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晚风稍疾,庭中湖水微皱,低垂倒映的星空倏忽晃动,像是藏了缥缈幻梦的漩涡。
带着吸引,却很难抓住。
“殿下的意思是……”
江岑许回身走向房内,声音一时变得有些遥远。
“近的,比如带你离开刺史府,从此山高水阔;远的,比如助你开家铺子,施展笔墨之能。”
薛适快步跟上,闻言却是一愣。
若能得江岑许相助,她不仅可以实现原主的心愿摆脱薛父的折磨,还能拥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开一个文具店。到时候,古今结合制些精巧的纸张;卖些自己的书法作品;为不会习字的平民百姓提供代笔的服务……
只是想想,都很幸福。
可是,当朝公主凭什么会愿意帮助她?
毕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薛适抬手,为江岑许倒了杯红梅露水浸煮的茶。
“那殿下呢?”她委婉探道,“我也想殿下,遂心如意。”
江岑许似是被她笨拙的试探逗笑。指尖一圈圈划过茶杯边沿,好一会儿,才道:“你可知,为离宫迎请佛骨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原主的记忆,本朝佛教盛兴,至当今圣上登基尤甚。
薛适想了想:“愿佛佑离宫早日建成。”
“是。”
“但也为,调查一条人命。”
江岑许直白得过分,让薛适有些心惊。
迎请佛骨和调查人命,如何扯上干系?她直觉若接着听下去,可能会被卷进难以承受的争端。
可未等她反应该如何抽身,江岑许已看出了她的意图,提醒道:“不是你以自身性命作保,说会助修建离宫一事尽可能多的得到支持么。”
“作赋很好,但还远远不够。”
薛适:?
你先前不是这样说的。
明明先前还在说相信她。
薛适艰难掀了掀唇,露出个苦巴巴的笑:“那,殿下想要我做什么?”
“水部员外郎张年死前留下一封特殊密文,我要你破解。”
江岑许奉圣上之命,来扬州调查张年之死。
张年治水有功,性格也敦厚正直,从不与人结仇,不想在山中打猎时却遭数十名蒙面高手围杀。
巧的是,张年不赞成在扬州修建离宫,觉得长安大明宫就已足够,修建的费用可用于修缮水利、完善民生。
于是,扬州城乃至整个大益,开始盛传朝廷为镇压反对离宫修建言论,暗中杀害无辜之人,连治水有方的功臣都难逃一死,更遑论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
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调遣数十名高手,不留半点痕迹。
“……于是,”江岑许寥寥概括,“父皇提出迎请佛骨,既是佑死去的张大人安息,也是愿早日查清此事,离宫得以顺利建成。”
而由她暗查,一因她深得皇帝宠爱和信任;二因她荒唐名声在外,又是女子,易遭轻看,不会打草惊蛇,方便秘密行事。
“张大人所留密文,并一个花梨木盒,一同被他藏在极为隐秘的暗室。我怀疑,他就是因此丧命。”
听到这,薛适有些明白了。
估计江岑许早在她作艳诗那晚,就已生出利用她笔墨之能破解密文的心思。
薛适原以为是自己主导一切,以寻从薛父和江岑许手中活下去的生机。其实,当她提出为离宫作赋时,江岑许就已决心将计就计应下,再找机会进一步验证她的能力。而自己写下的部分宫赋内容和瞬间拟出的宫名,无疑不经意间加速了江岑许对她实力的信服。
薛适不由对眼前之人感到更加切实的害怕。
与初听她行事荒唐、嚣张跋扈不同,是一点点接触后发现,她既不像传闻,也非眼前所见,而是更加深不见底的幽谷,难以直探。
但,富贵险中求。
若真能解决此事,自由、金钱便都不用再愁,直接躺平养老。
而且,也能促成一方宫宇,更能言明一个真相。
只是……
“若我最后无法帮助殿下,殿下会杀了我么。”
江岑许讥诮地挑了挑眉:“你要是想,本宫可以成全你。”
薛适反应了一会儿,言下之意就是——
不会。
刚要放下心,却听江岑许忽地提高了声音,又道:“不过,你赠给本宫的礼物是什么来着?”
