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臻接到医院电话时正在给下属回邮件。
机械又乏味的打字声里,特助恭敬地站在一旁,用英语流利地汇报着最新的宏观经济,诸如美国通胀预期以及美联储加息的消息。
那通不同寻常的电话出现在奇怪的时间,早上的九点。
尖利的铃声打断了特助的汇报,简臻皱了一下眉头,打了个手势让特助回避,然后接通了电话。
电话里医院社工的声音冰冷,一串串单词像被射击出来的子弹,让向来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的简臻大脑有长达十几秒的空白:
“您好,请问是简臻女士吗?我是纽约-长老会下城医院的Michael,我是这家医院的社工,我们这里接受了一名患者,他遭遇了一次事故,从三楼坠下,目前…”
接下来的社工的话就像被泼了水的画,很快速地褪色,直到一片寂静与空白,简臻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开着车连闯了四五个红灯,眼也不眨地往医院飙车。
她冲进医院的时候简误已经出了手术室,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隔离起来。
简臻缴完费用后站在病房外,透过病房的玻璃看简误消瘦的脸,一句话也没有说,脸上也没有表情,看起来不像在看受伤的爱人,而是更像再看素不相识陌生人。
如果不是她刚刚给医院缴费十万美元,让医院安排最好的病房,没有人会相信他们已经彼此相守二十五年,是彼此最亲密的人。
简臻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到了广城贫民窟暗巷的垃圾桶旁,被捡垃圾的孤儿简误捡回了家,那是他死去父母留下来的唯一的财产,一套很小的房子。
那年简误6岁,简臻刚出生,简误养简臻,一养就是二十余年。
即使简误连养自己都困难,即使简臻五岁都不开口说话,后来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患者,简误依旧把简臻养得很好。
简误没有读书,他只是看着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喊自己的孩子“宝贝”,于是简误就想,这个孩子也是他的宝贝,在他贫瘠的认知里,珍珠就是很宝贝的东西,所以他给简臻取了个名“珍”。
后来上户口,两个人都小,没有人当户主,就分开上,登记的工作人员迷迷糊糊,把“珍”记成了“臻”,所以简珍就变成简臻。
不过也没有关系,简臻依然是简误最宝贝的珍珠。
简误叫简臻“珍珍”,他一天打三份工,给他的珍珍买牛奶,买玩具,供她读书,简臻成绩很好,一路拿奖学金,一直读到的全奖北美经济phD。
简臻跟其他小孩一样,只要简误还在,简臻就可以做最无忧无虑的小孩。
简臻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她的印象里,简误一直大大咧咧的。
他和全世界所有直男癌一样,永远快乐,永远自恋以至于自大,还有点大男子主义,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有时候日子太难了,简臻会问他,这时他就皱眉,不耐烦的挥手:
“你好好读书,大人的事情小孩儿少管,哥哥很有本事!快回房间背书!”
