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日常
黎明曙光在天际染红笺时,鸟雀声在蔡家的小院回荡,乡下院子中此起彼伏地响起公鸡打鸣声。
在梦乡依偎的蔡芙,被二姐的声音惊醒。
“芙妹,起了,”蔡芸敞亮的声音催促着妹妹起床,“你再不起来天就热了!阿翁已经在院子里等我们了。”
蔡芙换好衣裳,双手拭目不已,不甚清醒地走至庭中。
清晨空气清新,笼罩着两姐妹,她们习武进展不一,需轮流听蔡毅的话习武锻体。
蔡芙幼小的身躯听从着阿翁的教导,认真做着基本功。
做完基本功后开始学招式,她的四肢伸展,平衡的姿态摇摇欲坠,蔡毅需不时地给摇摆不停的小女调整招式姿势。
蔡芸一边站桩一边看着小妹习武,对她小妹的毅力感到钦佩。她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玩泥巴。
晨光高升,将庭院没有树荫的习武地沐浴在金光之中。
父女三人的早训结束,武平女与大女将饭菜端放在桌案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食。
蔡芙用筷子夹着阿母用时令蔬菜做的鲜嫩可口小菜,再配些罐子里的腌菜,咕噜咕噜地喝下一碗米粥。
少焉,阿翁带着二姐出门劳作,阿母走去镇上看店,大姐拎着衣篓与木槌出门去溪边洗衣裳,只剩下她一人独自在家。
吃朝食时,阿翁吩咐她吃饭休息后,没事就再练一会儿基本功,武功招式不要在没人教她的时候瞎练。
蔡芙吃过朝食,去鸡栏里喂食小鸡,又在院子泥地里涂涂画画。
阿母告诫过她,最近镇上有拍花子的流窜,让她一个人在家不要乱走。
她摸了摸肚子,感觉自己消食后,走到树荫底下,站桩的上半身站得笔直,双脚牢牢地踩在地上。
直到她感到精疲力竭时,她才停下来大口喘着粗气。
方才从外边回来在院子里晾衣裳的蔡薇,看见小妹狼狈的模样忍俊不禁,去正堂的茶缸里倒出凉开水,走过来把碗递给小妹。
蔡芙双手捧碗,小口小口地喝水。
蔡薇拿出洁净的手帕,细心地给妹妹擦拭额前的汗。
“没想到你能坚持习武这么久,小妹。”蔡薇对小妹调侃道, “难不成你真想做个行走江湖的小侠女?”
蔡芙喝完茶水,乖巧端坐在凳子上让姐姐帮她擦汗,微微抬头向姐姐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
“我要当个能文能武的女英雄,就像我从阿母那里听到的故事一样。”
蔡薇笑而摇头,小妹居然把阿母杜撰的故事当真了。
等她长大就知道,这世上没什么能够上天入地的女能者。
蔡薇的笑容中流露出对妹妹的喜爱,她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阿姐相信你能做到的,女英雄。”
长姐进内室缝补衣裳了,这是蔡芙帮不上长姐的事。于是蔡芙心安理得地坐在庭院大树下,抬头望着天发呆,天马行空地东想西想。
她没有告诉长姐的是,在她的世界里,她以为世上应该分为两种人,一种人就像阿母和长姐一样,洗衣做饭料理家事样样行,另一种人如同阿翁和二姐一般,练武打猎在外干活人人夸。
但自己不如阿母会讲故事,不如阿翁会割肉,不如长姐会做饭,不如二姐力气大。
既然这样,那她就要做阿母故事里文武双全的女英雄!
一样比不过家人,那她两样都会,肯定能成为家里最厉害的人。
阿母悄悄和她说了一个只有她们俩知晓的秘密,等她长大后,就送她去读书识字,现下先和阿翁学武,这样就离女英雄不远了。
而且,她最近练武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秘诀,不告诉二姐,说不定这样,她就能赢过二姐了!
