的眼神望着二女儿:“你听到没有?”
蔡芸在阿翁的怒目之下乖巧地点头。
蔡薇稳住神色,“怎么忽然让二女跟着阿翁学打猎?她不到十岁,还是个女郎,这样出去旁人岂不耻笑吾家?”
蔡毅摆手,“小时候练武才能打好基础,我就是太晚学武功夫不到家。”
见父亲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蔡薇转头着急地看着阿母。
武平女把调羹放入装着鱼片汤的碗中,眉眼含笑:“让你二妹学武正是我给你阿翁提的主意。二女力气大,正是学武的好苗子。你阿翁把手艺传给你二妹,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听到阿母的这番话,蔡薇寒毛卓竖!竟真被祖母料中了,她的亲生母亲居然真的是祸家之源……
武平女没把大女儿惊恐的样子当回事,她明白世人难以接受女子学武,但她知晓丈夫能接受。
她那持续多日劝说丈夫的毅力,在于上辈子小女先是同男儿读书,后拜师傅学武,都在丈夫的默许之下。
为了女儿,她什么都能做。她唯独担忧的只有一点,今日之举,是否会影响小女日后的大事。
直到她刚刚看见二女听闻消息后眼中的好奇,她忽然想起上辈子小女的一句话。
“天下之丈夫骂我鸡司晨而已,女子为其父、夫、子亦皆来伐我。若妇人识自性者,想我支持者众,吾政亦善。”
上辈子芙儿曾叹息二女新朝建立之前遂战死沙场,若这辈子年少学武精通武艺活到新朝之后,想必即是芙儿话里的支持者。
饭后,两个女儿忙活灶间的活计,武平女进屋抱小女儿喂食,蔡毅准备明日白天去给阿母阿翁上坟用的香火与贡品。
自母亲去世,蔡毅每逢大事,便要去上坟告知阿母,顺便带些贡品给阿翁。
旭日东升,蔡毅提着拜祭用的贡品和香火,朝坟山走去。
在路上,他细细推敲自己做出决定的过程。
那日,两个女儿晒好尿布,跑至他跟前告诉他,有一堆村妇在溪边洗衣时搬弄是非,调笑他家没有儿子,还觊觎他家的余财,着实可恨。
自父亲当滥好人随意收徒却被这些徒弟坑害性命,留他和母亲在人间受苦受难时,他遂发下誓言,绝不当害己利人者。
这些村妇以为他会和他阿翁一样?真是看扁了他蔡毅。
怒极回屋,阿平问他今日为何不进山打猎。
他绝不会说是怕今日怒气影响他进山打猎的安危,撇开话题,问起了之前讲的有三个上门女婿的老汉家事。
阿平摇头,称她不是爱打听闲事的人,别家的事哪能了如指掌。
正当他闷头想自家三个上门女婿从何而来时,阿平又对他提二女儿学武之事。
阿平道:“教二女武艺,让我们不必担心女儿受人欺负。吾家大女尚娇,而二女更壮。如今也不是太平之世,若哪日你出了事,家里都是弱流女子,于此不定之时,使二女受教,一以柔淑女,一以猛战士,岂不稳妥?”
他当时听到妻子突如其来的诅咒只觉得晦气,但又想到昔日当家的生父突然离世,烦躁直言:“当一个女孩注定要嫁人生子时,教她武艺教她打猎有什么用?”
阿平柔声回答:“差矣!嫁人生子依靠旁人良心度日,技艺才是安身立命之道。毅郎,你身为男儿,哪里不知其他男儿心中如何想法?”
他摇头道:“世人多爱女子贤惠持家,而非女子孔武有力。如果吾家女儿学武,旁人会对她嘲弄不已。不仅如此,还会累及全家,我们两个被人说嘴遂算了,几个女儿的婚事都会受挫。本来打算招女婿来家里住遂艰难些,你还想出这个注意,你是想几个女儿成被人嘲笑的老尼不成?”
阿平也许是太介怀家里没有儿子了,行事突然遂失了分寸。说话也颠三倒四,忽然学县里的秀才说话。
家里三个女婿,再加个学武打猎的女儿,他家怕是要成为远近出名的奇观!
蔡毅心下叹息。
“夫郎,你考虑得很周到。凡事各有好坏,全看是好的大于坏的,还是坏的大于好的。”
阿平停顿了一会儿,略一沉吟道:“世人娶妻从来不止看女子是否贤惠持家。乡人务实,二女能打猎赚钱是让夫家得全了好处的事。其他女儿的婚事也不必愁,真心求娶的怎会因妻妹学武退怯?”
