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阿皎与郁桑已来江南定居半年之久,自上次姜璃事件后,木渎镇倒也没再发生什么大事。
阿皎跟郁桑的生活也是一直平平淡淡的,唯一有件事惹得两人不快的时候,大概就是阿皎生病的那次吧。
因为时间久了,阿皎也跟邻里邻居混熟了,隔壁巷口住着王铁匠一家三口,再往前是李裁缝与他女儿的居所,再再再往前就是做烤鸡的刘老头……
阿皎经常串来串去的,她如今就是个肉体凡胎,偶尔感染个风寒,咳嗽几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郁桑却如临大敌似的,非要给她输送灵力,给她驱寒保暖,管东管西,还不让阿皎随意出门了。
阿皎不乐意了,跟他吵了一架,郁桑就离家出走了,也不知道去哪了,回来的那天一脸疲惫,也没跟阿皎吵了,只是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奇怪。
然后说了一句:“我不想再让你离开了。”
阿皎不以为然,抱住他哄道:“好了好了,以后我听你的,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身体,你别生气了。”
郁桑没说话。
那日后,两个人又平平静静地生活了。
这天早上,阿皎被外面的喧嚣声吵醒,她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便起身穿衣出门打算去看看,还没到门口就见郁桑与李裁缝的女儿李梅梅在交谈。
郁桑伸过手拿了个东西,李梅梅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阿皎这时走近郁桑,一眼就瞧到了他手上拿的一株杏花,想来就是刚刚从李梅梅手上拿来的。
心知郁桑平时为人,阿皎不禁开口:“你别老欺负人家小姑娘,为老不尊。”
郁桑扶额:“你不会以为这是我从她手上抢过来的吧?”
“不然还能是小姑娘送你的啊?”阿皎白了他一眼,频频看向门外。
今天尤其热闹,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去,平时鲜少出门的王铁匠媳妇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视铺子如命的王铁匠居然也关了铁匠铺陪媳妇出门。
“奇怪?今天是什么好事吗?”阿皎不明所以的挠挠头。
郁桑折了朵杏花戴在阿皎头上,跟她解释道:“今天是花神节,他们都往花神庙祈福去了。”
阿皎摸了摸头上的花,又看了眼郁桑手上的杏花,有些诧异:“花神节,所以真是小姑娘送你花啊!”
“不然呢。”郁桑指腹轻轻抚过杏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花神节还有其他习俗,你要去看看吗?”
“去!”
花神庙在木渎镇郊外七里左右,为了不惹人注目,阿皎也没让郁桑带她飞去,两个人就慢悠悠地跟随众人步伐一起。
通往郊外是一条约四里的小道,往日静无人烟,今日路道两旁却有不少小贩在这支了小摊,路人有些被吸引了就驻足问价,一路上的吆喝交谈声使得整条小道非常热闹。
阿皎倒是兴奋,一会逛这逛那,看见喜欢的就拿,郁桑则在身后默默付钱。
等他俩到花神庙时,人们依旧热闹非凡地扎堆成团,有小孩在玩投壶摘花的,也有才子佳人在花丛中吟诗赋词,更多的人进出花神庙进行跪拜祈福仪式。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花神庙外一株杏花树,树干粗壮,枝木纵横,分明是棵岁月过百的老树,枝干上却开满了白中透粉的杏花。
只是第一眼吸引阿皎不是那杏花,而是那坐在树干上笑眯眯的白衣姑娘,她头上也同阿皎一样戴了朵杏花,或者说同这所有来花神庙祈福的人一样,几乎人均一朵杏花。
但阿皎却第一眼就能感觉到这白衣姑娘不是普通人,她看了眼郁桑,郁桑轻轻颔首,显然也是注意到了白衣姑娘,并发觉这不是普通人。
但奇怪的是,郁桑并没有任何动作,他仍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衣姑娘看,似有所思。
阿皎扯了扯他衣角,轻声道:“她是妖吗?”
