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红筠目光稍错,却见张敬元的视线亦投了过来,似是诧异,也似探究,仿佛与庄绍安同样在等答案。
她回以一个柔和的笑:“其中缘由,我自会禀明父亲,不日,你就会知晓。”
她柔然提步,似想到了什么又停在那里。
“既是要犯,想必父亲不会想在得到口供前先得到一具尸体。虽说是为了办案,但他是四姓子弟,万一弄残了也是麻烦,如何也应谨慎应对。”
顿了顿,她又笑道:“诚然,你只是继子,可入了族谱,便与庄家荣辱与共,大概不会想庄家出事吧。”
警告他罢,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地牢。
刑讯的手段千万,其根本无非是要击溃人的心理防线。
她这番话,虽是警告庄绍安,却也给张敬元吃了一颗定心丸,再想令他就范定然难上加难。
庄绍安脸色变了又变,终是铁青着脸狠狠地将手中供词攒成一团,摔到了地上。
敢坏他的事,他定要去庄恩实面前告上一状!
第二日一早,庄红筠就被庄恩实叫去了书房。
来传信的仆人平日没少受庄红筠恩惠,路上提醒她小心,说庄恩实这次是动了真怒,连最喜爱的一只越窑青瓷茶瓯都给摔了。
庄红筠连声道谢,刚走到庄恩实的书房外,只听房内传出庄绍安声音。
“父亲,张敬元属实不识抬举,我看不如……再找人仿了字迹,岂不容易?”
纵然他说的隐晦,庄红筠也明白他在打什么算盘。
来个死无对证,供状便可随意伪造。这是他们对付那些普通犯人惯用的手段。
庄恩实沉默着,显然在认真考虑庄绍安的建议。
庄红筠顾不得许多,断然闯进书房:“此事不妥!”
她款款向庄恩实请了安,又朝庄绍安道:“张家是开国元老之后,犹为四大望族,张敬元即便是死在台狱,但凡有丝毫纰漏,朝堂上的援疑质理,我庄家也未必可以招架,何况他现在身处我庄家私牢。”
她柔声劝道:“绍安,你不觉得如此做,是将庄家置于险境吗?”
这一分析,点明厉害。
她虽冲着庄绍安说,其实是说给庄恩实听。
昨日张敬元一心求死,必然是想利用自己的死来做文章。
只要朝中能有位高权重、连庄家都无可奈何之人,将他的死闹大,便足以重创庄家。
她不会让张敬元得逞,也并未准备将张敬元的谋算说给庄恩实听。
她还有自己的算盘。
庄绍安被她如此有理有据,又语气温和的质问,训斥得一时间愣怔原地。
反应过来便立刻反驳:“只要仔细处置,怎会留下纰漏?何况那些朝臣,谁敢质疑父亲大人?”
说完他还不忘挑拨:“张敬元一个外人,长姐为何这样上心?三番两次来阻父亲的大计。”
他这话说完,庄恩实果然脸色更加难看,怒气腾腾地瞪着庄红筠。
庄红筠假作不见,只对着庄绍安道:“我知你为庄家的拳拳之心,可也未免思虑不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青州张氏几百年底蕴,焉知没有底牌?昨日提点你,难道,你竟未能明白我的深意?”
这一反问,暗指庄绍安来此告状是不知好歹。
话及此处,她又恰到好处的一个停顿,似刚刚意识到父亲在场一般,在庄恩实面前姗姗跪倒。
“父亲恕罪,女儿实在是心系庄家安危,一时嘴快,竟在父亲面前僭越。想必父亲比女儿想得更加通透,还请父亲不要责怪绍安。”
这一陈情,可尽显她身为长姐维护弟弟之义,又极力奉承了父亲的英明睿智。
她进屋后句句占尽先机,庄恩实虽仗着皇帝宠信,在骨子里觉得弄死一两人实在没什么,但到底也是混迹官场多年。
听她一说,先前的火气消了几分,也觉得如此做并不万全,便不得不装出一副早已想得透彻的样子,上前将她扶起:“还是红筠思虑周全。”
庄绍安恨得咬牙切齿,见状又不得不立时请罪。
庄恩实倒不甚在意,摆摆手便原谅了他的过失。
庄绍安怨毒的视线在庄红筠身上一带而过,随即摆出一副垂手侍立的谦卑恭谨之态。
庄恩实转到书案后落座,略敛愁眉,目光罩在一对儿女身上,颇有严父的威仪:“如今案情毫无进展,你二人可有什么主意?”
