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泉渡,血砭骨
王孙野人浪淘土
我欲唤乌嚎我肉
乌来啄我魂离腐
怒复怒
尽饮汤药忘来路
——
1.
某年,某月,某日。
已经浑噩到不知岁月的晏可正晃着脚丫子,坐在地府无回殿前嗑瓜子。鬼差步履匆匆,游魂凄凄惨惨,呜咽喊冤声声入耳,她把一枚瓜子皮儿就近吐在某只哭天抢地的孤魂身上。
“嚎什么嚎?来这儿的哪个不觉得自己枉死,属你哭得惨!小心鬼差看你一副衰相,不给你安排投个好胎,教你生下来就是现在这副德性!”
那魂被她唬得一愣,倒真不嚎了,乖乖跟在鬼差身后登记姓名籍贯,然后去奈何桥头等待排号。他忐忑地悄声问鬼差,这凶巴巴的小仙君是什么来路?
“嗨,她啊,”鬼差道,“不是什么仙君,她是我们地府元君的小姨子。”
“啊!原来是黄泉夫人的妹妹,这般年纪就有如此气魄,长大后定然前途似锦吧!”
那鬼差神色古怪道:“她不是个有神格的,只是借着姐姐的光,吃了仙丹飞升,单有神品罢了。”
孤魂听罢,撇了撇嘴,方知晏可是狐假虎威,心中不免气恼,自己竟被个黄毛丫头吓住了。
晏可就这样无聊地东张西望,不时挖苦挖苦那个,奚落奚落这个,好一番作威作福,总算尽了兴,正欲拍拍屁股走人,双脚刚落地,眼睛又忽地一亮,向不远处那个人影飞奔过去。
鬼差们怕她惹出更大的乱子,立即警惕起来,可认出她寻到的对象后,又不免相视而笑,用眼神传递心照不宣的嘲讽。
晏可的嘴角都要勾到后脑勺了。
“呦,李铮启,你怎么又下来啦?”
她唤住的是个清秀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虽然衣衫微微凌乱,金冠也歪着,胸前还挂着条怎么看怎么不对劲的白色纱巾,可他站在那的样子挺拔得像青松,和一摊烂泥的晏可有着天壤之别。
李铮启闻言,不满呵道:“大胆!何方野人,敢直呼朕的名讳!”
晏可冷哼:“你这回没号啕大哭,我还以为你有进步呢,敢情是还晕乎着啊。”她一边说,一边自来熟地摆弄李铮启胸前的白纱,“这回是因为什么下来的?你牛气啦,竟然有胆悬梁自尽?佩服佩服!”
她乱动的手被李铮启一巴掌拍开:“你为何在此胡言乱语!”
晏可并不气恼,问道:“知道自己是谁吗?”
“朕乃大坼国君主,太祖皇帝十二世孙,你……”
晏可把他打断,指着地府牌楼那块门匾道:“看那,能想起这是哪里吗?”
李铮启扬起下巴,盯着那匾额读道:“无回有生?”
“还没想起来?”
李铮启微有沉思。
“陛下,那您沿着这条路走两步,说不定就想起来了呢。”
晏可鼓励的眼神中跳跃着李铮启读不懂的期待,周围似笑非笑的目光也将他架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他肃肃衣冠,将信将疑,还是迈着雍容的阔步走开了,胸前白绫随着步伐在屁股后头飘飘荡荡。
一步,两步,三步。
李铮启停下,环顾四周,惊得张开嘴巴,威严的气度终于破碎,伟岸的后背成功塌方,前世种种一齐涌上心头,他痛苦地捂住脑袋,咧嘴嚎啕:“祖宗啊!苍天啊!朕的大坼国怎么又亡了呀!”
喊声震动整个无回殿,李铮启哭得凄惨,晏可却乐不可支,抬脚在他龙袍上踢出一枚印子。
“刚才还和我装样!你个亡国君,把你祖宗的脸都丢尽啦!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好端端的大坼国,到你手里每次都玩完呢?”
