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平静,在工作中宣泄
办公室里面此起彼伏都是早餐塑料袋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些交头接耳的说话声。她从门口走进来的时候,谢宇扬刚从茶水间把加热好的酱香饼端进来。
“听说,隔壁部门的二组的销冠要调到我们部门来当加盟主管?”林嘉浩的声音响起来,每天不知道他从那里八卦到的这些信息。
“我来说一下,这个我知道,我本来打算等会就和你们说的,没想到,这个八卦被别人抢了。”
李姐把桌子上的花浇了一圈之后,看了一圈办公室:“那我说了。是有这么回事,最近好像在搞什么连锁的项目?就是费用很高的那个项目。反正,就是我们是做服务的,不懂市场和客户,所以就说调一个销冠来,好像目的就是为了跟一下。”
“有什么用?”阿芝从书架子后面探出个脑袋,“这个项目搞了半年,都没有起色。半年前就在帮改那个项目的品宣文案了,没用。”
缪翊桐昨晚回到家都快十二点了,洗了个头,吹到半干就忍不住倒在床上就睡了。现在还没清醒,竖这个耳朵听,但是不发表意见。
缪翊桐打开微信,给李姐发了一条消息:“李姐,等一下我和宇扬去见一下客户,核对一些布展细则。打个外出卡,等下你过一下。”
李姐回了一个“OK”的表情,她瞥了手机一眼,就把手机甩在桌子上,直挺挺靠在椅子上,像牛吃草一样,咀嚼着包子。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她会欣然加入讨论,毕竟领导调动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办公室的热门话题。公司来的都是总,领导和员工配比一比一,多么优良的配比啊,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资格”的官瘾,这何尝不失为一种职场管理手段——离开了这家公司,谁还把你当领导!
她又切换了个聊天窗口,和卫老师的经纪人最后确定了一下时间,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写联展的案子。
白茫茫的空白页,就像我的脑子一样没救了。按了三个空格之后,缪翊桐烦躁地开始滑动鼠标滚轮。
缪翊桐索性打开硬盘里的资料,完完整整过了一遍。A大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学生老师加起来一共五位。
风格还挺统一,传统的绘画,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但是有着极强的绘画性,现实主义的抒情,底子极其细腻。在看了很多奇形怪状的行画,或者说打着“创新”名头堆砌出来不知所谓的颜料产物,这种返璞归真的质感一下子就把她吸引住了。如果这不是她要负责的展览,那就更好了。
入神的时候,谢宇扬的手伸了过来:“走了,早点去早点回,不然今天一天都要耗在那里。”卫老师是传统的文化人,话多且密,上次采访的时候直接从家学渊源开始讲起,天南地北聊了个遍,愣是分了上下两篇文章才算是完成了他的专访。
“我漱个口。”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去,把咖啡喝完,喝了口漱口水在嘴巴里左右晃荡晃荡吐在塑料杯里才算完。
下到车库的时候,蔡町正躲在楼道里面抽烟。蔡町是魏老师的经纪人,在公司干了有十来年了,缪翊桐刚进公司就听过这位老哥的传说,以前只做展会业务的时候,公司大半的客户的都是他开拓的,资历摆在那里,公司的人一般都喊他蔡总,即使是年纪大的、职位高的也会尊称她一声蔡哥。
“蔡总。”缪翊桐看着他抽完了最后一口,才和谢宇扬毕恭毕敬上前打了声招呼,虽然不熟,但是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
蔡町呼出了嘴里的烟圈,缪翊桐不着痕迹地侧了侧身,站到了风口上面。
“你们来了?走吧。”公司出行,不是接客户来公司签单,是不能动用公司的车的,像做服务一般都是经纪人自己想办法解决,有车的开自己车,没车的就打车。这就是老板想出来的降本的方法。
两人上了车后座,系号安全带,就出发了。车里面死一样的寂静。为了避免尴尬,谢宇扬掏出了笔记本,敲起了键盘。看似在改文案,实际上开着空白的word和缪翊桐在聊八卦。整辆车里面就是诡异的滴滴答答的声音。
“小谢这么忙啊?”红绿灯车辆停下的时候,蔡町的声音响起了。
谢宇扬瞥了一眼后视镜,蔡町的眼睛并没有看后面,而是看着窗外,手指敲着方向盘,看起来就是为了不那么尴尬随口闲聊。她赶紧打了个哈哈:“没有,这个是公司今天的服务号要发的文案,还有一点没写完。趁着这个时候写一下。”
“原来是这样。”蔡町也不是真心在问,不过就是社交性的谈话,顺着话茬又开始有一搭没一搭问了起来:“你们运营部门最近在忙什么呢?”
