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冯栀离开苍翠居后,店里只剩下许枣一位玉雕师。所幸刘奇愿意留下,继续以前的工作。
可苍翠居不是普通的商行,上门的客人不多,主要是以翡翠货主的形式盈利的。
现在仓库已经清空,每个月给商行交货的约定自然会取消。况且听闻陈石去世的消息后,连原先偶尔会接到的玉雕加工的单子也没有了。整个店冷冷清清,就像七年前那副要倒闭的样子。
许枣认为,连卖的东西都没有的话,那还开什么店。当前情况首先需要填充仓库,收入大量的料子,她再去起货加工。至于卖给谁,以后再说吧。
自从上次的赌石阴影,许枣短时间内是不想看见半开窗原石了,于是直接就去寄售处看明料。
这一片的料子都不好砍价,因为它的品质有目众睹,你能看见的好,卖主哪能不清楚。
所以许枣不是觉得价格太高,就是品质看不上,很是头疼,只好先回苍翠居了。
刘奇一如往日,在柜台清理货单,许枣心想店里都没有生意了,哪还有这么多要处理的单子。原来是师傅生前接下的指定单,如今人已离去,单子就不作数了。
几日奔波下来,许枣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料子,失望与疲倦不停地侵蚀着她的意志,一见有地方休息,就累瘫倒在凳子上。
刘奇知道她累,就给许枣倒上一杯热茶,顺便问起今天有没有收获。
他这一问,许枣更加气馁:“一块料子都找不到,我拿什么去加工,拿什么去卖啊……”太难了,她甚至害怕下个月付不起刘叔的工资。
“料子……不是有吗?”刘奇小心翼翼地示意。
“哪里?”许枣迅速坐起。
“枣小姐这些天一次工房都没去过吧?”
既没单子,又没料子,她确实没去过工房。那里面有什么吗?
见她仍没想起,刘奇只好再次提醒,“你想想上次在工房是什么时候了?”
!
对啊!确实还有一块料子,还是花了大价钱投标买回来的原石,同时也是让苍翠居沦为如此境地的导火索。
那天石头切垮了,着急回去跟师傅说,就直接放在工房里,没再动过。
可是它大部分都变种了,唯独还好的两条色带截面也是“帝王裂”,想到这里,许枣不再兴奋,反倒开始犹豫了。
陈石还在的时候,一半的玉雕加工环节都由他完成,选购原料是许枣主要负责的。每当看到她过于追求料子的品质时,陈石就会让许枣先回工房几天,静下心来好好起货、玉雕。很神奇的是,每次她回归到选料后,都变得异常顺利,很少挑剔。
旁观者清,就算刘奇不懂玉雕,他也知道为什么。
正所谓“三分料七分工”,原料的品质好,配上精湛的工艺,自然是双剑合璧,更上一层楼。若是品质差,大家注意的侧重点就落在技术层面上了。只要雕刻起货得好,成品依旧惊艳四座。
优秀老练的玉雕技术,完全具有把瑕疵品变为上等货的能力。
“你来苍翠居十七年,大老板亲自教你的,可是他引以为傲的玉雕啊!”不是赌石,不是其他,刘奇希望她能回归玉雕本身,而非本末倒置地去一味追求料子。
许枣这才醒悟过来,上次的公盘,她舍弃了一堆自认为一般的石头,去选择这块有可能做出高货的原石,最终惨败。就是因为她忘记了玉雕真正的意义啊!
所以她决定要好好研究那块在工房里面的石头。
这个时间,如果师傅还在的话,他应该会在这里起稿吧。打开工房的灯,桌子和机器上面都铺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可见多久没人来过。
许枣鼓起勇气,走到那块石头面前,不断打量。
如她所料,石头能利用的部分只有两条色带,变种的地方全部弃置。单看色带截面的纹裂,就让人感到头晕目眩。许枣坐好心理准备,深呼吸稍微振作。
她直接把截面顺着大纹裂切开,想从形状上初步估计它能做什么翡翠成品。
仅仅是石头分离,就花了许枣不少功夫。各块碎片大小不一,毫无规律,更别说上面还有小裂纹。
翡翠成品中,除去常规款的镯子,珠链还有戒面,剩下的都是设计各不相同的造型。就比如一块山水牌,玉雕师会根据客人的要求,以及最重要的料子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款式。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翡翠料子,因此也不会有相同的成品。
这里的每一块翡翠原石碎片,都注定做不了常规款,只能花费精力去逐一设计。
问题来了,人的喜好都不相同,万一设计出来客人不合眼缘不喜欢,或者商行不收,岂不是连料子都白费了?
