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江河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河流众多且相互贯通,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水网体系。
楚国以其强大的水师闻名遐迩,造船技术更是了得,战船种类繁多速度也快,使得楚国在水上作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此次卫渺和卫衍受陆淳邀请同去秣陵,便一同登上了一艘用于指挥作战的大型楼船。
这种船因其高耸的船头和宽阔的船身而得此名,外形犹如一座水上楼阁,船上搭建了多层高楼,亦可装载大量士兵。
卫渺上船后兴奋不已,四处参观,感叹楚国造船工匠技艺精湛,不光外表看起来宏伟壮观,内部设计也非常精妙,能做到每一层的四周都建有三尺高的矮墙用以防御敌人兵器的攻击,能在对战中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此外矮墙上开有箭孔和矛穴,士兵们可以通过这些孔道向敌人发起射击或进行近身搏斗。
不过船开不久后,卫衍和卫渺这两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就不行了,他们都是第一次乘船,随着船体晃动,胃里也开始翻腾。
卫渺忍受不住狂吐不止,脸色苍白如纸,卫衍也好不到哪里去,头晕目眩犯恶心,可把孙柔给吓得惊慌失措。
随船军医匆匆赶来,诊断过后给这兄妹二人开了药,卫衍服了药后,症状渐渐缓解,但卫渺却依然虚弱无力,甚至还出现了心悸之症。
陆淳也慌了神,担心不已,赶忙请人去把陆洵找来,等他来了船舱之后卫渺都已经昏了过去。
陆洵当机立断抱起卫渺就换乘桥船,立即往岸边驶去。
等卫渺再醒来时已经在岸边的一间屋子里,她睁开眼就看到陆洵坐在床榻边望着自己,卫渺还有些恍惚,直愣愣地看着他。
陆洵见她醒来了,却看她眼珠子都不动,呆滞在那里,有些担心道:“你醒了?可好些?还知道我是谁吗?”
卫渺想起来自己好像是在船上吐着吐着就晕了过去,又看了看这个屋子应该是在岸上了,挣扎着想要坐起,身体还有晃动。
见她想起身,陆洵扶着她靠坐在床榻上,又跟她说:“你现在还很虚弱,医士说你需要静养几日。”
卫渺想开口说话,可是嗓子疼痛不已,止不住地咳嗽了起来,陆洵赶忙给她递来一杯水。
“我这是在哪?我阿兄呢?”
卫渺喝过了水稍微缓了缓嗓子,但声音还是有沙哑,这话问完她又开始咳嗽。
陆洵接过空杯,看她不再咳了才解释道:“你晕船,当时你情况不太好,我便先带你换乘桥船往岸边来,只带了你那个侍女,还有一些衣物,等你好了之后我会陪你一同乘马车去秣陵,淳儿还在船上陪着你阿兄,他已经不晕船了,不过他手臂上的伤还未痊愈,不宜乘坐马车,以免太过颠簸加重伤势。”
卫渺赶忙感激地望着他说了声:“多谢。”
陆洵见她那张小脸还是十分惨白,没有什么血色,温声询问:“你饿不饿?在船上吐的那么厉害,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过,这里有清粥,你先喝一点垫垫?”
卫渺在船上吐到最后几乎都没东西可吐,现在醒过来只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赶忙点了点头。
陆洵立即起身去桌上把粥端了过来,坐在榻边拿起调羹就要喂她,卫渺愣了一下没有张嘴,只小声问了句:“阿兰呢?”
“她在外面给你煎药呢,这里没别人了。”
卫渺缓缓伸出手,想把碗接过来自己喝。
陆洵蹙眉看她,毫不犹豫地制止道:“你就好好待着吧,都已经虚弱成这样还逞什么强?”
见他神色严肃,卫渺只好缩回了手,不再有其他举动。
看她听话不再坚持,陆洵便拿起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她,等她喝完,又扶着她躺下,再掖好被子道:“你先休息一会吧,等药煎好了再起来喝,身体怎么能这么差。”
卫渺觉得他这话语气不好,深觉他是因为被自己拖累了,便不敢再说话,赶忙闭上了眼睛。
……
卫渺在床上躺了三天,陆洵也在这屋子里照顾了她三天,直到了这一年的元宵节。
因为卫渺晕船,船还没开多远就差点吐死在上面,他们下了船后暂住的是离寿春不远,隶属淮南郡周边的一个小城镇里。
卫渺觉得自己已经好了,走陆路本就比水路要慢上许多,又耽误了这些日子,她也实在不愿日日躺在床上,便和陆洵商定了明日便乘马车赶往秣陵。
元宵佳节是一元初始、大地回春之日,就连在这座名叫九门县的小小县城里都热闹非凡。
夜幕初始,清辉洒满大地,能听到街道上传来热闹嘈杂的声响,卫渺披了一件银边紫毛貂裘便喊上阿兰和她一同外出,才走出房门,陆洵就拦住了她。
“干什么去?”