他当时叹了口气,来回在房内踱步,妻子的话他怎会不知好赖。
阿平可能感受到他的烦躁,笑道:“与其你一个人在这瞎琢磨,不如出门做些事确认好坏。你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去隔壁永安镇上找那个有名的孙媒婆,把这些女儿的条件说给她听,让她告诉你吾家女儿将来这条件是好是坏。再去宋家坡找老巫女算算,让女婿们住家里和女儿学武这事。最后你去婆母坟前,和她说道说道,到那时毅郎遂知道,你想如何做了。”
余下几日,他便照阿平的话去做了。
直到今日,他做好了决定,并来给阿母阿翁上坟,告诉他们这件事。
蔡毅一路劈柴来到父母坟前,分放好贡品和香油,给父亲打了几个拜,告诉他家里几口人,希望他保佑全家。
给父亲拜祭完了,蔡毅跪在母亲坟前,注视着墓碑,口中悄声与阿母话家常。
阿母在世上时对阿平体贴入微,如亲女儿一般对待阿平。
她对阿平只有一个要求,遂是为蔡家生个传宗接代的男儿。
这话传出去,没人不说阿母对阿平好的。
毕竟,在其他婆婆那里,生儿子只是微末要求。
蔡毅烧着纸钱,同阿母悄声念叨:“阿母,我和阿平商量好了。没儿子也不怕,日后让几个女婿到家里来住,我不会自己要求孩子姓什么,成了婚遂自己当家。大女日后跟着阿平学做膳,二女跟着我学打猎习武。”
“我去隔壁镇问过孙媒婆,吾家女儿的条件日后是否容易成婚。孙媒婆满口答应,她说能成,你孙女们长得好,再加上有手艺,就是放在县里都能嫁。至于日后女婿住岳丈家中也不算大事,许多人家儿子太多住不开,有赘婿的好处却不必受赘婿的苦,多的是好处。”
提及这里蔡毅笑出了声,“孙媒婆问这两个娘子要不要马上做媒,我道这两个娘子还小,今日只是替人问问行情,日后一定让她来做媒。又给她塞了土鸡蛋,让她别嚷嚷出去。孙媒婆说她做这行能做得这么好,就是不说闲话。”
“我还去宋家坡算了命。算命的巫女道,你儿子上辈子吃了女儿国里酿的酒,这辈子没有儿子的命。只要养好这几个女儿日后别随便把她们嫁出去,吾家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同阿母谈完家事,蔡毅感觉胸中的大石被搬走了,令他感到久违的轻松。
站起身来,和母亲说了此行的最后一句:“你生前和阿平关系好,只有生儿子这事梗在你们婆媳中,你儿媳妇尽力生了五胎,谁知都是女儿,这都是你儿子的命,别怪阿平。”
蔡毅生母去世后,家里早起便比其他家晚些,晨光不兴的小溪边,是蔡毅家以往不会踏足的地方,洗衣裳的女人们放肆地对他家品头论足。
“前天蔡毅媳妇又生了个女儿,我看他家是生不出儿子了,这打猎的手艺只能传给族人。昨天夜里,二狗怕别人和他儿子抢,连夜把蔡毅请家里去吃酒。”
“这二狗也是个浑人,人家家里刚弄瓦嘞,不道买点东西去贺喜,还把人家男人请出来吃酒。”
“二狗咋知道生了女儿蔡毅心里好不好受,道不定请出去吃酒还舒坦。”
“哈哈,你也是个浑人,还给二狗找补。”
“道二狗浑,人家二狗精得很。蔡毅家没有儿子,这徒弟本遂是半子,除了学手艺,以后房子田地还有余产,哪个不能留给徒弟?他几个女儿日后出嫁不要徒弟出力?他夫妻两个以后办事不要徒弟出力?”
溪水畔上的嬉笑声渐渐小了,不少捶衣裳的女人都若有所思。
蔡薇蔡芸姐妹二人提着衣篓站在小溪不远的山坡下,妇女们的说话声飘了过来。
蔡芸听到村里人对她家的议论,鼓着脸遂要冲过去。
蔡薇扯住二妹的袖子阻止,劝道:“芸妹,我们换个地洗尿布。”
“阿姐,我偏不让她们胡说八道,你不让我去,我回去和阿母说去!”
