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竹苑内灯火通明。
皇上身着寝衣,披着玄色外袍,一脸疲相坐在高位。他身旁坐着身着靛蓝色寝衣的安贵妃,正梨花带雨一般垂泪连连。
李泓澈站在皇帝最跟前,身后是肖嫔和一众宫人垂着头敬立。
最奇的是,此时夜半三更,夜色侵衣,竟有不少公主也闻讯来到猗竹苑。这些公主们褪了往日的金装艳裹,内着寝衣披着外裳紧赶慢赶来到猗竹苑,眼下也站在李泓澈身后静静低头看人笑话。
此般大费周章不顾手足情义。
正中李泓澈下怀。
李泓澈要的,便是把事情闹大。
“事情便是如此。”李泓澈讲完,垂下头等待皇帝的反应。
皇帝将手撑头,“也就是说,琼儿借猗竹苑之地对安于故下药,为了行此下贱之事?”
李琼儿衣衫不整,跪在皇帝脚边,凄声哭喊,“父皇,李泓澈冤枉儿臣啊,儿臣没有,儿臣没有啊,父皇!”
皇帝抬起眼睛,冷冷地望向贵妃榻上依旧昏迷的安于故,又瞥了一眼被侍卫架着的小宫女。
那名小宫女方才受不住逼问,承认了帮助长公主从宫外采□□药之事。
皇帝怒而沉声。
“李琼儿,朕对你很失望!”
李琼儿还欲争辩,就被一旁的安贵妃死死按住。
安贵妃到底是经历过风浪的,她顺着凳子柔柔地跪下,楚楚动人地开口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臣妾想,不如就让琼儿和安公子成亲,以求保全皇家颜面。”
一瞬间,屋内众人皆是静默不语。
烛火啪的一声爆出一个灯花。
京城中谁人不知安贵妃母族横行朝野。
若是亲上加亲,安家公子再成了当朝驸马……
怕是要一家独大了。
旁人可以沉默自保,李泓澈不行。
毕竟,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是为皇帝做事。
李泓澈啪地跪下,后面本来站着的肖嫔一众和各位公主,立马也跟着李泓澈跪下。
膝盖被磕得生疼,但她浑然不在意,抱举双手,“儿臣恳请父皇三思,陛下既是国君,又是家翁。儿臣请求再听听长公主之意,不然怕是要寒了皇室儿女的心。”
她在赌。
赌李琼儿不甘心嫁为人妇,不死心同她不止不休。
说完,她跪匐在地,腹背随着一呼一吸不断起伏。
果真,如她所愿。
李琼儿挪膝向前几寸,抱着皇帝的腿哭喊。
“儿臣不愿,儿臣不愿,求父皇开恩不让女儿嫁给安家。”她眼泪划过娇嫩的脸庞,脂粉被泪珠带走,脸上斑斑驳驳。
李泓澈松了一口气。梯子已经搭好了,就等着皇帝走下来了。
啪嚓——茶杯摔在地上。
瓷器摔裂几瓣,茶水在地上蔓延,湿了李泓澈的衣袖。
李泓澈感到一疼。
瓷碎划过李泓澈的手,素白的手立刻见了红。
皇帝站起,“寒心?朕才寒心!李泓澈你作为公主之首,看看你带的好头!”
屋中众人噤若寒蝉,等着皇帝的圣裁。
“李琼儿在宫中禁足三个月自省,李泓澈罚俸半年,下不为例!”
他睨了一眼还昏睡的安于故,“把安家这小子送出京城,李泓澈,你知道怎么办。”
“儿臣领旨谢恩。”李泓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已然丑时,夜深露重。
皇帝离开后,猗竹苑内的众人鸟兽作散。
李琼儿睁着猩红的眼,死死抓住李泓澈的袖子,“李泓澈,你等着!”
