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我死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冷箭射出,正中她耳边的毛毯。
那支箭,只差几寸,便可射中她的头颅。
是谁这样恶毒?
知简迅速起身,也立即反应过来,这箭并非为刺杀楚裴竹而来,而是冲着她来的。
来不及多想,知简瞥见刺客黑影,眼见他几欲离开。
知简迅疾便破窗而出,与那刺客缠斗起来。
“知简,小心。”楚裴竹很快也跟了出来,举起□□,提醒她道。
他们多年来早已练就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知简猜到他想做什么。
知简随即闪身,楚裴竹则在恰当时刻便已朝刺客方向发动箭弩,射出一箭。
可怎料那刺客机敏异常,迅疾转身,躲开暗箭。
不过他到底在电光火石间反应不及,被知简抓到一丝破绽,挥刀割伤了他的手。
伤口分明很深,可刺客忍耐力惊人,只是闷哼一声,随后便像没事人一般,同知简继续打斗起来。
知简余光瞥见,楚裴竹大抵是她占不了上风,也挥剑朝两人赶来。
那刺客就是冲着知简来的,招招式式都是杀招,而知简心存保他一条命查问的心思,下手便不够狠,很快便被刺客钻了空子。
也就是眨眼间的功夫,知简一直听声辨位,察觉到楚裴竹已然出现在自己身后,而刺客正朝自己的方向射出暗箭。
于是她佯作不知一般转身避开,那暗箭便顺着她的心意,直射入楚裴竹腰间。
刺客显然没想到会造成如此后果,也是一惊,当下连知简的袭击都忘却防御。
知简面上难以察觉的微笑转瞬即逝,她三下五除二擒拿住刺客,抵着他的脖颈诘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刺杀殿下?”
见他不答,知简一把扯下他脸上面罩,捏紧下颌,硬逼着他张嘴,随口从他嘴里硬生生拽出用鱼线吊着的毒囊。
“你还不说?”知简抽刀,直接刺入他的裆部。
不想刺客开始无甚反应,后来知简扎进他的腹部才忽然剧烈抽动起来,可他像是咬死了不松口,任凭知简如何折磨也不肯说话。
直至最后抽动了几下,他“哇”地吐出一大口混着白沫的鲜血。
“不对,中毒了,什么时候?”知简感到异常,搜查他身体上下,果然看到他手心已然深深刺入一根毒刺。
“该死的东西,不中用了。”知简恨恨起身,才忽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迅速转过身。
楚裴竹早已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知简晃了晃他,又探过鼻息,暗叹一句:“糟了,中毒了。”
她心知不妙,没多想,便命人传唤了太医。
太子中毒,是事非同小可,也很快便惊动了陛下。
而知简也没想到,她下意识的举措,会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有御前大太监介入,刺客一事很快便查清楚。
说是太子多年前在京郊射猎之时,眼见一猎户家的农妇踩进陷阱而不救,农妇死后,此事被其丈夫所知,因而其丈夫宁可入宫做太监,多年蛰伏,是才伺机暗杀太子。
这正印证了知简扎他裆部时,为何毫无反应。
不过知简是在被拖入掖庭后,才听说这些的。
是的,上一世的悲剧再度重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太子本人。
此案由御前太监负责,他说着什么秉公办理,便将有此事相干之人一应送入掖庭。
而知简与此事关系甚密,自然是首当其冲。
知简抬头,张望四周,便知道自己又被拉入了熟悉的刑房。除却没关进地牢,好像和上一世,也没什么分别。
连动刑的人都是从前那一批,为首的是个姓张的老嬷嬷。
张嬷嬷掐住她的脸,手攥一枚铁钉般粗细的绣花针,在她面前比划着,口中威慑道:“姑娘,我劝你若是有份参与谋害太子,还是尽早招了吧。”
知简惊得圆瞪一双眼睛,双眼聚焦在针上,愣愣说道:“这怎么比上辈子的针还粗啊。”
张嬷嬷得意笑道:“这绣花针,就要这粗细才好呢,太粗,一下扎不进去,太细,扎下去便短了些感觉,非得要这粗细才能扎出十指连心的痛啊。”
那张嬷嬷一听不是自己想要的话,反手便抄起知简的手,嚷道:“姑娘不听话,不肯招,这银针能叫姑娘听话,把该说的都吐露出来喽。”
“啊——”银针还没扎进手里,知简便大叫着挣扎起来,到底是习武之人,还真被她挣脱开了。
当下,张嬷嬷与知简相望,两人都有些窘迫。
不过张嬷嬷很快便反应过来,又转头吩咐道:“多派几个人来,这黄毛丫头不听话,我们老一辈的,得教她听话喽。”
“等一下,等一下——”知简大喊起来,随后紧紧抓着张嬷嬷衣摆道:“张嬷嬷,我知道你儿子在哪?”