卫渺狐疑地看向他解释道:“外面有元宵灯会,我想去看看。”
“还是别去了吧,这小地方的灯会也没什么好看的,人还那么多,不太安全。”
“……我要去。”
陆洵没想到她会直接反驳也不给个原因,一时语塞,挑眉看向她。
卫渺看他没说什么,还以为他是没意见了,便动身绕过他准备往外走。
却又被拦下。
“将军这是做什么?”
卫渺当真有些不解,抬起头微微蹙眉看向他。
若是陆淳这个态度,陆洵肯定直接把陆淳关进屋内,但对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仔细斟酌了一下语气道:“是我带你下的船,总要保证你的安全吧,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不好交代,所以别出去了。”
“我就是出去逛逛,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除夕的大傩戏她没能没看成,元宵灯会本以为在船上也是看不到的,没成想她坐不了船改成了陆路,正巧能碰上怎么还有人拦她不让去……这让卫渺有一种在洛阳家中被杜芳如管着的错觉。
陆洵微微皱动鼻子,露出些许不满,还是挡着没让开。
他们二人仿佛对峙一般站着,卫渺先开口道:“因为楚军围城,寿春的除夕大傩戏取消了,我都没能看成,所以这个元宵灯会你不能拦着我。”
“嗯?”陆洵诧异,听她这话的意思像是还怪起自己来了,有些无语,呵笑了一声。
“嗯?”卫渺也轻轻挑起眉尾冲他笑了一下,“陆将军若是也想看可以和我一起。”
陆洵上下扫视了她一眼,笑容里有几分兴趣,道:“好,那你先等一下。”
卫渺看着他先出了大门,做了个手势,从黑暗的角落里走出了一个人影与陆洵低语了几句,等那人走后便转过身朝她招手示意,她立刻抬步向门口走去,冲陆洵笑了笑便一同走上了热闹的街道。
九门县虽小,但在街道中心也布置了一个灯轮缓缓转动,上面悬挂着数盏各式各样的灯笼,色彩斑斓,璀璨夺目,百姓们手持着小型灯笼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
街头巷尾也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这里的灯笼大都是动物、花卉等图案,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卫渺指了指灯笼对他说:“这个好看,洛阳灯会挂的大都是些写着诗赋的文字灯笼。”
周围太过嘈杂,陆洵没有听清,稍微俯身靠近她,想示意她再说一遍,但看她已经往前走了,只能又默默跟上。
街道两旁有不少商贩云集,卫渺停在一个看着像是炸糕的摊点前,商贩看她穿着富贵,赶忙招呼:“客人可要尝尝粔籹?我家用的是上等蜜饵和精面制作,保证外酥里糯!”
看着有些像现代的甜甜圈,只是要更细一些,卫渺点了点头再看向阿兰示意给钱,阿兰却对着她摇了摇头,她有些错愕,但那商贩已经用竹签夹住一个送了过来。
卫渺犹豫片刻,伸手摸向耳垂上的白玉耳珰。
陆洵拿出一袋五铢钱递至她面前,卫渺接过锦袋朝他笑了笑致了声谢,又看向手上的蜀锦帛袋,光这个袋子怕是都要比里面的钱币值钱。
卫渺付过钱后接过粔籹,咬了一口确实酥脆还带着丝丝甜味,又买了一个让阿兰尝尝。
她再和商贩交流了一下制作过程,得知是用麦芽糖和米粉和成团,制成环状放置油里煎炸而成,是楚地兴起的一种美食。
陆洵看着她和商贩都聊得那么开心,不由得多望了她片刻,等她转过头来,四目相对。
卫渺突然有些心虚,拿他的钱买的却忘了问问他要不要,走到他身边询问:“将军可要吃吗?”
陆洵看着她手里剩着的小半个粔籹,扬了扬眉毛不说话。
卫渺顺着他的视线看过来,有些尴尬地把手中剩下的粔籹全塞进嘴里吃掉,再解释道:“你要想吃的话我再去买一个。”
看她脸颊都鼓了起来,口齿也因为嘴里有吃食而说得不太清楚,陆洵忍不住笑了笑,道:“我不吃,你喜欢吃粔籹?”
