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竹卿是第二日早上才得到的消息,她只用了点牛乳粥,便放下了羹勺。
“去请沈姨娘过来一趟”温竹卿拿起帕子擦了擦嘴,又问道:“厨房里做活的,全都发卖了?”
绿枝点点头,语气难得有些沉重:“世子昨晚似乎很是生气,当即就让管家去把人叫来问话。问了话后,便吩咐把签死契的发卖了,活契的赶走。”
说着,绿枝心里也很唏嘘。这做奴才的,都不容易。这被发卖出去的,更不知道会落到什么地方,下场一般好不了。
温竹卿感到很是头疼,属实不懂岑归远在做什么。
他是昏了头吗?也不怕被人借此参他一本。
宣朝确实允许买卖奴仆,可这到底不光彩。买下人还好说,鲜少有一次性发卖这么多家仆的。
大户人家为了更稳妥地掌握家宅,不让奴仆乱说话做事,一般都是签的死契。
这厨房里的怎么说也有十多号人,估计除了那两个大厨,其他的都是死契。
便是有人犯了错,他也不至于生气到全都发卖了吧。
这传出去了,不是让别人看笑话吗?
岑归远倒是不打紧,人人都只会说,是她管家无方。
温竹卿叹了口气,对红叶说道:“你拿些银子去给他们,就当遣散费吧。人牙子那里,你也让帮忙给找好一点的下家。”
绿枝听着,在一旁撇撇嘴:“就算沈姨娘受了委屈,世子妃也会为她做主。可她却在私下对着世子告状,奴婢瞧着,她根本就是在装可怜。”
“罢了,是我疏忽了”温竹卿摆摆手,示意侍女把拿来的东西放到桌上。
她找沈氏也不是想兴师问罪,而是送些补品药材,以作安抚。
府上这么大的动静,她也不能不闻不问,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沈氏吃不吃她送的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做做样子就成。
温竹卿是挺看重颜面的,她性子如温父年轻时那般清高自傲,断然不会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说她无子,温竹卿认了,她是生不出孩子。
但她为了定国公府殚精竭虑这么多年,可不能再背着一个为妇不贤,苛待妾室的名头。
里子没了,面子总该剩下的。
而沈繁瑶的院子里,秋扇正急得团团转,她瞥了一眼外面等着的人,低声道:“姨娘,世子妃派人来请你了,可怎么办啊?”
昨晚,秋扇对着岑归远的话,其实就是半真半假。秋扇确实是去厨房要过燕窝,厨房也没有给她,但那是因为燕窝全都送到了曹华珠手里,没有食材了。
国公府的下人还是规矩的,可不敢说些庶子不够金贵的话。
但岑归远正在气头上,也只相信沈繁瑶的一面之词,这才给人定了罪。
闹到温竹卿面前,可就不一样了。
但沈繁瑶却神情自若,不紧不慢地给自己描眉,悠悠开口:“你慌什么?我还怀着孩子呢,便是她知道了事实,不会拿我怎么样的。”
沈繁瑶的脸上滑过一抹阴沉,她昨天才知道,世子竟有把孩子交给世子妃扶养的打算。
孩子在世子妃膝下,是会比跟着自己好得多,甚至连前程都会会被铺好路。
可她怎么办?要是那孩子到时候只认温竹卿做母亲,或者温竹卿狠心一点,去母留子。
自己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沈繁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因着厨房那事,世子对世子妃显然是有了不满。她要是再推波助澜一下,没准就不成了。
沈繁瑶思绪重重在路上走着,丝毫没有注意周遭的情况。而有个人正盯着她看,沈繁瑶也并未察觉到。
翟沅芷是想去寻岑照仪,哪怕她厌恶透了岑照仪的大小姐脾气,眼下也不得不讨好她。没想到,却遇上了一个挺着肚子的女人。
翟沅芷站在回廊里望着她远去,那似乎是温竹卿的折露院。她佯装随口地问着身边的侍女:“那位夫人是?”
