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后,晏笙坐在马车里,一脸生无可恋。

    沈念安用手捏了捏她的脸。

    晏笙顺势抱住她沈念安的手臂,整个人歪倒在上面。

    沈念安从后颈探过去,将晏笙捞起来,防止她闷着自己:“怎么了,不妨和我说说?”

    晏笙小幅度地动了两下,细细嗅了嗅对方的衣衫,一脸骄傲:“念安姐姐,你换了熏衣服的香料,是扶桑和四时春,还加了一点三色堇,怎么样,我很厉害吧?”

    沈念安点住她的额头,轻叹:“小笙。”

    “我不喜欢他。”晏笙闷声答。

    说完这个,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姓裴的风流、浪荡、不正经,出了名的纨绔,京城有多少贵女小姐被他招惹过?更别说民间的姑娘和青楼的歌伎,走大街上一转头能遇上三四个老相好,桃花遍天下。”

    何止三四个。

    有一次她和他并行,亲眼看见一排。

    其中还有京中最善舞的名角,那名角一顾一盼皆是韵致,眼波流转间,风姿绰约,晏笙看了都走不动道。

    待回过神,那名角拾起篮中的一只芍药,就要递给裴砚川。

    结果裴砚川一个转身就藏到了晏笙身后,手指抵住她的背,将她推上前一步。

    她:“?”

    那名角也是愣了一下,垂下眼眸,下一秒,那芍药就到了她手里。

    她:“……”

    想到这里晏笙就更不忿了:“怎么说我也是相府千金,才不要成亲后日日替他处理上门来讨名分的姑娘们。”

    她双手叉腰,轻哼,“姓裴的不也说本小姐骄纵,也有个由头把亲退了。”

    “退了,各方都高兴。”

    两家定下娃娃亲时她还不满一岁。

    沐梁帝等级没几年,雄心壮志,各地在他治下和平安宁,黎民百姓平安喜乐,皇权稳固,朝臣忠贞,沐梁上下一心,是为盛世之兆。

    相府与王府结亲,千金配世子,大喜之事。

    后晏笙走失,知道此事的也渐渐不再提。

    如今沐梁帝沉迷美色,疏于朝政,朝臣分为三派,整日吵个不停,各方都在蠢蠢欲动。

    这时再提起相府和风北王府的亲事,牵扯的就多了,暗地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

    “若是生在太平盛世,也免了这一遭。”

    沈念安觉得两家退亲实在可惜。

    晏笙撩开马车侧面的帘子,透过窗口看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我俩的爹当年喝多了,只是口头上说说,定亲的名帖都没下,做不得数的。”

    她在成亲之日跑了都没理由抓。

    当年晏铮与裴天河喝的酩酊大醉,东拉西扯,从沐梁史书说到晏笙最喜欢的拨浪鼓,不知是谁提了定亲一词,另一个乘着酒意附和,第二天就把下名帖这事忘了。

    后来晏笙走失,更是不了了之。

    沈念安轻叹:“居然是这样。”

    话音刚落,马车蓦地颠了一下,坐在外面的绿芜忽然道:“小姐,城中多了许多难民,不好走,改道流芳斋后面那条小路怎么样?”

    街道上有不少背着行囊步履蹒跚的百姓,弓着脊背,眼睛无神,看样子不想京城人士。

    衣衫上沾满尘土,手指枯瘦如缟,互相搀扶着慢慢行进,背上缠着几根布条,另一头连着箩筐,萝筐里都是年岁不大的小儿,哭声细若蚊鸣。

    破破烂烂,与繁华的京城中格格不入。

    晏笙眯起眼睛,看清那些难民眼睛发直,嘴唇翕张,并不受控制地喘气,手脚发抖,额头与太阳穴处发黑——

    是得病了。

    而且不是普通的病症。

    像是……中毒。

    没得到回应,绿芜又叫了一声:“小姐,我改道了?”

    “按你说的走。”晏笙低下头,掩去眸中神色。

    “好嘞!”

