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仇难报
侍卫闯进公主小院,挨着搜查,连个角落都不放过,生怕漏掉一点地方。
最终一无所获。
只除了公主睡卧的正房。
侍卫欲往里闯,刚爬起来的张冕又赶忙去拦,“公主休息了,勿要惊扰到她!”
他急得满头大汗。
公主方才翻墙回来,右裤腿被血染红大半,脸白如纸,刚回屋躺下,小院便来了侍卫追查刺客。
什么?国相遇刺?
饶是张冕知晓公主武功盖世,能轻松斩杀胡族第一勇士阿伏那,但在重兵把守的皇宫刺杀胡相,却也颇为异想天开。现下可好,被人找上门来。传闻胡相心狠手辣,必定不像乌若单于那般好糊弄。
然而他的抵抗依然如稻草糊墙,轻飘飘又被掀翻在地。
侍卫闯进屋中。
屋内焚着厚重的浓香,烟雾缭绕中,一位身穿里衣的女子正半躺着在床上,隔着纱帐掩映,以胡语厉声问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本公主卧房?!”
侍卫头领惊奇她会胡语,却不在意大益朝公主脸面,手一挥,便有两名侍卫走到床前,撩起纱帐便要检查。
锦褥被牢牢压住,公主厉声斥责,“谁准你们碰本公主!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与你们商谈割城的使臣,得罪了我,大益朝能给你们城池?做梦去吧!”
侍卫们不了解具体事宜,到底都听说过割城之事。十座城池,那可是乌若单于的命根子,没两天就要挂嘴上念叨的!大益朝公主的确像和谈使臣,没看单于还给她单独安排了院子。
况且这般娇滴滴的模样,一见搜查就吓得脸色苍白,怕是连杀鸡都没见过,怎么看也不会是刺客。
大家互相看看,终于松了手,退出卧房前往别处搜查。
待人彻底离开,张冕拴上内院的门。
小镜子躲在门后探头探脑,他方才也被搜查一圈,还以为这些人是追查七皇子来了,差点吓尿了裤子。
“没事了。回屋睡吧,拴好门。”张冕嘱咐完,急匆匆进到公主卧房。
华昭方才强忍疼痛,装作无事人般应对。此时已几乎疼到晕厥。
她命张冕揭开锦被,剧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大腿周围的褥子受鲜血浸染,红到发黑。
“给我打点热水,再拿些金创药和针线来。”
张冕得了吩咐,赶忙又去安排。幸好,上次公主发烧,他从太医院卷了许多成药过来,当中便有金创药。此时正派上用场,免去许多麻烦。
他将热水、药物置备齐整,给公主送到屋中,便退了出来。到底男女有别,伤口又不能叫旁人知晓,只得公主自己料理。
华昭忍痛揭开伤处布帛,布条已与伤口粘连,一点小动作又疼出她一身冷汗。
今晚袭击她的红点不知究竟是何物,竟似活物,逮着她钻。钻进腿后甚至仍弹动不休。
她现在仔细观察伤处,看着铜板大小的创口,往内一瞧,竟有活物挣扎!
华昭吓了一跳,咬住布巾,忍痛割开伤处。
“呜……!”
压抑的痛呼声后,她取出血肉中打滚的透明虫子。恶心胜过恐惧,她不愿细看,隔着布巾用力一捏,瞬间化作一滩透明的水。
然后往伤口猛洒两瓶金创药,止住了血。又用热水擦净伤口周围,拿针线仔细缝着伤口。
待一切做完,她已不知痛出多少冷汗。
此时瘫在染血的床上,简直要痛骂出声!
又是腿!
贺兰利这个狗贼,上辈子便弄断她两条腿,害她终日不可自己行动,尊严尽失!这辈子又使毒虫钻到她腿中,使她生受切肤之痛!
华昭既恨且愁。
她近来飘飘然,原自以为已天下无敌了,此刻终是明白,自己到底还是肉体凡胎。血肉之躯与旁人无二,受伤会痛,会流血。飘然的心情一下便踏踏实实坠回地面。
而且,更令她难受的是,贺兰利这厮竟然弄不死?
至少她短时间弄不死。
她身负两个胡族顶级将领,及数十个胡人士兵的战力,按说足够横行无忌了,却拿他毫无办法。
按上辈子的经验,贺兰利武艺平平,但领兵率军无所损伤,应该便是今晚所见红点的功劳。
或许,他也拥有某个宝物,和她的通灵宝玉一般神通广大。
她得找机会查查。
华昭半撑起来,艰难擦身,挑出一套干净衣物换上后,唤了张冕进来收拾。
然后,便在洁净的床铺上歇了一晚。
第二日起,她便开始称病,连房门都不跨出。
张冕也装模作样,去太医院求了退烧的药,做足华昭发高烧的假象。
即便无人来找,她们同样小心翼翼。
未料第三日清晨,便有宫人来请,言说胡相贺兰利邀公主过去。
“公主高烧,动弹不得。烦请公公回去禀报一声,择日再去赴约。”张冕拒绝。
宫人却不依不饶,“无碍,胡相自言会些医术,正巧能为公主医治。又言,若公主烧得不能行走,便叫奴才准备暖轿,将公主抬过去瞧病。”
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便显得心虚。
可公主腿伤未愈,一瘸一拐着过去,岂非不打自招?
