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初夏时节,午后天气愈发炎热,空气里还带着院子里的一股湿气,关起门放下窗帘,却能感觉到空气里有一丝丝凉风飘来飘去,静下来也没能想明白这风到底是从哪里而来,到哪里而去。
初夏午后天光正明,环境却寂静到吓人,三日前,林兆瑜重生回到十二岁,细细想来上一世却恍如隔世,像是大梦一场,再醒来就会重新回到掖庭那个囚禁她的地方,而不是自己家中,是二十五岁的罪臣之女,而不是十二岁的少女。
三日前,掖庭里,扬花落尽鼻窒越发严重,太医说林兆瑜染了寒气,身子太弱,只怕是要不好了。可林兆瑜知道,自己是心病。
父亲卷入朝堂纷争之中,全家被流放,丈夫战死沙场,自己守着占星术进入后宫里苟活着,皇帝仁慈,重查父亲一案,父亲得以平冤昭雪,听说要重新召回父亲,眼下看来只怕是再无机会相见了。
昏昏沉沉之际,林兆瑜似乎听见自己教养的小宫女趴在床边哭泣,可惜林兆瑜再无气力安抚她了,这一睡下,等再醒来时林兆瑜已经重回自己十二岁家中。
上一世,同是十二岁,林兆瑜和堂弟一起在祖父家里读书,结束了早课正准备从阁楼里下楼时,就被堂弟一个“失手”推了下来,上辈子林兆瑜醒来后指责堂弟推她,除了母亲却无一人相信,可母亲相信又有什么用,最后还是被罚禁足。
林家家主是当朝侍中,朝中众多朝臣大多来自名门世家,但林侍中不同,是白衣出身科举考入为官,林府共有两房,大房中书舍人林应辅,是林兆瑜的父亲,二房左司员外郎林应章,兄弟二人相继考取功名,同心协力为国效力,在京中也是一段佳话。
林应辅在朝中兢兢业业,只是朝中世家子弟自是瞧不起这些白衣寒门出身的臣子,林应辅性格不像其弟那么会来事,往好听了说是温文尔雅兢兢业业,实则是懦弱不争,即使位达中书舍人,在朝中却也像个隐形人似的,林应章在这些世家子弟中会来事,活得如鱼得水,时常又能为父亲林侍中说上话,虽然是二房,实际在家里更为受宠一些。
前一世林兆瑜只知道父亲不受祖父宠爱,所以在家里要小心翼翼看二房的眼色生活,就算读书努力也很难得到祖父青睐,所以被心生嫉妒的堂弟推下楼梯后也渐渐不愿意再去祖父的私塾上课,只是让母亲在房中教导。大概也就是从这时起,她的性子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即使后来嫁了母亲好友家儿子,却也时常被京里其他贵女私下说性格孤僻。
不过林应辅倒是对家人极好,至少林兆瑜被推下楼梯的后的这几日里,日日工作结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林兆瑜的身体状况,从饮食到医药,事无巨细。
黑瓦红柱青石板,雕着花的木门被丫鬟幽幽打开,一名身着襦裙体态丰盈的妇人缓步走进房内,妇人美貌但不艳丽,杏脸柳眉,目剪秋水,看到床上的人儿还在休息便走到桌几旁,身旁的丫鬟奉上一只雕了花瓣的银盒,盒盖打开,菖蒲特有的药香味在周围缓缓散开。
妇人揭开鎏金花型香炉上的镂空盖子,炉内燃过的香饼早已没有了味道,另一个丫鬟递来黄铜香箸,妇人轻轻用香箸拨开云母隔,把香炉里的香灰戳开,让香灰下残存静炭的火星露出,再把云母隔放回到香灰上,用光泽如玉般的手指,从银盒里捏起一粒菖蒲香放入香炉里的云母片上,有着下面热气的烘烤,房内的药香味立马浓郁起来,待妇人盖上香炉盖,香气便顺着花瓣轻轻飘向床帐中。
林兆瑜午休醒来时,母亲正坐在桌几旁看着书,见女儿醒来,便让身旁的孙嬷嬷扶着走到床边坐下,又伸出手轻轻抚着女儿的额头说:“中午睡这么久,只怕是晚上不好睡下了。”
林兆瑜笑着靠在母亲怀里:“要好好休息才能快点好起来,等下午吃过饭,我再起来走走就好。”
