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苑初见
“参见陛下!”守在竹苑门口的侍从见有马车行来,方看到打头的长安,便已纷纷跪了一地。
车上下来的青年一袭深紫色如意云龙纹常服,剑眉星目,神明爽俊,双眸深邃湛然,宛如极北之地的寒星,教人望而生畏。
楚恒泽,建元帝第三子,北宸史上最年轻的君主,年少善战,机敏睿智,弱冠之年便将三国拢归北宸。
他在竹苑门口停下脚步,微微皱了皱眉。
此时尚未至黄昏,但天色阴的沉黑,隐隐已开始落雨,四下一片清寂,唯有一只落单鸿雁于在秋霖脉脉中盘桓着嗷嗷啼鸣。
竹苑,顾名思义,千百竿翠竹遮映着里面的数楹修舍,工匠们又引来运河的水在此汇成一道小溪,盘旋竹下,自曲折游廊间涓涓而流,若非北地风清气朗,身处其中,竟仿若置身南国水乡一般。
从前竹苑是北宸皇帝在京郊的行宫,如今却被楚恒泽钦点专用来招待燕国和亲而来的昭慧公主。
竹苑里面,一道人影在仆从中静静站着。恍惚间,楚恒泽竟又想起了苏婉,彼时,她站在雪地,目光熠熠,唱舞于敞亮的雪中微笑莞尔,然后从此殊途……
当年中毒后遗留的头痛一下一下敲打着楚恒泽的神经,仿若不断提醒着他那不可挽回的曾经。
“陛下没事吧?”长安看楚恒泽轻轻按压着眉心,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他在王府时便跟着楚恒泽,知道这人在阴雨天气容易引发旧疾。
“无碍。”
“那……陛下可要进去?”
这位燕国公主住进竹苑也有了些时日,长安倒是经常陪着楚恒泽过来,但楚恒泽却从不教人通传,他也不进去,只在门口看一会便走,以至于长安也揣测不出楚恒泽在这个天气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
“魏将军来报,燕国近来颇不安分,不仅无端滋扰北宸边境百姓,更有燕籍人氏联名上书为昭慧公主请位……陛下若是不进去,不若便让臣去请燕国公主出来?”
看人不说话,长安忖度着他的心思试探着给了个建议,却见楚恒泽直接绕过门前的侍从,向里面走去。
等长安回过神举着伞跟上来时,楚恒泽已在那位燕国公主面前站定。
“这个天气,公主愿意于此听雨竹,也是好兴致。”
仿佛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一时竹苑中传来各种见礼之声引得那位燕国公主朝着声音的来处看去,一双失神的眸子瞬间恢复了清澈,眼波流转间仿佛一泓清泉缓缓流动,比落在衣襟上的雨珠更加清亮。
“燕国公主玉琬见过北宸帝君。”
那位自称玉琬的人看起来年岁不大,声如出谷黄莺,肤色白皙似玉,眉眼出尘脱俗,雨幕中,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
楚恒泽一怔。
他并不是第一次见玉琬,甚至便是因为玉琬与记忆中的那个人的点滴相似,他才授意使臣提出燕北永结秦晋之好以巩固盟约来胁迫燕王割爱。但此时的玉琬看起来哀伤、淡漠、自若,这些不曾在苏婉身上出现过的情绪却让楚恒泽有些移不开眼睛——遗世独立,少顷,他的脑子里缓缓浮现出了这样一个词。
“玉琬一介异族孤女,居于行馆,实在无事可做,只能站在这里听雨,并无兴致更担不起帝君颇好之誉。”
沉默的气氛持续了片刻,玉琬看他不说话,逐渐从方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只当楚恒泽有意折辱,索性先开口回了他的话,虽然话里听起来并无几分情绪。
“况且帝君坐拥后宫三千,如今能在这个天气前来此处,足见玉琬兴致不及帝君万一。”
“异族孤女啊……”楚恒泽毫不在意地点了点头,轻念了句她话里的用词,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你若真是孤女,也就好办了。”
玉琬愣了一瞬,不解地看向他。
“这上面的人都是为了他们的燕国公主求个位分。”
楚恒泽接过长安手中的名册递到玉琬面前,好整以暇的盯着面前之人的神色。
“朕原也想着该以何位分将公主迎入后宫,但体谅公主初来乍到,不想过早拘着公主,这才让公主在外熟悉熟悉北宸生活。没想到就耽搁了这么几天,竟引得燕籍人氏为你联名请愿,你父王还趁机派兵滋扰北宸边境,你自己说说,对你这样的异族孤女,朕难道不该有这好兴致吗?”
