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内,柔和的烛光如同羞涩的精灵,在精致的烛台上轻盈跳跃,洒下温暖而暧昧的金辉,将整个空间温柔地包裹。空气中,龙涎香的沉稳与薰衣草的清新交织缠绵,编织出一种令人沉醉、心旷神怡的香氛,让人心生向往。

    李霁月安详地躺在柔软的锦被上,面容恬静,宛如沉睡于花海之中的仙子。她的乌黑羽睫,细长而浓密,宛如夜幕下轻轻振翅的蝶翼,每一次细微的颤动都似乎在低语,倾诉着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思绪。

    身旁,那位男子身姿挺拔,宛如松柏,气宇轩昂,尽显王者风范。他身着的龙袍,金线绣制的图案在烛光的照耀下更显辉煌,每一道光芒都似乎在诉说着他的尊贵与不凡。他的面容英俊,眼神深邃而温柔,仿佛能洞察人心,又似能包容世间万物。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宠溺与柔情,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温暖与爱意都倾注于这个女子身上,让她感受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两人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和谐,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万物皆静,只留下两颗心在默默地交流,彼此间传递着深深的情感与思绪。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能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永恒的记忆。

    片刻之后,男子已整装待发,身着璀璨龙袍,周身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尊贵与威严。他目光复杂地掠过榻上那位清冷孤傲、从不轻易展露柔弱之态的女子,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随后,他愤然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寝宫,每一步都似乎带着未了的情绪。

    不久,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一名宫女缓缓步入,步伐中透露出训练有素的优雅与端庄。她双手交叠于腹前,姿态恭敬而谦逊,微微颔首,以柔和而清晰的声音轻声唤道:“娘娘。”这一声呼唤,如同春风拂面,为这略显沉闷的氛围带来了一丝生机。

    李霁月轻轻吐出一口长气,仿佛是在将心中那些纷扰的思绪尽数排出。她的眼神逐渐聚焦,从先前的迷离中恢复清明,眉宇间不自觉地轻轻蹙起,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她缓缓地移动着手臂,支撑着身体,一点一点地从柔软的锦被中坐起身来。动作间,她显得那么从容不迫,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或许,是刚刚那场情感的风暴让她消耗了太多的心力,又或许,是她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寂寞在作祟。

    坐定之后,李霁月轻轻地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份突如其来的头痛。她的目光再次扫过空旷的寝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空虚感。她知道,那个男人已经离开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这冰冷的宫殿中继续她的生活。

    李霁月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雅致,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仿佛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淡淡的韵味。她以指尖轻抚过锦被的褶皱,细腻地将其调整至最佳状态,轻轻覆盖在自己因晨间凉意而略显单薄的身躯上。她的眼神中交织着淡淡的忧郁与超脱尘世的宁静,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随后,她优雅地转身,透过那层薄如蝉翼的帷幔,以她那温婉而又略带清冷的声音,下达了指令:“一切照例准备,沐浴所需之物不可或缺,还有那避子汤,也请一并备妥。”她的声音虽轻柔,却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威严,让听者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懈

    “遵命。”帷幔之外,侍女忍冬的声音恭敬而迅速地响起。对于这样的吩咐,她虽已习以为常,但心中仍会不由自主地泛起层层涟漪。她偷偷瞥向那层朦胧的帷幔,心中暗自祈愿,或许有朝一日,主子的心境能有所转变,让她得以窥见那深藏不露的温柔与渴望。

    然而,理智如她,很快便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抛诸脑后。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与职责所在,更理解主子身处皇宫之中的种种无奈与苦楚。于是,她收敛起心中的思绪,将那份期待深埋心底,转而以更加细致入微的关怀来照顾主子。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忍冬忙碌而有序地为主子筹备着沐浴之事,同时也不忘将那碗苦涩的避子汤悄然置于一旁。她深知这碗汤药对于主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但更明白这是身为侍女必须遵循的规矩与使命。

    而李霁月,则静静地端坐于帷幔之后,任由那温暖的水流轻轻拂过她的肌肤,带走一身的疲惫与尘埃。她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也有对现状的深刻认知与无奈接受。但她深知,作为这深宫中的一员,她必须保持坚强与冷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因为她知道,自己不仅是这宫中的一份子,更是皇权之下不可或缺的一颗棋子。

