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姜姑娘还以为我在哄姑娘开心吗?”
黑暗里,小邀躺在层层铺陈的被褥之上,墨发散落,她看着上头那烁动着寒光的一双眼眸,沉吟半晌,“难道不是吗?”
“可是,审讯犯人,哪有在床榻之上审问的道理?”
她这般的人,饶是像是诸羽一般冷硬的心肠,也不由束手无策。
就听金铁振音,诸羽反手收剑归鞘。
小邀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将散乱的发髻拢了起来,她低着眉:“我只不过想要寻一处安身之所罢了。”
“如今亲族已去,我已无可归之地了。”
她话语平淡,毫无伤心之意。
诸羽蹙眉,在黑暗中描摹着她的容色,她真的不伤心吗?
或者说,她真的不怨恨吗。
怨恨他,怨恨秦军,怨恨秦国。
还是说,她欲效仿西施,为父为国报仇。
诸羽看似平静的眼神十分锐利地搜寻着她一丝一毫的破绽。
她太过冷静了。
这并不合常理。
她的父亲守城而死,她却毫无悲伤之色。
这个女子若不是冷心冷清趋炎附势,否则就是心思深沉有所图谋。
不管怎么样,诸羽都不会让她进入王宫。
与其因为进献美人而成为罪人,不若就此将她解决。
“可我身上煞气太重,普通人家收留我,一定会倒大霉的。今日一见将军,便知道将军身上的杀气可以镇住我身上的煞气。”
她一改平静,转而笑吟吟地说道。
“将军是我的救星。”
小邀跪坐在榻上,抬眸望向诸羽。
“我自然不愿离开将军。”
她言语诚挚,不似作伪。
诸羽眯起眼睛来,想要从她的话里挑出错来,可她请求的恳切而又真诚,一丝错也挑不出来。
小邀目光闪烁,仰头看着诸羽,这个人人畏之惧之的年轻将军。
年少成名,从无败绩,死在他手上的人至今当有数十万之众。
这般凶煞的将军,自然不能奢望他有什么柔情在。
在黑暗里小邀看不清他的神色,可是从这长长的静默之中,她感知到了他情绪的波动。
她生于恐惧,长于孤寂之中,最善于发现细微的情绪变化。
军帐之中彼此的呼吸清晰可闻。
“我并无所求。”小邀跪在诸羽膝前,双手交叠在一起,恭敬叩首,“只求将军容我。”
容她这孤苦无依的女子。
活着。
诸羽垂眸看着她,漆黑的眼眸几乎与黑夜同色。
小邀跪着。
墨色的发丝垂落在白色衣裙之上,宛若葳蕤而生的暗色的草叶与藤蔓攀附在她的身上,像极了一座孤寂的雕像。
世人都道诸羽是个精铁和着冷雪做的冷硬心肠,虽生得俊雅,却从无姑娘敢凑过去想要亲近他。
除了一个人。
不知有多少人跪在他的身前,或为磕头求饶,或为着一番前程,又或者为了他的救命之恩。
帐外冷风呼啸,帐中冷寂无声。
可分明阒然,却于无声中涌起暗流。
诸羽缓缓俯低身子,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迫使她抬起头来。
细腻的微凉的,像是玉石一般,诸羽那带着厚茧的指腹滑过,两种触感的碰撞,带起了异样的感觉。
“我为何不容你呢。”
诸羽的声音异常冷峻。
“或者,你告诉我。”诸羽的声线陡一转,变得些许温和,让人一个不妨便会陷入他精心布设的包围圈中,“你到底是谁,跟着我,又是为着什么。”
“如果你害怕,可以先考虑考虑。”
“但我向你保证,此事,只有天地与你我共知。”
小邀看着诸羽,如一汪水潭的眼睛颤动着,似乎真的被他的话所触动。
“我……”
小邀垂下眼帘,随之珠露似的泪水缓缓流了下来,顺着脸颊,落在了诸羽的手背之上。
就这一瞬间,似乎所有的戒备与算计,以及那隐藏在暗中的杀意,悉数无踪。
诸羽错愕地看着那在自己手背上的泪珠,慢慢地将目光挪回到了小邀的脸上。
“你哭什么。”诸羽后知后觉地抽回了手。
小邀抬起袖子擦了擦泪水,抽泣许久,再抬起脸来的时候,却是带着泪的笑脸。
“我好高兴。”小邀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止不住,“这么久了,很少有人这么跟我说话。”
“我虽有父母,却过得这般孤独。”
“原本遇到将军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了。”
小邀将泪水擦干:“将军,我一个女儿家,本身居府内,少闻外事,但毕竟担着灾厄的名头,父母族人界畏惧于我,将我视为猛兽,若非巫祝曾言,杀我必然招惹不世之祸患,及家及国。否则,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她字字真情,丝毫未有作伪之意。
及家及国。
是威胁吗?