他指的自然是张尚书参与端景王谋反的案子。
以张家的地位,想要动摇其根本,只靠旁人的口供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庄恩实要得到的是他本人的供词。
庄绍安皱眉沉思,一时无言。
庄红筠笑了一笑,垂眸敛衽道:“女儿有一个办法,可不用费力让张氏父子开口,又能解决父亲的心头之患。”
庄恩实虽未言语,她却晓得他是感兴趣的,续道:“父亲,昨日女儿特意去关照张敬元,自然是有目的。”
她浅浅笑着,不顾庄恩实表现出的疑惑,径自地行至案前取过纸笔,缓缓写下二字。
庄恩实眼眸慢慢缩紧,又忽地松开,嘴角挑动,先低低笑了一声,复又一拍桌案,开怀大笑起来。
“好!极好!就如此来办。”
庄绍安还从未见过庄恩实高兴成这个模样,不由好奇地凑上前去,想看看庄红筠到底写了什么。
只见纸上小楷娟秀,在阳光下明晃刺眼的二字竟是“入赘”。
他震惊地转头看向庄红筠,脱口问道:“你要张敬元入赘?”
庄红筠淡然一笑:“有何不可?”
庄绍安见她笑,只觉得汗毛倒竖。
此法对庄家极好。
一个名门望族的郎君,入赘酷吏之家,这日后,张家永远抬不起头不说,那些以张家为首与酷吏为敌自诩清流的人,也再无脸面在庄家面前狂妄。
对张敬元,这大抵算得上灭顶之灾。
庄绍安也生在世家,最知颜面二字的重量。
张敬元若真入赘过来,又何止颜面扫地?恐怕是要被那些世家大族骂到名声尽毁,前程断送。
杀人诛心,这比坐实张家罪名更绝。
庄红筠把自己当做诛心的工具,哪怕终其一生,要与一个恨透了自己的人同床异梦。
这是得对自己多狠多绝!
可气她明明狠绝,却还装作温良贤淑,明明要与他抢功,却还表现得云淡风轻。
真是做作至极!
庄恩实笑眯眯地起身:“红筠,为父为你的婚事操心多年,挑选良久都不合意。看来这姻缘天定,急是急不来的啊。”
说罢,他捋着胡子笑起来。
庄绍安身躯一震,再看那两个字时如遭雷劈一般。
庄红筠再有手段,终归是个女子,年过十九,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纪。
庄恩实早就想“卖女求荣”,用政治联姻将庄红筠的价值榨取干净。
奈何庄红筠“玉面罗刹”的名声让京中男子望而却步,这才拖至今日。
他听闻,庄恩实近日正准备给她与京外世族议婚,只是庄氏现虽是权门新贵,却出身微末。
他瞧中的,对方多半不愿,千挑万选都不尽满意。
庄红筠提出入赘的这个时机,竟刚刚好一举两得地解了庄恩实的难题,难怪庄恩实如此高兴!
原本庄恩实膝下无子,只他一个继子,待庄红筠出嫁,无人承袭香火,他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可如今,张敬元入赘,庄红筠亦有资格继承香火,等她二人有了子嗣,这庄家还有他一个外人什么事?
她兜兜转转,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庄红筠含笑敛衽:“女儿不孝,累父亲操心。此次,也还需劳烦父亲亲自走一趟张府。”
几乎同时,庄绍安不假思索地叉手一拜:“父亲三思。”
庄恩实看向他,神色疑惑。
庄绍安并未想好要用什么理由,只是本能地想要阻止此事。
他垂着头略有些局促地抿了抿嘴,直起身转向庄红筠,勉强找了个借口。
“如此难堪之事,张家定视为奇耻大辱,怎会轻易同意。若张家抵死不从,岂非让父亲颜面尽失?”