晏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功底十分深厚,李铮启被她刺激得恨不能再死一回。
其实晏可的这个问题,大坼国的历代皇帝们也想知道答案。
当李铮启的父皇在地府得知,王朝即将断送在儿子手中后,这位相对豁达的父亲打算给年轻的儿子一次机会。他和地府元君商量,能否在平行时空给李铮启再造一个大坼国,这回国运全掌握在他手中,有机会重振河山,也算了结遗憾。
谁知,重来的李铮启刚登基五年,大坼国就宣告破产,比上次国祚还要短。
先皇非常纳闷:“按理说不应该啊,他当太子的时候,对于治国理政是颇有见地的!”
于是慈爱的父亲和宽容的地府元君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不出所料,李铮启又搞砸了。
先皇愈发不解:“邪门了,这小崽子怎么回事?是不是运气太差,被一场旱灾拖垮了?”
反正地府资源很多,放着不动也是浪费,元君索性把大坼国“副本”开放给李铮启,不管他进行多少次轮回,都能重新来过。然而每次结果都不如意,大坼国雄厚的家底只要落到他手里,立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并发,没过多久就国运终结。
那些早已投胎多次的大坼国先君们的魂魄,在无回殿中恢复记忆后,总要问一问大坼国李铮启副本有没有通关。可惜答案非常单一,也非常惹人生气。
惹得这群老头气急败坏:“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怎么选了这么个废物继任大统!”连带着李铮启的爹都不受待见了。久而久之,慈父也气得和他断绝关系。
晏可深知李铮启的窘境,就更愿意看他出丑,为无聊的生活增添喜悦。
“别嚎啦!不嫌丢人。李铮启,做亡国之君二十多次的感觉如何?”
“朕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臣子庶民……”李铮启的头越来越低,嚎啕变成抽噎。
“要我看,你先对不起的是你这名儿。”晏可笑道,“还‘铮启’,你哪里争气了?”
李铮启更伤心了:“朕对不起父皇的嘱托!”
鬼差们看晏可落井下石,凑热闹的心竟收敛了,对李铮启生出一股同情,纷纷过去扶他:“走吧陛下,您休息几日再入轮回道,这次失败了,没准下次就行了呢!”
晏可噗嗤一声笑出来:“就这句话,我都听过十几次了。”
鬼差们一齐回头怒视晏可,她也知道自己咄咄逼人得过分,捂嘴道:“去吧去吧,我不碍你们的眼了。”
她上前把李铮启脖子上的白绫摘下,披在自己肩头,踏着满地瓜子皮走向黄泉渡,要了张去往地狱的船票。
——
2.
船顺着黄泉漂流而去,逐渐驶入幽暗,路上可远远望见奈何桥。
奈何桥的另一端挨着望乡台,孟婆每日都守在桥头,给灵魂盛一碗亲熬的汤。窄窄桥上站满了魂,叠出数个重影,它们逡巡顾盼,始终不肯喝汤过桥。日游神和夜游神忙个不停,把尚有执念者劝上望乡台。
最后看一眼家乡和亲人,前世不了的心愿便可了了,孟婆汤饮毕,无牵无挂,投胎去也。
晏可向舟下看去,黄泉中还有哭嚎着泅水的鬼魂,他们往往生前做尽恶事,死后不仅没有黄泉路走,还要饱受折磨。
如果说这座地府有什么地方让她这样无法无天的人都心怀恐惧,就只有黄泉尽头的地狱了。她不愿多看泅水的鬼魂,也对他们的哀嚎充耳不闻,趁幽暗闭眼小寐。很久之后,船才靠岸,她径直走向前方那座宏伟而森严的建筑。
又一阵惨叫传来,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入殿中,将声音隔绝耳外,拦住一个鬼差问道:“我姐呢?”