他抬起眼帘,居高临下地看着小邀,将她所有神态与动作都收入眼中。
“罢了。”诸羽转身离开,末了转过头来,留个小邀一个俊美却冷峻的侧颜,“你且睡罢,我去外间,别在生事了。”
既是退让,也是警告。
似乎是悲喜交加,小邀的情绪起伏很大。
一闭上眼,小邀就看见了父母,他们喜笑颜开,簇拥着红色织金的衣裳的少女。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一切欢声笑语都簇拥着她,祝福着她。
阳光之下,便有阴影。
而她就在没有人看见的阴影处,静静地看着一切的欢喜。
嫉妒吗?
不。
伤心吗?
不。
任何情绪都不曾有,她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亦或是见不得光的鬼魂一样,站在无人可见处,旁观着别人的情绪。
生而灾厄,让父母畏她如虎。
若非巫祝断言杀她,定会永生永世灾厄缠身,他们恐怕也不会留她一条命。
她长在府里最偏远房间,侍奉她的婆子一个接着一个来了然后离去,但大多自此侍奉她之后大都活不成了。
这里着就成了府中的禁地,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而那个她更是不知道。
今日,秦师破章陵,母亲匆匆带着少女上了辎车,几个骑兵护拥着用皮革包裹严实的辎车匆匆离开了章陵,她站在黑暗处,看着他们离开,等着他们离开。
“啊!”
少女蓦然惊醒,猛地坐了起来,身上的冷汗浸透了白色的衣裳。
“你怎么了。”黑暗里传来诸羽淡漠的声音。
小邀惊惶地抬起眼来,眸子中里的诸羽的抱臂而站。
“我……我……”小邀气喘吁吁,声音颤抖着,显然惊惧非常,“我很害怕,我做了一个噩梦,梦里他们把我一个人丢下了。我又是一个人了。”
她无助地把头埋在膝窝里,想要借此逃避恐怖的事实,她被家人抛弃了,落在敌军的手里,即将被献往遥远的秦国。
命运无定,生死在天。
黑暗之中诸羽走到长案一旁,他点亮了烛台,温暖的橘色烛火幽幽地照亮了这一方小小天地,也照亮了少女晶莹的泪珠。
诸羽原本少言不泄,一贯的淡漠才是他的作风,如今让他跟一个被家人抛弃,身世可怜的暂定无辜的少女共处一室,他突然就觉得有些头疼。
“何必悲伤。”诸羽走到她身边,不再冷漠的俯视着她,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她平视,“一切都过去了。你往秦国去,没有人再会丢下你的。以你姿容,当是长伴君王身侧,往日孤苦当不复矣。”
小邀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看着诸羽,看着他被烛火照亮的俊雅容颜,其上仿佛经久不化的冰雪也融化了。
“真的吗?”