归根到底,现在苍翠居需要的,还是客人的指定单啊。
如果是师傅,他应该会很自信地开始设计图稿,凭借出色的雕工做出令人叹服的成品吧。而许枣只能把它们根据大小分类好,其余的什么都做不了。
她想师傅了,于是又回了苍翠居。
走上二楼,一边看过放在两侧架子上师傅的玉雕作品,一边走进最底的小房子里,陈石就住在这儿。明明前不久才和他在房间里一起吃零嘴儿,现在物是人非,许枣心中泛起苦涩。
由于陈石的离世发生得很突然,弟子三人忙着操办葬礼和还清苍翠居的债务,都没有好好处理师傅的遗物。既然现在想起了,许枣当然要整理。
房间和工房一样,表面都有一层灰尘了。桌上的书,依然倒扣着,抽屉里还放着他爱吃的零食,处处是师傅的气息。
书桌旁边是一个双门木柜,左边放着很多翡翠摆件,大多是陈石自己雕刻的,眼尖的许枣还看到自己送给他的翡翠寿桃。倒是右边,放着一样熟悉的东西,是陈石的保险柜。小时候陈石带她看过几遍,还告诉过许枣密码是苍翠居开店的日子。
记忆中,保险柜里放着师傅的存折和一些小时候不感兴趣的文件,还有就是许枣最爱闹着师傅给她看的一套满绿高冰的翡翠饰品。如今再看,它被师傅用合适的珠宝盒保存得非常好,成色一点未受时间的影响,算得上是顶级的收藏品了。看过一眼,许枣就满足地放回去。
看样子陈石后面放进去了不少东西,有些是精致的小挂件,有些是没用上的翡翠边角料,还有被塑料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不知道是什么。
她小心谨慎地拆开包装纸,里面的东西逐渐露出,好像是一对翡翠镯子。
直到完全看清,许枣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它!
两支镯子的工艺太精细了,完全一致。整体分为两个层次,表层以镂雕鲤鱼划分六格,内层镯身对称两侧浮雕菊花,内圈还琢草书“鱼菊”两字。而翡翠的色泽一般,看上去种水欠佳有棉质,一定没有做过抛光工艺。
许枣终于知道在拍卖会上觉得翡翠合卺杯熟悉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她小时候见过这对有同样元素的镯子!那时她完全被刚刚那套夺目的翡翠套装吸引过去,并没有过多注意到它。
她不能理解陈石怎么会留下这对镯子。因为在许枣看来,虽然它的玉雕技术出彩,可镯子本身的品质实在一般,更别谈它把鲤鱼和菊花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的意境。硬要给出解释,她只会认为是师傅看上了它的工艺。
那方学礼呢?
竞拍过程中,拍卖师只对合卺杯做了短短几分钟的物品介绍,应该不足以让一个不懂玉雕的方学礼在一众古玩里看上它吧?但他全场唯一拍下的藏品就是它。
后来在商行里,他又花高价买了那支鱼形翡翠发簪,徐总也暗示过它可能有来头。
还有这副对镯,同样字琢草书“鱼菊”,许枣不禁联想,莫非这些玉石器都出自同一位工匠手中?所以方学礼才想收进自己的私人藏馆?
这个可能性非常大,但她还是觉得有违和的地方。
三件玉石器一同比较,唯独发簪很奇怪,它不像其余的两样,簪子工艺平平无奇,只有种水很好,还进行过抛光。
现在回想在商行交货的那天,难怪徐总笑得这么灿烂,方学礼要收集“鱼菊”玉石器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他只是被骗了!那只簪子是‘仿品’!