    她手中缰绳一甩,马车向右转了个弯,拐进一条巷子。

    刚下过雨,巷子中有些潮湿,长了许多青苔。

    青石板路许久未修缮,边角翘起,马车轮子压在上面,发出脆生生的响动,在无人的小巷中被无限放大,传到众人耳朵里,显得诡异非常。

    天阴了,似乎随时有雨要落下来。

    沈念安莫名有些心慌:“小笙,我怎么觉得这条巷子有些不对劲。”

    倚画从外面掀帘进来,慢慢给她拍背。

    晏笙仰起头,拍着胸腹保证:“没事的念安姐姐,有什么危险我保护你。”

    在她身后,晏笙对上倚画的眼神,对方摇摇头。

    晏笙微微蹙眉,透过帘子未合上的缝隙看向绿芜的背影,露出一丝阴冷的表情。

    沈念安余光瞥见,心脏蓦地跳了一下。

    她捂住心脏,再看过去时,晏笙早已恢复了平日里的样子,连笑容的角度都没变。

    “小笙,你刚才……”

    晏笙从倚画手中拿来披风,道:“三月还有些风,姐姐披上吧。”

    沈念安秒懂了她的意思。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此时马车已行到巷子中间,外面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难民,和街道上一样,眼神的落点在某处虚空,没有焦点,直挺挺地倚靠在墙边,没有动作。

    若不是还能看到因呼吸鼓起的腹部,晏笙几乎都要以为这是一排尸体。

    巷子越走越深,难民呈爆发式增长,几乎要堵住整条巷子。

    天更阴了,乌云几乎要压下来。

    绿芜挥动缰绳的动作渐渐变慢,有些无措地叫道:“小姐……”

    “无碍,你走你的。”

    晏笙坐直身体,右手已然放在身后,指尖摸上刀柄。

    沈念安是个心善的,看不得此番景象,解下腰间绣有菡萏花样的荷包放在手里。

    晏笙右手已经握住匕首,面上却仍是人畜无害的,也解下荷包,连同对方的一起递给站起身的倚画:“这点小事交给倚画去做就好,姐姐小心磕着碰着。”

    倚画朝外丢着碎银,她则掀帘来到外面,眯起眼睛观察周围。

    绿芜瞧见了,控制马车行的平稳些。

    “外面风大,小姐还是快些进去。”

    她扫过墙边衣衫褴褛的难民,在看到他们的现状时,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这个小动作没逃过晏笙的眼睛,她嘴上应着,没有一点要进去的意思。

    这些难民最好别没有眼色扑上来。

    她并不想在沈念安面前见血。

    好在那些难民动作迟缓,接到银子后也无其他举动,出了巷子,晏笙才放心下来。

    她将匕首推回袖内,冲着心神不安的沈念安道:“今日赏花宴也很累了,我先送念安姐姐回去,下次再约着去城外踏青。”

    沈念安深深看了她一眼:“也好。”

    马车在太傅的府邸停下,与沈念安分别后,倚画偷偷塞给晏笙一张纸条。

    避开绿芜,她将纸条展开,上面赫然是几个字——

    今日玄武街并不拥堵。

    玄武街便是一行人一开始走的街道。

    倚画当时与绿芜一起在马车外,看的清清楚楚,虽有难民,却并不会阻碍通行。

    反倒是绿芜之后拐进的巷子狭窄逼仄,青石板路遇雨湿滑,又有几倍于街道上的难民,稍不注意就会撞到人。

    晏笙将纸条揉成一团,若有所思。

    绿芜是她的贴身丫鬟,自她十岁便一直跟着,她不愿去想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

    不过,若有必要,见见血也是好的。

    很快,马车回到相府。

    晏笙一进去就看到一个丫鬟急急忙忙地端着热水小跑过来,险些撞到她:“小姐,小姐回来了!”

    “起来,我娘怎么了?”晏笙问。

    这是她娘亲房中的丫鬟司棋,她认得。

    司棋边跑边说:“夫人染了风寒,却又不太像,比风寒严重多了,高烧不退,总是要吐,府中的大夫瞧了半天,用了治风寒的药,但一直不见好……”

    晏笙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大步跑进晏夫人房中。

    房中弥漫着中药的苦涩味,药材满满铺了一地,晏夫人躺在床上,四五个大夫挤在床边,七嘴八舌嚷个不停。

    她一把推开那些大夫,直接上手把脉。

    晏夫人见她来,有些反应不过来,直到感觉到手腕上传来的触感,她怔了一下:“笙笙会医?不用担心,只是风寒罢了,喝几副药就能好。”

    晏笙一言不发,脸色越来越沉。

    脉象紊乱,没有规律,像是中毒,但病人症状又极像风寒,稍不注意就会用错药。

    一群庸医!

