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辰前。宫廷小院落。
王羲之的手到底是流了些血,就这么一直流着也不是个办法。而他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自己的手帕之前已经用过,现下找不到合适的东西用于包扎,便将就着郗璿给他的手帕将就着。
反正也没有谁会刨根问底地追问他,他说是找宫女要的,也没人会细究。
那名太监不死心地试图逃脱了几次,但每次都被王羲之收拾,这才歇了心思。现在他被一根绳子五花大绑,躺在地上生无可恋,只求快点逃脱王羲之的魔爪。
方公公是万万没有想到,看似温雅的公子,收拾起人来,竟比监牢里的狱卒还厉害,他今天算是踢到铁板了。
王羲之正思索怎么处理地上的人,自远处便走来一名青衫的青年,手持折扇,端的是一派素雅之气。
王羲之眼前一亮,帮忙的人来了。
青年名叫庾(yǔ)翼,是当今庾皇后的弟弟,和他们年纪相仿。他喜静但不喜应酬,宴会之际偷偷溜了出来,常常和他们这些长辈们称之为纨绔子弟混在一起。
王羲之书法在小辈中小有名气,而庾翼也颇为自得自己的书法,自古文人相轻,王羲之又一副淡迫名利、远离朝堂的做派,因此之前很是看不惯王羲之,但和王羲之相处了几次,见识了他的真本事,便和他越发走得近。
庾翼摇着扇子,摇摇摆摆走来,道:“逸少,你怎么跑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了?我找你半天了。是藏在这里躲酒么,不厚道啊。”
王羲之出来有一阵子了,大概是庾(yǔ)翼觉得奇怪,便出来寻他。
庾翼还未走进,便瞧见这偏僻的小院落不止王羲之一人,一旁还有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太监,当即“咦”了一声。
王羲之也没跟他客气,道:“出了点小意外,可能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
庾翼挑眉笑道:“请人帮忙,很少见啊。到底是发生了何时,让王家公子开了金口呢。”
庾翼看着一旁不说话的王羲之,再看看角落里的太监,显而易见多半是两人起了冲突,太监被王羲之收拾了一顿。
但是他有些奇怪,这完全不符合王羲之的性子。他从来不会主动招惹别人,就算是真遇见了什么事,往往是能避则避。不是惹不起,是不屑于跟蠢人打交道,偏生今天走了邪,打了人,还请他帮忙,不由得他不好奇。
庾翼弯腰看了眼,道:“这不是……宫里的公公么?”
地上的太监听了他的话甚是激动,即使身体被绑住、口被破布堵住,也像是见到救星一样,眼睛忽然变得亮晶晶的,兴奋地朝庾翼挪动过去。
王羲之见状,踢了他一脚,叫他老实点。
庾翼道:“啧啧啧……把人打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夺了你的妻、杀了你的父呢。哎,我说这位王公子,你打人,我善后,凭着咋俩的交情我很乐意做,但你也得跟我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吧,至少也得让我有点参与感不是。不然到时候追问起来,我还怎么替你背黑锅。”
王羲之抬起了手,十分不在意,淡淡道:“我的手,这个理由够么。”
王羲之暂时找不到其他合适的理由,但这个理由也足够了。
直到王羲之抬起手,庾翼才发觉他的手受了伤。手用一块清秀的手帕裹住,手帕颜色清丽,质地柔滑,一看就不属于王羲之本人,而且还能隐隐看到血迹渗出来,配合着他淡淡的表情,让人恨得牙痒痒。
庾翼皱眉问:“你手受伤了?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看到地上的太监,反应过来:“是这个狗奴才弄的,是不是?”