“在下明白。”薛适很是主动配合,“虽然帮不成殿下不会死,但若不帮,便是没有履行那晚在下亲自作出的保证。是以在下的命,此时此刻,还是殿下的。”
“不过——”
薛适给自己也倒了杯茶,弯了弯唇,反过来亦提高声音道:“殿下答应事成之后……”
江岑许轻笑了下:“亦不会食言。”
“那就,”薛适将自己手中茶杯,同江岑许的碰了碰,“祝殿下和我,都能得偿所愿,遂心如意。”
翌日。
与江岑许随行的工部侍郎、新科探花等一行人,这段时日已初步考察好离宫选址、周边环境等基本事项,先行启程回京复命。
只剩下同寺中商讨迎接佛骨事宜的礼部几人和江岑许。
江岑许十分张扬地长袖一挥,将事情都丢给了礼部一干人,拉着薛适大摇大摆地走出刺史府,美其名曰“本宫要带着我的小面首外出散心。”
在场之人皆是一怔,但转瞬又都习以为常。
五公主向来行事荒唐,来扬州这些时日,若是不同那眉清目秀的刺史之子发生点什么,才叫奇怪呢。
薛父则是喜出望外,连说了好几遍“得五公主青睐,是犬子之幸。”
到了府外,两人瞬间收起做戏的模样。
“殿下,张大人可有家眷?我们先去他家中问问情况吧。”
薛适没有一上来就破解密文。
字虽看似死物,但往往传递着千织百错的讯息。而今她从江岑许那了解了关于密文背后的隐秘,若直接打开,难免先入为主有所忽略。
这才是将字彻底变为死物。
江岑许摇头:“张大人三十有二,独居,无妻无子。不过,他同教坊司的菱娘交情不错。”
张年行事隐秘,担心自己常去教坊司照拂会给菱娘树敌,用的都是假身份。若非这段时日临辞将扬州教坊司暗查了好几遍,也不会知晓他们的关系。
闻言,薛适想了想,有了主意:“殿下手中,可有张大人亲笔所写的书法亦或信件?”
-
每隔半月,扬州教坊司的花魁会为前来的所有人献上技艺,不收半分银两。
是以每月的这个时候,坊中最为热闹。但令人称奇的是,座下人无论何身份,欣赏之时皆很安静,无人出声打断。
眼下一曲将终,弹奏的乐女走向中央,围着中间的花魁菱娘,仰头舞袖。
几人脚下轻移,雪白的广袖宽大垂垂,像是旋转的银白屏风,手上纤指在灯下灵转如蝶。缓缓渐渐,乐女由聚到散,曳远着无暇水袖,宛若昙花在夜下盛绽,层层叠叠,将众人的目光再次牵引至中央的菱娘。
她一点点向后弯腰,腰肢柔软无骨,如同最娇嫩的花蕊。惊叹间,却又眨眼瞬变,菱娘水袖飞扬,舞动转腰,在最夺目绚烂之处一圈圈旋转着,瑰丽绝艳,旖旎风华。
舞毕之时,众人仍似陷入春风绮梦,久久不能回神。
只除了其间戴着千叶莲面具的绛紫身影,此刻正深深看向身边的那袭竹清,轻嗤了声:“看得停不下来了?不如,”绛紫偏头凑近,压低声音道,“本宫把你写的那首诗找人编曲吟唱,再由菱娘亲自一舞,让你看个够?”
“那个!”
真是一首诗被人念叨一辈子啊……
竹青身影赶忙回神出声,想要阻止那羞赧的回忆突如其来地攻击。
歉然弯了弯唇:“这就去。”
楼上最里处素雅的房间外,老鸨敲了敲门:“菱娘,有位公子找,说有东西要交给你。”
“公子?”
