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选拔结束后,各地学子陆续离开,方大人逐个和被选定的人交谈,根据各人目标,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顾行止的那份她看过,非常细致,也贴合他熟读经义,广阅藏书的特质。
沈序也有一份,但他死活不愿意让她看,不知道在藏什么。
这天,终于轮到她,陆思远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书房。
“坐吧。”方大人又恢复了平日慈祥和蔼的样子。
他面前摊开一张宣纸,问道:“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出人头地!”话一出口,她自己先愣了下。
紧张的捏捏手指,补充了一句,“我要撑起家业。”
方大人张张口,又顿了下,“你,那就以状元为目标吧。”
“啊?”陆思远吓了一跳,虽然这次拜师选拔的胜出让她多了些自信,觉得自己还算有天赋。
但,那可是状元啊!
三年一次的会试,再经由陛下亲选,三年才出一个状元啊!
方大人微笑道:“怎么?还没开始就先怯了?”
“我……我真的有当状元的可能吗?”
“当然!”方大人扬眉,神采飞扬道:“你当我是随便什么人都收的吗?”
陆思远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既开心又羞涩,这是她第一次获得老师明确的认可。
也许,她的未来并不是一片迷茫。
也许,她真的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以状元为目标,方大人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她今年12岁,已经是童生,院试三年两次,今年8月刚刚举行过,下一次则在后年。
那时她14岁,通过院试即能成为秀才,但方大人并不满意她的打算。
“太慢了,一个院试,不值得你花两年时间。”
按照方大人的安排,这两年,她不仅要学院试的内容,还要学乡试的内容。
因为在她15岁那年正好有一次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一旦错过,就要等到18岁才能参加。
“可是,3年,从童生到举人,这……这是不是……”陆思远面色犹疑。
“怕什么?”方大人气定神闲,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你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我自有安排。”
她自己私心里也是想早些下场的,一方面是担心身体长开后,在搜检时容易暴露。
另一方面则是她怀疑自己有仇人在暗中窥视,若有功名在身则可多一份保障。
而且,算一算年纪,她的几位姐妹也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她有了功名,姐妹们日子也好过些。
下定决心后,陆思远不再质疑安排是否合理,只想拼尽全力去实现这个计划。
她将这三年分开规划,12至13岁这一年,重心还放在府学,这边宅子的演武场也方便她练武。
13至15岁这两年,再专心跟在方大人身边接受教导,并进一步学习乡试内容。
在第一年里,练武是不能停的,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增加自保能力。
倒是府学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可以只挑喜欢的课去听。
顾家的藏书她最眼馋,但不好开口借阅,那就多多去请教顾行止。
放下毛笔,看着密密麻麻的事件,陆思远叹了口气,她只能尽人事,成与不成,就看天命了。
梳理好学习计划,她翻开府学课程安排,恰好发现有李教谕的课。
告假多日,也该回府学看看了。
*
站在府学门口,看着三两成群的学子,陆思远心中突生感慨。
她和祖母第一次来府学时,心中揣揣不安,对前路、对自己都浑浑噩噩。
如今,她成为方大人的学生,获得了师长和同伴的肯定,在文人中也有了些许名声。
更重要的是,她从母亲的掌控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虽然翅膀还未张开,但她知道自己正在积蓄力量,等待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陆思远?是你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陆思远转头,喊住她的人正是以前的府学熟人——李铁。
“当然是我,不认识了?”
李铁笑着走上前,张开大手拍拍她后背,“好久不见,没敢认,你变了好多啊!”
“是吗?”陆思远面带笑意,“哪里变了?”
李铁挠挠头,伸手比划了下高度,“你是不是长高了?我也说不清,就是感觉和以前不一样。”
陆思远随意扯开话题道:“最近府学可有什么新鲜事?”
“嘿!我差点忘了!”李铁一拍手,瞪大眼睛凑近她。
“最大的新鲜事就是你自己啊!我听说,你被方大人收为弟子啦!”