明明简误也就只比简臻大了6岁。
但是现在躺在病床上的简误为什么会这样苍白呢。
他纤长茂密的睫毛很安静地垂着,薄薄的唇泛着白色,下颌线因为消瘦而变得过于锋利,以前引以为豪的一身肌肉也消失了大半,身体变得纤瘦而且脆弱,就像一片失去了生命力的枯叶,一阵风就足够被吹散了。
为什么呢。
简臻想不明白。
这些变化不是坠楼后才出现的,她之前就有发现简误状态上的变化,但是她还没有识别出到底怎么回事,简误就坠楼了。
更准确地来说,这场意外可能有简误半推半就的成分。
她刚刚查了手机上的卧室监控,根据她大脑里六年前在大学图书馆第二层7856号编码的一本临床心理学的第405页到第476页的内容,简臻判断简误罹患了“抑郁性障碍”。
俗称“抑郁症”。
监控里简误好像一晚上没有睡着,在简臻收拾好出门后,简误几乎立刻就睁开了眼睛。
他坐在床上发了一个多小时的呆,没有洗漱,不知道在哪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烟,然后倚靠在阳台上的栏杆处,很安静地一根接着一根抽。
简臻很疑惑简误的烟是从哪里来的,她不认为简误有出门购物的能力,毕竟简误没有上过学,并不会说英语。
简误飞来美国后,吃穿住行都是简臻帮他一手包办,简误没有出门的能力,简臻也不喜欢简误出门。
她担心他不会英语,走失了会回不来,也担心他遇到持枪的暴徒。
就老实呆在家里,简臻会把简误养得很好的。
烟头明灭间,简误好像胸口或者心脏处不舒服,他很用力地捶了几下胸口,之后有些踉跄着站不稳,往前栽了几步。
简臻很后悔没有考虑到阳台栏杆的安全隐患,她现在看着阳台的栏杆确实装得太矮。
她当初不认为成年人会栽下阳台,所以没有特别关注阳台的装修,全部交给特助一手包办。
简误往前栽了,也没有向后退开,而是凭栏向前探着身子,感受着吹过来的风拂过他额前的碎发,白色的睡袍拥挤着满满的风,鼓胀起来成为一双纯白的翅膀。
在那一瞬间简误很像一只探出樊笼的飞鸟。
然后又过了几秒钟,简误像是承担不起风的重量,身体恍惚晃了几下,被风吹下了阳台。
简臻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了强烈的悲伤。
简误是不想活了吗,他就这样想走,那她怎么办。
简臻和正常人不一样,她和外面的世界之间有一层厚厚的壁障,一堵永远也不会坍塌的墙,墙外面是别人,墙里面是她和简误。
墙里的人那样少,再少一个简误,那么简臻的世界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了。
简误一直没有任何醒来的迹象。
简臻翻完监控后就给老板发了一封邮件请假,老板回复得很快,表达了极端的同情,惊讶和悲痛,一封邮件里半篇都是“Oh my goodness!”。
简臻扫了一眼,看见老板同意了,就把手机收好,什么别的也不干,就杵在简误的病房外透过玻璃盯着简误的脸,决定等到简误醒来,她要问问简误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带简误去看心理医生。
暮色渐晚,简臻从早上杵到晚上,简误没有醒,简臻被护士请走了,说明天再来看望病人,病人没有这么快醒,这样会影响病人休息云云。
简臻一直不为所动,直到听见“影响病人休息”,于是就离开了。
简臻回到家里,家里没有简误,这让简臻感觉到不适和烦躁。
她有些怪异地跺了跺脚,然后顺着以前回家后的路线走。
她先是顺着玄关脱了鞋,把钥匙叠在一起顺好,严格与鞋柜上平面的边缘程九十度角放好,然后按照客厅,厨房倒水喝,楼梯,卧室的路线一路走过去,最后来到卧室里。
平时简误会倚在卧室的沙发上看书或者拼乐高,简臻总是会对他说:
“哥哥,我回来了。”
简误会点头,然后过来虚虚地摸摸她的脑袋,亲她的额头。
但是今天简误不在。
简臻却依然对着沙发喊了一句“哥哥,我回来了”,没有简误点头,也没有简误亲她。
简臻跺了跺脚,她从小就是这样,遇到所有不在她的秩序范围内的事情,她就会暴躁。
小时候她会尖叫或者挣扎着乱甩胳膊,简误一点点教着她,她现在就只是跺脚。
她独自思考了一下,简误不在没有人给她做饭,她不想吃,所以简臻决定今晚不吃了,洗个澡就直接睡觉。
她洗漱完躺床上,没有简误抱着她,她怎么也睡不着。
简臻从出生后被简误捡走,就一直由简误搂着睡的。
于是简臻翻身下床,拉开了衣柜的夹层,想找一件简误的衣服披着,假装简误还搂着她。