李泓澈抽出自己已经被茶水浸湿的衣袖,低头整理,没有分给李琼儿半个眼神。
夜色如墨。
她知道这件事还没完……
李泓澈刚走出猗竹苑,皇帝身旁的曹公公登着小碎步,点头哈腰地前来,“泓澈公主,皇帝在天一宫等您。”
天一宫是皇帝书房,除了皇帝召见,任何人,甚至重臣皇子都不得入内。
李泓澈蹲坐在木阶之上,皇帝立在她身后。
一旁的御医送来治疗伤痕的名贵药膏。
皇帝看李泓澈闷头不语,跨了一步,也蹲坐在木阶上,“这事是我不对,朕给你道歉。”
李泓澈没搭理对方。
这个老登,叫一声父皇还真演上了。
皇帝是她前辈——穿越的前辈。
在她穿过来第二天,她看着书房里皇帝给皇子们布置的作业:“请论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彻底蒙了。
之后在交作业的时候,她在上面写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尔后,老乡见老乡,没有两眼泪汪汪,只有共谋大计。
李泓澈才知道,皇帝早她二十五年穿过来,所以算来算去都是真的李泓澈的亲生父亲。皇帝的大计便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常常“千古第一帝”的滋味。
李泓澈想:既然如此,要不让我当个千古第一女帝过过瘾?
于是二人结盟,实际上就是皇帝答应把皇位传给她,而她要老老实实地为皇帝卖命干活。
同时穿越沦落人。
皇帝打开药膏,“来来来,把手给我,我把药给你涂上。”
李泓澈斜了对方一眼,把血道淋漓的手伸出来。
“哎呦,是我演过了,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李泓澈另一只手撑着下巴,看皇帝小心翼翼地给自己的手上药。
对方一遍上药,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你手上的白玉镯子呢,上朝还看到了,怎么不见了?”
李泓澈毫不在意,“不知道啊,忘了扔哪了吧,反正我已经罚俸了,也买不起新的了。”
“嘿你个没良心的,你有多少钱,我不知道?宫里有什么好的,我都往你那里送。话说回来,今天这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泓澈一五一十地告诉对方,没有半点隐瞒。
她知道,比起来坑害手足搅乱皇子,皇帝心中更忌惮自己的工具有所隐瞒。
皇帝听完点头,“李琼儿是心眼实,敲打敲打也好。”
手上被涂上珍贵的药膏,凉丝丝的爽利浸润皮肤,李泓澈翻转手掌仔细瞧瞧,看着并无大碍,起身要走。
她刚离开几步,身后响起皇帝的话语。
皇帝还坐在阶,手上兀自玩着药膏小瓶。
他沉声开口道:“快回去休息吧,毕竟你和宫外头的老二,不是还有约呢?”
明明一阵和风吹来,贴着湿袖的那片皮肤却冷意丛生,那冷意从此处直抵心头,令她耳后发麻。
恐惧像蛇一般攀附在李泓澈的周身。
那是一种被盯上了的猎物的恐惧,是明明看到猎人举起利箭,却四周空旷,无处躲藏的恐惧。
李泓澈被死死钉在原地。
坐着的人站起来,徐徐向前几步,慈父一般地用掌抚上李泓澈的肩膀,俯身说:“适可而止。”
李泓澈转头和皇帝对视,僵硬地点点头。
皇帝又抬抬下巴示意,李泓澈才敢一步一步地离开。
宫道尽头的天边泛起熹微晨光。
长长的宫道空无一人。李泓澈拖着隐隐作痛的膝盖,在宫道缓慢地行走。
淮海从墙头翻下来,在李泓澈身旁陪她。
李泓澈看了眼身旁面无表情的淮海,问:“抓到了吗?”
“没,此人武功非凡,还是被他跑了。”
“无事,李琼儿一事皇帝并不在意,那人听到也无妨。”
淮海又沉默不语。李泓澈方才惧从心起,此时急需与人闲聊打散恐惧,她环视皇宫有些纳闷地问:“今天怎么也不见宫里的守备?你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和我一起在宫道上走?”
淮海说话简短:“打了。”
“哦,原来如此。”李泓澈点头。
“什么!打了?”
她看着淮海坦然的表情问:“小山没给你准备钱让你贿赂守备?不应该啊,你怎么还用打人?”