李铁满脸激动,不见一丝嫉妒,完全是为她高兴的样子。
陆思远也笑起来,“是啊,我也没想到。”
“你可得小心点。”李铁左右看看,小声道:“有几位新秀才说了你好几次。”
陆思远并不担忧,以前她心中不安,为了合群只能低调隐忍,如今她有能力、有靠山,再不用压抑自己。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闲聊着来到讲堂。
刚进门,屋内谈笑的学子立刻噤声,各色目光紧紧粘在她身上,神色各异。
陆思远镇定自若的找了个空位坐下,房间里鸦雀无声,直到一声询问打破凝滞的气氛。
“可以坐你旁边吗?”一位面带和善笑意的少年问道。
“当然。”陆思远点点头,移开自己的书。
少年坐下后,先拱手解释道:“在下王朗,今年的秀才,刚到府学那天见过你。”
“不过,”他拘谨的笑笑,“那日秀才有20人,你可能不认得我。”
“我记得你,”陆思远颔首道:“周教授介绍你是晋安府最年轻的秀才。”
少年脸上泛起红晕,连连摆手,“过奖了,只是侥幸罢了,陆公子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
他脸上一片钦佩,全无半点不满,陆思远仔细盯了他一会,也没找到破绽。
她直接问:“你为何没去参加拜师选拔?”
少年神色一黯,苦笑道:“家中有事,只得无奈错过,可惜无缘得见陆公子风采。”
“哼,什么风采?谁知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考题!”
听见这满含恶意的嘲讽,陆思远微微勾唇,她一直等这个呢!
“这位……”陆思远看着刚刚出声的学子,假做疑惑的歪头,“你叫什么?”
“你!”那人脸色涨红,双眼冒火,“你别欺人太甚!”
“我做什么了?”陆思远双手摊开,一脸无辜。
“你认识王朗,却说不认识我?”
陆思远看向王朗,“这人谁啊?”
王朗低声道:“是那天的20位秀才之一。”
“奥,没印象。”
见二人旁若无人的讨论,那人更加生气,嘲讽道:“你小小年纪,却能在考核中胜过顾行止,还敢说没有猫腻?”
“欸,这就是你见识浅薄了,”陆思远双手托腮,自信微笑,“没见过我这种真正的天才。”
“如此傲慢!真该让方大人看看你的真面目。”
陆思远眨眨眼,“我的真面目就是天才啊,你羡慕吗?”
“呵。”他咬牙切齿道:“你手段高明,我自然是自愧不如。”
“够了!”王朗站起身,满脸严肃的说:“陆公子既能得方大人看重,必是真才实学。”
那人刚被陆思远气的七窍生烟,见王朗为其说话,更是怒不可遏,讥笑道:“第一次看见上赶着当狗的。”
王朗脸色瞬间苍白,却仍然坚持挡在陆思远前方,“你凭空污蔑别人就是不对,向陆公子道歉!”
“我道不道歉关你什么事?”
眼见两人争执越来越激烈,陆思远只好站出来阻止,“这位……不知名公子,我知道你嫉妒我,大家也都知道你嫉妒。”
她神色轻松的环顾一圈,笑眯眯的说:“但表现的这么明显就有点丢人了,你说是吧?”
扑哧——有人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那人脸色在红、白、青之间不断变化,胸膛急速起伏,似乎随时会晕过去,他的同伴连忙扶住他,将他带离讲堂。
自此,陆思远一战成名,再无人敢来质疑她的水平。
*
府学的生活渐渐恢复平静,陆思远和李铁、刘宣重新熟悉起来。
还有个新认识的王朗,总是出现在她周围,几次之后,两人也能说上几句话。
王朗为人细心温柔,会替她准备琐碎物品,还能注意到她身上细小的伤痕,不动声色的将伤药放进她书袋中。
虽然对他的身份还有些怀疑,但目前确实没发现问题,陆思远也就坦然接受了。
她这段时间练武强度变大,经常受伤导致不能去府学,李铁和刘宣又不够细心,于是拜托王朗记笔记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日,王朗到她家中送笔记。
陆思远正躺在竹编躺椅上晒太阳,她的一只腿被包裹的严严实实,隐隐渗透出血迹。
王朗看的直皱眉,“你何必如此拼命练武?”
陆思远手捧笔记翻看,随口敷衍道:“我是军户出身,若科举不成,还是要上战场的,当然要练武。”
“怎么会呢?”王朗身体前倾,语气担忧,“你师从方大人,前程必不会局限于此。”
“难道你没听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吗?”陆思远头也不抬的说。
王朗一把握住她的手腕,陆思远翻书的动作一顿,抬眸看他。
王朗今年17岁,五官俊朗柔和,此刻他嘴唇泛白,长睫轻颤,在阳光下如剔透易碎的琉璃。
“不要这样想,你是真正的天才。”
他神色认真,眼睛在阳光下似乎有些闪光,张口想说什么,却恰好被小桃的声音打断。
“少爷,沈公子来了,我拦不住。”
话音刚落,沈序从她背后出现,自然道:“我跟思远的关系还用的着通报?思远我来看——他是谁?”
