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沈谵十四平定西北叛乱,十七连攻西南十城,骁勇善战,才德兼备。
直至四年前,二皇子与母后南下的途中遭遇不测,双双殒命,恐怕他如今还守在关外,乐得一个醉卧沙场的逍遥自在。
如今活到二十四,还是头一遭被人用火铳抵着脑门,动弹不得。他怒极反笑,对面威胁着他的,竟然还是位娇弱的女人。
倘若这个消息传回军营,他那铁马冰河、旌旗猎猎的气概怕是要毁了一半。连挽月持枪的眼神坚定而冷酷,手里的火铳稳稳地对准沈谵的额头。
皇子身边的侍卫们齐刷刷地拔刀出鞘,刀光闪烁,但他们心中有数,即便是最快的刀,也快不过连挽月手里那把火铳的一击致命。
在这群侍卫中,刀疤锦衣卫最为焦急。
作为沈谵身边得力副将,刘召跟随皇子出入沙场多年,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却从未遇到过这般令人心惊胆战的局面。
“殿下?!”
刘召的声音发抖,实在担心殿下的安全。
沈谵微微抬手,气定神闲,示意刘召不必如此惊慌。他的眼神是从容自信,眼前的危机不过是过眼云烟。
沈谵一把握住了威胁他的火铳管口,冷静开口道:“你不会不知道,火铳还需要填装硝石火药的吧?”
“怎么会不知道。”
连挽月微微一笑,脸上露出浅浅梨涡,语气柔和坚定。
虽然她看起来不过是个弱女子,但在沈谵面前,却在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气势,令人无法轻视。她的每一步动作,每一句话,就像精心算计过的阴谋,在沈谵看来。
连挽月一边缓缓拉开线膛,一边平静地说道:“想必殿下也知道,就算没有硝石火药,民女方才趁殿下不注意的时候,私自装填了石子。虽然威力远不及正常火铳那般,但我等会儿开枪,殿下的脑袋还在不在,我也不太清楚……”
她的话语中带着挑衅,眼神格外坚定。反正她现在一无所有,找死也不怕再拉个垫背的一起下地狱。
“你!!”
沈谵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知道毫无优势,几乎快把自己的后槽牙咬碎。但是他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沈谵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眉头渐渐松开。
他知道连挽月虽然手里有火铳,但她也不敢真的开枪。再者,她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想找死。
“说吧,”沈谵冷冷沉声道,如此受制于人,还是第一次。他的声音如冬日寒风,目光紧紧锁定着连挽月,几乎要将她看穿,“赌什么?”
连挽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也是她唯一的筹码。
连挽月缓缓松开握着火铳的手,跪地哀求道:“这次民女不赌了,只希望殿下能彻查我父亲的案子,还民女一个公道。”
火铳从她的手上完整地回到沈谵的手里,周围戒备的侍卫无一不暗自松了口气。方才地牢中的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气氛,终于稍微缓解,空气中的紧张感开始慢慢消散。
沈谵沉默片刻,他的眼神从火铳转向连挽月,她低着头,眼角挂着泪花。
他轻轻抬起连挽月的下巴,他的目光锐利,如同审视猎物一般,心里早已有了全新打算。
她的容貌,竟然与礼部尚书失踪的嫡女姜菱瑶如此相似,这也是为什么会被刘召带到这里的原因。
尽管沈谵与姜菱瑶未曾见过面,但根据暗探回报,两人的相似程度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倘若连挽月方才一根筋到底,非要用他的性命相威胁,恐怕她不仅无法走出这地牢,还可能因此丧命。
沈谵似乎在权衡什么,论才学、胆识,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人,与北镇抚司的女缇骑相比,丝毫不逊色。
当年,他的二哥与母后在江南遭遇刺杀,礼部尚书姜应怀随行。作为随行官员,他必定知晓其中内幕。
如今姜应怀与当朝太尉交好,姜府行事作风一贯密不透风。即便是嫡女失踪这样的大事,姜府行事缜密,秘而不宣,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沈谵手底下的探子费尽心思,才挖到了这样一条宝贵的消息。
这两日,沈谵指使刘召带着身边的得力干将,以自己遭人行刺一事为借口,大张旗鼓地在皇城里四处寻找女刺客,实际探查姜家女的下落。
原计划本是借着姜家女儿要挟姜应怀,逼他道出当年刺杀事件的真相。
然而姜家女如同人间蒸发,刘召带着人马意外寻到了与姜菱瑶颇为相似的连挽月。
沈谵眼神闪过一丝寒光,缓缓开口道:“你我之间,做一笔交易如何?”
