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一通电话打来,姜含林本想挂断,但如果不接,电话那头的人一定会着急的,人一着急说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为了减少麻烦,姜含林只能接起电话来。
“喂?”
“喂,霖霖,你去哪儿了?电话电话不接,信息不回?这孩子多大了,知不知道你这样很让人担心啊?你不在家吗?我说这星期来找你,敲你门没人应啊?你……”
“行了,别说了?有事儿吗?”
“你在哪儿呢?”
“……在外面?”
“外面?哪个外面?”
“不在这边。”
“你准备啥时候回来啊?”
“……”
“我可以不管你,我也管不了你了,但你该怎样怎样。该给我工作工作,生活生活……”
“……”
“我告诉你,我……不容易,我……你……别……”
通话已中断——
世界总算清净了。
被电话催了一通,姜含林的心情瞬间低落到谷底。干什么事情的心情都没有了。
犹豫了半天,第二天她还是决定收拾行李。她知道过一个星期,她妈肯定又要打电话问她这,问她那,哪怕不是明天、后天、大后天,也会是一周后,两周后,半月后。
毕竟,她并不属于这里,她可以在这里待十天半月,却无法长久地存在于这里。
当天晚上她订好回程的机票,又坐在桌前,看着大开的窗户,盯着远处屋外亮起的彩色灯光,以及依稀可见的攒动的人群。今天是什么日子呢?竟如此热闹,是哪家有喜事吗?反正跟她没关系。
原来真的有一个地方长久地这样,不曾变过。古代的人间大概是这样吧?
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但这里唯一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那份遗世独立。
现在理想当中的人间也不过如此吧!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大约日上三竿,姜含林走出屋,在院子里找寻着樊阿姨的身影。她左顾右盼着,樊阿姨正好从外面回来。
姜含林这才想好要跟她说今天晚上要坐飞机离开的事。
“这就要走了吗?不是说要住两三个月的吗?你才住了多久啊就要回去了!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不是的阿姨,再不回去,家里人在催。”
“这样啊!但这也太突然了。那我把钱退给你。”
“算了吧阿姨,”姜含林忙拉住樊阿姨,“这钱就别退了,本来在这边就吃您的喝您的,打扰您了。然后这也是我的心意,在您这边住的很开心。”
“那你就这么走了,还回来看看不?”
“再说吧!这个我也没办法保证……但在这里的生活很开心。”
樊阿姨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姜含林提下来的行李箱后,还是作罢。只说让她一定要回来看看她,还说要教她刺绣的,结果还没开始教,就要走了。
樊阿姨又进屋,再出来手里拿着个帆布袋出来,上面的刺绣很精美,一看就不像是工厂生产的。
她把这个递给姜含林,说着:“这是我准备给你绣的,你不是说你喜欢背帆布包吗?然后准备给你在帆布袋上绣点儿好看的图案,我看你老是买那些手工玩意,猜你肯定很喜欢。然后呢,又觉得绣花鸟肯定不适合你们年轻人,就给你绣了朵向日葵。你看看怎么样。”
樊阿姨出来时,姜含林就注意到帆布袋上的向日葵了,那向日葵似乎还是特意模仿梵高的画绣出来的,总之非常好看。姜含林把帆布包拿在手里,仔细看那刺绣,针线很紧密,走针也很灵活。她用手细细摸索着,很平整,很光滑。
姜含林点点头,樊阿姨看出来她很喜欢。
她这才想起来要送点儿回礼给樊阿姨才行,于是她又提着行李上楼,打开行李箱翻翻翻。找出那件樊阿姨穿上很合身的旗袍,将它叠好。其他的,她穿过的,并不觉得别人很需要。
她翻到夹在衣服中间的那幅水彩画,她又仔细端详了一遍。她其实想把它送给沈霁。作为他上次教她溜冰的回报,并且他准许她翻看他以前的书,还说可以借他房间书架上的书给她看。
吃午饭的时间,姜含林拿出了那画,递给沈霁,她斟酌着如何合理地开口:“这个画送给你,这段时间占用了你的资源。算是歉礼或者这些天下来你对我的包容的感谢吧。”
沈霁再次看到了那幅画,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
如果他不收下,姜含林一定会觉得她俩还有仇,或者自己哪儿还得罪了他,他还很恨自己。
于是当她再次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一股燥热袭击了她,再看看天,好像不一样。她乘出租车到达住处。
她后来一直住的地方。
整个打通的屋子就是她的家,除了厕所是独立的房间。其他的角落放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房间的一角扔了一块床垫,直接在上面铺了床单。数一数屋子里有几张桌子。一张书桌、一张手工台、一张厨房用的台面……除此之外,还有一面不大的书架,上面放着很多很杂的书。一小面墙被她腾出来,放着一个画架。
房间构造简单,尽可能减少东西。但干净,亮堂,像一间工作室一样。这算是她临时的住所。
此后又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她很少出门,因为这边的温度实在太高,太阳也大。她待在家中想想拍一些什么类型的视频,然后做做烘焙。此外就是看电视,睡觉。
再次遇见沈霁是无比寻常的夜晚。她在江边散步,却迎面碰见了沈霁,夜晚的光线不亮,却足够她分辨出面前走过的人。她微怔,距离上次在江南已经过去多久了?有好几个月了吧?还是一年多了?
