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脸颊发烫,唇瓣轻抖,矜持端庄的外表下,掩盖着热烈的心跳,脑海里闪过当日告别的情景——

    才刚刚完成夫妻对拜,还未起身入洞房,周围忽然骚动。一声刺耳的音,宫内传旨要亲王郡王即刻进宫,事关敌国犯边。

    新婚凤冠本就沉,遮面的盖头又挡住视线,周围宾客交流声,家具与地砖的碰撞声、交杂凌乱的脚步声让冷元初头晕,不知所措。

    眼前一亮,盖头被揭开了,冷元初第一次面对面看清自己的夫君。他头戴黄金冠,红丝带垂在鬓角旁,这时还保持着夫妻对拜的姿势,两人的脸庞很近,甚至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只见男人抬手,就要触摸到元初的脸颊,可还是攥拳放下。转开视线,松开握在另一只手中的红稠球带,起身离开,披星戴月赶赴战场。

    如今,他站在这里,穿着威武的铠甲,如果是在传奇小说或是社戏里,这般人物自是人间战神,又或者是天神降临,只为救助浮生女子冷元初。

    温行川低头看着这个小女子,不自觉柔和了目光,大手解开她交叉的小手,拉着妻子走去主殿。

    冷元初此刻心里小鹿乱撞,被轻拨的朱弦久久不能平息。

    众人先后进了主殿,亲王和郡王都要换下铠甲。下午皇帝将会遣寺人来王府宣旨,因此两位王爷也要换成吉服。冷元初只见温行川更衣前在林氏身边俯身耳语几句,林氏笑着点头应允。

    敦靖亲王温琅更衣后和亲王妃林婉淑居中首位入座,仆人将锦缎软垫置于地上,温行川和冷元初率先向亲王夫妇三叩首,众人一一行礼入座。

    一家人终于团聚,有着说不完的话。亲王关心了独女温行宁来年及笄的事情以及课业教养,另外庶子温行芷也即将五岁,开蒙要选哪位太傅。

    亲王没多过问儿媳,因此元初保持着一个端庄的姿势坐好,静静听着殿内言语。温行川就坐在元初身边的太师椅,可元初不敢侧过头来好好望着夫君,却不知温行川视线几乎没离开过自己。

    敦敬亲王温琅现年四十有一,早年随父皇开辟新朝、又常年负责攘外戍边等军事要务,眉眼间自带冷峻威严。此次攻打高句丽正是在温琅的率领下奔袭千里直捣敌窝,杀得片甲不留。

    温行川自幼学习兵法,得皇帝亲传,十八般武艺洋洋精通。温琅带着儿子上战场,也是皇帝的意思,纸上得来终觉浅,对兵法的认识还是实战来得深刻。

    虽然温行川贵为皇长孙,还是唯一的嫡孙,但是老皇帝没吝惜,只道守卫河川匹夫有责,主要还是对自己二儿子领兵打仗充满信任。

    现在胜仗归来,故太子薨逝已近一年。不光满朝官员,温琅自己也觉得,成为太子,领回监国权已成定局。

    温行川这次战役也表现勇猛。不仅没有王爷架子,与士兵同吃同住,而且听从温琅的作战安排,并且善巧方便,尤其是在白头山麓发现高句丽主将意欲借山势合围燕军,独自率小纵队绕路抄至高句丽粮草必经之路,断其粮草补给,又与大军反过来围住高句丽主营。

    此役大涨燕军士气,于是在把敌军赶出边境后,顺势打到了韩都城,灭了高句丽。温行川的作战实力也得到全军上下的一致认可,军中都称其帝星将才也。

    时至晌午,亲王宣开席用膳,仆人在主殿摆好餐桌餐椅,按序行菜。由于亲王自幼生活在北幽,主菜系北幽菜,又因大燕定都江宁,配菜潜移默化改成江宁菜。腊月寒冬新鲜蔬果多来自南岭运送,寻常人家定是凑不齐这满桌的新鲜。

    冷元初来江宁不足一整年,对江宁菜并不感冒,北幽菜更是觉得偏咸。新妇在公婆家里也不好主动开口说自己饮食不适应,怕显得矫情,因此冷元初一直在迁就。

    不过冷元初借着自由出入隔三差五出亲王府到自己常吃的小馆,倒也没困在此事里。

    这是元初第一次参加阖府聚餐,知一桌子菜肴少有可口的,端着御窑烧制的青花缠枝莲纹小碗,只是在面前几道清淡烧菜里夹取下饭。

    温行川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舒心的饭菜了,他让仆人把自己一直用的窑变碗拿来用餐,这个碗窑变后的色彩青绿,状如山峦,倒是和温行川的名字很配。

