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阶上看见一只正在被蚂蚁肢解的蝴蝶幼虫。”
公历十月对屿城来说是夏秋真正的分界,体感上漫长华丽的夏日走到了萧瑟处,最后的鸣蝉声息也渐渐微弱,将暗的黄昏从城市热岛之外带来更敏锐的秋信。林双南掏出手机拍下一张隐没在天边的金色余晖,然后靠在桥边上处理一些没来得及回复的消息,刚打算退出然后慢慢散步回家就看到朋友圈的红点,是周祈胜老师点了赞。轮转到这个科室之后分到的带教总是很忙碌,有时候遇到问题只好请教科室的其他老师,周老师和善又愿意帮助人,大家私底下对他的评价都很好。
戴上耳机,榜单末尾上是方熠的新歌,他唱“所有的不幸会在冬日里安眠,我在春天看到藤蔓,夏天望见苍山绵延,秋天的时候你说,我们好久不见”,这是团体出道一周年特别纪念专辑,包含一些成员自作曲和面向粉丝的答谢曲目。林双南打开微博转发了歌曲链接然后写“这是很好的一天”,心情像抚摸小猫毛茸茸的额头时候那样柔软,嘴角翘起一个细微柔软的弧度。出道投票结束的时候方熠因为卡位晋级收到了不小的争议,站姐就收集了一些粉丝的寄语装帧好了之后拜托公司交给他,希望他能从中感受到大家的支持。原来他真的有认真看了。
这一段的原话是“所有的不幸会在冬日里安眠,如果春日如期而至但你不愿意醒来,那就夏天。——然后在秋天,我们相见。”
租住的房子离医院有半小时左右的步行距离,这段光阴是每一天最惬意的时候。城市里的鸟儿不怕人,得走到三五步近的地方才扑腾一下落去远点的地方。有时候想想也会很羡慕飞鸟,没事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像是挤挤挨挨的毛绒球一样一起蹲在电线上,有一棵树便是大大的天地,一点点米粒和草籽就能够活得很好。
林双南回家的路上会穿过一片桂花树林,这个季节是香气最好的时候,有时候落雨,桂花会像是圆形地毯一样铺洒在石板地面的青苔上,香气会也变得更加清雅。
走过阶梯就能看到小区大门,林双南慢悠悠地踩着步子,余光瞥见有一条毛毛虫趴在正中间,连忙往旁边跳了半步怕它爬到自己身上,仔细看才发现它一动不动而蚂蚁来来回回,似乎是死了。说来也奇怪,虽然理智上明白任何事物都存在失败和中途夭折的可能,但听多了蝴蝶破茧的故事,好像就下意识认为毛毛虫是一定可以幻化成为蝴蝶的了。
进电梯的时候遇到一起培训的同学,她正下楼去丢垃圾。因为这个小区的小户型房屋比较多且价格合理,因此有很多不能适应八人间宿舍的同学在这边居住。
“你又这么晚下班啊?”
“唉,没办法”,林双南露出疲惫的微笑。
“下下个月我也得去你们科室轮转了,但愿能遇到个好说话的带教。”
林双南在心里默默算日子,从去年7月开始,已经在医院待满了15个月,还有17个月就可以回学校去准备毕业了。标准化培训是为了提升社会总体医疗水平和改善区域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政策,专业型研究生并轨培养要求32个月,社会招收学员要求完成34个月的培训,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各项规定在渐渐完善,出站准许考核也越来越严格。
不过林双南想到拿到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从业限制、可以安心找一家中等大小的医院慢慢磨练临床技能又觉得很欣慰。最开始想当医生是在初中的时候,林双南看到电视里的医生冷静专业地解决病厄觉得很向往,兼之那时正在宣传社会医疗资源的人均分配不足,于是她就在老师调查学生未来职业倾向以便指导选择备考高中学校的时候这样填写了。老师给了她很正向的鼓励,并且后来在毕业纪念册的扉页上写“愿你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你一定会如愿成为‘白衣天使’!”