玉琬伸手接过名册翻了两页,秀气的娥眉紧皱成一团。她尚记得辞别燕国时父王叮嘱,国难初解,父王怎会如此草率公然进犯北宸?更何况如今无意于火上浇油,除了让自己处境更加为难以外,别无裨益。她想了片刻,垂首回道:
“玉琬前来北宸,意在和亲,长居行馆……”抬头正对上楚恒泽戏谑的目光,玉琬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确有不妥之处”。
平心而论,若非为解燕国之困,玉琬其实更愿意在行馆呆着,最起码能离这位北宸皇帝远一点,玉琬暗暗想着,到嘴里却已是另一番说辞。
“但父王将玉琬送至北宸,是为表燕国自此臣服之意,又怎会做出派人滋扰边城之事?至于请愿,帝君乃万乘之尊,天下之主,又何须同那些平民百姓一般见识呢?”
楚恒泽听着玉琬轻巧应答,虽是温声细语,却并非一味俯低做小,话中的自矜与不经意间表露的柔弱,倒让人无端兴起怜惜之意。
“天下之主?没想到公主还未嫁到北宸,心却是向着朕呢。”
他突然上前一步,伸手轻轻勾起玉琬精巧的下颔,玉琬下意识地向后躲,却被人一把揽住腰身,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
玉琬瞬间屏住了呼吸,大脑一片空白,任由属于楚恒泽的的气息在面前蔓延,然后愈演愈烈,她抬起头,眼前却只有楚恒泽炽热的目光。
“但话说回来,他们也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公主你的母族,朕还是会照看一二的,公主说是么?”
“不是……”
“不是?”
不是刻意安排的母族,玉琬想要分辨,楚恒泽却并不给人机会,往前凑的更近了一些,直到与人额头相抵,唇边溢出淡淡的笑意。
“那公主觉得什么位分适合你呢?这个问题可是困扰朕多日了。”
玉琬又是一颤,心突然漏跳了半拍,面前之人的呼吸喷洒在脸上,烧的她从鼻尖到耳朵尽数染上了红霞。
他在说什么?
母族?
位分?
玉琬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该看向何处,直到她从楚恒泽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兴味,才终于找回了一丝神思。
“唔……”玉琬被蛇咬了似的不管不顾地往后一退,幸而楚恒泽反应及时,搂紧了她不盈一握的腰肢才不至于让人当场滑倒,却使得两人紧紧贴在了一起。
跪了一地的宫人显然没人敢抬头来看,长安更是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垂首在一旁侍立着,但玉琬仍觉如坐针毡。
楚恒泽的话听起来温柔暧昧,却无不拿捏着燕国,更要命的是,她根本就没准备好与人如此亲近。不自在地推了推面前的人,“玉琬适才已说实乃诚心而来,帝君如何安排都有帝君的道理,位分如何,合适与否,玉琬听命便是。何况今时今日,还有任何玉琬说不的权利吗?”
“听起来,公主有些委屈啊,怎么会没有说不的权利呢?”楚恒泽耸了耸肩,好心地将玉琬散落的碎发替她抿在耳后,顺势加紧了手臂的力道,轻轻贴在她的耳畔,语调缱绻。
“这个不,是不想入朕后宫么?”