庄恩实听罢稍露犹豫之色。
庄红筠转眸瞧他,温声软语:“绍安担忧得极是。”
听她赞同起他的话来,他反而一怔。
庄红筠接着道:“所以,我已替父亲斟酌过了。”
她转向庄恩实,垂眸道:“张望之因涉嫌参与谋反入台狱已经多日,坐实便是倾族重罪。”
“虽说望族权势可与皇族相抗,但若动用张家势力施压,必会激怒至尊,这样硬碰硬,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拼个两败俱伤,令其他三姓坐收渔利。”
“御前鸣冤之举,看似张敬元年少冲动救父心切,实则是张家意图降低至尊戒备,以探其真实心意,进而做出应对的计策。”
她浅浅勾起嘴角,语中带着十分真诚的钦佩之意:“不过父亲有诸葛之智、陈宫之谋,竟擒住了张敬元,再度将张家逼入两难境地。”
“女儿也是想了许久才明白父亲个中深意,因而才想到,既然我们此时也是进退不得,不如以退为进,给张家第三条路。”
“这条路,张家只需舍张敬元一人,与庄家暂时言和,已是将损失降至最低。纵张家大郎二郎铁骨铮铮,张家主母难舍亲儿,又怎奈得全族的哀求?”
庄绍安立刻反驳:“可张望之谋反,我们现在尚无实证……”
“何须实证?”庄红筠笑着打断他。
“只要有旁人指证的供状在手,张望之又不能自证清白,御史台想押他多久就多久。我们耗得起,张家父子血肉之躯耗得起吗?他们权衡后自会明白,答应我们的要求,是最好的选择。”
庄绍安见驳不过她,又将希望寄托在庄恩实身上。
“父亲,我们亲手将人抓回,已是向望族宣战,与张家联姻虽看似占了便宜,但这主动求和之举却在气势落了下乘。日后那些望族,只怕气焰更加嚣张。”
听到这里,庄恩实已没了笑容,捋着胡子沉思起来。
庄绍安赶紧趁热打铁,压低了声音:“何况,张望之之事是……”
他拱手过头顶虚虚一拜,不能明说也不用明说,庄恩实也明白他指得是皇帝。
“若办不妥当,恐怕会于您官途不利。”
一提到“官途”二字,庄恩实果然皱起了眉,明显有些动摇。
庄绍安知道,这是庄恩实的软肋。
庄恩实靠揣度圣意才有今日,凡是于升官不利之事绝不会做。
他得意地斜睨庄红筠,心想这下她总该没办法了。
庄红筠确实沉默了。
她回以一个柔和的笑:“其中缘由,我自会禀明父亲,不日,你就会知晓。”
她柔然提步,似想到了什么又停在那里。
“既是要犯,想必父亲不会想在得到口供前先得到一具尸体。虽说是为了办案,但他是四姓子弟,万一弄残了也是麻烦,如何也应谨慎应对。”
顿了顿,她又笑道:“诚然,你只是继子,可入了族谱,便与庄家荣辱与共,大概不会想庄家出事吧。”
警告他罢,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地牢。
刑讯的手段千万,其根本无非是要击溃人的心理防线。
她这番话,虽是警告庄绍安,却也给张敬元吃了一颗定心丸,再想令他就范定然难上加难。
庄绍安脸色变了又变,终是铁青着脸狠狠地将手中供词攒成一团,摔到了地上。
敢坏他的事,他定要去庄恩实面前告上一状!
第二日一早,庄红筠就被庄恩实叫去了书房。
来传信的仆人平日没少受庄红筠恩惠,路上提醒她小心,说庄恩实这次是动了真怒,连最喜爱的一只越窑青瓷茶瓯都给摔了。
庄红筠连声道谢,刚走到庄恩实的书房外,只听房内传出庄绍安声音。
“父亲,张敬元属实不识抬举,我看不如……再找人仿了字迹,岂不容易?”
纵然他说的隐晦,庄红筠也明白他在打什么算盘。
来个死无对证,供状便可随意伪造。这是他们对付那些普通犯人惯用的手段。
庄恩实沉默着,显然在认真考虑庄绍安的建议。
庄红筠顾不得许多,断然闯进书房:“此事不妥!”
她款款向庄恩实请了安,又朝庄绍安道:“张家是开国元老之后,犹为四大望族,张敬元即便是死在台狱,但凡有丝毫纰漏,朝堂上的援疑质理,我庄家也未必可以招架,何况他现在身处我庄家私牢。”
她柔声劝道:“绍安,你不觉得如此做,是将庄家置于险境吗?”