打开的夹层里叠这几件睡袍,白色的,简臻不喜欢这个颜色,从看了监控之后就她讨厌上白色的睡袍了,于是她把所有的白色睡袍扒拉下来,想着一起扔了。
往夹层的底部扒拉着把全部白色睡袍翻了出来后,简臻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很厚的本子。
本子的封面都泛黄了,看起来有不少年岁。
简臻很好奇地拿了出来,翻开看。
是简误的日记本。
机械又乏味的打字声里,特助恭敬地站在一旁,用英语流利地汇报着最新的宏观经济,诸如美国通胀预期以及美联储加息的消息。
那通不同寻常的电话出现在奇怪的时间,早上的九点。
尖利的铃声打断了特助的汇报,简臻皱了一下眉头,打了个手势让特助回避,然后接通了电话。
电话里医院社工的声音冰冷,一串串单词像被射击出来的子弹,让向来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的简臻大脑有长达十几秒的空白:
“您好,请问是简臻女士吗?我是纽约-长老会下城医院的Michael,我是这家医院的社工,我们这里接受了一名患者,他遭遇了一次事故,从三楼坠下,目前…”
接下来的社工的话就像被泼了水的画,很快速地褪色,直到一片寂静与空白,简臻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开着车连闯了四五个红灯,眼也不眨地往医院飙车。
她冲进医院的时候简误已经出了手术室,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隔离起来。
简臻缴完费用后站在病房外,透过病房的玻璃看简误消瘦的脸,一句话也没有说,脸上也没有表情,看起来不像在看受伤的爱人,而是更像再看素不相识陌生人。
如果不是她刚刚给医院缴费十万美元,让医院安排最好的病房,没有人会相信他们已经彼此相守二十五年,是彼此最亲密的人。
简臻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到了广城贫民窟暗巷的垃圾桶旁,被捡垃圾的孤儿简误捡回了家,那是他死去父母留下来的唯一的财产,一套很小的房子。
那年简误6岁,简臻刚出生,简误养简臻,一养就是二十余年。
即使简误连养自己都困难,即使简臻五岁都不开口说话,后来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患者,简误依旧把简臻养得很好。
简误没有读书,他只是看着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喊自己的孩子“宝贝”,于是简误就想,这个孩子也是他的宝贝,在他贫瘠的认知里,珍珠就是很宝贝的东西,所以他给简臻取了个名“珍”。
后来上户口,两个人都小,没有人当户主,就分开上,登记的工作人员迷迷糊糊,把“珍”记成了“臻”,所以简珍就变成简臻。
不过也没有关系,简臻依然是简误最宝贝的珍珠。
简误叫简臻“珍珍”,他一天打三份工,给他的珍珍买牛奶,买玩具,供她读书,简臻成绩很好,一路拿奖学金,一直读到的全奖北美经济phD。
简臻跟其他小孩一样,只要简误还在,简臻就可以做最无忧无虑的小孩。
简臻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她的印象里,简误一直大大咧咧的。
他和全世界所有直男癌一样,永远快乐,永远自恋以至于自大,还有点大男子主义,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有时候日子太难了,简臻会问他,这时他就皱眉,不耐烦的挥手:
“你好好读书,大人的事情小孩儿少管,哥哥很有本事!快回房间背书!”
明明简误也就只比简臻大了6岁。
但是现在躺在病床上的简误为什么会这样苍白呢。
他纤长茂密的睫毛很安静地垂着,薄薄的唇泛着白色,下颌线因为消瘦而变得过于锋利,以前引以为豪的一身肌肉也消失了大半,身体变得纤瘦而且脆弱,就像一片失去了生命力的枯叶,一阵风就足够被吹散了。
为什么呢。
简臻想不明白。
这些变化不是坠楼后才出现的,她之前就有发现简误状态上的变化,但是她还没有识别出到底怎么回事,简误就坠楼了。
更准确地来说,这场意外可能有简误半推半就的成分。