侍女也瞧了一眼,然后规规矩矩地回道:“那是世子的妾室,沈姨娘。”
翟沅芷其实也猜到几分,听侍女这么说,不过是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她知道岑归远有个妾室,可没想到居然怀孕了。
翟沅芷笑了笑,对着侍女很是和颜悦色:“我瞧着她月份大了,怎么还要去给世子妃请安?万一摔着可就不好了。”
那侍女的神情有些古怪,但碍于翟沅芷是客,还是告诉了她:“世子妃仁善,从来不要沈姨娘去请安的,估摸着是找她过去问问吧。”
左右不是什么秘密,侍女便被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翟沅芷。
翟沅芷听完后,神情若有所思,没再继续说什么了。
沈繁瑶进了折露院,眼神四下扫了扫。这儿可真宽敞啊,光光一个侧屋,就比她整个院子都大了。
还有那屋子里头的屏风花瓶等物件,沈繁瑶虽没什么见识,也能看出价值不菲。
温竹卿就坐在梨花椅上,都没朝她看上一眼。
沈繁瑶忍着心底是那股子不平,上前行礼:“妾见过世子妃。”
温竹卿这才抬起了头,目光清清淡淡的,让人给沈繁瑶上了茶。
她并没有提昨天的事,只是细细地问了沈繁瑶的胎像,得知没有什么大碍后,便让人带着东西离开了。
沈繁瑶走出院子,看着秋扇提着的那些补品,嘲讽地勾了勾嘴角。
温竹卿的身份再尊贵又如何?她是正室又怎么样?
女人生不了孩子,不能传宗接代,注定是要被抛弃的。
沈繁瑶摸着自己的肚子,眼底的野心在疯狂滋长。世子如今没有别的妾室了,她要生下了这个孩子,便是爵位,也能争一争的。
而岑照仪的院子里,她正在砸东西。照顾岑照仪的侍女,全都不敢靠近内屋。曹华珠已经吩咐了下人,不准让她出院子,害怕成婚前又闹出什么事来。
岑照仪满心的怨气无处发泄,把整个定国公府的人都骂了千百遍。
凭什么要用她去巴结樊蒙正?这些所谓的亲人,没一个在意她的死活
翟沅芷进屋的时候,差点被一个茶杯打中。还好她反应快,偏了偏头。
岑照仪也没有丝毫的歉意,她现在心情烦躁,懒得故意装出姐妹情深的样子来了:“你来做什么?还赖着不肯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心思,不就是想吃回头草,攀上我那个好哥哥吗?”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
翟沅芷的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手心,她捡起地上的茶杯,放到了桌子上:“我是有这个心思不假,我要是能进府,也能帮到你的。”
岑照仪嗤笑一声,拉开椅子坐下,语气是毫不掩饰的轻蔑:“就你?”
翟沅芷道也不在意她的态度,只是倒了一杯茶,递给了岑照仪:“我有办法让你不嫁给临远候。”
岑照仪的眼神顿时亮了许多,刚端到手里的茶水也洒了出来,她也顾不得手被烫到,只是急急发问:“当真?什么办法?”
翟沅芷笑了笑,凑到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岑照仪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有几分失望:“你说得轻巧,做起来可不容易。”
翟沅芷也没多劝,拍了拍她的肩膀:“还有好些日子呢,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岑照仪的心微微定了定,突然看着翟沅芷,心生感慨:“你要是我大嫂就好了,怎么也比我同温竹卿合得来。也不知道她最近中了什么邪,削减了我不少用度。”
岑照仪才不信什么府中空虚的鬼话,认定了就是温竹卿故意克扣她。还说想要分例外的首饰衣裳,就得自己掏银子。
岑照仪那叫一个气,可定国公府上下,都听温竹卿的。她磨破了嘴皮子,就是拿不到东西。
翟沅芷眼神闪了闪,轻声开口:“世子妃突然的变化定是有原因的,想来是瞧着定国公府有后,心里自然也就轻松许多了。”
言下之意就是,温竹卿之所以行事不再顾及岑照仪,是因为那沈氏怀了孕。她不用承担让定国公府无后的罪名,底气便足了。
岑照仪想想觉得是这个理,顿时心里更不舒坦了,翻了个白眼:“又不是她生的,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庶子。她这种生不了孩子的女人,没被我哥休了,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还在我的面前逞主母的威风。”
翟沅芷嘴角抽了抽,心道这温竹卿可能只是对岑照仪和曹氏忍无可忍了。
毕竟这母女俩一个比一个刁钻,温竹卿居然能忍受她们五年之久。在这一点上,翟沅芷是挺佩服她的。
但她肯定不会把心里话讲出来,顺着岑照仪道:“虽不是世子妃亲生的,可到时候记在她名下,又从小养着,只怕和亲生的也没差了。”
“照仪”翟沅芷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替她忧心:“世子妃有太后,温家护着,如今又解决了子嗣的问题。你还是不要和她作对的好。”
岑照仪的面容阴晴不定,半晌都没有再开口。翟沅芷又坐了会,就起身告辞了。
点到为止,话说得太透了,也容易被人看穿自己的目的。
“去请沈姨娘过来一趟”温竹卿拿起帕子擦了擦嘴,又问道:“厨房里做活的,全都发卖了?”