“什么交易?”
连挽月警惕地后退,眼睛满是戒备。
她可不是那种可以随意出卖自己色相之人,可沈谵的手却死死扣住她的下巴,让她无法轻易逃脱。
“我可以重新调查你父亲的案子,条件是……”沈谵松开了她,很是嫌弃地掏出手帕擦了擦碰过连挽月下巴的手。
“你代替姜菱瑶,重新回到姜家。”
沈谵站起身来,背对着连挽月,阴影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着他,让人无法轻易窥伺他的情绪。
“姜菱瑶?姜家?”
连挽月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对京州城世家贵族更是一无所知。她望着沈谵的背影,男人身姿挺拔却格外孤独。
现在,四殿下答应她重新调查父亲一案,让连挽月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苦苦在地牢支撑了几个时辰,身体几乎快被拖垮了。
至于交换的条件,四皇子殿下视乎还在说着什么,但她一句也听不清楚,耳朵里只剩下嗡嗡的响声,视线开始变得模糊。
进来之前的连挽月淋过一场暴雨,她跪在阴冷的地牢,寒气从地上传到身上来,侵袭着她脆弱的神经。
她的手紧紧抓住了胸前衣襟,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的冷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顺着她细腻的脸颊滑落。她的呼吸变得急促,就像快要溺死在水里一般。
沈谵注意到连挽月的异常,他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快步走到连挽月的身边,扶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体。
*
十日后,午门菜场。
行刑台上的刽子手身着黑色长袍,把持着锋利的鬼头刀,他的表情冷酷,对这样的生死场面已经习惯。
周围站着一圈看热闹的人群,带着好奇或者恐惧的目光,他们窃窃私语,却无人敢在这时大声喧哗。
“行刑!”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连世杰被带到行刑台上。
他虽才年过四十,但两鬓斑白,岁月的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脸上早已是绝望的平静,就像一潭死水,再无波澜。
他的眼神空洞,似乎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再这最后的时刻,他的思绪回到过去,想起年少登科的喜悦,想起初入神机营的时候,引来旁人无数艳羡的目光。
接着便是他与夫人的相知相爱,那段日子充满了甜蜜温馨。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夫人病重,留下才几岁的连挽月便撒手人寰。
好在连挽月乖巧机敏,就连制作火铳这样复杂的事,她也能应付的来。若她能是个男儿,相信她闭着眼睛都能考进神机营。
连世杰摇了摇头,不必像他一样。
就算能过上平凡的生活,在路边做个小生意,也好过他如今身陷囹吾。至少,这样的生活不会让她因此丢了性命。
好想再见见女儿,连世杰下意识望了望人群中,希望能在某个角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很快哑然失笑,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还会见到她,简直痴人说梦。
他默默祈祷,希望连挽月能代替他,好好活下去。
刽子手在行刑前,按照惯例喝了口酒,然后猛地往刀背上喷去,这是为了祭刀,也是为了壮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行刑台上,连世杰绝望地闭上眼睛,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不舍和平静。
眼看刽子手手起刀落,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高呼:“刀下留人!!”
一匹快马冲出人群,马蹄声急促且清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随后是一片哗然。
监斩官脸色一变,刽子手的刀停在半空,所有人目光都转向声音的来源。连世杰睁开眼睛,丝毫不敢相信。
“刀下留人!!”
