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赶紧上前,跪下道:“陛下,皇后娘娘,淑妃娘娘是清白的,您看这这张纸就是最好的证据。”半夏指着地上被浸湿的纸张说道。
“大胆,胆敢戏弄陛下,快快将她拉下去。”贤妃厉声呵斥。
半夏急忙说道:“这真是证据,陛下您看看这上面的字有什么特别?”
庆元帝低头去看那张纸,除了被水打湿了,没什么特别。突然庆元帝眸光一闪,道:“这纸上的字遇水不化。”
“陛下英明,这纸上的字,便是证明淑妃娘娘清白的最有力的证据。这上面的字迹被茶水打湿了,却没有晕开,很明显写字的人用的是李珪墨。而李珪墨是十年前面世的,因其遇水不化的特性,很快便普及开来。试问二十年前的淑妃娘娘,如何能用十年前的李珪墨写出这阙词来。”
半夏话音落定,满室寂静。贤妃脸色微变,手不自觉的捏紧了帕子。
淑妃顿时泪如雨下:“陛下,嫔妾是清白的,是有人陷害嫔妾,这设计之人百密一疏,费劲心思找出了二十年前的纸,却用了十年前才有的墨,这才露了破绽,不然嫔妾百口莫辩。此人用心险恶,欲陷嫔妾于万劫不复之地,陛下和娘娘要为嫔妾做主,还嫔妾一个公道。”淑妃说完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
皇后看着泣不成声的淑妃,温声安慰道:“陛下和本宫都知道你受委屈了,快别哭了,陛下和本宫自会为你做主。”
又吩咐秋萍:“快扶淑妃起来,别跪着了。”秋萍应声扶淑妃起身坐在凳子上。
皇后对庆元帝正色道:“陛下,这件事已经明了,淑妃确实是冤枉的,确是有人栽赃陷害,此事若不查明严惩,岂非放纵那些腌臜手段,何以肃清后宫风气。”
庆元帝沉声道:“皇后所言极是,张成,你着人严查,务必水落石出,敢在朕的后宫行此恶,严惩不贷。”
张成应声答是。
庆元帝看着一旁仍小声啜泣的淑妃,放缓了声音安慰道:“清漪,朕…错怪你了。”
吩咐张成:“朕的私库里有一颗产自东海的夜明珠,还是当初先帝赏赐给朕的,你去取来。”
淑妃忙起身屈膝道:“陛下,那是先帝所赐,是先帝对陛下的一片慈心,嫔妾万万不敢接受。”
庆元帝道:“无妨,此番确实委屈你,算是朕对你的补偿。”
淑妃听完,一副深受感动的模样,眼中含泪说道“只要陛下相信嫔妾,嫔妾不委屈。”
这边皇后看向半夏问:“此番多亏你发现了端倪,你叫什么名字?”
半夏答道:“回皇后娘娘,奴婢姓林,名半夏。”
“嗯,名字不错,人也机灵。”皇后点头赞道。
事情至此总算了解,眼见淑妃送走了庆元帝等人,半夏一颗心才算落定,悄悄张开手,手心全是血印子,不由的眼眶发热。
没人知道,她刚刚虽然面上镇定自若,可内心里怕极,唯恐一个不慎丢了性命。这就是封建皇权,一言可决荣辱,一言可定生死。
这时淑妃回到室内,今日之事来的猝不及防,一天下来让她身心俱疲。秋萍端上一碗杏仁露,淑妃喝了几口,心境总算平复下来。
看着站在面前的半夏,面容和煦道:“这回多亏有你,前头你才救了本宫和公主,现下又救了本宫一次,你的恩情本宫记下了”
半夏屈膝说道:“奴婢蒙娘娘厚爱才能进咸福宫当差,自当尽心竭力报答娘娘大恩。况且奴婢自进了咸福宫,一身荣辱皆系于娘娘,自然是娘娘好了,奴婢们才能好。”
淑妃亲自扶起半夏,温声道:“你的忠心,本宫明白。”说着拍了拍半夏的手。
淑妃看着半夏,容貌清丽,眉目沉静,进退有度,不卑不亢,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思虑片刻,越发觉得可行,但笑不语。
半夏回到房里,不一会秋萍送来了淑妃的赏赐,笑道:“打你进了咸福宫,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这次你帮咸福宫逃过一劫,娘娘记得,我心里也也记着你,好好服侍娘娘,好还在后头呢。”
半夏送走了秋萍,看着满桌子珍贵的金银珠宝,愣愣的出神。
这边秋萍伺候淑妃卸下钗环,边为其通头发边说道:“娘娘既然喜欢半夏那丫头,何不将她提上来,近身侍奉娘娘。”
淑妃不答反问道:“你觉得半夏这丫头如何?”