    沐浴的细致安排,李霁月以柔和的语调轻嘱殿外宫女妥善处理,而熬煮避子汤这一私密且关键的差事,则始终由她最为信赖的贴身侍女忍冬亲力亲为,确保万无一失。

    每当与慕容复共度春宵,李霁月便沉醉于那特制的花瓣浴中,温热的水流携带着花瓣的馥郁香气,轻轻环绕并渗透她的每一寸肌肤,仿佛能洗净世间所有尘埃与烦恼。她尤为在意将慕容复身上那独特而令人心动的气息彻底从自己身上剥离,直至那股熟悉而又诱人的味道在浴室的空气中消散殆尽,她才悠然起身,重新披上她那层高贵而冷漠的盔甲

    这样的沐浴仪式,对她而言,不仅是对身体的细致呵护,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洗礼与重生。她深知,身处这繁华而复杂的皇宫之中,每一步都需步步为营,尤其是与慕容复之间那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纽带,更是需要她以极高的智慧与细腻的心思去维护与隐藏。因此,每一次沐浴之后,她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与心境,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活

    踏入寝殿的那一刻,柔和的烛光与淡淡的熏香交织成一片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忍冬早已守候在此,她的面容平静而专注,手中稳稳地托着一碗刚熬好的避子汤,那药液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幽绿而神秘的光泽,宛如深夜中的一抹静谧。

    李霁月缓缓走近,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但随即被坚定所取代。她接过忍冬手中的药碗,那碗沿上还残留着温热的气息,仿佛能温暖她此刻微凉的手指。她轻轻地将药碗举至唇边,先是小心翼翼地浅尝了一口,那药液在舌尖缓缓化开,带着一丝苦涩与清凉,却也带着一种莫名的安心。她确认温度适中,口感无异常后,便不再犹豫,一口接一口,徐徐将整碗避子汤饮下。

    随着药液的减少,碗中的褐色残渍渐渐显露出来,宛如秋日落叶般斑驳而深沉。当最后一滴药液滑入喉咙,李霁月轻轻地将药碗放回忍冬的托盘之上,她的动作既优雅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务必妥善处理药渣,勿留痕迹。”她习惯性地叮咛道,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忍冬闻言,立刻点头应允,她的眼神中满是忠诚与理解。她知道,这碗避子汤对于李霁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防护,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与牺牲。但她也明白,作为李霁月的贴身侍女,她必须无条件地支持并守护她的主人。

    于是,忍冬接过托盘,转身离去,她的身影在烛光的摇曳中逐渐模糊

    “娘娘,请您安心,奴婢必定会将此事处理得滴水不漏。”忍冬的声音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与诚挚的承诺,随后,她依言退出了寝殿,步伐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离开寝殿后,忍冬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直奔小厨房而去。抵达后,她迅速而熟练地揭开药罐的盖子,只见罐底沉淀着已冷却的药渣,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忍冬以极度的细心与专注,将每一粒药渣都轻柔地倒入那块预先备好的粗布之中。她的动作轻盈而精确,如同在编织一件无形的保护网,将药渣与外界隔绝。当所有的药渣都被细心地包裹起来后,她用力地打了一个死结,确保这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会有丝毫泄露的可能。

    完成这一切后,忍冬的脸上绽放出一抹满意的微笑

    完成药罐的细致双洗后,忍冬紧握着手中的药渣包,以及一柄巧妙藏匿于袖内的精致花铲,踏上了通往冷宫的隐秘小径。她的目的地,是那片位于冷宫北侧、被岁月遗忘的荒芜之地,那里因靠近冷宫的阴冷而愈发孤寂,长久以来无人问津,自然风貌尽显其原始的荒凉之美。

    在这片被遗忘的天地里,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枝叶繁茂,交织成一幅野性而又不失诗意的画面。然而,由于缺乏修剪,这份美又带着几分不羁与杂乱。四季更迭中,落叶如同时间的低语,轻轻铺满了小径,它们在风雨的洗礼下逐渐融入大地,成为了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杂草则不甘示弱,顽强地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形成了一片片茂密的绿色海洋,为那些隐匿于世的蛇虫鼠蚁提供了安身之所。

