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惠城小镇和印象中并无二致,湿热中混着燥意,道路狭窄,两旁的电线杆高度参差不齐,裸露的电线交错纵横。
面包车行驶在颠簸的小路上,因马路上随意行走的行人急停急刹,机油气味惹人眩晕。
职业和性格使然,楚沄一路叽叽喳喳地和司机师傅攀谈个不停,像只无比兴奋的小麻雀。
“师傅,听说惠城才是国内击剑的发源地,是么?”
“噢,是啊!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
车的后座载着许多摄影器械,一路叮叮哐哐地随车摇摆,两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坐在前面,年长的一直看着窗外沉默不语,年纪小的倒是活泼机灵。
司机师傅一时兴起,就又多问了几句,“你们是从外地过来来作报道的?听你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差不多!我们要拍一部关于击剑运动的纪录片。”
“那你们可来对地方了,击剑就得看惠城。我们这可是出过大明星选手——击剑冠军,前几年拿过世奥会金牌的那位,就是土生土长的惠城人……裴,裴什么,三个字的,啊呀,话到嘴边,一下子就又忘记了!”
惠城小镇只有一条不宽不窄的主干道,聊到这里,恰好路过两间挨着的,卷帘门紧闭的铺子,门口堆着些积满灰尘的建筑垃圾。
黄昔越坐直了身子往外探了探,随即眸子闪了闪,又黯了下来。
看来是已经搬走了啊。
她收回视线,继续保持沉默。楚沄脆生生的声音又传到耳边,“是裴肖合!那个冠军叫裴肖合!我的偶像!万千少女的梦!”
“对,对没错,就是他,我们惠城的骄傲!”
下午的骄阳透过泛黄的窗玻璃更加灼人,不知过了多久,车才停在了“惠城击剑基地”门口。
这不锈钢标牌有点年头了,斑驳得不成样子。
司机师傅很好心地帮她们把沉重的器械搬到门卫室,只收了一半的车钱,临走时嘱托她们好好给惠城拍个宣传片,楚沄笑眯眯地欣然应允。
“惠城人可真实在呀,”小姑娘望着远去的面包车感叹道:“可惜纪录片不是宣传片。”
“是啊,走吧,”一路沉默的黄昔越终于吭了声,她的嗓音有些沙哑,或许是晕车,又或许是有些中暑了。
临行前,徐璀叮嘱过楚沄,说黄昔越身体不好,所以她此行责任重大,得多承担些体力工作。
这个北方小姑娘身体素质强,专业能力也是杠杠的。这是徐璀安排给黄昔越当助理的主要原因。
楚沄连忙接过黄昔越手上的摄像机包,体贴地说:“阿越老师,你先去门卫室里歇歇,我去找基地负责人,弄清楚咱们是住哪儿。”
黄昔越点点头,算是应允。
守着门卫室的是个毛头小子,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瘦条条,眼神亮晶晶,一副腼腆好奇的模样。
黄昔越的余光扫过他,知道他是想攀谈却又找不到话题,于是随意问了句,“你叫什么名字?”
“阿九。”
“今年几岁了?”
“刚满十二岁。”
“你们这里现在招童工当门卫?”她半直白地开着玩笑。
“不是,我是基地的队员,今天周日放半天假,他们都出去玩儿了,轮到我守门卫室。”
“噢。”
她不是很会和小孩子打交道,话题落于沉寂,门卫室里只有温热的风呼呼吹的声音。阿九示好般地,把电扇挪到黄昔越跟前。她很温和地说了声,“谢谢。”
远远看到楚沄跟着一个中年男人往门卫室走,黄昔越拢了拢身后的背包,问道:“那是谁?”
“潘领队,他现在是基地的老大!”
“那教练呢?我还以为教练是老大。”
“教练休年假了,等他回来,潘领队就不是老大了。”
原来是这样。
她心知肚明,放假被留下的那一个,肯定是不受待见的那一个,要么是太普通,要么是太出众。她只浅浅看一眼,大概就知道阿九属于后者。
楚沄拉开门卫室的门,朝黄昔越招招手。她站起身,转头对阿九说:“我叫阿越,那个姐姐叫楚沄。我们过来拍纪录片,接下来的六个月,就要请你多多指教了。”
阿九对纪录片没什么概念,但这玩意听起来还挺厉害的。于是兴高采烈地应了声“好!”