那鬼差认得她,将她带到黄泉夫人面前。这位司掌狱罚、审判灵魂,与地府元君分庭抗礼的妇人单看面相十分亲和,身着朴实无华的白衣,正在伏案审查卷宗。
到了这里,晏可终于闭上喋喋不休的嘴巴,站在一旁安静等候。
将本页审阅完毕,黄泉夫人才抬头看晏可,神色严肃道:“说好一周来我这里报备一次,你上次是十日前来的。”
晏可陪笑:“谁让你这里偏远了些?”
黄泉夫人示意她坐在身边,上上下下仔细打量,怀疑的目光停在她肩头的白绫上好几秒,最终皱眉问道:“可是又惹了什么祸?”
晏可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
“你知道分寸就好。自上次你把二小姐骗下轮回道,元君对你颇有怨言,我让你收敛,是为你着想。”黄泉夫人语重心长道,“如今二小姐的□□尚在人间,元君之气不能消,你定要多加安分,等二小姐回来,好好给她道歉。”
晏可乖乖点头:“是。”
见她服帖,黄泉夫人也恢复了笑模样:“你的房间已收拾好了,在我这儿住几月再回去吧。”
晏可却连连摆手,从椅子上弹起来道:“不了,姐,我就是来看看你,你忙着……我回去还有事呢。”
“你能有什么事?”
晏可思索一番:“我要向一位明君的魂魄……请教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黄泉夫人十分意外,“你什么时候对帝王之术感兴趣了?”
“姐,你不能总用老眼光看我,我不懂的多,所以要学嘛!”晏可言之凿凿,“连姐夫都说,我就是因为不读诗书,不辨礼义,才总是惹祸。我现在要追求卓越了,你可不能拦着我进步呀!”
黄泉夫人一眼将她看透,皮笑肉不笑道:“晏可,这要是真的,咱爹妈笑都要笑活过来了。”
“他们安心轮回不好吗,活过来干啥?行啦姐,我回去了。”晏可动作一顿,把肩头白绫扯下,交给黄泉夫人,“这个送你了,和你今日的衣服特别搭。”
不待黄泉夫人有别的话说,她立马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坐在返程的船上,晏可回头看了看背后的幽冥和地狱微开的大门,心道她才不在这找罪受呢,挤兑李铮启多好玩呀!而这里……
她堵住耳朵,让惨叫和哀嚎屏蔽在外。
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好好的活人都能被吓成鬼了。
——
3.
要找到李铮启并非难事,作为地府罕见的常驻嘉宾,元君专门为他修建了“行宫”,供他休整几日,恢复元气,厚积薄发,最好下次不要那么快下来了——虽然总是事与愿违。
晏可到“行宫”时,李铮启正对着一方宝印发呆。
“这是什么?”
她悄无声息进屋,连个招呼都不打,把李铮启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才答道:“是当年父皇留给朕的一枚私印。”
“你就算再瞅,它也不能变出千军万马,帮你打仗呀。”
李铮启被她噎得哑口无言,君主的修养让他不去同晏可计较,唯叹息自嘲道:“朕恐怕真担不起这天下重任。”
他没有下逐客令,一是还不了解状况,二是除了晏可没一只鬼热心到搭理他,于是就连对方自来熟地搬来椅子,坐在对面,他都只是惊讶地看着。
“说说看,你这回是怎么死的?”
话题引得李铮启面色一阵青一阵红,看晏可晶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欲,而非嘲讽和奚落,才坦白道:“朕身边的宦官勾结叛臣,造反逼宫。”
可惜他打错了算盘,晏可最擅长的就是翻脸不认人,立即咯咯笑道:“哦,不想沦为阶下囚,索性白绫吊颈,一死了之?”
李铮启皱眉道:“当时宫中被反贼乍然攻破,侍卫拼死搏斗,血洒丹墀,死者相藉,不是一件好玩之事,你怎可发笑?”