张冕左右为难,正不知如何是好,公主的声音隔着门传出,“那便劳烦公公准备暖轿了,我浑身乏力,走不得太远。”
“暖轿已在门外,公主随时可用!”
“待我换身衣服,略等。”
华昭到底应了下来。
伤口才养了两日,完全不可能长好。但或许是大内御用的金创药疗效强大,或许是她身体恢复能力惊人,伤口已然结痂,简单走动并不会崩开。
而且她也想当面会会贺利兰。
这辈子还未与仇敌正式打过照面,华昭忍耐不住。恨不得当即查探出他手上有何宝物,然后将人碎尸万段。
——
南方,皇帝营帐。
“何日能到江南?胡人还在追袭吗?护驾的军队调遣来了吗?”
和顺帝连串的问题砸了下来,臣子们一一奏对。
此时不分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人人脸上都是一副愁苦之色。
大益朝军力怎会如此羸弱!
以十万人对抗胡人五万人的袭击,竟然一击即溃?吓得和顺帝魂飞魄散,一径往南逃。
即便是宠臣裴亦远劝说天子暂等,也毫不见效——几手准备?几百手准备也无用!天子执意过江,想以长江天堑拦住胡人进犯。
主战派慌了,大好河山怎的如此避让?胡人还未与精锐大部队打过一仗,这也跑得太远了罢!
主和派也不高兴,他们愿以和谈安抚胡人,割点城池、赏点金银完全足够,何必白白丢下北面大片江山?他们的屯田家业可全在北方,怎能说走就走?
可任谁劝说,天子都肆意妄为。
每日除了催赶南下步伐,对旁的事务一概不管。众臣苦涩,每日两派轮流着劝说。
今日答完天子追问,又到了日行一劝之时。
但无论底下说什么,和顺帝统统置若罔闻,突然却似想到什么,问:“朕不是割了十五城,并留了华昭公主和亲?怎么,胡人嫌不够也没个表示?他还想要什么,直说呀!何必日日追着朕跑!”
臣子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和顺帝已理顺自己的思路,道:“裴卿,派个人去问问胡人,到底是怎么个章法,差钱差物,我们都可再谈谈。”
“臣领旨!”
裴亦远回到帐中,已有属下送上密信。
他今日答应了天子派使者,又被两派攻讦,阴阳怪气骂了一通。他倒是无所谓,底下幕僚却为他打抱不平。
“无妨。能做好事便成,被骂几句也不会少点肉。”裴亦远简单安抚完,挥退众人,独自拆了密信来看。
这是从宫中送来第一封密信,他离京前启用了皇宫埋下的眼线,多年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着此信是半月前发出的,只讲到胡人入京后,前三日的所作所为。
裴亦远一目十行地看完,又翻回其中一张,仔细复看了一遍。知晓到华昭公主竟把和亲变成了和谈,还假装只割城十座,在胡人单于讨价还价后,才添成割城十座。甚至大摇大摆地派遣信使,朝天子请旨恩准。
眼见十五城缩减到了十城,而相应的奏折竟还未送抵天子手中,裴亦远对此有些推测。
他表面虽是两面不沾,既不主和、也不主战,但内心别有想法。
至少割城一事上,他曾经就万分反对。
由是,他对这华昭公主万分好奇。
明明印象中,华昭公主只有面容可用,为人文静,胆量颇小。
他想了想,收好密信,叫来人询问,“你对华昭公主有何印象?”
此人曾是一位禁军管事。
因得罪了皇亲国戚,遭到发配流放,被裴亦远保下留用。自是知无不言,道:“小的只遥遥见过华昭公主数次,总是文文弱弱的。也未听说她曾打骂奴仆,应是个和善的好人。”
和善的好人,却非好命之人。
裴亦远皱紧了眉头。
此人印象与他的一致。他却是在前几年宫宴上,遥遥见过,昔日桃李融香,公主低头浅笑。看着文秀非常,怎的如今行事如此大胆?
是被人利用?抑或深藏不露?
裴亦远要物色使臣,去京城询问胡人和谈事宜。如今他已有答案,不必真的问询,却得做个样子,人选便得可靠。
他思索再三,写下个名字。
顺便写了一封匿名密信,吩咐将匿名信交给宫中眼线,转给公主。他打算先与对方略做接触,再议其他。
最终一无所获。
只除了公主睡卧的正房。
侍卫欲往里闯,刚爬起来的张冕又赶忙去拦,“公主休息了,勿要惊扰到她!”
