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在前厅看到五皇子行色匆匆地进来,不禁疑惑地问:“你今日怎么这么着急,出什么事了?”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五皇子严肃地低声回答,警惕地环顾四周:“去书房。”

    书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太子屏退了下人,确保两人对话不会被外人听见:“说吧,怎么了。”

    “大哥,你先看看这个。”五皇子递过去暗泽审问出的消息。

    太子接过密报,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边境出了这么大事儿,为何朝中一点风声也没有?”太子的眉头紧锁,他猛地想到了什么:“难道朝廷内部有人故意隐瞒?”

    “和我们之前的猜测吻合。”五皇子点了点头,肯定了太子的猜测。

    “果然,李将军的折子被人拦下了。”太子眉头紧锁,沉声道:“按照时间李将军早该汇报最终战况,可如今却迟迟没有消息。”

    “怕是时间来不及了……”五皇子一张俊脸也掩饰不了心里的焦急。

    两人都明白,这背后隐藏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而且这个人我们目前还动不了他。”太子扬了扬手里的纸条,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五弟,继续盯住他,我有预感他会继续布局行动的。”

    五皇子点点头:“那要告诉李将军的家人吗?现在时机……”

    太子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不妥,此事牵扯过多,贸然告知势必牵扯他人。”太子压下自己焦虑的心情,冷静分析:“先按兵不动,看看这个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行。我明白,但我总感觉要变天了。对方来者不善,大哥多加小心。”五皇子的话语中透露出忧虑。

    “你也一样,最近行动谨慎点。”太子嘱咐完,又想起了清晗,如果她听见风吹草动,要怎么和她解释。“明天我去趟将军府。”太子捏紧了手里的椅背,内心的担忧溢于言表。

    另一边,豫亲王作为三皇子,是一个充满骄傲、自负与野心的人。自从那次偶遇后,清晗就深深地吸引了他,但他更看重的,是她父亲手里的兵权。

    然而,三皇子几次追求清晗,清晗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的冷淡。她似乎看透了豫亲王的真正目的,对于他的殷勤,清晗的态度始终冷淡。面对清晗的冷漠,豫亲王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恼羞成怒之下,豫亲王恶狠狠地说:“到时候,看你没了你爹,还能嚣张到几时!”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这天下朝后,心中挂念着清哈,便急匆匆地前往将军府,街上的喧嚣声与往常无异,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悄然弥漫开来。他敏锐地察觉到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的低语与快速移动的脚步,仿佛都在刻意避开一个人。太子的好奇心被激起,他放慢脚步,目光捕捉到了一个衣衫褴褛、步伐蹒跚的男子,满身是伤,有的还在渗血,神色慌张。似乎在躲避什么人。

    太子心中一凛,直觉告诉他,这并非寻常之事,于是他放慢了脚步,不动声色地跟在了后面。随着那人跌跌撞撞地前行,想看他究竟想去哪里

    太子殿下注意到他的方向正是将军府,这让他感到十分蹊跷,随着那人接近将军府的大门,太子调整步伐,恰好在那人即将摔倒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迅速出手。接触的瞬间,太子感觉到那人不仅外伤严重,而且体内气息紊乱,明显是吊着着一口气。太子看着他,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大。

    “救我,我不能死,我要见李小姐。”那人气若游丝,声音微弱的都快听不见了。“我不能死~~不能死。”他一直重复着这几句话,仿佛这是支撑他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

    太子扶着他,急切地对着将军府门口守卫喊道:“愣着干嘛,赶紧通传!”守卫应了一声,连忙将两人引入府内,随即匆匆离去。

    太子进门的时候注意到,那些原本在暗处伺机而动的人悄悄散了,这个人伤的太重了,根本走不了,太子只好让他倚坐在连廊上。

    不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晗的身影随之出现。她看见伤者,立刻奔上前去,泪眼婆娑地问道:“张伯!你怎么伤得这么重?我爹呢?”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与恐惧,几乎要哭出声来。“快去请大夫!”她转向守卫,语气中带着命令。

    “没用的,我快不行了。”张伯虚弱地回答,声音细如蚊蚋。

    “张伯,你不能死。”清晗紧紧握住他的手,看着从小看自己长大的张伯奄奄一息,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滑落,滴落在张伯的伤口上,混合着血迹流在地上。

    “别哭,我还有事情要和你说。”张伯吃力地从怀中掏出一封沾染鲜血的信,声音微弱却坚定:“这封信记录了李将军最后一次战役的详细经过。我一边逃,一边记录,只想着,得让你知道真相。”他倒气般喘息着,:“路上不断有人暗杀我,我拼死……”

    “张伯,你先别说话了,大夫马上就到。”清晗试图安慰他,但自己的声音同样颤抖,眼泪抑制不住地涌出,将脸庞打湿。

    张伯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话未出口,剧烈的咳嗽声便取代了言语,鲜血从嘴角溢出,他的呼吸变得艰难,仿佛风箱一般。最后,他用尽力气挤出几个字:“老将军他……”一切戛然而止,紧握着信的手无力地垂落,双眼凝视着天空,似乎对这样的结局充满了不甘。