王羲之点了点头,庾翼死死盯着他的手,知道对于一个致力于提升书法的人意味着什么,更加怒不可遏。
王羲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不动神色垂下了手。刚刚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伸出了手,看到那方娟秀的手帕,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十分不好意思,像是做了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方公公被庾翼的眼神盯着,危机感顿生,但还没反应过来,拳脚已经雨点般落到自己的身上。
庾翼把对王羲之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转为暴露,加诸于太监身上,直接把太监嘴里的破布给踢了出来,太监躲避不得,一直讨求饶命。他本来很是惧怕王羲之,但这时又不怕了,往他身后躲。
王羲之拦住庾翼,劝道:“好了,再打下去是要出人命的。”
庾翼:“我要的就是他的命。我不管你和他什么仇什么怨,但怎么能把你的手弄成这样,万一……”
庾翼说着越说越愤怒,越说越不甘心,他知道王羲之有才华,并不嫉妒,只有欣赏。知道他的才华得之不易,是日日夜夜苦练出来的。
他曾去王羲之住的地方,那里有一方墨池,当初他还调侃过他不爱护池水,把池水弄成这个鬼样子,也不知道收拾,但后来知晓那是他练完书法,日经月累洗墨染黑的,就更加敬佩不已。
而这奴才竟然狗胆包天毁人一身才华,真是可恶至极。
王羲之道:“我知道,我有分寸的,而且事情已经过去了。况且我也把人打成这样。这是在皇宫,这人好歹也是皇宫的奴仆,我私自处理他,总是不妥的。跟你说不是让你替我出气的,是让你替我想办法的。”
他明明白白说出来,对朋友做到了足够的坦诚。
王羲之也不是不能解决,但他身上没有官职,又不能将今天的事情堂而皇之地说出去。这涉及女儿家的清白名声,处理起来总要麻烦很多,但庾翼身为皇后的弟弟,处理事情总比他方面许多。
他乐得做个刷手掌柜。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而且要是现在瞒着庾翼,今后他知晓了,说不定还会说他对朋友不真诚呢。
庾翼气愤归气愤,但也不好说什么,瞪了王羲之一眼:“你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说是这样说,但庾翼也只能认命地帮他处理。
任由太监如何跪地求饶,庾翼也没有心软半分,寻了个由头,将他打了三十打扮,贬为最低等的太监,去做最低等的活儿。而这个太监本就年纪不小了,挨了三十大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挺得过去,就算是挺过去了,以后也有得他受的,但这些都不是王羲之他们关心的事。
处理完了那个太监的事情,天早就黑透了。在宫门落锁前,两人出了宫门,结伴回去。
庾翼仍在气头上,道:“今天,你可欠我一顿酒啊,别忘了。”
他们今天本来约好一起品酒饮茶的,为此庾翼还偷偷从宴会中溜了出来,结果出了这事,兴致早就败坏了,只能暂且搁置。
王羲之道:“记得,怎么可能忘记。你什么时候有空,我随时奉陪。”
“你还是好好养伤吧。”庾翼道:“刚刚就应该让宫里的御医看一下,你偏不肯,不知道矫情些什么,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你就等着被我超越吧。”
王羲之道:“就是一些皮外伤,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放心吧,就算没有了右手,我还有左手,你想要超越我还是等下辈子吧。”
庾翼哼了一声,本想再说王羲之两句,但注意到他手上缠着的手帕,之前看的时候,只觉得怪怪的,但总想不起来到底哪里违和,加之王羲之一直把手藏在宽大的衣袖里,也就不了了之。
但现在仔细一看,那分明是个姑娘的手帕,联想到今天发生的一事,他可不信这手帕是哪个宫女拿来给他包扎伤口的鬼话,话头一转问:“哎,你还还没跟我说,今天那太监跟你有什么仇什么怨呢?”
王羲之闻言一顿,漫不经心道:“也没什么,那太监狗仗人势,仗着自己是宫里管事的,欺负人,我看不过眼,出手帮了一下,说到底今天还是给你惹麻烦了。”
庾翼道:“是么?按理说你也是琅琊王氏的人,虽然没担任什么职位,但只要把这名头亮出来,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造次。”
王羲之道:“是啊,今天下午我刚巧从那个小院子里路过,碰见个宫女受了欺负,而那个太监也是个不晓得天高地厚的,我还没说两句,就朝我袭击而来,我哪里有时间给他说自己的身份。总之,情况挺复杂的,你要是在,你也会这样做的。”
“嗯。”庾翼点头,“不过,我看你手上的这块手帕倒是挺别致的,不像是宫女所有,也不像是周家小姐所赠。”
提到周家小姐,王羲之的神色有些黯淡。周家小姐是个名门闺秀,她的父亲也十分欣赏王羲之,两人本来有望成为一对,但周王两家结了仇,两人再无可能。
庾翼见他神情不对,赶紧岔开话题:“这莫不是哪个名门闺秀所增,哈哈哈哈,逸少的桃花运这是又来了,这是好事啊好事。”
王羲之要解释,庾翼道:“逸少别遮遮掩掩的了,这事我见得多了。你不说我也知道,哈哈哈……”
王羲之知道瞒不了他,道:“稚恭,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这姑娘和我不过是萍水相逢,别污了姑娘的清白。况且,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今天王羲之出来走走,偏巧遇见了郗璿。本以为她迷路,不知道怎么出去,才误入了那个破旧的小院里。算起来,他们也算是第二次见面,既然遇见了,他也不能不管,想要上前提醒一下,没想到竟然会遇见这样的事情。
他生性洒脱,自来都是随性而为,无人可以拘束,本可以不用管这类事情,一走了之是对他最有利的,但既然他遇见了、见到了,总不可能放任不管。
而且那位姑娘,性格善良,她都能在那种情况下挺身而出,他好歹也是七尺男儿,放任不管,总对不起自己心中的良心。
只是……王羲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手,只是最近提笔练字的时候,须得小心点了。罢了,反正不用笔也能练字,用手也不耽误。
庾翼笑道“好好好,我不问了。不过你真不知道她名字?”