他急得满头大汗。
公主方才翻墙回来,右裤腿被血染红大半,脸白如纸,刚回屋躺下,小院便来了侍卫追查刺客。
什么?国相遇刺?
饶是张冕知晓公主武功盖世,能轻松斩杀胡族第一勇士阿伏那,但在重兵把守的皇宫刺杀胡相,却也颇为异想天开。现下可好,被人找上门来。传闻胡相心狠手辣,必定不像乌若单于那般好糊弄。
然而他的抵抗依然如稻草糊墙,轻飘飘又被掀翻在地。
侍卫闯进屋中。
屋内焚着厚重的浓香,烟雾缭绕中,一位身穿里衣的女子正半躺着在床上,隔着纱帐掩映,以胡语厉声问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本公主卧房?!”
侍卫头领惊奇她会胡语,却不在意大益朝公主脸面,手一挥,便有两名侍卫走到床前,撩起纱帐便要检查。
锦褥被牢牢压住,公主厉声斥责,“谁准你们碰本公主!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与你们商谈割城的使臣,得罪了我,大益朝能给你们城池?做梦去吧!”
侍卫们不了解具体事宜,到底都听说过割城之事。十座城池,那可是乌若单于的命根子,没两天就要挂嘴上念叨的!大益朝公主的确像和谈使臣,没看单于还给她单独安排了院子。
况且这般娇滴滴的模样,一见搜查就吓得脸色苍白,怕是连杀鸡都没见过,怎么看也不会是刺客。
大家互相看看,终于松了手,退出卧房前往别处搜查。
待人彻底离开,张冕拴上内院的门。
小镜子躲在门后探头探脑,他方才也被搜查一圈,还以为这些人是追查七皇子来了,差点吓尿了裤子。
“没事了。回屋睡吧,拴好门。”张冕嘱咐完,急匆匆进到公主卧房。
华昭方才强忍疼痛,装作无事人般应对。此时已几乎疼到晕厥。
她命张冕揭开锦被,剧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大腿周围的褥子受鲜血浸染,红到发黑。
“给我打点热水,再拿些金创药和针线来。”
张冕得了吩咐,赶忙又去安排。幸好,上次公主发烧,他从太医院卷了许多成药过来,当中便有金创药。此时正派上用场,免去许多麻烦。
他将热水、药物置备齐整,给公主送到屋中,便退了出来。到底男女有别,伤口又不能叫旁人知晓,只得公主自己料理。
华昭忍痛揭开伤处布帛,布条已与伤口粘连,一点小动作又疼出她一身冷汗。
今晚袭击她的红点不知究竟是何物,竟似活物,逮着她钻。钻进腿后甚至仍弹动不休。
她现在仔细观察伤处,看着铜板大小的创口,往内一瞧,竟有活物挣扎!
华昭吓了一跳,咬住布巾,忍痛割开伤处。
“呜……!”
压抑的痛呼声后,她取出血肉中打滚的透明虫子。恶心胜过恐惧,她不愿细看,隔着布巾用力一捏,瞬间化作一滩透明的水。
然后往伤口猛洒两瓶金创药,止住了血。又用热水擦净伤口周围,拿针线仔细缝着伤口。
待一切做完,她已不知痛出多少冷汗。
此时瘫在染血的床上,简直要痛骂出声!
又是腿!
贺兰利这个狗贼,上辈子便弄断她两条腿,害她终日不可自己行动,尊严尽失!这辈子又使毒虫钻到她腿中,使她生受切肤之痛!
华昭既恨且愁。
她近来飘飘然,原自以为已天下无敌了,此刻终是明白,自己到底还是肉体凡胎。血肉之躯与旁人无二,受伤会痛,会流血。飘然的心情一下便踏踏实实坠回地面。
而且,更令她难受的是,贺兰利这厮竟然弄不死?
至少她短时间弄不死。
她身负两个胡族顶级将领,及数十个胡人士兵的战力,按说足够横行无忌了,却拿他毫无办法。
按上辈子的经验,贺兰利武艺平平,但领兵率军无所损伤,应该便是今晚所见红点的功劳。
或许,他也拥有某个宝物,和她的通灵宝玉一般神通广大。
她得找机会查查。
华昭半撑起来,艰难擦身,挑出一套干净衣物换上后,唤了张冕进来收拾。
然后,便在洁净的床铺上歇了一晚。
第二日起,她便开始称病,连房门都不跨出。
张冕也装模作样,去太医院求了退烧的药,做足华昭发高烧的假象。
即便无人来找,她们同样小心翼翼。
未料第三日清晨,便有宫人来请,言说胡相贺兰利邀公主过去。
“公主高烧,动弹不得。烦请公公回去禀报一声,择日再去赴约。”张冕拒绝。
宫人却不依不饶,“无碍,胡相自言会些医术,正巧能为公主医治。又言,若公主烧得不能行走,便叫奴才准备暖轿,将公主抬过去瞧病。”
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便显得心虚。
可公主腿伤未愈,一瘸一拐着过去,岂非不打自招?