击剑基地的建筑外立面几年前全部翻新过一次,黄昔越记忆里泛旧和爬满爬山虎的小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批了层惨淡白灰的外墙。但整体结构不变,是非常牢固的砖房。
上楼梯时,晴好阳光穿透镂空花砖,在台阶上印上一朵一朵浮光小花。
楚沄小时候没住过这样的房子,感到异常新奇,拎着沉重的器材和行李,边气喘吁吁,边夸这里:“真漂亮,真有意思!”
黄昔越本想反驳她几句,这批过灰的外立面也太难看了,简直是个四不像,从前的红砖外立面,那才叫好看呢。
但她陡然想起自己刚搬过来的时候,讨厌惠城讨厌得要死。
讨厌着潮热得简直无法呼吸的空气,讨厌着一下火车,新买的白球鞋就被脏兮兮人字拖狠狠地踩出个张狂的鞋印,讨厌狭窄的道路和道路上的青苔和泥泞。
她在江城住的是带电梯的江景小高层,在这里还要爬那该死的楼梯。
她讨厌这里的一切,恨不得立刻马上逃出去,逃回江城。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赖活不如好死去”,十三岁的黄昔悦在搬来惠城的第一天,就放下豪言壮语——
“我宁愿立刻死在江城,也不在惠城赖活一天!”
这句话像炮仗,点燃了黄义达。随后他们就在这栋楼房里,吵了场一点就爆、酣畅淋漓的架,看到黄义达瞪大了的气红了的眼,黄昔悦心里无比得劲。
她想跟全世界的人都比比,看谁更难受!
在黄义达吼出那句“那你有本事就走,你有本事就自己回去”后,黄昔悦立刻夺门而出,把那木头门摔得震天响。
边走,心跳得更快,她脑海里很快浮现一个绝好的计划。她要去买一包烟,一口气抽完,把自己抽死,一了百了。
就在她怀着必死的决心和斗志时,她遇到了裴肖合。
那个家伙只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丢下句轻飘飘的“不认识”,然后门卫就拦住她,无情地落下了大门的锁。
毁了她的绝妙计划后,他扬长而去,那双修长的腿迈出的自由悠哉的步子,在她看来无比刺眼。
他们只花了三秒钟,就结下了一个有关生死的梁子。
可恨。
不近人情。
不乐于助人。
这是黄昔悦对裴肖合的第一印象。
-
潘领队对二人很客气,给她们在二楼和三楼分别安排了两间一室一厅的小屋子。黄昔越没闲着,一进房间就开始给各种设备器材充电。
收拾行李时,楚沄从其他同事那得知了些八卦,不知是否该找黄昔越求证。但她实在憋得心里痒痒,只能跑上楼来串门,左看看,右看看,这摸摸,那摸摸地消解。
试图从细枝末节里发现些什么。
“说吧,想问什么?”她瞧出她的心思了。
“阿越老师,我听说你爸爸是黄义达教练!”
楚沄做错事般快速且低声问了一句。
背后八卦同事属实不能算好行为,但她实在快被憋死啦!
黄昔越有自知之明,单凭她的资历是够不上单独负责纪录片的,老同事们肯定在背后把她的舌根都嚼烂了。
只是她从小在黄义达身边耳濡目染,对击剑生活手拿把掐,小时候甚至还能穿上训练服挥上两剑。这工作舍她其谁?
她甚至可以拍拍胸膛问心无愧地说,如若不是她慧眼识珠,击剑界恐怕不会有裴肖合这个人的名字。
思绪飘远,她的心不经意地抽痛了一下。
“阿越老师?”
黄昔越收回扯远的思绪,坦荡而平静地承认,“是的,黄义达是我爸爸,怎么了?”
“那你岂不是认识裴肖合?他是他的第一任教练!听说裴肖合原本不是击剑队的队员,是黄教练半路发掘出来的天才!”
楚沄的关注点不在人情事故上,对于古早的传闻倒是略知一二。
还好黄昔越早有准备,只是淡淡道:“他的学生太多了,得过冠军的也不少,我哪能个个都认识?”
“可是……谁能比得过裴肖合呢?他虽然备受争议,可复杂多面才更加迷人。我还听说你在惠城生活过一段时间,那肯定是见过他本人的吧?”