沈霁盯着她,却毫不意外,竟上前跟她打招呼。
“好久不见……”
姜含林哑然,如果说人对于生活中某些时刻有羞耻症,那么她应该对于久别重逢会很羞耻吧!
此刻她实在没办法露出那种惊讶甚至惊喜的表情,但你一定能从她脸上看到诧异。她感到脸发烫,但为了显得还算镇定,她也不能迟疑太久,她只好颤抖着声音回到:“好久不见。”
“你过得咋样?”
“呃……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来这边上大学啊!”
“啊?你之前不是上高二吗?难道我记错了?”
“是吧,但老师说我完全没必要读高三,可以直接考到大学去,这样不用浪费我的时间。”
“……”
“那你怎么想到来这里?”
“这里的一所大学不是挺好吗?我觉得报考这所学校还不错。没想到真能遇上你。你也在这边散步?”
“啊对。”
“话说你现在不用回学校吗?”
“现在不是才8点多吗?还早。”
“啊,你想去坐轮渡吗?我请你。”
“好啊!”
于是姜含林和沈霁买了两张票,才只要几元。
走到里面能闻到垃圾桶散发出来的复杂味道,靠近江边以及台阶上即使天黑了,都站着或蹲满了人。他们找了一块落脚的地方,但两人都沉默着,无话可说,像明明江上吹来的风是温热的,却另她感到丝丝凉意。
小型轮渡来了,人们像鱼一样涌入其中,姜含林和沈霁也挤进人群,姜含林找了个位置坐下,沈霁也紧随其后坐在她旁边的座位上。姜含林侧过头看着窗外漆黑的江面,以及船开时,不断起伏的水波纹,像不断变化的人脸面具一样,那褶皱看得她心烦。
两人坐到对岸,又买了回程的车票,又坐回来。
于是姜含林向他道了别:“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你也该走了。”
“太晚了,我送你吧?你住的地方离这远吗?”
“确实挺远的,我是打车过来这边的。”
“我陪着你打车吧,然后送你回去。”
“那你不回学校吗?”
“晚点儿回也没事,或者我在外面住一晚。你一个女生晚上不安全。”
“也行。”
两人在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姜含林和沈霁坐进去,姜含林对师傅说:“去XX小区。”
等到出租车开到了小区里面,姜含林付了车费,下了车。沈霁也下了车,姜含林说:“那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儿回吧!”
“嗯。”
“等一下,忘了一件事。”沈霁突然叫住她。
“加个微信吧!”
“好。”姜含林拿出手机来让他扫码。然后在他的注视下通过。她大致看了眼添加完成后手机界面显示的好友的信息,然后抬头看了看沈霁,说道,“好了,那我走了。”
沈霁看着她走到住户楼,进去,才重新坐进出租车。“师傅,麻烦送我回XX学校。”
“好嘞,小伙子。”
姜含林回家后瘫在她自己DIY的超大香蕉沙发上,拿起手机看了看沈霁的头像和名字。黑色的背景中央一个小小的霁字。名字就一个大写字母“J”。个性签名是:喜阴霖之既霁,嘉良辰之肇晴。点进主页,背景赫然是姜含林自己的那幅江南水彩画。
“喂?”