淮海偏头望向她,几秒后才有点羞涩地说:“钱留着娶媳妇了。”
噗嗤一声,李泓澈笑出声来。
尔后,她越笑声音越大,越笑越张狂。
好似天地只她一人。
又好似用这笑,去驱散魑魅魍魉。
他们二人走到宫道尽头,小山早已备好了车马接李泓澈回府,李泓澈被小山扶着上车。
她忽然回看那长长的道路。
一眼望不尽。
而在此时,那名身着夜行衣的男子已到宫墙之外,他拉下面庞的黑巾,露出一张俊生生的面庞,一双凤眸风流又慈悲。
他从怀中拿出那枚白玉镯子,将它举起放到浅淡的月亮之前,这镯子清润明亮,竟将月光比了下去。
那名公主素来白得像月亮,这镯子倒也衬她。
他回想起在屋檐上目睹那位公主所行之事,又忆起她所言之词——怎么感觉,李泓澈与原先变了许多?也并未认出他来?
但他转念一想,毕竟已经五年未见,有此变化也不足为奇。
他将镯子揣回衣中。
嘶——
他这一动,不小心扯到了被镯子砸到的肩膀。
他倒吸凉气地想:这李泓澈怎么还未相见,便会弄得人一身伤?
他璨然一笑。
挺有趣。
他最怕无趣。
一只喜鹊落在窗前,小山从屋内推开窗子,喜鹊扑棱棱飞往湛蓝的天空。
李泓澈一翻漱洗过后,如云一般的长发在脑后松松绾了一个发髻,仅用一只金钗插着。她身着酇白束袖长袍,腰戴玉色长带,襟口绣着流云浅纹,之后牵了一匹枣红马,悠悠骑着出了公主府。
马蹄踏过长街。
京城之中,国寺和千秋街一江隔。
江左佛音袅袅,香火烟烟,江右娇女莺莺,妖童燕燕。
李泓澈骑马要到千秋街,国寺是必经之地。她行至国寺偏门,一位住持缓步而来,向她行了个礼。
李泓澈瞧见立即下了马,也双手合十回礼,等待住持之意。
住持开口道:“昨日公主在朝堂之上所提,于寺内众人恩重有加,贫僧前来道谢。”
“住持不必多礼,此乃分内之事,切莫放在心上。”
她穿越之前便是管理寺庙事务,这五年里更是对此颇有关注,也渴望能借此查明她穿越的缘由。
主持抬眼,“今日寺中有位公子前来辩经,既然有缘,公主不如一看。”
李泓澈视线穿过寺门望向殿内,面上带着温和谦逊的笑,“怪不得看着这般热闹,但今日有事,怕是不巧。”
“无妨,一切有定,该见之时自会相见。”
住持声音慧而不敏,沉静非常。
李泓澈点点头,忽然,她随口问道:“今日辩经为何?”
住持停了停,开口道。
“缘起。”
不知为何,李泓澈心口一滞,但思及等着她那位,她还是上马道别。
行至千秋街,枣红马停在街上最繁华的一幢楼阁——一层楼。
楼里出来一名小厮,接过李泓澈手中的缰绳,又忙唤人领着李泓澈绕过了楼里的脂粉云烟,登上楼阁最顶层的雅间。
坊间流传着一句:老二年末丰,国库年初盈。
“老二”便是这座楼阁的老板——二皇子李佑。
名为一层楼,实际上却是整条千秋街上最高的一幢,若是站在最顶层,便可以俯瞰整条街景,甚至一江之隔的国寺,也能收入眼底。
毕竟,没有人敢不要脑袋,压皇子一头。
李泓澈站在最顶层雅间内凭栏远眺,隔着一条江,果真看到了国寺园内的景象。
一名身着影青色广袖长衫的男子坐在寺院之中,树影之下,那人面前坐着几名僧人,同他讲经说法。
李泓澈想,这便是今日住持口中有缘人了。
僧院之中桑树丰茂,那名男子虽然面朝李泓澈,但是细碎斑驳的树叶遮住了那名男子的长相。
一缕清风吹过,树影摇曳。
霎时,李泓澈呼吸一滞。
一双凤眸从枝叶缝隙显露出来,那双凤眸同昨天夜间看到的一模一样,带着玩笑,又带着悲悯。
那名凤眸的主人也观察到了栏杆之后的李泓澈。
他嘴上噙着笑意站起。
尔后他立在寺院之中,隔着一条江,望着阁楼上的李泓澈。
楼上之人面上惊异,寺中之人瞧着更喜。
李泓澈在栏杆之后垂下眼睫,暗自深思。
京城之中从未听说过这号人物。
难道!他是……
“万水。”
佩玉啷当响起,一人穿过白玉珠帘,开口说出一个名字。
皇上身着寝衣,披着玄色外袍,一脸疲相坐在高位。他身旁坐着身着靛蓝色寝衣的安贵妃,正梨花带雨一般垂泪连连。
李泓澈站在皇帝最跟前,身后是肖嫔和一众宫人垂着头敬立。
最奇的是,此时夜半三更,夜色侵衣,竟有不少公主也闻讯来到猗竹苑。这些公主们褪了往日的金装艳裹,内着寝衣披着外裳紧赶慢赶来到猗竹苑,眼下也站在李泓澈身后静静低头看人笑话。
此般大费周章不顾手足情义。
正中李泓澈下怀。
李泓澈要的,便是把事情闹大。
“事情便是如此。”李泓澈讲完,垂下头等待皇帝的反应。
皇帝将手撑头,“也就是说,琼儿借猗竹苑之地对安于故下药,为了行此下贱之事?”