王羲之诚恳道:“真不知道。”
庾翼手上折扇一合,王羲之以为他打消了念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好奇心,只听他道:“没关系,总有机会知道的。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王羲之头痛扶额。
**
王羲之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以为母亲早已歇息,没想到进了自家的院子,母亲房门里的灯还是亮着的,幽幽的烛火透出来,把王母的瘦弱的身形投射在了窗户上。
他倒是不怕手受伤,毕竟他有分寸,况且他看过了,虽然看着骇人,但只是些皮外伤。他怕母亲知道了担心,特意多在外边逗留了会儿,没想到母亲仍在等他。
王羲之径直来到母亲的屋子,见她仍在做针线,道:“母亲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做针线,应该早些休息,这些东西明天做也不迟。而且您眼睛也不好,这些小事拿给丫鬟们做就好。”
王母把手中衣服的最后一针缝上,才把针线收拾起来,交给一旁的小丫鬟,道:“我也是闲着无聊,也没做多少,就绣些花啊草啊什么的,又不费力。你们兄弟的衣服我都是做习惯了的,知晓你们的喜好,不习惯拿给别人。你哥哥有你嫂子,你一个人的衣服我还是忙得过来的。”
王羲之保持沉默,王母又道:“对了,过几日你别乱跑,说是有贵客到访,来瞧瞧你们小辈。”
王羲之问:“贵客?贵客来访为何让我也作陪。”
王羲之倒不是瞧不起自己,只是他现在无官无职,贵客来访,要瞧的也是伯父王导家的小辈,跟他的关系总会不太大,是以十分疑惑。
“是啊,你伯父特意来交代的,没说是啥事,只强调让你务必参加。”王母道:“不过我倒是打听到,那贵客是安西将军家郗家的人,他家有一儿一女,女儿到了该许人家的年纪,八成是来相看女婿的。我觉得这极有可能,最近那个郗家是和我们家走得近。”
无端地,王羲之想起了最近见过两面的那个姑娘,但很快便摇了摇头,天底下没有那么巧的事,那姑娘就算是某家的小姐,也多半是其他朝廷官员家的。新皇刚刚即位,即位的时候正值王敦之乱,下台了不少人,也上来了不少人,朝廷职位变动很大,每日都能见到新面孔,不会那么巧的。
王羲之道:“郗家立了大功,算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和伯父家联姻,门当户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母忧心忡忡道:“我知道。但是我操心你啊,你也弱冠了,婚事也没有着落。难道一日找不到周家小姐,不跟她说清楚,你一日也不考虑其他人么?”
