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安有个竹马。
小学拿她橡皮不说谢谢,喝她饮料不擦瓶口,还偷穿过她裙子;初中上课睡觉哈喇子流在她桌子上,拿她纸还不说一声的的竹马。
对她来说,段乖觉实在是很拿不出手,别人的竹马要不温柔似月,要不乖巧叫姐,她呢,摊上个混蛋魔王。
可惜她妈坚信身边有个男孩是好事,因此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让隔壁乖觉和你一起去”,这个去字可以在任何语境发挥作用,去打水、去抱西瓜、一起去小卖部。
搞得程青安以为那玩意儿要像背后灵一样跟她一辈子了。
一想到这儿,她就恶寒。
她妈说,段乖觉那孩子不坏,就是神经大条了些,不会讨女孩子欢心。一边说还一边从老旧的木桌拿起个盒子给她看,你看看,人家以前还送给你这种高级货呢。
高级货,也不过是几盒电视上打过广告的巧克力而已。
程青安一听,很无语,她把那巧克力咽下肚才知道那些个雕着精细花纹的黑方块儿已经过质。
当时她吃完腹泻了一天,以为是过敏,没想到是过期,差点要她半条命。农村夏天的旱厕,酝酿的臭味儿再怎么形容也只能皱起眉头做一个呕的样子,她被迫多蹲了那么多次,程青安不想多说。
段乖觉最开始住她边上,后来搬到镇上,受的苦比她少得多。
她对此不得不咬牙切齿恨老天,控诉它不识好坏,让那样一个魔头过得比她好。
但转念一想,没理由她现在过得差以后也会比他过得不好。就段乖觉那个样儿,再学十年都跟不上她的。
镇上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读完本地的小学就顺着读了本地初中是这儿的习惯,也有转去外地的,但程青安爹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他们的眼界太逼仄,小到只能看见那一亩三分地,小到只能看见程青安一个人。
所以对于女儿的学业大计,这老父母都是动了脑子,尽力满足她的要求,不在学习上亏待她,但跟着和其他家长为进私立中学而争得头破血流,他们想不到,也做不到。
程青安也算争气,在学习方面小有回馈,镇上的初中顶破天三百多人,她保持在前二。她虽然自己不太满意总觉得人数参与度不够得到的成绩极度不真实,但爹妈很满意了,说按照这个劲儿,至少进市里的重点高中没问题。
放他妈的屁——她一听差点就把这话朝她爹骂出口了,参加中考的那么多呢,要进重点高中可不是和三百个人比较。
但还好她还有点良知,肯及时收嘴硬生生扭转话头,好声好气地和爹解释:“中考要和很多人竞争的。”
很多人这个概念,程青安不知道怎么清楚地表达,她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机,模糊的头脑里除了那点硬塞进去的知识,就只有白日幻想。
可是她爹不以为意,说出的话更气人,好像她已经坐在重点高中的椅子上,他在朝她跪拜——那是种带有卑微色彩的憧憬,是他爹竭力了解高等教育的拼图。
她不知道怎么向父亲描述千万人之间无硝烟的战争,所以程青安初中时拼命学,她想她不能让老爹老妈失望,她总要出去看看,然后,回来的时候把他们也带出去看看。
当然,段乖觉就不必了。
他最好名落孙山。
最好不要和她考上同一所高中。
……程青安想,她有点过于恶毒了……但一想到那人什么都和她对着干,那点良心又很快抛诸脑后。
*
段乖觉其实长得不赖。他脸上没有什么斑斑点点,白净得很,嘴唇永远是红润润的,牙齿也白。一眼上去颇有点白面书生的意思,但他眼睛长得凶,眼皮子总懒懒耷拉着,眉毛稍微不那么挑起就显得人在蔑视。
听说他以前是城里的,因为个中原因才纡尊降贵转来乡下学校,穿着不入流的宽大校裤在烂水泥和塑胶跑道上跑步——听他讲以前他读的学校都穿裙子,男生夏天穿的短裤。
“那体育课呢?”
