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国新昌十二年,夏。

    万里晴日,夏风过层层叠翠,林木萧萧飒飒的颤颤作响。

    千里林海中,藏着一处三进三出的小院。

    庄红筠正于这正中的一间内,跪伏在和这夏日极不匹配的冰冷地砖上。

    清凉的林风吹过被冰水浇透的身体,寒得浑身发抖。

    气宇轩昂的锦袍男子负手在桌案前缓缓踱步,威严凛凛,似每步都将山河踩在脚下,万物皆在他掌控之中。

    “知罪?让你冷静下来,却也只有‘知罪’二字。你大概还不知,张敬元大闹永安府撕了和离书。”

    庄红筠怔了一怔,继而坚定地道:“他不愿和离,我还可休夫。”

    男人停住脚步:“你何以休他?”

    庄红筠的手指在地面微微收紧,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似再现于眼前。

    两年前,也是夏天。

    暖阳西落,正是这炎炎夏日里乘凉的好时节。

    漫天的红霞在天边烧着。

    庄红筠躺在湖心凉亭的美人榻上,正悠哉悠哉地品着凉茶赏着景,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团扇。

    “筠娘,夫人来信了!”

    听得丫鬟小柔这一声通报,她当即长叹了一口气,坐起来,懒懒地伸手接过信件拆开。

    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便又合上,放回信封内,状似随意地问小柔:“早晨我见府上抓了个人回来,又是个如何得罪了父亲的?”

    小柔早就十分贴心的打听清楚:“这次可不一般。前日晚间郎主收到密报,说有人准备趁至尊狩猎返程时行刺,便派了庄绍安带人去抓。”

    “庄绍安连夜出城,抓了三位书生回来,另两人送去了御史台台狱,只为首这位张家三郎,身份特殊,郎主交待要好好‘照顾’,故而秘密押回到府中。”

    三个文人,要刺王杀驾,这可真是新鲜。

    况且,保护皇帝安全有内卫,掌管刑狱审理有大理寺,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该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管。

    庄红筠给自己倒了杯凉茶,顺手也为小柔倒了一杯。

    “张三郎?难道是那位九岁童子举及第,十五岁得中状元,吏部尚书张望之的嫡次子,张敬元?”

    小柔一边喝茶,一边点头。

    她握着茶,一笑。

    庄府别的优点没有,就是纪律严明,凡是门里的消息,半点也传不出去。

    单单抓这一位回来关着,怎会那么简单。

    如今皇帝重用酷吏,她父亲势头正盛,敢明目张胆和他作对的不多,张尚书便是其一。

    可惜,张尚书近日也因受端景王谋反案牵连,被扣押在台狱。

    若他们行刺也与端景王一案有关,御史台接管就顺理成章了。

    小柔神秘兮兮的靠过来,悄悄的道:“那些都是郎主故意传出去的,我听说,他们原本打算在至尊返程路上拦驾喊冤,却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

    她有些惋惜地叹了一口气:“我还听说,张三郎本可逃走,却为了救同伴两次涉险,这才被擒。”

    还真是有一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书卷气。

    庄红筠不由又为这位的勇气笑了一笑,似好奇一般随口问道:“一个文人,还能从庄绍安手里救出人来?”

    “何止救了人,还用箭伤了庄绍安的手!”小柔又是兴奋,又是幸灾乐祸,细细地将听说的张敬元被捕过程讲了一遍。

    其精彩程度和细节还原堪比说书先生,也不知有几分真假。

    末了,她无不遗憾地感叹:“唉,只可惜如此英勇的少年郎却是个断袖,不然怎会到了弱冠之龄还未婚配。京中不知多少世家的小娘子都愁断了肠呢。”

    “断袖?”这倒是勾起了庄红筠的兴趣。

    女人八卦起来总是滔滔不绝。

    庄红筠只开了个头,随便的搭了几句。

    小柔便如倒豆子一般,将她打听到的、外面传闻的都倒了出来。

    直讲得口干舌燥,自斟自饮地喝光了一壶凉茶。

    庄红筠笑呵呵地静静听着,听罢吩咐小柔去拿些冰镇水果,一起去地牢慰劳。

    小柔兴奋地挑起眉梢,充满了期待:“筠娘,你要去看活断袖吗?”

    庄红筠笑而不答。

    小柔显然以为她这是默认了,兴致冲冲地快步离开。

    庄红筠起身拿了鱼食去喂鱼。

    这湖中锦鲤被她喂惯了,见了鱼食便乌压压地聚集过来一片。

    她将信纸再次从信封内抽出,随手裹了鱼食攥成一团,一起丢进鱼池里。

    鱼儿争相抢夺,不消片刻,那信已被鱼群啃得渣也不剩。

    竟要她说动父亲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缘,释放宿敌张望之。

    “夫人”这次可真是给她出了个难题。

    庄红筠缓缓揉动太阳穴,长长地呼出口气。

    或许这张敬元便是她的突破口,也是她久久等待的机缘。

    她必须亲自去试一试,他的人品。

    自庄恩实升任御史大夫,家中地牢多半只是用来关关府中罪仆。

    府中主母不在,处理罪仆这等腌臜事都由庄红筠主持。

    故而庄红筠在府中积威甚重。

    再有了冰镇水果的打点,她几乎没费什么事就顺利进入看管严密的地牢。

    庄红筠走下地牢,便见着中庭的十字木架上,用细牛筋绳绑了个赤裸着上身的俊俏男子。

    想来便是张敬元了。

    张敬元闭着眼紧蹙着眉头,像是在极力忍耐着痛苦。

    汗珠似泉涌般自他的鼻翼和额头结成颗颗水珠,又汇流而下。

    较普通书生更为精壮的身体,随着呼吸的节奏微微发颤。

    “多久了?”

