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查,果然查出许多了不得的东西。

    戚言笑说:“国君也不过清粥野菜,倒不曾想,襄国还有这等富贵世家。”

    顺藤摸瓜,清剿盘查。

    襄国复辟不过半年,竟也养出不少肮脏腌臜,国无世族,却也有人妄想再造世族。

    戚言拿着襄君礼剑,端坐朝堂,群臣首位,指谁杀谁。

    杀过襄臣,亦杀靖人,杀得一时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好一阵腥风血雨。

    直到第十日,收剑归鞘。

    相国捧剑,还于主君。

    “感念国君信重,戚言幸不辱命。”

    襄君自高台而下,亲手扶起她。

    “上卿乃国之柱石,当执礼剑,代孤掌刑罚恶,何需还权于孤?”

    戚言笑道:“为臣者,当为君之刃,待国君用时,自可出鞘。”

    那双眼实在明亮,饶是闵煜也不曾见过这样的戚言。

    似有无尽豪情盈于胸怀。

    他忽然领悟到,戚相其实并不爱权势,亦不爱那些明刀暗箭、阳谋阴谋。

    那世人所称道、所畏惧的,都不过是些手段,而并非本相。

    戚姑娘乃当世英杰,注定翱翔于九天。

    十日之屠,整个朝堂被洗刷过一遍,群臣也实实在在地领略了这位女相国的凌厉与魄力,再不敢以其身份轻易置喙。

    遑论戚言行事只论证据,不论亲疏,纵然权势之大,近同副君,却不曾公报私仇,只为整顿朝纲。

    心怀宽广,公允中正,令许多朝臣自叹弗如。

    再加上她主动还权于主君,虽一时权倾朝野,却懂得急流勇退,审时度势更是难能可贵。

    如此一来二去,竟使声名大噪,风光无两。

    闵煜独坐书房,手上捧着那柄礼剑,脑中挥之不去的,尽是戚言如何执剑而坐,沉冷肃静间,行杀伐果决事。

    剑身沉黑,便越发显得那握剑的手白得刺目,似雪般凌厉。

    他学着戚言的样子握住这柄剑,感受着掌心的纹路。

    那双手究竟是冰冷,还是温暖,此时已未可知。

    只是他忍不住去想,戚言握剑的每一刻,心间都转过怎样的念头。

    她一贯是内敛的,单从神情去看,难断喜怒,可交还礼剑时的眼神,实在亮得惊人。

    以至于他也伸手,接过礼剑时,借着剑身,感受到她手上传来的力量,竟有片息怔忡。

    那一刻,他不知是否触碰到了戚言更内在些的……所谓魂灵?

    唯独不可否认,那一刹那的心动,是他需要竭尽全力,才不至于殿前失仪。

    他的手似乎是颤动了一下,借着那剑身,戚言大约也有所感知。

    只是她的神情一如既往,并无有丝毫动容。

    仿佛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共鸣。

    这令他不由得升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

    并且近乎无法自控地想起,靖王奕是否也曾见过这样的她?

    又或许,因为两人相识得比他更早,靖王奕早已见过太多他所无缘得见的东西。

    譬如少年时的戚言,尚未经历过灭族之祸,一心与天争胜的气魄,该是何等意气风发,耀眼夺目?

    若说他毫无嫉妒,未免太过虚伪。

    闵煜摩挲着礼剑,只觉得万般情愫在心中激荡,汹涌澎湃,几乎令人难以自制。

    他握着剑,安静地独坐,直至日暮西山,室内的光线由明转暗。

    有宫人进来点灯。

    闵煜望向他,宫人以为国君有话要讲,于是恭敬问:“君上可有吩咐?”

    他张了张口,最终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让宫人退下。

    他其实想见戚言,可即便见了戚言,诸般心绪千丝万缕,也无从说起。

    且他实在惶恐于自己也被当做求娶批命之人。

    便如此瞻前顾后,思来想去,觉得为人称一句君臣相得,已是幸事,不敢再求更多。

    司农又一次单独来见襄君时,仍见他凭栏眺望。

    时秋顺着他的目光往下望了望,果不其然地看见了戚言的背影。

    不由得暗自翻了个白眼,正要开口酸他两句,已有前车之鉴的闵煜抢先道:“司农可有要事?”

    时秋撇了下嘴,颇觉无趣,却也正色道:“我与四娘理了理各地传来的文书,因着先前大旱大涝,废了不少农田,今年收成恐怕大打折扣。”

    襄君闻言,蹙眉叹息,倒也不算意外:“天灾人祸,不可规避,只能早做准备,赈济荒年。”

    “那还不至于。”时秋一摆手,“仍有两三成地能有收成。”

    只余两三成?

    襄君不由苦笑,实在无法如司农般乐观。

    时秋:“今年的确年景不好,算它亩产五石……”

    等——

    国君发出质疑的声音:“自古良田不过亩产三石,司农是如何算出五石来?”