妄图在晏可那里寻求共情,他再次失策了,那张笑脸依旧灿烂,李铮启愤怒而无奈:“怪不得。”
“什么?”
“接引朕过来的鬼差们让朕别在意你的话,说你虽有神品,性情却与地府元君及黄泉夫人不同,如今朕算是领会他们的意思了。”李铮启起身,走到窗户旁,用后背冲着晏可,“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无益,朕亦不奢望你理解,请自便吧。”
预料中晏可离开的脚步并没出现,两人安静地僵持好一会儿,李铮启偷偷回头,发现晏可还坐在那里。
“不觉得自己很傻吗?”晏可道,“你自缢了,灵魂到这里等待重启,可随你一起赴死的那些反贼和侍卫呢?他们的灵魂为何没有过来?因为他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呀!
“这是我姐夫和你爹设下的一个场景,他们只存在于那个虚幻世界,都是泡影,真实的魂魄早在几百年前就投胎去了。你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他们都是假的。”
见李铮启不说话,晏可又道:“从前你没有前世记忆,对他们痛心也好,惭愧也罢,都情有可原。可现在你都明白他们是怎么回事,何必付以真情实感呢?你觉得我不会共情,我还觉得你蠢呢。”
此时的李铮启总算有那么一丁点觉得,眼前的小姑娘并非穷凶极恶之徒。
“是,朕现在知道他们都是假的。”他的目光定在不远的某处,渐渐柔和起来,“可是那些相处的日子,构成朕一生的部分,又何其真实。它们让朕觉得,在人间走一遭,虽然结局不佳,还有怀念之处,这让朕没法铁下心肠,无情相待。”
晏可并不能理解他的话。
从记事起,她就被姐姐带到这里,目之所见都是生离死别和孤魂野鬼,看着他们种前世因,收来世果,从不甘到平静,再到抛弃执念获得新生,她知道短暂的生命只是茫茫黄泉中的一个浪头,此浪伏低,彼浪相继,一个浪头一个浪头地向远方奔袭。
那些哭嚎和奈何桥上的徘徊,那些软弱和留恋,则是最没用的东西。
它们如同一次次作死又一次次回到这里的李铮启,那样毫无意义,那样傻兮兮。
于是晏可再次咧嘴乐道:“怪不得你是亡国之君呢。”
李铮启或许没有做帝王的能力,却有帝王的气度,他坐回晏可旁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晏可。”
“听说你在随黄泉夫人来这里之前,也是个肉体凡胎,也有会生老病死的父母长辈。”
晏可点头:“他们都轮回去了,我有时无聊,会看看他们过得如何……就算过得不好也没什么,此生走到尽头,再轮回一次嘛,总会轮到一世好命。”
李铮启就笑了:“原来你把生死看得这么淡……那你会经常看他们吗?”
晏可摇头:“想起来就去天轮镜看一眼,一生也就看两三次吧——我还是看你比较多。”
“……为何?”
晏可笑道:“你那边状况百出,比较好玩啊。”
李铮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顿了顿又问:“那个‘天轮镜’,尘世间的种种,都能由它看到吗?”
晏可称是。
“你能否带朕看看?”
“你要看谁?”晏可再次强调,“你的大坼国是假的,就算有执念,也无法通过天轮镜看到那些人了。”
“朕知道,朕不看他们,”李铮启手指摩挲那方私印,强笑道,“父皇曾扬言与我这个不肖子断绝关系,亡国二十多回,我早没脸面在地府等他。每次回到大坼国,都起于我登基、他驾崩之时,我们已经很久很久不曾碰面了。我想再看他一眼,看看他此世过得如何。”
“这倒是可以,”晏可对地府的一切了如指掌,巴不得无聊的人生有事可做,立即将李铮启拉起道,“魂魄是没法使用天轮镜的,还好有我在。亡国君陛下,随我起驾吧!”