马上的骑士身着官服,衣摆随风飘扬,手里高举着黄绢,那是皇帝的圣旨。
大人临到行刑台,他纵身一跃跳下马背,动作矫健又迅速。
大人揭开黄绢,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演练场火铳伤人一案,疑点重重,着即停止行刑,重新审查,钦此。”
大人的声音洪亮且清晰,穿过喧嚣的人群,路人纷纷七嘴八舌开始议论。
不远处,一位正在挑选胭脂的世家贵女,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吸引,她轻轻揭开了自己的帷帽,露出一张令人惊叹的容颜。
在京州城卖了数十年胭脂的行家,也不禁为她的容貌所震撼。他见过无数名门千金,却未有哪家贵女能与她媲美。
白色的帷帽下,少女年纪不大,脸蛋艳若桃李,肌肤胜雪。眉如弯月,她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眼底含笑,透着亲近人的俏皮与可爱。
她嘴角的梨涡,更是增添了几分甜美,让人不禁想起蜜饯果子,甜蜜诱人。
她的发丝如墨,梳着时下流行的双平发髻,插着几只精致的玉簪,玉簪色泽通透。她的身姿优雅,每个动作都透露出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世间的喧嚣与她无关。
她的出现,让整座胭脂铺子都为之一亮。
“小姐!小姐,可算把您给找着了!!”
她的丫鬟双儿气喘吁吁地跑来,她在街上挨家挨户地找了半天,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她焦急地快哭出来:“要是再找不着人,我看我只能一死了之了。”
“呸呸呸,别这样说,我再也不一个人乱走了。”
她带着歉意,拿出手绢给双儿擦汗,动作轻柔,是她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从承州来的连挽月。
而是礼部尚书姜应怀之女,姜菱瑶。
高楼上,沈谵凭栏远眺,微风轻轻拂过沈谵的衣摆,在繁华的京州城街道,他如如同一只孤傲的鹰,虎视眈眈地盘算着一切。
沈谵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不远处姜菱瑶和她的丫鬟双儿身上,方才主仆的温情互动并没有打动到他,反而让他的脸色更难看。
他冷哼一声,低声吐槽道:“你一个京州城的名门贵女,给随身丫鬟擦什么汗?”
他手里握着的是连挽月昔日制作的竹制火铳,也是她命运的未来。
沈谵最后收回目光,转身离开栏杆,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高楼阴影之中。
直至四年前,二皇子与母后南下的途中遭遇不测,双双殒命,恐怕他如今还守在关外,乐得一个醉卧沙场的逍遥自在。
如今活到二十四,还是头一遭被人用火铳抵着脑门,动弹不得。他怒极反笑,对面威胁着他的,竟然还是位娇弱的女人。
倘若这个消息传回军营,他那铁马冰河、旌旗猎猎的气概怕是要毁了一半。连挽月持枪的眼神坚定而冷酷,手里的火铳稳稳地对准沈谵的额头。
皇子身边的侍卫们齐刷刷地拔刀出鞘,刀光闪烁,但他们心中有数,即便是最快的刀,也快不过连挽月手里那把火铳的一击致命。
在这群侍卫中,刀疤锦衣卫最为焦急。
作为沈谵身边得力副将,刘召跟随皇子出入沙场多年,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却从未遇到过这般令人心惊胆战的局面。
“殿下?!”
刘召的声音发抖,实在担心殿下的安全。
沈谵微微抬手,气定神闲,示意刘召不必如此惊慌。他的眼神是从容自信,眼前的危机不过是过眼云烟。
沈谵一把握住了威胁他的火铳管口,冷静开口道:“你不会不知道,火铳还需要填装硝石火药的吧?”
“怎么会不知道。”
连挽月微微一笑,脸上露出浅浅梨涡,语气柔和坚定。
虽然她看起来不过是个弱女子,但在沈谵面前,却在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气势,令人无法轻视。她的每一步动作,每一句话,就像精心算计过的阴谋,在沈谵看来。
连挽月一边缓缓拉开线膛,一边平静地说道:“想必殿下也知道,就算没有硝石火药,民女方才趁殿下不注意的时候,私自装填了石子。虽然威力远不及正常火铳那般,但我等会儿开枪,殿下的脑袋还在不在,我也不太清楚……”
她的话语中带着挑衅,眼神格外坚定。反正她现在一无所有,找死也不怕再拉个垫背的一起下地狱。
“你!!”