这一分析,点明厉害。
她虽冲着庄绍安说,其实是说给庄恩实听。
昨日张敬元一心求死,必然是想利用自己的死来做文章。
只要朝中能有位高权重、连庄家都无可奈何之人,将他的死闹大,便足以重创庄家。
她不会让张敬元得逞,也并未准备将张敬元的谋算说给庄恩实听。
她还有自己的算盘。
庄绍安被她如此有理有据,又语气温和的质问,训斥得一时间愣怔原地。
反应过来便立刻反驳:“只要仔细处置,怎会留下纰漏?何况那些朝臣,谁敢质疑父亲大人?”
说完他还不忘挑拨:“张敬元一个外人,长姐为何这样上心?三番两次来阻父亲的大计。”
他这话说完,庄恩实果然脸色更加难看,怒气腾腾地瞪着庄红筠。
庄红筠假作不见,只对着庄绍安道:“我知你为庄家的拳拳之心,可也未免思虑不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青州张氏几百年底蕴,焉知没有底牌?昨日提点你,难道,你竟未能明白我的深意?”
这一反问,暗指庄绍安来此告状是不知好歹。
话及此处,她又恰到好处的一个停顿,似刚刚意识到父亲在场一般,在庄恩实面前姗姗跪倒。
“父亲恕罪,女儿实在是心系庄家安危,一时嘴快,竟在父亲面前僭越。想必父亲比女儿想得更加通透,还请父亲不要责怪绍安。”
这一陈情,可尽显她身为长姐维护弟弟之义,又极力奉承了父亲的英明睿智。
她进屋后句句占尽先机,庄恩实虽仗着皇帝宠信,在骨子里觉得弄死一两人实在没什么,但到底也是混迹官场多年。
听她一说,先前的火气消了几分,也觉得如此做并不万全,便不得不装出一副早已想得透彻的样子,上前将她扶起:“还是红筠思虑周全。”
庄绍安恨得咬牙切齿,见状又不得不立时请罪。
庄恩实倒不甚在意,摆摆手便原谅了他的过失。
庄绍安怨毒的视线在庄红筠身上一带而过,随即摆出一副垂手侍立的谦卑恭谨之态。
庄恩实转到书案后落座,略敛愁眉,目光罩在一对儿女身上,颇有严父的威仪:“如今案情毫无进展,你二人可有什么主意?”
他指的自然是张尚书参与端景王谋反的案子。
以张家的地位,想要动摇其根本,只靠旁人的口供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庄恩实要得到的是他本人的供词。
庄绍安皱眉沉思,一时无言。
庄红筠笑了一笑,垂眸敛衽道:“女儿有一个办法,可不用费力让张氏父子开口,又能解决父亲的心头之患。”
庄恩实虽未言语,她却晓得他是感兴趣的,续道:“父亲,昨日女儿特意去关照张敬元,自然是有目的。”
她浅浅笑着,不顾庄恩实表现出的疑惑,径自地行至案前取过纸笔,缓缓写下二字。
庄恩实眼眸慢慢缩紧,又忽地松开,嘴角挑动,先低低笑了一声,复又一拍桌案,开怀大笑起来。
“好!极好!就如此来办。”
庄绍安还从未见过庄恩实高兴成这个模样,不由好奇地凑上前去,想看看庄红筠到底写了什么。
只见纸上小楷娟秀,在阳光下明晃刺眼的二字竟是“入赘”。
他震惊地转头看向庄红筠,脱口问道:“你要张敬元入赘?”
庄红筠淡然一笑:“有何不可?”
庄绍安见她笑,只觉得汗毛倒竖。
此法对庄家极好。
一个名门望族的郎君,入赘酷吏之家,这日后,张家永远抬不起头不说,那些以张家为首与酷吏为敌自诩清流的人,也再无脸面在庄家面前狂妄。
对张敬元,这大抵算得上灭顶之灾。
庄绍安也生在世家,最知颜面二字的重量。
张敬元若真入赘过来,又何止颜面扫地?恐怕是要被那些世家大族骂到名声尽毁,前程断送。
杀人诛心,这比坐实张家罪名更绝。
庄红筠把自己当做诛心的工具,哪怕终其一生,要与一个恨透了自己的人同床异梦。
这是得对自己多狠多绝!
可气她明明狠绝,却还装作温良贤淑,明明要与他抢功,却还表现得云淡风轻。
真是做作至极!