秋萍回答道:“是个安分守己的,心思细密又沉稳,而且还是这宫里少有的心地纯良之人。”
淑妃点点头,道:“本宫确实喜欢她,不仅救了本宫两次,而且懂分寸,知进退,更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本宫欲将她赐给晋王,你觉得如何?”
秋萍有些惊讶:“给晋王殿下?那晋王妃那边…”
淑妃叹息道:“沈氏生花容月貌,人也知书达礼,贤惠端庄。可本宫瞧着琢儿与沈氏之间客气有余,亲近不足。不仅沈氏如此,府里的其他人,似乎都不怎么得琢儿喜欢,晋王现如今才一子一女,为子嗣计,本宫也顾不得沈氏了。再有几日,琢儿就回来了,本宫还看好了一人,届时一并给了晋王。”顿了顿又道:“等晋王回朝,本宫也无需再忍了,贤妃…她真当本宫是泥捏的不成。”淑妃看着铜镜中的影像,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另一边贤妃回到景阳宫,当即呵退殿内伺候的宫人,一把将桌上的茶具扫落,犹不解恨,又砸了一个斗彩的花瓶,瓷器噼里啪啦的碎了一地。
紫竹顾不得遍地的碎瓷片,连忙跪下请罪:“娘娘息怒,都是奴婢一时疏忽,请娘娘责罚。”
贤妃怒气冲冲的瞪着紫竹:“没用的东西,怎么办的事。本来都已经将淑妃禁足了,晋王此次就算带着天大功劳回来,陛下看见他就会想起淑妃不贞之事,心里肯定膈应,再大的功劳也是徒劳,如今却是功亏一篑。”
紫竹只能瑟缩着伏在地上不断请罪:“奴婢知错,求娘娘恕罪。”
贤妃冷冷道:“你既知罪,自去领罚吧。”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紫竹忙应声退下。
晋王眼看就回来了,贤妃再不甘,也无可奈何,心中暗恨道:沈清漪…下次你就没这么走运了。
“大胆,胆敢戏弄陛下,快快将她拉下去。”贤妃厉声呵斥。
半夏急忙说道:“这真是证据,陛下您看看这上面的字有什么特别?”
庆元帝低头去看那张纸,除了被水打湿了,没什么特别。突然庆元帝眸光一闪,道:“这纸上的字遇水不化。”
“陛下英明,这纸上的字,便是证明淑妃娘娘清白的最有力的证据。这上面的字迹被茶水打湿了,却没有晕开,很明显写字的人用的是李珪墨。而李珪墨是十年前面世的,因其遇水不化的特性,很快便普及开来。试问二十年前的淑妃娘娘,如何能用十年前的李珪墨写出这阙词来。”
半夏话音落定,满室寂静。贤妃脸色微变,手不自觉的捏紧了帕子。
淑妃顿时泪如雨下:“陛下,嫔妾是清白的,是有人陷害嫔妾,这设计之人百密一疏,费劲心思找出了二十年前的纸,却用了十年前才有的墨,这才露了破绽,不然嫔妾百口莫辩。此人用心险恶,欲陷嫔妾于万劫不复之地,陛下和娘娘要为嫔妾做主,还嫔妾一个公道。”淑妃说完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
皇后看着泣不成声的淑妃,温声安慰道:“陛下和本宫都知道你受委屈了,快别哭了,陛下和本宫自会为你做主。”
又吩咐秋萍:“快扶淑妃起来,别跪着了。”秋萍应声扶淑妃起身坐在凳子上。
皇后对庆元帝正色道:“陛下,这件事已经明了,淑妃确实是冤枉的,确是有人栽赃陷害,此事若不查明严惩,岂非放纵那些腌臜手段,何以肃清后宫风气。”
庆元帝沉声道:“皇后所言极是,张成,你着人严查,务必水落石出,敢在朕的后宫行此恶,严惩不贷。”
张成应声答是。
庆元帝看着一旁仍小声啜泣的淑妃,放缓了声音安慰道:“清漪,朕…错怪你了。”
吩咐张成:“朕的私库里有一颗产自东海的夜明珠,还是当初先帝赏赐给朕的,你去取来。”
淑妃忙起身屈膝道:“陛下,那是先帝所赐,是先帝对陛下的一片慈心,嫔妾万万不敢接受。”
庆元帝道:“无妨,此番确实委屈你,算是朕对你的补偿。”
淑妃听完,一副深受感动的模样,眼中含泪说道“只要陛下相信嫔妾,嫔妾不委屈。”
这边皇后看向半夏问:“此番多亏你发现了端倪,你叫什么名字?”