沈谵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知道毫无优势,几乎快把自己的后槽牙咬碎。但是他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沈谵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眉头渐渐松开。
他知道连挽月虽然手里有火铳,但她也不敢真的开枪。再者,她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想找死。
“说吧,”沈谵冷冷沉声道,如此受制于人,还是第一次。他的声音如冬日寒风,目光紧紧锁定着连挽月,几乎要将她看穿,“赌什么?”
连挽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也是她唯一的筹码。
连挽月缓缓松开握着火铳的手,跪地哀求道:“这次民女不赌了,只希望殿下能彻查我父亲的案子,还民女一个公道。”
火铳从她的手上完整地回到沈谵的手里,周围戒备的侍卫无一不暗自松了口气。方才地牢中的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气氛,终于稍微缓解,空气中的紧张感开始慢慢消散。
沈谵沉默片刻,他的眼神从火铳转向连挽月,她低着头,眼角挂着泪花。
他轻轻抬起连挽月的下巴,他的目光锐利,如同审视猎物一般,心里早已有了全新打算。
她的容貌,竟然与礼部尚书失踪的嫡女姜菱瑶如此相似,这也是为什么会被刘召带到这里的原因。
尽管沈谵与姜菱瑶未曾见过面,但根据暗探回报,两人的相似程度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倘若连挽月方才一根筋到底,非要用他的性命相威胁,恐怕她不仅无法走出这地牢,还可能因此丧命。
沈谵似乎在权衡什么,论才学、胆识,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人,与北镇抚司的女缇骑相比,丝毫不逊色。
当年,他的二哥与母后在江南遭遇刺杀,礼部尚书姜应怀随行。作为随行官员,他必定知晓其中内幕。
如今姜应怀与当朝太尉交好,姜府行事作风一贯密不透风。即便是嫡女失踪这样的大事,姜府行事缜密,秘而不宣,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沈谵手底下的探子费尽心思,才挖到了这样一条宝贵的消息。
这两日,沈谵指使刘召带着身边的得力干将,以自己遭人行刺一事为借口,大张旗鼓地在皇城里四处寻找女刺客,实际探查姜家女的下落。
原计划本是借着姜家女儿要挟姜应怀,逼他道出当年刺杀事件的真相。
然而姜家女如同人间蒸发,刘召带着人马意外寻到了与姜菱瑶颇为相似的连挽月。
沈谵眼神闪过一丝寒光,缓缓开口道:“你我之间,做一笔交易如何?”
“什么交易?”
连挽月警惕地后退,眼睛满是戒备。
她可不是那种可以随意出卖自己色相之人,可沈谵的手却死死扣住她的下巴,让她无法轻易逃脱。
“我可以重新调查你父亲的案子,条件是……”沈谵松开了她,很是嫌弃地掏出手帕擦了擦碰过连挽月下巴的手。
“你代替姜菱瑶,重新回到姜家。”
沈谵站起身来,背对着连挽月,阴影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着他,让人无法轻易窥伺他的情绪。
“姜菱瑶?姜家?”