郁桑摇摇头:“没有妖气。”
白衣姑娘也发现他俩在看自己了,朝他们笑着招了招手,就从树上轻飘飘跳下来,也没有任何动静,从人群中穿梭而过。
周围人仍是自顾自做自己的事,似乎都没有见到这一幕。
阿皎想也不想就跟着跑了去,郁桑也只能无奈跟上。
白衣姑娘一直往前走,在阿皎眼前分明是没有路的,但经过白衣姑娘这么一走,前方莫名其妙就出现了一条小路,阿皎跟郁桑一前一后地跟着,不知不觉就远离了人群。
等白衣姑娘停下时,在阿皎和郁桑眼前居然凭空出现了一座小院,院内也有一棵根花神庙外那棵一模一样的杏花树。
此时,白衣姑娘又跳上杏花树上坐着,一双腿垂下晃呀晃的,好不惬意。
阿皎没吱声,只是静悄悄地打量周围,这倒让她发现怪样,这周围的草木石头都好像活物一般,摇曳移动,乍眼一看,好像许多小人在草地上跳舞一样。
她揉了揉眼,还以为是看错了,但那些草木却又实实在在地脱离土地,在这院子里走动。
郁桑这时瞧出了眼前的白衣姑娘是何物,他饶有兴趣地出声道:“是灵呐,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灵?”阿皎接了一句,也是震惊地看向白衣姑娘,这事她也听说过的,只是千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隐约记得一点点。
在开天劈地初期,盘古之神死后□□、三魂、七魄各化为世间之物。其中三魂转化为三主神玄素、大道、拾得。
后,主神造万物,制天道,生成一个神魔人共生的大荒世界。
而在神魔人之外的万物,皆有盘古之体碎片的存在,所谓万物有灵,源生本质,就是不论是一山一水,亦或一花一石,皆是同根。
有物,生意识成灵,化形则为妖。
灵的初期是纯净无暇的,就同最初的阿皎一样,只有接触了人世,有了欲望之识,才会化形成妖。
但郁桑说,这是灵。
说明这是唯一一个能化形却不成妖的灵。
阿皎跟郁桑的生活也是一直平平淡淡的,唯一有件事惹得两人不快的时候,大概就是阿皎生病的那次吧。
因为时间久了,阿皎也跟邻里邻居混熟了,隔壁巷口住着王铁匠一家三口,再往前是李裁缝与他女儿的居所,再再再往前就是做烤鸡的刘老头……
阿皎经常串来串去的,她如今就是个肉体凡胎,偶尔感染个风寒,咳嗽几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郁桑却如临大敌似的,非要给她输送灵力,给她驱寒保暖,管东管西,还不让阿皎随意出门了。
阿皎不乐意了,跟他吵了一架,郁桑就离家出走了,也不知道去哪了,回来的那天一脸疲惫,也没跟阿皎吵了,只是看着她的目光有些奇怪。
然后说了一句:“我不想再让你离开了。”
阿皎不以为然,抱住他哄道:“好了好了,以后我听你的,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身体,你别生气了。”
郁桑没说话。
那日后,两个人又平平静静地生活了。
这天早上,阿皎被外面的喧嚣声吵醒,她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便起身穿衣出门打算去看看,还没到门口就见郁桑与李裁缝的女儿李梅梅在交谈。
郁桑伸过手拿了个东西,李梅梅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阿皎这时走近郁桑,一眼就瞧到了他手上拿的一株杏花,想来就是刚刚从李梅梅手上拿来的。
心知郁桑平时为人,阿皎不禁开口:“你别老欺负人家小姑娘,为老不尊。”
郁桑扶额:“你不会以为这是我从她手上抢过来的吧?”
“不然还能是小姑娘送你的啊?”阿皎白了他一眼,频频看向门外。
今天尤其热闹,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去,平时鲜少出门的王铁匠媳妇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视铺子如命的王铁匠居然也关了铁匠铺陪媳妇出门。
“奇怪?今天是什么好事吗?”阿皎不明所以的挠挠头。
郁桑折了朵杏花戴在阿皎头上,跟她解释道:“今天是花神节,他们都往花神庙祈福去了。”
阿皎摸了摸头上的花,又看了眼郁桑手上的杏花,有些诧异:“花神节,所以真是小姑娘送你花啊!”