周家小姐是周伯仁最小的女儿周莹。因为王羲之的哥哥和周家有姻亲的关系,他和周莹也算是青梅竹马。之前王敦之乱的时候,因为他伯父王导的沉默,周伯仁死于非命,周家遭了难。
嫂子气不过,生了病,哥哥陪着出去看病,顺便到外边散心。
而周莹恨上了王家的人,连同他也一并恨上,自此不见了踪影。周莹和王羲之从小关系较好,周伯仁还想过两家亲上加亲,结果经过这么一遭,散的散,走的走。
王羲之也很无奈,但王母是真心担心他,安慰道:“母亲,缘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缘分到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王母道:“郗家大户人家,郗家的小姐,我想着也是不错的,既然把你叫上了,你……”
王羲之打断道:“母亲,就别想了。正因为郗家小姐不错,和我才没有可能。郗将军想和琅琊王氏结亲,自然是看中了伯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结亲的对象也只可能是伯父身边的人。”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出来,他觉得这婚事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王家、郗家、庾家在朝中都有一定的权势,王家和郗家结为姻亲,必然会打破如今平衡的局势。庾家不是省油的灯,王家本就树大遭风,和郗家联姻,只会让皇帝更加忌惮。朝中的水本就浑,他可不想蹚进去。
王母叹了口气道:“说的也是,你的亲事我再看看。哎,说起来你比你哥哥优秀,理应不该让我头疼的,怎么你的亲事那么难办。”
王羲之宽慰道:“母亲别太担心了,你也是太过心急了。我自有我的造化,现在无忧无虑的多好。再说,我现在整日游手好闲的,哪个正经家的姑娘会看得上我。”
王母知晓自己儿子的性子,是个不受人拘束的,也只能无奈叹息。
忽然,王母抓过了他的手问:“你这是又干什么了?怎么弄成这样。”
王羲之心里咯噔一声。
尽管他把手藏在了宽大的衣袖里,看不出来。但王母是看着王羲之长大的,对他的习惯一清二楚。往日,有事无事,他总会不知觉袖子上临摹书法字迹,但今日却反常地把手藏在了衣袖里。
王母不奇怪才怪。
王羲之十分无奈,谁叫他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透明的,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被发现,道:“无事,母亲,不小心弄伤了。”
王母皱眉看了会儿,骂他怎么会这么不小心,便去拿了药给他涂抹,道:“我不管你在哪里受的伤,也不管你因何受的伤,但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应该好好处理一下,不处理怎么行?你那么爱护自己写字的工具,怎么到自己身上反倒是不爱护了。”
不由分说地拉过王羲之的手,就开始处理,边处理边数落他怎么能不小心。
王母拿下包裹他的拿快手拍,打量了一会儿。王羲之一瞬间心跳飞快,突然间像是藏了什么秘密一样,但好在王母并没有多问,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没再提。
王母道:“你已经是大人了,也不用事事向我禀报,你有分寸便好。等到合适了再跟我说。”
王羲之只觉得王母意有所指,又觉得她好像弄错了什么,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僵硬地点点头。
王羲之的手到底是流了些血,就这么一直流着也不是个办法。而他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自己的手帕之前已经用过,现下找不到合适的东西用于包扎,便将就着郗璿给他的手帕将就着。
反正也没有谁会刨根问底地追问他,他说是找宫女要的,也没人会细究。
那名太监不死心地试图逃脱了几次,但每次都被王羲之收拾,这才歇了心思。现在他被一根绳子五花大绑,躺在地上生无可恋,只求快点逃脱王羲之的魔爪。
方公公是万万没有想到,看似温雅的公子,收拾起人来,竟比监牢里的狱卒还厉害,他今天算是踢到铁板了。
王羲之正思索怎么处理地上的人,自远处便走来一名青衫的青年,手持折扇,端的是一派素雅之气。
王羲之眼前一亮,帮忙的人来了。
青年名叫庾(yǔ)翼,是当今庾皇后的弟弟,和他们年纪相仿。他喜静但不喜应酬,宴会之际偷偷溜了出来,常常和他们这些长辈们称之为纨绔子弟混在一起。
王羲之书法在小辈中小有名气,而庾翼也颇为自得自己的书法,自古文人相轻,王羲之又一副淡迫名利、远离朝堂的做派,因此之前很是看不惯王羲之,但和王羲之相处了几次,见识了他的真本事,便和他越发走得近。
庾翼摇着扇子,摇摇摆摆走来,道:“逸少,你怎么跑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了?我找你半天了。是藏在这里躲酒么,不厚道啊。”
王羲之出来有一阵子了,大概是庾(yǔ)翼觉得奇怪,便出来寻他。
庾翼还未走进,便瞧见这偏僻的小院落不止王羲之一人,一旁还有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太监,当即“咦”了一声。
王羲之也没跟他客气,道:“出了点小意外,可能麻烦你帮我处理一下。”
庾翼挑眉笑道:“请人帮忙,很少见啊。到底是发生了何时,让王家公子开了金口呢。”
庾翼看着一旁不说话的王羲之,再看看角落里的太监,显而易见多半是两人起了冲突,太监被王羲之收拾了一顿。
但是他有些奇怪,这完全不符合王羲之的性子。他从来不会主动招惹别人,就算是真遇见了什么事,往往是能避则避。不是惹不起,是不屑于跟蠢人打交道,偏生今天走了邪,打了人,还请他帮忙,不由得他不好奇。
庾翼弯腰看了眼,道:“这不是……宫里的公公么?”