“二姐,我今天习武发现一个妙招,不告诉你。”
日近尾声,日光在斑驳的墙壁上斜着长影。
蔡家三姐妹在一起剥豆子,蔡芸正和姊妹们说起今日进山阿翁的勇武,蔡芙突然得意洋洋地出声说自己有个习武妙招。
蔡芸对刚学武的年幼妹妹说有习武妙法的这种话并不放进心里,她无思懒意地问:“什么妙招?”
蔡芙挺起胸脯,从板凳上站起来,她故作神秘,“二姐,你习武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热?”
蔡芸没好气答道:“当然啊。”
“二姐,身体里有热气时,你心情如何?是烦心还是舒畅?”
蔡芙自记事起,就听阿母讲的故事长大,小小的人儿才六岁就已经掌握许多词汇。
“心烦意燥。”蔡芸剥豆子放入碗里,阿母曾教导过,不要忽视家里任何一个人的话,包括小妹。
“二姐,心烦你就如何?”蔡芙神气地摆着站桩的姿势。
不远处正修补农具的蔡毅看到小女古灵精怪的样子忍俊不禁。
“忍着,就像现在这样。”蔡芸的铜铃大眼瞪着小妹说道。
“噗嗤。”蔡薇笑出了声,两个妹妹真是活宝。
蔡芙佯装自己没看到二姐的眼神,脆声道:“二姐,我发现,如果习武的时候身体有热气不能心烦,对这个热气就像哄小宝宝一样,要顺着它,假装和热气是一家人,它就会乖乖地在身体里,这样你就不会心烦,之后练功会更加舒畅。”
蔡芸对小妹的胡思乱想一直抱着不拒绝也不接受的态度,她短促地发了声“哦”。就不理妹妹了。
“小女这个想法不错,当年我在武馆偷师时,听过当时一个师兄说过类似的话。”坐在不远处的蔡毅听到小女的稚嫩话语沉吟道:“难怪武功大家都自幼习武,正是年纪小,才对习武这般纯粹天然。”
听见阿翁突如其来的话,蔡芸停下剥豆子,手指不禁伸入嘴里想事。
“耶!”蔡芙在原地蹦跶,又跳到阿翁身边,杏眼笑如弯月般看着二姐,“二姐有大力气,我有小妙招!等我长大了,说不定我和二姐一眼厉害。”
她又瞅了一眼阿翁,继续说:“还是超过二姐,和阿翁一样厉害!”
蔡毅听到小女的话,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走树上的几只鸟雀。
“你小小年纪,就爱口出狂言,你到底学了谁?阿翁只盼着你习武能自保。”
蔡芸从想事的模样挣脱出来,她欲伸手拿着豆子继续剥。
蔡薇突然轻轻敲打二妹的衣袖,“刚咬了手指,又来剥豆,你快去洗手。”
蔡芸耷拉下肩膀,走至井边蹲下。
蔡芙看到了,连忙跑过去,从木盆里提出水瓢,给二姐的手浇水洗手。
她以为二姐被她方才说的话给奚落了,一边浇水一边从脑袋里挖出村里妇人对二姐赞美的话。
“二姐,别不开心,全村人都夸你,”蔡芙大声向二姐宣布, “她们说,如果女人能当兵,你一定会当将军!”
蔡芸脸上露出笑意,这种笑意,像是一阵涟漪,她转瞬收拾了脸上的笑意,故作不喜:“那我不是男人,以后就什么也干不好了?”
蔡芙没被二姐的话糊弄,她听出了二姐口中笑意,撅嘴道:“阿母真不公平,把你生得像阿翁,把大姐生得像阿母。只有我,同时有阿母和阿翁的好处,超过了你们。村里人都说了,我是村里最好看的小娘子。”
蔡芸洗完了手,想回去继续剥豆子,却发现大姐已经把装着豆子的碗放去灶间了,她朝小妹斜眼说了句“不知羞”,坐在了豆壳堆旁的木凳上。
蔡芙翘着双丫髻跟随二姐坐了回去。
“阿母说了,小娘子要大大方方的。”
“你这是大方吗?你这是自大。”
蔡薇拿着扫帚出来把豆子壳扫在一起,她看着两个妹妹,笑而摇头:“二妹,你不是小孩了,你怎么句句和小妹犟嘴。小妹,阿母不是让你别乱走吗?你什么时候去村里那些阿婶阿奶那里凑热闹的?”
