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华昭的从中作梗,胡朝一时暗流涌动。
贺兰利被琐事缠身,没空找她麻烦。
华昭又将丘敦顺利赶走,诸事无碍,因此打算翻出宫去看看。
她换好装束,到了原先乾坤盟处。
门口有摊贩卖吃食,门内却没有人影,想必已迁了新址。
华昭左右看看,来到一处小摊面前,问,“饼子怎么卖?”
无面罗刹的装束,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大多数百姓感念她的杀敌英勇,对她崇敬非常,但若是靠近,却是不敢的。
卖饼小贩腆着脸,讪笑着举起包好的饼子,“送您尝尝,热乎的,刚好。”一点不敢提要钱的事。
“好吧。”华昭点点头,接过后信步走开,留小贩们纷纷私语打趣。
她走到背巷,方才打开包饼的油纸,上面写着一行地址,正是乾坤盟新址所在。华昭慢慢前行,一面走,一面观察沿街情形。
京中人气恢复三四层。
胡族军队撤退之后,在未侵扰京城,百姓因而胆敢出门,沿街摆摊设点,连不少铺面酒楼也敞开门做生意。
华昭走到新址门口,门房见了,赶忙迎了她进来。
穆秋池已在堂中等候,热情地朝她拜了一拜。
“你乃一盟之主,何必行此虚礼。”华昭赶紧将穆秋池扶住了。
两人坐下说话。
穆秋池先汇报近来情况。
拿到华昭给的大笔金银后,她们十余人连夜将总坛换到此处。待人员安置完毕,便分成几拨人手。有的看铺面,有的寻伙计,不足几日便盘下几处店面,分给遴选出来的好手管理。
“虽不为着赚钱,到底是生意,不好做得太差,帮众们都悉心做事。又碰上京中许多店面不敢开,很是赚了一笔。坊间消息也探听到不少。”穆秋池一面说,一面将一叠厚纸交给华昭,“重要的消息,我都命人摘录到一处,你可拿回去慢慢看。”
华昭当即就展开看了,“拿回去有隐患,我便在此处看罢。”
她两三下看完一张,顺手退给穆秋池,再看下一张。穆秋池接过来,一一在油灯上点燃,焚烧成灰。
很快看完,华昭感叹,“你当真厉害,搜罗这么多信息,还将事业打理得如此好。”
穆秋池羞道:“才刚刚开始呢。多亏你的银两护航,事情才这般顺利。”
华昭笑,“但你出的谜题,我却是猜着了。”
穆秋池茫然,“什么谜题?我何时出过?”
“乾坤盟到底开的哪家酒楼、哪家客栈、哪家胭脂铺子,你未告诉我,不就是让我猜吗。”
华昭打趣,“东大街拐角第一家酒楼,门口小二不招徕客人,只摇着头看东看西,定然是乾坤盟的人;东市打头第一间客栈,进门来的客人,喝一口水能被盘问三个问题,必是乾坤盟的无疑;雨来巷口的胭脂铺子,掌柜的什么胭脂都不懂,净和客人吵架了,我猜,也是乾坤盟的不是?”
穆秋池吃了一惊。她一面感叹无面罗刹心细如发,随便走走便能猜到其中关节,一面也明白这是敲打。
她认真保证,“帮众确实得多注意,不能将探听消息表现得过于直白。我会好好提醒她们的。”
“无妨。”华昭真心实意道,“若不是我有心解谜,也不会察觉这些异常。不过多注意些,总是更好。你已然做得相当好了。”
穆秋池摇摇头,“事情还早着。”
她说着,想起一事,面露喜色,又道:“说来有桩喜事。衙役原对我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做事不太出格,都不太管。自退敌之后,因着我们救了不少百姓,现在更是慢慢与我们协同做事了。”
华昭也开心,“那再好不过了。”
既是街面势力,现下又有了官差衙门的助力,华昭往后办事可方便许多。
“就是人太少了。”穆秋池叹气,“不然场面比现在还会更好。”
华昭安抚她,“别急,宁缺毋滥。人慢慢招就行了,我相信你的眼光。”
两人说完种种现况,华昭又做了些布置,请她尽快完成,便抽身回了宫中小院。
如今没了丘敦在,她来去自如,心中轻快,很快便入了眠。
次日一醒,张冕却神色恍然地冲到门外,因华昭未更衣,并不敢进,只在门外急得跺脚。
华昭两三下穿好外衣,叫他进来,“何事如此慌张?讲吧!”
