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叶韫病危一事忧心,奉朔侯叶靖渊在易安别院耽搁了月余,连官邸亦少歇许多,朝堂议政自然慢了下来。
现下既见嫡子渐渐康复,愁绪一扫顾虑尽消,便打算接他回京师,谁知少年固执得很,偏要留在别院。
叶靖渊不甚知晓他与李浔之事,大概未曾特别留意一个碧玉年华的小姑娘。
他猜测,许是韫礼孤单,自母亲容栩公主逝后落落寡欢,始终难以排遣,不如由他去了。
叶靖渊走前仅交代了一句:“韫儿,你得好生记住,李大夫这般风雨兼程尽心照料,为父希望你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谢父亲教诲,韫儿自当善待恩人,此次不愿随您回京,还望父亲见谅!”
不知为何,邵姨娘事发后这孩子多少心存芥蒂,难道还在记恨被送来别院之事?
叶靖渊心中叹息,也不愿多作解释,他为人父的苦心怕是要深掩于岁月了。
事实上,叶韫还在介意那个身世之谜。
历经此劫,当初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倒是不见踪影,可那种冒名顶替感莫名盘桓。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若非被公主抱养,从小到大坐享其成的一切,是否皆是镜花水月。
少年心气难灭,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便是像父亲叶靖渊那样,凭军功,或凭谋略,占有朝堂一席之地。
这并非是对功成名就的孤注一掷,或对权倾朝野的妄图之心。
他内心深处唯独惦念着如何护李浔周全,仅赤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之前连自保尚且费力。
既要斗败她的宿敌,扳倒宠妃与佞臣,唯有夺取权势一路。
此时李浔倒是对小侯爷百转千回的心思毫无所知。
申狸这家伙神出鬼没,有时十天半月也没听它吱声,真怀疑是幻觉作祟。
她怎知猫魈自从吐出半颗内丹,损耗极大,附体是无可奈何之举。
猫魈要多少汲取些宿主的能量,没出声是在恢复体力,补全那缺失的半颗内丹。
加之申狸实在没这心思当少年少女的牵线红爷!
如今叶韫也通了猫语,两人所思所想亦是极易相通,它岂不成了多余传声筒。
这事可郁闷得很,谁想干啊。
某日夜半,李浔难以入眠心中起疑,果然是申狸这厮不大安分。
只听它幽怨无比嘟囔着:“浔丫头,你啥时候带我去京师,干嘛不跟着侯爷一道走,说好了要报仇的,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自诩小太爷的傲娇洒脱不见了,像是转了性子一般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起来,惹得李浔既好气又好笑。
李浔故作恼怒,拍着胸口道:“你再吵,姑娘我睡不好脾气坏了,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不对,是不认猫!”
“你敢!!!”申狸百爪挠心暴躁至极,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停。
李浔这才迷迷糊糊入睡,不料梦里浮现出一名女子的身影。
那女子温柔娴静,坐在距别院东厢房前不远的抄手游廊里。
夕阳余晖仿佛似浅金色薄纱覆于她裙衫之上,露出精致侧脸,一望便知是一位难得的宫中美人。
美人忽而转过头来望向李浔,盈盈一笑道:“孩子,娘亲好想你,快到我这儿来!”
冥冥之中李浔像是见过她一般熟稔,情不自禁缓缓朝她走去。
不知为何,美人身影如云如雾,转瞬褪去不见。
画面变成了叶韫站在跟前,悲伤异常地看着她……
梦中惊醒,李浔额头全是冷汗,不由边拭边想,这女子难道真是娘亲?
那为何她会坐在东厢房,难道与阿礼也有关系?会不会是申狸搞鬼?
“啧,胡思乱想可别赖上我,这锅小爷可不背!”
申狸撇得一干二净,李浔没好气地继续躺下闭眼假寐,哪怕装睡根本瞒不住那猫魈。
附体真是件头痛之极的神烦事,所思所想透明了不说,心里总是很难平静下来。
李浔越想越气恼,不由得咬着唇捶了捶床板。
“行了行了,我少闹你总行了吧,怀春小丫头就不想知道情郎在想什么吗?”申狸不怀好意嘿嘿笑道。
李浔大窘,急着让它闭上嘴:“瞎说什么呢,阿礼他……我对他……我们不是……”
她张口结舌了半天也没辩解出个所以然,惹得猫魈嘲笑不止。
“小爷提了情郎是谁么,你这不是自己往圈里钻,嘿嘿,怀了春更加傻里傻气了,没救咯!”