    不过从此以后用膳,身畔多了这个芊芊女子,在军中豪放的进食到底要改回符合身份的细嚼慢咽。

    温行川一边用膳,一边悄悄关注着自己的妻,轻而易举地发现冷元初进食寥寥,一小碗米饭还未见底,端着筷子的手就不怎么伸出夹菜了。

    温行川以为冷元初比较紧张,距离较远的菜是可以悄声告诉身旁仆人布菜。见妻子一直没有开口,温行川自做主让仆人盛了碗板鸭白萝汤,摆在冷元初面前。

    冷元初此刻本是想缓一缓,把米饭塞下就放筷,忽然手边多了这碗汤,侧头看见丈夫示意喝下,不敢不从。

    冷元初一直觉得江宁的板鸭与绍兴安昌镇的酱鸭相比,咸度虽可接受,但是少了酱香的压制,偏腥,所以尝过一次就不再想吃。

    可是这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送来的汤,又是在这么一大家团聚的宴席,不管如何不能拂他心意。元初浅道了谢,一勺勺慢慢喝掉了。

    鸭汤暖身,元初喝完觉得自己指尖也没有刚才那般寒凉,欣然接受。又怕温行川继续端来不爱吃的菜,匆匆把碗里米饭吃净,放下筷子静等结束。

    温行川看着冷元初喝完汤就用完膳,稍微皱皱眉。妻子的手本来就小,端着那般小碗,只吃了不到碗口的米饭就不吃了,菜也没行多少,怕是口味不喜。

    温行川只记得自己妻子并非江宁长大,好像是在浙江行省,如果真是饮食不对,不知道王府膳堂有无关注到。

    午膳完毕,各自漱口休整,等来皇宫谕旨。

    “奉天承运,永康十九年五月,高句丽犯境,时敦靖亲王温琅领命振国威武大将军,韩阙郡王温行川为骁骑将军,率三军千里奔袭,灭高句丽,平战事,天道安康,国运兴盛。敦靖亲王居首功,赐宁畿句容溧水两地为亲王属地,税赋自用,赏金三千两,布千匹;韩阙郡王居次功,封九珠郡王,赏金两千两,布九百匹;亲王妃林氏主持王府事宜顺天应地,赏金千两;郡王妃冷元初淑仪有节,赏金五百两,钦此——”

    亲王府内一片肃静,一片枯叶裹挟着雪渍落下,在府内的地面刮出声响,天上乌云骤起,似乎要下一场大雪了。

    “儿臣接旨。”温琅向前跪行两步,接过寺人手中谕旨,率先站了起来。

    “另陛下口谕,特批亲王爷、郡王爷明日起不必每日入朝请安,多多陪陪家人,年宴宫内届时再行安排。皇后传懿旨,知今日大吉日子,特赐物件给郡王妃,郡王妃,请。”

    冷元初接过寺人手中的酸枝木盒,打开发现是一只红宝石点缀的纯金凤钗,是皇后的御用品。

    “臣妾领旨,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送走寺人,府内便再无刚才的欢声笑语。仆人立在稍远的位置,打量着主子们,很显然,亲王脸色不好看。

    说到皇室,现年皇帝温裕六十有三,只有与皇后刘氏所生两子,故太子温珣和二皇子温琅。温珣性情柔顺,克己复礼,深谙治国之道,监国数载,深得百官爱戴和百姓好评,也是当之无二的太子和未来皇位继承人人选。但是去岁薨逝,享年四十有三,却既无所纳又无子嗣。

    是以人们都认为太子之位将顺其自然地移给温琅。前朝那些因为夺嫡争皇位而发生的血雨腥风,倒是在新朝代暂时产生不了风波。

    温琅亦是这样认为。本以为这次大灭藩国的战功足够加封太子,或者说加封需要选择吉日,监国权总可以马上恢复,不知皇帝还在顾虑什么。

    温琅挥挥手,只留下亲王妃,让其余人等都各自回园子。温行川侧头示意了一下冷元初,元初走近和亲王王妃行礼后退下,便随着温行川回到仰止园,他们的居所。

    温行川知道父王此刻不太高兴,但是自己还有想办的事情,也没多停留。仰止园在府内东北侧,回去的路上要走过一些游廊和假山,温行川本来想牵着元初的手慢慢走,但是天寒,只见冷元初双手都缩在大氅里,应该藏在了暖手的手捂里,便也收了心思,走在前,保持着元初能跟得上的步伐,一前一后回到了仰止园。

    进了仰止园,这里的格局和主殿一点都不一样,主殿一柱一梁都透着一股子威严,仰止园则是地道的江南园林,粉墙黛瓦,假山曲溪。

    温行川是自幼在江宁长大的,性子里少了北幽的粗犷,但是保留了刻在血脉里的风度。仰止园的布景既有水乡温柔,又兼顾男人气概,园名也是温行川自己命名,取自“高山仰止”,由自己的太傅手书影刻匾额。

    本来为了温行川婚事准备的园林,倒是让冷元初独自生活了数月。如今这里的气息多了些如丝绸般的轻盈和温柔。

    温行川和冷元初进了屋,却不知道话头从何开始。冷元初的贴身丫鬟佩兰识趣,端了一盖碗普洱茶递给郡王妃。冷元初回过神来,端着茶走到温行川面前,屈膝奉茶。

    温行川垂首,看着站直了也不过刚到自己下颌处的妻子,接过茶,畅饮后放在一边,忽然伸手揽过元初的肩,把她扣在自己怀里。

章节目录

缘起长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口心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口心莲并收藏缘起长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