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待庭院里几棵桃树细长的树梢上,浮出一簇又一簇深浅不一的粉,李德音的病总算是好了。

    她抱着几支刚折下的桃枝,斜插在白瓷长颈瓶中,粉与白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李德音转动瓶花左右端详,对自己的手艺赞不绝口:“花房都该来找本宫取经,省的老是送来一团没经过雕琢的花卉。”

    玉竹从中挑出几朵品相完整的,簪在李德音发髻上:“桃花粉嫩,衬得主子气色都更红润了。”

    李德音揽镜自照,觉得少了桃花的俏皮灵动:“拿我那套水绿上衫和淡绛红的交嵛裙来。”

    再配上荷花白的褙子和杏仁黄披帛,果然更为相宜。

    玉竹捧起瓶花,催促道:“主子,去迟了恭华郡主又要同您置气。”

    “我近一月足不出户,今日赴她恭华的乔迁宴,合她该来宫里迎我才是。”李德音嘴上不饶人,手上的动作加快了不少。

    宝马香车还未停,早有眼尖的管事发现上头印着帝王唯有可用的龙纹,入内通传:“永康公主到。”

    李德音掀开车帘,恭华居正中携客迎候。宽敞气派的乌头门下,竟也站得满满当当。

    她察觉恭华眼底明晃晃的不悦,来个先发制人:“本宫可来晚了?”

    无人敢道公主一句不是,诸位贵女纷纷表态:“是臣女来早了。”

    李德音仗着有客在,恭华不能借题发作,下了车马玩笑道:“我宫里的桃花开得正盛,折了几支予你做贺礼。”

    “礼轻情意重,公主这份心意无人能比。”恭华嘴上不在意,手中的绢帕都气得快戳出个洞来。

    等两名下人小心搬出马车里的瓶花,众人方知此物贵重。

    底下的瓷瓶通体无杂色,如冬日里的一捧新雪,洁白无瑕。这般品相的白瓷,莫说民间,宫里也不多见。

    这礼送到了恭华的心坎上,她十多亩的府邸里,最缺装点的奇珍。

    她忙招呼下人:“快摆到我正堂紫檀屏风前的条几上。”

    有名贵之物做衬,整座前堂都增色不少。

    恭华方才眼眉带笑,亲亲热热的挽着李德音:“知我者,非永康也。”

    若不是顾虑在大庭广众之下,李德音定要拿恭华此番变脸打趣两句。

    她抽出帕子遮面掩笑:“还不请本宫进府坐会儿?”

    “公主请。”恭华领她在前,一众贵女跟在其后。

    入了正门,绕过中规中矩的前堂,后头别有一番天地。

    一道向东蜿蜒而行的流水破开沉闷的形制,添上几分灵动。

    最远处隐在沿岸几棵树影之中,迈过石桥,可见河道直通不远处一潭小池,微风浮动间,莲叶摇曳。

    李德音感慨:“夏夜里乘一弯扁舟,任它随水飘零,倒也自在。”

    “这不算什么。”恭华命管事领宾客先入席,带着李德音拐进一旁依墙而建的游廊里。

    她指着外头洋洋得意:“此处朝东望去,景致绝佳。”

    由近及远,湖中绵延的荷叶连至傍水而建的亭子。再往上,左右树丛遮挡,中间的空隙处透出附近人家的小楼。

    李德音凭栏而望,佩服她构思之精巧:“借景绝妙。”

    恭华目光触及小楼,闷闷不乐的撇起嘴:“当初我嫌那楼能瞧见我府里,让柳家敲了。结果柳晏清那厮回了一句,先来后到。”

    竟还有这段恩怨在,李德音笑不可支:“如今他的小楼成全了你的景,可还解气?”

    “这哪够。”恭华四处张望,凑到她身边小声低语:“他不是最喜清净,我特地把宴设在两家共墙下,誓要吵得他不得安宁。”

    此处离宴席还有六百余尺,李德音耳旁都不时传来贵女们的莺歌燕语之声,想必柳府也十分热闹:

    “你不怕他参你一本豪奢无度。”

    恭华昂首挺胸,端的是理不直,气也壮:“都传柳晏清是君子,他跟我计较,有失气度。”

    李德音快步走出一段路,打趣道:“看来学识渊博如柳晏清,也不懂小人难缠的道理。”

    “好啊,你挖苦我。”恭华提起裙摆追在她身后。

    二人打闹一阵,循声归宴。

    恭华为她斟上美酒,算作休战:“这博罗酒有股子桂花香气,肯定合你的脾胃。”

    李德音痛快的连饮两盅,举杯高声道:“今日不醉不归。”

    原本束手束脚,顾忌永康公主身份贵重的宾客,几杯薄酒下肚逐渐放开,各自攒了局,玩起投壶、双陆和酒令。

    宴席过半,酒热正酣,李德音拽着恭华反复叮嘱:“不许嫁给姓薛的。”

    “好,都听你的。”恭华哄了半天,她总算松了手:“公主醉了,送她去照霞楼歇息。”

    这照霞楼紧贴柳府而建,旁边栽了一棵垂柳。李德音若是清醒着,少不得调侃几句恭华心眼小,还弄一出含沙射影。

    可惜她已经喝得半醉,一双瞳仁到处乱转,眼前好似蒙上一片薄纱,分不清东西南北。

    李德音口中念叨个不停:“我也会做诗,远望故国家何在,大漠平沙锁落雁。”

