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十三年,上京崔府。
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崔祁玉躺在梨花雕木的拔步床上盯着房梁发呆,门外有婢子飒飒的扫雪声。
她无暇欣赏古代上京的绝美雪景,她翻了个身麻木的思考这是第几次来这个鬼地方。
脑中又响起期期艾艾的声音。
【又失败了,到底是哪出问题了,到底是哪...】
她叹了口气翻来覆去也抹不掉脑中的声音,于是一个鲤鱼打挺怒吼:“闭嘴!”
门外婢子扫雪声戛然而起,转而窃窃私语:“玉姑娘果然是得了失心疯。”
“可不是,昨儿还那副柔心弱骨的样,今日就这般暴躁无常。”
“也是可怜,年少的那场祸事后整个人变得木讷呆笨,如今又疯了。”
小丫鬟咂舌。
崔祁玉又朝外头大吼一声,如投石惊鸟。门外的婢子互相使了使眼色,一哄而散。
不同于初到时对于穿越的新鲜感,第八次来这个地方,崔祁玉已经做到了面不改色,甚至一丝麻木。
外面没了动静,崔祁玉翻身下床,趿拉着鞋子,披头散发推开房门,大雪扑面而来卷走屋内一半暖意。
风雪钻进脖颈,她立在连廊下,似是要用风雪浇凉心中怒火,平息半刻后身心俱疲问:“第八次了,姑奶奶你到底想怎样。”
半息过后,脑中响起蚊吶。
【不好意思。】
是的,没错。
穿越八次就算了,随时随地哪怕还在蹲茅厕的时候穿也忍了,但是穿过来还要和原主人共用一个身体。
真是世俗罕见!
崔祁玉扯着嘴角冷笑:穿不起就别穿,穷酸。
她住的厢房位于整个崔府西北角,位置偏僻,需过了三进门方能到达。平时除了伺候的小婢子外便鲜有人至,若是此时有人经过瞧见她这副打扮和自言自语的样子,怕是要坐实了崔府大姑娘得了疯魔病的谣言。
她突然有点可怜这副身子的原主人,便也原谅了她在脑中的絮絮叨叨。
“姑娘身子骨不好,仔细别受了风寒。”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扎着丫鬟头,将手中的狐皮披风仔细盖在她身上。
披风颜色有些旧了,大小也不合适。寻着原主的记忆,这还是原主生母在世时添置的。崔夫人已经去世五年,期间这位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大姑娘竟没再新添一件衣裳。
崔祁玉拢了拢,面色柔和了些许。小丫鬟名唤穗冬,崔祁玉院子里拢共就三个丫鬟,数她最贴心。
不等穗冬张口,院门口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声咒骂。
“门口的雪也不扫,摔死老身了!”
这破锣嗓子一听就是大夫人院里的张嬷嬷。说起来也算是老相识,她来这八次,五次都遇上这个张嬷嬷来找麻烦。
弯柳细眉,吊梢小眼,面相看上去就是不好相与的。
穗冬道:“姑娘快些进去躲躲。”
崔祁玉抬手拦了一下,未战先退可不是她的作风,紧紧披风便迎了上去:“张嬷嬷倒是稀客。”
来者迟疑片刻,上次这小妮子就是这副做派,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撞邪了,倒是跟往常不太一样。
不过这次她确实不是来找麻烦的,清了清嗓子道:“杜公子下了拜帖,邀姑娘七日后参加胡苏河游船。”
中书令家的独子杜云若?
脑中响起羞答答的声音。
【是云若哥哥。】
崔祁玉有些戏谑:“几日不见你倒是与那杜公子相好上了?”
这话一出当即反应过来身旁还有两人,穗冬颇有些担忧:“姑娘…这是在同谁说话?”
张嬷嬷也是满脸惊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玉娘是真疯了。
也不听解释,张嬷嬷喜笑颜开:“帖子大夫人替姑娘接了,姑娘就好生准备罢。”说完也顾不上雪地路滑,领着随行的小丫鬟忙不迭拐进了大夫人院里。
张嬷嬷小跑着进了主屋,屋子炭火足,炉子上咕嘟着清茶,大夫人冯柳倚在太师椅上,素手拈起茶杯,刮了刮茶沫。
“夫人!”