“沈莫妄沈大人,被乌若单于下了大牢了!”
华昭闻言一惊。
再细细追问,方知晓事情首尾。
原来乌若单于与胡相虽表面一团和气,但是非但部族不同,常有利益牵扯,更在登基一事上分歧很大。
乌若单于想在大益朝京城登基。他野心勃勃,和顺帝既然跑了,皇宫已然无主,他想以此为根基,成立大胡帝国,登基为帝,慢慢蚕食大益朝河山。
胡相贺兰利想法却截然不同。他固然支持成立大胡帝国,却并不愿在此处。
一来他所代表的三个部族,历来在最北方游牧,离此甚远,不得照看。二来此地太过深入大益朝腹地,若对方重整兵力,很容易形成包夹之势,于军事上毫无益处。
上辈子华昭知道,乌若单于是直接退兵北方,在北面定都称帝的。
这辈子许是她的改变,导致事情竟往不可控处前进。乌若单于竟然说服了贺兰利,定都大益京城,在此登基为帝。
要登基,先从归化大益臣子开始。
两人近来都看明白了,大益之事那些投靠来的五品小官说了不算,华昭这个和谈御史说了不算。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朱紫大员手中。
更明确地说,掌握在沈知及沈莫妄父子手中。
沈知还好,早致仕休官,换了灰袍。沈莫妄却是大权在握。
即便胡人军队入京,胡族单于高坐皇宫龙椅。沈莫妄依然能调遣全京城力量对付他们。
今日一早,他俩便请了沈家父子二人进宫,威逼利诱他俩投靠胡族。
却不知两人皆是硬骨头,油盐不进,坚称定要守卫大益,绝不变节。
乌若单于一怒之下,将沈莫妄下了大狱,择日问斩。
至于沈知,一介头发花白的老头,便放回宫外,随他自便。
华昭听完,面若冰霜。
事情竟到了她最害怕的局面,胡族非但没有早早北归,却在此处定都。
唯一聊以慰藉的,便是沈家父子两人扛住了,未曾一气之下触柱而死。
活着,方有万千可能。
“我知道了。”华昭吩咐张冕,“我出去一趟,你替我把风。”
来不及等到夜晚。
华昭光天化日之下,便换装翻出宫城,一路拣着小径前行,终于到了沈知院外。
她照旧翻墙而入,弹石头砸了门窗,没有动静。
只得走上前去,打开书房门一看,沈知竟颓然坐在桌前,头发全白。
房中昏暗无光,他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华昭心中一紧,抢上两步,轻声道:“沈相?”
“公主。”沈知慢慢抬眼,淡然地看向她,“我还活着,不必忧心。”
华昭松了口气,在对面坐下,“事情我已知晓了,沈相有何打算?”
沈知深深道:“此事尚好打算,不外乎是死几个人,一个、两个、许多个。但天下之事难以打算。胡族意欲定都,蚕食大益。我等困守京中,昔日的努力又有何用?往后的时日又该如何自处?”