    玉竹扶她上榻:“主子真厉害,奴婢去端醒酒汤来,您先睡一会儿。”

    “好。”李德音乖乖阖上眼,等玉竹一离开,她又狡黠的重新睁开。

    风起,窗外舞动的柳枝勾走李德音全部心神,她踉跄着扶着窗柩去抓。

    底下突然冒出一道男声:“公主小心。”

    李德音醉着酒,看不清来人,含糊问话:“你怎么进来的?恭华只邀了女客。”

    府中被迫吵闹了半日,一墙之隔的柳晏清无奈道:“臣在自己家中,并未在郡主府。”

    “哦——”李德音恍然大悟:“你是柳晏清。”

    “公主认识臣?”柳晏清剑眉微挑,眼眸中掠过了然:“是恭华郡主。”

    以为他在喊自己,李德音纠正道:“不是恭华郡主,是永康公主。”

    柳晏清哑然失笑,仰头瞥见她唇间透出的轻紫,顿了片刻劝道:“公主身弱,不宜饮太多酒。”

    “我高兴,就要喝。”李德音最讨厌旁人管束,气势汹汹的瞪他一眼,冷哼一声扭过头。

    柳晏清换了个话茬,试图化解她的怒意:“公主站在窗边是想做什么?”

    李德音指着飞舞的柳条,信誓旦旦:“扑蝶。”

    柳晏清府中也种有几棵柳树,他折下一枝:“臣手中的…蝴蝶,赠予公主赔罪,如何?”

    不会随风起舞的柳枝,怎么能算蝴蝶呢?李德音眯着眼凑上前,质疑道:“你那根本不是蝴蝶。”

    她大半身子落在窗外,发间的桃花被吹落在地,像刚化成人形的桃花妖,不谙世事。

    柳晏清不觉往前迈了一步,出言哄骗她回屋:“臣把蝴蝶放在书房里了,公主先回去休息,臣晚些给公主送去。”

    “真的?”李德音得了他的保证,这才消失在窗边。

    一觉初醒,李德音手脚发软,神志已然清明。凌乱琐碎的记忆涌入脑中,她面颊升起一团羞恼的薄红,不由扶额庆幸:“还好只有一面之缘。”

    玉竹端来醒酒汤,笑道:“主子睡了还一直念叨着要蝴蝶,应当是做了美梦。”

    “不许再提。”李德音左右摇晃脑袋,试图忘却不久前做的蠢事。

    越是拼命想要遗忘,反倒越是清晰。生平最好面子的李德音猛地站起,落荒而逃:“回宫。”

    玉竹追在她身后,连声唤道:“主子先把醒酒汤喝了,免得明日头痛。”

    李德音走得匆忙,甚至没同恭华道别,一心盼着马车早点驶离宣平坊。

    只要不再和柳晏清碰面,她就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她李德音永远是仪态端庄、完美无瑕的永康公主。

    等马车行至两坊中间的官道上,几个装作平头百姓的大汉突然暴起。他们从手中推的板车中,或是扁担挑着的箩筐中,取出刀剑跟侍卫缠斗起来。

    短兵相接的铿锵声、武器没入血肉的噗嗤声和惨叫声从四面八方涌进马车内。

    皇城脚下竟敢有人公然行刺,玉竹慌得六神无主:“主子,这该怎么办啊。”

    一道血痕赫然溅在左侧车帘上,李德音右手紧贴泛起刺痛的胸口,强行逼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场刺杀来的突然,她带的侍卫没有防备,死伤过半,而今只剩十人左右。

    加之现下临近宵禁,官道上空空荡荡,等金吾卫巡逻到此处时,还需耗费一段功夫。

    李德音解下代表她身份的玉佩,放入玉竹手中:“玉竹,你趁刺客还没围到前面,跑出去寻最近的坊门求救。”

    刺客只想杀她,玉竹跑走他们不会分出人手去追。

    玉竹紧紧攥着玉佩,含泪点头:“主子要和玉竹一起回宫吃桃花酥。”

    李德音掀开帘子,轻声道:“会的”

    玉竹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李德音端坐在空荡荡的马车内。四周未间断的打斗意味着,她还能呆在里头苟活。

    直到——万籁俱寂。

    只余几道鞋底踩过沙石的摩擦声,一柄带血的长刀蓦地刺进车帘,仅差二寸便能划破李德音的脖颈。

    她后背紧贴车架,扔出一把碎金,威逼利诱,拖延时间:

    “你们背后的主子敢告诉你们刺杀的是永康公主吗?若马上放了本宫,便可既往不咎。”

    未几,刀锋一转划破车帘,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一手持刀,一手握着金子不断抛起:“多谢公主赐金,鄙人尽量让公主走得体面。”

    他说得骇人,李德音却心下一松,就怕他们不贪财。

    她打开膝上的螺钿木盒,里头放着她闲来无事打赏宫人的碎金:“杀了我,这些金子你们拿了也没命花。”

    马车外立着放风的一名大汉咽了两口唾沫,冲里边的同伙大喊:“金吾卫还没来赶紧动手,我们好抢了金子跑。”

    李德音瞅准时机,把盒子从小窗掷出去,黄澄澄的碎金撒了一地。

章节目录

德音不忘[预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可乐容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可乐容器并收藏德音不忘[预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