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亲王府有些远,太子殿赶过去,耗费了一些时间。
府邸门前,一位仆人恭敬地迎上前来:“太子殿下,请进。沐亲王此时应该在花园。”
太子微微颔首,示意不必跟着,随后,他熟悉地向府内走去。
沐亲王府的园林设计独具匠心,曲径通幽,绿树成荫,每一步都踏着宁静与和谐,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太子沿着蜿蜒的小径,直至来到湖心的小桥。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他的身影。站在桥上,他的目光经过了一片花丛,终于落在了二皇子身上。只见二皇子身着淡雅的长袍,正俯身于花间,一边赏花一边细心地修剪花枝,好不惬意。
沐亲王府的花园中,新种的花卉正含苞待放,二皇子抬头看见太子缓步走来,便放下手中的园艺工具,迎上前去:“大哥来的正好,前阵子种的新品种就要开花了。”
太子环顾四周,赞叹道:“二弟,我时常佩服你的园艺技艺,刚立春不久,你这府里便已春意盎然。那假山,我记得上次来时还不是这样。”
二皇子轻笑,挥手示意太子前往湖心的竹亭:“大哥莫要取笑我。来,这是厨房新做的点心。”
竹亭内,二皇子熟练地煮起茶来,茶水在壶中沸腾,热气腾腾,不久,整个竹亭便弥漫着茶香。
太子坐在竹椅上,望着湖面,感慨地说:“二弟,每次来到你这里,总能让我感到分外放松。”
二皇子热情地邀请太子留下用餐:“那今天就吃了饭再走,我早就让厨房准备好了丰盛的菜肴。”
太子笑着回应:“哈哈,我也许久没有与你一起喝酒了。”
二皇子的眼中闪过一丝寂寞:“平时我这府上鲜有访客,今日可算是有与我对饮之人。”
太子听着,忽然想起二皇子曾在他的书房里说过的话:“我不会过问朝堂政务,对那个位置也没有任何兴趣,更不会加入任何人的阵营。我只想过上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大哥?”二皇子轻轻挥手,试图引起太子的注意:“大哥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太子从回忆里回过神来,他随手拿起茶杯,轻抿一口香茗,掩饰自己的心绪:“哦,没什么,只是被这美景吸引,不觉间就走神了。”心中却在默默思忖: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二弟真的能够做到超然事外,独善其身吗?太子心里暗自担心起来。
那晚,太子与二皇子在竹亭中谈笑风生,把酒言欢,仿佛将尘世的烦恼暂时抛诸脑后。他们举杯对饮,正可谓世事风潮何日净,尘寰俗务几时休。
两人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时光。
然而,他知道,无论多么美好的时光,总有结束的时候。“二弟,你对将来有何打算?”太子突然问道,打破了这份宁静。
二皇子缓缓说道:“大哥,我只愿这府邸能成为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宁静。”
校场内,清晗正专注地练习射箭,忽然听到有人搭话:“一个人射箭多无聊。”
她转头一看,笑着问:“太子殿下,这是从哪里来?”
“刚和父皇讨论完事情,就打算来找你,结果你府里的侍卫说你在这里,我就过来了。”太子边说边走近。
清晗有些紧张地问:“父皇对我们上次提交的建议有何看法?”
“父皇说非常好,已经按照上面写的安排下去了。”太子看着清晗,眼中满是赞赏,“我还要多谢清晗姑娘的帮忙。”
清晗被太子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那陪我射箭怎么样?”
“恭敬不如从命。”太子从一旁的弓架上取下一张弓,加入了练习。
不久,箭篓见了底,箭靶上两人的箭看似不相上下。但清晗仔细观察后发现太子射出的箭角度非常刁钻,这让她十分好奇。 “太子殿下,这只箭的角度你是以什么方法做到的?”
