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静亦然。
她后悔自己屈居于太子的恩威并施,竟昏了头,答应这般孟浪的要求。
肤白貌美的女郎入水后混不自在,水汽掩住了春色,却掩不住皮肉下的燥热慌乱。
乱套了,全然乱套了!
雾茫茫的热水下,闻静连手都不知该放在何处,明明身处自家宅邸之内,身心却半点不由自己。
两人这下终于不得不坦诚相待了。
慕容钦心火烧得正旺,在他心里,闻静已是他的妻,可她竟瞧不上他,思及此,男子压下眼底的晦暗,转而换上一副无良面孔,好叫心尖上的姑娘放下戒心。
他沉静下来,一字一句道,“阿静,孤是真的心悦你。”
后又徐徐靠近,半是哀求半是审问,“你说说,孤到底是哪里不如你的意了,孤改还不成?”
闻静暗道,你如今心悦我,可明年呢?三年后、十年后呢?君恩如流水,倘若你起了二心,你这金尊玉贵的身份我又能拿你何妨,还不得捏着鼻子忍让。
她前世已被另一位男子骗得太深,一朝被蛇咬,如今十六年了,十六年了依旧怕井绳。她不疑他此时的真情,却不得不对来日的境况留足余地。
闻静满腹思虑,可面上到底不敢多言,只得推辞,“殿下言重,殿下至诚至善,是臣女不识抬举。”
慕容钦见闻静偏过头去,不容置疑地按住女郎的香肩。
为了她的意愿,他退了又退,如今已不许她再避了,兵法安有三十六计,何况是求偶的计谋,俗话说烈女怕缠郎,他使出浑身的招数和手段便不信不能俘获美人心。
慕容钦殷切表态,似是在上对天、下对地,绝无食言地起誓,“阿静,你是孤心爱的女子,孤答应你,孤一定会像父皇对母后那般,待你如珠如宝。”
“只要你愿嫁,莫说是三书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便是把性命给你,孤也认了。”
当朝太子在她跟前做小,闻静若是说丝毫不动心,却是在打谎语。
她感觉自己像是温水之蛙,周围筑起的藩篱都要被太子绵绵密密地逐一攻破,她浴身于温水中,水微而无声,实则巨如汹涌。
有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可若是有意并非落花,而是流水呢?
流水虽知花无意,却有十足的耐心,青山不就我,我来就青山。一寸光阴、寸寸光阴地守着,静待那树上的花终有落时,便可抱得美人归了。
那她又能坚持多久呢?
非也,非也。
我不过是个浅有几分才气的俗人,如何能让太子对她念念不忘,不过是从未得到而生出来的不甘心罢了。
闻静啊闻静,你从前少不更事,如今离经叛道,难道前世吃的苦头还不够多吗?那大司命曾经明里暗里地言表心迹,你这个傻子居然还真信了,后来呢?心都被活刮了去!
莫信男子肺腑言,山盟海誓总是赊!
或许太子如今的情意是真的,白云苍狗之后,焉知他是否依旧如今日般痴心以待?
闻静按下那抹游移之心,再度开口之时,却也消去了几分疏离避退之意,反倒是晓之以情,款语温言,“殿下,恕臣女直言,世事变化总无常,春去秋来又一年,青山桃面依旧在,人事已非昨日见。”
“殿下之情难能可贵,臣女不敢辜负,但臣女若要嫁人,便只愿与未来的夫君一生一世一双人,殿下身份尊贵,将来荣登大宝,身边莺莺燕燕无数。日后,臣女恐怕也要同说书先生的话本写的一般,落得一个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闭门幽宫处,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
闻静言及此处,身子竟有些抖,眼底的畏怯是做不得假的。
慕容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急忙许诺,“孤向你保证,孤一日为太子,便决不纳妾,一日为帝,便决不纳妃。孤只要阿静伴身左右,旁的女子孤都不会放在眼里,若有半句虚言,便叫我五雷轰顶,永不超生。”
慕容钦说罢,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扯了扯唇,“孤想起来,阿静不信这个,阿静,你告诉孤,你要如何才信孤之所言?”