绿枝点点头,语气难得有些沉重:“世子昨晚似乎很是生气,当即就让管家去把人叫来问话。问了话后,便吩咐把签死契的发卖了,活契的赶走。”
说着,绿枝心里也很唏嘘。这做奴才的,都不容易。这被发卖出去的,更不知道会落到什么地方,下场一般好不了。
温竹卿感到很是头疼,属实不懂岑归远在做什么。
他是昏了头吗?也不怕被人借此参他一本。
宣朝确实允许买卖奴仆,可这到底不光彩。买下人还好说,鲜少有一次性发卖这么多家仆的。
大户人家为了更稳妥地掌握家宅,不让奴仆乱说话做事,一般都是签的死契。
这厨房里的怎么说也有十多号人,估计除了那两个大厨,其他的都是死契。
便是有人犯了错,他也不至于生气到全都发卖了吧。
这传出去了,不是让别人看笑话吗?
岑归远倒是不打紧,人人都只会说,是她管家无方。
温竹卿叹了口气,对红叶说道:“你拿些银子去给他们,就当遣散费吧。人牙子那里,你也让帮忙给找好一点的下家。”
绿枝听着,在一旁撇撇嘴:“就算沈姨娘受了委屈,世子妃也会为她做主。可她却在私下对着世子告状,奴婢瞧着,她根本就是在装可怜。”
“罢了,是我疏忽了”温竹卿摆摆手,示意侍女把拿来的东西放到桌上。
她找沈氏也不是想兴师问罪,而是送些补品药材,以作安抚。
府上这么大的动静,她也不能不闻不问,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沈氏吃不吃她送的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做做样子就成。
温竹卿是挺看重颜面的,她性子如温父年轻时那般清高自傲,断然不会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说她无子,温竹卿认了,她是生不出孩子。
但她为了定国公府殚精竭虑这么多年,可不能再背着一个为妇不贤,苛待妾室的名头。
里子没了,面子总该剩下的。
而沈繁瑶的院子里,秋扇正急得团团转,她瞥了一眼外面等着的人,低声道:“姨娘,世子妃派人来请你了,可怎么办啊?”
昨晚,秋扇对着岑归远的话,其实就是半真半假。秋扇确实是去厨房要过燕窝,厨房也没有给她,但那是因为燕窝全都送到了曹华珠手里,没有食材了。
国公府的下人还是规矩的,可不敢说些庶子不够金贵的话。
但岑归远正在气头上,也只相信沈繁瑶的一面之词,这才给人定了罪。
闹到温竹卿面前,可就不一样了。
但沈繁瑶却神情自若,不紧不慢地给自己描眉,悠悠开口:“你慌什么?我还怀着孩子呢,便是她知道了事实,不会拿我怎么样的。”
沈繁瑶的脸上滑过一抹阴沉,她昨天才知道,世子竟有把孩子交给世子妃扶养的打算。
孩子在世子妃膝下,是会比跟着自己好得多,甚至连前程都会会被铺好路。
可她怎么办?要是那孩子到时候只认温竹卿做母亲,或者温竹卿狠心一点,去母留子。
自己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沈繁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因着厨房那事,世子对世子妃显然是有了不满。她要是再推波助澜一下,没准就不成了。
沈繁瑶思绪重重在路上走着,丝毫没有注意周遭的情况。而有个人正盯着她看,沈繁瑶也并未察觉到。
翟沅芷是想去寻岑照仪,哪怕她厌恶透了岑照仪的大小姐脾气,眼下也不得不讨好她。没想到,却遇上了一个挺着肚子的女人。
翟沅芷站在回廊里望着她远去,那似乎是温竹卿的折露院。她佯装随口地问着身边的侍女:“那位夫人是?”
