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一下子就到了下一个阶段,这进展速度让薛时音有些始料不及。
她感到李大人有一种迫不及待要将此事翻篇的想法,便追问道:“依李大人之言,薛老爷和薛夫人的性命,算不到吕子瑞身上,这冤假错案,也因为二人主动认下字迹而变得合情合理,所以吕子瑞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薛家小姐之死,也与他无关,是这个意思吗?”
李大人解释道:“吕子瑞并非没有处罚,只是他主动配合,将从薛家得到的银两悉数放回薛府,故有轻判之举。至于薛家小姐……她的死,我已有所了解,只是我此番调查的,是薛家欠钱一事,故而未做细查。”
薛时音提及薛家小姐,不过是为了避免别人猜疑,也便让这话题过了。但轻判吕子瑞的理由,薛时音就无法接受了:“主动配合?这银两本就是薛家的,他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而这一切都是吕子瑞伪造借条而起,敢问李大人有判他伪造诬陷之罪?”
李大人摇摇头:“石公子可曾想过,我们该如何证明这个借条,就是吕子瑞伪造的?”
薛时音略有不悦:“这借条不是吕家伪造的,还能是薛家伪造的吗?那么多的银两,吕家有没有借出过,吕子瑞总不能说不记得了吧?”
听到这里,李大人苦笑起来:“还真让石公子说中了,吕子瑞就是称自己借了太多银两给各家店铺,已经混淆了记忆。之后,他甚至反咬是有人把这个借条放到吕家栽赃陷害,让我找出栽赃之人,不知石公子对此,可有破除之法?”
见薛时音沉默不语,李大人继续道:“倘若事情任由吕子瑞胡搅蛮缠,亦或是强行将他压入大牢,我只担心,案子没有结果不说,答应归还薛家的银两都会跟着不了了之。”
李大人态度诚恳,所言也不无道理。想到现实中也有不少花钱请受害人出谅解书,以求获得减刑的做法,薛时音也渐渐接受了这个结果。
“此番虽没能将吕子瑞绳之于法,但好在薛家的财产得以保留下来,想必薛老爷和薛夫人知道,也会欣慰不少。”薛时音这边说着,同崔茂他们一起,向李大人表示了谢意。
一阵寒暄之后,李大人将从吕家拿回来的薛府大门钥匙交给崔茂,便以回京复命为由,匆匆起身离开。
看着李大人消失的背影,崔茂喃喃道:“李大人怎走的那么匆忙,本来还想留他吃饭呢。”
小满也略带可惜的说道:“是啊,他这一次为老爷夫人洗刷了冤屈,还帮着把家产都拿了回来,于情于理,我们都要敬他几杯才是。”
薛时音却是一脸淡然,笑道:“你们也听到,他是要回京复命的,兴许已经有人在朝中等候他多时,我们就不要强留了。若是可以,待我们哪日去了京城,再登门拜谢也不迟。”
“小姐说的有理,那我们接下来应该……?”众人好奇薛时音后续的做法,一个个眼中包含期待。
“既然银两已经到位,那我们不做点什么,就太说不过去了吧。”薛时音说着,从崔茂手中接过薛府的钥匙,“既然吕家可以把钱庄开到这里,那我们把银行也开到临山城去,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小满她们听了,顿时感到热血沸腾,迫不及待的想要回薛府看看。但很快,她们又想到了玉佩,既然吕子瑞全身而退,那么也是该差不多回来处理接手当铺的事情了。
只是括云城的事情尚未处理好,可薛府那边也不能不管,几番讨论之下,薛时音让林白和杨石先回薛府,去清点整理交回来的银两,剩下的人则留在这里,随时准备将玉佩赎回。
李大人回了宫,正准备向江万洵汇报案件的过程和结果,却见江遂宁也走了过来,这让李大人面露难色。
江遂宁的出现,在江万洵看来并不意外,他吩咐道:“皇兄也是心系此案,李大人直言便是。”
李大人看了眼江遂宁,缓缓说道:“吕子瑞主动提出归还银两,下官便按二殿下吩咐,未对他追究刑罚。”
话音刚落,江万洵便笑着对江遂宁说:“皇兄,结果你也听到了,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江遂宁点点头,闷哼一声,背手离开。
看出李大人的疑惑,江万洵把这些天宫中发生的事情也简单解释了一遍。
要说重审薛家案件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江遂宁的。在李大人去了临山城不久,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吕家是江遂宁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这一件事虽是人尽皆知,却不曾有一方公开承认,故而江遂宁和吕家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个微妙的状态。
可现在,江万洵要动吕家。这在江遂宁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虽有人劝江遂宁先观察几日,可他实在是沉不住气,在得知李大人去过吕家之后,他终于按奈不住,跑去找江万洵问话:“听闻皇弟先前去民间走访,寻求补充国库的良方。良方难寻,我也理解,你若需要银两给父皇交差,只要开口,我这当兄长的,必会借你。可你急于表现,竟做出嫉贤妒能,贪人之功之事,实在是令为兄不解。”
江遂宁有些恼火,江万洵却是一脸平和:“嗯?皇兄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
此言一出,江遂宁更是气急败坏:“你不要和我装傻充愣,你派人去找吕家麻烦的事情,以为我不知道吗?”