张嬷嬷一愣,问道:“你知道我是何处生人么,胡编乱造什么?”
“我真知道,景元三十六年,那时候您可还没进宫,您与那王家的穷书生私定终身,偷偷养了娃娃,结果那没良心的书生,一考上秀才便不要您了,还偏偏把您的娃娃丢在京郊,这么多年都不曾寻见。”知简小声说着,偷着眼望了旁边的吴嬷嬷一眼。
重生一遭,她可不是毫无准备。
未免自己落入牢中后再受严刑拷打,知简花光积蓄,收买了吴嬷嬷,作为张嬷嬷的十年老友,吴嬷嬷也将她的旧事透了底。
吴嬷嬷说,张嬷嬷无儿无女,视银钱为身外之物,只在意多年前失去的那个孩子。
果然,张嬷嬷俯下身,在她耳边询问道:“你果真知道我的儿子在哪?”
知简看了眼她手上的银针,深深吞了口唾沫。
其实她根本就没找到张嬷嬷的儿子,毕竟就这十余日时间,她又大多时候都被拘在宫中,找她那多年前遗失的儿子又是大海捞针之时,即便她是神仙也难办啊。
早知道这么快又要下狱,她就是把京城都翻过来,也要寻见那狗秀才,问问他把儿子丢哪了。
不过眼下银针在前,她还得糊弄过去,知简微微颔首道:“张嬷嬷,您放心,我一早便听闻您爱子心切,这不,前两日才有了线索不是。”
“哼,你既能查到我的儿子,必定知道那狗秀才在哪,你先告诉我,他在哪?”张嬷嬷一边询问,一边攥住知简的手不放,还时不时拿着银针比划落针位置。
知简凝神盯着银针,紧张得浑身大汗淋漓。
那吴嬷嬷单知道秀才姓王,名讳小字一个不知,知简还特意去找过当年榜上秀才中,姓王的有几个,也一个个派人探查过,可是根本就没有符合吴嬷嬷描述的。
眼看张嬷嬷手里的针离自己手指越来越近……
知简终于咽了口唾沫,从那几个秀才住处中随便选了个,试探性说道:“现下……现下他在京城北边的古蔺街。”
“你撒谎!古蔺街正是我从前所居,他怎么可能还住那里。”张嬷嬷大骂道。
随后,她便狠狠拽过知简的手,按在木板上,口中大声吩咐着:“去寻几根钉子来,我看不把这贱货的手好好地钉住,她是不会说实话的。”
“啊——不要,不要啊。”知简拼命挣扎着,疯狂向吴嬷嬷使眼色。
可都得来吴嬷嬷爱莫能助的眼神。
情急之下,知简又道:“等会,等会,您老听我一言。那王秀才,这么些年,根本就没忘了您,他一直在古蔺街不就证明他对你依旧念念不忘么?”
此招果然有用,张嬷嬷动作真的有所凝滞。
知简乘胜追击,“其实,我在宫外的线人,问过那秀才。他果然不曾忘却您,私下把那孩子交给可靠之人抚养,已经查到令公子的下落了,就差一步,便能找到他。”
这回,张嬷嬷手上的银针微微发颤,她不再似方才那般坚定了。
知简又附在她耳边,轻声道:“其实,您也不用做什么。我知道那监管的太监在外头等着,都是当差的,您何必累了自己。牢房里的血那样多,让我挨上几板子,再抹些血,不像模像样的吗?”