    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忍冬不得不加倍小心,她的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前方,脚步轻盈而稳健,以免被杂乱的草丛绊倒,或是无意间惊扰了那些潜藏于暗处的生灵。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必须尽快将手中的药渣包妥善处理,确保不留下任何可能泄露秘密的线索,为李霁月的安全再添一份保障。

    故而,皇宫中的显赫人物们平日里对这荒凉之地避之不及,更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来此漫步。正是这份被遗弃的静谧,让忍冬将其视为处理敏感药渣的最佳隐秘之地。

    每当夜幕低垂,星辰点点,万籁俱寂之时,忍冬便悄无声息地起身,巧妙地避开巡夜侍卫的视线,踏上一条鲜有人知的幽径,独自前往那片被时光遗忘的秘境。在那棵古老而茂盛的梧桐树下,她以无比的耐心与细心,轻轻拨开覆盖的落叶与杂草,用她那小巧的花铲,细致地挖掘着土地,直至一个深度适中、足以安全藏匿药渣包的小土坑赫然显现。

    她轻手轻脚地将药包稳妥地放置于坑穴之中,随后细致地抚平上方的泥土,用指尖轻轻拍打,确保每一寸都紧密贴合,不留下一丝破绽。紧接着,她环顾四周,精心挑选了几片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落叶,轻轻覆盖在土坑之上,如同自然界的伪装大师,让一切显得更加自然与隐蔽。

    这夜,忍冬怀揣着微末的侥幸,踏上了返回紫微宫的路途。她以为自己的行动如同往常那般滴水不漏,未曾惊起一丝波澜。然而,在这幽邃而深邃的夜色掩护下,一个同样隐秘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尾随其后,那双眼眸如同暗夜中的猎鹰,紧紧锁定着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仿佛一条潜伏的暗影,随时准备捕捉猎物。

    在确认忍冬的身影已安全消失在紫微宫的深邃之中后,那道神秘的身影毫不犹豫地转身,步伐急促而坚定,直奔漪兰殿而去。殿门外,低沉而充满敬意的声音响起:“娘娘,夜色已深,但奴才实在有紧急要事,不得不前来打扰您的清梦。”

    殿内,一阵轻柔却略带慵懒的声音悠悠传来,虽显疲惫却不失威严:“即便是在这宁静的夜晚,你的急切也足以将我从梦中唤醒。罢了,进来吧。”

    榻上,那位凤眼含威、丹唇轻启的美人,仿佛从梦境中缓缓苏醒,优雅地调整着身姿,坐起身来。随着一阵轻盈的脚步声逐渐靠近,她缓缓伸出那如葱般细嫩的手指,轻轻拨开帷幔的一角,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渐渐展现出其精致绝伦的面容。她的眼神中,既有着对未知的好奇,又流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审视与威严,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秘密

    凤眼轻眯,一抹不易察觉的锐利在其间闪烁,而她的语气却刻意维持着平静与淡然,仿佛湖面上的微风,不起丝毫波澜:“何事如此匆忙,让你深夜前来?”

    “回禀娘娘,紫微宫那边,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紫微宫?那处不过是后宫的一片繁华之地,皇后偶尔的任性,虽会触怒圣意,但皇上对她总存一份宽容,又怎会真有大事发生?”

    “娘娘,此事非同小可。奴才适才无意间撞见,皇后的贴身婢女忍冬,今夜行为异常,她竟秘密前往了冷宫之地,举止间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诡秘。”

    “忍冬?她深夜潜入冷宫,究竟所为何事?那冷宫之内,仅余一位孤寂的废太妃,四周死寂沉沉,她此举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娘娘息怒,实在是奴才疏忽。由于夜色深沉,奴才仅能确定她是从冷宫的方向返回紫微宫,至于其中详情,尚需进一步探查。”

    “你这般疏忽大意,如何能为本宫分忧解难?速速查明真相,再来向本宫详细禀报!”