“吕家?什么吕家?”江万洵故作沉思,随后如恍然大悟一般,“哦,想起来了,我让李大人去临山城查的是薛家的案子,谁想到这要调查的对象,就是吕家呢。”
江遂宁讥讽道:“国库刚告急不久,吕家就给我上贡了银两,你可没少拿这个事情说,你当我都忘了吗?依我看,你去民间走访那么久,得不到一点成效,是因为你压根就没有去想办法,只是在思考如何找出证据来扳倒我吧?”
江万洵立刻起身,鞠躬作揖,惶恐道:“有没有成效,不在一时,还请皇兄妄作断言。至于扳倒一说,更是冤枉,不知皇兄为何有此猜疑。若是因身边小人挑拨,还请皇兄明辨是非,早日将他除去才是,以免伤了你我二人的和气。”
这个说法自然得不到江遂宁的认可:“事实就在眼前,若非有意,你为何找了李大人,让他重审一个结案许久的案子?”
只见江万洵抬起头,悠悠说道:“实不相瞒,我前些日子在临山城周遭游走时,不慎丢失令牌,幸得一位姑娘拾得归还。为表谢意,我答应给她赏赐,却不想她不要钱财,只要我重审薛家一案,大丈夫一言九鼎,皇兄你说我该不该查呢?”
江遂宁有一种自己被当小孩子耍的感觉,不由怒道:“胡说八道!你觉得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会相信吗?”
“虽然这个事情是有点不可思议……”江万洵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这样吧皇兄,我去把那位姑娘找过来,是真是假,你一问便知。”
“不必了。”江遂风两手一甩,气得转身就要离开。只是才走两步,他就停了下来,回过头恶狠狠地警告,“你最好真的是为了重审薛家的案子而已。”
在这之后,江遂宁多次来江万洵这边试探口风,却没有想到李大人会查到那么细,甚至查到了借条出处的可能。
江遂宁自然不希望看到吕家就此有了牢狱之灾,他在得知李大人已经出发去找薛家拥有赎单的伙计后,便派人连夜出宫,提前找吕子瑞串了口供。
“皇弟有所不知,这借条是我在吕家门口捡来的,当时以为是吕家保管不慎,便好心还了回去,却不知这借条竟是有人故意设计,吕家也未对借条真实性进行查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在探子回报李大人已经带着人证在回临山城的路上之后,江遂宁如此和江万洵说道。
江万洵明白江遂宁想要保住吕家,而他自己也不想一上来就和江遂宁斗个你死我活,便想着让吕家出个大血,顺手帮一下括云银行,来作为最后的结果。
“交钱不杀”四个字,既传到了李大人手里,也到了吕子瑞耳中。两位皇子的交代,二人也是心领神会。
大堂之上,吕子瑞咬定自己不知借条来历,但愿意承认审核不严,造成薛家老爷夫人枉死的过失,并答应悉数交还从薛家收来的银两。
李大人听到这样的结果,便以吕子瑞配合破案为由,不再深究。
朱承远看到双方的意见出乎意料的达成一致,第一时间就将案子了结,把这两位他都惹不起的人物送出了县衙。
李大人听完江万洵的陈述,加上自己经历的一切,不禁感慨大皇子与吕家的关联竟如此之深。
“不得不承认,吕子瑞确实有些手段。若他是个普通人,怕是早已作为弃子,被皇兄丢掉了。”江万洵回忆着吕氏钱庄的所作所为,想到吕子瑞应该在处理完临山城的事情之后,定会回到括云城中,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李大人告退之后,有些不安的江万洵赶忙喊了小雨,让他着手出宫的安排。
二人连夜出发,终于在第二天的日落之前抵达了括云银行。
守在大门口的刘虎再次见到江万洵,那是又惊又喜,但得知他此番来找薛时音,不由可惜道:“江公子你来晚了,我们掌柜的接到吕家的邀请,一大早就往临山城去了。”
“不好!”一听是吕家的邀请,江万洵更是急得不行。他顾不上和刘虎告辞,便同小雨朝临山城赶去。
她感到李大人有一种迫不及待要将此事翻篇的想法,便追问道:“依李大人之言,薛老爷和薛夫人的性命,算不到吕子瑞身上,这冤假错案,也因为二人主动认下字迹而变得合情合理,所以吕子瑞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薛家小姐之死,也与他无关,是这个意思吗?”