张嬷嬷终于有所松动,她屏退多余的下人,只留下几个。
随后她便附在知简耳畔,轻声道:“姑娘有所不知,审问您是上头的安排。要的不是问出真东西,而是审。不交出姑娘的命,老奴我也是交不了差的。”
知简听之,顿时惊得脸色都惨白起来。
这短短二十年的人生,她到底是惹了什么人?
其实关于那个刺客,他们也不知道哪里编了个与太子有仇的故事。
只有知简知道实情根本不可能是那样,因为那个刺客从始至终,都是冲着她来的。
那如果是上面的人不希望刺客的实情为他人所知呢?
便急于杀她灭口?
再说话时,知简的声音都生涩起来,“那……嬷嬷您还是给我个痛快吧。”
随后知简又从衣衫内里,撕开一块缝起来的布料,从中取出一枚特制的银币,递给张嬷嬷。
知简解释道:“这是用于佐证我身份的物件,您去宫外东街,一个打着木头招牌叫做刘铁匠铁铁匠铺,记着这几个字,千万不能错。那里有我的线人,他会把所查到的事情一并告诉您。”
张嬷嬷没立刻接过,不知为何,望了她许久,才接过去,吐出一句:“姑娘下辈子会有好报的。”
呵,谁知道呢?
都两辈子了,老天也没给她什么好报。
知简默默感叹一句,但也没旁的办法。
张嬷嬷说着她的最后宣判,“那我便送姑娘一程了,上绞刑架。”
随后知简深深垂下头,任凭自己像是一条旧抹布那般被人拖至绞刑架前。
“姑娘忍着点,很快就过去了。”吴嬷嬷在旁劝道。
知简想了想,她上辈子刚被冤枉时,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还真是很快就过去了。
小太监开始往她脖颈上缠麻绳。
一切都在一声强有力的声音中停止。
那支箭,只差几寸,便可射中她的头颅。
是谁这样恶毒?
知简迅速起身,也立即反应过来,这箭并非为刺杀楚裴竹而来,而是冲着她来的。
来不及多想,知简瞥见刺客黑影,眼见他几欲离开。
知简迅疾便破窗而出,与那刺客缠斗起来。
“知简,小心。”楚裴竹很快也跟了出来,举起□□,提醒她道。
他们多年来早已练就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知简猜到他想做什么。
知简随即闪身,楚裴竹则在恰当时刻便已朝刺客方向发动箭弩,射出一箭。
可怎料那刺客机敏异常,迅疾转身,躲开暗箭。
不过他到底在电光火石间反应不及,被知简抓到一丝破绽,挥刀割伤了他的手。
伤口分明很深,可刺客忍耐力惊人,只是闷哼一声,随后便像没事人一般,同知简继续打斗起来。
知简余光瞥见,楚裴竹大抵是她占不了上风,也挥剑朝两人赶来。
那刺客就是冲着知简来的,招招式式都是杀招,而知简心存保他一条命查问的心思,下手便不够狠,很快便被刺客钻了空子。
也就是眨眼间的功夫,知简一直听声辨位,察觉到楚裴竹已然出现在自己身后,而刺客正朝自己的方向射出暗箭。
于是她佯作不知一般转身避开,那暗箭便顺着她的心意,直射入楚裴竹腰间。
刺客显然没想到会造成如此后果,也是一惊,当下连知简的袭击都忘却防御。
知简面上难以察觉的微笑转瞬即逝,她三下五除二擒拿住刺客,抵着他的脖颈诘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刺杀殿下?”