若是旁的女子,听闻当今太子殿下句句真言,真心不改春山情般的求娶之意,恐怕早就含羞谢恩了。
可闻静却不是一般的女子,只怪她前世太痴傻,对大司命信任无间,临行前,他暗意她凡事要听从王命,恪守巫祝之责,方能同他修成正果。
一次上套,信以为真,便误了卿卿性命,闻静虽得幸再世为人,十六年一帆风顺,也日日怀揣着这个心魔惶惶虚度光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闻静信他如今的真情,于是牵笑道,“殿下的情意,臣女自然是信的。”
慕容钦无法,手也脱力,“罢了,知你只是敷衍搪塞之词。你且安心,孤定会证明,任凭弱水三千,孤只愿与你长相厮守,绝无二心。”
太子一言一语如拳头大的石子,一颗颗地砸进闻静的心湖之中,她内心着实翻搅的厉害,连带着肩上被那厮的手一碰,都像是汤婆子浇上去了似的,烫的生硬,她眼尾嫣红,羞恼地轻斥,“还不快放开我。”
女郎肌肤如雪,又白又薄,跟剥了皮的鸡蛋一般,生嫩到轻轻吹一口气就能破皮的程度。
慕容钦木然,目光竟像被施法钉在上面似的,死死粘着、挪移不得,他嘴里说的轻佻,可哪里真的开过荤,虽说他常年驻扎在军营里,可底下的兵也不敢同他开下流的玩笑话,即便是私交甚笃的祈颂也只敢略微调侃一下。
以是,慕容钦大脑、下身哪哪儿都充血,来不及思索,一抹热意从鼻腔直流而下,两人见到人中鲜艳的血色,立时都呆愣住了。
闻静朱唇阵颤,强拉着笑声从唇齿间脱口而出,可眼尾的笑意却是压不住的。
心高气傲的太子殿下无法接受自己居然在心爱的姑娘面前如此把持不住,旋即懊恼地转身而起。
温水哗啦啦地溅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慕容钦已披上白袍,狼狈地粉饰太平,“今日之事孤自有定夺,你好好休息,明日孤再来找你。”
话音刚落,人就没影了,步子快得活像是沙场上未战先怯的逃兵。
闻静未曾想今夜竟跟唱戏似的,觉得有些好笑,见脚步声都仓皇失措,溜地远远地,便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浴水也不烫了,温得恰到好处,甫一抬手,大珠小珠落在玉藕之上,待闻静穿上亵衣,望着喜烛,自嘲自己自作孽惹上了不该惹的主子,金边的犬儿蹬蹬走到跟前。
它四脚朝地,如同新砌的墙,雄赳赳气昂昂地端坐着,似是得到了谁人的命令般。
闻静奇道,“毛毛,你怎么来了?”
见毛毛嘴里还叼着一封信,闻静目光一闪,聪慧的犬儿便主动凑上前来,将书信吐出。
闻静不急不缓地展开信纸,走马观花地扫过前言,细看落款,果不其然是太子送来的。
她头疼地扶了扶额,靠着枕闭目养神,唇边还不忘数落这站错队的犬儿,“你这个吃里扒外的毛毛,平日里除了我谁也使唤不动你,今日怎得如此慷慨,甘愿为他忙前忙后?你可知,他可是你主人的劫数,你呀你!”
犬儿歪着头,转了个圈,又翘着长长的猫尾巴轻轻扫着主人,连叫声都小了些、细了些,意在撒娇讨饶。
它打小便精着,自主人读书时,在私塾里不知念了多少诗文给它听见,已然狗腹里有自己的一番狗理。
闻静睁开一只眼,瞥一眼纸扎,初读第一句,那人肆意的音容笑貌便已浮现——“阿静,孤方才所说皆是真言,还望阿静信我、慕我。伯母与表妹皆安好,勿忧勿念。今日便早些安歇罢,明日孤同你去处置那佛母。”
闻静抿着朱唇,似是哭笑不得,忧的是太子不是会轻言放弃的人物,她便是想逃也插翅难飞,喜的是太子当真对她用心,能在他情窍初开之时做他的心上人,想必日后他便是后宫三千佳丽,也比不过她此时特殊的待遇吧。
女郎挥挥纤手,招来犬儿,忿忿地却还是记着收了力道,抚着犬儿的毛头,嗔怪自己,分明决意同他一别两宽,如今怎么又想入非非起来,又嗔怪太子不论武德,横插一刀惹她心绪。
毛毛不知所以地汪汪叫唤,叫得可欢,闻静无可奈何地摇首嗟叹,“情到浓处,忒煞情多!”
夜静如织,打更人一敲,以至二更了。
弯弯绕绕这么多事,闻静还以为自己将一夜不眠,却不想睡得又快又沉。
梦里,烟雾缭绕,天降仙乐,弹指间,一弦一音都是刻在骨子里的韵律,是从前世仙都琼浆浴池里发出的靡靡之音。
闻静平日里的冷静全然消散,连今夜大婚被太子从中作梗、女儿身的真相再难掩满之时,她都不曾如此失态,“你是谁?是谁?”
那人没有应,她便继续问,直到听到答案她才会停止。
…
千呼万唤始出来,其人犹抱瑶琴半遮面,玉手纤纤,援琴、鼓瑟之间,七弦化为百千缕丝线,如盘丝洞里的精怪尽显神通,一根根的丝线细得像蚕丝,紧而实、柔而韧,轻而易举地将她团团缠住。
似是在预兆,明日还会发生些什么不大好的事。
她后悔自己屈居于太子的恩威并施,竟昏了头,答应这般孟浪的要求。
肤白貌美的女郎入水后混不自在,水汽掩住了春色,却掩不住皮肉下的燥热慌乱。
乱套了,全然乱套了!