蔡家最小的小娘子皱着眉头,道:“你和二姐就差一岁,从小能一起玩。我和你们差了六七岁,你们都不带我玩。”
蔡芸眼中闪过一丝戏谑,揉了揉蔡复的发髻,道:“你是要和我一起去种田打猎,还是要和大姐一起去洗衣做饭?我们小时候可没你现在这般享福。”
“小妹,你怎么不和村里的小孩玩?”蔡薇作为大姐,给小妹提出真诚的建议。
蔡芙摇了摇头,被二姐揉散架的发髻在头上晃荡,“村里没有与我年龄相近的女童,都是男童。这些男童就爱上树玩泥巴,我不想和他们玩。”
蔡芸想起小时候和男童们一起上树和玩泥巴的自己,心虚摸了摸鼻子。
蔡薇想起小时候被祖母管着只能听祖母的话待在她身边的自己,遗憾望了望天空。
看见两个姐姐发愣的样子,蔡芙叹气,什么时候我才有一起发呆的小伙伴呢?
乡间道上,两驾牛车朝蔡家村驶来,前面一驾车架垂着帷幕,后面一驾装满行李。
帷幕内坐着一大一小,男人看着小童沉默郁气的样子长叹:“阿蘅,你要朝前看,还有许多人等着你。”
“我是你的独子,姜氏芷川。”男童冷脸。
男人笑道:“我可当不起你的父亲。私底下,我们还是以师徒称呼。”
姜芷川轻微摇头:“如今你是天河县姜白,我是姜白独子姜芷川。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1]”
“好,为父听你的,”姜白话一说出口,他的表情变得奇怪,“不过,你有事直接说,不必喊阿翁。”
姜芷川不理他,朝外面喊:“大黑,开快点,我们要天黑前到蔡家村。”
坐在外面驾驶牛车的壮汉听到了里面的声音,对牛甩了一鞭,加快了速度。
在梦乡依偎的蔡芙,被二姐的声音惊醒。
“芙妹,起了,”蔡芸敞亮的声音催促着妹妹起床,“你再不起来天就热了!阿翁已经在院子里等我们了。”
蔡芙换好衣裳,双手拭目不已,不甚清醒地走至庭中。
清晨空气清新,笼罩着两姐妹,她们习武进展不一,需轮流听蔡毅的话习武锻体。
蔡芙幼小的身躯听从着阿翁的教导,认真做着基本功。
做完基本功后开始学招式,她的四肢伸展,平衡的姿态摇摇欲坠,蔡毅需不时地给摇摆不停的小女调整招式姿势。
蔡芸一边站桩一边看着小妹习武,对她小妹的毅力感到钦佩。她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玩泥巴。
晨光高升,将庭院没有树荫的习武地沐浴在金光之中。
父女三人的早训结束,武平女与大女将饭菜端放在桌案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食。
蔡芙用筷子夹着阿母用时令蔬菜做的鲜嫩可口小菜,再配些罐子里的腌菜,咕噜咕噜地喝下一碗米粥。
少焉,阿翁带着二姐出门劳作,阿母走去镇上看店,大姐拎着衣篓与木槌出门去溪边洗衣裳,只剩下她一人独自在家。
吃朝食时,阿翁吩咐她吃饭休息后,没事就再练一会儿基本功,武功招式不要在没人教她的时候瞎练。
蔡芙吃过朝食,去鸡栏里喂食小鸡,又在院子泥地里涂涂画画。
阿母告诫过她,最近镇上有拍花子的流窜,让她一个人在家不要乱走。
她摸了摸肚子,感觉自己消食后,走到树荫底下,站桩的上半身站得笔直,双脚牢牢地踩在地上。
直到她感到精疲力竭时,她才停下来大口喘着粗气。
方才从外边回来在院子里晾衣裳的蔡薇,看见小妹狼狈的模样忍俊不禁,去正堂的茶缸里倒出凉开水,走过来把碗递给小妹。
蔡芙双手捧碗,小口小口地喝水。
蔡薇拿出洁净的手帕,细心地给妹妹擦拭额前的汗。
“没想到你能坚持习武这么久,小妹。”蔡薇对小妹调侃道, “难不成你真想做个行走江湖的小侠女?”