见他不答,知简一把扯下他脸上面罩,捏紧下颌,硬逼着他张嘴,随口从他嘴里硬生生拽出用鱼线吊着的毒囊。
“你还不说?”知简抽刀,直接刺入他的裆部。
不想刺客开始无甚反应,后来知简扎进他的腹部才忽然剧烈抽动起来,可他像是咬死了不松口,任凭知简如何折磨也不肯说话。
直至最后抽动了几下,他“哇”地吐出一大口混着白沫的鲜血。
“不对,中毒了,什么时候?”知简感到异常,搜查他身体上下,果然看到他手心已然深深刺入一根毒刺。
“该死的东西,不中用了。”知简恨恨起身,才忽然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迅速转过身。
楚裴竹早已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知简晃了晃他,又探过鼻息,暗叹一句:“糟了,中毒了。”
她心知不妙,没多想,便命人传唤了太医。
太子中毒,是事非同小可,也很快便惊动了陛下。
而知简也没想到,她下意识的举措,会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有御前大太监介入,刺客一事很快便查清楚。
说是太子多年前在京郊射猎之时,眼见一猎户家的农妇踩进陷阱而不救,农妇死后,此事被其丈夫所知,因而其丈夫宁可入宫做太监,多年蛰伏,是才伺机暗杀太子。
这正印证了知简扎他裆部时,为何毫无反应。
不过知简是在被拖入掖庭后,才听说这些的。
是的,上一世的悲剧再度重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太子本人。
此案由御前太监负责,他说着什么秉公办理,便将有此事相干之人一应送入掖庭。
而知简与此事关系甚密,自然是首当其冲。
知简抬头,张望四周,便知道自己又被拉入了熟悉的刑房。除却没关进地牢,好像和上一世,也没什么分别。
连动刑的人都是从前那一批,为首的是个姓张的老嬷嬷。
张嬷嬷掐住她的脸,手攥一枚铁钉般粗细的绣花针,在她面前比划着,口中威慑道:“姑娘,我劝你若是有份参与谋害太子,还是尽早招了吧。”
知简惊得圆瞪一双眼睛,双眼聚焦在针上,愣愣说道:“这怎么比上辈子的针还粗啊。”
张嬷嬷得意笑道:“这绣花针,就要这粗细才好呢,太粗,一下扎不进去,太细,扎下去便短了些感觉,非得要这粗细才能扎出十指连心的痛啊。”
那张嬷嬷一听不是自己想要的话,反手便抄起知简的手,嚷道:“姑娘不听话,不肯招,这银针能叫姑娘听话,把该说的都吐露出来喽。”
“啊——”银针还没扎进手里,知简便大叫着挣扎起来,到底是习武之人,还真被她挣脱开了。
当下,张嬷嬷与知简相望,两人都有些窘迫。
不过张嬷嬷很快便反应过来,又转头吩咐道:“多派几个人来,这黄毛丫头不听话,我们老一辈的,得教她听话喽。”
“等一下,等一下——”知简大喊起来,随后紧紧抓着张嬷嬷衣摆道:“张嬷嬷,我知道你儿子在哪?”
张嬷嬷一愣,问道:“你知道我是何处生人么,胡编乱造什么?”
“我真知道,景元三十六年,那时候您可还没进宫,您与那王家的穷书生私定终身,偷偷养了娃娃,结果那没良心的书生,一考上秀才便不要您了,还偏偏把您的娃娃丢在京郊,这么多年都不曾寻见。”知简小声说着,偷着眼望了旁边的吴嬷嬷一眼。
重生一遭,她可不是毫无准备。
未免自己落入牢中后再受严刑拷打,知简花光积蓄,收买了吴嬷嬷,作为张嬷嬷的十年老友,吴嬷嬷也将她的旧事透了底。
吴嬷嬷说,张嬷嬷无儿无女,视银钱为身外之物,只在意多年前失去的那个孩子。
果然,张嬷嬷俯下身,在她耳边询问道:“你果真知道我的儿子在哪?”