“体育课啊,有片室内运动场,进去之前先去小房间换衣服,不然跑完一身臭味儿。”段乖觉朝她比划。
程青安当时很向往,因为这里的体育课一般被正课占领,直到中考要考体育,才回到了正常安排。
她还记得有个学期开学第一次体育课被占时,班上所有人都在,她以为段乖觉出去上厕所,没想到英语老师拎着小蜜蜂进场了那人还没到。
英语老师优雅地举起手指头问那是谁,然后痛痛快快让课代表记了个过,就开始上课了。
上了一半,段乖觉才吭哧吭哧地站到门口喊报告。
满脸是汗,脸通红,汗水粘在他额上和他眼睛一样亮晶晶的,养眼得很,让人觉得他跑起来肯定很青春,不会脸抖。
结果后来他埋怨她身为同桌不提醒,嘟囔要报复她。
她怎么知道他是去上课而不是上厕所,段乖觉就是这种小人。
她曾经讨厌他一度到想要搬家的地步,在段乖觉未曾参与的小学时光中,她总是能够从容地对待一切,从成绩到人际交往,从家世到颜值。
班级有的家里是开超市的,有的是镇政府干部的孩子,她从来没想过开超市或者其他和自己家里种田有什么过大的差异,她长得不那么漂亮也没觉得有什么过错,直到段乖觉说:“你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吗?”
放你妈的——她又忍不住了,捏着的铅笔差点被掰断,程青安转过脸去看他,对方还很无辜地眨眼。
“没事做就去拉屎。”其实程青安以前还会注意言辞,她此前都走淑女风。现在淑女风破碎,她只剩脸能冷着了。
段乖觉说她算哪门子的淑女,城里的比她淑女多了。
“那你倒是滚回去啊傻逼。”
他说他滚不回去,他总觉得自己待在原来那个城里的班上很窒息。
程青安翻白眼:“你还装上了,青春疼痛文学请出门右转。”
段乖觉:“那不是垃圾桶吗?”
她想了一下,文学什么的应该比段乖觉有点用:“对不起,我迁怒了,请你出门右转。”
但她也不喜欢看青春这些什么的,程青安当时热衷看的是灵异,小时候看格林童话,所以对非常规的事物感兴趣。虽然后来她发现自己看的那本叫格草童话——她爹买错了,买成了本地版。
段乖觉的回礼是竖中指,他做不出翻白眼的动作,尽管他一度为此向他的兄弟们苦学一周,但最终成效呈现的是一个半死不活还脸部抽搐就差流口水的脑瘫。
你看,连翻白眼都不会的人能有多大出息。
*
中考查分报高中要回母校,那时候乡镇还不兴网上报名,大家都是填纸质表单然后统一交给班主任。小破学校老师数量手指加脚趾就能数过来,占地也很小,操场的塑胶跑道用了几回就烂得没法用了,想拍照留念都不知道该去哪找个好看点的地儿。
所以程青安的毕业照灰扑扑的,背景是灰墙,地面是混凝土地,老师和学生都灰扑扑得像打了一场仗。
毕业照的位置按照身高排列,她长得矮站在最前排,段乖觉是班上属高的那一批,站得和她八竿子打不着,两个人可以说成相隔万里。
学生时代的距离,永远大开大合。
对此程青安很满意,她在毕业照里面偷偷比了耶,手上的动作,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她自认为自己藏得很小心。
班主任看见程青安来了,就招呼她,说你要不要查查高中?
程青安摇头说不,她就报市县中,那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刚这么老气横秋地说完话,班主任就弹她了一个脑崩。
她跟个兔子一样蹦着捂起脑袋。
“哪能,你梦想该是清华北大。”
她觉得悬,班主任应该也是带点调侃。何止是悬,简直是小学一年级的她vs高数。
和班主任说会话,她扭头看班上的人,位置有的还是空着,她听说班上有些人直接去打工了,离开了这个脆弱得撑不起未来的地方。
或者进厂,她还没进过厂。
“对了,回去的时候顺手把这个带给他。”
她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班主任递给她两个证书:“喏,段乖觉的毕业证,你给他带过去。”
大概是觉得两个人是同桌,平时相处很亲近才把这件事交给她做。
“……他没来?”
“没来,等会你把表填好也可以走了。”
程青安喏喏点头,她不是很想和段乖觉单独见面,还是直接给阿姨吧。段乖觉不是个好人,他妈是,总是穿着白裙子,笑起来很温柔,让人想起栀子花,他爸爸也常以慈父形象登场,这让程青安觉得他养成现在这个怼天怼地性格也是事出有因。
毕竟最好的教育在慈父严母黑白脸对唱什么什么的……育儿宝典,哈,不都这么讲吗。
正当她那么想着的时候,肩上的重量迫使她回神,最后一点点关于初中的日子也这么轻易地从他的掌心流走了,她看见班主任的信任和鼓励:“程青安同学,祝你前程似锦!”