母亲细细看着林兆瑜的脸:“是比前两日气色好了,这外面日头正毒着,等晚些凉快了再去吧。”
“好呢,都听母亲的。”林兆瑜轻声回答着。
林兆瑜的母亲顾长宁是中书令顾敬荣的小女儿,上一世顾长宁产后身体便不太好,小弟因为小小年纪染了风寒,不知怎的没及时医治就早夭离世,顾长宁自此身体便更是一落千丈,日渐枯萎,待到林兆瑜入宫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母女两人关系极好,时常一同读书赏花,宛若姐妹,顾长宁的离世让林兆瑜遭受了巨大地打击,
母女二人还在悄声说着什么时,就听见有小厮来通报:“夫人,二夫人来了。”
还没等顾长宁说话,就听见一阵喧嚣声传来,一名看上去三十不到的少妇便踏进了屋子里,挽着高高的半翻髻,穿了一件暗红色绣花的襦裙,脸上画着红装,眉心描着花钿,整个人看起来十分雍容。
进屋后看到床上伏在顾长宁怀里的小姑娘,这位二夫人脸上立即浮出一丝担忧的神色,快步走到床前问道:“诶呦,瑜姐儿身体好些了吗?前两日院里人说瑜姐儿醒了,想着还要恢复两天,今日才过来看看,瑜姐儿可莫要怪二婶。”
林兆瑜坐起身抬头看着这位二婶,正是二房林应章的正妻陈玥洋,右仆射陈越石的妾室女儿,也是宫里陈淑妃的同父亲妹。
这位陈玥洋在未出阁前就和顾长宁颇不对付,世家出身的陈玥洋即便不是嫡出,也十分看不起家里是白衣出身的顾长宁,最开始嫁给林府二儿子还十分不满,但婚后夫君林应章借老丈人的势,在朝堂过得如鱼得水,在家里也颇受父亲林侍中的宠爱,这让陈玥洋在顾长宁面前可是扬眉吐气了一番,就是在林府中对着顾长宁也愈发趾高气扬了起来。
今日陈玥洋来,大概也知道是林兆瑜摔了,自家儿子逃不了干系,倒不如先来试探一下林兆瑜知不知道实情。
“听着瑜姐儿踩空摔下楼梯真是让人担心,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么大个人还能把自己个儿摔了。”
果然,这话一听就是要把所有责任先推到林兆瑜自己身上,处处都是林兆瑜把自己摔了,与别人无一点关系。
若是上辈子,林兆瑜本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听见这话定是要急着反驳,可惜的是,被推下去时周围没人看见,回了头祖父问起来,林兆瑜被激着反驳,说堂弟推了自己,害自己摔了下去,到时候祖父祖母偏袒堂弟,二婶也会顺着祖父的话明里暗里教训自己“做姐姐的,倒是会陷害起自家堂弟,女孩子嫉妒心太重,该罚。”最后就算是母亲相信,也只能在房里陪着禁足的女儿,父亲更是说不了什么。
陈玥洋看着林兆瑜心里暗暗地想,这小丫头心里直着一根筋,若是被人污蔑,定是立马站不住脚要跳起来给自己反驳,回了头顺势还能再给她母亲点脸色瞧瞧,想想就觉得真是好极,想着便嘴角上扬,不经意间露出的一丝笑。
只是左等右等也没见着林兆瑜反应,陈玥洋瞟过去一眼,只见小姑娘正盯着自家刚刚有些上扬的嘴角看着,像是···像是有些在玩味着什么,陈玥洋感觉面前坐着的人并不是小姑娘,而是一位高高在上审判官。
陈常玥感觉有些恶寒,立刻放下了嘴角,怎么感觉似是被一个小姑娘看透了,真是浑身不适。
“二婶教育的是,自然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下去,怎么会和堂弟有关呢,堂弟也是不小心的啊,是吧,二婶。”林兆瑜笑得天真,虽然脸上还无一丝血色,但是少女笑起来却独有一番清爽的韵味,让夏日里的暑气都消散了不少。
“是的是的,当然······”陈玥洋看着林兆瑜的笑有些晃神愣住了,刚刚,自己,好像没有提到自家儿子吧。
“都是一家人啊,二婶还是关心我的,”林兆瑜紧接着陈玥洋的话头说。“二婶还有什么事吗,今日我有些累了,想再休息一下,天还热着,不如二婶也早早回房休息吧。”林兆瑜笑着说。