地上的太监听了他的话甚是激动,即使身体被绑住、口被破布堵住,也像是见到救星一样,眼睛忽然变得亮晶晶的,兴奋地朝庾翼挪动过去。
王羲之见状,踢了他一脚,叫他老实点。
庾翼道:“啧啧啧……把人打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夺了你的妻、杀了你的父呢。哎,我说这位王公子,你打人,我善后,凭着咋俩的交情我很乐意做,但你也得跟我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吧,至少也得让我有点参与感不是。不然到时候追问起来,我还怎么替你背黑锅。”
王羲之抬起了手,十分不在意,淡淡道:“我的手,这个理由够么。”
王羲之暂时找不到其他合适的理由,但这个理由也足够了。
直到王羲之抬起手,庾翼才发觉他的手受了伤。手用一块清秀的手帕裹住,手帕颜色清丽,质地柔滑,一看就不属于王羲之本人,而且还能隐隐看到血迹渗出来,配合着他淡淡的表情,让人恨得牙痒痒。
庾翼皱眉问:“你手受伤了?怎么会这么不小心。”看到地上的太监,反应过来:“是这个狗奴才弄的,是不是?”
王羲之点了点头,庾翼死死盯着他的手,知道对于一个致力于提升书法的人意味着什么,更加怒不可遏。
王羲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不动神色垂下了手。刚刚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伸出了手,看到那方娟秀的手帕,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十分不好意思,像是做了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方公公被庾翼的眼神盯着,危机感顿生,但还没反应过来,拳脚已经雨点般落到自己的身上。
庾翼把对王羲之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转为暴露,加诸于太监身上,直接把太监嘴里的破布给踢了出来,太监躲避不得,一直讨求饶命。他本来很是惧怕王羲之,但这时又不怕了,往他身后躲。
王羲之拦住庾翼,劝道:“好了,再打下去是要出人命的。”
庾翼:“我要的就是他的命。我不管你和他什么仇什么怨,但怎么能把你的手弄成这样,万一……”
庾翼说着越说越愤怒,越说越不甘心,他知道王羲之有才华,并不嫉妒,只有欣赏。知道他的才华得之不易,是日日夜夜苦练出来的。
他曾去王羲之住的地方,那里有一方墨池,当初他还调侃过他不爱护池水,把池水弄成这个鬼样子,也不知道收拾,但后来知晓那是他练完书法,日经月累洗墨染黑的,就更加敬佩不已。
而这奴才竟然狗胆包天毁人一身才华,真是可恶至极。
王羲之道:“我知道,我有分寸的,而且事情已经过去了。况且我也把人打成这样。这是在皇宫,这人好歹也是皇宫的奴仆,我私自处理他,总是不妥的。跟你说不是让你替我出气的,是让你替我想办法的。”
他明明白白说出来,对朋友做到了足够的坦诚。
王羲之也不是不能解决,但他身上没有官职,又不能将今天的事情堂而皇之地说出去。这涉及女儿家的清白名声,处理起来总要麻烦很多,但庾翼身为皇后的弟弟,处理事情总比他方面许多。
他乐得做个刷手掌柜。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而且要是现在瞒着庾翼,今后他知晓了,说不定还会说他对朋友不真诚呢。
庾翼气愤归气愤,但也不好说什么,瞪了王羲之一眼:“你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说是这样说,但庾翼也只能认命地帮他处理。
任由太监如何跪地求饶,庾翼也没有心软半分,寻了个由头,将他打了三十打扮,贬为最低等的太监,去做最低等的活儿。而这个太监本就年纪不小了,挨了三十大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挺得过去,就算是挺过去了,以后也有得他受的,但这些都不是王羲之他们关心的事。
处理完了那个太监的事情,天早就黑透了。在宫门落锁前,两人出了宫门,结伴回去。
庾翼仍在气头上,道:“今天,你可欠我一顿酒啊,别忘了。”
他们今天本来约好一起品酒饮茶的,为此庾翼还偷偷从宴会中溜了出来,结果出了这事,兴致早就败坏了,只能暂且搁置。
王羲之道:“记得,怎么可能忘记。你什么时候有空,我随时奉陪。”
“你还是好好养伤吧。”庾翼道:“刚刚就应该让宫里的御医看一下,你偏不肯,不知道矫情些什么,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你就等着被我超越吧。”
王羲之道:“就是一些皮外伤,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放心吧,就算没有了右手,我还有左手,你想要超越我还是等下辈子吧。”
庾翼哼了一声,本想再说王羲之两句,但注意到他手上缠着的手帕,之前看的时候,只觉得怪怪的,但总想不起来到底哪里违和,加之王羲之一直把手藏在宽大的衣袖里,也就不了了之。
但现在仔细一看,那分明是个姑娘的手帕,联想到今天发生的一事,他可不信这手帕是哪个宫女拿来给他包扎伤口的鬼话,话头一转问:“哎,你还还没跟我说,今天那太监跟你有什么仇什么怨呢?”