    即便襄国危困,也不该如此自欺欺人。

    “嗐,那是你们寻常的粮种,”时秋一挥手,“今年所种的是我改良后的麦苗。”

    她一顿,“我初春时呈上的文书里不是写了吗?”

    那时国君不会满脑子戚相,色令智昏看漏了吧?

    没想到啊,君上竟然是这种人。

    时秋看向他的目光一下变得有些鄙夷。

    襄君被盯得气不打一处来:“你是写了换用麦苗,可你没写会亩产五石啊!”

    要是写了他怎么会不记得?

    还真能昏聩到连春耕大事都乱来一气吗?

    时秋摸着下巴回忆一阵:“哦,确实没写,因为按我原来预估应该不止五石,只是今年的确年景不行,是以算得保守些。”

    闵煜:?

    什么叫不止五石?

    司农没管她家国君有多震惊,自顾自算下去:“就估它秋收亩产五石吧,也够撑一阵子了。”

    “余下七八成地赶紧犁了,还能种一茬稻,约莫立冬前后就能收割,保你青黄相接,饿不着人。”

    闵煜陷入了更深一层的迷茫。

    他又不是没耕过地。

    什么稻能在这个时节播种?盛夏都快过了,是不是晚了些?

    时秋看着国君困惑的神情,叹了口气:“罢了,说了君上也听不懂,我还是和四娘商议吧。”

    闵煜也没打算勉强自己,只谦逊道:“民生所系,仰仗司农了。”

    时秋笑着说:“学以致用,乐在其中。”

    但她很快话锋一转,“不过君上能不能先管管孟岂那个傻子,别让他一天到晚地跟着四娘转?碍手碍脚的!”

    国君愣了一下,不是,人家小夫妻的事情他能怎么管?

    “让他去戍边啊!一个将军,天天正事不干。”

    闵煜:“时无战事,戍边自有将士待命,孟将军尚且是个伤患,多做修养也在情理之中。”

    “他腿不是已经好了吗?神医亲自给治的。”

    眼下简直活蹦乱跳,还有什么伤患需要修养?

    国君清咳一声,小声提醒了句:“脑疾?”

    “……”时秋一言难尽地望着国君,的确很难辩驳。

    此后,上天似乎终于放过了襄国,很是风调雨顺了一段时日。

    这阵子算是安稳,天下无事。

    群臣却总要琢磨出些什么,好在朝堂奏议。

    思来想去,不知是谁福至心灵,一拍大腿——

    国君尚未婚娶啊!

    无后乃是大事,这得劝呐!

    于是襄君在一次普普通通的朝会上,毫无防备地遭到了一场催婚。

    那时他刚与臣子们协商完事务,正要问可还有要务奏闻。

    借着扫视群臣还多看了两眼坐于上首的戚相。

    心底暗暗感慨,他家上卿实在气质不凡,卓然于群,襄国沉黑色的官袍穿在她身上,不见沉闷乏味,却更显高华威严。

    实在令人神往。

    没来得及怎么多感慨几句,就听底下有臣子出列,恭敬一礼,然后谏言:

    “如今国中初定,主君却尚未婚配,于国,国无储君,于君上,君上未能齐家,实乃隐患。事关国本,还请君上早日思虑婚嫁之事,以延公室血脉。”

    闵煜一听婚配二字,不由得心头一跳。

    怎么忽然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是,这的确也是国事,只是之于他,却有种心事被摊开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人审视的窘迫。

    尤其,还与……一同商讨。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跟向戚言。

    戚相正望着谏言的臣子,听他说完,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国君的视线,于是回看过去。

    闵煜的目光与她一交汇,平白生出些心虚,只觉得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他的心中所想般,一时慌乱起来。

    掩在袖中的手一下握紧,他想收回自己的目光,假装若无其事,可这样做,似乎又显得越发刻意了些。

    情急之下,他忽然道:“戚相怎么看?”

    他看到那双眼中透出些讶异,连带着微微抬头,皆是意外的反应。

    她似是没想到国君竟会问她的看法。

    闵煜一下懊恼起来,怪罪自己怎么会问出如此突兀的话。

    简直此地无银三百两。

    实在拙劣至极。

    而另一边,戚言仿佛已经想好了该如何答复,微微起身,正要说话。

    襄君几乎霎时间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恐慌。

    只在这一刻,不过电光火石的瞬间,他来不及想不明白自己在担心什么,又在慌乱些什么。

    大概是有些期待她能答出自己想要的回复,可他心底又知道绝无可能。

    或许他更害怕她会说出些同样劝谏的话来,不敢深思其中隐含了什么样的意味。

    也可能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可他不敢去听。

    于是他抬手,打断了戚言的答复。

    “此事容后再议。”

    他的心跳得实在太快,朝堂又一时静谧,几乎让他以为,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见他心颤的声音。

    是以,语气也不受控制地重了些。

    好似要通过这话掩盖些什么,粉饰些什么。

    他试着放缓些语调,却盖不住想要逃离的惶急。

    “若无要事,便散了吧。”

章节目录

贵女只想当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罐装可可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罐装可可豆并收藏贵女只想当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