以前他讲课都是方言,要不就是蹩脚的普通话,段乖觉刚来这儿都听不懂。
现在,这句话这么正宗,他肯定和很多人说过这句了。
小学拿她橡皮不说谢谢,喝她饮料不擦瓶口,还偷穿过她裙子;初中上课睡觉哈喇子流在她桌子上,拿她纸还不说一声的的竹马。
对她来说,段乖觉实在是很拿不出手,别人的竹马要不温柔似月,要不乖巧叫姐,她呢,摊上个混蛋魔王。
可惜她妈坚信身边有个男孩是好事,因此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让隔壁乖觉和你一起去”,这个去字可以在任何语境发挥作用,去打水、去抱西瓜、一起去小卖部。
搞得程青安以为那玩意儿要像背后灵一样跟她一辈子了。
一想到这儿,她就恶寒。
她妈说,段乖觉那孩子不坏,就是神经大条了些,不会讨女孩子欢心。一边说还一边从老旧的木桌拿起个盒子给她看,你看看,人家以前还送给你这种高级货呢。
高级货,也不过是几盒电视上打过广告的巧克力而已。
程青安一听,很无语,她把那巧克力咽下肚才知道那些个雕着精细花纹的黑方块儿已经过质。
当时她吃完腹泻了一天,以为是过敏,没想到是过期,差点要她半条命。农村夏天的旱厕,酝酿的臭味儿再怎么形容也只能皱起眉头做一个呕的样子,她被迫多蹲了那么多次,程青安不想多说。
段乖觉最开始住她边上,后来搬到镇上,受的苦比她少得多。
她对此不得不咬牙切齿恨老天,控诉它不识好坏,让那样一个魔头过得比她好。
但转念一想,没理由她现在过得差以后也会比他过得不好。就段乖觉那个样儿,再学十年都跟不上她的。
镇上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读完本地的小学就顺着读了本地初中是这儿的习惯,也有转去外地的,但程青安爹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他们的眼界太逼仄,小到只能看见那一亩三分地,小到只能看见程青安一个人。
所以对于女儿的学业大计,这老父母都是动了脑子,尽力满足她的要求,不在学习上亏待她,但跟着和其他家长为进私立中学而争得头破血流,他们想不到,也做不到。
程青安也算争气,在学习方面小有回馈,镇上的初中顶破天三百多人,她保持在前二。她虽然自己不太满意总觉得人数参与度不够得到的成绩极度不真实,但爹妈很满意了,说按照这个劲儿,至少进市里的重点高中没问题。
放他妈的屁——她一听差点就把这话朝她爹骂出口了,参加中考的那么多呢,要进重点高中可不是和三百个人比较。
但还好她还有点良知,肯及时收嘴硬生生扭转话头,好声好气地和爹解释:“中考要和很多人竞争的。”
很多人这个概念,程青安不知道怎么清楚地表达,她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机,模糊的头脑里除了那点硬塞进去的知识,就只有白日幻想。
可是她爹不以为意,说出的话更气人,好像她已经坐在重点高中的椅子上,他在朝她跪拜——那是种带有卑微色彩的憧憬,是他爹竭力了解高等教育的拼图。
她不知道怎么向父亲描述千万人之间无硝烟的战争,所以程青安初中时拼命学,她想她不能让老爹老妈失望,她总要出去看看,然后,回来的时候把他们也带出去看看。
当然,段乖觉就不必了。
他最好名落孙山。
最好不要和她考上同一所高中。
……程青安想,她有点过于恶毒了……但一想到那人什么都和她对着干,那点良心又很快抛诸脑后。
*
段乖觉其实长得不赖。他脸上没有什么斑斑点点,白净得很,嘴唇永远是红润润的,牙齿也白。一眼上去颇有点白面书生的意思,但他眼睛长得凶,眼皮子总懒懒耷拉着,眉毛稍微不那么挑起就显得人在蔑视。
听说他以前是城里的,因为个中原因才纡尊降贵转来乡下学校,穿着不入流的宽大校裤在烂水泥和塑胶跑道上跑步——听他讲以前他读的学校都穿裙子,男生夏天穿的短裤。
“那体育课呢?”