“我教你。”太子放下手中的弓,走到清晗旁边,低声指导:“看到红心的边缘了没?你的手腕抬起来后稍微转一下。”
太子轻轻地扶住了清晗的手腕,“手要稳。然后调整一下。”
“嗖”的一声,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与太子之前射中的箭位置一致。
“诶?这就射中了。哈哈哈。”清晗开心地笑了,“谢谢你。”
“有什么奖励吗?”太子笑着问。
“陪我出去逛逛怎么样?听说茶楼里新请的说书先生知识渊博,通晓古今。”
“那走吧。”太子欣然同意。
清晗去换身衣裳,而太子则去会客堂稍作休息。不久,两人一同走出府邸,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从边境回来后还没时间出来呢。”清晗悠闲地逛着,感受着久违的市井气息。
“今日能与你一同漫步于此,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太子轻声回应。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时有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传入耳中,为这平凡的午后添上了几分生动与色彩。
清晗指着一处卖糖人的小摊,笑道:“殿下,要不要尝尝这糖人?小时候我可爱吃了。”
太子闻言,目光柔和地望向她,仿佛被她的笑容所感染:“好,那就尝尝看。”他接过小贩递来的糖人,轻轻咬了一口,随即露出一丝惊喜之色,“确实很甜,也很有趣。”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那家新开的茶楼前。茶楼装饰古朴雅致,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听说这位新请的说书先生不仅口才了得,还能将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清晗一边寻找位置,一边向太子介绍。
茶馆内,说书人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锐利如鹰,瞬间捕捉到了坐在台下的太子与李将军。他心中暗想:今日真是巧遇贵人。于是,他不露声色地换了一个故事。
两人刚坐下,忽见一匹骏马如闪电般掠过茶馆门前,马蹄声轰鸣,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清晗望向太子,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担忧:“那是宫中的报信官,如此行色匆匆,莫非宫中出了什么事?”
太子心中亦是疑惑重重,正欲开口,却见说书人手持折扇,猛地一拍惊堂木,发出“啪”的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且听老夫细细道来!话说那女将军,身披银甲,手持长枪,宛如战神下凡。她镇守边关,威震四方。然而,那敌国王子却心怀不轨,竟派使者前来和亲。”
说书人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太子与清晗面面相觑,周围的听众也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什么?竟有这等事?”太子与清晗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均是一惊。太子的眉头紧锁,清晗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几分警觉。
太子轻轻握住清晗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轻微颤抖,他柔声劝慰:“清晗,先别急,若真有此事,朝廷自有应对之策,我们不宜过早下结论。”
清晗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那我们就先回去吧,确实也没了逛街的心情。”
送清晗回到将军府后,太子并未立即返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唤来贴身暗卫,低声吩咐:“请五皇子即刻来府上,有要事相商。”
暗卫领命,身形一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之中,留下太子一人立于月下,思绪万千。
太子回到府邸后,未有片刻停歇,径直步入书房。他换上了一袭素雅的长衫,袖口微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正当他沉浸于笔墨之间,五皇子匆匆赶来,推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只见太子端坐于案前,全神贯注地书写,那份沉稳与专注,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五皇子心中暗自感叹,大哥的定力真是非同凡响。他故意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走到太子身边,问:“大哥,你找我有急事吗?”
太子头也不抬,仍旧专注于手中的笔墨:“今天路过城东的茶馆,听到了一些传言,估计现在城里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你还能不知道?”
五皇子被看穿了心思,索性卸下伪装,露出了自己真正的情绪,激动地说道:“那个屹逻王子,贼心不死,居然还想来和亲,真是厚颜无耻!”
五皇子走到太子身边““诶?大哥你怎么都不着急?”