卫渺点点头:“还挺好吃的,洛阳没有。”
楚国以其强大的水师闻名遐迩,造船技术更是了得,战船种类繁多速度也快,使得楚国在水上作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此次卫渺和卫衍受陆淳邀请同去秣陵,便一同登上了一艘用于指挥作战的大型楼船。
这种船因其高耸的船头和宽阔的船身而得此名,外形犹如一座水上楼阁,船上搭建了多层高楼,亦可装载大量士兵。
卫渺上船后兴奋不已,四处参观,感叹楚国造船工匠技艺精湛,不光外表看起来宏伟壮观,内部设计也非常精妙,能做到每一层的四周都建有三尺高的矮墙用以防御敌人兵器的攻击,能在对战中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此外矮墙上开有箭孔和矛穴,士兵们可以通过这些孔道向敌人发起射击或进行近身搏斗。
不过船开不久后,卫衍和卫渺这两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就不行了,他们都是第一次乘船,随着船体晃动,胃里也开始翻腾。
卫渺忍受不住狂吐不止,脸色苍白如纸,卫衍也好不到哪里去,头晕目眩犯恶心,可把孙柔给吓得惊慌失措。
随船军医匆匆赶来,诊断过后给这兄妹二人开了药,卫衍服了药后,症状渐渐缓解,但卫渺却依然虚弱无力,甚至还出现了心悸之症。
陆淳也慌了神,担心不已,赶忙请人去把陆洵找来,等他来了船舱之后卫渺都已经昏了过去。
陆洵当机立断抱起卫渺就换乘桥船,立即往岸边驶去。
等卫渺再醒来时已经在岸边的一间屋子里,她睁开眼就看到陆洵坐在床榻边望着自己,卫渺还有些恍惚,直愣愣地看着他。
陆洵见她醒来了,却看她眼珠子都不动,呆滞在那里,有些担心道:“你醒了?可好些?还知道我是谁吗?”
卫渺想起来自己好像是在船上吐着吐着就晕了过去,又看了看这个屋子应该是在岸上了,挣扎着想要坐起,身体还有晃动。
见她想起身,陆洵扶着她靠坐在床榻上,又跟她说:“你现在还很虚弱,医士说你需要静养几日。”
卫渺想开口说话,可是嗓子疼痛不已,止不住地咳嗽了起来,陆洵赶忙给她递来一杯水。
“我这是在哪?我阿兄呢?”
卫渺喝过了水稍微缓了缓嗓子,但声音还是有沙哑,这话问完她又开始咳嗽。
陆洵接过空杯,看她不再咳了才解释道:“你晕船,当时你情况不太好,我便先带你换乘桥船往岸边来,只带了你那个侍女,还有一些衣物,等你好了之后我会陪你一同乘马车去秣陵,淳儿还在船上陪着你阿兄,他已经不晕船了,不过他手臂上的伤还未痊愈,不宜乘坐马车,以免太过颠簸加重伤势。”
卫渺赶忙感激地望着他说了声:“多谢。”
陆洵见她那张小脸还是十分惨白,没有什么血色,温声询问:“你饿不饿?在船上吐的那么厉害,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过,这里有清粥,你先喝一点垫垫?”
卫渺在船上吐到最后几乎都没东西可吐,现在醒过来只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赶忙点了点头。
陆洵立即起身去桌上把粥端了过来,坐在榻边拿起调羹就要喂她,卫渺愣了一下没有张嘴,只小声问了句:“阿兰呢?”
“她在外面给你煎药呢,这里没别人了。”
卫渺缓缓伸出手,想把碗接过来自己喝。
陆洵蹙眉看她,毫不犹豫地制止道:“你就好好待着吧,都已经虚弱成这样还逞什么强?”
见他神色严肃,卫渺只好缩回了手,不再有其他举动。
看她听话不再坚持,陆洵便拿起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她,等她喝完,又扶着她躺下,再掖好被子道:“你先休息一会吧,等药煎好了再起来喝,身体怎么能这么差。”
卫渺觉得他这话语气不好,深觉他是因为被自己拖累了,便不敢再说话,赶忙闭上了眼睛。
……
卫渺在床上躺了三天,陆洵也在这屋子里照顾了她三天,直到了这一年的元宵节。
因为卫渺晕船,船还没开多远就差点吐死在上面,他们下了船后暂住的是离寿春不远,隶属淮南郡周边的一个小城镇里。
卫渺觉得自己已经好了,走陆路本就比水路要慢上许多,又耽误了这些日子,她也实在不愿日日躺在床上,便和陆洵商定了明日便乘马车赶往秣陵。
元宵佳节是一元初始、大地回春之日,就连在这座名叫九门县的小小县城里都热闹非凡。
夜幕初始,清辉洒满大地,能听到街道上传来热闹嘈杂的声响,卫渺披了一件银边紫毛貂裘便喊上阿兰和她一同外出,才走出房门,陆洵就拦住了她。
“干什么去?”