“张嬷嬷如何?”说话人迎上来扯着来人的布衫,是府里的二小姐崔衔。
啪——
大夫人将手中的茶盏磕在了桌子上,崔衔自知失态,便退后半步立在大夫人身侧。
如今崔衔已经及笄,是该相看夫家的年纪。崔家在上京算不得大户人家,崔老爷在朝中不过八品芝麻官。
上京的适龄公子里数中书令家的小儿子杜云若最为优秀,可偏生这杜云若近日与玉娘走的近,若不是如此,崔家都快忘了府里还养着这号闲人了。
“回夫人,老身刚从大姑娘那回来,确是疯了,我瞧着似是有了癔症在自言自语。”张嬷嬷讲的眉飞色舞。
“当真?”冯柳掀了眼皮,看不出喜怒。
“千真万确!翠屏彩娟都瞧见了!”
身后两个小丫鬟连连称是。
“如此一来最好,游船时玉娘出糗,便能衬得衔儿愈发知书达礼了。”说着轻拍女儿纤手,若是自己女儿能攀上杜家这门亲事,她可谓是扬眉吐气,想着也露了笑意。
崔祁玉这边躺在床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昏昏沉沉问道:“我说,你们崔府不给人吃饭的吗?”
【平日里是有的,今天恐怕送饭的丫鬟忘记了。】
崔祁玉:“……”
“那你有没有私房钱什么的?好歹去外面买点也成。”崔祁玉问。
【我没有月例。】
“小姐做到你这份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崔祁玉双手枕于后脑,兴叹一句。
【本来也不是什么小姐。】
丢下这么一句话,任人怎么问,也不搭腔了。
自觉无趣,崔祁玉心中盘算着:无论如何明天也要出门搞点银子。
金乌从山东头爬上来,院子里公鸡打了早鸣,崔祁玉是被饿醒的,唤穗冬梳洗打扮一番后拉人就上了街。
今日天气暖,雪已经化了一大半,各家各户门口还有年关时贴的对联,街边热腾腾的包子铺,冒着茶香的茶肆,吆喝的冰糖葫芦小贩和扎着羊角小辫满街跑的胖小子。
当真热闹至极。
沿着小街往前走,踏过青石板的小桥,狭窄的道路尽头有百阶石梯,石梯上赫然耸入一高大木楼,大门口牌匾上鎏金四个大字。
“天宝饭庄。”崔祁玉喃喃,随后赞叹一句:“好生气派。”
“这可是上京首富沈家的产业,自然气派了,据说里面的厨子舞娘都是顶好的。”穗冬道。
崔祁玉定定看了一会,笑意炸开,三步并做两步迈着石阶:“走!进去看看!”
“姑娘!”穗冬小跑着追上去:“我们哪有银子啊!”
饭庄门被自外推开,领头的人身着豆青棉裙,墨发麻花编在身后,耳边别着方才在外头折的山茶花。后头跟着个丫鬟模样的小丫头。
领头那位虽面容姣好,可看上去实在不像什么富贵人家,掌柜的瞥了一眼便没做理会。
崔祁玉来到长柜前叩了叩,掌柜的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头也没抬应和着:“客官来点儿什么?”
崔祁玉笑答:“招牌菜通通上来。”
穗冬略微担忧,他们主仆二人出来可一个子儿没揣:“姑娘……”
掌柜的听罢终于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引着二人来到靠窗的小桌:“客官稍等。”
崔祁玉颔首,须臾片刻有店小二端着菜上来。
“这一道是我们店招牌辣鱼羹,由江北新鲜运来的小银鱼大火熬制而成。”
“这一道五味烘焙鸡,配料有鹿茸,燕窝,枸杞,灵芝,银耳。不光美味更有补气健体之效。”
“还有这一杯金地茶,冰冰凉凉入口香醇,本店好评百分百!”
那店小二炮弹似的一刻不停,崔祁玉拿筷子挑了一口,随即放下。
店小二疑惑:“可是不合客官胃口?”