日子如梭穿行,堪堪过了三个月,已临近中元节。
赵管家从侯府中接来女儿慕灵,一来方便自行照料不至于总劳烦年迈的辛嬷嬷,二来也给孩子找几个年龄相仿的伴。
虽说慕灵与小侯爷一同长大犹如兄妹,却不如遇到李浔那般亲密无间,两个小姑娘欢天喜地叽叽喳喳的甚为热闹。
别院里渐渐有了人气,连冷清惯了的叶韫也时常微笑旁观,多少恢复了几分儿时的活泼。
棠城中秋习俗是点风灯,孩童少年手执芒竿,看谁把风灯挂到树梢最高处。
所谓风灯即是油纸扎的壶形灯笼,玲珑小巧颇讨人喜爱,赵慕灵小小年纪竟是个扎灯高手。
“浔姐姐,你瞧这灯怎么样?”她歪着小脑袋托着刚制好的风灯向李浔献宝。
自从得知“李小哥哥”是“李小姐姐”之后,她便一口一个“浔姐姐”跟在身后寸步不离,活像是一条小尾巴。
李浔笑眯着眼捏了捏慕灵软乎乎的小脸,赞许道:“灵妹子手真巧!嘿嘿,把灯送给我好不好?”
慕灵二话不说往前一递,大方得很:“浔姐姐喜欢就拿去啊,反正我要扎好多好多,还要带给我娘!”
听闻此言,李浔不免有些伤感,她们都自小失去了母亲,小小纸扎风灯又如何能寄托思念,权作个安慰而已。
此时叶韫正好走近,神色腼腆开口问道:“浔浔,今晚一起去点灯吧?”
他私心不希望慕灵跟来,左右为难的样子笨拙扭捏,倒被心思细腻的慕灵先看出来了。
“韫哥哥,我才不凑个没趣呢!”说罢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跑开了。
这番话令余下两人均不好意思起来。
虽说历经多次劫难早已真诚相待,但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来说,心意相通还差那么一口气。
趁申狸尚未反应过来,李浔抢着开口道:“阿韫,不如你等我下!”
她转身跑回医馆,教叶韫措手不及,只得呆在原地不动。
待到李浔回到别院,将一册书卷塞到叶韫手里。
叶韫愕然接过,茫然盯着封面「异梦录」那三个字不解其意,猛地抬头看向李浔,目光中满是疑问。
却见她面颊微红,轻声道:“阿韫,书中故事真心不错,你就……翻看试试!”
“好。”叶韫实在也不知该答什么好。
“浔丫头,你确定他懂你心思?这么弯弯绕绕的算啥,直说不好么!”
申狸忍不住碎碎念,李浔也不多理会它,头也不回往点风灯的荷塘走去。
从她背影收回神,叶韫疑惑着翻开书,中间一页竟夹着两味晒干的药材。
他拈起来细瞧,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果真是跟他打了个哑谜么。
现下既见嫡子渐渐康复,愁绪一扫顾虑尽消,便打算接他回京师,谁知少年固执得很,偏要留在别院。
叶靖渊不甚知晓他与李浔之事,大概未曾特别留意一个碧玉年华的小姑娘。
他猜测,许是韫礼孤单,自母亲容栩公主逝后落落寡欢,始终难以排遣,不如由他去了。
叶靖渊走前仅交代了一句:“韫儿,你得好生记住,李大夫这般风雨兼程尽心照料,为父希望你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谢父亲教诲,韫儿自当善待恩人,此次不愿随您回京,还望父亲见谅!”
不知为何,邵姨娘事发后这孩子多少心存芥蒂,难道还在记恨被送来别院之事?
叶靖渊心中叹息,也不愿多作解释,他为人父的苦心怕是要深掩于岁月了。
事实上,叶韫还在介意那个身世之谜。
历经此劫,当初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倒是不见踪影,可那种冒名顶替感莫名盘桓。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若非被公主抱养,从小到大坐享其成的一切,是否皆是镜花水月。
少年心气难灭,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便是像父亲叶靖渊那样,凭军功,或凭谋略,占有朝堂一席之地。
这并非是对功成名就的孤注一掷,或对权倾朝野的妄图之心。
他内心深处唯独惦念着如何护李浔周全,仅赤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之前连自保尚且费力。
既要斗败她的宿敌,扳倒宠妃与佞臣,唯有夺取权势一路。
此时李浔倒是对小侯爷百转千回的心思毫无所知。
申狸这家伙神出鬼没,有时十天半月也没听它吱声,真怀疑是幻觉作祟。
她怎知猫魈自从吐出半颗内丹,损耗极大,附体是无可奈何之举。
猫魈要多少汲取些宿主的能量,没出声是在恢复体力,补全那缺失的半颗内丹。
加之申狸实在没这心思当少年少女的牵线红爷!
如今叶韫也通了猫语,两人所思所想亦是极易相通,它岂不成了多余传声筒。
这事可郁闷得很,谁想干啊。
某日夜半,李浔难以入眠心中起疑,果然是申狸这厮不大安分。
只听它幽怨无比嘟囔着:“浔丫头,你啥时候带我去京师,干嘛不跟着侯爷一道走,说好了要报仇的,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自诩小太爷的傲娇洒脱不见了,像是转了性子一般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起来,惹得李浔既好气又好笑。
李浔故作恼怒,拍着胸口道:“你再吵,姑娘我睡不好脾气坏了,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不对,是不认猫!”