“喂,霖霖,你去哪儿了?电话电话不接,信息不回?这孩子多大了,知不知道你这样很让人担心啊?你不在家吗?我说这星期来找你,敲你门没人应啊?你……”
“行了,别说了?有事儿吗?”
“你在哪儿呢?”
“……在外面?”
“外面?哪个外面?”
“不在这边。”
“你准备啥时候回来啊?”
“……”
“我可以不管你,我也管不了你了,但你该怎样怎样。该给我工作工作,生活生活……”
“……”
“我告诉你,我……不容易,我……你……别……”
通话已中断——
世界总算清净了。
被电话催了一通,姜含林的心情瞬间低落到谷底。干什么事情的心情都没有了。
犹豫了半天,第二天她还是决定收拾行李。她知道过一个星期,她妈肯定又要打电话问她这,问她那,哪怕不是明天、后天、大后天,也会是一周后,两周后,半月后。
毕竟,她并不属于这里,她可以在这里待十天半月,却无法长久地存在于这里。
当天晚上她订好回程的机票,又坐在桌前,看着大开的窗户,盯着远处屋外亮起的彩色灯光,以及依稀可见的攒动的人群。今天是什么日子呢?竟如此热闹,是哪家有喜事吗?反正跟她没关系。
原来真的有一个地方长久地这样,不曾变过。古代的人间大概是这样吧?
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但这里唯一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那份遗世独立。
现在理想当中的人间也不过如此吧!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大约日上三竿,姜含林走出屋,在院子里找寻着樊阿姨的身影。她左顾右盼着,樊阿姨正好从外面回来。
姜含林这才想好要跟她说今天晚上要坐飞机离开的事。
“这就要走了吗?不是说要住两三个月的吗?你才住了多久啊就要回去了!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不是的阿姨,再不回去,家里人在催。”
“这样啊!但这也太突然了。那我把钱退给你。”
“算了吧阿姨,”姜含林忙拉住樊阿姨,“这钱就别退了,本来在这边就吃您的喝您的,打扰您了。然后这也是我的心意,在您这边住的很开心。”
“那你就这么走了,还回来看看不?”
“再说吧!这个我也没办法保证……但在这里的生活很开心。”
樊阿姨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姜含林提下来的行李箱后,还是作罢。只说让她一定要回来看看她,还说要教她刺绣的,结果还没开始教,就要走了。
樊阿姨又进屋,再出来手里拿着个帆布袋出来,上面的刺绣很精美,一看就不像是工厂生产的。
她把这个递给姜含林,说着:“这是我准备给你绣的,你不是说你喜欢背帆布包吗?然后准备给你在帆布袋上绣点儿好看的图案,我看你老是买那些手工玩意,猜你肯定很喜欢。然后呢,又觉得绣花鸟肯定不适合你们年轻人,就给你绣了朵向日葵。你看看怎么样。”
樊阿姨出来时,姜含林就注意到帆布袋上的向日葵了,那向日葵似乎还是特意模仿梵高的画绣出来的,总之非常好看。姜含林把帆布包拿在手里,仔细看那刺绣,针线很紧密,走针也很灵活。她用手细细摸索着,很平整,很光滑。
姜含林点点头,樊阿姨看出来她很喜欢。
她这才想起来要送点儿回礼给樊阿姨才行,于是她又提着行李上楼,打开行李箱翻翻翻。找出那件樊阿姨穿上很合身的旗袍,将它叠好。其他的,她穿过的,并不觉得别人很需要。
她翻到夹在衣服中间的那幅水彩画,她又仔细端详了一遍。她其实想把它送给沈霁。作为他上次教她溜冰的回报,并且他准许她翻看他以前的书,还说可以借他房间书架上的书给她看。
吃午饭的时间,姜含林拿出了那画,递给沈霁,她斟酌着如何合理地开口:“这个画送给你,这段时间占用了你的资源。算是歉礼或者这些天下来你对我的包容的感谢吧。”
沈霁再次看到了那幅画,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
如果他不收下,姜含林一定会觉得她俩还有仇,或者自己哪儿还得罪了他,他还很恨自己。
于是当她再次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一股燥热袭击了她,再看看天,好像不一样。她乘出租车到达住处。
她后来一直住的地方。
整个打通的屋子就是她的家,除了厕所是独立的房间。其他的角落放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房间的一角扔了一块床垫,直接在上面铺了床单。数一数屋子里有几张桌子。一张书桌、一张手工台、一张厨房用的台面……除此之外,还有一面不大的书架,上面放着很多很杂的书。一小面墙被她腾出来,放着一个画架。
房间构造简单,尽可能减少东西。但干净,亮堂,像一间工作室一样。这算是她临时的住所。
此后又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她很少出门,因为这边的温度实在太高,太阳也大。她待在家中想想拍一些什么类型的视频,然后做做烘焙。此外就是看电视,睡觉。
再次遇见沈霁是无比寻常的夜晚。她在江边散步,却迎面碰见了沈霁,夜晚的光线不亮,却足够她分辨出面前走过的人。她微怔,距离上次在江南已经过去多久了?有好几个月了吧?还是一年多了?