菱娘虽出身教坊司,但只展舞姿,从不以色接客。平日也会有世家公子买她一舞,但久了知晓她碰不得便觉无趣,一来二去,菱娘虽为花魁,但单独寻她的客人并不多。
只除了……
思及此,菱娘杏眼蓦地酸涩,睫毛轻颤间,已是珠泪落。
“麻烦妈妈相传,我身体忽然有些不适,便不见了……”
话音才落,却听门外一道温悦的声音娓娓道:“菱娘,在下是弓大人的同僚,此行是为将弓大人的书信转交于你。”
菱娘骤然从案前起身,亦如曾经等待君至的无数个日月。
只是,她再也等不到那个,朝朝暮暮都想见到的人了……
“劳烦公子稍等片刻。”菱娘对着铜镜简单整理了下泪颜,然后打开门,“方才是菱娘失礼,请公子见谅。”
“无碍的。”
“只是……菱娘观公子年岁不大,是如何与……弓大人做同僚的?”
即便眼前的小公子看着和和气气不似坏人,又知年郎来此的假名,但年郎之死实在蹊跷,至今未明,她不得不小心提防。
“我是今岁中的探花,弓大人曾为我指点迷津,那时官职还未定,眼下司翰林院编修,算是……迟来的同僚。”
新科探花确实与张年有过几面之缘,薛适按照江岑许交代的信息简单说明,见菱娘疑虑稍减,才将信笺递去。
“那时一别,大人落了此信,我本想下次再见时交还,未曾想……”
菱娘紧咬娇唇,乌黑纤密的睫毛许久未颤,似乎这样,便能敛去眸间所有水雾。
她压抑着哭腔,声音极轻:“多谢……公子……”
信笺舒展,熟悉的字迹瞬入视线,一字一字,彻底凝结眸中氤氲,再也承受不住地,颗颗滑落。
“
一川淡月疏星,霓裳清影娉婷。
三两惠风弄袖,知我此心慕卿。”
看着眼前柔弱却倔强的女子无声落泪,薛适有些不知所措。
她眼下作男子装扮,无法抱一抱她。
“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的东西……”
“我以后……思念他,也可有个寄托。”
“谢谢你,小公子……”
薛适不由想起,当她决心要仿照张年的字迹给菱娘写信时,江岑许对她说:“做人要厚道。这样的欺骗,你承受得起么。”
那时她只道:“若善意的谎言能够助张大人死而瞑目,我愿承受一切。”
但此刻看到菱娘的模样,薛适才明白,这并非欺骗,也不是善意的谎言。
而是张年未来得及诉诸的遗憾;亦是承载菱娘余生思念的唯一载体。
“能帮到大人和姑娘,我很高兴。只是……”
薛适拿出疑似为张年招来杀身之祸的密文和花梨木盒,“我怀疑大人的死与此相关,皇上也命我等暗中调查大人之死。姑娘可有见过?或是听大人提起过什么?”
菱娘接过看了看,点头:“见过,盒子我印象很深。他曾问我,可否知晓这样的盒子?一打开便会自行焚烧殆尽。”
“但花梨木盒虽名贵,却并不罕见,我事后问过不少人,也没能知晓打开之法……”
答应过菱娘会为张年寻得真凶,又百般叮嘱过不要将盒子的事告诉任何人后,薛适离开了房间,从出来到下楼,一路上都在思忖菱娘的话。
打开便会焚烧殆尽的盒子……是藏有机关吗。
看来暂且无法直接打开盒子查看,只能先从破解密文着手了。
不过这密文和盒子是出自不同的人吗?不然为何不把密文放在盒子中……
想到这,薛适忽地一怔,不由停下脚步。
莫不是——
一颗心骤然跳得极快,薛适不由飞奔起来,寻着先前江岑许所在的地方。
但一眼望去,却见江岑许并未在她们约定之处。
疑惑间,人潮之中忽地有人从身后握住了她的手腕,紧接着用力一拽,掌心压着她的后脑,一个转身,同她一起紧贴在回廊曲折拐角处,凹陷的墙上。
江岑许刻意压低的声音落在头顶,听起来有些陌生。
“别回头,我们被人跟踪了。”
带着吸引,却很难抓住。
“殿下的意思是……”
江岑许回身走向房内,声音一时变得有些遥远。
“近的,比如带你离开刺史府,从此山高水阔;远的,比如助你开家铺子,施展笔墨之能。”
薛适快步跟上,闻言却是一愣。
若能得江岑许相助,她不仅可以实现原主的心愿摆脱薛父的折磨,还能拥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开一个文具店。到时候,古今结合制些精巧的纸张;卖些自己的书法作品;为不会习字的平民百姓提供代笔的服务……
只是想想,都很幸福。
可是,当朝公主凭什么会愿意帮助她?