李琼儿衣衫不整,跪在皇帝脚边,凄声哭喊,“父皇,李泓澈冤枉儿臣啊,儿臣没有,儿臣没有啊,父皇!”
皇帝抬起眼睛,冷冷地望向贵妃榻上依旧昏迷的安于故,又瞥了一眼被侍卫架着的小宫女。
那名小宫女方才受不住逼问,承认了帮助长公主从宫外采□□药之事。
皇帝怒而沉声。
“李琼儿,朕对你很失望!”
李琼儿还欲争辩,就被一旁的安贵妃死死按住。
安贵妃到底是经历过风浪的,她顺着凳子柔柔地跪下,楚楚动人地开口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臣妾想,不如就让琼儿和安公子成亲,以求保全皇家颜面。”
一瞬间,屋内众人皆是静默不语。
烛火啪的一声爆出一个灯花。
京城中谁人不知安贵妃母族横行朝野。
若是亲上加亲,安家公子再成了当朝驸马……
怕是要一家独大了。
旁人可以沉默自保,李泓澈不行。
毕竟,正如她自己所说,她是为皇帝做事。
李泓澈啪地跪下,后面本来站着的肖嫔一众和各位公主,立马也跟着李泓澈跪下。
膝盖被磕得生疼,但她浑然不在意,抱举双手,“儿臣恳请父皇三思,陛下既是国君,又是家翁。儿臣请求再听听长公主之意,不然怕是要寒了皇室儿女的心。”
她在赌。
赌李琼儿不甘心嫁为人妇,不死心同她不止不休。
说完,她跪匐在地,腹背随着一呼一吸不断起伏。
果真,如她所愿。
李琼儿挪膝向前几寸,抱着皇帝的腿哭喊。
“儿臣不愿,儿臣不愿,求父皇开恩不让女儿嫁给安家。”她眼泪划过娇嫩的脸庞,脂粉被泪珠带走,脸上斑斑驳驳。
李泓澈松了一口气。梯子已经搭好了,就等着皇帝走下来了。
啪嚓——茶杯摔在地上。
瓷器摔裂几瓣,茶水在地上蔓延,湿了李泓澈的衣袖。
李泓澈感到一疼。
瓷碎划过李泓澈的手,素白的手立刻见了红。
皇帝站起,“寒心?朕才寒心!李泓澈你作为公主之首,看看你带的好头!”
屋中众人噤若寒蝉,等着皇帝的圣裁。
“李琼儿在宫中禁足三个月自省,李泓澈罚俸半年,下不为例!”
他睨了一眼还昏睡的安于故,“把安家这小子送出京城,李泓澈,你知道怎么办。”
“儿臣领旨谢恩。”李泓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已然丑时,夜深露重。
皇帝离开后,猗竹苑内的众人鸟兽作散。
李琼儿睁着猩红的眼,死死抓住李泓澈的袖子,“李泓澈,你等着!”