沈霁盯着她,却毫不意外,竟上前跟她打招呼。
“好久不见……”
姜含林哑然,如果说人对于生活中某些时刻有羞耻症,那么她应该对于久别重逢会很羞耻吧!
此刻她实在没办法露出那种惊讶甚至惊喜的表情,但你一定能从她脸上看到诧异。她感到脸发烫,但为了显得还算镇定,她也不能迟疑太久,她只好颤抖着声音回到:“好久不见。”
“你过得咋样?”
“呃……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来这边上大学啊!”
“啊?你之前不是上高二吗?难道我记错了?”
“是吧,但老师说我完全没必要读高三,可以直接考到大学去,这样不用浪费我的时间。”
“……”
“那你怎么想到来这里?”
“这里的一所大学不是挺好吗?我觉得报考这所学校还不错。没想到真能遇上你。你也在这边散步?”
“啊对。”
“话说你现在不用回学校吗?”
“现在不是才8点多吗?还早。”
“啊,你想去坐轮渡吗?我请你。”
“好啊!”
于是姜含林和沈霁买了两张票,才只要几元。
走到里面能闻到垃圾桶散发出来的复杂味道,靠近江边以及台阶上即使天黑了,都站着或蹲满了人。他们找了一块落脚的地方,但两人都沉默着,无话可说,像明明江上吹来的风是温热的,却另她感到丝丝凉意。
小型轮渡来了,人们像鱼一样涌入其中,姜含林和沈霁也挤进人群,姜含林找了个位置坐下,沈霁也紧随其后坐在她旁边的座位上。姜含林侧过头看着窗外漆黑的江面,以及船开时,不断起伏的水波纹,像不断变化的人脸面具一样,那褶皱看得她心烦。
两人坐到对岸,又买了回程的车票,又坐回来。
于是姜含林向他道了别:“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你也该走了。”
“太晚了,我送你吧?你住的地方离这远吗?”
“确实挺远的,我是打车过来这边的。”
“我陪着你打车吧,然后送你回去。”
“那你不回学校吗?”
“晚点儿回也没事,或者我在外面住一晚。你一个女生晚上不安全。”
“也行。”
两人在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姜含林和沈霁坐进去,姜含林对师傅说:“去XX小区。”
等到出租车开到了小区里面,姜含林付了车费,下了车。沈霁也下了车,姜含林说:“那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儿回吧!”
“嗯。”
“等一下,忘了一件事。”沈霁突然叫住她。
“加个微信吧!”
“好。”姜含林拿出手机来让他扫码。然后在他的注视下通过。她大致看了眼添加完成后手机界面显示的好友的信息,然后抬头看了看沈霁,说道,“好了,那我走了。”
沈霁看着她走到住户楼,进去,才重新坐进出租车。“师傅,麻烦送我回XX学校。”
“好嘞,小伙子。”
姜含林回家后瘫在她自己DIY的超大香蕉沙发上,拿起手机看了看沈霁的头像和名字。黑色的背景中央一个小小的霁字。名字就一个大写字母“J”。个性签名是:喜阴霖之既霁,嘉良辰之肇晴。点进主页,背景赫然是姜含林自己的那幅江南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