毕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薛适抬手,为江岑许倒了杯红梅露水浸煮的茶。
“那殿下呢?”她委婉探道,“我也想殿下,遂心如意。”
江岑许似是被她笨拙的试探逗笑。指尖一圈圈划过茶杯边沿,好一会儿,才道:“你可知,为离宫迎请佛骨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原主的记忆,本朝佛教盛兴,至当今圣上登基尤甚。
薛适想了想:“愿佛佑离宫早日建成。”
“是。”
“但也为,调查一条人命。”
江岑许直白得过分,让薛适有些心惊。
迎请佛骨和调查人命,如何扯上干系?她直觉若接着听下去,可能会被卷进难以承受的争端。
可未等她反应该如何抽身,江岑许已看出了她的意图,提醒道:“不是你以自身性命作保,说会助修建离宫一事尽可能多的得到支持么。”
“作赋很好,但还远远不够。”
薛适:?
你先前不是这样说的。
明明先前还在说相信她。
薛适艰难掀了掀唇,露出个苦巴巴的笑:“那,殿下想要我做什么?”
“水部员外郎张年死前留下一封特殊密文,我要你破解。”
江岑许奉圣上之命,来扬州调查张年之死。
张年治水有功,性格也敦厚正直,从不与人结仇,不想在山中打猎时却遭数十名蒙面高手围杀。
巧的是,张年不赞成在扬州修建离宫,觉得长安大明宫就已足够,修建的费用可用于修缮水利、完善民生。
于是,扬州城乃至整个大益,开始盛传朝廷为镇压反对离宫修建言论,暗中杀害无辜之人,连治水有方的功臣都难逃一死,更遑论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
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调遣数十名高手,不留半点痕迹。
“……于是,”江岑许寥寥概括,“父皇提出迎请佛骨,既是佑死去的张大人安息,也是愿早日查清此事,离宫得以顺利建成。”
而由她暗查,一因她深得皇帝宠爱和信任;二因她荒唐名声在外,又是女子,易遭轻看,不会打草惊蛇,方便秘密行事。
“张大人所留密文,并一个花梨木盒,一同被他藏在极为隐秘的暗室。我怀疑,他就是因此丧命。”
听到这,薛适有些明白了。
估计江岑许早在她作艳诗那晚,就已生出利用她笔墨之能破解密文的心思。
薛适原以为是自己主导一切,以寻从薛父和江岑许手中活下去的生机。其实,当她提出为离宫作赋时,江岑许就已决心将计就计应下,再找机会进一步验证她的能力。而自己写下的部分宫赋内容和瞬间拟出的宫名,无疑不经意间加速了江岑许对她实力的信服。
薛适不由对眼前之人感到更加切实的害怕。
与初听她行事荒唐、嚣张跋扈不同,是一点点接触后发现,她既不像传闻,也非眼前所见,而是更加深不见底的幽谷,难以直探。
但,富贵险中求。
若真能解决此事,自由、金钱便都不用再愁,直接躺平养老。
而且,也能促成一方宫宇,更能言明一个真相。
只是……
“若我最后无法帮助殿下,殿下会杀了我么。”
江岑许讥诮地挑了挑眉:“你要是想,本宫可以成全你。”
薛适反应了一会儿,言下之意就是——
不会。
刚要放下心,却听江岑许忽地提高了声音,又道:“不过,你赠给本宫的礼物是什么来着?”