    “笔墨。”晏笙紧锁眉头,就靠在床头,接过司棋递过来的毛笔写就一张药方,期间又添添补补了许多药材,“按着这张房子上的药材去府里的药堂拿药,三碗水熬成一碗,每日三次给夫人喝下,去我房里拿用银色丝缎包着的香料,给夫人点上,日夜不停。”

    司棋应下,拿着方子去抓药,很有眼色地带走了所有大夫。

    晏铮眉眼间难言忧愁:“笙笙,你会医?”

    “和师父学的,”晏笙走到一边,紧锁眉头:“先不说这个,爹爹,府中都排查过了?”

    晏铮压低声音:“都查过了,吃食和茶水都没问题,人也盘查过,一切正常。”

    人不过依赖衣食住行。

    晏夫人这两日都在府里,并未出门,房中的人精挑细选,都是信得过的,那毒是从何处来?

    等等,茶水……

    水!

    晏笙一个激灵。

    晏夫人当年在生她的时候身体落下病根,身子比平常人弱,若是府中都吃了有毒的水,晏夫人必定是第一个身体不适的!

    “爹爹,府中的水井!”

    经她提醒,晏铮即刻反应过来:“府中有几十口井,从地下暗河引水,彼此相互连通……”

    整个相府吃水都是一起的,全府可能都中了毒!

    相府的防卫滴水不漏,府中人要下毒害人也不会不给自己留后路,只有最后一个可能。

    晏笙出声:“地下暗河的水是从漓河引入的。”

    漓河是沐梁的母亲河,发源于西北边境,途中经过无数大小城镇,养育了沐梁大半百姓,京城就建在漓河边上,可以说,京城是漓河养起来的。

    若在漓河下毒……

    她脑中忽然闪过今天看见的那些难民,心下一震。

    “快,即刻吩咐下去,不要再吃井中的一滴水,各处都点上我房中的香料,再遣两队侍卫往城外南边去,引汾河之水替代!”

    她希望不是最坏的那种结果。

    绿芜刚从晏笙房中拿了香来,忧心忡忡:“小姐,全城人吃水都靠漓河,若是漓河被下了毒,那要死多少人啊……”

    晏笙恍惚地闭上眼睛。

    要变天了。

    *

    玄武街。

    谢瑾合上折扇,看着街道边沉吟:“砚川,京城里的难民似乎越来越多了。”

    难民几时都有,一下子这么多却是不正常的。

    裴砚川慢下步子,随手扶住一个因为跑太快而险些摔倒的小姑娘,在小姑娘道谢的声音中回答:“天气不好。”

    谢瑾看了眼天空:“乌云齐聚,是又要下雨。”

    “不,”裴砚川一一看过难民的脸,“这样子,像是中毒,毒素进入肺腑已久,活不长了。”

    谢瑾奇了:“你对毒术也有涉猎?”

    “身边有个喜欢下毒的,那姑娘是下死手的,自然得学着点。”裴砚川说这话的时候,一扫平日里的风流,温柔的不像话。

    “若我判断的不错,最好去查漓河上游。”

    看这些难民的长相,是从上游来。

    “你这有了心上人,总要和相府那位交代一下。”谢瑾温沉提醒。

    谁能想大名鼎鼎的风流世子有了心上人,还偏偏在相府与风北王府议亲的关头。

    裴砚川神色认真:“自然会说清楚。”

    街头骚乱一阵,正是被晏笙派出去引汾河水的侍卫,路过两人身边时,一人停下脚步:“世子,瑾公子,这是我家小姐给二位的信,说是算准了你们会在这里,特意让我顺路送过来。”

    裴砚川接过信,单手拆开,只看了一眼就笑了。

    “信上写的什么?”

    “漓河水不对,让我们注意,”裴砚川夹着信纸,神色意味深长,“她不是玩香的吗?竟还先我一步发现。”

    谢瑾打开折扇,暗自摇头。

    若没有翎月,这两人合该是一对。

章节目录

姻缘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卿为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卿为卿并收藏姻缘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