玉琬面上火烧一般,垂在身侧的手攥紧了袖口,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愤懑——楚恒泽明知故问,她却必须忍辱吞声。
半晌,她叹了口气,终于放弃将人推开的念头,压抑着心中的情绪,抬头看向楚恒泽:
“玉琬不敢,帝君手持我燕国千万百姓生死之权,玉琬怎敢有此想法?是玉琬该求帝君高抬贵手,放过无辜的燕国百姓。”
楚恒泽看着她的眼睛,与她目光纠缠,他看得出玉琬此刻的不知所措,但仍旧听着她一字一句的说道:
“玉琬为和亲而来,帝君将玉琬安置于此,玉琬不敢言怨;帝君将玉琬安置于后宫,玉琬亦不敢委屈。帝君想要做什么,大可直接吩咐,不必如此转弯抹角,若帝君当真在意玉琬的想法,又怎会迟至今日才来此地?”
深秋的雨越下越大,落在竹梢上淅淅沥沥,因着楚恒泽进门后便让人撤了伞,故而两人皆置身雨中,长安本硬着头皮想要上前,却被楚恒泽冷眼一瞟,吓得拿着伞退了回去。
楚恒泽眯着眼睛将玉琬打量了片刻,雨水从她纤长的睫毛上滑落,随着她说话,不只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紧张,身形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
楚恒泽伸手抚上她的脸颊,冷不丁地开口:“当初你若知有此一日,可还会来营议和?”
玉琬本能的瑟缩了一下,却自嘲般笑了笑,道:“家国天下,若无国又何以言家?玉琬是燕国公主,若能以一己荣辱解家国之围,让燕国百姓重得太平,纵然是死又何妨?”
“死?没想到我北宸在公主眼里竟是如龙潭虎穴般存在。”
楚恒泽心情莫名大好,似抓住了只故作镇定的小猫,而且还是极为漂亮的那种。
“既如此,那公主便在这行馆多住几日吧,待朕整治了边陲再迎公主入宫可好?”
“你!”玉琬最后一根名为隐忍的弦终于在忽冷忽热的感觉中崩断,她急促的呼吸着,原本滚烫的面颊已然失了血色,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真想不到,堂堂北宸国君也不过只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
玉琬的身形在雨中抖得愈发厉害,虽说战败和亲,但到底是一国公主,何曾受过这般戏弄,终究还被人一番话气的失去了理智:“楚恒泽,若你早便打定主意,不肯履行联姻之盟,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不如一刀杀了我,也算是大丈夫所为!”
院中众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更何况这位定安帝喜怒无常之名远播,登基以来杀伐果断,骤然被人直呼名讳,宫人们早已是惊呼一声垂首跪地,瑟瑟发抖不敢抬头,只求这位燕国公主不要真的惹恼了这位阴晴不定的君主,殃及池鱼才好。
楚恒泽倒是没料到玉琬情绪会有这么大的起伏,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带着无处宣泄的怒火紧盯着自己,竟连羞怯也忘了,宛如一只被逼急了的小猫伸爪欲挠,却连站立都显得不稳。
玉琬死死咬着嘴唇,她知道此刻应以大局为重,也知道不能公然挑衅这位北宸君主,但家国被毁,沦为人质,她都不曾有过怒火,如今却被人轻而易举的勾了起来。
沉默持续了良久。
就在玉琬以为楚恒泽要盛怒的时候,楚恒泽却忽然笑出声来。
看着玉琬再次踉跄了一下,感觉到玉琬全身上下冰凉的似失去了温度,楚恒泽伸手贴了一下她的额头,意料之中的滚烫,拿过她手中攥着的名册往长安手里一扔。
“回宫。”
楚恒泽弯腰将人稳稳抱在怀里,又解下披风裹在人身上,玉琬努力睁大眼睛,想要分辨此刻眼前骤变的局势,却只看见楚恒泽探过头来,半梦半醒间,感觉那人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耳畔。
“琬儿,你既把北宸当成龙潭虎穴,那朕怎能不将你送去更有趣的地方呢?”