“在下明白。”薛适很是主动配合,“虽然帮不成殿下不会死,但若不帮,便是没有履行那晚在下亲自作出的保证。是以在下的命,此时此刻,还是殿下的。”
“不过——”
薛适给自己也倒了杯茶,弯了弯唇,反过来亦提高声音道:“殿下答应事成之后……”
江岑许轻笑了下:“亦不会食言。”
“那就,”薛适将自己手中茶杯,同江岑许的碰了碰,“祝殿下和我,都能得偿所愿,遂心如意。”
翌日。
与江岑许随行的工部侍郎、新科探花等一行人,这段时日已初步考察好离宫选址、周边环境等基本事项,先行启程回京复命。
只剩下同寺中商讨迎接佛骨事宜的礼部几人和江岑许。
江岑许十分张扬地长袖一挥,将事情都丢给了礼部一干人,拉着薛适大摇大摆地走出刺史府,美其名曰“本宫要带着我的小面首外出散心。”
在场之人皆是一怔,但转瞬又都习以为常。
五公主向来行事荒唐,来扬州这些时日,若是不同那眉清目秀的刺史之子发生点什么,才叫奇怪呢。
薛父则是喜出望外,连说了好几遍“得五公主青睐,是犬子之幸。”
到了府外,两人瞬间收起做戏的模样。
“殿下,张大人可有家眷?我们先去他家中问问情况吧。”
薛适没有一上来就破解密文。
字虽看似死物,但往往传递着千织百错的讯息。而今她从江岑许那了解了关于密文背后的隐秘,若直接打开,难免先入为主有所忽略。
这才是将字彻底变为死物。
江岑许摇头:“张大人三十有二,独居,无妻无子。不过,他同教坊司的菱娘交情不错。”
张年行事隐秘,担心自己常去教坊司照拂会给菱娘树敌,用的都是假身份。若非这段时日临辞将扬州教坊司暗查了好几遍,也不会知晓他们的关系。
闻言,薛适想了想,有了主意:“殿下手中,可有张大人亲笔所写的书法亦或信件?”
-
每隔半月,扬州教坊司的花魁会为前来的所有人献上技艺,不收半分银两。
是以每月的这个时候,坊中最为热闹。但令人称奇的是,座下人无论何身份,欣赏之时皆很安静,无人出声打断。
眼下一曲将终,弹奏的乐女走向中央,围着中间的花魁菱娘,仰头舞袖。
几人脚下轻移,雪白的广袖宽大垂垂,像是旋转的银白屏风,手上纤指在灯下灵转如蝶。缓缓渐渐,乐女由聚到散,曳远着无暇水袖,宛若昙花在夜下盛绽,层层叠叠,将众人的目光再次牵引至中央的菱娘。
她一点点向后弯腰,腰肢柔软无骨,如同最娇嫩的花蕊。惊叹间,却又眨眼瞬变,菱娘水袖飞扬,舞动转腰,在最夺目绚烂之处一圈圈旋转着,瑰丽绝艳,旖旎风华。
舞毕之时,众人仍似陷入春风绮梦,久久不能回神。
只除了其间戴着千叶莲面具的绛紫身影,此刻正深深看向身边的那袭竹清,轻嗤了声:“看得停不下来了?不如,”绛紫偏头凑近,压低声音道,“本宫把你写的那首诗找人编曲吟唱,再由菱娘亲自一舞,让你看个够?”
“那个!”
真是一首诗被人念叨一辈子啊……
竹青身影赶忙回神出声,想要阻止那羞赧的回忆突如其来地攻击。
歉然弯了弯唇:“这就去。”
楼上最里处素雅的房间外,老鸨敲了敲门:“菱娘,有位公子找,说有东西要交给你。”
“公子?”