李大人解释道:“吕子瑞并非没有处罚,只是他主动配合,将从薛家得到的银两悉数放回薛府,故有轻判之举。至于薛家小姐……她的死,我已有所了解,只是我此番调查的,是薛家欠钱一事,故而未做细查。”
薛时音提及薛家小姐,不过是为了避免别人猜疑,也便让这话题过了。但轻判吕子瑞的理由,薛时音就无法接受了:“主动配合?这银两本就是薛家的,他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而这一切都是吕子瑞伪造借条而起,敢问李大人有判他伪造诬陷之罪?”
李大人摇摇头:“石公子可曾想过,我们该如何证明这个借条,就是吕子瑞伪造的?”
薛时音略有不悦:“这借条不是吕家伪造的,还能是薛家伪造的吗?那么多的银两,吕家有没有借出过,吕子瑞总不能说不记得了吧?”
听到这里,李大人苦笑起来:“还真让石公子说中了,吕子瑞就是称自己借了太多银两给各家店铺,已经混淆了记忆。之后,他甚至反咬是有人把这个借条放到吕家栽赃陷害,让我找出栽赃之人,不知石公子对此,可有破除之法?”
见薛时音沉默不语,李大人继续道:“倘若事情任由吕子瑞胡搅蛮缠,亦或是强行将他压入大牢,我只担心,案子没有结果不说,答应归还薛家的银两都会跟着不了了之。”
李大人态度诚恳,所言也不无道理。想到现实中也有不少花钱请受害人出谅解书,以求获得减刑的做法,薛时音也渐渐接受了这个结果。
“此番虽没能将吕子瑞绳之于法,但好在薛家的财产得以保留下来,想必薛老爷和薛夫人知道,也会欣慰不少。”薛时音这边说着,同崔茂他们一起,向李大人表示了谢意。
一阵寒暄之后,李大人将从吕家拿回来的薛府大门钥匙交给崔茂,便以回京复命为由,匆匆起身离开。
看着李大人消失的背影,崔茂喃喃道:“李大人怎走的那么匆忙,本来还想留他吃饭呢。”
小满也略带可惜的说道:“是啊,他这一次为老爷夫人洗刷了冤屈,还帮着把家产都拿了回来,于情于理,我们都要敬他几杯才是。”
薛时音却是一脸淡然,笑道:“你们也听到,他是要回京复命的,兴许已经有人在朝中等候他多时,我们就不要强留了。若是可以,待我们哪日去了京城,再登门拜谢也不迟。”
“小姐说的有理,那我们接下来应该……?”众人好奇薛时音后续的做法,一个个眼中包含期待。
“既然银两已经到位,那我们不做点什么,就太说不过去了吧。”薛时音说着,从崔茂手中接过薛府的钥匙,“既然吕家可以把钱庄开到这里,那我们把银行也开到临山城去,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小满她们听了,顿时感到热血沸腾,迫不及待的想要回薛府看看。但很快,她们又想到了玉佩,既然吕子瑞全身而退,那么也是该差不多回来处理接手当铺的事情了。
只是括云城的事情尚未处理好,可薛府那边也不能不管,几番讨论之下,薛时音让林白和杨石先回薛府,去清点整理交回来的银两,剩下的人则留在这里,随时准备将玉佩赎回。
李大人回了宫,正准备向江万洵汇报案件的过程和结果,却见江遂宁也走了过来,这让李大人面露难色。
江遂宁的出现,在江万洵看来并不意外,他吩咐道:“皇兄也是心系此案,李大人直言便是。”
李大人看了眼江遂宁,缓缓说道:“吕子瑞主动提出归还银两,下官便按二殿下吩咐,未对他追究刑罚。”
话音刚落,江万洵便笑着对江遂宁说:“皇兄,结果你也听到了,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江遂宁点点头,闷哼一声,背手离开。
看出李大人的疑惑,江万洵把这些天宫中发生的事情也简单解释了一遍。
要说重审薛家案件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江遂宁的。在李大人去了临山城不久,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吕家是江遂宁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这一件事虽是人尽皆知,却不曾有一方公开承认,故而江遂宁和吕家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个微妙的状态。
可现在,江万洵要动吕家。这在江遂宁看来,无疑是一种挑衅。
虽有人劝江遂宁先观察几日,可他实在是沉不住气,在得知李大人去过吕家之后,他终于按奈不住,跑去找江万洵问话:“听闻皇弟先前去民间走访,寻求补充国库的良方。良方难寻,我也理解,你若需要银两给父皇交差,只要开口,我这当兄长的,必会借你。可你急于表现,竟做出嫉贤妒能,贪人之功之事,实在是令为兄不解。”
江遂宁有些恼火,江万洵却是一脸平和:“嗯?皇兄你在说什么?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
此言一出,江遂宁更是气急败坏:“你不要和我装傻充愣,你派人去找吕家麻烦的事情,以为我不知道吗?”