太子见五皇子如此激动,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露出孩子气的五弟,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难得见到你如此动怒,平时那个冷静的五皇子哪儿去了?哈哈,你这模样倒是还挺新鲜。”
“大哥!”五皇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太子居然在这种时刻还能开玩笑,心中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他原本满腔的怒火,被太子这一番打趣,似乎也冷静了下来。
府邸门前,一位仆人恭敬地迎上前来:“太子殿下,请进。沐亲王此时应该在花园。”
太子微微颔首,示意不必跟着,随后,他熟悉地向府内走去。
沐亲王府的园林设计独具匠心,曲径通幽,绿树成荫,每一步都踏着宁静与和谐,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太子沿着蜿蜒的小径,直至来到湖心的小桥。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他的身影。站在桥上,他的目光经过了一片花丛,终于落在了二皇子身上。只见二皇子身着淡雅的长袍,正俯身于花间,一边赏花一边细心地修剪花枝,好不惬意。
沐亲王府的花园中,新种的花卉正含苞待放,二皇子抬头看见太子缓步走来,便放下手中的园艺工具,迎上前去:“大哥来的正好,前阵子种的新品种就要开花了。”
太子环顾四周,赞叹道:“二弟,我时常佩服你的园艺技艺,刚立春不久,你这府里便已春意盎然。那假山,我记得上次来时还不是这样。”
二皇子轻笑,挥手示意太子前往湖心的竹亭:“大哥莫要取笑我。来,这是厨房新做的点心。”
竹亭内,二皇子熟练地煮起茶来,茶水在壶中沸腾,热气腾腾,不久,整个竹亭便弥漫着茶香。
太子坐在竹椅上,望着湖面,感慨地说:“二弟,每次来到你这里,总能让我感到分外放松。”
二皇子热情地邀请太子留下用餐:“那今天就吃了饭再走,我早就让厨房准备好了丰盛的菜肴。”
太子笑着回应:“哈哈,我也许久没有与你一起喝酒了。”
二皇子的眼中闪过一丝寂寞:“平时我这府上鲜有访客,今日可算是有与我对饮之人。”
太子听着,忽然想起二皇子曾在他的书房里说过的话:“我不会过问朝堂政务,对那个位置也没有任何兴趣,更不会加入任何人的阵营。我只想过上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大哥?”二皇子轻轻挥手,试图引起太子的注意:“大哥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太子从回忆里回过神来,他随手拿起茶杯,轻抿一口香茗,掩饰自己的心绪:“哦,没什么,只是被这美景吸引,不觉间就走神了。”心中却在默默思忖: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二弟真的能够做到超然事外,独善其身吗?太子心里暗自担心起来。
那晚,太子与二皇子在竹亭中谈笑风生,把酒言欢,仿佛将尘世的烦恼暂时抛诸脑后。他们举杯对饮,正可谓世事风潮何日净,尘寰俗务几时休。
两人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时光。
然而,他知道,无论多么美好的时光,总有结束的时候。“二弟,你对将来有何打算?”太子突然问道,打破了这份宁静。
二皇子缓缓说道:“大哥,我只愿这府邸能成为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宁静。”
校场内,清晗正专注地练习射箭,忽然听到有人搭话:“一个人射箭多无聊。”
她转头一看,笑着问:“太子殿下,这是从哪里来?”
“刚和父皇讨论完事情,就打算来找你,结果你府里的侍卫说你在这里,我就过来了。”太子边说边走近。
清晗有些紧张地问:“父皇对我们上次提交的建议有何看法?”
“父皇说非常好,已经按照上面写的安排下去了。”太子看着清晗,眼中满是赞赏,“我还要多谢清晗姑娘的帮忙。”
清晗被太子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那陪我射箭怎么样?”
“恭敬不如从命。”太子从一旁的弓架上取下一张弓,加入了练习。
不久,箭篓见了底,箭靶上两人的箭看似不相上下。但清晗仔细观察后发现太子射出的箭角度非常刁钻,这让她十分好奇。 “太子殿下,这只箭的角度你是以什么方法做到的?”