车上下来的青年一袭深紫色如意云龙纹常服,剑眉星目,神明爽俊,双眸深邃湛然,宛如极北之地的寒星,教人望而生畏。
楚恒泽,建元帝第三子,北宸史上最年轻的君主,年少善战,机敏睿智,弱冠之年便将三国拢归北宸。
他在竹苑门口停下脚步,微微皱了皱眉。
此时尚未至黄昏,但天色阴的沉黑,隐隐已开始落雨,四下一片清寂,唯有一只落单鸿雁于在秋霖脉脉中盘桓着嗷嗷啼鸣。
竹苑,顾名思义,千百竿翠竹遮映着里面的数楹修舍,工匠们又引来运河的水在此汇成一道小溪,盘旋竹下,自曲折游廊间涓涓而流,若非北地风清气朗,身处其中,竟仿若置身南国水乡一般。
从前竹苑是北宸皇帝在京郊的行宫,如今却被楚恒泽钦点专用来招待燕国和亲而来的昭慧公主。
竹苑里面,一道人影在仆从中静静站着。恍惚间,楚恒泽竟又想起了苏婉,彼时,她站在雪地,目光熠熠,唱舞于敞亮的雪中微笑莞尔,然后从此殊途……
当年中毒后遗留的头痛一下一下敲打着楚恒泽的神经,仿若不断提醒着他那不可挽回的曾经。
“陛下没事吧?”长安看楚恒泽轻轻按压着眉心,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他在王府时便跟着楚恒泽,知道这人在阴雨天气容易引发旧疾。
“无碍。”
“那……陛下可要进去?”
这位燕国公主住进竹苑也有了些时日,长安倒是经常陪着楚恒泽过来,但楚恒泽却从不教人通传,他也不进去,只在门口看一会便走,以至于长安也揣测不出楚恒泽在这个天气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
“魏将军来报,燕国近来颇不安分,不仅无端滋扰北宸边境百姓,更有燕籍人氏联名上书为昭慧公主请位……陛下若是不进去,不若便让臣去请燕国公主出来?”
看人不说话,长安忖度着他的心思试探着给了个建议,却见楚恒泽直接绕过门前的侍从,向里面走去。
等长安回过神举着伞跟上来时,楚恒泽已在那位燕国公主面前站定。
“这个天气,公主愿意于此听雨竹,也是好兴致。”
仿佛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一时竹苑中传来各种见礼之声引得那位燕国公主朝着声音的来处看去,一双失神的眸子瞬间恢复了清澈,眼波流转间仿佛一泓清泉缓缓流动,比落在衣襟上的雨珠更加清亮。
“燕国公主玉琬见过北宸帝君。”
那位自称玉琬的人看起来年岁不大,声如出谷黄莺,肤色白皙似玉,眉眼出尘脱俗,雨幕中,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
楚恒泽一怔。
他并不是第一次见玉琬,甚至便是因为玉琬与记忆中的那个人的点滴相似,他才授意使臣提出燕北永结秦晋之好以巩固盟约来胁迫燕王割爱。但此时的玉琬看起来哀伤、淡漠、自若,这些不曾在苏婉身上出现过的情绪却让楚恒泽有些移不开眼睛——遗世独立,少顷,他的脑子里缓缓浮现出了这样一个词。
“玉琬一介异族孤女,居于行馆,实在无事可做,只能站在这里听雨,并无兴致更担不起帝君颇好之誉。”
沉默的气氛持续了片刻,玉琬看他不说话,逐渐从方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只当楚恒泽有意折辱,索性先开口回了他的话,虽然话里听起来并无几分情绪。
“况且帝君坐拥后宫三千,如今能在这个天气前来此处,足见玉琬兴致不及帝君万一。”
“异族孤女啊……”楚恒泽毫不在意地点了点头,轻念了句她话里的用词,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你若真是孤女,也就好办了。”
玉琬愣了一瞬,不解地看向他。
“这上面的人都是为了他们的燕国公主求个位分。”
楚恒泽接过长安手中的名册递到玉琬面前,好整以暇的盯着面前之人的神色。
“朕原也想着该以何位分将公主迎入后宫,但体谅公主初来乍到,不想过早拘着公主,这才让公主在外熟悉熟悉北宸生活。没想到就耽搁了这么几天,竟引得燕籍人氏为你联名请愿,你父王还趁机派兵滋扰北宸边境,你自己说说,对你这样的异族孤女,朕难道不该有这好兴致吗?”