    “近一个时辰。”

    牛筋这个东西,浸水膨胀后弹性极佳,随着水分蒸发会缩紧变硬。

    用湿牛筋来捆人,先是皮肉之苦,而后是透骨之痛,待牛筋嵌入肌理,每次呼吸都是折磨。

    牛筋越细就越疼,偏又疼得不至于让人晕死过去,是个慢慢折磨人的法子。

    一个时辰,血脉不通,再撑下去,怕是他四肢就废了。

    庄红筠淡淡扫一眼一旁水桶。

    小柔立刻会意,二话不说抄起水桶,一桶凉水就朝张敬元泼去。

    一旁跟随的地牢看守想要阻止却哪里还来得及,焦急地看向庄红筠:“大娘子这……”

    地牢虽只方寸之地,却在中庭辟出了一处干净的角落,置了坐榻和几案,用纱幔屏风与用刑之所相隔,是庄红筠特意布置的。

    庄绍安临时启用地牢,没动这些摆设。

    庄红筠转入屏风之后,小臂撑了坐塌上的小几半卧下,悠悠自果盘中摘下一粒葡萄,语气温和地道:“再下去手就废了。”

    小柔笑盈盈地将看守拉到一边,低声道:“手废了,可如何画押?这案子事关重大,若他未亲笔签下供词,又折在了这地牢里,郎主不好对外交代,到时候还不是咱们这些做下人的……”

    后面的话不用再说的太过直白,看守也懂什么意思。

    “他至今只字不说,哪里有口供来画押。安郎君交代……”看守斟酌着词句婉拒。

    庄红筠柔声打断:“你且将供词放下,我自会叫他签。”

    庄绍安的做派她最是清楚不过,向来都是按照自己意愿备好供词,只需犯人签字画押,哪里需要犯人开口。

    看守不好再推拒,转着眼珠子将供词放在几案上,有些急切地躬身退下。

    庄红筠知道他这是去报信了,并不阻止,只是以眼神示意小柔去外面守着。

    牛筋沾了水恢复了些许弹性,张敬元此时似稍得缓解,缓缓喘息着抬起头,透过屏风将视线落在庄红筠的身上。

    他几缕碎发从凌乱的发髻中散出,贴在沾着污迹的脸侧,滑下股股水痕,显得十分狼狈。

    但一双眸子却是冷静又清亮,好似历经暴雨洗礼后的晴空,即便隔着纱幕,仍就纯澈。

    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路人。

    庄红筠不喜欢这种沉静,让人捉摸不透。也不喜欢这种明澈,让人妒忌生恨。

    她遂将手中葡萄扔回果盘中,视线在中庭内摆挂的几十件刑具上逡巡而过,盘算着到底用哪一件才比较具有威慑力。

    视线最终停回张敬元身上,她语调轻缓:“郎君怕是有所不知,这牢中刑具多半还是我替父亲想出来的,大概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它们要怎样用在人的身上,才教人更加的痛苦。”

    张敬元直直地看着她。

    即便无言,他这目光却像是在鄙夷,令她心里很不舒服。

    但他这种态度其实在她意料之中。

    和所有的世家子弟一样,他瞧不起她这种人。

    她挑唇笑道:“这里的只是些试验品,成品都在台狱。听闻令尊和几位贵友也在台狱,我倒不介意走一趟。”

    张敬元目光一凝,静了一静,恨恨地道:“你这个……”

    不知是不是四书五经读得太多,他顿了半天,也没有骂出什么恶毒的词来,只蹦出两个字:“毒妇。”

    太久没有说话,又滴水未进,他嗓音嘶哑又虚弱,虽有愤恨,却压抑着:“有什么手段,冲我来。”

    庄红筠重新摘了一粒葡萄含在嘴中,慢慢地嚼碎,酸甜的汁液在口中漫开,冰冰凉凉的很是爽口。

    待咽下葡萄,她才不慌不忙地道:“不必这样剑拔弩张。我们聊聊如何?”

    见张敬元不语,她继续与他商量:“从哪里聊起呢?不如,就从断袖的那些风月事聊起?”

    他脸色微微沉下。

    庄红筠笑了一笑,解释道:“我真的只是好奇,男人和男人怎么……”

    她看着张敬元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伸手挑起几案上的供词。“不想聊这个,那我们换个。”

    她款款起身越过屏风,顺手取下一把剔骨刀,捏着供词逼近张敬元,淡淡浅笑,温柔似水。

    他这种世家子弟她见得太多了,多到她无需动太多心思,便知如何能触动他的软肋和逆鳞。

    可如果她知道,张敬元从看向她的第一个眼神就在伪装,定不会像此刻这样掉以轻心。

    她被自己的经验骗住了,等她想明白时,两人的命运已经被捆绑在一起。

章节目录

酷吏家有个断袖赘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沐敛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敛之并收藏酷吏家有个断袖赘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