“我教你。”太子放下手中的弓,走到清晗旁边,低声指导:“看到红心的边缘了没?你的手腕抬起来后稍微转一下。”
太子轻轻地扶住了清晗的手腕,“手要稳。然后调整一下。”
“嗖”的一声,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与太子之前射中的箭位置一致。
“诶?这就射中了。哈哈哈。”清晗开心地笑了,“谢谢你。”
“有什么奖励吗?”太子笑着问。
“陪我出去逛逛怎么样?听说茶楼里新请的说书先生知识渊博,通晓古今。”
“那走吧。”太子欣然同意。
清晗去换身衣裳,而太子则去会客堂稍作休息。不久,两人一同走出府邸,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从边境回来后还没时间出来呢。”清晗悠闲地逛着,感受着久违的市井气息。
“今日能与你一同漫步于此,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太子轻声回应。
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时有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传入耳中,为这平凡的午后添上了几分生动与色彩。
清晗指着一处卖糖人的小摊,笑道:“殿下,要不要尝尝这糖人?小时候我可爱吃了。”
太子闻言,目光柔和地望向她,仿佛被她的笑容所感染:“好,那就尝尝看。”他接过小贩递来的糖人,轻轻咬了一口,随即露出一丝惊喜之色,“确实很甜,也很有趣。”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那家新开的茶楼前。茶楼装饰古朴雅致,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听说这位新请的说书先生不仅口才了得,还能将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清晗一边寻找位置,一边向太子介绍。
茶馆内,说书人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锐利如鹰,瞬间捕捉到了坐在台下的太子与李将军。他心中暗想:今日真是巧遇贵人。于是,他不露声色地换了一个故事。
两人刚坐下,忽见一匹骏马如闪电般掠过茶馆门前,马蹄声轰鸣,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清晗望向太子,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担忧:“那是宫中的报信官,如此行色匆匆,莫非宫中出了什么事?”
太子心中亦是疑惑重重,正欲开口,却见说书人手持折扇,猛地一拍惊堂木,发出“啪”的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且听老夫细细道来!话说那女将军,身披银甲,手持长枪,宛如战神下凡。她镇守边关,威震四方。然而,那敌国王子却心怀不轨,竟派使者前来和亲。”
说书人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太子与清晗面面相觑,周围的听众也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什么?竟有这等事?”太子与清晗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均是一惊。太子的眉头紧锁,清晗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几分警觉。
太子轻轻握住清晗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轻微颤抖,他柔声劝慰:“清晗,先别急,若真有此事,朝廷自有应对之策,我们不宜过早下结论。”
清晗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那我们就先回去吧,确实也没了逛街的心情。”
送清晗回到将军府后,太子并未立即返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唤来贴身暗卫,低声吩咐:“请五皇子即刻来府上,有要事相商。”
暗卫领命,身形一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之中,留下太子一人立于月下,思绪万千。
太子回到府邸后,未有片刻停歇,径直步入书房。他换上了一袭素雅的长衫,袖口微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正当他沉浸于笔墨之间,五皇子匆匆赶来,推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只见太子端坐于案前,全神贯注地书写,那份沉稳与专注,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五皇子心中暗自感叹,大哥的定力真是非同凡响。他故意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走到太子身边,问:“大哥,你找我有急事吗?”
太子头也不抬,仍旧专注于手中的笔墨:“今天路过城东的茶馆,听到了一些传言,估计现在城里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你还能不知道?”
五皇子被看穿了心思,索性卸下伪装,露出了自己真正的情绪,激动地说道:“那个屹逻王子,贼心不死,居然还想来和亲,真是厚颜无耻!”
五皇子走到太子身边““诶?大哥你怎么都不着急?”
太子见五皇子如此激动,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露出孩子气的五弟,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难得见到你如此动怒,平时那个冷静的五皇子哪儿去了?哈哈,你这模样倒是还挺新鲜。”
“大哥!”五皇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太子居然在这种时刻还能开玩笑,心中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他原本满腔的怒火,被太子这一番打趣,似乎也冷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