庄恩实笑眯眯地起身:“红筠,为父为你的婚事操心多年,挑选良久都不合意。看来这姻缘天定,急是急不来的啊。”
说罢,他捋着胡子笑起来。
庄绍安身躯一震,再看那两个字时如遭雷劈一般。
庄红筠再有手段,终归是个女子,年过十九,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纪。
庄恩实早就想“卖女求荣”,用政治联姻将庄红筠的价值榨取干净。
奈何庄红筠“玉面罗刹”的名声让京中男子望而却步,这才拖至今日。
他听闻,庄恩实近日正准备给她与京外世族议婚,只是庄氏现虽是权门新贵,却出身微末。
他瞧中的,对方多半不愿,千挑万选都不尽满意。
庄红筠提出入赘的这个时机,竟刚刚好一举两得地解了庄恩实的难题,难怪庄恩实如此高兴!
原本庄恩实膝下无子,只他一个继子,待庄红筠出嫁,无人承袭香火,他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可如今,张敬元入赘,庄红筠亦有资格继承香火,等她二人有了子嗣,这庄家还有他一个外人什么事?
她兜兜转转,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
庄红筠含笑敛衽:“女儿不孝,累父亲操心。此次,也还需劳烦父亲亲自走一趟张府。”
几乎同时,庄绍安不假思索地叉手一拜:“父亲三思。”
庄恩实看向他,神色疑惑。
庄绍安并未想好要用什么理由,只是本能地想要阻止此事。
他垂着头略有些局促地抿了抿嘴,直起身转向庄红筠,勉强找了个借口。
“如此难堪之事,张家定视为奇耻大辱,怎会轻易同意。若张家抵死不从,岂非让父亲颜面尽失?”
庄恩实听罢稍露犹豫之色。
庄红筠转眸瞧他,温声软语:“绍安担忧得极是。”
听她赞同起他的话来,他反而一怔。
庄红筠接着道:“所以,我已替父亲斟酌过了。”
她转向庄恩实,垂眸道:“张望之因涉嫌参与谋反入台狱已经多日,坐实便是倾族重罪。”
“虽说望族权势可与皇族相抗,但若动用张家势力施压,必会激怒至尊,这样硬碰硬,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拼个两败俱伤,令其他三姓坐收渔利。”
“御前鸣冤之举,看似张敬元年少冲动救父心切,实则是张家意图降低至尊戒备,以探其真实心意,进而做出应对的计策。”
她浅浅勾起嘴角,语中带着十分真诚的钦佩之意:“不过父亲有诸葛之智、陈宫之谋,竟擒住了张敬元,再度将张家逼入两难境地。”
“女儿也是想了许久才明白父亲个中深意,因而才想到,既然我们此时也是进退不得,不如以退为进,给张家第三条路。”
“这条路,张家只需舍张敬元一人,与庄家暂时言和,已是将损失降至最低。纵张家大郎二郎铁骨铮铮,张家主母难舍亲儿,又怎奈得全族的哀求?”
庄绍安立刻反驳:“可张望之谋反,我们现在尚无实证……”
“何须实证?”庄红筠笑着打断他。
“只要有旁人指证的供状在手,张望之又不能自证清白,御史台想押他多久就多久。我们耗得起,张家父子血肉之躯耗得起吗?他们权衡后自会明白,答应我们的要求,是最好的选择。”
庄绍安见驳不过她,又将希望寄托在庄恩实身上。
“父亲,我们亲手将人抓回,已是向望族宣战,与张家联姻虽看似占了便宜,但这主动求和之举却在气势落了下乘。日后那些望族,只怕气焰更加嚣张。”
听到这里,庄恩实已没了笑容,捋着胡子沉思起来。
庄绍安赶紧趁热打铁,压低了声音:“何况,张望之之事是……”
他拱手过头顶虚虚一拜,不能明说也不用明说,庄恩实也明白他指得是皇帝。
“若办不妥当,恐怕会于您官途不利。”
一提到“官途”二字,庄恩实果然皱起了眉,明显有些动摇。
庄绍安知道,这是庄恩实的软肋。
庄恩实靠揣度圣意才有今日,凡是于升官不利之事绝不会做。
他得意地斜睨庄红筠,心想这下她总该没办法了。
庄红筠确实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