“或许吧,或许见过,但是没什么印象了,”黄昔越摇摇头,否认道。
楚沄失落地“噢”了一声,想托黄昔越去要张签名照的美梦幻灭了。
不过这姑娘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失落也是一晃而过。
楚沄很快恢复过来,又央求道:“阿越老师,那你肯定知道惠城有哪些好吃的吧?明天才正式开始拍摄,我们今晚出去转转呗。”
黄昔越笑了笑,拿她没辙,看了看表,食堂这会儿应该已经下班了。于是两人很快打了辆车,来到惠城小镇的主街。
寻着旧时记忆,黄昔越带着楚沄来到一间街边拐角的小食店。这里食材新鲜,肠粉做得地道美味,是她对惠城改观的第一站。
做完那场要命的手术后,黄昔越可以吃的食物变得格外少,海鲜鸡蛋是发物,牛肉不好消化,鸡肉怕有激素。她仔细地扫视了几遍菜单,最后点了份斋肠,一碟烫青菜。
楚沄年轻胃口好,点了一份“全家福”。
奔波一天,肚子也着实有些饿,等待的时间不算长,竟然“咕咕”叫了两声。楚沄问:“阿越老师,你吃这么点能行么?”
黄昔越很无奈地忽悠她,“年纪大了,晚上吃多了不好消化。”
楚沄则嘿嘿一笑,语气很断定,“你肯定是在减肥,其实你都这么瘦了,不用减肥了,真的。而且二十六七,年龄哪里算大?”
忽然一阵筷子筒落在瓷砖上的清脆声音从身后响起,后桌的不锈钢筷子勺子随之洒落一地,噼里啪啦,吵得人头痛。
黄昔越下意识地转过身去,弯下腰,埋头帮忙捡起来。
楚沄这才瞧见,方才点菜的时候,后桌来了对年轻男女。男的背对着她们这桌,腰杆儿挺得笔直,女的正对着这桌,表情复杂欲言又止。
明明是他们打翻的筷子筒,惹得筷子勺子散了满地,他们却无动于衷。
这都什么人呐?
楚沄不免有些生气。嘴上说着“阿越老师,你别捡了,等老板过来收拾呗”,一面又站起身,蹲下来帮忙。
那对男女依旧一言不发,老板仍在后厨忙活着,小吃店里的气氛骤然变得很诡异。
楚沄正打算把收好筷子筒往那桌上重重一掷,猛然瞥见那戴着黑色鸭舌帽的年轻男人,可不就是她天天挂在嘴边的,化成灰她也能认得的——
裴、肖、合!
面包车行驶在颠簸的小路上,因马路上随意行走的行人急停急刹,机油气味惹人眩晕。
职业和性格使然,楚沄一路叽叽喳喳地和司机师傅攀谈个不停,像只无比兴奋的小麻雀。
“师傅,听说惠城才是国内击剑的发源地,是么?”
“噢,是啊!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
车的后座载着许多摄影器械,一路叮叮哐哐地随车摇摆,两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坐在前面,年长的一直看着窗外沉默不语,年纪小的倒是活泼机灵。
司机师傅一时兴起,就又多问了几句,“你们是从外地过来来作报道的?听你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差不多!我们要拍一部关于击剑运动的纪录片。”
“那你们可来对地方了,击剑就得看惠城。我们这可是出过大明星选手——击剑冠军,前几年拿过世奥会金牌的那位,就是土生土长的惠城人……裴,裴什么,三个字的,啊呀,话到嘴边,一下子就又忘记了!”
惠城小镇只有一条不宽不窄的主干道,聊到这里,恰好路过两间挨着的,卷帘门紧闭的铺子,门口堆着些积满灰尘的建筑垃圾。
黄昔越坐直了身子往外探了探,随即眸子闪了闪,又黯了下来。
看来是已经搬走了啊。
她收回视线,继续保持沉默。楚沄脆生生的声音又传到耳边,“是裴肖合!那个冠军叫裴肖合!我的偶像!万千少女的梦!”
“对,对没错,就是他,我们惠城的骄傲!”