    “奴才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查清此事。”

    漪兰殿内,静妃的心腹大太监刘墉,满心虔诚地前来禀报,却未料遭遇主子的一番严厉训斥,被冠以“无能”之名。退出那金碧辉煌的寝殿时,他脸色苍白,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阴郁,仿佛夜色中的一抹暗影。

    在内心深处,刘墉立下了坚定的誓言。若皇后的贴身婢女忍冬真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誓要揭开这层面纱。

    某个幽深的夜晚,刘墉终于等到了他的猎物——忍冬。她独自一人,鬼魅般地从紫微宫的阴影中溜出,手中紧握着一个包裹,那包裹里似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她刻意避开了灯火通明的宫道,选择了一条荒凉偏僻、人迹罕至的小径,仿佛是在逃避什么,又或是在寻找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

    刘墉隐匿在暗处,目光如炬,紧紧跟随忍冬的踪迹。当他看到她直奔冷宫北面而去,并在那里停下,开始挖坑埋物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他知道,自己离揭开真相的那一刻已经不远了。

    待忍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夜色之中,刘墉迅速而无声地移动到那棵梧桐树下。他蹲下身子,双手化作锋利的铲子,迅速而有力地挖掘着泥土。随着泥土的翻飞,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微笑,那是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和荣耀的期待。

    由于纯以手力挖掘带来的疼痛让刘墉眉头紧锁,他随即环顾四周,迅速折下一根结实的树枝作为辅助工具。双手与树枝并用,他更加高效地挖掘着,泥土被迅速翻起,直至那包裹显露真容

    刘墉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一股浓郁的药渣味瞬间弥漫开来,直冲鼻端。这味道熟悉而又陌生,让他立刻警觉起来。皇后的贴身婢女忍冬,为何会如此谨慎地在冷宫之外掩埋药渣?这药渣之中,定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难道,这是忍冬意图谋害皇后的证据?亦或是皇后企图对皇上或某位妃子不利的毒药残渣?刘墉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携带着这包赃物匆匆返回漪兰殿,准备向静妃详细禀报。

    “速速打开,让本宫看个究竟!”静妃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威严。

    “遵命。”刘墉应声,小心翼翼地将药渣包展开,展现在静妃面前。静妃缓缓走近,仔细端详着那些药渣,时而伸手轻触,时而低头细嗅,神情凝重而专注。

    静妃的柳眉轻轻蹙起,目光中闪烁着疑惑与不安,她凝视着桌上的药渣包,轻声问道:“刘墉,你且说说看,这药渣之中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为何会出现在冷宫之外?”

    刘墉躬身低头,恭敬地回答道:“娘娘,奴才虽对药材了解不多,但也能看出这药渣非同寻常。至于其具体成分与用途,奴才实在难以辨识。不过,奴才斗胆提议,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请凌太医前来,借娘娘头痛难眠之机,让他为娘娘诊治的同时,也请他鉴定这药渣的成分与用途。”

    静妃闻言,眉头渐渐舒展,她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刘墉的提议。她深知,此事关乎后宫安宁与皇室颜面,必须谨慎处理,不可有丝毫马虎。

    “刘墉,你即刻前往太医院,请凌太医前来。记住,要光明正大,不可有丝毫偷偷摸摸之态。同时,你也要时刻留意宫中的动静,确保此事不会泄露出去。”静妃语气坚定,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遵命。”

    大约一刻钟后,凌太医在刘墉的引领下步入了漪兰殿。静妃已事先躺在榻上,脸上挂着几分虚弱之色,佯装因头痛而倍感不适。凌太医上前,细心地为静妃号了脉,脉象显示并无明显异常。

    然而,作为久经宫廷风雨的太医,凌太医深知在皇宫中生存的微妙与谨慎。他目光微转,语气温和地对静妃说道:“娘娘,依微臣之见,您这头痛之症或许与近日天气闷热、体内燥火上升有关。微臣这就为您开几副清火去燥的良药,相信服用之后,娘娘定能安枕无忧。”

    言罢,凌太医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上的药渣包,心中虽有所疑惑,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待静妃进一步吩咐。

    “嗯,好,那就劳烦凌太医了。”静妃轻轻点头,语气中满是感激。

    “娘娘言重了,此乃微臣分内之事。若娘娘无其他吩咐,微臣便先行告退。”凌太医恭敬地回应,正欲转身离去。

    “且慢——”静妃突然开口,叫住了凌太医。她目光微转,似乎有所考量,“本宫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凌太医能否代为引见常太医?本宫这里有一包药渣,需请常太医帮忙辨认一二。”

    “一包药渣?”凌太医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凛,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章节目录

宫墙柳之挽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扶摇夫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扶摇夫人并收藏宫墙柳之挽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