可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那支翡翠发簪就算不是同一系列的玉石器,但它也是真正的天然翡翠,她还在烦着苍翠居的东山再起呢。没有原料又没有客人,她面临的情况比方学礼买到假货的问题严重多了,还是得把心思放回到店里啊,许枣一顿泄气。
这对翡翠手镯是很好,可惜方学礼集不齐了。许枣把对镯重新包装好,准备放回保险箱。这时,她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他想要,为何不给他?或许还能谈上一桩合适的交易呢。
许枣翻出方学礼给她的名片,没有看到现在已是凌晨,当即就打了电话过去。
忙音只响了几秒,对面就接通了。
“你好,我是方学礼。”
可苍翠居不是普通的商行,上门的客人不多,主要是以翡翠货主的形式盈利的。
现在仓库已经清空,每个月给商行交货的约定自然会取消。况且听闻陈石去世的消息后,连原先偶尔会接到的玉雕加工的单子也没有了。整个店冷冷清清,就像七年前那副要倒闭的样子。
许枣认为,连卖的东西都没有的话,那还开什么店。当前情况首先需要填充仓库,收入大量的料子,她再去起货加工。至于卖给谁,以后再说吧。
自从上次的赌石阴影,许枣短时间内是不想看见半开窗原石了,于是直接就去寄售处看明料。
这一片的料子都不好砍价,因为它的品质有目众睹,你能看见的好,卖主哪能不清楚。
所以许枣不是觉得价格太高,就是品质看不上,很是头疼,只好先回苍翠居了。
刘奇一如往日,在柜台清理货单,许枣心想店里都没有生意了,哪还有这么多要处理的单子。原来是师傅生前接下的指定单,如今人已离去,单子就不作数了。
几日奔波下来,许枣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料子,失望与疲倦不停地侵蚀着她的意志,一见有地方休息,就累瘫倒在凳子上。
刘奇知道她累,就给许枣倒上一杯热茶,顺便问起今天有没有收获。
他这一问,许枣更加气馁:“一块料子都找不到,我拿什么去加工,拿什么去卖啊……”太难了,她甚至害怕下个月付不起刘叔的工资。
“料子……不是有吗?”刘奇小心翼翼地示意。
“哪里?”许枣迅速坐起。
“枣小姐这些天一次工房都没去过吧?”
既没单子,又没料子,她确实没去过工房。那里面有什么吗?
见她仍没想起,刘奇只好再次提醒,“你想想上次在工房是什么时候了?”
!
对啊!确实还有一块料子,还是花了大价钱投标买回来的原石,同时也是让苍翠居沦为如此境地的导火索。
那天石头切垮了,着急回去跟师傅说,就直接放在工房里,没再动过。
可是它大部分都变种了,唯独还好的两条色带截面也是“帝王裂”,想到这里,许枣不再兴奋,反倒开始犹豫了。
陈石还在的时候,一半的玉雕加工环节都由他完成,选购原料是许枣主要负责的。每当看到她过于追求料子的品质时,陈石就会让许枣先回工房几天,静下心来好好起货、玉雕。很神奇的是,每次她回归到选料后,都变得异常顺利,很少挑剔。
旁观者清,就算刘奇不懂玉雕,他也知道为什么。
正所谓“三分料七分工”,原料的品质好,配上精湛的工艺,自然是双剑合璧,更上一层楼。若是品质差,大家注意的侧重点就落在技术层面上了。只要雕刻起货得好,成品依旧惊艳四座。
优秀老练的玉雕技术,完全具有把瑕疵品变为上等货的能力。
“你来苍翠居十七年,大老板亲自教你的,可是他引以为傲的玉雕啊!”不是赌石,不是其他,刘奇希望她能回归玉雕本身,而非本末倒置地去一味追求料子。
许枣这才醒悟过来,上次的公盘,她舍弃了一堆自认为一般的石头,去选择这块有可能做出高货的原石,最终惨败。就是因为她忘记了玉雕真正的意义啊!
所以她决定要好好研究那块在工房里面的石头。
这个时间,如果师傅还在的话,他应该会在这里起稿吧。打开工房的灯,桌子和机器上面都铺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可见多久没人来过。
许枣鼓起勇气,走到那块石头面前,不断打量。
如她所料,石头能利用的部分只有两条色带,变种的地方全部弃置。单看色带截面的纹裂,就让人感到头晕目眩。许枣坐好心理准备,深呼吸稍微振作。
她直接把截面顺着大纹裂切开,想从形状上初步估计它能做什么翡翠成品。
仅仅是石头分离,就花了许枣不少功夫。各块碎片大小不一,毫无规律,更别说上面还有小裂纹。
翡翠成品中,除去常规款的镯子,珠链还有戒面,剩下的都是设计各不相同的造型。就比如一块山水牌,玉雕师会根据客人的要求,以及最重要的料子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款式。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翡翠料子,因此也不会有相同的成品。
这里的每一块翡翠原石碎片,都注定做不了常规款,只能花费精力去逐一设计。
问题来了,人的喜好都不相同,万一设计出来客人不合眼缘不喜欢,或者商行不收,岂不是连料子都白费了?