“哈哈,就是日常的那些事物,展览落地,画册编辑,都还是那些内容。”谢宇扬也没想细说,随便应付就过去了。
“真羡慕你们啊,平常在办公室坐坐就好,还不用加班。哎呦,我们组那些小朋友看你们到点就溜,可羡慕了。”向右打了一半的方向盘。
蔡町一句话让本就尴尬的氛围更加凝固。这话好像说得他们尸位素餐,每天在办公室就是混着工资,啥事也不干。运营和销售在暗地比较,销售内部暗地里抢客户,在屁大的公司,上演了一出宫心计。
“哎呀,还不是依仗着你们在前方奋斗厮杀,才有我们在后面的好日子过。每个月能够出粮都指望你们呢。你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缪翊桐夹着嗓子,尽量不要让自己阴阳怪气的语气太明显。受不了,都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比的,一个单子拿五个点的提成的时候没见他们说什么,这个时候倒是装上了。
谢宇扬在旁边拉了拉缪翊桐的衣角,示意她收敛一点,但是看到她那张脸——是自己多虑了,缪翊桐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弯得像月亮一样,关键睫毛特别长,浓密得就像贴了一层假睫毛一样,堆在一起,把整个眼睛都遮起来,就看得出一条线,配上深得可以放下豆子的酒窝,人畜无害,一脸真诚。
年轻人的吹捧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是有效的,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能够让他们小小的虚荣得到极大的满足,尤其是对于中不溜的那群人,是一种认可,一种赞美,给他们油腻的嗓音镀了一层金,这是伊莎和她说的。伊莎和公司的客户是这样交流的,她说她对她爸的那帮客户也是这样的,高高捧起,轻轻放下,很少有人不吃这一套。蔡町眼睛眯了起来,嘴角浮起一抹笑意,短时间内,开车的背都坐直了一些。
“你说话悠着点。”谢宇扬飞快在电脑上敲下。
“反正都要离职了。”缪翊桐在手机备忘录上飞快打了一行字。
……
谢宇扬回了一串黑点。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辞职的时候,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在“随机挑一个人发疯”和“无所谓反正老娘都要跑路了”之间来回横跳,当然,也会兼而有之。
“听说,隔壁部门的二组的销冠要调到我们部门来当加盟主管?”林嘉浩的声音响起来,每天不知道他从那里八卦到的这些信息。
“我来说一下,这个我知道,我本来打算等会就和你们说的,没想到,这个八卦被别人抢了。”
李姐把桌子上的花浇了一圈之后,看了一圈办公室:“那我说了。是有这么回事,最近好像在搞什么连锁的项目?就是费用很高的那个项目。反正,就是我们是做服务的,不懂市场和客户,所以就说调一个销冠来,好像目的就是为了跟一下。”
“有什么用?”阿芝从书架子后面探出个脑袋,“这个项目搞了半年,都没有起色。半年前就在帮改那个项目的品宣文案了,没用。”
缪翊桐昨晚回到家都快十二点了,洗了个头,吹到半干就忍不住倒在床上就睡了。现在还没清醒,竖这个耳朵听,但是不发表意见。
缪翊桐打开微信,给李姐发了一条消息:“李姐,等一下我和宇扬去见一下客户,核对一些布展细则。打个外出卡,等下你过一下。”
李姐回了一个“OK”的表情,她瞥了手机一眼,就把手机甩在桌子上,直挺挺靠在椅子上,像牛吃草一样,咀嚼着包子。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她会欣然加入讨论,毕竟领导调动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办公室的热门话题。公司来的都是总,领导和员工配比一比一,多么优良的配比啊,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资格”的官瘾,这何尝不失为一种职场管理手段——离开了这家公司,谁还把你当领导!