顾行止的那份她看过,非常细致,也贴合他熟读经义,广阅藏书的特质。
沈序也有一份,但他死活不愿意让她看,不知道在藏什么。
这天,终于轮到她,陆思远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书房。
“坐吧。”方大人又恢复了平日慈祥和蔼的样子。
他面前摊开一张宣纸,问道:“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出人头地!”话一出口,她自己先愣了下。
紧张的捏捏手指,补充了一句,“我要撑起家业。”
方大人张张口,又顿了下,“你,那就以状元为目标吧。”
“啊?”陆思远吓了一跳,虽然这次拜师选拔的胜出让她多了些自信,觉得自己还算有天赋。
但,那可是状元啊!
三年一次的会试,再经由陛下亲选,三年才出一个状元啊!
方大人微笑道:“怎么?还没开始就先怯了?”
“我……我真的有当状元的可能吗?”
“当然!”方大人扬眉,神采飞扬道:“你当我是随便什么人都收的吗?”
陆思远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既开心又羞涩,这是她第一次获得老师明确的认可。
也许,她的未来并不是一片迷茫。
也许,她真的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以状元为目标,方大人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她今年12岁,已经是童生,院试三年两次,今年8月刚刚举行过,下一次则在后年。
那时她14岁,通过院试即能成为秀才,但方大人并不满意她的打算。
“太慢了,一个院试,不值得你花两年时间。”
按照方大人的安排,这两年,她不仅要学院试的内容,还要学乡试的内容。
因为在她15岁那年正好有一次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一旦错过,就要等到18岁才能参加。
“可是,3年,从童生到举人,这……这是不是……”陆思远面色犹疑。
“怕什么?”方大人气定神闲,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你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我自有安排。”
她自己私心里也是想早些下场的,一方面是担心身体长开后,在搜检时容易暴露。
另一方面则是她怀疑自己有仇人在暗中窥视,若有功名在身则可多一份保障。
而且,算一算年纪,她的几位姐妹也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她有了功名,姐妹们日子也好过些。
下定决心后,陆思远不再质疑安排是否合理,只想拼尽全力去实现这个计划。
她将这三年分开规划,12至13岁这一年,重心还放在府学,这边宅子的演武场也方便她练武。
13至15岁这两年,再专心跟在方大人身边接受教导,并进一步学习乡试内容。
在第一年里,练武是不能停的,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增加自保能力。
倒是府学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可以只挑喜欢的课去听。
顾家的藏书她最眼馋,但不好开口借阅,那就多多去请教顾行止。
放下毛笔,看着密密麻麻的事件,陆思远叹了口气,她只能尽人事,成与不成,就看天命了。
梳理好学习计划,她翻开府学课程安排,恰好发现有李教谕的课。
告假多日,也该回府学看看了。
*
站在府学门口,看着三两成群的学子,陆思远心中突生感慨。
她和祖母第一次来府学时,心中揣揣不安,对前路、对自己都浑浑噩噩。
如今,她成为方大人的学生,获得了师长和同伴的肯定,在文人中也有了些许名声。
更重要的是,她从母亲的掌控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虽然翅膀还未张开,但她知道自己正在积蓄力量,等待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陆思远?是你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陆思远转头,喊住她的人正是以前的府学熟人——李铁。
“当然是我,不认识了?”
李铁笑着走上前,张开大手拍拍她后背,“好久不见,没敢认,你变了好多啊!”
“是吗?”陆思远面带笑意,“哪里变了?”
李铁挠挠头,伸手比划了下高度,“你是不是长高了?我也说不清,就是感觉和以前不一样。”
陆思远随意扯开话题道:“最近府学可有什么新鲜事?”
“嘿!我差点忘了!”李铁一拍手,瞪大眼睛凑近她。
“最大的新鲜事就是你自己啊!我听说,你被方大人收为弟子啦!”