玉琬伸手接过名册翻了两页,秀气的娥眉紧皱成一团。她尚记得辞别燕国时父王叮嘱,国难初解,父王怎会如此草率公然进犯北宸?更何况如今无意于火上浇油,除了让自己处境更加为难以外,别无裨益。她想了片刻,垂首回道:
“玉琬前来北宸,意在和亲,长居行馆……”抬头正对上楚恒泽戏谑的目光,玉琬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确有不妥之处”。
平心而论,若非为解燕国之困,玉琬其实更愿意在行馆呆着,最起码能离这位北宸皇帝远一点,玉琬暗暗想着,到嘴里却已是另一番说辞。
“但父王将玉琬送至北宸,是为表燕国自此臣服之意,又怎会做出派人滋扰边城之事?至于请愿,帝君乃万乘之尊,天下之主,又何须同那些平民百姓一般见识呢?”
楚恒泽听着玉琬轻巧应答,虽是温声细语,却并非一味俯低做小,话中的自矜与不经意间表露的柔弱,倒让人无端兴起怜惜之意。
“天下之主?没想到公主还未嫁到北宸,心却是向着朕呢。”
他突然上前一步,伸手轻轻勾起玉琬精巧的下颔,玉琬下意识地向后躲,却被人一把揽住腰身,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
玉琬瞬间屏住了呼吸,大脑一片空白,任由属于楚恒泽的的气息在面前蔓延,然后愈演愈烈,她抬起头,眼前却只有楚恒泽炽热的目光。
“但话说回来,他们也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公主你的母族,朕还是会照看一二的,公主说是么?”
“不是……”
“不是?”
不是刻意安排的母族,玉琬想要分辨,楚恒泽却并不给人机会,往前凑的更近了一些,直到与人额头相抵,唇边溢出淡淡的笑意。
“那公主觉得什么位分适合你呢?这个问题可是困扰朕多日了。”
玉琬又是一颤,心突然漏跳了半拍,面前之人的呼吸喷洒在脸上,烧的她从鼻尖到耳朵尽数染上了红霞。
他在说什么?
母族?
位分?
玉琬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该看向何处,直到她从楚恒泽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兴味,才终于找回了一丝神思。
“唔……”玉琬被蛇咬了似的不管不顾地往后一退,幸而楚恒泽反应及时,搂紧了她不盈一握的腰肢才不至于让人当场滑倒,却使得两人紧紧贴在了一起。
跪了一地的宫人显然没人敢抬头来看,长安更是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垂首在一旁侍立着,但玉琬仍觉如坐针毡。
楚恒泽的话听起来温柔暧昧,却无不拿捏着燕国,更要命的是,她根本就没准备好与人如此亲近。不自在地推了推面前的人,“玉琬适才已说实乃诚心而来,帝君如何安排都有帝君的道理,位分如何,合适与否,玉琬听命便是。何况今时今日,还有任何玉琬说不的权利吗?”
“听起来,公主有些委屈啊,怎么会没有说不的权利呢?”楚恒泽耸了耸肩,好心地将玉琬散落的碎发替她抿在耳后,顺势加紧了手臂的力道,轻轻贴在她的耳畔,语调缱绻。
“这个不,是不想入朕后宫么?”