菱娘虽出身教坊司,但只展舞姿,从不以色接客。平日也会有世家公子买她一舞,但久了知晓她碰不得便觉无趣,一来二去,菱娘虽为花魁,但单独寻她的客人并不多。
只除了……
思及此,菱娘杏眼蓦地酸涩,睫毛轻颤间,已是珠泪落。
“麻烦妈妈相传,我身体忽然有些不适,便不见了……”
话音才落,却听门外一道温悦的声音娓娓道:“菱娘,在下是弓大人的同僚,此行是为将弓大人的书信转交于你。”
菱娘骤然从案前起身,亦如曾经等待君至的无数个日月。
只是,她再也等不到那个,朝朝暮暮都想见到的人了……
“劳烦公子稍等片刻。”菱娘对着铜镜简单整理了下泪颜,然后打开门,“方才是菱娘失礼,请公子见谅。”
“无碍的。”
“只是……菱娘观公子年岁不大,是如何与……弓大人做同僚的?”
即便眼前的小公子看着和和气气不似坏人,又知年郎来此的假名,但年郎之死实在蹊跷,至今未明,她不得不小心提防。
“我是今岁中的探花,弓大人曾为我指点迷津,那时官职还未定,眼下司翰林院编修,算是……迟来的同僚。”
新科探花确实与张年有过几面之缘,薛适按照江岑许交代的信息简单说明,见菱娘疑虑稍减,才将信笺递去。
“那时一别,大人落了此信,我本想下次再见时交还,未曾想……”
菱娘紧咬娇唇,乌黑纤密的睫毛许久未颤,似乎这样,便能敛去眸间所有水雾。
她压抑着哭腔,声音极轻:“多谢……公子……”
信笺舒展,熟悉的字迹瞬入视线,一字一字,彻底凝结眸中氤氲,再也承受不住地,颗颗滑落。
“
一川淡月疏星,霓裳清影娉婷。
三两惠风弄袖,知我此心慕卿。”
看着眼前柔弱却倔强的女子无声落泪,薛适有些不知所措。
她眼下作男子装扮,无法抱一抱她。
“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的东西……”
“我以后……思念他,也可有个寄托。”
“谢谢你,小公子……”
薛适不由想起,当她决心要仿照张年的字迹给菱娘写信时,江岑许对她说:“做人要厚道。这样的欺骗,你承受得起么。”
那时她只道:“若善意的谎言能够助张大人死而瞑目,我愿承受一切。”
但此刻看到菱娘的模样,薛适才明白,这并非欺骗,也不是善意的谎言。
而是张年未来得及诉诸的遗憾;亦是承载菱娘余生思念的唯一载体。
“能帮到大人和姑娘,我很高兴。只是……”
薛适拿出疑似为张年招来杀身之祸的密文和花梨木盒,“我怀疑大人的死与此相关,皇上也命我等暗中调查大人之死。姑娘可有见过?或是听大人提起过什么?”
菱娘接过看了看,点头:“见过,盒子我印象很深。他曾问我,可否知晓这样的盒子?一打开便会自行焚烧殆尽。”
“但花梨木盒虽名贵,却并不罕见,我事后问过不少人,也没能知晓打开之法……”
答应过菱娘会为张年寻得真凶,又百般叮嘱过不要将盒子的事告诉任何人后,薛适离开了房间,从出来到下楼,一路上都在思忖菱娘的话。
打开便会焚烧殆尽的盒子……是藏有机关吗。
看来暂且无法直接打开盒子查看,只能先从破解密文着手了。
不过这密文和盒子是出自不同的人吗?不然为何不把密文放在盒子中……
想到这,薛适忽地一怔,不由停下脚步。
莫不是——
一颗心骤然跳得极快,薛适不由飞奔起来,寻着先前江岑许所在的地方。
但一眼望去,却见江岑许并未在她们约定之处。
疑惑间,人潮之中忽地有人从身后握住了她的手腕,紧接着用力一拽,掌心压着她的后脑,一个转身,同她一起紧贴在回廊曲折拐角处,凹陷的墙上。
江岑许刻意压低的声音落在头顶,听起来有些陌生。
“别回头,我们被人跟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