小邀抽噎着。
“自然。”诸羽站了起来。
今日之事,诡异之处太多,尤其是这女子的出现,让诸羽没办法将她的出现视作平常的事。
她真的是那传闻之中姜氏女的妹妹吗?可却从未有过传闻过战国有双姝。
观她今日今夜之行为,迥然若两人。
神情之怪异,分明真情,却似假面。
到底是真情,还是假面,诸羽难以分辨。
一面是疯癫痴狂,自言是妖怪的疯子,而另一面却是孤苦可怜,自说为灾厄的孤女。
自目前来看,疯癫当是她的盾牌,是她的假面,保护着她脆弱又孤独的内心。
可是真的是吗?
身为将领,多年的直觉告诉他,事情远远没有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可是思绪纷繁复杂,他又一向不善于处理这般的人际关系,若是唤作旁人,如此装神弄鬼扰乱军心,脑袋估计早就满地滚了。
他坐在特设大案之后,闭着眼,可是一瞬间的如电而逝的考量瞬间让他睁开了眼睛。
在黑夜中,他微微偏过头去,目光越过了屏风的间隙。
*
四位击鼓手站在两丈余高的鼓架,用力地挥在牛皮的鼓面之上,发出隆隆的响声。
击鼓聚将,二十四员大将分列两排。
诸羽一身甲胄便站在了帅案前,目光从身后的军事舆图移到案前。
中军司马点将完毕,诸羽便站在了长大的帅案前,目光扫过齐刷刷战立的二十四员大将,大手一挥:“诸位,如今韩军正于平陈集结,我们必须攻其不备,一个时辰拔营,辰时出发,蒙荣为铁骑主将,率五千铁骑护卫两翼,一万步兵居中前进。余数皆按原计划进行。”
一番简洁利落又切中要点的军事安排顿时叫大将们振奋起来,遂有条不紊地按照安排开始准备。
“叶华明。”
叶华明原本作监军,不曾想诸羽竟然还有事吩咐他。
“上将军。”
“姜氏的人已经被围了,你去将真正的姜氏女接回。”
一看是这个吩咐,叶华明不由一喜,接回真正的祥瑞这可是个美差,若是有了这个真正的祥瑞,那个不知好歹的假货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叶华明慨然领命:“下官定不负上将军所托,定然将真正的祥瑞安全接回。”
黑暗里,小邀躺在层层铺陈的被褥之上,墨发散落,她看着上头那烁动着寒光的一双眼眸,沉吟半晌,“难道不是吗?”
“可是,审讯犯人,哪有在床榻之上审问的道理?”
她这般的人,饶是像是诸羽一般冷硬的心肠,也不由束手无策。
就听金铁振音,诸羽反手收剑归鞘。
小邀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将散乱的发髻拢了起来,她低着眉:“我只不过想要寻一处安身之所罢了。”
“如今亲族已去,我已无可归之地了。”
她话语平淡,毫无伤心之意。
诸羽蹙眉,在黑暗中描摹着她的容色,她真的不伤心吗?
或者说,她真的不怨恨吗。
怨恨他,怨恨秦军,怨恨秦国。
还是说,她欲效仿西施,为父为国报仇。
诸羽看似平静的眼神十分锐利地搜寻着她一丝一毫的破绽。
她太过冷静了。
这并不合常理。
她的父亲守城而死,她却毫无悲伤之色。
这个女子若不是冷心冷清趋炎附势,否则就是心思深沉有所图谋。
不管怎么样,诸羽都不会让她进入王宫。
与其因为进献美人而成为罪人,不若就此将她解决。
“可我身上煞气太重,普通人家收留我,一定会倒大霉的。今日一见将军,便知道将军身上的杀气可以镇住我身上的煞气。”
她一改平静,转而笑吟吟地说道。
“将军是我的救星。”
小邀跪坐在榻上,抬眸望向诸羽。
“我自然不愿离开将军。”
她言语诚挚,不似作伪。
诸羽眯起眼睛来,想要从她的话里挑出错来,可她请求的恳切而又真诚,一丝错也挑不出来。
小邀目光闪烁,仰头看着诸羽,这个人人畏之惧之的年轻将军。
年少成名,从无败绩,死在他手上的人至今当有数十万之众。
这般凶煞的将军,自然不能奢望他有什么柔情在。
在黑暗里小邀看不清他的神色,可是从这长长的静默之中,她感知到了他情绪的波动。
她生于恐惧,长于孤寂之中,最善于发现细微的情绪变化。
军帐之中彼此的呼吸清晰可闻。