“吕家?什么吕家?”江万洵故作沉思,随后如恍然大悟一般,“哦,想起来了,我让李大人去临山城查的是薛家的案子,谁想到这要调查的对象,就是吕家呢。”
江遂宁讥讽道:“国库刚告急不久,吕家就给我上贡了银两,你可没少拿这个事情说,你当我都忘了吗?依我看,你去民间走访那么久,得不到一点成效,是因为你压根就没有去想办法,只是在思考如何找出证据来扳倒我吧?”
江万洵立刻起身,鞠躬作揖,惶恐道:“有没有成效,不在一时,还请皇兄妄作断言。至于扳倒一说,更是冤枉,不知皇兄为何有此猜疑。若是因身边小人挑拨,还请皇兄明辨是非,早日将他除去才是,以免伤了你我二人的和气。”
这个说法自然得不到江遂宁的认可:“事实就在眼前,若非有意,你为何找了李大人,让他重审一个结案许久的案子?”
只见江万洵抬起头,悠悠说道:“实不相瞒,我前些日子在临山城周遭游走时,不慎丢失令牌,幸得一位姑娘拾得归还。为表谢意,我答应给她赏赐,却不想她不要钱财,只要我重审薛家一案,大丈夫一言九鼎,皇兄你说我该不该查呢?”
江遂宁有一种自己被当小孩子耍的感觉,不由怒道:“胡说八道!你觉得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会相信吗?”
“虽然这个事情是有点不可思议……”江万洵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这样吧皇兄,我去把那位姑娘找过来,是真是假,你一问便知。”
“不必了。”江遂风两手一甩,气得转身就要离开。只是才走两步,他就停了下来,回过头恶狠狠地警告,“你最好真的是为了重审薛家的案子而已。”
在这之后,江遂宁多次来江万洵这边试探口风,却没有想到李大人会查到那么细,甚至查到了借条出处的可能。
江遂宁自然不希望看到吕家就此有了牢狱之灾,他在得知李大人已经出发去找薛家拥有赎单的伙计后,便派人连夜出宫,提前找吕子瑞串了口供。
“皇弟有所不知,这借条是我在吕家门口捡来的,当时以为是吕家保管不慎,便好心还了回去,却不知这借条竟是有人故意设计,吕家也未对借条真实性进行查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在探子回报李大人已经带着人证在回临山城的路上之后,江遂宁如此和江万洵说道。
江万洵明白江遂宁想要保住吕家,而他自己也不想一上来就和江遂宁斗个你死我活,便想着让吕家出个大血,顺手帮一下括云银行,来作为最后的结果。
“交钱不杀”四个字,既传到了李大人手里,也到了吕子瑞耳中。两位皇子的交代,二人也是心领神会。
大堂之上,吕子瑞咬定自己不知借条来历,但愿意承认审核不严,造成薛家老爷夫人枉死的过失,并答应悉数交还从薛家收来的银两。
李大人听到这样的结果,便以吕子瑞配合破案为由,不再深究。
朱承远看到双方的意见出乎意料的达成一致,第一时间就将案子了结,把这两位他都惹不起的人物送出了县衙。
李大人听完江万洵的陈述,加上自己经历的一切,不禁感慨大皇子与吕家的关联竟如此之深。
“不得不承认,吕子瑞确实有些手段。若他是个普通人,怕是早已作为弃子,被皇兄丢掉了。”江万洵回忆着吕氏钱庄的所作所为,想到吕子瑞应该在处理完临山城的事情之后,定会回到括云城中,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李大人告退之后,有些不安的江万洵赶忙喊了小雨,让他着手出宫的安排。
二人连夜出发,终于在第二天的日落之前抵达了括云银行。
守在大门口的刘虎再次见到江万洵,那是又惊又喜,但得知他此番来找薛时音,不由可惜道:“江公子你来晚了,我们掌柜的接到吕家的邀请,一大早就往临山城去了。”
“不好!”一听是吕家的邀请,江万洵更是急得不行。他顾不上和刘虎告辞,便同小雨朝临山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