蔡芙喝完茶水,乖巧端坐在凳子上让姐姐帮她擦汗,微微抬头向姐姐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
“我要当个能文能武的女英雄,就像我从阿母那里听到的故事一样。”
蔡薇笑而摇头,小妹居然把阿母杜撰的故事当真了。
等她长大就知道,这世上没什么能够上天入地的女能者。
蔡薇的笑容中流露出对妹妹的喜爱,她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阿姐相信你能做到的,女英雄。”
长姐进内室缝补衣裳了,这是蔡芙帮不上长姐的事。于是蔡芙心安理得地坐在庭院大树下,抬头望着天发呆,天马行空地东想西想。
她没有告诉长姐的是,在她的世界里,她以为世上应该分为两种人,一种人就像阿母和长姐一样,洗衣做饭料理家事样样行,另一种人如同阿翁和二姐一般,练武打猎在外干活人人夸。
但自己不如阿母会讲故事,不如阿翁会割肉,不如长姐会做饭,不如二姐力气大。
既然这样,那她就要做阿母故事里文武双全的女英雄!
一样比不过家人,那她两样都会,肯定能成为家里最厉害的人。
阿母悄悄和她说了一个只有她们俩知晓的秘密,等她长大后,就送她去读书识字,现下先和阿翁学武,这样就离女英雄不远了。
而且,她最近练武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秘诀,不告诉二姐,说不定这样,她就能赢过二姐了!
“二姐,我今天习武发现一个妙招,不告诉你。”
日近尾声,日光在斑驳的墙壁上斜着长影。
蔡家三姐妹在一起剥豆子,蔡芸正和姊妹们说起今日进山阿翁的勇武,蔡芙突然得意洋洋地出声说自己有个习武妙招。
蔡芸对刚学武的年幼妹妹说有习武妙法的这种话并不放进心里,她无思懒意地问:“什么妙招?”
蔡芙挺起胸脯,从板凳上站起来,她故作神秘,“二姐,你习武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热?”
蔡芸没好气答道:“当然啊。”
“二姐,身体里有热气时,你心情如何?是烦心还是舒畅?”
蔡芙自记事起,就听阿母讲的故事长大,小小的人儿才六岁就已经掌握许多词汇。
“心烦意燥。”蔡芸剥豆子放入碗里,阿母曾教导过,不要忽视家里任何一个人的话,包括小妹。
“二姐,心烦你就如何?”蔡芙神气地摆着站桩的姿势。
不远处正修补农具的蔡毅看到小女古灵精怪的样子忍俊不禁。
“忍着,就像现在这样。”蔡芸的铜铃大眼瞪着小妹说道。
“噗嗤。”蔡薇笑出了声,两个妹妹真是活宝。
蔡芙佯装自己没看到二姐的眼神,脆声道:“二姐,我发现,如果习武的时候身体有热气不能心烦,对这个热气就像哄小宝宝一样,要顺着它,假装和热气是一家人,它就会乖乖地在身体里,这样你就不会心烦,之后练功会更加舒畅。”
蔡芸对小妹的胡思乱想一直抱着不拒绝也不接受的态度,她短促地发了声“哦”。就不理妹妹了。
“小女这个想法不错,当年我在武馆偷师时,听过当时一个师兄说过类似的话。”坐在不远处的蔡毅听到小女的稚嫩话语沉吟道:“难怪武功大家都自幼习武,正是年纪小,才对习武这般纯粹天然。”
听见阿翁突如其来的话,蔡芸停下剥豆子,手指不禁伸入嘴里想事。
“耶!”蔡芙在原地蹦跶,又跳到阿翁身边,杏眼笑如弯月般看着二姐,“二姐有大力气,我有小妙招!等我长大了,说不定我和二姐一眼厉害。”
她又瞅了一眼阿翁,继续说:“还是超过二姐,和阿翁一样厉害!”