    太子目睹这一切,心中沉痛,他轻轻合上张伯的眼睛,将张伯手中的信封递给了清晗。

    她颤抖着接过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展开阅读,起初的字迹还算清晰,但越往后,笔迹越显凌乱,仿佛能感受到张伯在逃亡过程中的匆忙与身体上的痛苦。

    太子殿下紧张地注视着清晗,生怕她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只见她的情绪波动越来越大,她的身体晃了下,内心的悲痛彻底爆发,失声痛哭,眼泪滴落在信纸上,洇成了一个个圆圈。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撕心裂肺的喊了声:“爹”,便晕倒了。

    太子连忙抱起昏迷的清晗,吩咐守卫:“安顿好张伯的遗体,不要被任何人破坏现场。”

    “是。”守卫领命。

    太子将清晗安顿好后,打开了那封信。信的字迹虽然潦草,但每个字都重如千钧,详细地记录了最终战役的惨状。

    信中描述了当时大雪连绵不断,物资严重严重缺少补给。战士们在严寒中苦战。只能靠毅力与信念维持着战斗。在最后一战中,由于兵力不足和粮草短缺,我军在屹逻族部落联合的围剿下寡不敌众,战况异常惨烈。

    信中提到,李将军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不幸被乱箭射中,从马上跌下。当张伯奋力起身寻找李将军时,只见到部落首领砍下了李将军的头颅。,胜利的狂喜充斥着敌人的面孔。失去了主将的军队,立刻陷入了混乱。敌军趁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我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战役以我军的惨败告终。而李将军的尸体至今未能找回。这让太子殿下内心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他放下信,闭上眼睛。想象着那片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内心堵得慌。

    太子殿下刚起身打算出门透透气,只听一阵响动,回头一看,清晗醒了。他连忙过去扶她坐起来,轻声问道:“感觉怎么样?”

    清晗看了看四周,回想起刚才的事情,悲从中来。她强忍住泪水,声音微微颤抖:“先让小安进来,我有事吩咐她。”说着她唤进了守在外面的丫鬟。

    一直守在门外的丫鬟小安连忙进来:“小姐你可醒了,有何吩咐?”

    清晗吃力地起身,吩咐道:“厚葬张伯,安顿好张伯一家。不得亏待他们。”

    “是,奴婢告退。”小安领命退下,将门带上。”

    屋内清晗深吸一口气,起身坚定地说:“这件事情估计已经传到宫里了,明日我要上朝禀明此事。不能让我爹死的不明不白。”

    “明日早朝肯定会陷入口诛笔伐的场面,你想好对策了吗?”太子殿下扶着她到桌边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

    “我写封奏摺,我爹尸骨还未找到,这场战役还没结束呢!”清晗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

    “你准备带兵出征?”太子殿下倒水的手一顿。

    “张伯的信疑点颇多,而且我们没有一人对现在的屹逻族有所了解。我爹寄回来的信也需要实战来让士兵们熟悉新的打法。他常说战场上变幻莫测。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先喝点水。”太子殿下看着她坚毅的脸庞,心里莫名的泛起了些酸涩和心疼。这是他第一次产生了想保护她的想法。但作为太子,他还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无法长时间陪在她身边:“我还有事,你好好休息,晚些时候我再来看你。”

    清晗轻轻点了点头:“我没事的。”

    太子殿下离去前深深地看了清晗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房间。他知道清晗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消息,也需要独处的空间来整理自己的情绪。

    太子走后,清晗坐在屋里一直没有出去,从黄昏到月亮挂在夜空上,她的姿势都没有变。

    这时,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小姐?”小安在门外轻声唤着。“进来吧。”清晗声音仿佛失去了灵魂。

    “小姐我看你一直没出来,担心你身子受不住,特意做了牛乳羹和小姐平时最爱吃的莲子蒸糕。”丫鬟进门将吃食一一摆好,回头发现小姐像雕像一样坐在床边。“小姐你怎么了?要是难过就哭出来吧,这样憋着身体会生病的。”

    “小安我没事,我就是想静静的想些事情。”清晗安抚地拍了拍小安:“我不会哭的,我相信我爹也不会喜欢我哭哭啼啼的。”

    “那小姐吃点东西再想也不迟,没准儿还会有新的想法呢?”小安尝试着转移清晗的注意力。

    “就你会说。”清晗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和我说说话吧。”

    小安扶着清晗走到桌边:“我从下午就开始担心了,小姐也不出来,奴婢就做了些小姐平时爱吃的。希望小姐心情可以好一些。”

    窗外的月静悄悄的,寒风吹着枯枝呜呜作响。“以前都是你们照顾我,保护我,现在我也该长大了。”清晗看着跟了自己十多年的小安担心的样子,深知虽然前面的路很难走,但她的内心已经决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关心她的人失望,也不能让将军府蒙上阴影。

章节目录

朝暮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猫脑壳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脑壳儿并收藏朝暮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