王羲之闻言一顿,漫不经心道:“也没什么,那太监狗仗人势,仗着自己是宫里管事的,欺负人,我看不过眼,出手帮了一下,说到底今天还是给你惹麻烦了。”
庾翼道:“是么?按理说你也是琅琊王氏的人,虽然没担任什么职位,但只要把这名头亮出来,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造次。”
王羲之道:“是啊,今天下午我刚巧从那个小院子里路过,碰见个宫女受了欺负,而那个太监也是个不晓得天高地厚的,我还没说两句,就朝我袭击而来,我哪里有时间给他说自己的身份。总之,情况挺复杂的,你要是在,你也会这样做的。”
“嗯。”庾翼点头,“不过,我看你手上的这块手帕倒是挺别致的,不像是宫女所有,也不像是周家小姐所赠。”
提到周家小姐,王羲之的神色有些黯淡。周家小姐是个名门闺秀,她的父亲也十分欣赏王羲之,两人本来有望成为一对,但周王两家结了仇,两人再无可能。
庾翼见他神情不对,赶紧岔开话题:“这莫不是哪个名门闺秀所增,哈哈哈哈,逸少的桃花运这是又来了,这是好事啊好事。”
王羲之要解释,庾翼道:“逸少别遮遮掩掩的了,这事我见得多了。你不说我也知道,哈哈哈……”
王羲之知道瞒不了他,道:“稚恭,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这姑娘和我不过是萍水相逢,别污了姑娘的清白。况且,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今天王羲之出来走走,偏巧遇见了郗璿。本以为她迷路,不知道怎么出去,才误入了那个破旧的小院里。算起来,他们也算是第二次见面,既然遇见了,他也不能不管,想要上前提醒一下,没想到竟然会遇见这样的事情。
他生性洒脱,自来都是随性而为,无人可以拘束,本可以不用管这类事情,一走了之是对他最有利的,但既然他遇见了、见到了,总不可能放任不管。
而且那位姑娘,性格善良,她都能在那种情况下挺身而出,他好歹也是七尺男儿,放任不管,总对不起自己心中的良心。
只是……王羲之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手,只是最近提笔练字的时候,须得小心点了。罢了,反正不用笔也能练字,用手也不耽误。
庾翼笑道“好好好,我不问了。不过你真不知道她名字?”