归根到底,现在苍翠居需要的,还是客人的指定单啊。
如果是师傅,他应该会很自信地开始设计图稿,凭借出色的雕工做出令人叹服的成品吧。而许枣只能把它们根据大小分类好,其余的什么都做不了。
她想师傅了,于是又回了苍翠居。
走上二楼,一边看过放在两侧架子上师傅的玉雕作品,一边走进最底的小房子里,陈石就住在这儿。明明前不久才和他在房间里一起吃零嘴儿,现在物是人非,许枣心中泛起苦涩。
由于陈石的离世发生得很突然,弟子三人忙着操办葬礼和还清苍翠居的债务,都没有好好处理师傅的遗物。既然现在想起了,许枣当然要整理。
房间和工房一样,表面都有一层灰尘了。桌上的书,依然倒扣着,抽屉里还放着他爱吃的零食,处处是师傅的气息。
书桌旁边是一个双门木柜,左边放着很多翡翠摆件,大多是陈石自己雕刻的,眼尖的许枣还看到自己送给他的翡翠寿桃。倒是右边,放着一样熟悉的东西,是陈石的保险柜。小时候陈石带她看过几遍,还告诉过许枣密码是苍翠居开店的日子。
记忆中,保险柜里放着师傅的存折和一些小时候不感兴趣的文件,还有就是许枣最爱闹着师傅给她看的一套满绿高冰的翡翠饰品。如今再看,它被师傅用合适的珠宝盒保存得非常好,成色一点未受时间的影响,算得上是顶级的收藏品了。看过一眼,许枣就满足地放回去。
看样子陈石后面放进去了不少东西,有些是精致的小挂件,有些是没用上的翡翠边角料,还有被塑料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不知道是什么。
她小心谨慎地拆开包装纸,里面的东西逐渐露出,好像是一对翡翠镯子。
直到完全看清,许枣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它!
两支镯子的工艺太精细了,完全一致。整体分为两个层次,表层以镂雕鲤鱼划分六格,内层镯身对称两侧浮雕菊花,内圈还琢草书“鱼菊”两字。而翡翠的色泽一般,看上去种水欠佳有棉质,一定没有做过抛光工艺。
许枣终于知道在拍卖会上觉得翡翠合卺杯熟悉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她小时候见过这对有同样元素的镯子!那时她完全被刚刚那套夺目的翡翠套装吸引过去,并没有过多注意到它。
她不能理解陈石怎么会留下这对镯子。因为在许枣看来,虽然它的玉雕技术出彩,可镯子本身的品质实在一般,更别谈它把鲤鱼和菊花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的意境。硬要给出解释,她只会认为是师傅看上了它的工艺。
那方学礼呢?
竞拍过程中,拍卖师只对合卺杯做了短短几分钟的物品介绍,应该不足以让一个不懂玉雕的方学礼在一众古玩里看上它吧?但他全场唯一拍下的藏品就是它。
后来在商行里,他又花高价买了那支鱼形翡翠发簪,徐总也暗示过它可能有来头。
还有这副对镯,同样字琢草书“鱼菊”,许枣不禁联想,莫非这些玉石器都出自同一位工匠手中?所以方学礼才想收进自己的私人藏馆?
这个可能性非常大,但她还是觉得有违和的地方。
三件玉石器一同比较,唯独发簪很奇怪,它不像其余的两样,簪子工艺平平无奇,只有种水很好,还进行过抛光。
现在回想在商行交货的那天,难怪徐总笑得这么灿烂,方学礼要收集“鱼菊”玉石器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他只是被骗了!那只簪子是‘仿品’!
可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那支翡翠发簪就算不是同一系列的玉石器,但它也是真正的天然翡翠,她还在烦着苍翠居的东山再起呢。没有原料又没有客人,她面临的情况比方学礼买到假货的问题严重多了,还是得把心思放回到店里啊,许枣一顿泄气。
这对翡翠手镯是很好,可惜方学礼集不齐了。许枣把对镯重新包装好,准备放回保险箱。这时,她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他想要,为何不给他?或许还能谈上一桩合适的交易呢。
许枣翻出方学礼给她的名片,没有看到现在已是凌晨,当即就打了电话过去。
忙音只响了几秒,对面就接通了。
“你好,我是方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