侍女也瞧了一眼,然后规规矩矩地回道:“那是世子的妾室,沈姨娘。”
翟沅芷其实也猜到几分,听侍女这么说,不过是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她知道岑归远有个妾室,可没想到居然怀孕了。
翟沅芷笑了笑,对着侍女很是和颜悦色:“我瞧着她月份大了,怎么还要去给世子妃请安?万一摔着可就不好了。”
那侍女的神情有些古怪,但碍于翟沅芷是客,还是告诉了她:“世子妃仁善,从来不要沈姨娘去请安的,估摸着是找她过去问问吧。”
左右不是什么秘密,侍女便被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翟沅芷。
翟沅芷听完后,神情若有所思,没再继续说什么了。
沈繁瑶进了折露院,眼神四下扫了扫。这儿可真宽敞啊,光光一个侧屋,就比她整个院子都大了。
还有那屋子里头的屏风花瓶等物件,沈繁瑶虽没什么见识,也能看出价值不菲。
温竹卿就坐在梨花椅上,都没朝她看上一眼。
沈繁瑶忍着心底是那股子不平,上前行礼:“妾见过世子妃。”
温竹卿这才抬起了头,目光清清淡淡的,让人给沈繁瑶上了茶。
她并没有提昨天的事,只是细细地问了沈繁瑶的胎像,得知没有什么大碍后,便让人带着东西离开了。
沈繁瑶走出院子,看着秋扇提着的那些补品,嘲讽地勾了勾嘴角。
温竹卿的身份再尊贵又如何?她是正室又怎么样?
女人生不了孩子,不能传宗接代,注定是要被抛弃的。
沈繁瑶摸着自己的肚子,眼底的野心在疯狂滋长。世子如今没有别的妾室了,她要生下了这个孩子,便是爵位,也能争一争的。
而岑照仪的院子里,她正在砸东西。照顾岑照仪的侍女,全都不敢靠近内屋。曹华珠已经吩咐了下人,不准让她出院子,害怕成婚前又闹出什么事来。
岑照仪满心的怨气无处发泄,把整个定国公府的人都骂了千百遍。
凭什么要用她去巴结樊蒙正?这些所谓的亲人,没一个在意她的死活
翟沅芷进屋的时候,差点被一个茶杯打中。还好她反应快,偏了偏头。
岑照仪也没有丝毫的歉意,她现在心情烦躁,懒得故意装出姐妹情深的样子来了:“你来做什么?还赖着不肯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心思,不就是想吃回头草,攀上我那个好哥哥吗?”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
翟沅芷的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手心,她捡起地上的茶杯,放到了桌子上:“我是有这个心思不假,我要是能进府,也能帮到你的。”
岑照仪嗤笑一声,拉开椅子坐下,语气是毫不掩饰的轻蔑:“就你?”
翟沅芷道也不在意她的态度,只是倒了一杯茶,递给了岑照仪:“我有办法让你不嫁给临远候。”
岑照仪的眼神顿时亮了许多,刚端到手里的茶水也洒了出来,她也顾不得手被烫到,只是急急发问:“当真?什么办法?”
翟沅芷笑了笑,凑到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岑照仪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有几分失望:“你说得轻巧,做起来可不容易。”
翟沅芷也没多劝,拍了拍她的肩膀:“还有好些日子呢,我们可以从长计议。”
岑照仪的心微微定了定,突然看着翟沅芷,心生感慨:“你要是我大嫂就好了,怎么也比我同温竹卿合得来。也不知道她最近中了什么邪,削减了我不少用度。”
岑照仪才不信什么府中空虚的鬼话,认定了就是温竹卿故意克扣她。还说想要分例外的首饰衣裳,就得自己掏银子。
岑照仪那叫一个气,可定国公府上下,都听温竹卿的。她磨破了嘴皮子,就是拿不到东西。
翟沅芷眼神闪了闪,轻声开口:“世子妃突然的变化定是有原因的,想来是瞧着定国公府有后,心里自然也就轻松许多了。”
言下之意就是,温竹卿之所以行事不再顾及岑照仪,是因为那沈氏怀了孕。她不用承担让定国公府无后的罪名,底气便足了。
岑照仪想想觉得是这个理,顿时心里更不舒坦了,翻了个白眼:“又不是她生的,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庶子。她这种生不了孩子的女人,没被我哥休了,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还在我的面前逞主母的威风。”
翟沅芷嘴角抽了抽,心道这温竹卿可能只是对岑照仪和曹氏忍无可忍了。
毕竟这母女俩一个比一个刁钻,温竹卿居然能忍受她们五年之久。在这一点上,翟沅芷是挺佩服她的。
但她肯定不会把心里话讲出来,顺着岑照仪道:“虽不是世子妃亲生的,可到时候记在她名下,又从小养着,只怕和亲生的也没差了。”
“照仪”翟沅芷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替她忧心:“世子妃有太后,温家护着,如今又解决了子嗣的问题。你还是不要和她作对的好。”
岑照仪的面容阴晴不定,半晌都没有再开口。翟沅芷又坐了会,就起身告辞了。
点到为止,话说得太透了,也容易被人看穿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