半夏答道:“回皇后娘娘,奴婢姓林,名半夏。”
“嗯,名字不错,人也机灵。”皇后点头赞道。
事情至此总算了解,眼见淑妃送走了庆元帝等人,半夏一颗心才算落定,悄悄张开手,手心全是血印子,不由的眼眶发热。
没人知道,她刚刚虽然面上镇定自若,可内心里怕极,唯恐一个不慎丢了性命。这就是封建皇权,一言可决荣辱,一言可定生死。
这时淑妃回到室内,今日之事来的猝不及防,一天下来让她身心俱疲。秋萍端上一碗杏仁露,淑妃喝了几口,心境总算平复下来。
看着站在面前的半夏,面容和煦道:“这回多亏有你,前头你才救了本宫和公主,现下又救了本宫一次,你的恩情本宫记下了”
半夏屈膝说道:“奴婢蒙娘娘厚爱才能进咸福宫当差,自当尽心竭力报答娘娘大恩。况且奴婢自进了咸福宫,一身荣辱皆系于娘娘,自然是娘娘好了,奴婢们才能好。”
淑妃亲自扶起半夏,温声道:“你的忠心,本宫明白。”说着拍了拍半夏的手。
淑妃看着半夏,容貌清丽,眉目沉静,进退有度,不卑不亢,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思虑片刻,越发觉得可行,但笑不语。
半夏回到房里,不一会秋萍送来了淑妃的赏赐,笑道:“打你进了咸福宫,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这次你帮咸福宫逃过一劫,娘娘记得,我心里也也记着你,好好服侍娘娘,好还在后头呢。”
半夏送走了秋萍,看着满桌子珍贵的金银珠宝,愣愣的出神。
这边秋萍伺候淑妃卸下钗环,边为其通头发边说道:“娘娘既然喜欢半夏那丫头,何不将她提上来,近身侍奉娘娘。”
淑妃不答反问道:“你觉得半夏这丫头如何?”
秋萍回答道:“是个安分守己的,心思细密又沉稳,而且还是这宫里少有的心地纯良之人。”
淑妃点点头,道:“本宫确实喜欢她,不仅救了本宫两次,而且懂分寸,知进退,更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本宫欲将她赐给晋王,你觉得如何?”
秋萍有些惊讶:“给晋王殿下?那晋王妃那边…”
淑妃叹息道:“沈氏生花容月貌,人也知书达礼,贤惠端庄。可本宫瞧着琢儿与沈氏之间客气有余,亲近不足。不仅沈氏如此,府里的其他人,似乎都不怎么得琢儿喜欢,晋王现如今才一子一女,为子嗣计,本宫也顾不得沈氏了。再有几日,琢儿就回来了,本宫还看好了一人,届时一并给了晋王。”顿了顿又道:“等晋王回朝,本宫也无需再忍了,贤妃…她真当本宫是泥捏的不成。”淑妃看着铜镜中的影像,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另一边贤妃回到景阳宫,当即呵退殿内伺候的宫人,一把将桌上的茶具扫落,犹不解恨,又砸了一个斗彩的花瓶,瓷器噼里啪啦的碎了一地。
紫竹顾不得遍地的碎瓷片,连忙跪下请罪:“娘娘息怒,都是奴婢一时疏忽,请娘娘责罚。”
贤妃怒气冲冲的瞪着紫竹:“没用的东西,怎么办的事。本来都已经将淑妃禁足了,晋王此次就算带着天大功劳回来,陛下看见他就会想起淑妃不贞之事,心里肯定膈应,再大的功劳也是徒劳,如今却是功亏一篑。”
紫竹只能瑟缩着伏在地上不断请罪:“奴婢知错,求娘娘恕罪。”
贤妃冷冷道:“你既知罪,自去领罚吧。”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紫竹忙应声退下。
晋王眼看就回来了,贤妃再不甘,也无可奈何,心中暗恨道:沈清漪…下次你就没这么走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