“我并无所求。”小邀跪在诸羽膝前,双手交叠在一起,恭敬叩首,“只求将军容我。”
容她这孤苦无依的女子。
活着。
诸羽垂眸看着她,漆黑的眼眸几乎与黑夜同色。
小邀跪着。
墨色的发丝垂落在白色衣裙之上,宛若葳蕤而生的暗色的草叶与藤蔓攀附在她的身上,像极了一座孤寂的雕像。
世人都道诸羽是个精铁和着冷雪做的冷硬心肠,虽生得俊雅,却从无姑娘敢凑过去想要亲近他。
除了一个人。
不知有多少人跪在他的身前,或为磕头求饶,或为着一番前程,又或者为了他的救命之恩。
帐外冷风呼啸,帐中冷寂无声。
可分明阒然,却于无声中涌起暗流。
诸羽缓缓俯低身子,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迫使她抬起头来。
细腻的微凉的,像是玉石一般,诸羽那带着厚茧的指腹滑过,两种触感的碰撞,带起了异样的感觉。
“我为何不容你呢。”
诸羽的声音异常冷峻。
“或者,你告诉我。”诸羽的声线陡一转,变得些许温和,让人一个不妨便会陷入他精心布设的包围圈中,“你到底是谁,跟着我,又是为着什么。”
“如果你害怕,可以先考虑考虑。”
“但我向你保证,此事,只有天地与你我共知。”
小邀看着诸羽,如一汪水潭的眼睛颤动着,似乎真的被他的话所触动。
“我……”
小邀垂下眼帘,随之珠露似的泪水缓缓流了下来,顺着脸颊,落在了诸羽的手背之上。
就这一瞬间,似乎所有的戒备与算计,以及那隐藏在暗中的杀意,悉数无踪。
诸羽错愕地看着那在自己手背上的泪珠,慢慢地将目光挪回到了小邀的脸上。
“你哭什么。”诸羽后知后觉地抽回了手。
小邀抬起袖子擦了擦泪水,抽泣许久,再抬起脸来的时候,却是带着泪的笑脸。
“我好高兴。”小邀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止不住,“这么久了,很少有人这么跟我说话。”
“我虽有父母,却过得这般孤独。”
“原本遇到将军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了。”
小邀将泪水擦干:“将军,我一个女儿家,本身居府内,少闻外事,但毕竟担着灾厄的名头,父母族人界畏惧于我,将我视为猛兽,若非巫祝曾言,杀我必然招惹不世之祸患,及家及国。否则,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她字字真情,丝毫未有作伪之意。
及家及国。
是威胁吗?
他抬起眼帘,居高临下地看着小邀,将她所有神态与动作都收入眼中。
“罢了。”诸羽转身离开,末了转过头来,留个小邀一个俊美却冷峻的侧颜,“你且睡罢,我去外间,别在生事了。”
既是退让,也是警告。
似乎是悲喜交加,小邀的情绪起伏很大。
一闭上眼,小邀就看见了父母,他们喜笑颜开,簇拥着红色织金的衣裳的少女。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一切欢声笑语都簇拥着她,祝福着她。
阳光之下,便有阴影。
而她就在没有人看见的阴影处,静静地看着一切的欢喜。
嫉妒吗?
不。
伤心吗?
不。
任何情绪都不曾有,她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亦或是见不得光的鬼魂一样,站在无人可见处,旁观着别人的情绪。
生而灾厄,让父母畏她如虎。
若非巫祝断言杀她,定会永生永世灾厄缠身,他们恐怕也不会留她一条命。
她长在府里最偏远房间,侍奉她的婆子一个接着一个来了然后离去,但大多自此侍奉她之后大都活不成了。
这里着就成了府中的禁地,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存在。
而那个她更是不知道。
今日,秦师破章陵,母亲匆匆带着少女上了辎车,几个骑兵护拥着用皮革包裹严实的辎车匆匆离开了章陵,她站在黑暗处,看着他们离开,等着他们离开。
“啊!”