连挽月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对京州城世家贵族更是一无所知。她望着沈谵的背影,男人身姿挺拔却格外孤独。
现在,四殿下答应她重新调查父亲一案,让连挽月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苦苦在地牢支撑了几个时辰,身体几乎快被拖垮了。
至于交换的条件,四皇子殿下视乎还在说着什么,但她一句也听不清楚,耳朵里只剩下嗡嗡的响声,视线开始变得模糊。
进来之前的连挽月淋过一场暴雨,她跪在阴冷的地牢,寒气从地上传到身上来,侵袭着她脆弱的神经。
她的手紧紧抓住了胸前衣襟,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的冷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顺着她细腻的脸颊滑落。她的呼吸变得急促,就像快要溺死在水里一般。
沈谵注意到连挽月的异常,他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快步走到连挽月的身边,扶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体。
*
十日后,午门菜场。
行刑台上的刽子手身着黑色长袍,把持着锋利的鬼头刀,他的表情冷酷,对这样的生死场面已经习惯。
周围站着一圈看热闹的人群,带着好奇或者恐惧的目光,他们窃窃私语,却无人敢在这时大声喧哗。
“行刑!”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连世杰被带到行刑台上。
他虽才年过四十,但两鬓斑白,岁月的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脸上早已是绝望的平静,就像一潭死水,再无波澜。
他的眼神空洞,似乎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再这最后的时刻,他的思绪回到过去,想起年少登科的喜悦,想起初入神机营的时候,引来旁人无数艳羡的目光。
接着便是他与夫人的相知相爱,那段日子充满了甜蜜温馨。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夫人病重,留下才几岁的连挽月便撒手人寰。
好在连挽月乖巧机敏,就连制作火铳这样复杂的事,她也能应付的来。若她能是个男儿,相信她闭着眼睛都能考进神机营。
连世杰摇了摇头,不必像他一样。
就算能过上平凡的生活,在路边做个小生意,也好过他如今身陷囹吾。至少,这样的生活不会让她因此丢了性命。
好想再见见女儿,连世杰下意识望了望人群中,希望能在某个角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很快哑然失笑,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还会见到她,简直痴人说梦。
他默默祈祷,希望连挽月能代替他,好好活下去。
刽子手在行刑前,按照惯例喝了口酒,然后猛地往刀背上喷去,这是为了祭刀,也是为了壮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行刑台上,连世杰绝望地闭上眼睛,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不舍和平静。
眼看刽子手手起刀落,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高呼:“刀下留人!!”
一匹快马冲出人群,马蹄声急促且清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随后是一片哗然。
监斩官脸色一变,刽子手的刀停在半空,所有人目光都转向声音的来源。连世杰睁开眼睛,丝毫不敢相信。
“刀下留人!!”
马上的骑士身着官服,衣摆随风飘扬,手里高举着黄绢,那是皇帝的圣旨。
大人临到行刑台,他纵身一跃跳下马背,动作矫健又迅速。
大人揭开黄绢,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演练场火铳伤人一案,疑点重重,着即停止行刑,重新审查,钦此。”
大人的声音洪亮且清晰,穿过喧嚣的人群,路人纷纷七嘴八舌开始议论。
不远处,一位正在挑选胭脂的世家贵女,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吸引,她轻轻揭开了自己的帷帽,露出一张令人惊叹的容颜。
在京州城卖了数十年胭脂的行家,也不禁为她的容貌所震撼。他见过无数名门千金,却未有哪家贵女能与她媲美。
白色的帷帽下,少女年纪不大,脸蛋艳若桃李,肌肤胜雪。眉如弯月,她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眼底含笑,透着亲近人的俏皮与可爱。
她嘴角的梨涡,更是增添了几分甜美,让人不禁想起蜜饯果子,甜蜜诱人。
她的发丝如墨,梳着时下流行的双平发髻,插着几只精致的玉簪,玉簪色泽通透。她的身姿优雅,每个动作都透露出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世间的喧嚣与她无关。
她的出现,让整座胭脂铺子都为之一亮。
“小姐!小姐,可算把您给找着了!!”
她的丫鬟双儿气喘吁吁地跑来,她在街上挨家挨户地找了半天,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她焦急地快哭出来:“要是再找不着人,我看我只能一死了之了。”
“呸呸呸,别这样说,我再也不一个人乱走了。”
她带着歉意,拿出手绢给双儿擦汗,动作轻柔,是她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从承州来的连挽月。
而是礼部尚书姜应怀之女,姜菱瑶。
高楼上,沈谵凭栏远眺,微风轻轻拂过沈谵的衣摆,在繁华的京州城街道,他如如同一只孤傲的鹰,虎视眈眈地盘算着一切。
沈谵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不远处姜菱瑶和她的丫鬟双儿身上,方才主仆的温情互动并没有打动到他,反而让他的脸色更难看。
他冷哼一声,低声吐槽道:“你一个京州城的名门贵女,给随身丫鬟擦什么汗?”
他手里握着的是连挽月昔日制作的竹制火铳,也是她命运的未来。
沈谵最后收回目光,转身离开栏杆,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高楼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