黄泉渡,血砭骨
王孙野人浪淘土
我欲唤乌嚎我肉
乌来啄我魂离腐
怒复怒
尽饮汤药忘来路
——
1.
某年,某月,某日。
已经浑噩到不知岁月的晏可正晃着脚丫子,坐在地府无回殿前嗑瓜子。鬼差步履匆匆,游魂凄凄惨惨,呜咽喊冤声声入耳,她把一枚瓜子皮儿就近吐在某只哭天抢地的孤魂身上。
“嚎什么嚎?来这儿的哪个不觉得自己枉死,属你哭得惨!小心鬼差看你一副衰相,不给你安排投个好胎,教你生下来就是现在这副德性!”
那魂被她唬得一愣,倒真不嚎了,乖乖跟在鬼差身后登记姓名籍贯,然后去奈何桥头等待排号。他忐忑地悄声问鬼差,这凶巴巴的小仙君是什么来路?
“嗨,她啊,”鬼差道,“不是什么仙君,她是我们地府元君的小姨子。”
“啊!原来是黄泉夫人的妹妹,这般年纪就有如此气魄,长大后定然前途似锦吧!”
那鬼差神色古怪道:“她不是个有神格的,只是借着姐姐的光,吃了仙丹飞升,单有神品罢了。”
孤魂听罢,撇了撇嘴,方知晏可是狐假虎威,心中不免气恼,自己竟被个黄毛丫头吓住了。
晏可就这样无聊地东张西望,不时挖苦挖苦那个,奚落奚落这个,好一番作威作福,总算尽了兴,正欲拍拍屁股走人,双脚刚落地,眼睛又忽地一亮,向不远处那个人影飞奔过去。
鬼差们怕她惹出更大的乱子,立即警惕起来,可认出她寻到的对象后,又不免相视而笑,用眼神传递心照不宣的嘲讽。
晏可的嘴角都要勾到后脑勺了。
“呦,李铮启,你怎么又下来啦?”
她唤住的是个清秀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虽然衣衫微微凌乱,金冠也歪着,胸前还挂着条怎么看怎么不对劲的白色纱巾,可他站在那的样子挺拔得像青松,和一摊烂泥的晏可有着天壤之别。
李铮启闻言,不满呵道:“大胆!何方野人,敢直呼朕的名讳!”
晏可冷哼:“你这回没号啕大哭,我还以为你有进步呢,敢情是还晕乎着啊。”她一边说,一边自来熟地摆弄李铮启胸前的白纱,“这回是因为什么下来的?你牛气啦,竟然有胆悬梁自尽?佩服佩服!”
她乱动的手被李铮启一巴掌拍开:“你为何在此胡言乱语!”
晏可并不气恼,问道:“知道自己是谁吗?”
“朕乃大坼国君主,太祖皇帝十二世孙,你……”
晏可把他打断,指着地府牌楼那块门匾道:“看那,能想起这是哪里吗?”
李铮启扬起下巴,盯着那匾额读道:“无回有生?”
“还没想起来?”
李铮启微有沉思。
“陛下,那您沿着这条路走两步,说不定就想起来了呢。”
晏可鼓励的眼神中跳跃着李铮启读不懂的期待,周围似笑非笑的目光也将他架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他肃肃衣冠,将信将疑,还是迈着雍容的阔步走开了,胸前白绫随着步伐在屁股后头飘飘荡荡。
一步,两步,三步。
李铮启停下,环顾四周,惊得张开嘴巴,威严的气度终于破碎,伟岸的后背成功塌方,前世种种一齐涌上心头,他痛苦地捂住脑袋,咧嘴嚎啕:“祖宗啊!苍天啊!朕的大坼国怎么又亡了呀!”
喊声震动整个无回殿,李铮启哭得凄惨,晏可却乐不可支,抬脚在他龙袍上踢出一枚印子。
“刚才还和我装样!你个亡国君,把你祖宗的脸都丢尽啦!我就不明白了,怎么好端端的大坼国,到你手里每次都玩完呢?”