知简看了眼她手上的银针,深深吞了口唾沫。
其实她根本就没找到张嬷嬷的儿子,毕竟就这十余日时间,她又大多时候都被拘在宫中,找她那多年前遗失的儿子又是大海捞针之时,即便她是神仙也难办啊。
早知道这么快又要下狱,她就是把京城都翻过来,也要寻见那狗秀才,问问他把儿子丢哪了。
不过眼下银针在前,她还得糊弄过去,知简微微颔首道:“张嬷嬷,您放心,我一早便听闻您爱子心切,这不,前两日才有了线索不是。”
“哼,你既能查到我的儿子,必定知道那狗秀才在哪,你先告诉我,他在哪?”张嬷嬷一边询问,一边攥住知简的手不放,还时不时拿着银针比划落针位置。
知简凝神盯着银针,紧张得浑身大汗淋漓。
那吴嬷嬷单知道秀才姓王,名讳小字一个不知,知简还特意去找过当年榜上秀才中,姓王的有几个,也一个个派人探查过,可是根本就没有符合吴嬷嬷描述的。
眼看张嬷嬷手里的针离自己手指越来越近……
知简终于咽了口唾沫,从那几个秀才住处中随便选了个,试探性说道:“现下……现下他在京城北边的古蔺街。”
“你撒谎!古蔺街正是我从前所居,他怎么可能还住那里。”张嬷嬷大骂道。
随后,她便狠狠拽过知简的手,按在木板上,口中大声吩咐着:“去寻几根钉子来,我看不把这贱货的手好好地钉住,她是不会说实话的。”
“啊——不要,不要啊。”知简拼命挣扎着,疯狂向吴嬷嬷使眼色。
可都得来吴嬷嬷爱莫能助的眼神。
情急之下,知简又道:“等会,等会,您老听我一言。那王秀才,这么些年,根本就没忘了您,他一直在古蔺街不就证明他对你依旧念念不忘么?”
此招果然有用,张嬷嬷动作真的有所凝滞。
知简乘胜追击,“其实,我在宫外的线人,问过那秀才。他果然不曾忘却您,私下把那孩子交给可靠之人抚养,已经查到令公子的下落了,就差一步,便能找到他。”
这回,张嬷嬷手上的银针微微发颤,她不再似方才那般坚定了。
知简又附在她耳边,轻声道:“其实,您也不用做什么。我知道那监管的太监在外头等着,都是当差的,您何必累了自己。牢房里的血那样多,让我挨上几板子,再抹些血,不像模像样的吗?”
张嬷嬷终于有所松动,她屏退多余的下人,只留下几个。
随后她便附在知简耳畔,轻声道:“姑娘有所不知,审问您是上头的安排。要的不是问出真东西,而是审。不交出姑娘的命,老奴我也是交不了差的。”
知简听之,顿时惊得脸色都惨白起来。
这短短二十年的人生,她到底是惹了什么人?
其实关于那个刺客,他们也不知道哪里编了个与太子有仇的故事。
只有知简知道实情根本不可能是那样,因为那个刺客从始至终,都是冲着她来的。
那如果是上面的人不希望刺客的实情为他人所知呢?
便急于杀她灭口?
再说话时,知简的声音都生涩起来,“那……嬷嬷您还是给我个痛快吧。”
随后知简又从衣衫内里,撕开一块缝起来的布料,从中取出一枚特制的银币,递给张嬷嬷。
知简解释道:“这是用于佐证我身份的物件,您去宫外东街,一个打着木头招牌叫做刘铁匠铁铁匠铺,记着这几个字,千万不能错。那里有我的线人,他会把所查到的事情一并告诉您。”
张嬷嬷没立刻接过,不知为何,望了她许久,才接过去,吐出一句:“姑娘下辈子会有好报的。”
呵,谁知道呢?
都两辈子了,老天也没给她什么好报。
知简默默感叹一句,但也没旁的办法。
张嬷嬷说着她的最后宣判,“那我便送姑娘一程了,上绞刑架。”
随后知简深深垂下头,任凭自己像是一条旧抹布那般被人拖至绞刑架前。
“姑娘忍着点,很快就过去了。”吴嬷嬷在旁劝道。
知简想了想,她上辈子刚被冤枉时,也是这样想的,结果还真是很快就过去了。
小太监开始往她脖颈上缠麻绳。
一切都在一声强有力的声音中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