打开门的瞬间她突如其来地想到——原来距离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大五的时候林双南没有考上应届的标准化培训并轨专硕,第二年扩招的时候擦线上了岸。对于这件事情家人都觉得很幸运。
冰箱里有周末买的蔬菜,看上去有点蔫但还能吃。
林双南打算煎个蛋煮面,看见fanclub弹出提醒:“您关注的sp1cy组合正在直播,快来互动吧~”
顺手打开外放,是方熠在跟粉丝唠嗑,聊了一会儿对新歌的看法,然后就“外卖点番茄牛腩还是水果沙拉”征求了粉丝的建议。林双南不自觉笑了一下,方熠果然不愧是直播cut无数的“男友款爱豆”。吃饭的时候听直播其实更类似于白噪音,偶尔互动一下也没有抱着一定要被看到的预期,更多的只是在抒发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感觉自己的人生陷入了停滞。
高中时期的几个好朋友有的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做到了分管领导有了一份不错的薪水,有的提升了学历考到图书馆或者学校比较清闲的部门正打算和维持了多年的恋人步入下一个人生阶段,有的gap了一年到处旅游然后挑了个喜欢的地方开了民宿咖啡厅;大学毕业之后有的同学保研去了排名更靠前的学校现在正在边轮转边准备毕业论文,有的跨考去了其他专业的两年制硕士刚上岸了编制,有的毕业当年没考上就直接去报了社会生源标准化培训明年刚好可以赶上春招。
林双南有时候也奇怪,自己明明只是晚了一年,不知为何却感觉被大家远远抛在了身后。当然,对于高中同学而言是晚了两年。
如果对当前的局面不能感到安定的话,人总是会时不时怀疑当初要是选择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过得更好。对于平凡的众多人来说,过多懊恼回忆往事然后靠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活着再正常不过。
“但我见过一个很不同的人,他很少为过去的事情纠结,决定做的事情总是能百分百地投入”,林双南这样想,思绪飞向时光的逆流。
林双南在大学的时候谈过一场半长不短的恋爱。和石飞白。
认识是在实习的时候。他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和爷爷都是美术行业从业者,他高中的时候本来也学的是油画,但后来突然想学医就转了班级考到了白城国立医科,实习的时候因为住宿条件好选了屿城医大的一附院。
最开始发现他和其他人不同的点在于,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就算完成各项培训达到了从业标准,在实际职业发展中也会多多少少受限,因此会尽量找时间去复习考试内容——一个流传了好几届的经典传说是某学长在实习时一问三不知,病历系统学了五个月还是不会,带教如果问未来想去哪个科室答案就是自家开了医院能考上就混个学历不能就回去继承家业,硬生生让人把本来打算教育他的话给憋了回去。最后他初试405分专业第一录取之后回来实习就像突然开了光一样一点就透,就此成为不灭的传说。但石飞白不一样。
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临床上,下班基本上没有早于晚七点的时候,八点九点也是常有的事,然后回到宿舍学到凌晨。最经典的故事是申报优秀实习生的时候要求在周一工作时间内提交申请表,然后院方会通过考勤和带教打分综合评定出前百分之十反馈给学院,这个奖项在专硕面试的时候是个加分项。结果第二天电子问卷发送到各个带教端口的时候他之前的带教特意打电话问他怎么没有申报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回事,原来是前一天是他正轮转科室的手术日,他从七点到医院查房之后就和带教一起去上手术到下午,那个时候群通知早就被淹没了,接到电话的时候他正在疯狂补病历。
那个时候的带教挂掉电话坐了一会儿,去办公室找了主任写推荐书,然后让林双南去找石飞白一起去教培科试试看能不能加上他的名字。林双南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时间,是9点34分。见到他的时候他正靠在椅子上仰头,咽喉突出的甲状软骨比面容更先进入视线,低下头写病历的时候从背后窗户里透进来的光线给他蓬松凌乱的头发勾勒出一圈毛茸茸的金边。
同他讲了来意之后表情看起来很意外,有些迟疑地问“这样是不是有些麻烦了?”