李泓澈抽出自己已经被茶水浸湿的衣袖,低头整理,没有分给李琼儿半个眼神。
夜色如墨。
她知道这件事还没完……
李泓澈刚走出猗竹苑,皇帝身旁的曹公公登着小碎步,点头哈腰地前来,“泓澈公主,皇帝在天一宫等您。”
天一宫是皇帝书房,除了皇帝召见,任何人,甚至重臣皇子都不得入内。
李泓澈蹲坐在木阶之上,皇帝立在她身后。
一旁的御医送来治疗伤痕的名贵药膏。
皇帝看李泓澈闷头不语,跨了一步,也蹲坐在木阶上,“这事是我不对,朕给你道歉。”
李泓澈没搭理对方。
这个老登,叫一声父皇还真演上了。
皇帝是她前辈——穿越的前辈。
在她穿过来第二天,她看着书房里皇帝给皇子们布置的作业:“请论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彻底蒙了。
之后在交作业的时候,她在上面写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尔后,老乡见老乡,没有两眼泪汪汪,只有共谋大计。
李泓澈才知道,皇帝早她二十五年穿过来,所以算来算去都是真的李泓澈的亲生父亲。皇帝的大计便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常常“千古第一帝”的滋味。
李泓澈想:既然如此,要不让我当个千古第一女帝过过瘾?
于是二人结盟,实际上就是皇帝答应把皇位传给她,而她要老老实实地为皇帝卖命干活。
同时穿越沦落人。
皇帝打开药膏,“来来来,把手给我,我把药给你涂上。”
李泓澈斜了对方一眼,把血道淋漓的手伸出来。
“哎呦,是我演过了,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李泓澈另一只手撑着下巴,看皇帝小心翼翼地给自己的手上药。
对方一遍上药,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你手上的白玉镯子呢,上朝还看到了,怎么不见了?”
李泓澈毫不在意,“不知道啊,忘了扔哪了吧,反正我已经罚俸了,也买不起新的了。”
“嘿你个没良心的,你有多少钱,我不知道?宫里有什么好的,我都往你那里送。话说回来,今天这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泓澈一五一十地告诉对方,没有半点隐瞒。
她知道,比起来坑害手足搅乱皇子,皇帝心中更忌惮自己的工具有所隐瞒。
皇帝听完点头,“李琼儿是心眼实,敲打敲打也好。”
手上被涂上珍贵的药膏,凉丝丝的爽利浸润皮肤,李泓澈翻转手掌仔细瞧瞧,看着并无大碍,起身要走。
她刚离开几步,身后响起皇帝的话语。
皇帝还坐在阶,手上兀自玩着药膏小瓶。
他沉声开口道:“快回去休息吧,毕竟你和宫外头的老二,不是还有约呢?”
明明一阵和风吹来,贴着湿袖的那片皮肤却冷意丛生,那冷意从此处直抵心头,令她耳后发麻。
恐惧像蛇一般攀附在李泓澈的周身。
那是一种被盯上了的猎物的恐惧,是明明看到猎人举起利箭,却四周空旷,无处躲藏的恐惧。
李泓澈被死死钉在原地。
坐着的人站起来,徐徐向前几步,慈父一般地用掌抚上李泓澈的肩膀,俯身说:“适可而止。”
李泓澈转头和皇帝对视,僵硬地点点头。
皇帝又抬抬下巴示意,李泓澈才敢一步一步地离开。
宫道尽头的天边泛起熹微晨光。
长长的宫道空无一人。李泓澈拖着隐隐作痛的膝盖,在宫道缓慢地行走。
淮海从墙头翻下来,在李泓澈身旁陪她。
李泓澈看了眼身旁面无表情的淮海,问:“抓到了吗?”
“没,此人武功非凡,还是被他跑了。”
“无事,李琼儿一事皇帝并不在意,那人听到也无妨。”
淮海又沉默不语。李泓澈方才惧从心起,此时急需与人闲聊打散恐惧,她环视皇宫有些纳闷地问:“今天怎么也不见宫里的守备?你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和我一起在宫道上走?”
淮海说话简短:“打了。”
“哦,原来如此。”李泓澈点头。
“什么!打了?”
她看着淮海坦然的表情问:“小山没给你准备钱让你贿赂守备?不应该啊,你怎么还用打人?”