下午的骄阳透过泛黄的窗玻璃更加灼人,不知过了多久,车才停在了“惠城击剑基地”门口。
这不锈钢标牌有点年头了,斑驳得不成样子。
司机师傅很好心地帮她们把沉重的器械搬到门卫室,只收了一半的车钱,临走时嘱托她们好好给惠城拍个宣传片,楚沄笑眯眯地欣然应允。
“惠城人可真实在呀,”小姑娘望着远去的面包车感叹道:“可惜纪录片不是宣传片。”
“是啊,走吧,”一路沉默的黄昔越终于吭了声,她的嗓音有些沙哑,或许是晕车,又或许是有些中暑了。
临行前,徐璀叮嘱过楚沄,说黄昔越身体不好,所以她此行责任重大,得多承担些体力工作。
这个北方小姑娘身体素质强,专业能力也是杠杠的。这是徐璀安排给黄昔越当助理的主要原因。
楚沄连忙接过黄昔越手上的摄像机包,体贴地说:“阿越老师,你先去门卫室里歇歇,我去找基地负责人,弄清楚咱们是住哪儿。”
黄昔越点点头,算是应允。
守着门卫室的是个毛头小子,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瘦条条,眼神亮晶晶,一副腼腆好奇的模样。
黄昔越的余光扫过他,知道他是想攀谈却又找不到话题,于是随意问了句,“你叫什么名字?”
“阿九。”
“今年几岁了?”
“刚满十二岁。”
“你们这里现在招童工当门卫?”她半直白地开着玩笑。
“不是,我是基地的队员,今天周日放半天假,他们都出去玩儿了,轮到我守门卫室。”
“噢。”
她不是很会和小孩子打交道,话题落于沉寂,门卫室里只有温热的风呼呼吹的声音。阿九示好般地,把电扇挪到黄昔越跟前。她很温和地说了声,“谢谢。”
远远看到楚沄跟着一个中年男人往门卫室走,黄昔越拢了拢身后的背包,问道:“那是谁?”
“潘领队,他现在是基地的老大!”
“那教练呢?我还以为教练是老大。”
“教练休年假了,等他回来,潘领队就不是老大了。”
原来是这样。
她心知肚明,放假被留下的那一个,肯定是不受待见的那一个,要么是太普通,要么是太出众。她只浅浅看一眼,大概就知道阿九属于后者。
楚沄拉开门卫室的门,朝黄昔越招招手。她站起身,转头对阿九说:“我叫阿越,那个姐姐叫楚沄。我们过来拍纪录片,接下来的六个月,就要请你多多指教了。”
阿九对纪录片没什么概念,但这玩意听起来还挺厉害的。于是兴高采烈地应了声“好!”
击剑基地的建筑外立面几年前全部翻新过一次,黄昔越记忆里泛旧和爬满爬山虎的小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批了层惨淡白灰的外墙。但整体结构不变,是非常牢固的砖房。
上楼梯时,晴好阳光穿透镂空花砖,在台阶上印上一朵一朵浮光小花。
楚沄小时候没住过这样的房子,感到异常新奇,拎着沉重的器材和行李,边气喘吁吁,边夸这里:“真漂亮,真有意思!”
黄昔越本想反驳她几句,这批过灰的外立面也太难看了,简直是个四不像,从前的红砖外立面,那才叫好看呢。
但她陡然想起自己刚搬过来的时候,讨厌惠城讨厌得要死。
讨厌着潮热得简直无法呼吸的空气,讨厌着一下火车,新买的白球鞋就被脏兮兮人字拖狠狠地踩出个张狂的鞋印,讨厌狭窄的道路和道路上的青苔和泥泞。
她在江城住的是带电梯的江景小高层,在这里还要爬那该死的楼梯。
她讨厌这里的一切,恨不得立刻马上逃出去,逃回江城。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赖活不如好死去”,十三岁的黄昔悦在搬来惠城的第一天,就放下豪言壮语——
“我宁愿立刻死在江城,也不在惠城赖活一天!”
这句话像炮仗,点燃了黄义达。随后他们就在这栋楼房里,吵了场一点就爆、酣畅淋漓的架,看到黄义达瞪大了的气红了的眼,黄昔悦心里无比得劲。
她想跟全世界的人都比比,看谁更难受!
在黄义达吼出那句“那你有本事就走,你有本事就自己回去”后,黄昔悦立刻夺门而出,把那木头门摔得震天响。
边走,心跳得更快,她脑海里很快浮现一个绝好的计划。她要去买一包烟,一口气抽完,把自己抽死,一了百了。
就在她怀着必死的决心和斗志时,她遇到了裴肖合。
那个家伙只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丢下句轻飘飘的“不认识”,然后门卫就拦住她,无情地落下了大门的锁。
毁了她的绝妙计划后,他扬长而去,那双修长的腿迈出的自由悠哉的步子,在她看来无比刺眼。
他们只花了三秒钟,就结下了一个有关生死的梁子。
可恨。
不近人情。
不乐于助人。
这是黄昔悦对裴肖合的第一印象。
-
潘领队对二人很客气,给她们在二楼和三楼分别安排了两间一室一厅的小屋子。黄昔越没闲着,一进房间就开始给各种设备器材充电。
收拾行李时,楚沄从其他同事那得知了些八卦,不知是否该找黄昔越求证。但她实在憋得心里痒痒,只能跑上楼来串门,左看看,右看看,这摸摸,那摸摸地消解。
试图从细枝末节里发现些什么。
“说吧,想问什么?”她瞧出她的心思了。
“阿越老师,我听说你爸爸是黄义达教练!”