少女蓦然惊醒,猛地坐了起来,身上的冷汗浸透了白色的衣裳。
“你怎么了。”黑暗里传来诸羽淡漠的声音。
小邀惊惶地抬起眼来,眸子中里的诸羽的抱臂而站。
“我……我……”小邀气喘吁吁,声音颤抖着,显然惊惧非常,“我很害怕,我做了一个噩梦,梦里他们把我一个人丢下了。我又是一个人了。”
她无助地把头埋在膝窝里,想要借此逃避恐怖的事实,她被家人抛弃了,落在敌军的手里,即将被献往遥远的秦国。
命运无定,生死在天。
黑暗之中诸羽走到长案一旁,他点亮了烛台,温暖的橘色烛火幽幽地照亮了这一方小小天地,也照亮了少女晶莹的泪珠。
诸羽原本少言不泄,一贯的淡漠才是他的作风,如今让他跟一个被家人抛弃,身世可怜的暂定无辜的少女共处一室,他突然就觉得有些头疼。
“何必悲伤。”诸羽走到她身边,不再冷漠的俯视着她,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她平视,“一切都过去了。你往秦国去,没有人再会丢下你的。以你姿容,当是长伴君王身侧,往日孤苦当不复矣。”
小邀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看着诸羽,看着他被烛火照亮的俊雅容颜,其上仿佛经久不化的冰雪也融化了。
“真的吗?”
小邀抽噎着。
“自然。”诸羽站了起来。
今日之事,诡异之处太多,尤其是这女子的出现,让诸羽没办法将她的出现视作平常的事。
她真的是那传闻之中姜氏女的妹妹吗?可却从未有过传闻过战国有双姝。
观她今日今夜之行为,迥然若两人。
神情之怪异,分明真情,却似假面。
到底是真情,还是假面,诸羽难以分辨。
一面是疯癫痴狂,自言是妖怪的疯子,而另一面却是孤苦可怜,自说为灾厄的孤女。
自目前来看,疯癫当是她的盾牌,是她的假面,保护着她脆弱又孤独的内心。
可是真的是吗?
身为将领,多年的直觉告诉他,事情远远没有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可是思绪纷繁复杂,他又一向不善于处理这般的人际关系,若是唤作旁人,如此装神弄鬼扰乱军心,脑袋估计早就满地滚了。
他坐在特设大案之后,闭着眼,可是一瞬间的如电而逝的考量瞬间让他睁开了眼睛。
在黑夜中,他微微偏过头去,目光越过了屏风的间隙。
*
四位击鼓手站在两丈余高的鼓架,用力地挥在牛皮的鼓面之上,发出隆隆的响声。
击鼓聚将,二十四员大将分列两排。
诸羽一身甲胄便站在了帅案前,目光从身后的军事舆图移到案前。
中军司马点将完毕,诸羽便站在了长大的帅案前,目光扫过齐刷刷战立的二十四员大将,大手一挥:“诸位,如今韩军正于平陈集结,我们必须攻其不备,一个时辰拔营,辰时出发,蒙荣为铁骑主将,率五千铁骑护卫两翼,一万步兵居中前进。余数皆按原计划进行。”
一番简洁利落又切中要点的军事安排顿时叫大将们振奋起来,遂有条不紊地按照安排开始准备。
“叶华明。”
叶华明原本作监军,不曾想诸羽竟然还有事吩咐他。
“上将军。”
“姜氏的人已经被围了,你去将真正的姜氏女接回。”
一看是这个吩咐,叶华明不由一喜,接回真正的祥瑞这可是个美差,若是有了这个真正的祥瑞,那个不知好歹的假货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叶华明慨然领命:“下官定不负上将军所托,定然将真正的祥瑞安全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