“你敢!!!”申狸百爪挠心暴躁至极,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停。
李浔这才迷迷糊糊入睡,不料梦里浮现出一名女子的身影。
那女子温柔娴静,坐在距别院东厢房前不远的抄手游廊里。
夕阳余晖仿佛似浅金色薄纱覆于她裙衫之上,露出精致侧脸,一望便知是一位难得的宫中美人。
美人忽而转过头来望向李浔,盈盈一笑道:“孩子,娘亲好想你,快到我这儿来!”
冥冥之中李浔像是见过她一般熟稔,情不自禁缓缓朝她走去。
不知为何,美人身影如云如雾,转瞬褪去不见。
画面变成了叶韫站在跟前,悲伤异常地看着她……
梦中惊醒,李浔额头全是冷汗,不由边拭边想,这女子难道真是娘亲?
那为何她会坐在东厢房,难道与阿礼也有关系?会不会是申狸搞鬼?
“啧,胡思乱想可别赖上我,这锅小爷可不背!”
申狸撇得一干二净,李浔没好气地继续躺下闭眼假寐,哪怕装睡根本瞒不住那猫魈。
附体真是件头痛之极的神烦事,所思所想透明了不说,心里总是很难平静下来。
李浔越想越气恼,不由得咬着唇捶了捶床板。
“行了行了,我少闹你总行了吧,怀春小丫头就不想知道情郎在想什么吗?”申狸不怀好意嘿嘿笑道。
李浔大窘,急着让它闭上嘴:“瞎说什么呢,阿礼他……我对他……我们不是……”
她张口结舌了半天也没辩解出个所以然,惹得猫魈嘲笑不止。
“小爷提了情郎是谁么,你这不是自己往圈里钻,嘿嘿,怀了春更加傻里傻气了,没救咯!”
日子如梭穿行,堪堪过了三个月,已临近中元节。
赵管家从侯府中接来女儿慕灵,一来方便自行照料不至于总劳烦年迈的辛嬷嬷,二来也给孩子找几个年龄相仿的伴。
虽说慕灵与小侯爷一同长大犹如兄妹,却不如遇到李浔那般亲密无间,两个小姑娘欢天喜地叽叽喳喳的甚为热闹。
别院里渐渐有了人气,连冷清惯了的叶韫也时常微笑旁观,多少恢复了几分儿时的活泼。
棠城中秋习俗是点风灯,孩童少年手执芒竿,看谁把风灯挂到树梢最高处。
所谓风灯即是油纸扎的壶形灯笼,玲珑小巧颇讨人喜爱,赵慕灵小小年纪竟是个扎灯高手。
“浔姐姐,你瞧这灯怎么样?”她歪着小脑袋托着刚制好的风灯向李浔献宝。
自从得知“李小哥哥”是“李小姐姐”之后,她便一口一个“浔姐姐”跟在身后寸步不离,活像是一条小尾巴。
李浔笑眯着眼捏了捏慕灵软乎乎的小脸,赞许道:“灵妹子手真巧!嘿嘿,把灯送给我好不好?”
慕灵二话不说往前一递,大方得很:“浔姐姐喜欢就拿去啊,反正我要扎好多好多,还要带给我娘!”
听闻此言,李浔不免有些伤感,她们都自小失去了母亲,小小纸扎风灯又如何能寄托思念,权作个安慰而已。
此时叶韫正好走近,神色腼腆开口问道:“浔浔,今晚一起去点灯吧?”
他私心不希望慕灵跟来,左右为难的样子笨拙扭捏,倒被心思细腻的慕灵先看出来了。
“韫哥哥,我才不凑个没趣呢!”说罢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跑开了。
这番话令余下两人均不好意思起来。
虽说历经多次劫难早已真诚相待,但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来说,心意相通还差那么一口气。
趁申狸尚未反应过来,李浔抢着开口道:“阿韫,不如你等我下!”
她转身跑回医馆,教叶韫措手不及,只得呆在原地不动。
待到李浔回到别院,将一册书卷塞到叶韫手里。
叶韫愕然接过,茫然盯着封面「异梦录」那三个字不解其意,猛地抬头看向李浔,目光中满是疑问。
却见她面颊微红,轻声道:“阿韫,书中故事真心不错,你就……翻看试试!”
“好。”叶韫实在也不知该答什么好。
“浔丫头,你确定他懂你心思?这么弯弯绕绕的算啥,直说不好么!”
申狸忍不住碎碎念,李浔也不多理会它,头也不回往点风灯的荷塘走去。
从她背影收回神,叶韫疑惑着翻开书,中间一页竟夹着两味晒干的药材。
他拈起来细瞧,却道不出个所以然,果真是跟他打了个哑谜么。