崔祁玉摇头:“贵店的招牌自是无可挑剔,不过小女这有一道更好的绝不输这三道。我且将这道菜做出来,由在座各位评定,如若认可,掌柜的免我这顿饭钱如何?”
周围的食客也都好奇的围过来,掌柜见此拍板:“好!姑娘若是能得到多数认可,不说免了这顿,就是免半年也不在话下!”
“痛快!”崔祁玉拍桌而起,被引着进了后厨。
一盏茶的功夫,崔祁玉将一小盘糕点放在中央。周围人都围观了过来,只见这糕点只有指头大小长方体,周身覆着糯米,中央点缀着一颗红豆,乍一看其貌不扬。
掌柜的发笑,以为能做出什么皇家御膳,摆摆手道:“姑娘莫不是开老朽玩笑?”
崔祁玉诶了一句,语调轻拐:“不试试怎么知道?”说着弯腰向那掌柜递了筷子。
掌柜半信半疑夹起一小块放入口中,一口下去枣泥的甘甜被外皮糯米中和,甜而不腻,却不足已让人惊艳。正想放下筷子,口中却炸开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气。
真是奇了,遂又丢了一块进嘴。周围人见状纷纷动筷,一时间好评声不绝于耳。
掌柜的放下筷子,抚鬓一笑:“这场赌注算你赢!不知这配方姑娘能否卖出,价格好商量。”
崔祁玉咧嘴一笑:“自然可以。”随即比出三个手指头:“三十两。”
“成交!阿平拿银子来。”
崔祁玉留了配方,将鼓囊囊的银子揣在怀里,瞧着对面合不拢嘴的穗冬笑道:“愣着干什么,快吃啊!”
主仆二人吃饱喝足在石阶上歇脚,穗冬还有些恍然:“姑娘何时学会的做菜?”
崔祁玉舒服的眯起眼睛身子向后仰,像只慵懒猫儿:“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她又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至少未来半年你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你们?”穗冬不解:“还有谁?”
崔祁玉神秘一笑:“秘密。”
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崔祁玉躺在梨花雕木的拔步床上盯着房梁发呆,门外有婢子飒飒的扫雪声。
她无暇欣赏古代上京的绝美雪景,她翻了个身麻木的思考这是第几次来这个鬼地方。
脑中又响起期期艾艾的声音。
【又失败了,到底是哪出问题了,到底是哪...】
她叹了口气翻来覆去也抹不掉脑中的声音,于是一个鲤鱼打挺怒吼:“闭嘴!”
门外婢子扫雪声戛然而起,转而窃窃私语:“玉姑娘果然是得了失心疯。”
“可不是,昨儿还那副柔心弱骨的样,今日就这般暴躁无常。”
“也是可怜,年少的那场祸事后整个人变得木讷呆笨,如今又疯了。”
小丫鬟咂舌。
崔祁玉又朝外头大吼一声,如投石惊鸟。门外的婢子互相使了使眼色,一哄而散。
不同于初到时对于穿越的新鲜感,第八次来这个地方,崔祁玉已经做到了面不改色,甚至一丝麻木。
外面没了动静,崔祁玉翻身下床,趿拉着鞋子,披头散发推开房门,大雪扑面而来卷走屋内一半暖意。
风雪钻进脖颈,她立在连廊下,似是要用风雪浇凉心中怒火,平息半刻后身心俱疲问:“第八次了,姑奶奶你到底想怎样。”
半息过后,脑中响起蚊吶。
【不好意思。】
是的,没错。
穿越八次就算了,随时随地哪怕还在蹲茅厕的时候穿也忍了,但是穿过来还要和原主人共用一个身体。
真是世俗罕见!