“别,阿母生五妹有些艰难,昨日才醒来,今日便要照看妹妹吃喝拉撒,她累得很,不要拿这些闲言碎语去烦她了。”
“那这么算了?”蔡芸历来听阿姐的话,虽然嘴上称要找谁理论、要找谁告状,但阿姐一阻止,她便跟在阿姐屁股后面去找别的地洗尿布。
“那能怎么办?她们也没说错。”蔡薇垂眸朝小溪上游走去。
阿母难产生下五妹后,产婆对阿翁道阿母再也不能生了时,她觉得天都要塌了。
蔡薇是家中长女,又受过祖母几年教导,早已知事。
她知晓家中无男丁的后患,那些人虽是碎嘴子但话没说错。
蔡薇捶打着尿布,神思飞远。阿翁会不会把她嫁给他徒弟?这样家里的东西才能进自家人手里。
接连几天长姐的神不附体,蔡芸都看在眼里——洗漱洁身之时、吃饭干活之刻。
然而每次她问时,长姐都闪烁其词。
蔡芸煞有其事地摇头叹息后,大口吞咽着豆粥。
武平女见两个女儿快吃完了,朝蔡毅点头示意他发声。
蔡毅故意咳嗽几声,道:“都吃饱了?我说个事。”
蔡薇放下碗筷,端正坐好望向父亲。
蔡芸端着大碗停顿下来,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蔡毅,直把蔡毅盯得头皮发麻。
蔡毅对二女儿呵斥道:“把碗放下听大人讲话!你以后每日跟着我习武打猎。”
“什么?”蔡薇惊立。
蔡毅凶狠的眼神望着二女儿:“你听到没有?”
蔡芸在阿翁的怒目之下乖巧地点头。
蔡薇稳住神色,“怎么忽然让二女跟着阿翁学打猎?她不到十岁,还是个女郎,这样出去旁人岂不耻笑吾家?”
蔡毅摆手,“小时候练武才能打好基础,我就是太晚学武功夫不到家。”
见父亲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蔡薇转头着急地看着阿母。
武平女把调羹放入装着鱼片汤的碗中,眉眼含笑:“让你二妹学武正是我给你阿翁提的主意。二女力气大,正是学武的好苗子。你阿翁把手艺传给你二妹,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听到阿母的这番话,蔡薇寒毛卓竖!竟真被祖母料中了,她的亲生母亲居然真的是祸家之源……
武平女没把大女儿惊恐的样子当回事,她明白世人难以接受女子学武,但她知晓丈夫能接受。
她那持续多日劝说丈夫的毅力,在于上辈子小女先是同男儿读书,后拜师傅学武,都在丈夫的默许之下。
为了女儿,她什么都能做。她唯独担忧的只有一点,今日之举,是否会影响小女日后的大事。
直到她刚刚看见二女听闻消息后眼中的好奇,她忽然想起上辈子小女的一句话。
“天下之丈夫骂我鸡司晨而已,女子为其父、夫、子亦皆来伐我。若妇人识自性者,想我支持者众,吾政亦善。”
上辈子芙儿曾叹息二女新朝建立之前遂战死沙场,若这辈子年少学武精通武艺活到新朝之后,想必即是芙儿话里的支持者。
饭后,两个女儿忙活灶间的活计,武平女进屋抱小女儿喂食,蔡毅准备明日白天去给阿母阿翁上坟用的香火与贡品。
自母亲去世,蔡毅每逢大事,便要去上坟告知阿母,顺便带些贡品给阿翁。
旭日东升,蔡毅提着拜祭用的贡品和香火,朝坟山走去。
在路上,他细细推敲自己做出决定的过程。
那日,两个女儿晒好尿布,跑至他跟前告诉他,有一堆村妇在溪边洗衣时搬弄是非,调笑他家没有儿子,还觊觎他家的余财,着实可恨。
自父亲当滥好人随意收徒却被这些徒弟坑害性命,留他和母亲在人间受苦受难时,他遂发下誓言,绝不当害己利人者。
这些村妇以为他会和他阿翁一样?真是看扁了他蔡毅。
怒极回屋,阿平问他今日为何不进山打猎。
他绝不会说是怕今日怒气影响他进山打猎的安危,撇开话题,问起了之前讲的有三个上门女婿的老汉家事。
阿平摇头,称她不是爱打听闲事的人,别家的事哪能了如指掌。
正当他闷头想自家三个上门女婿从何而来时,阿平又对他提二女儿学武之事。
阿平道:“教二女武艺,让我们不必担心女儿受人欺负。吾家大女尚娇,而二女更壮。如今也不是太平之世,若哪日你出了事,家里都是弱流女子,于此不定之时,使二女受教,一以柔淑女,一以猛战士,岂不稳妥?”
