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父过世前曾与分过家,将四十间商铺分与薛家其他四房,薛父的用意不难猜,一方面,薛蟠自幼顽劣,薛父作为族长自然深知“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的道理,分散风险;另一方面,稳定薛蟠的族张之位,给了族人恩惠,等他去后,族人不至于过于逼迫他们孤儿寡母,若真敢欺负到他们头上 ,长房站着大义,薛夫人的娘家自然可以为薛夫人撑腰,王家也不是好惹的。
薛蟠作为长子嫡孙本应继承族长之职,但薛父过世时,他仅八岁,尚不能管理族内事务,各房不服也是情理之中,铺子散出去换了族老们的闭嘴。
薛蟠叹了口气,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薛父生前尽量为妻子儿女谋划,到头来也都不过是红楼一梦。
薛蟠写下“内务府主事”五个字。是的,薛蟠是有官职的,这应该也是宝钗能参加“小选”的原因。宝钗参选的是公主伴读,以这个身份被皇帝看上,难度是非常大的。看上女儿或妹妹的女官,对皇帝来讲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女官二十五岁放出宫,在这个十八岁都算“大龄”的时代,为家族联姻的价值也大大降低了,因此宝钗入宫对薛家来说能带来的利益并不大。那么,宝钗参加小选的原因是什么呢?
又提笔写下“金璎珞”、“冷香丸”六个字。宝钗的金璎珞是“金玉良缘”的有力佐证。但据薛夫人说,宝钗自然是有璎珞的,金的、银的、玉的都有,但只堑些“福”“寿”等吉祥字样,无甚特别。薛蟠不敢直接说出“冷香丸”,拐着弯问宝钗和薛夫人身体如何?要不要等齐大夫下次来请个平安脉?薛夫人只道,他们身体一向康健,为安薛蟠的心,请个平安脉也未尝不可。
薛蟠据此揣测,此时赠薛宝钗金璎珞和冷香丸的癞头和尚尚未出现在薛家,那么癞头和尚促成“金玉良缘”的原因是什么?或者癞头和尚根本没来过,只是薛家为了将宝钗嫁给宝玉而杜撰出来的?
再写下“皇商”二字,皇商的身份是薛家的根本,若没有了这个身份,各省的生意便没有了支撑,难以为继,而薛家的其它四房也就没有的依附,要比现在艰难数倍。因此,皇商的身份既是各大掌柜和薛家旁支眼里的“肥肉”,但同时也是“掣肘”!
将“老仆”、“各省掌柜”、“薛家旁支”三个词以线相连形成三角,这三股势力是薛蟠想要掌控薛家的障碍,这三者也可能相互有勾结,牵一发动全身,如何破局还需细细思量。
薛蟠搁笔,让青竹拿来火盆,看着纸张被火焰吞噬,火光映在薛蟠脸上,明明灭灭,还是那张带着婴儿肥的好看脸蛋,却无端让青竹心底生出几分畏惧。
净手后,歪回榻上吃着糖蒸酥酪,薛蟠心想,在红楼文里想要靠美食致富是不太可能了,他手里的这碗酥酪有点像以前吃过的焦糖布丁,但味道更为浓郁细腻,入口即化,红楼美食真是名不虚传!
次日,吃过朝食,想起冯渊和香菱都关了好几天了,便让青竹将他们带来。
二人双手被绑跪在地上,香菱十一二岁,已初显少女的清丽,眉心的胭脂痣十分抢眼。冯渊十八九岁,已有青年的样子,被堵住嘴,脸上青紫一片,顶着个黑眼圈看薛蟠的目光却很是不善。
薛蟠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为香菱大打出手这件事,原身才十岁,还是个毛孩子,人还没发育就先想着买美人了,冯渊一个十八九的小伙子,怎么就能看上十一二的小女孩做妾,恋/童癖吗?
薛蟠上首落座,示意下人给他二人松绑,冯渊解放双手后,扯下口里的布巾,冲薛蟠叫道:“有什么冲我来,不要为难她!”
薛蟠好笑道:“冲你来,你也配?凭你也敢跟我抢人!”
“人是我先买的,自然就该是我的。便是报官也是我有理。”冯渊更着脖子道。
薛蟠心里叹息,这冯渊也是个愣的,就算是应天府尹贾雨村也不见得敢来府上掰扯道理,薛蟠若是讲理,就不叫“呆霸王”了。无权无势就敢跟薛蟠硬碰硬,真是“愣的”碰上“呆的”,难以善了。
薛蟠吓唬他:“那大爷我今天先打死你,看看官府敢不敢来跟我讲道理!”