崔祁玉扯着嘴角冷笑:穿不起就别穿,穷酸。
她住的厢房位于整个崔府西北角,位置偏僻,需过了三进门方能到达。平时除了伺候的小婢子外便鲜有人至,若是此时有人经过瞧见她这副打扮和自言自语的样子,怕是要坐实了崔府大姑娘得了疯魔病的谣言。
她突然有点可怜这副身子的原主人,便也原谅了她在脑中的絮絮叨叨。
“姑娘身子骨不好,仔细别受了风寒。”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扎着丫鬟头,将手中的狐皮披风仔细盖在她身上。
披风颜色有些旧了,大小也不合适。寻着原主的记忆,这还是原主生母在世时添置的。崔夫人已经去世五年,期间这位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大姑娘竟没再新添一件衣裳。
崔祁玉拢了拢,面色柔和了些许。小丫鬟名唤穗冬,崔祁玉院子里拢共就三个丫鬟,数她最贴心。
不等穗冬张口,院门口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声咒骂。
“门口的雪也不扫,摔死老身了!”
这破锣嗓子一听就是大夫人院里的张嬷嬷。说起来也算是老相识,她来这八次,五次都遇上这个张嬷嬷来找麻烦。
弯柳细眉,吊梢小眼,面相看上去就是不好相与的。
穗冬道:“姑娘快些进去躲躲。”
崔祁玉抬手拦了一下,未战先退可不是她的作风,紧紧披风便迎了上去:“张嬷嬷倒是稀客。”
来者迟疑片刻,上次这小妮子就是这副做派,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撞邪了,倒是跟往常不太一样。
不过这次她确实不是来找麻烦的,清了清嗓子道:“杜公子下了拜帖,邀姑娘七日后参加胡苏河游船。”
中书令家的独子杜云若?
脑中响起羞答答的声音。
【是云若哥哥。】
崔祁玉有些戏谑:“几日不见你倒是与那杜公子相好上了?”
这话一出当即反应过来身旁还有两人,穗冬颇有些担忧:“姑娘…这是在同谁说话?”
张嬷嬷也是满脸惊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玉娘是真疯了。
也不听解释,张嬷嬷喜笑颜开:“帖子大夫人替姑娘接了,姑娘就好生准备罢。”说完也顾不上雪地路滑,领着随行的小丫鬟忙不迭拐进了大夫人院里。
张嬷嬷小跑着进了主屋,屋子炭火足,炉子上咕嘟着清茶,大夫人冯柳倚在太师椅上,素手拈起茶杯,刮了刮茶沫。
“夫人!”
“张嬷嬷如何?”说话人迎上来扯着来人的布衫,是府里的二小姐崔衔。
啪——
大夫人将手中的茶盏磕在了桌子上,崔衔自知失态,便退后半步立在大夫人身侧。
如今崔衔已经及笄,是该相看夫家的年纪。崔家在上京算不得大户人家,崔老爷在朝中不过八品芝麻官。
上京的适龄公子里数中书令家的小儿子杜云若最为优秀,可偏生这杜云若近日与玉娘走的近,若不是如此,崔家都快忘了府里还养着这号闲人了。
“回夫人,老身刚从大姑娘那回来,确是疯了,我瞧着似是有了癔症在自言自语。”张嬷嬷讲的眉飞色舞。
“当真?”冯柳掀了眼皮,看不出喜怒。
“千真万确!翠屏彩娟都瞧见了!”
身后两个小丫鬟连连称是。
“如此一来最好,游船时玉娘出糗,便能衬得衔儿愈发知书达礼了。”说着轻拍女儿纤手,若是自己女儿能攀上杜家这门亲事,她可谓是扬眉吐气,想着也露了笑意。
崔祁玉这边躺在床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昏昏沉沉问道:“我说,你们崔府不给人吃饭的吗?”