雾茫茫的热水下,闻静连手都不知该放在何处,明明身处自家宅邸之内,身心却半点不由自己。
两人这下终于不得不坦诚相待了。
慕容钦心火烧得正旺,在他心里,闻静已是他的妻,可她竟瞧不上他,思及此,男子压下眼底的晦暗,转而换上一副无良面孔,好叫心尖上的姑娘放下戒心。
他沉静下来,一字一句道,“阿静,孤是真的心悦你。”
后又徐徐靠近,半是哀求半是审问,“你说说,孤到底是哪里不如你的意了,孤改还不成?”
闻静暗道,你如今心悦我,可明年呢?三年后、十年后呢?君恩如流水,倘若你起了二心,你这金尊玉贵的身份我又能拿你何妨,还不得捏着鼻子忍让。
她前世已被另一位男子骗得太深,一朝被蛇咬,如今十六年了,十六年了依旧怕井绳。她不疑他此时的真情,却不得不对来日的境况留足余地。
闻静满腹思虑,可面上到底不敢多言,只得推辞,“殿下言重,殿下至诚至善,是臣女不识抬举。”
慕容钦见闻静偏过头去,不容置疑地按住女郎的香肩。
为了她的意愿,他退了又退,如今已不许她再避了,兵法安有三十六计,何况是求偶的计谋,俗话说烈女怕缠郎,他使出浑身的招数和手段便不信不能俘获美人心。
慕容钦殷切表态,似是在上对天、下对地,绝无食言地起誓,“阿静,你是孤心爱的女子,孤答应你,孤一定会像父皇对母后那般,待你如珠如宝。”
“只要你愿嫁,莫说是三书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便是把性命给你,孤也认了。”
当朝太子在她跟前做小,闻静若是说丝毫不动心,却是在打谎语。
她感觉自己像是温水之蛙,周围筑起的藩篱都要被太子绵绵密密地逐一攻破,她浴身于温水中,水微而无声,实则巨如汹涌。
有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可若是有意并非落花,而是流水呢?
流水虽知花无意,却有十足的耐心,青山不就我,我来就青山。一寸光阴、寸寸光阴地守着,静待那树上的花终有落时,便可抱得美人归了。
那她又能坚持多久呢?
非也,非也。
我不过是个浅有几分才气的俗人,如何能让太子对她念念不忘,不过是从未得到而生出来的不甘心罢了。
闻静啊闻静,你从前少不更事,如今离经叛道,难道前世吃的苦头还不够多吗?那大司命曾经明里暗里地言表心迹,你这个傻子居然还真信了,后来呢?心都被活刮了去!
莫信男子肺腑言,山盟海誓总是赊!
或许太子如今的情意是真的,白云苍狗之后,焉知他是否依旧如今日般痴心以待?
闻静按下那抹游移之心,再度开口之时,却也消去了几分疏离避退之意,反倒是晓之以情,款语温言,“殿下,恕臣女直言,世事变化总无常,春去秋来又一年,青山桃面依旧在,人事已非昨日见。”
“殿下之情难能可贵,臣女不敢辜负,但臣女若要嫁人,便只愿与未来的夫君一生一世一双人,殿下身份尊贵,将来荣登大宝,身边莺莺燕燕无数。日后,臣女恐怕也要同说书先生的话本写的一般,落得一个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闭门幽宫处,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
闻静言及此处,身子竟有些抖,眼底的畏怯是做不得假的。
慕容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急忙许诺,“孤向你保证,孤一日为太子,便决不纳妾,一日为帝,便决不纳妃。孤只要阿静伴身左右,旁的女子孤都不会放在眼里,若有半句虚言,便叫我五雷轰顶,永不超生。”
慕容钦说罢,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扯了扯唇,“孤想起来,阿静不信这个,阿静,你告诉孤,你要如何才信孤之所言?”