说得这么明显了,陈玥洋自然是没有再留下去的道理,又多关照了几句顾长宁的身子,就带着些疑惑离开了。
这个陈玥洋,在陈府未出阁时只能做小伏低,到了林府倒是狐假虎威起来了,上一世陈玥洋和林应章为了苟活,不惜在自家中公账上造贪污的假,在林应辅和林侍中身陷囹圄时,添上了足以定罪流放的证据,只是林兆瑜在宫里见过大世面,这种雕虫小技倒是有些看不上眼了。
林兆瑜伏在母亲怀里沉下了眼神,看着母亲的小腹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顾长宁正怀着小弟,刚刚显怀,这两日又为女儿受伤一事有些疲惫,上一世母亲有小弟之前身体一直不错,就连自己骑马,也是和母亲学习的,怎的生了小弟身体就会一落千丈了,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这一世便是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了,不论如何,都要仔细找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重活一世,断没有再失去母亲的理由了。
堂弟为何会推自己下楼梯,大概是那日快下课时教书先生提问,看林兆瑜答了上来,自己没有答上来,反而被教书先生一顿训斥,心生了嫉妒。
只是究竟原因在何?堂弟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若是无人教他,即使是嫉妒也断没有推自家堂姐下楼梯的理由,祖父祖母再宠爱,也不会教堂弟做这等下流的事,只怕是平日里就有人在堂弟耳边说了不少大房这边的坏话,堂弟才会一怒之下不择手段地推人。
林兆瑜抱着母亲,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
初夏午后天光正明,环境却寂静到吓人,三日前,林兆瑜重生回到十二岁,细细想来上一世却恍如隔世,像是大梦一场,再醒来就会重新回到掖庭那个囚禁她的地方,而不是自己家中,是二十五岁的罪臣之女,而不是十二岁的少女。
三日前,掖庭里,扬花落尽鼻窒越发严重,太医说林兆瑜染了寒气,身子太弱,只怕是要不好了。可林兆瑜知道,自己是心病。
父亲卷入朝堂纷争之中,全家被流放,丈夫战死沙场,自己守着占星术进入后宫里苟活着,皇帝仁慈,重查父亲一案,父亲得以平冤昭雪,听说要重新召回父亲,眼下看来只怕是再无机会相见了。
昏昏沉沉之际,林兆瑜似乎听见自己教养的小宫女趴在床边哭泣,可惜林兆瑜再无气力安抚她了,这一睡下,等再醒来时林兆瑜已经重回自己十二岁家中。
上一世,同是十二岁,林兆瑜和堂弟一起在祖父家里读书,结束了早课正准备从阁楼里下楼时,就被堂弟一个“失手”推了下来,上辈子林兆瑜醒来后指责堂弟推她,除了母亲却无一人相信,可母亲相信又有什么用,最后还是被罚禁足。
林家家主是当朝侍中,朝中众多朝臣大多来自名门世家,但林侍中不同,是白衣出身科举考入为官,林府共有两房,大房中书舍人林应辅,是林兆瑜的父亲,二房左司员外郎林应章,兄弟二人相继考取功名,同心协力为国效力,在京中也是一段佳话。
林应辅在朝中兢兢业业,只是朝中世家子弟自是瞧不起这些白衣寒门出身的臣子,林应辅性格不像其弟那么会来事,往好听了说是温文尔雅兢兢业业,实则是懦弱不争,即使位达中书舍人,在朝中却也像个隐形人似的,林应章在这些世家子弟中会来事,活得如鱼得水,时常又能为父亲林侍中说上话,虽然是二房,实际在家里更为受宠一些。