淮海偏头望向她,几秒后才有点羞涩地说:“钱留着娶媳妇了。”
噗嗤一声,李泓澈笑出声来。
尔后,她越笑声音越大,越笑越张狂。
好似天地只她一人。
又好似用这笑,去驱散魑魅魍魉。
他们二人走到宫道尽头,小山早已备好了车马接李泓澈回府,李泓澈被小山扶着上车。
她忽然回看那长长的道路。
一眼望不尽。
而在此时,那名身着夜行衣的男子已到宫墙之外,他拉下面庞的黑巾,露出一张俊生生的面庞,一双凤眸风流又慈悲。
他从怀中拿出那枚白玉镯子,将它举起放到浅淡的月亮之前,这镯子清润明亮,竟将月光比了下去。
那名公主素来白得像月亮,这镯子倒也衬她。
他回想起在屋檐上目睹那位公主所行之事,又忆起她所言之词——怎么感觉,李泓澈与原先变了许多?也并未认出他来?
但他转念一想,毕竟已经五年未见,有此变化也不足为奇。
他将镯子揣回衣中。
嘶——
他这一动,不小心扯到了被镯子砸到的肩膀。
他倒吸凉气地想:这李泓澈怎么还未相见,便会弄得人一身伤?
他璨然一笑。
挺有趣。
他最怕无趣。
一只喜鹊落在窗前,小山从屋内推开窗子,喜鹊扑棱棱飞往湛蓝的天空。
李泓澈一翻漱洗过后,如云一般的长发在脑后松松绾了一个发髻,仅用一只金钗插着。她身着酇白束袖长袍,腰戴玉色长带,襟口绣着流云浅纹,之后牵了一匹枣红马,悠悠骑着出了公主府。
马蹄踏过长街。
京城之中,国寺和千秋街一江隔。
江左佛音袅袅,香火烟烟,江右娇女莺莺,妖童燕燕。
李泓澈骑马要到千秋街,国寺是必经之地。她行至国寺偏门,一位住持缓步而来,向她行了个礼。
李泓澈瞧见立即下了马,也双手合十回礼,等待住持之意。
住持开口道:“昨日公主在朝堂之上所提,于寺内众人恩重有加,贫僧前来道谢。”
“住持不必多礼,此乃分内之事,切莫放在心上。”
她穿越之前便是管理寺庙事务,这五年里更是对此颇有关注,也渴望能借此查明她穿越的缘由。
主持抬眼,“今日寺中有位公子前来辩经,既然有缘,公主不如一看。”
李泓澈视线穿过寺门望向殿内,面上带着温和谦逊的笑,“怪不得看着这般热闹,但今日有事,怕是不巧。”
“无妨,一切有定,该见之时自会相见。”
住持声音慧而不敏,沉静非常。
李泓澈点点头,忽然,她随口问道:“今日辩经为何?”
住持停了停,开口道。
“缘起。”
不知为何,李泓澈心口一滞,但思及等着她那位,她还是上马道别。
行至千秋街,枣红马停在街上最繁华的一幢楼阁——一层楼。
楼里出来一名小厮,接过李泓澈手中的缰绳,又忙唤人领着李泓澈绕过了楼里的脂粉云烟,登上楼阁最顶层的雅间。
坊间流传着一句:老二年末丰,国库年初盈。
“老二”便是这座楼阁的老板——二皇子李佑。
名为一层楼,实际上却是整条千秋街上最高的一幢,若是站在最顶层,便可以俯瞰整条街景,甚至一江之隔的国寺,也能收入眼底。
毕竟,没有人敢不要脑袋,压皇子一头。
李泓澈站在最顶层雅间内凭栏远眺,隔着一条江,果真看到了国寺园内的景象。
一名身着影青色广袖长衫的男子坐在寺院之中,树影之下,那人面前坐着几名僧人,同他讲经说法。
李泓澈想,这便是今日住持口中有缘人了。
僧院之中桑树丰茂,那名男子虽然面朝李泓澈,但是细碎斑驳的树叶遮住了那名男子的长相。
一缕清风吹过,树影摇曳。
霎时,李泓澈呼吸一滞。
一双凤眸从枝叶缝隙显露出来,那双凤眸同昨天夜间看到的一模一样,带着玩笑,又带着悲悯。
那名凤眸的主人也观察到了栏杆之后的李泓澈。
他嘴上噙着笑意站起。
尔后他立在寺院之中,隔着一条江,望着阁楼上的李泓澈。
楼上之人面上惊异,寺中之人瞧着更喜。
李泓澈在栏杆之后垂下眼睫,暗自深思。
京城之中从未听说过这号人物。
难道!他是……
“万水。”
佩玉啷当响起,一人穿过白玉珠帘,开口说出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