若是旁的女子,听闻当今太子殿下句句真言,真心不改春山情般的求娶之意,恐怕早就含羞谢恩了。
可闻静却不是一般的女子,只怪她前世太痴傻,对大司命信任无间,临行前,他暗意她凡事要听从王命,恪守巫祝之责,方能同他修成正果。
一次上套,信以为真,便误了卿卿性命,闻静虽得幸再世为人,十六年一帆风顺,也日日怀揣着这个心魔惶惶虚度光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闻静信他如今的真情,于是牵笑道,“殿下的情意,臣女自然是信的。”
慕容钦无法,手也脱力,“罢了,知你只是敷衍搪塞之词。你且安心,孤定会证明,任凭弱水三千,孤只愿与你长相厮守,绝无二心。”
太子一言一语如拳头大的石子,一颗颗地砸进闻静的心湖之中,她内心着实翻搅的厉害,连带着肩上被那厮的手一碰,都像是汤婆子浇上去了似的,烫的生硬,她眼尾嫣红,羞恼地轻斥,“还不快放开我。”
女郎肌肤如雪,又白又薄,跟剥了皮的鸡蛋一般,生嫩到轻轻吹一口气就能破皮的程度。
慕容钦木然,目光竟像被施法钉在上面似的,死死粘着、挪移不得,他嘴里说的轻佻,可哪里真的开过荤,虽说他常年驻扎在军营里,可底下的兵也不敢同他开下流的玩笑话,即便是私交甚笃的祈颂也只敢略微调侃一下。
以是,慕容钦大脑、下身哪哪儿都充血,来不及思索,一抹热意从鼻腔直流而下,两人见到人中鲜艳的血色,立时都呆愣住了。
闻静朱唇阵颤,强拉着笑声从唇齿间脱口而出,可眼尾的笑意却是压不住的。
心高气傲的太子殿下无法接受自己居然在心爱的姑娘面前如此把持不住,旋即懊恼地转身而起。
温水哗啦啦地溅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慕容钦已披上白袍,狼狈地粉饰太平,“今日之事孤自有定夺,你好好休息,明日孤再来找你。”
话音刚落,人就没影了,步子快得活像是沙场上未战先怯的逃兵。
闻静未曾想今夜竟跟唱戏似的,觉得有些好笑,见脚步声都仓皇失措,溜地远远地,便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浴水也不烫了,温得恰到好处,甫一抬手,大珠小珠落在玉藕之上,待闻静穿上亵衣,望着喜烛,自嘲自己自作孽惹上了不该惹的主子,金边的犬儿蹬蹬走到跟前。
它四脚朝地,如同新砌的墙,雄赳赳气昂昂地端坐着,似是得到了谁人的命令般。
闻静奇道,“毛毛,你怎么来了?”
见毛毛嘴里还叼着一封信,闻静目光一闪,聪慧的犬儿便主动凑上前来,将书信吐出。
闻静不急不缓地展开信纸,走马观花地扫过前言,细看落款,果不其然是太子送来的。
她头疼地扶了扶额,靠着枕闭目养神,唇边还不忘数落这站错队的犬儿,“你这个吃里扒外的毛毛,平日里除了我谁也使唤不动你,今日怎得如此慷慨,甘愿为他忙前忙后?你可知,他可是你主人的劫数,你呀你!”
犬儿歪着头,转了个圈,又翘着长长的猫尾巴轻轻扫着主人,连叫声都小了些、细了些,意在撒娇讨饶。
它打小便精着,自主人读书时,在私塾里不知念了多少诗文给它听见,已然狗腹里有自己的一番狗理。
闻静睁开一只眼,瞥一眼纸扎,初读第一句,那人肆意的音容笑貌便已浮现——“阿静,孤方才所说皆是真言,还望阿静信我、慕我。伯母与表妹皆安好,勿忧勿念。今日便早些安歇罢,明日孤同你去处置那佛母。”
闻静抿着朱唇,似是哭笑不得,忧的是太子不是会轻言放弃的人物,她便是想逃也插翅难飞,喜的是太子当真对她用心,能在他情窍初开之时做他的心上人,想必日后他便是后宫三千佳丽,也比不过她此时特殊的待遇吧。
女郎挥挥纤手,招来犬儿,忿忿地却还是记着收了力道,抚着犬儿的毛头,嗔怪自己,分明决意同他一别两宽,如今怎么又想入非非起来,又嗔怪太子不论武德,横插一刀惹她心绪。
毛毛不知所以地汪汪叫唤,叫得可欢,闻静无可奈何地摇首嗟叹,“情到浓处,忒煞情多!”
夜静如织,打更人一敲,以至二更了。
弯弯绕绕这么多事,闻静还以为自己将一夜不眠,却不想睡得又快又沉。
梦里,烟雾缭绕,天降仙乐,弹指间,一弦一音都是刻在骨子里的韵律,是从前世仙都琼浆浴池里发出的靡靡之音。
闻静平日里的冷静全然消散,连今夜大婚被太子从中作梗、女儿身的真相再难掩满之时,她都不曾如此失态,“你是谁?是谁?”
那人没有应,她便继续问,直到听到答案她才会停止。
…
千呼万唤始出来,其人犹抱瑶琴半遮面,玉手纤纤,援琴、鼓瑟之间,七弦化为百千缕丝线,如盘丝洞里的精怪尽显神通,一根根的丝线细得像蚕丝,紧而实、柔而韧,轻而易举地将她团团缠住。
似是在预兆,明日还会发生些什么不大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