卫渺狐疑地看向他解释道:“外面有元宵灯会,我想去看看。”
“还是别去了吧,这小地方的灯会也没什么好看的,人还那么多,不太安全。”
“……我要去。”
陆洵没想到她会直接反驳也不给个原因,一时语塞,挑眉看向她。
卫渺看他没说什么,还以为他是没意见了,便动身绕过他准备往外走。
却又被拦下。
“将军这是做什么?”
卫渺当真有些不解,抬起头微微蹙眉看向他。
若是陆淳这个态度,陆洵肯定直接把陆淳关进屋内,但对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仔细斟酌了一下语气道:“是我带你下的船,总要保证你的安全吧,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不好交代,所以别出去了。”
“我就是出去逛逛,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除夕的大傩戏她没能没看成,元宵灯会本以为在船上也是看不到的,没成想她坐不了船改成了陆路,正巧能碰上怎么还有人拦她不让去……这让卫渺有一种在洛阳家中被杜芳如管着的错觉。
陆洵微微皱动鼻子,露出些许不满,还是挡着没让开。
他们二人仿佛对峙一般站着,卫渺先开口道:“因为楚军围城,寿春的除夕大傩戏取消了,我都没能看成,所以这个元宵灯会你不能拦着我。”
“嗯?”陆洵诧异,听她这话的意思像是还怪起自己来了,有些无语,呵笑了一声。
“嗯?”卫渺也轻轻挑起眉尾冲他笑了一下,“陆将军若是也想看可以和我一起。”
陆洵上下扫视了她一眼,笑容里有几分兴趣,道:“好,那你先等一下。”
卫渺看着他先出了大门,做了个手势,从黑暗的角落里走出了一个人影与陆洵低语了几句,等那人走后便转过身朝她招手示意,她立刻抬步向门口走去,冲陆洵笑了笑便一同走上了热闹的街道。
九门县虽小,但在街道中心也布置了一个灯轮缓缓转动,上面悬挂着数盏各式各样的灯笼,色彩斑斓,璀璨夺目,百姓们手持着小型灯笼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
街头巷尾也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这里的灯笼大都是动物、花卉等图案,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卫渺指了指灯笼对他说:“这个好看,洛阳灯会挂的大都是些写着诗赋的文字灯笼。”
周围太过嘈杂,陆洵没有听清,稍微俯身靠近她,想示意她再说一遍,但看她已经往前走了,只能又默默跟上。
街道两旁有不少商贩云集,卫渺停在一个看着像是炸糕的摊点前,商贩看她穿着富贵,赶忙招呼:“客人可要尝尝粔籹?我家用的是上等蜜饵和精面制作,保证外酥里糯!”
看着有些像现代的甜甜圈,只是要更细一些,卫渺点了点头再看向阿兰示意给钱,阿兰却对着她摇了摇头,她有些错愕,但那商贩已经用竹签夹住一个送了过来。
卫渺犹豫片刻,伸手摸向耳垂上的白玉耳珰。
陆洵拿出一袋五铢钱递至她面前,卫渺接过锦袋朝他笑了笑致了声谢,又看向手上的蜀锦帛袋,光这个袋子怕是都要比里面的钱币值钱。
卫渺付过钱后接过粔籹,咬了一口确实酥脆还带着丝丝甜味,又买了一个让阿兰尝尝。
她再和商贩交流了一下制作过程,得知是用麦芽糖和米粉和成团,制成环状放置油里煎炸而成,是楚地兴起的一种美食。
陆洵看着她和商贩都聊得那么开心,不由得多望了她片刻,等她转过头来,四目相对。
卫渺突然有些心虚,拿他的钱买的却忘了问问他要不要,走到他身边询问:“将军可要吃吗?”
陆洵看着她手里剩着的小半个粔籹,扬了扬眉毛不说话。
卫渺顺着他的视线看过来,有些尴尬地把手中剩下的粔籹全塞进嘴里吃掉,再解释道:“你要想吃的话我再去买一个。”
看她脸颊都鼓了起来,口齿也因为嘴里有吃食而说得不太清楚,陆洵忍不住笑了笑,道:“我不吃,你喜欢吃粔籹?”
卫渺点点头:“还挺好吃的,洛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