华昭懂了。
比起他与家人的生死,大益王朝如残灯般晦暗不明的前景,更令他绝望。
她有前世经历。
前世的大益,如慢性病人,虽苟延残喘,却日渐病入膏肓,令人生不起希望。
此世的大益,沈知不知往后之事,也不知京外之事,他困守京中,胡族的手段既快且狠,斩灭所有希望。
华昭斟酌着说辞,她不能讲太多,不能暴露自己。
但到底得先把此人安抚住,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万万得活着。
“大益军队会来解救我们。”华昭道,“有护京之师,从东边而来,专为抵抗胡敌屠京,当日我们发的求救书信,您忘了吗?有北伐之师,从南边而来,大益煌煌大国,岂容胡敌放肆,早晚会将他们赶出大益领土。”
沈知想道一句天真,却见她面容坚定,神色从容,张了张嘴,换了句话,“即便有此好事,我怕是见不到那刻了。”
“您当然会见到。您非但会等到京师收复,还会重站朝堂之上,为破碎山河疗伤。”华昭为他展望,“包括您的儿子沈莫妄,也会活到那一刻。”
华昭不喜欢沈莫妄,如若沈知是个十成的老狐狸,沈莫妄便是仗人势的只会嚷嚷的小狗。
但为了沈知这碟醋,这盘饺子一定得包。
她道:“我不能登朝堂要人,却知晓无面罗刹所在,她乃家师同门。我去求一求,她知晓是您的孩子,定会尽全力营救沈莫妄大人。”
华昭今日装束是最初夜探沈知那套,不戴面具,加之身份高贵,很难将她与无面罗刹联系到一起。
沈知见过她轻功了得,从前便猜测她师从高人,如今得了确信,便无丝毫怀疑。
他暗中执掌京中大小势力,不止听过无面罗刹威名,更是连她具体所为都了如指掌。当下生出几分希望,“当真能让无面罗刹救人?”
“沈相为大益鞠躬尽瘁,无面罗刹但凡知道此事,必不会撒手不管。”
沈知从座椅中站起,来到华昭身边,竟欲朝她行大礼。
华昭吓得慌忙扶住,“万万使不得,这是折我寿啊!”
一把年纪的老头了!别这样!
沈知被把住双臂,人半站着,还朝她鞠躬一礼,“就拜托公主营救犬子了!”
——
华昭回到宫中。
张冕见她回来,松了口气,道:“没外人来。”
华昭点头,开始计划营救沈莫妄之事。据说他被关押在宫中死牢,由重兵把守。
只要贺兰利和他的虫子不在,区区小兵,哪里拦得住她?
当日无话。
深夜,华昭换了无面罗刹的装束,遮了面,行到宫中僻静处方戴上面具,夜探死牢。
她得摸摸此处的底细。
单枪匹马,虽来去自由,却耗费时间,说不准还会引来贺兰利。她得提前踩点、准备些物事,一举将人解救出来。
贺兰利被琐事缠身,没空找她麻烦。
华昭又将丘敦顺利赶走,诸事无碍,因此打算翻出宫去看看。
她换好装束,到了原先乾坤盟处。
门口有摊贩卖吃食,门内却没有人影,想必已迁了新址。
华昭左右看看,来到一处小摊面前,问,“饼子怎么卖?”
无面罗刹的装束,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大多数百姓感念她的杀敌英勇,对她崇敬非常,但若是靠近,却是不敢的。
卖饼小贩腆着脸,讪笑着举起包好的饼子,“送您尝尝,热乎的,刚好。”一点不敢提要钱的事。
“好吧。”华昭点点头,接过后信步走开,留小贩们纷纷私语打趣。
她走到背巷,方才打开包饼的油纸,上面写着一行地址,正是乾坤盟新址所在。华昭慢慢前行,一面走,一面观察沿街情形。
京中人气恢复三四层。
胡族军队撤退之后,在未侵扰京城,百姓因而胆敢出门,沿街摆摊设点,连不少铺面酒楼也敞开门做生意。
华昭走到新址门口,门房见了,赶忙迎了她进来。
穆秋池已在堂中等候,热情地朝她拜了一拜。
“你乃一盟之主,何必行此虚礼。”华昭赶紧将穆秋池扶住了。
两人坐下说话。
穆秋池先汇报近来情况。
拿到华昭给的大笔金银后,她们十余人连夜将总坛换到此处。待人员安置完毕,便分成几拨人手。有的看铺面,有的寻伙计,不足几日便盘下几处店面,分给遴选出来的好手管理。
“虽不为着赚钱,到底是生意,不好做得太差,帮众们都悉心做事。又碰上京中许多店面不敢开,很是赚了一笔。坊间消息也探听到不少。”穆秋池一面说,一面将一叠厚纸交给华昭,“重要的消息,我都命人摘录到一处,你可拿回去慢慢看。”
华昭当即就展开看了,“拿回去有隐患,我便在此处看罢。”
她两三下看完一张,顺手退给穆秋池,再看下一张。穆秋池接过来,一一在油灯上点燃,焚烧成灰。
很快看完,华昭感叹,“你当真厉害,搜罗这么多信息,还将事业打理得如此好。”
穆秋池羞道:“才刚刚开始呢。多亏你的银两护航,事情才这般顺利。”
华昭笑,“但你出的谜题,我却是猜着了。”
穆秋池茫然,“什么谜题?我何时出过?”