她又切换了个聊天窗口,和卫老师的经纪人最后确定了一下时间,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写联展的案子。
白茫茫的空白页,就像我的脑子一样没救了。按了三个空格之后,缪翊桐烦躁地开始滑动鼠标滚轮。
缪翊桐索性打开硬盘里的资料,完完整整过了一遍。A大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学生老师加起来一共五位。
风格还挺统一,传统的绘画,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但是有着极强的绘画性,现实主义的抒情,底子极其细腻。在看了很多奇形怪状的行画,或者说打着“创新”名头堆砌出来不知所谓的颜料产物,这种返璞归真的质感一下子就把她吸引住了。如果这不是她要负责的展览,那就更好了。
入神的时候,谢宇扬的手伸了过来:“走了,早点去早点回,不然今天一天都要耗在那里。”卫老师是传统的文化人,话多且密,上次采访的时候直接从家学渊源开始讲起,天南地北聊了个遍,愣是分了上下两篇文章才算是完成了他的专访。
“我漱个口。”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去,把咖啡喝完,喝了口漱口水在嘴巴里左右晃荡晃荡吐在塑料杯里才算完。
下到车库的时候,蔡町正躲在楼道里面抽烟。蔡町是魏老师的经纪人,在公司干了有十来年了,缪翊桐刚进公司就听过这位老哥的传说,以前只做展会业务的时候,公司大半的客户的都是他开拓的,资历摆在那里,公司的人一般都喊他蔡总,即使是年纪大的、职位高的也会尊称她一声蔡哥。
“蔡总。”缪翊桐看着他抽完了最后一口,才和谢宇扬毕恭毕敬上前打了声招呼,虽然不熟,但是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
蔡町呼出了嘴里的烟圈,缪翊桐不着痕迹地侧了侧身,站到了风口上面。
“你们来了?走吧。”公司出行,不是接客户来公司签单,是不能动用公司的车的,像做服务一般都是经纪人自己想办法解决,有车的开自己车,没车的就打车。这就是老板想出来的降本的方法。
两人上了车后座,系号安全带,就出发了。车里面死一样的寂静。为了避免尴尬,谢宇扬掏出了笔记本,敲起了键盘。看似在改文案,实际上开着空白的word和缪翊桐在聊八卦。整辆车里面就是诡异的滴滴答答的声音。
“小谢这么忙啊?”红绿灯车辆停下的时候,蔡町的声音响起了。
谢宇扬瞥了一眼后视镜,蔡町的眼睛并没有看后面,而是看着窗外,手指敲着方向盘,看起来就是为了不那么尴尬随口闲聊。她赶紧打了个哈哈:“没有,这个是公司今天的服务号要发的文案,还有一点没写完。趁着这个时候写一下。”
“原来是这样。”蔡町也不是真心在问,不过就是社交性的谈话,顺着话茬又开始有一搭没一搭问了起来:“你们运营部门最近在忙什么呢?”
“哈哈,就是日常的那些事物,展览落地,画册编辑,都还是那些内容。”谢宇扬也没想细说,随便应付就过去了。
“真羡慕你们啊,平常在办公室坐坐就好,还不用加班。哎呦,我们组那些小朋友看你们到点就溜,可羡慕了。”向右打了一半的方向盘。
蔡町一句话让本就尴尬的氛围更加凝固。这话好像说得他们尸位素餐,每天在办公室就是混着工资,啥事也不干。运营和销售在暗地比较,销售内部暗地里抢客户,在屁大的公司,上演了一出宫心计。
“哎呀,还不是依仗着你们在前方奋斗厮杀,才有我们在后面的好日子过。每个月能够出粮都指望你们呢。你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缪翊桐夹着嗓子,尽量不要让自己阴阳怪气的语气太明显。受不了,都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比的,一个单子拿五个点的提成的时候没见他们说什么,这个时候倒是装上了。
谢宇扬在旁边拉了拉缪翊桐的衣角,示意她收敛一点,但是看到她那张脸——是自己多虑了,缪翊桐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弯得像月亮一样,关键睫毛特别长,浓密得就像贴了一层假睫毛一样,堆在一起,把整个眼睛都遮起来,就看得出一条线,配上深得可以放下豆子的酒窝,人畜无害,一脸真诚。
年轻人的吹捧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是有效的,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能够让他们小小的虚荣得到极大的满足,尤其是对于中不溜的那群人,是一种认可,一种赞美,给他们油腻的嗓音镀了一层金,这是伊莎和她说的。伊莎和公司的客户是这样交流的,她说她对她爸的那帮客户也是这样的,高高捧起,轻轻放下,很少有人不吃这一套。蔡町眼睛眯了起来,嘴角浮起一抹笑意,短时间内,开车的背都坐直了一些。
“你说话悠着点。”谢宇扬飞快在电脑上敲下。
“反正都要离职了。”缪翊桐在手机备忘录上飞快打了一行字。
……
谢宇扬回了一串黑点。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辞职的时候,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在“随机挑一个人发疯”和“无所谓反正老娘都要跑路了”之间来回横跳,当然,也会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