张冕左右为难,正不知如何是好,公主的声音隔着门传出,“那便劳烦公公准备暖轿了,我浑身乏力,走不得太远。”
“暖轿已在门外,公主随时可用!”
“待我换身衣服,略等。”
华昭到底应了下来。
伤口才养了两日,完全不可能长好。但或许是大内御用的金创药疗效强大,或许是她身体恢复能力惊人,伤口已然结痂,简单走动并不会崩开。
而且她也想当面会会贺利兰。
这辈子还未与仇敌正式打过照面,华昭忍耐不住。恨不得当即查探出他手上有何宝物,然后将人碎尸万段。
——
南方,皇帝营帐。
“何日能到江南?胡人还在追袭吗?护驾的军队调遣来了吗?”
和顺帝连串的问题砸了下来,臣子们一一奏对。
此时不分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人人脸上都是一副愁苦之色。
大益朝军力怎会如此羸弱!
以十万人对抗胡人五万人的袭击,竟然一击即溃?吓得和顺帝魂飞魄散,一径往南逃。
即便是宠臣裴亦远劝说天子暂等,也毫不见效——几手准备?几百手准备也无用!天子执意过江,想以长江天堑拦住胡人进犯。
主战派慌了,大好河山怎的如此避让?胡人还未与精锐大部队打过一仗,这也跑得太远了罢!
主和派也不高兴,他们愿以和谈安抚胡人,割点城池、赏点金银完全足够,何必白白丢下北面大片江山?他们的屯田家业可全在北方,怎能说走就走?
可任谁劝说,天子都肆意妄为。
每日除了催赶南下步伐,对旁的事务一概不管。众臣苦涩,每日两派轮流着劝说。
今日答完天子追问,又到了日行一劝之时。
但无论底下说什么,和顺帝统统置若罔闻,突然却似想到什么,问:“朕不是割了十五城,并留了华昭公主和亲?怎么,胡人嫌不够也没个表示?他还想要什么,直说呀!何必日日追着朕跑!”
臣子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应答。
和顺帝已理顺自己的思路,道:“裴卿,派个人去问问胡人,到底是怎么个章法,差钱差物,我们都可再谈谈。”
“臣领旨!”
裴亦远回到帐中,已有属下送上密信。
他今日答应了天子派使者,又被两派攻讦,阴阳怪气骂了一通。他倒是无所谓,底下幕僚却为他打抱不平。
“无妨。能做好事便成,被骂几句也不会少点肉。”裴亦远简单安抚完,挥退众人,独自拆了密信来看。
这是从宫中送来第一封密信,他离京前启用了皇宫埋下的眼线,多年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着此信是半月前发出的,只讲到胡人入京后,前三日的所作所为。
裴亦远一目十行地看完,又翻回其中一张,仔细复看了一遍。知晓到华昭公主竟把和亲变成了和谈,还假装只割城十座,在胡人单于讨价还价后,才添成割城十座。甚至大摇大摆地派遣信使,朝天子请旨恩准。
眼见十五城缩减到了十城,而相应的奏折竟还未送抵天子手中,裴亦远对此有些推测。
他表面虽是两面不沾,既不主和、也不主战,但内心别有想法。
至少割城一事上,他曾经就万分反对。
由是,他对这华昭公主万分好奇。
明明印象中,华昭公主只有面容可用,为人文静,胆量颇小。
他想了想,收好密信,叫来人询问,“你对华昭公主有何印象?”
此人曾是一位禁军管事。
因得罪了皇亲国戚,遭到发配流放,被裴亦远保下留用。自是知无不言,道:“小的只遥遥见过华昭公主数次,总是文文弱弱的。也未听说她曾打骂奴仆,应是个和善的好人。”
和善的好人,却非好命之人。
裴亦远皱紧了眉头。
此人印象与他的一致。他却是在前几年宫宴上,遥遥见过,昔日桃李融香,公主低头浅笑。看着文秀非常,怎的如今行事如此大胆?
是被人利用?抑或深藏不露?
裴亦远要物色使臣,去京城询问胡人和谈事宜。如今他已有答案,不必真的问询,却得做个样子,人选便得可靠。
他思索再三,写下个名字。
顺便写了一封匿名密信,吩咐将匿名信交给宫中眼线,转给公主。他打算先与对方略做接触,再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