“乾坤盟到底开的哪家酒楼、哪家客栈、哪家胭脂铺子,你未告诉我,不就是让我猜吗。”
华昭打趣,“东大街拐角第一家酒楼,门口小二不招徕客人,只摇着头看东看西,定然是乾坤盟的人;东市打头第一间客栈,进门来的客人,喝一口水能被盘问三个问题,必是乾坤盟的无疑;雨来巷口的胭脂铺子,掌柜的什么胭脂都不懂,净和客人吵架了,我猜,也是乾坤盟的不是?”
穆秋池吃了一惊。她一面感叹无面罗刹心细如发,随便走走便能猜到其中关节,一面也明白这是敲打。
她认真保证,“帮众确实得多注意,不能将探听消息表现得过于直白。我会好好提醒她们的。”
“无妨。”华昭真心实意道,“若不是我有心解谜,也不会察觉这些异常。不过多注意些,总是更好。你已然做得相当好了。”
穆秋池摇摇头,“事情还早着。”
她说着,想起一事,面露喜色,又道:“说来有桩喜事。衙役原对我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做事不太出格,都不太管。自退敌之后,因着我们救了不少百姓,现在更是慢慢与我们协同做事了。”
华昭也开心,“那再好不过了。”
既是街面势力,现下又有了官差衙门的助力,华昭往后办事可方便许多。
“就是人太少了。”穆秋池叹气,“不然场面比现在还会更好。”
华昭安抚她,“别急,宁缺毋滥。人慢慢招就行了,我相信你的眼光。”
两人说完种种现况,华昭又做了些布置,请她尽快完成,便抽身回了宫中小院。
如今没了丘敦在,她来去自如,心中轻快,很快便入了眠。
次日一醒,张冕却神色恍然地冲到门外,因华昭未更衣,并不敢进,只在门外急得跺脚。
华昭两三下穿好外衣,叫他进来,“何事如此慌张?讲吧!”
“沈莫妄沈大人,被乌若单于下了大牢了!”
华昭闻言一惊。
再细细追问,方知晓事情首尾。
原来乌若单于与胡相虽表面一团和气,但是非但部族不同,常有利益牵扯,更在登基一事上分歧很大。
乌若单于想在大益朝京城登基。他野心勃勃,和顺帝既然跑了,皇宫已然无主,他想以此为根基,成立大胡帝国,登基为帝,慢慢蚕食大益朝河山。
胡相贺兰利想法却截然不同。他固然支持成立大胡帝国,却并不愿在此处。
一来他所代表的三个部族,历来在最北方游牧,离此甚远,不得照看。二来此地太过深入大益朝腹地,若对方重整兵力,很容易形成包夹之势,于军事上毫无益处。
上辈子华昭知道,乌若单于是直接退兵北方,在北面定都称帝的。
这辈子许是她的改变,导致事情竟往不可控处前进。乌若单于竟然说服了贺兰利,定都大益京城,在此登基为帝。
要登基,先从归化大益臣子开始。
两人近来都看明白了,大益之事那些投靠来的五品小官说了不算,华昭这个和谈御史说了不算。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朱紫大员手中。
更明确地说,掌握在沈知及沈莫妄父子手中。
沈知还好,早致仕休官,换了灰袍。沈莫妄却是大权在握。
即便胡人军队入京,胡族单于高坐皇宫龙椅。沈莫妄依然能调遣全京城力量对付他们。
今日一早,他俩便请了沈家父子二人进宫,威逼利诱他俩投靠胡族。
却不知两人皆是硬骨头,油盐不进,坚称定要守卫大益,绝不变节。
乌若单于一怒之下,将沈莫妄下了大狱,择日问斩。
至于沈知,一介头发花白的老头,便放回宫外,随他自便。
华昭听完,面若冰霜。
事情竟到了她最害怕的局面,胡族非但没有早早北归,却在此处定都。
唯一聊以慰藉的,便是沈家父子两人扛住了,未曾一气之下触柱而死。
活着,方有万千可能。
“我知道了。”华昭吩咐张冕,“我出去一趟,你替我把风。”
来不及等到夜晚。
华昭光天化日之下,便换装翻出宫城,一路拣着小径前行,终于到了沈知院外。
她照旧翻墙而入,弹石头砸了门窗,没有动静。
只得走上前去,打开书房门一看,沈知竟颓然坐在桌前,头发全白。
房中昏暗无光,他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华昭心中一紧,抢上两步,轻声道:“沈相?”