晏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功底十分深厚,李铮启被她刺激得恨不能再死一回。
其实晏可的这个问题,大坼国的历代皇帝们也想知道答案。
当李铮启的父皇在地府得知,王朝即将断送在儿子手中后,这位相对豁达的父亲打算给年轻的儿子一次机会。他和地府元君商量,能否在平行时空给李铮启再造一个大坼国,这回国运全掌握在他手中,有机会重振河山,也算了结遗憾。
谁知,重来的李铮启刚登基五年,大坼国就宣告破产,比上次国祚还要短。
先皇非常纳闷:“按理说不应该啊,他当太子的时候,对于治国理政是颇有见地的!”
于是慈爱的父亲和宽容的地府元君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不出所料,李铮启又搞砸了。
先皇愈发不解:“邪门了,这小崽子怎么回事?是不是运气太差,被一场旱灾拖垮了?”
反正地府资源很多,放着不动也是浪费,元君索性把大坼国“副本”开放给李铮启,不管他进行多少次轮回,都能重新来过。然而每次结果都不如意,大坼国雄厚的家底只要落到他手里,立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并发,没过多久就国运终结。
那些早已投胎多次的大坼国先君们的魂魄,在无回殿中恢复记忆后,总要问一问大坼国李铮启副本有没有通关。可惜答案非常单一,也非常惹人生气。
惹得这群老头气急败坏:“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怎么选了这么个废物继任大统!”连带着李铮启的爹都不受待见了。久而久之,慈父也气得和他断绝关系。
晏可深知李铮启的窘境,就更愿意看他出丑,为无聊的生活增添喜悦。
“别嚎啦!不嫌丢人。李铮启,做亡国之君二十多次的感觉如何?”
“朕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臣子庶民……”李铮启的头越来越低,嚎啕变成抽噎。
“要我看,你先对不起的是你这名儿。”晏可笑道,“还‘铮启’,你哪里争气了?”
李铮启更伤心了:“朕对不起父皇的嘱托!”
鬼差们看晏可落井下石,凑热闹的心竟收敛了,对李铮启生出一股同情,纷纷过去扶他:“走吧陛下,您休息几日再入轮回道,这次失败了,没准下次就行了呢!”
晏可噗嗤一声笑出来:“就这句话,我都听过十几次了。”
鬼差们一齐回头怒视晏可,她也知道自己咄咄逼人得过分,捂嘴道:“去吧去吧,我不碍你们的眼了。”
她上前把李铮启脖子上的白绫摘下,披在自己肩头,踏着满地瓜子皮走向黄泉渡,要了张去往地狱的船票。
——
2.
船顺着黄泉漂流而去,逐渐驶入幽暗,路上可远远望见奈何桥。
奈何桥的另一端挨着望乡台,孟婆每日都守在桥头,给灵魂盛一碗亲熬的汤。窄窄桥上站满了魂,叠出数个重影,它们逡巡顾盼,始终不肯喝汤过桥。日游神和夜游神忙个不停,把尚有执念者劝上望乡台。
最后看一眼家乡和亲人,前世不了的心愿便可了了,孟婆汤饮毕,无牵无挂,投胎去也。
晏可向舟下看去,黄泉中还有哭嚎着泅水的鬼魂,他们往往生前做尽恶事,死后不仅没有黄泉路走,还要饱受折磨。
如果说这座地府有什么地方让她这样无法无天的人都心怀恐惧,就只有黄泉尽头的地狱了。她不愿多看泅水的鬼魂,也对他们的哀嚎充耳不闻,趁幽暗闭眼小寐。很久之后,船才靠岸,她径直走向前方那座宏伟而森严的建筑。
又一阵惨叫传来,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入殿中,将声音隔绝耳外,拦住一个鬼差问道:“我姐呢?”