蔡毅听到小女的话,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走树上的几只鸟雀。
“你小小年纪,就爱口出狂言,你到底学了谁?阿翁只盼着你习武能自保。”
蔡芸从想事的模样挣脱出来,她欲伸手拿着豆子继续剥。
蔡薇突然轻轻敲打二妹的衣袖,“刚咬了手指,又来剥豆,你快去洗手。”
蔡芸耷拉下肩膀,走至井边蹲下。
蔡芙看到了,连忙跑过去,从木盆里提出水瓢,给二姐的手浇水洗手。
她以为二姐被她方才说的话给奚落了,一边浇水一边从脑袋里挖出村里妇人对二姐赞美的话。
“二姐,别不开心,全村人都夸你,”蔡芙大声向二姐宣布, “她们说,如果女人能当兵,你一定会当将军!”
蔡芸脸上露出笑意,这种笑意,像是一阵涟漪,她转瞬收拾了脸上的笑意,故作不喜:“那我不是男人,以后就什么也干不好了?”
蔡芙没被二姐的话糊弄,她听出了二姐口中笑意,撅嘴道:“阿母真不公平,把你生得像阿翁,把大姐生得像阿母。只有我,同时有阿母和阿翁的好处,超过了你们。村里人都说了,我是村里最好看的小娘子。”
蔡芸洗完了手,想回去继续剥豆子,却发现大姐已经把装着豆子的碗放去灶间了,她朝小妹斜眼说了句“不知羞”,坐在了豆壳堆旁的木凳上。
蔡芙翘着双丫髻跟随二姐坐了回去。
“阿母说了,小娘子要大大方方的。”
“你这是大方吗?你这是自大。”
蔡薇拿着扫帚出来把豆子壳扫在一起,她看着两个妹妹,笑而摇头:“二妹,你不是小孩了,你怎么句句和小妹犟嘴。小妹,阿母不是让你别乱走吗?你什么时候去村里那些阿婶阿奶那里凑热闹的?”
蔡家最小的小娘子皱着眉头,道:“你和二姐就差一岁,从小能一起玩。我和你们差了六七岁,你们都不带我玩。”
蔡芸眼中闪过一丝戏谑,揉了揉蔡复的发髻,道:“你是要和我一起去种田打猎,还是要和大姐一起去洗衣做饭?我们小时候可没你现在这般享福。”
“小妹,你怎么不和村里的小孩玩?”蔡薇作为大姐,给小妹提出真诚的建议。
蔡芙摇了摇头,被二姐揉散架的发髻在头上晃荡,“村里没有与我年龄相近的女童,都是男童。这些男童就爱上树玩泥巴,我不想和他们玩。”
蔡芸想起小时候和男童们一起上树和玩泥巴的自己,心虚摸了摸鼻子。
蔡薇想起小时候被祖母管着只能听祖母的话待在她身边的自己,遗憾望了望天空。
看见两个姐姐发愣的样子,蔡芙叹气,什么时候我才有一起发呆的小伙伴呢?
乡间道上,两驾牛车朝蔡家村驶来,前面一驾车架垂着帷幕,后面一驾装满行李。
帷幕内坐着一大一小,男人看着小童沉默郁气的样子长叹:“阿蘅,你要朝前看,还有许多人等着你。”
“我是你的独子,姜氏芷川。”男童冷脸。
男人笑道:“我可当不起你的父亲。私底下,我们还是以师徒称呼。”
姜芷川轻微摇头:“如今你是天河县姜白,我是姜白独子姜芷川。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1]”
“好,为父听你的,”姜白话一说出口,他的表情变得奇怪,“不过,你有事直接说,不必喊阿翁。”
姜芷川不理他,朝外面喊:“大黑,开快点,我们要天黑前到蔡家村。”
坐在外面驾驶牛车的壮汉听到了里面的声音,对牛甩了一鞭,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