前一世林兆瑜只知道父亲不受祖父宠爱,所以在家里要小心翼翼看二房的眼色生活,就算读书努力也很难得到祖父青睐,所以被心生嫉妒的堂弟推下楼梯后也渐渐不愿意再去祖父的私塾上课,只是让母亲在房中教导。大概也就是从这时起,她的性子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即使后来嫁了母亲好友家儿子,却也时常被京里其他贵女私下说性格孤僻。
不过林应辅倒是对家人极好,至少林兆瑜被推下楼梯的后的这几日里,日日工作结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林兆瑜的身体状况,从饮食到医药,事无巨细。
黑瓦红柱青石板,雕着花的木门被丫鬟幽幽打开,一名身着襦裙体态丰盈的妇人缓步走进房内,妇人美貌但不艳丽,杏脸柳眉,目剪秋水,看到床上的人儿还在休息便走到桌几旁,身旁的丫鬟奉上一只雕了花瓣的银盒,盒盖打开,菖蒲特有的药香味在周围缓缓散开。
妇人揭开鎏金花型香炉上的镂空盖子,炉内燃过的香饼早已没有了味道,另一个丫鬟递来黄铜香箸,妇人轻轻用香箸拨开云母隔,把香炉里的香灰戳开,让香灰下残存静炭的火星露出,再把云母隔放回到香灰上,用光泽如玉般的手指,从银盒里捏起一粒菖蒲香放入香炉里的云母片上,有着下面热气的烘烤,房内的药香味立马浓郁起来,待妇人盖上香炉盖,香气便顺着花瓣轻轻飘向床帐中。
林兆瑜午休醒来时,母亲正坐在桌几旁看着书,见女儿醒来,便让身旁的孙嬷嬷扶着走到床边坐下,又伸出手轻轻抚着女儿的额头说:“中午睡这么久,只怕是晚上不好睡下了。”
林兆瑜笑着靠在母亲怀里:“要好好休息才能快点好起来,等下午吃过饭,我再起来走走就好。”
母亲细细看着林兆瑜的脸:“是比前两日气色好了,这外面日头正毒着,等晚些凉快了再去吧。”
“好呢,都听母亲的。”林兆瑜轻声回答着。
林兆瑜的母亲顾长宁是中书令顾敬荣的小女儿,上一世顾长宁产后身体便不太好,小弟因为小小年纪染了风寒,不知怎的没及时医治就早夭离世,顾长宁自此身体便更是一落千丈,日渐枯萎,待到林兆瑜入宫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母女两人关系极好,时常一同读书赏花,宛若姐妹,顾长宁的离世让林兆瑜遭受了巨大地打击,
母女二人还在悄声说着什么时,就听见有小厮来通报:“夫人,二夫人来了。”
还没等顾长宁说话,就听见一阵喧嚣声传来,一名看上去三十不到的少妇便踏进了屋子里,挽着高高的半翻髻,穿了一件暗红色绣花的襦裙,脸上画着红装,眉心描着花钿,整个人看起来十分雍容。
进屋后看到床上伏在顾长宁怀里的小姑娘,这位二夫人脸上立即浮出一丝担忧的神色,快步走到床前问道:“诶呦,瑜姐儿身体好些了吗?前两日院里人说瑜姐儿醒了,想着还要恢复两天,今日才过来看看,瑜姐儿可莫要怪二婶。”
林兆瑜坐起身抬头看着这位二婶,正是二房林应章的正妻陈玥洋,右仆射陈越石的妾室女儿,也是宫里陈淑妃的同父亲妹。
这位陈玥洋在未出阁前就和顾长宁颇不对付,世家出身的陈玥洋即便不是嫡出,也十分看不起家里是白衣出身的顾长宁,最开始嫁给林府二儿子还十分不满,但婚后夫君林应章借老丈人的势,在朝堂过得如鱼得水,在家里也颇受父亲林侍中的宠爱,这让陈玥洋在顾长宁面前可是扬眉吐气了一番,就是在林府中对着顾长宁也愈发趾高气扬了起来。
今日陈玥洋来,大概也知道是林兆瑜摔了,自家儿子逃不了干系,倒不如先来试探一下林兆瑜知不知道实情。
“听着瑜姐儿踩空摔下楼梯真是让人担心,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么大个人还能把自己个儿摔了。”
果然,这话一听就是要把所有责任先推到林兆瑜自己身上,处处都是林兆瑜把自己摔了,与别人无一点关系。