“体育课啊,有片室内运动场,进去之前先去小房间换衣服,不然跑完一身臭味儿。”段乖觉朝她比划。
程青安当时很向往,因为这里的体育课一般被正课占领,直到中考要考体育,才回到了正常安排。
她还记得有个学期开学第一次体育课被占时,班上所有人都在,她以为段乖觉出去上厕所,没想到英语老师拎着小蜜蜂进场了那人还没到。
英语老师优雅地举起手指头问那是谁,然后痛痛快快让课代表记了个过,就开始上课了。
上了一半,段乖觉才吭哧吭哧地站到门口喊报告。
满脸是汗,脸通红,汗水粘在他额上和他眼睛一样亮晶晶的,养眼得很,让人觉得他跑起来肯定很青春,不会脸抖。
结果后来他埋怨她身为同桌不提醒,嘟囔要报复她。
她怎么知道他是去上课而不是上厕所,段乖觉就是这种小人。
她曾经讨厌他一度到想要搬家的地步,在段乖觉未曾参与的小学时光中,她总是能够从容地对待一切,从成绩到人际交往,从家世到颜值。
班级有的家里是开超市的,有的是镇政府干部的孩子,她从来没想过开超市或者其他和自己家里种田有什么过大的差异,她长得不那么漂亮也没觉得有什么过错,直到段乖觉说:“你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吗?”
放你妈的——她又忍不住了,捏着的铅笔差点被掰断,程青安转过脸去看他,对方还很无辜地眨眼。
“没事做就去拉屎。”其实程青安以前还会注意言辞,她此前都走淑女风。现在淑女风破碎,她只剩脸能冷着了。
段乖觉说她算哪门子的淑女,城里的比她淑女多了。
“那你倒是滚回去啊傻逼。”
他说他滚不回去,他总觉得自己待在原来那个城里的班上很窒息。
程青安翻白眼:“你还装上了,青春疼痛文学请出门右转。”
段乖觉:“那不是垃圾桶吗?”
她想了一下,文学什么的应该比段乖觉有点用:“对不起,我迁怒了,请你出门右转。”
但她也不喜欢看青春这些什么的,程青安当时热衷看的是灵异,小时候看格林童话,所以对非常规的事物感兴趣。虽然后来她发现自己看的那本叫格草童话——她爹买错了,买成了本地版。
段乖觉的回礼是竖中指,他做不出翻白眼的动作,尽管他一度为此向他的兄弟们苦学一周,但最终成效呈现的是一个半死不活还脸部抽搐就差流口水的脑瘫。
你看,连翻白眼都不会的人能有多大出息。
*
中考查分报高中要回母校,那时候乡镇还不兴网上报名,大家都是填纸质表单然后统一交给班主任。小破学校老师数量手指加脚趾就能数过来,占地也很小,操场的塑胶跑道用了几回就烂得没法用了,想拍照留念都不知道该去哪找个好看点的地儿。
所以程青安的毕业照灰扑扑的,背景是灰墙,地面是混凝土地,老师和学生都灰扑扑得像打了一场仗。
毕业照的位置按照身高排列,她长得矮站在最前排,段乖觉是班上属高的那一批,站得和她八竿子打不着,两个人可以说成相隔万里。
学生时代的距离,永远大开大合。
对此程青安很满意,她在毕业照里面偷偷比了耶,手上的动作,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她自认为自己藏得很小心。
班主任看见程青安来了,就招呼她,说你要不要查查高中?
程青安摇头说不,她就报市县中,那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刚这么老气横秋地说完话,班主任就弹她了一个脑崩。
她跟个兔子一样蹦着捂起脑袋。
“哪能,你梦想该是清华北大。”
她觉得悬,班主任应该也是带点调侃。何止是悬,简直是小学一年级的她vs高数。
和班主任说会话,她扭头看班上的人,位置有的还是空着,她听说班上有些人直接去打工了,离开了这个脆弱得撑不起未来的地方。
或者进厂,她还没进过厂。
“对了,回去的时候顺手把这个带给他。”
她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班主任递给她两个证书:“喏,段乖觉的毕业证,你给他带过去。”
大概是觉得两个人是同桌,平时相处很亲近才把这件事交给她做。
“……他没来?”
“没来,等会你把表填好也可以走了。”
程青安喏喏点头,她不是很想和段乖觉单独见面,还是直接给阿姨吧。段乖觉不是个好人,他妈是,总是穿着白裙子,笑起来很温柔,让人想起栀子花,他爸爸也常以慈父形象登场,这让程青安觉得他养成现在这个怼天怼地性格也是事出有因。
毕竟最好的教育在慈父严母黑白脸对唱什么什么的……育儿宝典,哈,不都这么讲吗。
正当她那么想着的时候,肩上的重量迫使她回神,最后一点点关于初中的日子也这么轻易地从他的掌心流走了,她看见班主任的信任和鼓励:“程青安同学,祝你前程似锦!”
以前他讲课都是方言,要不就是蹩脚的普通话,段乖觉刚来这儿都听不懂。
现在,这句话这么正宗,他肯定和很多人说过这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