她刚刚查了手机上的卧室监控,根据她大脑里六年前在大学图书馆第二层7856号编码的一本临床心理学的第405页到第476页的内容,简臻判断简误罹患了“抑郁性障碍”。
俗称“抑郁症”。
监控里简误好像一晚上没有睡着,在简臻收拾好出门后,简误几乎立刻就睁开了眼睛。
他坐在床上发了一个多小时的呆,没有洗漱,不知道在哪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烟,然后倚靠在阳台上的栏杆处,很安静地一根接着一根抽。
简臻很疑惑简误的烟是从哪里来的,她不认为简误有出门购物的能力,毕竟简误没有上过学,并不会说英语。
简误飞来美国后,吃穿住行都是简臻帮他一手包办,简误没有出门的能力,简臻也不喜欢简误出门。
她担心他不会英语,走失了会回不来,也担心他遇到持枪的暴徒。
就老实呆在家里,简臻会把简误养得很好的。
烟头明灭间,简误好像胸口或者心脏处不舒服,他很用力地捶了几下胸口,之后有些踉跄着站不稳,往前栽了几步。
简臻很后悔没有考虑到阳台栏杆的安全隐患,她现在看着阳台的栏杆确实装得太矮。
她当初不认为成年人会栽下阳台,所以没有特别关注阳台的装修,全部交给特助一手包办。
简误往前栽了,也没有向后退开,而是凭栏向前探着身子,感受着吹过来的风拂过他额前的碎发,白色的睡袍拥挤着满满的风,鼓胀起来成为一双纯白的翅膀。
在那一瞬间简误很像一只探出樊笼的飞鸟。
然后又过了几秒钟,简误像是承担不起风的重量,身体恍惚晃了几下,被风吹下了阳台。
简臻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了强烈的悲伤。
简误是不想活了吗,他就这样想走,那她怎么办。
简臻和正常人不一样,她和外面的世界之间有一层厚厚的壁障,一堵永远也不会坍塌的墙,墙外面是别人,墙里面是她和简误。
墙里的人那样少,再少一个简误,那么简臻的世界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了。
简误一直没有任何醒来的迹象。
简臻翻完监控后就给老板发了一封邮件请假,老板回复得很快,表达了极端的同情,惊讶和悲痛,一封邮件里半篇都是“Oh my goodness!”。
简臻扫了一眼,看见老板同意了,就把手机收好,什么别的也不干,就杵在简误的病房外透过玻璃盯着简误的脸,决定等到简误醒来,她要问问简误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带简误去看心理医生。
暮色渐晚,简臻从早上杵到晚上,简误没有醒,简臻被护士请走了,说明天再来看望病人,病人没有这么快醒,这样会影响病人休息云云。
简臻一直不为所动,直到听见“影响病人休息”,于是就离开了。
简臻回到家里,家里没有简误,这让简臻感觉到不适和烦躁。
她有些怪异地跺了跺脚,然后顺着以前回家后的路线走。
她先是顺着玄关脱了鞋,把钥匙叠在一起顺好,严格与鞋柜上平面的边缘程九十度角放好,然后按照客厅,厨房倒水喝,楼梯,卧室的路线一路走过去,最后来到卧室里。
平时简误会倚在卧室的沙发上看书或者拼乐高,简臻总是会对他说:
“哥哥,我回来了。”
简误会点头,然后过来虚虚地摸摸她的脑袋,亲她的额头。
但是今天简误不在。
简臻却依然对着沙发喊了一句“哥哥,我回来了”,没有简误点头,也没有简误亲她。
简臻跺了跺脚,她从小就是这样,遇到所有不在她的秩序范围内的事情,她就会暴躁。
小时候她会尖叫或者挣扎着乱甩胳膊,简误一点点教着她,她现在就只是跺脚。
她独自思考了一下,简误不在没有人给她做饭,她不想吃,所以简臻决定今晚不吃了,洗个澡就直接睡觉。
她洗漱完躺床上,没有简误抱着她,她怎么也睡不着。
简臻从出生后被简误捡走,就一直由简误搂着睡的。
于是简臻翻身下床,拉开了衣柜的夹层,想找一件简误的衣服披着,假装简误还搂着她。
打开的夹层里叠这几件睡袍,白色的,简臻不喜欢这个颜色,从看了监控之后就她讨厌上白色的睡袍了,于是她把所有的白色睡袍扒拉下来,想着一起扔了。
往夹层的底部扒拉着把全部白色睡袍翻了出来后,简臻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很厚的本子。
本子的封面都泛黄了,看起来有不少年岁。
简臻很好奇地拿了出来,翻开看。
是简误的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