王羲之诚恳道:“真不知道。”
庾翼手上折扇一合,王羲之以为他打消了念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好奇心,只听他道:“没关系,总有机会知道的。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王羲之头痛扶额。
**
王羲之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以为母亲早已歇息,没想到进了自家的院子,母亲房门里的灯还是亮着的,幽幽的烛火透出来,把王母的瘦弱的身形投射在了窗户上。
他倒是不怕手受伤,毕竟他有分寸,况且他看过了,虽然看着骇人,但只是些皮外伤。他怕母亲知道了担心,特意多在外边逗留了会儿,没想到母亲仍在等他。
王羲之径直来到母亲的屋子,见她仍在做针线,道:“母亲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做针线,应该早些休息,这些东西明天做也不迟。而且您眼睛也不好,这些小事拿给丫鬟们做就好。”
王母把手中衣服的最后一针缝上,才把针线收拾起来,交给一旁的小丫鬟,道:“我也是闲着无聊,也没做多少,就绣些花啊草啊什么的,又不费力。你们兄弟的衣服我都是做习惯了的,知晓你们的喜好,不习惯拿给别人。你哥哥有你嫂子,你一个人的衣服我还是忙得过来的。”
王羲之保持沉默,王母又道:“对了,过几日你别乱跑,说是有贵客到访,来瞧瞧你们小辈。”
王羲之问:“贵客?贵客来访为何让我也作陪。”
王羲之倒不是瞧不起自己,只是他现在无官无职,贵客来访,要瞧的也是伯父王导家的小辈,跟他的关系总会不太大,是以十分疑惑。
“是啊,你伯父特意来交代的,没说是啥事,只强调让你务必参加。”王母道:“不过我倒是打听到,那贵客是安西将军家郗家的人,他家有一儿一女,女儿到了该许人家的年纪,八成是来相看女婿的。我觉得这极有可能,最近那个郗家是和我们家走得近。”
无端地,王羲之想起了最近见过两面的那个姑娘,但很快便摇了摇头,天底下没有那么巧的事,那姑娘就算是某家的小姐,也多半是其他朝廷官员家的。新皇刚刚即位,即位的时候正值王敦之乱,下台了不少人,也上来了不少人,朝廷职位变动很大,每日都能见到新面孔,不会那么巧的。
王羲之道:“郗家立了大功,算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和伯父家联姻,门当户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母忧心忡忡道:“我知道。但是我操心你啊,你也弱冠了,婚事也没有着落。难道一日找不到周家小姐,不跟她说清楚,你一日也不考虑其他人么?”
周家小姐是周伯仁最小的女儿周莹。因为王羲之的哥哥和周家有姻亲的关系,他和周莹也算是青梅竹马。之前王敦之乱的时候,因为他伯父王导的沉默,周伯仁死于非命,周家遭了难。
嫂子气不过,生了病,哥哥陪着出去看病,顺便到外边散心。
而周莹恨上了王家的人,连同他也一并恨上,自此不见了踪影。周莹和王羲之从小关系较好,周伯仁还想过两家亲上加亲,结果经过这么一遭,散的散,走的走。
王羲之也很无奈,但王母是真心担心他,安慰道:“母亲,缘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缘分到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王母道:“郗家大户人家,郗家的小姐,我想着也是不错的,既然把你叫上了,你……”
王羲之打断道:“母亲,就别想了。正因为郗家小姐不错,和我才没有可能。郗将军想和琅琊王氏结亲,自然是看中了伯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结亲的对象也只可能是伯父身边的人。”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出来,他觉得这婚事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王家、郗家、庾家在朝中都有一定的权势,王家和郗家结为姻亲,必然会打破如今平衡的局势。庾家不是省油的灯,王家本就树大遭风,和郗家联姻,只会让皇帝更加忌惮。朝中的水本就浑,他可不想蹚进去。
王母叹了口气道:“说的也是,你的亲事我再看看。哎,说起来你比你哥哥优秀,理应不该让我头疼的,怎么你的亲事那么难办。”
王羲之宽慰道:“母亲别太担心了,你也是太过心急了。我自有我的造化,现在无忧无虑的多好。再说,我现在整日游手好闲的,哪个正经家的姑娘会看得上我。”
王母知晓自己儿子的性子,是个不受人拘束的,也只能无奈叹息。
忽然,王母抓过了他的手问:“你这是又干什么了?怎么弄成这样。”
王羲之心里咯噔一声。
尽管他把手藏在了宽大的衣袖里,看不出来。但王母是看着王羲之长大的,对他的习惯一清二楚。往日,有事无事,他总会不知觉袖子上临摹书法字迹,但今日却反常地把手藏在了衣袖里。
王母不奇怪才怪。
王羲之十分无奈,谁叫他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透明的,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被发现,道:“无事,母亲,不小心弄伤了。”
王母皱眉看了会儿,骂他怎么会这么不小心,便去拿了药给他涂抹,道:“我不管你在哪里受的伤,也不管你因何受的伤,但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应该好好处理一下,不处理怎么行?你那么爱护自己写字的工具,怎么到自己身上反倒是不爱护了。”
不由分说地拉过王羲之的手,就开始处理,边处理边数落他怎么能不小心。
王母拿下包裹他的拿快手拍,打量了一会儿。王羲之一瞬间心跳飞快,突然间像是藏了什么秘密一样,但好在王母并没有多问,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没再提。
王母道:“你已经是大人了,也不用事事向我禀报,你有分寸便好。等到合适了再跟我说。”
王羲之只觉得王母意有所指,又觉得她好像弄错了什么,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僵硬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