玉琬面上火烧一般,垂在身侧的手攥紧了袖口,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愤懑——楚恒泽明知故问,她却必须忍辱吞声。
半晌,她叹了口气,终于放弃将人推开的念头,压抑着心中的情绪,抬头看向楚恒泽:
“玉琬不敢,帝君手持我燕国千万百姓生死之权,玉琬怎敢有此想法?是玉琬该求帝君高抬贵手,放过无辜的燕国百姓。”
楚恒泽看着她的眼睛,与她目光纠缠,他看得出玉琬此刻的不知所措,但仍旧听着她一字一句的说道:
“玉琬为和亲而来,帝君将玉琬安置于此,玉琬不敢言怨;帝君将玉琬安置于后宫,玉琬亦不敢委屈。帝君想要做什么,大可直接吩咐,不必如此转弯抹角,若帝君当真在意玉琬的想法,又怎会迟至今日才来此地?”
深秋的雨越下越大,落在竹梢上淅淅沥沥,因着楚恒泽进门后便让人撤了伞,故而两人皆置身雨中,长安本硬着头皮想要上前,却被楚恒泽冷眼一瞟,吓得拿着伞退了回去。
楚恒泽眯着眼睛将玉琬打量了片刻,雨水从她纤长的睫毛上滑落,随着她说话,不只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紧张,身形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
楚恒泽伸手抚上她的脸颊,冷不丁地开口:“当初你若知有此一日,可还会来营议和?”
玉琬本能的瑟缩了一下,却自嘲般笑了笑,道:“家国天下,若无国又何以言家?玉琬是燕国公主,若能以一己荣辱解家国之围,让燕国百姓重得太平,纵然是死又何妨?”
“死?没想到我北宸在公主眼里竟是如龙潭虎穴般存在。”
楚恒泽心情莫名大好,似抓住了只故作镇定的小猫,而且还是极为漂亮的那种。
“既如此,那公主便在这行馆多住几日吧,待朕整治了边陲再迎公主入宫可好?”
“你!”玉琬最后一根名为隐忍的弦终于在忽冷忽热的感觉中崩断,她急促的呼吸着,原本滚烫的面颊已然失了血色,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真想不到,堂堂北宸国君也不过只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
玉琬的身形在雨中抖得愈发厉害,虽说战败和亲,但到底是一国公主,何曾受过这般戏弄,终究还被人一番话气的失去了理智:“楚恒泽,若你早便打定主意,不肯履行联姻之盟,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不如一刀杀了我,也算是大丈夫所为!”
院中众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更何况这位定安帝喜怒无常之名远播,登基以来杀伐果断,骤然被人直呼名讳,宫人们早已是惊呼一声垂首跪地,瑟瑟发抖不敢抬头,只求这位燕国公主不要真的惹恼了这位阴晴不定的君主,殃及池鱼才好。
楚恒泽倒是没料到玉琬情绪会有这么大的起伏,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带着无处宣泄的怒火紧盯着自己,竟连羞怯也忘了,宛如一只被逼急了的小猫伸爪欲挠,却连站立都显得不稳。
玉琬死死咬着嘴唇,她知道此刻应以大局为重,也知道不能公然挑衅这位北宸君主,但家国被毁,沦为人质,她都不曾有过怒火,如今却被人轻而易举的勾了起来。
沉默持续了良久。
就在玉琬以为楚恒泽要盛怒的时候,楚恒泽却忽然笑出声来。
看着玉琬再次踉跄了一下,感觉到玉琬全身上下冰凉的似失去了温度,楚恒泽伸手贴了一下她的额头,意料之中的滚烫,拿过她手中攥着的名册往长安手里一扔。
“回宫。”
楚恒泽弯腰将人稳稳抱在怀里,又解下披风裹在人身上,玉琬努力睁大眼睛,想要分辨此刻眼前骤变的局势,却只看见楚恒泽探过头来,半梦半醒间,感觉那人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耳畔。
“琬儿,你既把北宸当成龙潭虎穴,那朕怎能不将你送去更有趣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