那鬼差认得她,将她带到黄泉夫人面前。这位司掌狱罚、审判灵魂,与地府元君分庭抗礼的妇人单看面相十分亲和,身着朴实无华的白衣,正在伏案审查卷宗。
到了这里,晏可终于闭上喋喋不休的嘴巴,站在一旁安静等候。
将本页审阅完毕,黄泉夫人才抬头看晏可,神色严肃道:“说好一周来我这里报备一次,你上次是十日前来的。”
晏可陪笑:“谁让你这里偏远了些?”
黄泉夫人示意她坐在身边,上上下下仔细打量,怀疑的目光停在她肩头的白绫上好几秒,最终皱眉问道:“可是又惹了什么祸?”
晏可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
“你知道分寸就好。自上次你把二小姐骗下轮回道,元君对你颇有怨言,我让你收敛,是为你着想。”黄泉夫人语重心长道,“如今二小姐的□□尚在人间,元君之气不能消,你定要多加安分,等二小姐回来,好好给她道歉。”
晏可乖乖点头:“是。”
见她服帖,黄泉夫人也恢复了笑模样:“你的房间已收拾好了,在我这儿住几月再回去吧。”
晏可却连连摆手,从椅子上弹起来道:“不了,姐,我就是来看看你,你忙着……我回去还有事呢。”
“你能有什么事?”
晏可思索一番:“我要向一位明君的魂魄……请教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黄泉夫人十分意外,“你什么时候对帝王之术感兴趣了?”
“姐,你不能总用老眼光看我,我不懂的多,所以要学嘛!”晏可言之凿凿,“连姐夫都说,我就是因为不读诗书,不辨礼义,才总是惹祸。我现在要追求卓越了,你可不能拦着我进步呀!”
黄泉夫人一眼将她看透,皮笑肉不笑道:“晏可,这要是真的,咱爹妈笑都要笑活过来了。”
“他们安心轮回不好吗,活过来干啥?行啦姐,我回去了。”晏可动作一顿,把肩头白绫扯下,交给黄泉夫人,“这个送你了,和你今日的衣服特别搭。”
不待黄泉夫人有别的话说,她立马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坐在返程的船上,晏可回头看了看背后的幽冥和地狱微开的大门,心道她才不在这找罪受呢,挤兑李铮启多好玩呀!而这里……
她堵住耳朵,让惨叫和哀嚎屏蔽在外。
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好好的活人都能被吓成鬼了。
——
3.
要找到李铮启并非难事,作为地府罕见的常驻嘉宾,元君专门为他修建了“行宫”,供他休整几日,恢复元气,厚积薄发,最好下次不要那么快下来了——虽然总是事与愿违。
晏可到“行宫”时,李铮启正对着一方宝印发呆。
“这是什么?”
她悄无声息进屋,连个招呼都不打,把李铮启吓了一跳,定了定神才答道:“是当年父皇留给朕的一枚私印。”
“你就算再瞅,它也不能变出千军万马,帮你打仗呀。”
李铮启被她噎得哑口无言,君主的修养让他不去同晏可计较,唯叹息自嘲道:“朕恐怕真担不起这天下重任。”
他没有下逐客令,一是还不了解状况,二是除了晏可没一只鬼热心到搭理他,于是就连对方自来熟地搬来椅子,坐在对面,他都只是惊讶地看着。
“说说看,你这回是怎么死的?”
话题引得李铮启面色一阵青一阵红,看晏可晶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欲,而非嘲讽和奚落,才坦白道:“朕身边的宦官勾结叛臣,造反逼宫。”
可惜他打错了算盘,晏可最擅长的就是翻脸不认人,立即咯咯笑道:“哦,不想沦为阶下囚,索性白绫吊颈,一死了之?”
李铮启皱眉道:“当时宫中被反贼乍然攻破,侍卫拼死搏斗,血洒丹墀,死者相藉,不是一件好玩之事,你怎可发笑?”