李铁满脸激动,不见一丝嫉妒,完全是为她高兴的样子。
陆思远也笑起来,“是啊,我也没想到。”
“你可得小心点。”李铁左右看看,小声道:“有几位新秀才说了你好几次。”
陆思远并不担忧,以前她心中不安,为了合群只能低调隐忍,如今她有能力、有靠山,再不用压抑自己。
两人说说笑笑,一路闲聊着来到讲堂。
刚进门,屋内谈笑的学子立刻噤声,各色目光紧紧粘在她身上,神色各异。
陆思远镇定自若的找了个空位坐下,房间里鸦雀无声,直到一声询问打破凝滞的气氛。
“可以坐你旁边吗?”一位面带和善笑意的少年问道。
“当然。”陆思远点点头,移开自己的书。
少年坐下后,先拱手解释道:“在下王朗,今年的秀才,刚到府学那天见过你。”
“不过,”他拘谨的笑笑,“那日秀才有20人,你可能不认得我。”
“我记得你,”陆思远颔首道:“周教授介绍你是晋安府最年轻的秀才。”
少年脸上泛起红晕,连连摆手,“过奖了,只是侥幸罢了,陆公子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
他脸上一片钦佩,全无半点不满,陆思远仔细盯了他一会,也没找到破绽。
她直接问:“你为何没去参加拜师选拔?”
少年神色一黯,苦笑道:“家中有事,只得无奈错过,可惜无缘得见陆公子风采。”
“哼,什么风采?谁知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考题!”
听见这满含恶意的嘲讽,陆思远微微勾唇,她一直等这个呢!
“这位……”陆思远看着刚刚出声的学子,假做疑惑的歪头,“你叫什么?”
“你!”那人脸色涨红,双眼冒火,“你别欺人太甚!”
“我做什么了?”陆思远双手摊开,一脸无辜。
“你认识王朗,却说不认识我?”
陆思远看向王朗,“这人谁啊?”
王朗低声道:“是那天的20位秀才之一。”
“奥,没印象。”
见二人旁若无人的讨论,那人更加生气,嘲讽道:“你小小年纪,却能在考核中胜过顾行止,还敢说没有猫腻?”
“欸,这就是你见识浅薄了,”陆思远双手托腮,自信微笑,“没见过我这种真正的天才。”
“如此傲慢!真该让方大人看看你的真面目。”
陆思远眨眨眼,“我的真面目就是天才啊,你羡慕吗?”
“呵。”他咬牙切齿道:“你手段高明,我自然是自愧不如。”
“够了!”王朗站起身,满脸严肃的说:“陆公子既能得方大人看重,必是真才实学。”
那人刚被陆思远气的七窍生烟,见王朗为其说话,更是怒不可遏,讥笑道:“第一次看见上赶着当狗的。”
王朗脸色瞬间苍白,却仍然坚持挡在陆思远前方,“你凭空污蔑别人就是不对,向陆公子道歉!”
“我道不道歉关你什么事?”
眼见两人争执越来越激烈,陆思远只好站出来阻止,“这位……不知名公子,我知道你嫉妒我,大家也都知道你嫉妒。”
她神色轻松的环顾一圈,笑眯眯的说:“但表现的这么明显就有点丢人了,你说是吧?”
扑哧——有人忍不住笑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那人脸色在红、白、青之间不断变化,胸膛急速起伏,似乎随时会晕过去,他的同伴连忙扶住他,将他带离讲堂。
自此,陆思远一战成名,再无人敢来质疑她的水平。
*
府学的生活渐渐恢复平静,陆思远和李铁、刘宣重新熟悉起来。
还有个新认识的王朗,总是出现在她周围,几次之后,两人也能说上几句话。
王朗为人细心温柔,会替她准备琐碎物品,还能注意到她身上细小的伤痕,不动声色的将伤药放进她书袋中。
虽然对他的身份还有些怀疑,但目前确实没发现问题,陆思远也就坦然接受了。
她这段时间练武强度变大,经常受伤导致不能去府学,李铁和刘宣又不够细心,于是拜托王朗记笔记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日,王朗到她家中送笔记。
陆思远正躺在竹编躺椅上晒太阳,她的一只腿被包裹的严严实实,隐隐渗透出血迹。
王朗看的直皱眉,“你何必如此拼命练武?”
陆思远手捧笔记翻看,随口敷衍道:“我是军户出身,若科举不成,还是要上战场的,当然要练武。”
“怎么会呢?”王朗身体前倾,语气担忧,“你师从方大人,前程必不会局限于此。”
“难道你没听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吗?”陆思远头也不抬的说。
王朗一把握住她的手腕,陆思远翻书的动作一顿,抬眸看他。
王朗今年17岁,五官俊朗柔和,此刻他嘴唇泛白,长睫轻颤,在阳光下如剔透易碎的琉璃。
“不要这样想,你是真正的天才。”
他神色认真,眼睛在阳光下似乎有些闪光,张口想说什么,却恰好被小桃的声音打断。
“少爷,沈公子来了,我拦不住。”
话音刚落,沈序从她背后出现,自然道:“我跟思远的关系还用的着通报?思远我来看——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