若是上辈子,林兆瑜本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听见这话定是要急着反驳,可惜的是,被推下去时周围没人看见,回了头祖父问起来,林兆瑜被激着反驳,说堂弟推了自己,害自己摔了下去,到时候祖父祖母偏袒堂弟,二婶也会顺着祖父的话明里暗里教训自己“做姐姐的,倒是会陷害起自家堂弟,女孩子嫉妒心太重,该罚。”最后就算是母亲相信,也只能在房里陪着禁足的女儿,父亲更是说不了什么。
陈玥洋看着林兆瑜心里暗暗地想,这小丫头心里直着一根筋,若是被人污蔑,定是立马站不住脚要跳起来给自己反驳,回了头顺势还能再给她母亲点脸色瞧瞧,想想就觉得真是好极,想着便嘴角上扬,不经意间露出的一丝笑。
只是左等右等也没见着林兆瑜反应,陈玥洋瞟过去一眼,只见小姑娘正盯着自家刚刚有些上扬的嘴角看着,像是···像是有些在玩味着什么,陈玥洋感觉面前坐着的人并不是小姑娘,而是一位高高在上审判官。
陈常玥感觉有些恶寒,立刻放下了嘴角,怎么感觉似是被一个小姑娘看透了,真是浑身不适。
“二婶教育的是,自然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了下去,怎么会和堂弟有关呢,堂弟也是不小心的啊,是吧,二婶。”林兆瑜笑得天真,虽然脸上还无一丝血色,但是少女笑起来却独有一番清爽的韵味,让夏日里的暑气都消散了不少。
“是的是的,当然······”陈玥洋看着林兆瑜的笑有些晃神愣住了,刚刚,自己,好像没有提到自家儿子吧。
“都是一家人啊,二婶还是关心我的,”林兆瑜紧接着陈玥洋的话头说。“二婶还有什么事吗,今日我有些累了,想再休息一下,天还热着,不如二婶也早早回房休息吧。”林兆瑜笑着说。
说得这么明显了,陈玥洋自然是没有再留下去的道理,又多关照了几句顾长宁的身子,就带着些疑惑离开了。
这个陈玥洋,在陈府未出阁时只能做小伏低,到了林府倒是狐假虎威起来了,上一世陈玥洋和林应章为了苟活,不惜在自家中公账上造贪污的假,在林应辅和林侍中身陷囹圄时,添上了足以定罪流放的证据,只是林兆瑜在宫里见过大世面,这种雕虫小技倒是有些看不上眼了。
林兆瑜伏在母亲怀里沉下了眼神,看着母亲的小腹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顾长宁正怀着小弟,刚刚显怀,这两日又为女儿受伤一事有些疲惫,上一世母亲有小弟之前身体一直不错,就连自己骑马,也是和母亲学习的,怎的生了小弟身体就会一落千丈了,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错,这一世便是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了,不论如何,都要仔细找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重活一世,断没有再失去母亲的理由了。
堂弟为何会推自己下楼梯,大概是那日快下课时教书先生提问,看林兆瑜答了上来,自己没有答上来,反而被教书先生一顿训斥,心生了嫉妒。
只是究竟原因在何?堂弟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若是无人教他,即使是嫉妒也断没有推自家堂姐下楼梯的理由,祖父祖母再宠爱,也不会教堂弟做这等下流的事,只怕是平日里就有人在堂弟耳边说了不少大房这边的坏话,堂弟才会一怒之下不择手段地推人。
林兆瑜抱着母亲,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