他当时听到妻子突如其来的诅咒只觉得晦气,但又想到昔日当家的生父突然离世,烦躁直言:“当一个女孩注定要嫁人生子时,教她武艺教她打猎有什么用?”
阿平柔声回答:“差矣!嫁人生子依靠旁人良心度日,技艺才是安身立命之道。毅郎,你身为男儿,哪里不知其他男儿心中如何想法?”
他摇头道:“世人多爱女子贤惠持家,而非女子孔武有力。如果吾家女儿学武,旁人会对她嘲弄不已。不仅如此,还会累及全家,我们两个被人说嘴遂算了,几个女儿的婚事都会受挫。本来打算招女婿来家里住遂艰难些,你还想出这个注意,你是想几个女儿成被人嘲笑的老尼不成?”
阿平也许是太介怀家里没有儿子了,行事突然遂失了分寸。说话也颠三倒四,忽然学县里的秀才说话。
家里三个女婿,再加个学武打猎的女儿,他家怕是要成为远近出名的奇观!
蔡毅心下叹息。
“夫郎,你考虑得很周到。凡事各有好坏,全看是好的大于坏的,还是坏的大于好的。”
阿平停顿了一会儿,略一沉吟道:“世人娶妻从来不止看女子是否贤惠持家。乡人务实,二女能打猎赚钱是让夫家得全了好处的事。其他女儿的婚事也不必愁,真心求娶的怎会因妻妹学武退怯?”
他当时叹了口气,来回在房内踱步,妻子的话他怎会不知好赖。
阿平可能感受到他的烦躁,笑道:“与其你一个人在这瞎琢磨,不如出门做些事确认好坏。你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去隔壁永安镇上找那个有名的孙媒婆,把这些女儿的条件说给她听,让她告诉你吾家女儿将来这条件是好是坏。再去宋家坡找老巫女算算,让女婿们住家里和女儿学武这事。最后你去婆母坟前,和她说道说道,到那时毅郎遂知道,你想如何做了。”
余下几日,他便照阿平的话去做了。
直到今日,他做好了决定,并来给阿母阿翁上坟,告诉他们这件事。
蔡毅一路劈柴来到父母坟前,分放好贡品和香油,给父亲打了几个拜,告诉他家里几口人,希望他保佑全家。
给父亲拜祭完了,蔡毅跪在母亲坟前,注视着墓碑,口中悄声与阿母话家常。
阿母在世上时对阿平体贴入微,如亲女儿一般对待阿平。
她对阿平只有一个要求,遂是为蔡家生个传宗接代的男儿。
这话传出去,没人不说阿母对阿平好的。
毕竟,在其他婆婆那里,生儿子只是微末要求。
蔡毅烧着纸钱,同阿母悄声念叨:“阿母,我和阿平商量好了。没儿子也不怕,日后让几个女婿到家里来住,我不会自己要求孩子姓什么,成了婚遂自己当家。大女日后跟着阿平学做膳,二女跟着我学打猎习武。”
“我去隔壁镇问过孙媒婆,吾家女儿的条件日后是否容易成婚。孙媒婆满口答应,她说能成,你孙女们长得好,再加上有手艺,就是放在县里都能嫁。至于日后女婿住岳丈家中也不算大事,许多人家儿子太多住不开,有赘婿的好处却不必受赘婿的苦,多的是好处。”
提及这里蔡毅笑出了声,“孙媒婆问这两个娘子要不要马上做媒,我道这两个娘子还小,今日只是替人问问行情,日后一定让她来做媒。又给她塞了土鸡蛋,让她别嚷嚷出去。孙媒婆说她做这行能做得这么好,就是不说闲话。”
“我还去宋家坡算了命。算命的巫女道,你儿子上辈子吃了女儿国里酿的酒,这辈子没有儿子的命。只要养好这几个女儿日后别随便把她们嫁出去,吾家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同阿母谈完家事,蔡毅感觉胸中的大石被搬走了,令他感到久违的轻松。
站起身来,和母亲说了此行的最后一句:“你生前和阿平关系好,只有生儿子这事梗在你们婆媳中,你儿媳妇尽力生了五胎,谁知都是女儿,这都是你儿子的命,别怪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