“无论如何,结果总要试一下才能知道呀。”
之后到教培科,意料之中的被拒绝了。
那位老师或许是经常被学生因为各种事情打扰,所以表现得非常不耐烦:“已经来医院实习了那你就要把自己当医生看待。不是什么十来岁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你是来上班不是来当巨婴的,自己错过消息、自己都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现在又来怪谁呢?临床和教学部门各有各的职责,我不需要听临床科室主任的。”
或许是不解气又继续说:“你们这些实习医生一天天没有职业精神各种旁门左道的倒是多得很。你要是实在有意见可以申请换实习基地或者明年再换个医院实习。”
林双南在旁边看到石飞白面色不对,就开口道歉然后讲明了前因后果,负责的老师才缓和了些语气,解释说要是实在事出有因应该在他们上班之前来说明情况和补交申请,而不是到问卷下发的时候才来要求撤回,现在系统上已经进行到下个流程改不了了。
有了最初的交集之后,他们渐渐熟悉起来,林双南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在临床上。
林双南收拾厨房的时候恍然间回忆起来,那已经是好久之前的事了,那时的心情是什么呢?好像是从未如此确切地感受到过自己的生命在燃烧。
流水带走了手上的泡沫。现在她的25岁已经过去了一半多一点。
公历十月对屿城来说是夏秋真正的分界,体感上漫长华丽的夏日走到了萧瑟处,最后的鸣蝉声息也渐渐微弱,将暗的黄昏从城市热岛之外带来更敏锐的秋信。林双南掏出手机拍下一张隐没在天边的金色余晖,然后靠在桥边上处理一些没来得及回复的消息,刚打算退出然后慢慢散步回家就看到朋友圈的红点,是周祈胜老师点了赞。轮转到这个科室之后分到的带教总是很忙碌,有时候遇到问题只好请教科室的其他老师,周老师和善又愿意帮助人,大家私底下对他的评价都很好。
戴上耳机,榜单末尾上是方熠的新歌,他唱“所有的不幸会在冬日里安眠,我在春天看到藤蔓,夏天望见苍山绵延,秋天的时候你说,我们好久不见”,这是团体出道一周年特别纪念专辑,包含一些成员自作曲和面向粉丝的答谢曲目。林双南打开微博转发了歌曲链接然后写“这是很好的一天”,心情像抚摸小猫毛茸茸的额头时候那样柔软,嘴角翘起一个细微柔软的弧度。出道投票结束的时候方熠因为卡位晋级收到了不小的争议,站姐就收集了一些粉丝的寄语装帧好了之后拜托公司交给他,希望他能从中感受到大家的支持。原来他真的有认真看了。
这一段的原话是“所有的不幸会在冬日里安眠,如果春日如期而至但你不愿意醒来,那就夏天。——然后在秋天,我们相见。”
租住的房子离医院有半小时左右的步行距离,这段光阴是每一天最惬意的时候。城市里的鸟儿不怕人,得走到三五步近的地方才扑腾一下落去远点的地方。有时候想想也会很羡慕飞鸟,没事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像是挤挤挨挨的毛绒球一样一起蹲在电线上,有一棵树便是大大的天地,一点点米粒和草籽就能够活得很好。
林双南回家的路上会穿过一片桂花树林,这个季节是香气最好的时候,有时候落雨,桂花会像是圆形地毯一样铺洒在石板地面的青苔上,香气会也变得更加清雅。
走过阶梯就能看到小区大门,林双南慢悠悠地踩着步子,余光瞥见有一条毛毛虫趴在正中间,连忙往旁边跳了半步怕它爬到自己身上,仔细看才发现它一动不动而蚂蚁来来回回,似乎是死了。说来也奇怪,虽然理智上明白任何事物都存在失败和中途夭折的可能,但听多了蝴蝶破茧的故事,好像就下意识认为毛毛虫是一定可以幻化成为蝴蝶的了。
进电梯的时候遇到一起培训的同学,她正下楼去丢垃圾。因为这个小区的小户型房屋比较多且价格合理,因此有很多不能适应八人间宿舍的同学在这边居住。
“你又这么晚下班啊?”
“唉,没办法”,林双南露出疲惫的微笑。
“下下个月我也得去你们科室轮转了,但愿能遇到个好说话的带教。”
林双南在心里默默算日子,从去年7月开始,已经在医院待满了15个月,还有17个月就可以回学校去准备毕业了。标准化培训是为了提升社会总体医疗水平和改善区域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政策,专业型研究生并轨培养要求32个月,社会招收学员要求完成34个月的培训,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各项规定在渐渐完善,出站准许考核也越来越严格。
不过林双南想到拿到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从业限制、可以安心找一家中等大小的医院慢慢磨练临床技能又觉得很欣慰。最开始想当医生是在初中的时候,林双南看到电视里的医生冷静专业地解决病厄觉得很向往,兼之那时正在宣传社会医疗资源的人均分配不足,于是她就在老师调查学生未来职业倾向以便指导选择备考高中学校的时候这样填写了。老师给了她很正向的鼓励,并且后来在毕业纪念册的扉页上写“愿你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你一定会如愿成为‘白衣天使’!”