“不然呢。”郁桑指腹轻轻抚过杏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花神节还有其他习俗,你要去看看吗?”
“去!”
花神庙在木渎镇郊外七里左右,为了不惹人注目,阿皎也没让郁桑带她飞去,两个人就慢悠悠地跟随众人步伐一起。
通往郊外是一条约四里的小道,往日静无人烟,今日路道两旁却有不少小贩在这支了小摊,路人有些被吸引了就驻足问价,一路上的吆喝交谈声使得整条小道非常热闹。
阿皎倒是兴奋,一会逛这逛那,看见喜欢的就拿,郁桑则在身后默默付钱。
等他俩到花神庙时,人们依旧热闹非凡地扎堆成团,有小孩在玩投壶摘花的,也有才子佳人在花丛中吟诗赋词,更多的人进出花神庙进行跪拜祈福仪式。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花神庙外一株杏花树,树干粗壮,枝木纵横,分明是棵岁月过百的老树,枝干上却开满了白中透粉的杏花。
只是第一眼吸引阿皎不是那杏花,而是那坐在树干上笑眯眯的白衣姑娘,她头上也同阿皎一样戴了朵杏花,或者说同这所有来花神庙祈福的人一样,几乎人均一朵杏花。
但阿皎却第一眼就能感觉到这白衣姑娘不是普通人,她看了眼郁桑,郁桑轻轻颔首,显然也是注意到了白衣姑娘,并发觉这不是普通人。
但奇怪的是,郁桑并没有任何动作,他仍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衣姑娘看,似有所思。
阿皎扯了扯他衣角,轻声道:“她是妖吗?”
郁桑摇摇头:“没有妖气。”
白衣姑娘也发现他俩在看自己了,朝他们笑着招了招手,就从树上轻飘飘跳下来,也没有任何动静,从人群中穿梭而过。
周围人仍是自顾自做自己的事,似乎都没有见到这一幕。
阿皎想也不想就跟着跑了去,郁桑也只能无奈跟上。
白衣姑娘一直往前走,在阿皎眼前分明是没有路的,但经过白衣姑娘这么一走,前方莫名其妙就出现了一条小路,阿皎跟郁桑一前一后地跟着,不知不觉就远离了人群。
等白衣姑娘停下时,在阿皎和郁桑眼前居然凭空出现了一座小院,院内也有一棵根花神庙外那棵一模一样的杏花树。
此时,白衣姑娘又跳上杏花树上坐着,一双腿垂下晃呀晃的,好不惬意。
阿皎没吱声,只是静悄悄地打量周围,这倒让她发现怪样,这周围的草木石头都好像活物一般,摇曳移动,乍眼一看,好像许多小人在草地上跳舞一样。
她揉了揉眼,还以为是看错了,但那些草木却又实实在在地脱离土地,在这院子里走动。
郁桑这时瞧出了眼前的白衣姑娘是何物,他饶有兴趣地出声道:“是灵呐,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灵?”阿皎接了一句,也是震惊地看向白衣姑娘,这事她也听说过的,只是千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只隐约记得一点点。
在开天劈地初期,盘古之神死后□□、三魂、七魄各化为世间之物。其中三魂转化为三主神玄素、大道、拾得。
后,主神造万物,制天道,生成一个神魔人共生的大荒世界。
而在神魔人之外的万物,皆有盘古之体碎片的存在,所谓万物有灵,源生本质,就是不论是一山一水,亦或一花一石,皆是同根。
有物,生意识成灵,化形则为妖。
灵的初期是纯净无暇的,就同最初的阿皎一样,只有接触了人世,有了欲望之识,才会化形成妖。
但郁桑说,这是灵。
说明这是唯一一个能化形却不成妖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