妄图在晏可那里寻求共情,他再次失策了,那张笑脸依旧灿烂,李铮启愤怒而无奈:“怪不得。”
“什么?”
“接引朕过来的鬼差们让朕别在意你的话,说你虽有神品,性情却与地府元君及黄泉夫人不同,如今朕算是领会他们的意思了。”李铮启起身,走到窗户旁,用后背冲着晏可,“道不同不相为谋,多说无益,朕亦不奢望你理解,请自便吧。”
预料中晏可离开的脚步并没出现,两人安静地僵持好一会儿,李铮启偷偷回头,发现晏可还坐在那里。
“不觉得自己很傻吗?”晏可道,“你自缢了,灵魂到这里等待重启,可随你一起赴死的那些反贼和侍卫呢?他们的灵魂为何没有过来?因为他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呀!
“这是我姐夫和你爹设下的一个场景,他们只存在于那个虚幻世界,都是泡影,真实的魂魄早在几百年前就投胎去了。你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他们都是假的。”
见李铮启不说话,晏可又道:“从前你没有前世记忆,对他们痛心也好,惭愧也罢,都情有可原。可现在你都明白他们是怎么回事,何必付以真情实感呢?你觉得我不会共情,我还觉得你蠢呢。”
此时的李铮启总算有那么一丁点觉得,眼前的小姑娘并非穷凶极恶之徒。
“是,朕现在知道他们都是假的。”他的目光定在不远的某处,渐渐柔和起来,“可是那些相处的日子,构成朕一生的部分,又何其真实。它们让朕觉得,在人间走一遭,虽然结局不佳,还有怀念之处,这让朕没法铁下心肠,无情相待。”
晏可并不能理解他的话。
从记事起,她就被姐姐带到这里,目之所见都是生离死别和孤魂野鬼,看着他们种前世因,收来世果,从不甘到平静,再到抛弃执念获得新生,她知道短暂的生命只是茫茫黄泉中的一个浪头,此浪伏低,彼浪相继,一个浪头一个浪头地向远方奔袭。
那些哭嚎和奈何桥上的徘徊,那些软弱和留恋,则是最没用的东西。
它们如同一次次作死又一次次回到这里的李铮启,那样毫无意义,那样傻兮兮。
于是晏可再次咧嘴乐道:“怪不得你是亡国之君呢。”
李铮启或许没有做帝王的能力,却有帝王的气度,他坐回晏可旁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晏可。”
“听说你在随黄泉夫人来这里之前,也是个肉体凡胎,也有会生老病死的父母长辈。”
晏可点头:“他们都轮回去了,我有时无聊,会看看他们过得如何……就算过得不好也没什么,此生走到尽头,再轮回一次嘛,总会轮到一世好命。”
李铮启就笑了:“原来你把生死看得这么淡……那你会经常看他们吗?”
晏可摇头:“想起来就去天轮镜看一眼,一生也就看两三次吧——我还是看你比较多。”
“……为何?”
晏可笑道:“你那边状况百出,比较好玩啊。”
李铮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顿了顿又问:“那个‘天轮镜’,尘世间的种种,都能由它看到吗?”
晏可称是。
“你能否带朕看看?”
“你要看谁?”晏可再次强调,“你的大坼国是假的,就算有执念,也无法通过天轮镜看到那些人了。”
“朕知道,朕不看他们,”李铮启手指摩挲那方私印,强笑道,“父皇曾扬言与我这个不肖子断绝关系,亡国二十多回,我早没脸面在地府等他。每次回到大坼国,都起于我登基、他驾崩之时,我们已经很久很久不曾碰面了。我想再看他一眼,看看他此世过得如何。”
“这倒是可以,”晏可对地府的一切了如指掌,巴不得无聊的人生有事可做,立即将李铮启拉起道,“魂魄是没法使用天轮镜的,还好有我在。亡国君陛下,随我起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