打开门的瞬间她突如其来地想到——原来距离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大五的时候林双南没有考上应届的标准化培训并轨专硕,第二年扩招的时候擦线上了岸。对于这件事情家人都觉得很幸运。
冰箱里有周末买的蔬菜,看上去有点蔫但还能吃。
林双南打算煎个蛋煮面,看见fanclub弹出提醒:“您关注的sp1cy组合正在直播,快来互动吧~”
顺手打开外放,是方熠在跟粉丝唠嗑,聊了一会儿对新歌的看法,然后就“外卖点番茄牛腩还是水果沙拉”征求了粉丝的建议。林双南不自觉笑了一下,方熠果然不愧是直播cut无数的“男友款爱豆”。吃饭的时候听直播其实更类似于白噪音,偶尔互动一下也没有抱着一定要被看到的预期,更多的只是在抒发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感觉自己的人生陷入了停滞。
高中时期的几个好朋友有的大学毕业就开始工作做到了分管领导有了一份不错的薪水,有的提升了学历考到图书馆或者学校比较清闲的部门正打算和维持了多年的恋人步入下一个人生阶段,有的gap了一年到处旅游然后挑了个喜欢的地方开了民宿咖啡厅;大学毕业之后有的同学保研去了排名更靠前的学校现在正在边轮转边准备毕业论文,有的跨考去了其他专业的两年制硕士刚上岸了编制,有的毕业当年没考上就直接去报了社会生源标准化培训明年刚好可以赶上春招。
林双南有时候也奇怪,自己明明只是晚了一年,不知为何却感觉被大家远远抛在了身后。当然,对于高中同学而言是晚了两年。
如果对当前的局面不能感到安定的话,人总是会时不时怀疑当初要是选择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过得更好。对于平凡的众多人来说,过多懊恼回忆往事然后靠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活着再正常不过。
“但我见过一个很不同的人,他很少为过去的事情纠结,决定做的事情总是能百分百地投入”,林双南这样想,思绪飞向时光的逆流。
林双南在大学的时候谈过一场半长不短的恋爱。和石飞白。
认识是在实习的时候。他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和爷爷都是美术行业从业者,他高中的时候本来也学的是油画,但后来突然想学医就转了班级考到了白城国立医科,实习的时候因为住宿条件好选了屿城医大的一附院。
最开始发现他和其他人不同的点在于,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就算完成各项培训达到了从业标准,在实际职业发展中也会多多少少受限,因此会尽量找时间去复习考试内容——一个流传了好几届的经典传说是某学长在实习时一问三不知,病历系统学了五个月还是不会,带教如果问未来想去哪个科室答案就是自家开了医院能考上就混个学历不能就回去继承家业,硬生生让人把本来打算教育他的话给憋了回去。最后他初试405分专业第一录取之后回来实习就像突然开了光一样一点就透,就此成为不灭的传说。但石飞白不一样。
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临床上,下班基本上没有早于晚七点的时候,八点九点也是常有的事,然后回到宿舍学到凌晨。最经典的故事是申报优秀实习生的时候要求在周一工作时间内提交申请表,然后院方会通过考勤和带教打分综合评定出前百分之十反馈给学院,这个奖项在专硕面试的时候是个加分项。结果第二天电子问卷发送到各个带教端口的时候他之前的带教特意打电话问他怎么没有申报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回事,原来是前一天是他正轮转科室的手术日,他从七点到医院查房之后就和带教一起去上手术到下午,那个时候群通知早就被淹没了,接到电话的时候他正在疯狂补病历。
那个时候的带教挂掉电话坐了一会儿,去办公室找了主任写推荐书,然后让林双南去找石飞白一起去教培科试试看能不能加上他的名字。林双南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时间,是9点34分。见到他的时候他正靠在椅子上仰头,咽喉突出的甲状软骨比面容更先进入视线,低下头写病历的时候从背后窗户里透进来的光线给他蓬松凌乱的头发勾勒出一圈毛茸茸的金边。
同他讲了来意之后表情看起来很意外,有些迟疑地问“这样是不是有些麻烦了?”
“无论如何,结果总要试一下才能知道呀。”
之后到教培科,意料之中的被拒绝了。
那位老师或许是经常被学生因为各种事情打扰,所以表现得非常不耐烦:“已经来医院实习了那你就要把自己当医生看待。不是什么十来岁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你是来上班不是来当巨婴的,自己错过消息、自己都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现在又来怪谁呢?临床和教学部门各有各的职责,我不需要听临床科室主任的。”
或许是不解气又继续说:“你们这些实习医生一天天没有职业精神各种旁门左道的倒是多得很。你要是实在有意见可以申请换实习基地或者明年再换个医院实习。”
林双南在旁边看到石飞白面色不对,就开口道歉然后讲明了前因后果,负责的老师才缓和了些语气,解释说要是实在事出有因应该在他们上班之前来说明情况和补交申请,而不是到问卷下发的时候才来要求撤回,现在系统上已经进行到下个流程改不了了。
有了最初的交集之后,他们渐渐熟悉起来,林双南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在临床上。
林双南收拾厨房的时候恍然间回忆起来,那已经是好久之前的事了,那时的心情是什么呢?好像是从未如此确切地感受到过自己的生命在燃烧。
流水带走了手上的泡沫。现在她的25岁已经过去了一半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