楚沄做错事般快速且低声问了一句。
背后八卦同事属实不能算好行为,但她实在快被憋死啦!
黄昔越有自知之明,单凭她的资历是够不上单独负责纪录片的,老同事们肯定在背后把她的舌根都嚼烂了。
只是她从小在黄义达身边耳濡目染,对击剑生活手拿把掐,小时候甚至还能穿上训练服挥上两剑。这工作舍她其谁?
她甚至可以拍拍胸膛问心无愧地说,如若不是她慧眼识珠,击剑界恐怕不会有裴肖合这个人的名字。
思绪飘远,她的心不经意地抽痛了一下。
“阿越老师?”
黄昔越收回扯远的思绪,坦荡而平静地承认,“是的,黄义达是我爸爸,怎么了?”
“那你岂不是认识裴肖合?他是他的第一任教练!听说裴肖合原本不是击剑队的队员,是黄教练半路发掘出来的天才!”
楚沄的关注点不在人情事故上,对于古早的传闻倒是略知一二。
还好黄昔越早有准备,只是淡淡道:“他的学生太多了,得过冠军的也不少,我哪能个个都认识?”
“可是……谁能比得过裴肖合呢?他虽然备受争议,可复杂多面才更加迷人。我还听说你在惠城生活过一段时间,那肯定是见过他本人的吧?”
“或许吧,或许见过,但是没什么印象了,”黄昔越摇摇头,否认道。
楚沄失落地“噢”了一声,想托黄昔越去要张签名照的美梦幻灭了。
不过这姑娘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失落也是一晃而过。
楚沄很快恢复过来,又央求道:“阿越老师,那你肯定知道惠城有哪些好吃的吧?明天才正式开始拍摄,我们今晚出去转转呗。”
黄昔越笑了笑,拿她没辙,看了看表,食堂这会儿应该已经下班了。于是两人很快打了辆车,来到惠城小镇的主街。
寻着旧时记忆,黄昔越带着楚沄来到一间街边拐角的小食店。这里食材新鲜,肠粉做得地道美味,是她对惠城改观的第一站。
做完那场要命的手术后,黄昔越可以吃的食物变得格外少,海鲜鸡蛋是发物,牛肉不好消化,鸡肉怕有激素。她仔细地扫视了几遍菜单,最后点了份斋肠,一碟烫青菜。
楚沄年轻胃口好,点了一份“全家福”。
奔波一天,肚子也着实有些饿,等待的时间不算长,竟然“咕咕”叫了两声。楚沄问:“阿越老师,你吃这么点能行么?”
黄昔越很无奈地忽悠她,“年纪大了,晚上吃多了不好消化。”
楚沄则嘿嘿一笑,语气很断定,“你肯定是在减肥,其实你都这么瘦了,不用减肥了,真的。而且二十六七,年龄哪里算大?”
忽然一阵筷子筒落在瓷砖上的清脆声音从身后响起,后桌的不锈钢筷子勺子随之洒落一地,噼里啪啦,吵得人头痛。
黄昔越下意识地转过身去,弯下腰,埋头帮忙捡起来。
楚沄这才瞧见,方才点菜的时候,后桌来了对年轻男女。男的背对着她们这桌,腰杆儿挺得笔直,女的正对着这桌,表情复杂欲言又止。
明明是他们打翻的筷子筒,惹得筷子勺子散了满地,他们却无动于衷。
这都什么人呐?
楚沄不免有些生气。嘴上说着“阿越老师,你别捡了,等老板过来收拾呗”,一面又站起身,蹲下来帮忙。
那对男女依旧一言不发,老板仍在后厨忙活着,小吃店里的气氛骤然变得很诡异。
楚沄正打算把收好筷子筒往那桌上重重一掷,猛然瞥见那戴着黑色鸭舌帽的年轻男人,可不就是她天天挂在嘴边的,化成灰她也能认得的——
裴、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