【平日里是有的,今天恐怕送饭的丫鬟忘记了。】
崔祁玉:“……”
“那你有没有私房钱什么的?好歹去外面买点也成。”崔祁玉问。
【我没有月例。】
“小姐做到你这份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崔祁玉双手枕于后脑,兴叹一句。
【本来也不是什么小姐。】
丢下这么一句话,任人怎么问,也不搭腔了。
自觉无趣,崔祁玉心中盘算着:无论如何明天也要出门搞点银子。
金乌从山东头爬上来,院子里公鸡打了早鸣,崔祁玉是被饿醒的,唤穗冬梳洗打扮一番后拉人就上了街。
今日天气暖,雪已经化了一大半,各家各户门口还有年关时贴的对联,街边热腾腾的包子铺,冒着茶香的茶肆,吆喝的冰糖葫芦小贩和扎着羊角小辫满街跑的胖小子。
当真热闹至极。
沿着小街往前走,踏过青石板的小桥,狭窄的道路尽头有百阶石梯,石梯上赫然耸入一高大木楼,大门口牌匾上鎏金四个大字。
“天宝饭庄。”崔祁玉喃喃,随后赞叹一句:“好生气派。”
“这可是上京首富沈家的产业,自然气派了,据说里面的厨子舞娘都是顶好的。”穗冬道。
崔祁玉定定看了一会,笑意炸开,三步并做两步迈着石阶:“走!进去看看!”
“姑娘!”穗冬小跑着追上去:“我们哪有银子啊!”
饭庄门被自外推开,领头的人身着豆青棉裙,墨发麻花编在身后,耳边别着方才在外头折的山茶花。后头跟着个丫鬟模样的小丫头。
领头那位虽面容姣好,可看上去实在不像什么富贵人家,掌柜的瞥了一眼便没做理会。
崔祁玉来到长柜前叩了叩,掌柜的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头也没抬应和着:“客官来点儿什么?”
崔祁玉笑答:“招牌菜通通上来。”
穗冬略微担忧,他们主仆二人出来可一个子儿没揣:“姑娘……”
掌柜的听罢终于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引着二人来到靠窗的小桌:“客官稍等。”
崔祁玉颔首,须臾片刻有店小二端着菜上来。
“这一道是我们店招牌辣鱼羹,由江北新鲜运来的小银鱼大火熬制而成。”
“这一道五味烘焙鸡,配料有鹿茸,燕窝,枸杞,灵芝,银耳。不光美味更有补气健体之效。”
“还有这一杯金地茶,冰冰凉凉入口香醇,本店好评百分百!”
那店小二炮弹似的一刻不停,崔祁玉拿筷子挑了一口,随即放下。
店小二疑惑:“可是不合客官胃口?”
崔祁玉摇头:“贵店的招牌自是无可挑剔,不过小女这有一道更好的绝不输这三道。我且将这道菜做出来,由在座各位评定,如若认可,掌柜的免我这顿饭钱如何?”
周围的食客也都好奇的围过来,掌柜见此拍板:“好!姑娘若是能得到多数认可,不说免了这顿,就是免半年也不在话下!”
“痛快!”崔祁玉拍桌而起,被引着进了后厨。
一盏茶的功夫,崔祁玉将一小盘糕点放在中央。周围人都围观了过来,只见这糕点只有指头大小长方体,周身覆着糯米,中央点缀着一颗红豆,乍一看其貌不扬。
掌柜的发笑,以为能做出什么皇家御膳,摆摆手道:“姑娘莫不是开老朽玩笑?”
崔祁玉诶了一句,语调轻拐:“不试试怎么知道?”说着弯腰向那掌柜递了筷子。
掌柜半信半疑夹起一小块放入口中,一口下去枣泥的甘甜被外皮糯米中和,甜而不腻,却不足已让人惊艳。正想放下筷子,口中却炸开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气。
真是奇了,遂又丢了一块进嘴。周围人见状纷纷动筷,一时间好评声不绝于耳。
掌柜的放下筷子,抚鬓一笑:“这场赌注算你赢!不知这配方姑娘能否卖出,价格好商量。”
崔祁玉咧嘴一笑:“自然可以。”随即比出三个手指头:“三十两。”
“成交!阿平拿银子来。”
崔祁玉留了配方,将鼓囊囊的银子揣在怀里,瞧着对面合不拢嘴的穗冬笑道:“愣着干什么,快吃啊!”
主仆二人吃饱喝足在石阶上歇脚,穗冬还有些恍然:“姑娘何时学会的做菜?”
崔祁玉舒服的眯起眼睛身子向后仰,像只慵懒猫儿:“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她又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至少未来半年你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你们?”穗冬不解:“还有谁?”
崔祁玉神秘一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