冯渊脸一白,不禁心里惶恐,他也不是不怕薛家的权势,但就这么放弃香菱,他也是百般不愿。
冯渊还在不知如何是好,香菱却已明白,她跟冯渊都没有选择,若她执意不从,冯渊怕是性命都难保,何必害人白白送了性命。她跪在地上磕头道:“薛大爷,我愿意留在府上。”
冯渊又是怜惜又是羞恼,伸手去拉香菱,香菱却甩开他,兀自跪着。
薛蟠看在眼里对香菱道:“今儿大爷心情好,发发慈悲。你若是真心跟他走,我便放你们离去。”
对于香菱的遭遇,薛蟠心里是颇为同情的,很愿意送她归家与亲人团聚,但不好贸然提出,一则是非亲非故,难以取信于人,二则不知她父亲甄士隐如今在哪里出家,母亲是否还在世。不如先按下不表,让她自己选择。
香菱微微抬头,飞快看了薛蟠一眼,道:“我愿意留下。”
这赤裸裸不相信的眼神让薛蟠十分气闷,都怪原身名声太差,现在想做个好人都没人相信!
“可想好了,他既千方百计买下你,想必不会薄待于你,若留下,只能给姑娘做个粗使丫头。”
香菱一听是给姑娘做丫头,倒是真心愿意了几分,忙磕头道:“我愿意伺候姑娘。”
薛蟠点头,不再多言,着人将拐子送去官府后,便放冯渊离开,冯渊三步两回头,似乎还想对香菱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依依不舍的离去。
香菱留下对她来讲也是最好的选择,这冯渊素来爱男风,最厌女子,虽说他曾说纳香菱为妾后,便都改了。但薛蟠是不太相信性向能改,要是他以后继续跟男子厮混,作为妾室的香菱能遭遇什么都难说。
书中薛家对香菱是不错的,薛夫人正经给香菱办了酒,抬了妾,才将她给了薛蟠,对比贾家的袭人、平儿,薛家在这方面算有规矩了。香菱过的一直不错,直到薛蟠娶了夏金桂。当然,换了芯子的薛蟠既不打算纳香菱为妾,也不打算娶夏金桂。
素心领了香菱去宝钗的院子,宝钗大丫头映雪和几个小丫头在廊下捯凤仙花染指甲玩,见素心来,忙迎了出来道:“姐姐怎么有空过来?”
素心笑着道:“外头刚来个丫头,送来伺候姑娘。”
映雪打量这香菱,心里有数,却也不道破,笑道:“好标志的妹妹,姑娘定是欢喜的。”说着引着二人进屋见宝钗。
宝钗正在习字,见人来搁下笔,看香菱虽相貌不俗,但眼神清澈,倒是有了几分好感,道:“即来了,便安心留在这里,我这里女孩子多,总不会寂寞。”示意映雪带人去安置。
宝钗拉了素心坐下,又问薛蟠如何处置冯渊和拐子,素心一一道来。宝钗听罢叹道:“哥哥总算懂事了。”她这里何尝缺丫头,但她若不收,留在薛蟠身边,怕再平白生出许多事端。
素心点头道:“我瞧着大爷醒了之后,竟是改了许多,姑娘此后都可少操心些了。”
宝钗道:“但愿如此。”又从针线筐里拿出个荷包递给素心:“姐姐将这个给哥哥拿去,原先那个沾了血,用不得了,这是我新做的。”
素心托在手里看,是个月白底色绣兰花的荷包,做工极为精巧,赞道:“姑娘手艺越发好了,先替大爷谢过姑娘了。“
回了薛蟠的院子,见薛蟠不在,问了青竹才知道,去了薛夫人处用饭。素心便将荷包收入箱笼,自去用饭。
饭后净手,就听薛蟠的声音喊道:“素心姐姐,我的荷包呢?”薛蟠在薛夫人处听宝钗说给他做了荷包,用完饭就急急赶回。
素心忙迎上嗔怪道:“在呢,大爷的伤可跑不得,又头疼可如何是好?”
拉了薛蟠坐下,才去取了荷包来。
薛蟠将荷包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很是欢喜。这是两辈子第一次有人亲手做礼物给他呢!有个妹妹可真不错!第二天清早,薛蟠挂上荷包去薛夫人处用饭,见到宝钗后谢了又谢。
宝钗奇道:“以前香囊扇坠也没少做,哥哥如何这般欢喜?”
