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李泓澈宗教学硕士毕业,千军万马进了宗教管理局。上班第一天,她被派去莫雠寺通知寺庙负责人开会。

    刚进门,一个高个子白皮凤眼的沙弥前来,双手合十举在胸前。

    “施主周身围绕一种古人遗风,不若上前一拜。”

    李泓澈义正言辞地拒绝,“抱歉,本人是无神论者,坚持马克思主义。”

    不料这名沙弥锲而不舍,一翻推拉之后李泓澈摔倒在拜垫之上,再一抬头,只听见一个太监尖着嗓子说:“泓澈公主及笄之礼已成。”

    李泓澈心想:这古人遗风,是这么个遗法啊?

    本以为当了公主便是享清福的,没料到这位泓澈公主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泓澈行四,泓澈并非名,而是号,幼年启蒙时便被皇帝夸赞“智若谋臣”,及笄之时,也就是李泓澈穿过来那日,正是皇帝恩赐宫外开府,上朝参政之日。

    这般当牛做马的公主,当真是举世无双。

    李泓澈在古代这五年,实实在在朝九晚五披星戴月,还一不小心参与了本届夺嫡,成了皇位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五年之后的今日。

    七月初六。

    鹰击长空,阳炎云散。

    倏地一下,一只雄鹰落在长生殿檐角,嶙峋的利爪紧扣檐上走兽的头颅,它迎着刺目火球一般的太阳,俯瞰整座皇宫。

    “臣有事起奏。”

    长生殿内,暮年肱骨青年英才身着官服列队而排,李泓澈身着缂丝暗纹绛红剑袖官服,顶戴鎏金白玉冠。一双凤眸定而锐,白玉皮骨英而挺。

    她手持象牙笏板站出,“儿臣获知礼祠部尚书贪污国寺财产,实乃不利僧道之管,儿臣恳请严查。”

    一字一句沉而不重,轻而不浮,清晰地回响在大殿之上。

    听此,她前方的男子立刻高举笏板。“北境战事吃紧,严查国寺一事费财费时,儿臣实难不赞成。”

    男子乃三皇子李代,是皇帝最器重的皇子,母家是当朝重臣安家。他男生女相,俊美却不妩媚,好似山间明月清风,在一众暮老官员中熠熠生辉。

    一渊不两蛟,说的正是李泓澈和李代。

    李泓澈早已想到她说这话,李代必定相驳,已为自己留好了后手。

    “既如此,儿臣请旨协领礼部官员内查。”

    她穿越前便是管理宗教事务的,更何况五年前便是在寺庙之中穿越,这五年之间,她一直在京城的寺庙附近,期望可以寻找到她穿越而俩的线索。

    “四妹妹真是能者多劳,不过儿臣从未听闻自举自查之事,怕是失了公允。”

    李泓澈心中讽笑。

    公允?

    李代的公允,不过是不能伤其羽翼,那位礼祠部尚书,便是李代的拥趸之一。

    二人你一剑,我一枪,在大殿之上唇枪舌战。

    李泓澈和李代这一出,比每日东升的太阳还准时。

    朝臣屏息凝神假装消失,生怕电光火石误伤着自己半分。

    实际上,一只只老狐狸全都支棱着耳朵细听二位之言,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够了!”

    李泓澈和李代立刻静如鹌鹑。

    皇位上的人显然是厌了,声音透着不耐,“这事不大,就交给老四办吧。”

    “儿臣领旨。”

    李泓澈面上沉敬非常,只是看向李代的一瞥,透着些许锋利和骄傲。

    李代无法,嘴角带着不屑。

    忽然,皇位上的人好似换了一副面孔,转出一丝兴趣十足的意味。

    “朕倒是想起来,明日泓澈大婚,是皇家大喜之事。朕想着,这种事情太子可不能缺席。”

    底下人听此,心中立马警铃大作。

    李泓澈大婚是大事,但是不足为奇。

    驸马正是自金陵而来的当今唯一异性王南安王的世子——万水。如今,礼部上上下下已忙了一年,今年七月初七,正是明日,便是泓澈公主大婚之日。

    真正奇的是——太子!

    李泓澈和李代听此,心中俱是一紧。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他们两人能在京城斗得风生水起,不都是因为真正名正言顺的那位不在京城。

    太子乃中宫嫡子,出生便被立储。不料第二日,还在襁褓之中的太子,便被太傅抱着送至金陵。

    当时的说法是——二龙不可相见。

    太子早晚要回京城……只是,他们从未想到,这日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龙椅上的人接着说道,“朕前些日子派人去金陵接太子回京,明日泓澈大婚,太子必是不能缺席。”

    这事无可辩驳,李泓澈只得拱手谢恩。

    朝臣们从殿中缓缓而出。

    檐上之鹰偏头一歪,漆黑的眼珠子转向从殿中款步而出的李泓澈。

    李代一下朝,朝便凑上来,贴着李泓澈耳边低语,“那人回来了,你我不过是困兽之斗。”

    李泓澈悄然望了一眼檐上的雄鹰,旋即收回目光。

    她眼神定在身旁人上,面上端得是一派坦荡。

    “三哥哥说的什么话,何来斗?又何来困兽?妹妹一向秉父皇之意做事,太子回京,心中自是欣喜。”