“公主。”沈知慢慢抬眼,淡然地看向她,“我还活着,不必忧心。”
华昭松了口气,在对面坐下,“事情我已知晓了,沈相有何打算?”
沈知深深道:“此事尚好打算,不外乎是死几个人,一个、两个、许多个。但天下之事难以打算。胡族意欲定都,蚕食大益。我等困守京中,昔日的努力又有何用?往后的时日又该如何自处?”
华昭懂了。
比起他与家人的生死,大益王朝如残灯般晦暗不明的前景,更令他绝望。
她有前世经历。
前世的大益,如慢性病人,虽苟延残喘,却日渐病入膏肓,令人生不起希望。
此世的大益,沈知不知往后之事,也不知京外之事,他困守京中,胡族的手段既快且狠,斩灭所有希望。
华昭斟酌着说辞,她不能讲太多,不能暴露自己。
但到底得先把此人安抚住,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万万得活着。
“大益军队会来解救我们。”华昭道,“有护京之师,从东边而来,专为抵抗胡敌屠京,当日我们发的求救书信,您忘了吗?有北伐之师,从南边而来,大益煌煌大国,岂容胡敌放肆,早晚会将他们赶出大益领土。”
沈知想道一句天真,却见她面容坚定,神色从容,张了张嘴,换了句话,“即便有此好事,我怕是见不到那刻了。”
“您当然会见到。您非但会等到京师收复,还会重站朝堂之上,为破碎山河疗伤。”华昭为他展望,“包括您的儿子沈莫妄,也会活到那一刻。”
华昭不喜欢沈莫妄,如若沈知是个十成的老狐狸,沈莫妄便是仗人势的只会嚷嚷的小狗。
但为了沈知这碟醋,这盘饺子一定得包。
她道:“我不能登朝堂要人,却知晓无面罗刹所在,她乃家师同门。我去求一求,她知晓是您的孩子,定会尽全力营救沈莫妄大人。”
华昭今日装束是最初夜探沈知那套,不戴面具,加之身份高贵,很难将她与无面罗刹联系到一起。
沈知见过她轻功了得,从前便猜测她师从高人,如今得了确信,便无丝毫怀疑。
他暗中执掌京中大小势力,不止听过无面罗刹威名,更是连她具体所为都了如指掌。当下生出几分希望,“当真能让无面罗刹救人?”
“沈相为大益鞠躬尽瘁,无面罗刹但凡知道此事,必不会撒手不管。”
沈知从座椅中站起,来到华昭身边,竟欲朝她行大礼。
华昭吓得慌忙扶住,“万万使不得,这是折我寿啊!”
一把年纪的老头了!别这样!
沈知被把住双臂,人半站着,还朝她鞠躬一礼,“就拜托公主营救犬子了!”
——
华昭回到宫中。
张冕见她回来,松了口气,道:“没外人来。”
华昭点头,开始计划营救沈莫妄之事。据说他被关押在宫中死牢,由重兵把守。
只要贺兰利和他的虫子不在,区区小兵,哪里拦得住她?
当日无话。
深夜,华昭换了无面罗刹的装束,遮了面,行到宫中僻静处方戴上面具,夜探死牢。
她得摸摸此处的底细。
单枪匹马,虽来去自由,却耗费时间,说不准还会引来贺兰利。她得提前踩点、准备些物事,一举将人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