薛蟠心道,以前给的也不是我啊,嘴里却说道:“以前也喜欢,就怕累着妹妹。”
宝钗笑道:“哪里就能累着我,哥哥何必这般客气。”
薛蟠道:“改天我出门,定为妹妹寻些新奇的小玩意。”
薛夫人看着儿女和睦,很是欣慰。
薛家朝食十分丰盛,水晶饺、千张包子、鸭子肉粥、鸡油卷,这些是薛蟠前几日吃过的,还有他没见过的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薛蟠作为长子嫡孙本应继承族长之职,但薛父过世时,他仅八岁,尚不能管理族内事务,各房不服也是情理之中,铺子散出去换了族老们的闭嘴。
薛蟠叹了口气,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薛父生前尽量为妻子儿女谋划,到头来也都不过是红楼一梦。
薛蟠写下“内务府主事”五个字。是的,薛蟠是有官职的,这应该也是宝钗能参加“小选”的原因。宝钗参选的是公主伴读,以这个身份被皇帝看上,难度是非常大的。看上女儿或妹妹的女官,对皇帝来讲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女官二十五岁放出宫,在这个十八岁都算“大龄”的时代,为家族联姻的价值也大大降低了,因此宝钗入宫对薛家来说能带来的利益并不大。那么,宝钗参加小选的原因是什么呢?
又提笔写下“金璎珞”、“冷香丸”六个字。宝钗的金璎珞是“金玉良缘”的有力佐证。但据薛夫人说,宝钗自然是有璎珞的,金的、银的、玉的都有,但只堑些“福”“寿”等吉祥字样,无甚特别。薛蟠不敢直接说出“冷香丸”,拐着弯问宝钗和薛夫人身体如何?要不要等齐大夫下次来请个平安脉?薛夫人只道,他们身体一向康健,为安薛蟠的心,请个平安脉也未尝不可。
薛蟠据此揣测,此时赠薛宝钗金璎珞和冷香丸的癞头和尚尚未出现在薛家,那么癞头和尚促成“金玉良缘”的原因是什么?或者癞头和尚根本没来过,只是薛家为了将宝钗嫁给宝玉而杜撰出来的?
再写下“皇商”二字,皇商的身份是薛家的根本,若没有了这个身份,各省的生意便没有了支撑,难以为继,而薛家的其它四房也就没有的依附,要比现在艰难数倍。因此,皇商的身份既是各大掌柜和薛家旁支眼里的“肥肉”,但同时也是“掣肘”!
将“老仆”、“各省掌柜”、“薛家旁支”三个词以线相连形成三角,这三股势力是薛蟠想要掌控薛家的障碍,这三者也可能相互有勾结,牵一发动全身,如何破局还需细细思量。
薛蟠搁笔,让青竹拿来火盆,看着纸张被火焰吞噬,火光映在薛蟠脸上,明明灭灭,还是那张带着婴儿肥的好看脸蛋,却无端让青竹心底生出几分畏惧。
净手后,歪回榻上吃着糖蒸酥酪,薛蟠心想,在红楼文里想要靠美食致富是不太可能了,他手里的这碗酥酪有点像以前吃过的焦糖布丁,但味道更为浓郁细腻,入口即化,红楼美食真是名不虚传!
次日,吃过朝食,想起冯渊和香菱都关了好几天了,便让青竹将他们带来。
二人双手被绑跪在地上,香菱十一二岁,已初显少女的清丽,眉心的胭脂痣十分抢眼。冯渊十八九岁,已有青年的样子,被堵住嘴,脸上青紫一片,顶着个黑眼圈看薛蟠的目光却很是不善。
薛蟠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为香菱大打出手这件事,原身才十岁,还是个毛孩子,人还没发育就先想着买美人了,冯渊一个十八九的小伙子,怎么就能看上十一二的小女孩做妾,恋/童癖吗?
薛蟠上首落座,示意下人给他二人松绑,冯渊解放双手后,扯下口里的布巾,冲薛蟠叫道:“有什么冲我来,不要为难她!”
薛蟠好笑道:“冲你来,你也配?凭你也敢跟我抢人!”
“人是我先买的,自然就该是我的。便是报官也是我有理。”冯渊更着脖子道。
薛蟠心里叹息,这冯渊也是个愣的,就算是应天府尹贾雨村也不见得敢来府上掰扯道理,薛蟠若是讲理,就不叫“呆霸王”了。无权无势就敢跟薛蟠硬碰硬,真是“愣的”碰上“呆的”,难以善了。
薛蟠吓唬他:“那大爷我今天先打死你,看看官府敢不敢来跟我讲道理!”