    “李泓澈,你我之间就别演了。”

    李代俊美的脸上展现出一丝阴翳。“太子回来了,咱俩先歇一歇,你帮我一回,我下回也不难为你。礼祠部本来就只是管理那帮秃驴的小官,你没有必要揪着不放”

    话是求人帮忙,语气却全然是威胁,李泓澈听着不自觉轻声笑了出来。

    她嘴角浮现出浅浅梨涡,不显俏皮,反而衬得人更加锐利,像是明晃晃出鞘的刃。

    “李代,我说了,我是为父皇办事。”

    她不惧李代眼中溢出的威胁。“不是为你办事。”

    二人相视不动,站在大殿之前对峙。

    鱼贯而出的朝臣们自觉留下一个圈子,给李佑和李泓澈斗法。

    忽然,一名女官的声音打断了暗自较劲的两人。

    “禀报公主。”

    李代望到走近的女官喜形于色,李泓澈心下起疑。

    女官名为小山,自小服侍李泓澈,心思缜密至极,李泓澈也不及,而今,被李泓澈带出了宫,进了公主府。

    小山不卑不亢抬手禀报,“肖嫔娘娘传有要事找公主,请公主移步后宫。”

    原来如此,李泓澈心中叹到。

    人总有避不开的弱点,有些是淌在骨血里面的,正如亲人。

    肖嫔是李泓澈生母,出身低微且不受宠,处处受李佑生母安贵妃和李佑一母同胞的姊妹长公主的挟制。

    用亲人威胁,是最坏的手段。

    也是最好的手段。

    今日京城炎热非常,干燥的熏风扑面而来,令人睁不开眼。

    李泓澈心中郁结,更是烦闷非常,她理理袖口,带着小山向后宫之中走去。忽然,她好似想起什么有趣的,眉头舒展,唇角弯起一柄小勾子,勾得人百爪挠心。

    既然安贵妃和长公主设局。

    那就不怪她将计就计。

    此时此刻,后宫猗竹苑内。

    长公主坐在主位,身旁的肖嫔看看梨花木桌子上的白玉酒壶,又偷偷瞧着长公主的脸色,怯声怯意地开口问:“长公主,您看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

    主位上的人捏着帕子睨了肖嫔一眼,“有什么不好?你听我的就行,以后自然安排你见我父皇。”

    肖嫔强忍着心中的不安,目光不离那樽白玉酒壶。

    顺着宫道而行,李泓澈不时受到宫人的问安——前朝后宫之中,除了帝后二人,李代和李泓澈便是最尊贵的了,长公主和安贵妃也不及。

    李泓澈边走,边回想起檐角的鹰,这是宫外那位传来的信。她低声对小山道:“今夜我怕是要留在后宫,你出宫告诉那位,我明日一早再去见他。”

    “是,奴婢不陪着公主吗?”

    “不必,你叫淮海趁夜来。”

    小山机敏地问:“公主有危险?”

    不怪小山多想。

    淮海是公主府中养得暗卫,武功高强,平日里时时保护李泓澈。只是后宫森严,李泓澈一般不让淮海跟着,今日之事怕是有难。

    李泓澈看着旁边眉毛簇成一团的小山,心中生起一丝无名的愉悦,她无情地给了小丫头一个脑瓜崩。

    “小丫头别多想,以防万一罢了,这京城之中和还没人能斗得过我呢。”

    嘴上如此,她心中却并没未说得那般踏实。

    太子和万水到京……

    京城的风雨,怕是又要变了一遭。

    小山揉揉自己的脑门儿,听话地去了。

    李泓澈一个人抱臂站在猗竹苑门口,立了许久,却迈不出半步。

    仲夏日落时分,一丝清凉爽意之风顺着宫墙缓缓吹拂,倒是抚平心中烦躁。苑中的紫薇大喇喇地盛放,嫣粉的花束海一样的漫无边际,或明或暗,像是要把人生吞活剥了似的。

    当年李泓澈十五岁开府搬出猗竹苑,肖嫔便请旨搬了进来。

    不到一年,她就将李泓澈多年栽种的茉莉全刨了个干干净净。

    李泓澈记得这般时节,正是茉莉绽苞之际,冰葩般的花蕾沁人,与满园的竹子交翠相映,甚是可爱。

    她抬眼环视苑中暗沉沉的紫薇,最终吐出一口浊气,抱着胳膊一步一步踏入猗竹苑。

    一位穿得像朵花似的妇人大着步子从屋中走来,她身披胭脂色对襟广绣长衫,内着缃色桃花刺绣裙,身后跟着一个小宫女。

    望见李泓澈,那妇人急着走近。李泓澈无动于衷,她的丹唇抿起,令人瞧着敬畏。

    那妇人不情不愿对李泓澈行了礼,李泓澈才慢慢张口回道:“肖嫔娘娘安。”

    肖嫔涂着丹蔻的手指急不可耐攀上李泓澈的身侧,李泓澈瞬间感到透不过气来,她不动声色挪开点距离,却立即又被肖嫔拉过来。

    “看娘今天给你带了谁来。”

章节目录

穿回古代当牛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号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号院并收藏穿回古代当牛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