冯渊脸一白,不禁心里惶恐,他也不是不怕薛家的权势,但就这么放弃香菱,他也是百般不愿。
冯渊还在不知如何是好,香菱却已明白,她跟冯渊都没有选择,若她执意不从,冯渊怕是性命都难保,何必害人白白送了性命。她跪在地上磕头道:“薛大爷,我愿意留在府上。”
冯渊又是怜惜又是羞恼,伸手去拉香菱,香菱却甩开他,兀自跪着。
薛蟠看在眼里对香菱道:“今儿大爷心情好,发发慈悲。你若是真心跟他走,我便放你们离去。”
对于香菱的遭遇,薛蟠心里是颇为同情的,很愿意送她归家与亲人团聚,但不好贸然提出,一则是非亲非故,难以取信于人,二则不知她父亲甄士隐如今在哪里出家,母亲是否还在世。不如先按下不表,让她自己选择。
香菱微微抬头,飞快看了薛蟠一眼,道:“我愿意留下。”
这赤裸裸不相信的眼神让薛蟠十分气闷,都怪原身名声太差,现在想做个好人都没人相信!
“可想好了,他既千方百计买下你,想必不会薄待于你,若留下,只能给姑娘做个粗使丫头。”
香菱一听是给姑娘做丫头,倒是真心愿意了几分,忙磕头道:“我愿意伺候姑娘。”
薛蟠点头,不再多言,着人将拐子送去官府后,便放冯渊离开,冯渊三步两回头,似乎还想对香菱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依依不舍的离去。
香菱留下对她来讲也是最好的选择,这冯渊素来爱男风,最厌女子,虽说他曾说纳香菱为妾后,便都改了。但薛蟠是不太相信性向能改,要是他以后继续跟男子厮混,作为妾室的香菱能遭遇什么都难说。
书中薛家对香菱是不错的,薛夫人正经给香菱办了酒,抬了妾,才将她给了薛蟠,对比贾家的袭人、平儿,薛家在这方面算有规矩了。香菱过的一直不错,直到薛蟠娶了夏金桂。当然,换了芯子的薛蟠既不打算纳香菱为妾,也不打算娶夏金桂。
素心领了香菱去宝钗的院子,宝钗大丫头映雪和几个小丫头在廊下捯凤仙花染指甲玩,见素心来,忙迎了出来道:“姐姐怎么有空过来?”
素心笑着道:“外头刚来个丫头,送来伺候姑娘。”
映雪打量这香菱,心里有数,却也不道破,笑道:“好标志的妹妹,姑娘定是欢喜的。”说着引着二人进屋见宝钗。
宝钗正在习字,见人来搁下笔,看香菱虽相貌不俗,但眼神清澈,倒是有了几分好感,道:“即来了,便安心留在这里,我这里女孩子多,总不会寂寞。”示意映雪带人去安置。
宝钗拉了素心坐下,又问薛蟠如何处置冯渊和拐子,素心一一道来。宝钗听罢叹道:“哥哥总算懂事了。”她这里何尝缺丫头,但她若不收,留在薛蟠身边,怕再平白生出许多事端。
素心点头道:“我瞧着大爷醒了之后,竟是改了许多,姑娘此后都可少操心些了。”
宝钗道:“但愿如此。”又从针线筐里拿出个荷包递给素心:“姐姐将这个给哥哥拿去,原先那个沾了血,用不得了,这是我新做的。”
素心托在手里看,是个月白底色绣兰花的荷包,做工极为精巧,赞道:“姑娘手艺越发好了,先替大爷谢过姑娘了。“
回了薛蟠的院子,见薛蟠不在,问了青竹才知道,去了薛夫人处用饭。素心便将荷包收入箱笼,自去用饭。
饭后净手,就听薛蟠的声音喊道:“素心姐姐,我的荷包呢?”薛蟠在薛夫人处听宝钗说给他做了荷包,用完饭就急急赶回。
素心忙迎上嗔怪道:“在呢,大爷的伤可跑不得,又头疼可如何是好?”
拉了薛蟠坐下,才去取了荷包来。
薛蟠将荷包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很是欢喜。这是两辈子第一次有人亲手做礼物给他呢!有个妹妹可真不错!第二天清早,薛蟠挂上荷包去薛夫人处用饭,见到宝钗后谢了又谢。
宝钗奇道:“以前香囊扇坠也没少做,哥哥如何这般欢喜?”
薛蟠心道,以前给的也不是我啊,嘴里却说道:“以前也喜欢,就怕累着妹妹。”
宝钗笑道:“哪里就能累着我,哥哥何必这般客气。”
薛蟠道:“改天我出门,定为妹妹寻些新奇的小玩意。”
薛夫人看着儿女和睦,很是欣慰。
薛家朝食十分丰盛,水晶饺、千张包子、鸭子肉粥、鸡油卷,这些是薛蟠前几日吃过的,还有他没见过的满满当当摆了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